教育技术学导论思考题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后题

第一章1、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活动、社会发展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认识、调控和改造的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等的综合体。
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无形的观念形态的技术两大类。
教育技术学是专门用于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这是三个相互联系而又互有区别的概念,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而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学科体系。
2、请你谈谈对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发展的看法1)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
教育技术经过几十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已经初步建立了起自己的理论框架,有了本学科的特有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和实践的队伍,并且以其特有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方式立足与于教育学科的群体之中,把教育技术称为一种手段和方法是不够恰当的,教育技术不但远远超出了这些范畴,并且教育技术的理论已经深入到了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各个环节。
另外尽管技术在其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每一种新技术的引入都是以教育的要求,即以解决教育和教育问题作为出发点,它所关注的不是教育技术本身,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只教育过程中运用时所蕴涵的教育,教学规律,因此认为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的二及学科,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2)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技术学层次的学科。
教育学科研究中存在三种不同的研究层次,层次,教育科学层次,教育技术学层次等。
教育哲学研究对教育本身进行反思,探讨教育的本质,价值,目的的发展思想。
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教育学科是研究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在关系和规律,而教育技术研究在于如何分析,解决具体教育教学的问题和方法,获取改善教方法并强调能够在相同的教学情景中重复使用这种处方来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
华中师大《教育技术学导论》练习测试题库及问题详解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导论》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个别化教学2、任务分析3、系统化设计教学4、教育技术(AECT94’)5、教学系统设计6、讯息设计7、教学策略8、学习需要分析9、学习者特征分析10、学习风格分析11、教学媒体12、教学资源13、教学媒体材料14、视听媒体阶段15、现代远程教育阶段16、视频会议系统二、填空题1、教育技术的研究目的是___________,他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_。
2、美国教育技术界人士多把20世纪20年代美国教育领域内兴起的________运动,作为教育技术的发端。
3、从历史发展上来看,教育技术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概念整合而形成的一种分析、解决教育与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教学系统设计技术与教学媒体开发技术的总称。
4、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形成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1954年,_________发表了题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文,推动了当时的程序教学运动的发展,并被誉为当代程序教学运动之父。
6、美国教育家________认为,教育活动惟有儿童积极参与的基础上才能展开。
7、________是视听教学理论的核心,它构成戴尔《教学中的视听方法》全书的本框架。
8、从传播理论的角度来认识教学过程,媒体已成为教学传播过程基本要素之一,从而形成了促进有效教学的一种模式,即依靠__________的思想和___________的教学方式。
9、高教电化教育的开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
10、20世纪80年代对电化教育定义的表述和本质,有一点是一致的,即_____________为核心,是我国电化教育的最大特点。
11、从教育的含义可以看出,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教育技术应用章节思考题

4.除了本章给出的课件开发步骤以外,试了解其他学者的不同说法,并进行比较。
5.分别描述多媒体计算机的数字音频系统、视频采集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其作用。
6.试分析你所熟悉的图像编辑软件,对它们的适用范围进行比较。
7.试对你所了解的多媒体创作软件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与比较。
4.程序教学是如何提岀来的?它有哪些教学原则?
5.斯金纳提岀的程序教学有何意义?
6.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7.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8.建构主义是如何理解学习的?
9.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我们应如何开展教学?
10.谈谈你对各种学派的学与教的理论的认识。
所属章:
第三章视听与传播理论
5.
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交叉学科你认为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6.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所属章:
第二章学与教的理论
思考题:
1.桑代克试误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按照他提岀的学习律我们应当如何进行教学?
2.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它与桑代克的学习律有何不同?
3.什么是操作性学习?
4.
分别指岀目录型检索工具、搜索引擎、多元搜索引擎的优点与不足。
5.
搜索引擎通常具备哪些基本的检索功能?
思考题:
6.
电子邮件地址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7.
从用户角度看,应如何提高电子邮件的安全性?
8.
什么是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型学习?它有何特点?
9.
教师在实施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型学习中,应当注意哪几方面的问题?
3.教学中常用的视觉、听觉、视听觉媒体设备有哪些?
09《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题

《教育技术学导论》2009年级树达学院期末复习一、填空题1、教育技术的设计范畴可分为教学系统设计、讯息设计、教学策略和学习者特征四个子领域。
2、教育技术的运用范畴包括四个子领域:媒体的利用、革新推广、实施和制度化、政策和法规。
3、教育技术的管理范畴可分为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传送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四个子领域。
4、教育技术学的一般科学理论基础包括系统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资源”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基本要素或基本属性。
6、教育技术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与观念形态的教育技术,它们构成了教育技术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
7、按学习资源的来源划分,可将学习资源分为两大类:设计的资源和可利用的资源。
8、软件资源中支持学习活动的工具性软件可进一步划分为认知工具、交流工具、问题解决与决策工具、效能工具。
9、按照学习资源所涉及的人与物的关系,可以将学习资源分为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
其中非人力资源主要是指由教育信息、学习媒体以及学习场所构成的资源。
10、迈克卡(Mckeachieetal,1990)等人对学习策略的成分进行了总结,认为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11、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注意策略和调节策略。
12、瑞奇鲁斯(ReigelUth)认为,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结果是影响教学过程的三大变量,也相应成为影响教学系统设计的三大变量。
13、瑞奇鲁斯(ReigelUth)认为,教学条件变量包括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实际约束四方面。
14、瑞奇鲁斯(ReigelUth)认为,教学方法变量分为组织策略、传递策略、管理策略三方面。
15、教学结果变量包括教学效率、教学效果、系统吸引力三方面。
16、梅瑞尔认为知识由行为水平和内容类型构成了两维分类。
它的行为维度是:记忆、运用、发现,它的内容维度是:事实、概念、过程、原理。
教育技术学导论之简答题

