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原理-李增喜全
《催化原理》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催化原理》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3024917课程名称:催化原理/Principles of catalysis学分:2学时:32(实验:0上机:0课外实践:0)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建议修读学期:6开课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结合平时成绩以专题论文方式综合考查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甄开吉, 等编著,《催化作用基础(第三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2月。
吴越,《催化化学(上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阎子峰,《催化原理导论(双语教材)》,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年1月。
内容概述:中文:本课程系统讲授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作用和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吸附作用,气固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基础以及不同催化剂(主要是金属催化剂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及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全面掌握催化作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了解催化过程的化学本质及工业催化技术的基本要求和特性,为今后从事催化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英文:This course instructs the catalytic principle, basic concepts and research methods in chemical reaction processes.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basic concept, adsorption,reaction kinetics foundation of gas-solid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catalytic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in the actual production process of different catalysts (metal catalysts and transition metal oxide catalysts). This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knowledge and basic law of catalytic principle, know the chemical nature of catalytic process and the basic requir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industrial catalytic processes. Also, 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work in the field of catalysis.《催化原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24917课程名称:催化原理/Principles of catalysis学分:2学时:32(实验:0上机:0课外实践:0)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建议修读学期:6开课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使学生了解有关催化剂与催化作用的基础知识,掌握金属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等重要工业催化剂的催化反应原理,了解环境催化等本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发展动态。
中科院研究生课程案例《催化原理》

不是的。因为催化理论发展到现在,尽管我们已经掌握了 不少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可去指导催化剂的设计,解释实验
1.1 2.催化理论的发展过程
精细化工: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合成DMC采用CuCl2-PdCl2,
钛硅分子筛 CH2=CH-CH3+O2(H2O2)
O
CH3
催化原理
一个化学反应要实现工业化,
基本要求:反应要以一定的速度进行。
提高反应速度可以有多种手段:
加热方法
缺乏足够的化学选择性,消耗能量
光化学方法
电化学方法
消耗额外的能量
辐射化学方法
从上可知,近代无机、有机化工的发展过程就是催化剂的 研究和开发历程。无机化工的合成NH3 HNO3 H2SO4 石油
1.1 1.催化剂的发展历程
化工的催化重整、催化裂化。有机化工的甲醇、三烯、三大合 成材料的生产均与催化剂有关。因此,没有催化剂,就不可能 有近代的化学工业。 三. Cat的工业应用和生产状况
上 的反应
第八章: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一)酸—碱型 固体酸(碱)的酸型、 酸(碱)强度和酸(碱)浓度及其测定方法;固体酸形成机 理;分子筛及其杂多酸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机理
第九章: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二)氧化—还原型 金属氧化物催化 剂的半导性;催化性能与金属离子配位状态、d电子 构型、酸碱性、M-O键的关系;典型的工业催化剂
CH2=CH2-CH3 +NH3+O2 = CH2=CH2CN Bi-Mo-O 原料乙烯、丙烯可从石油裂解而得, 产品聚乙烯、聚丙烯是制
在线考试(主观题)-《催化原理》_28771552441539313(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期末考试《催化原理》学习中心: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关于课程考试违规作弊的说明1、提交文件中涉嫌抄袭内容(包括抄袭网上、书籍、报刊杂志及其他已有论文),带有明显外校标记,不符合学院要求或学生本人情况,或存在查明出处的内容或其他可疑字样者,判为抄袭,成绩为“0”。
2、两人或两人以上答题内容或用语有50%以上相同者判为雷同,成绩为“0”。
3、所提交试卷或材料没有对老师题目进行作答或提交内容与该课程要求完全不相干者,认定为“白卷”或“错卷”,成绩为“0”。
一、题型分基础题(90分)和计算题(10分)(1)基础题分为概念题、问答题和简答题。
概念题,8题,每题5分,共40分;问答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简答题,6题,每题5分,共30分(2)计算题,1题,10分,共10分。
二、基础题(90分)1、概念题(给出下面概念和术语的定义,8题,每题5分,共40分)①催化剂的骨架密度②化学吸附③