教育技术学导论之简答题-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一、怎样理解教育技术中的“技术”的含义二、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1)教育科学领域的二级分支学科(2)教育研究中技术学层次的学科(3)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兴的二级分支学科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三、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目标: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教育技术学的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教学媒体的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各类从事教育技术教学、应用、研究或教育信息化的部门和机构工作,也可以到相关部门从事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资源设计、制作、评价、管理等工作。
要求毕业生具有坚实的教育心理学、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理论基础,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受过良好的信息技术训练并熟练教学过程。
四、能够说明教育技术中94定义里面的研究对象、内容、形态、范围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研究对象: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研究范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五、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能力有哪些?①教学系统设计的能力②教学媒体应用和评价能力③持续更新、补充和完善知识结构的能力④现代化教学系统的使用、维护和管理能力⑤媒体设计与开发能力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初步能力六、教育技术学和教育技术的区别1、教育技术是教育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称;2、教育技术学是教育中应用教育技术的理论;3、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教育技术学是在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形成的学科。
七、戴尔经验之塔的主要观点戴尔经验之塔:把经验的抽象程度分为三大类十个层次。
基本观点:①宝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越趋抽象。
②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到抽象。
③教育、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遍发展,要形成概念。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后答案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后答案目录第1章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第2章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第3章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第4章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思想第5章教育系统设计教学目标第6章教学媒体开发和利用第7章以视听媒体技术为基础的集体教学模式与方法第8章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个别化教学模式与方法第9章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第10章以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远程教学模式与方法第11章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内容简介本书是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第3版)教材的配套题库,严格按照教材的章目编排,精选与各章内容配套的习题进行详解,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所选试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
此外还精选了名校的考研真题,并提供详解。
第1章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一、单项选择题1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是由()提出的。
A.伯克B.戴尔C.斯金纳D.普莱西【解析】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是由美国教育家戴尔提出的。
戴尔认为,人们学习知识,一是由自己直接经验获得,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
当学习过程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
2教育技术这一术语是在20世纪20~50年代从()的视听教育运动中演变而来的。
A.英国B.法国C.美国D.中国【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教育技术这一术语是在20世纪20~50年代从美国的视听教育运动中演变而来的。
教育技术这个术语要确定它最早在何时出现,究竟谁第一个使用这个术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的说法,但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从20世纪20~50年代美国的视听教育运动中演变而来的。
3经验之塔可分为三大类,按直观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
A.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B.抽象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做的经验C.观察的经验、做的经验、抽象的经验D.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做的经验【解析】经验之塔的最底层是做的经验,中间是观察的经验,上端是抽象的经验。
教育技术学导论之简答题

一、怎样理解教育技术中的“技术”的含义二、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1)教育科学领域的二级分支学科(2)教育研究中技术学层次的学科(3)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兴的二级分支学科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三、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目标: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教育技术学的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教学媒体的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各类从事教育技术教学、应用、研究或教育信息化的部门和机构工作,也可以到相关部门从事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资源设计、制作、评价、管理等工作。
要求毕业生具有坚实的教育心理学、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理论基础,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受过良好的信息技术训练并熟练教学过程。
四、能够说明教育技术中94定义里面的研究对象、内容、形态、范围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研究对象: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研究范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五、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能力有哪些?①教学系统设计的能力②教学媒体应用和评价能力③持续更新、补充和完善知识结构的能力④现代化教学系统的使用、维护和管理能力⑤媒体设计与开发能力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初步能力六、教育技术学和教育技术的区别1、教育技术是教育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称;2、教育技术学是教育中应用教育技术的理论;3、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教育技术学是在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形成的学科。
七、戴尔经验之塔的主要观点戴尔经验之塔:把经验的抽象程度分为三大类十个层次。
基本观点:①宝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越趋抽象。
②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到抽象。
③教育、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遍发展,要形成概念。
④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得学习更为具体,从而导致更好地抽象。
教育技术学导论思考题

从技术的本质阐述教育技术的本质主体技术、客体技术为什么说教育技术是主体技术?教育技术(94、2005)定义及其理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包括哪几大范畴?每个范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试述本科阶段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要求及其自己的努力方向。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方向及其相应的培养目标有哪些?视听教学个别化教学强化理论的基本原理阐述教育技术是如何形成的。
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理论,英国是开展播音教育较早的国家,1924年美国韦斯顿公司试制成功有声电影,1946年戴尔在总结视觉教学理论及视听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发表了以著名的“经验之塔”理论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
1947年全美教育协会的视觉教学部正式更名为视听教学部。
视听与教育传播过程的关系1925年普莱西设计了第一台自动教学机,20世纪50年代中期哈佛大学斯金纳发起新的程序教学运动。
1954年斯金纳发表了题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文,推动了程序教学的发展,被誉为当代程序教学运动之父。
程序教学的基本原理有哪些?(原理、要素、模式)系统设计教学方法的起源、发展和教学开发我国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概念我国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美国学者华生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斯金纳是美国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评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真正形成是以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1967年发表的《认知心理学》为标示。
P82加涅的学习过程模式及其过程P8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评述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出自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
建构主义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述评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哪几个层次?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罗杰斯的学习理论观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的观点、原则、优缺点巴班斯基的教学优化理论的观点、标准、原则、及评述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观点、原则、评述暗示教学理论的基本原理、方法从传播学角度看,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有哪些?教育传播过程有哪六个阶段?香农-韦弗模式、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图共识律、谐振律、选择律、匹配律互联网引发的教育传播变革有哪些?如何理解?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有哪些?整体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系统方法采用的一般步骤是什么?什么是媒体?教学媒体的发展阶段有哪些?教学媒体的功能和作用有哪些?教学媒体有何特性?教学媒体的选择原则有哪些?如何选择教学媒体?戴尔经验之塔的理论要点有哪些?ASSURE模式的含义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模式是什么?理解其各个要素说明三类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的相同点及不同点教学设计的模式在实践中有何指导意义什么是教育信息化?有哪些特征?美国教育信息化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如何理解四种整合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大核心领域是什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有哪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什么是合作学习、信息化个别学习、移动学习、分布式学习、WEBQUEST?信息化探究学习的特点有哪些?什么是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哪些?什么是数字化教育社区?绩效技术?人工智能?知识工程?泛在学习P177什么是教育技术研究方法?P183基本特点有哪些?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是什么?说明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什么是实验研究法?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简述行动研究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技术的本质阐述教育技术的本质
主体技术、客体技术
为什么说教育技术是主体技术?
教育技术(94、2005)定义及其理解
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包括哪几大范畴?每个范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试述本科阶段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要求及其自己的努力方向。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方向及其相应的培养目标有哪些?
视听教学
个别化教学
强化理论的基本原理
阐述教育技术是如何形成的。
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理论,英国是开展播音教育较早的国家,1924年美国韦斯顿公司试制成功有声电影,1946年戴尔在总结视觉教学理论及视听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发表了以著名的“经验之塔”理论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
1947年全美教育协会的视觉教学部正式更名为视听教学部。
视听与教育传播过程的关系
1925年普莱西设计了第一台自动教学机,20世纪50年代中期哈佛大学斯金纳发起新的程序教学运动。
1954年斯金纳发表了题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文,推动了程序教学的发展,被誉为当代程序教学运动之父。
程序教学的基本原理有哪些?(原理、要素、模式)
系统设计教学方法的起源、发展和教学开发
我国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概念
我国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美国学者华生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斯金纳是美国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真正形成是以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1967年发表的《认知心理学》为标示。
P82
加涅的学习过程模式及其过程P8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出自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
建构主义的四大要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述评
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哪几个层次?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罗杰斯的学习理论观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的观点、原则、优缺点
巴班斯基的教学优化理论的观点、标准、原则、及评述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观点、原则、评述
暗示教学理论的基本原理、方法
从传播学角度看,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有哪些?
教育传播过程有哪六个阶段?
香农-韦弗模式、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图
共识律、谐振律、选择律、匹配律
互联网引发的教育传播变革有哪些?如何理解?
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有哪些?整体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
系统方法采用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什么是媒体?教学媒体的发展阶段有哪些?
教学媒体的功能和作用有哪些?
教学媒体有何特性?
教学媒体的选择原则有哪些?如何选择教学媒体?
戴尔经验之塔的理论要点有哪些?
ASSURE模式的含义
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模式是什么?理解其各个要素
说明三类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教学设计的模式在实践中有何指导意义
什么是教育信息化?有哪些特征?
美国教育信息化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如何理解四种整合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大核心领域是什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有哪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什么是合作学习、信息化个别学习、移动学习、分布式学习、WEBQUEST?信息化探究学习的特点有哪些?
什么是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什么是数字化教育社区?绩效技术?人工智能?知识工程?
泛在学习P177
什么是教育技术研究方法?P183基本特点有哪些?
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说明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什么是实验研究法?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简述行动研究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简述内容分析法的基本特征和一般步骤
教育现象学研究的意义、特点和步骤
简要叙述教育技术研究方案的设计步骤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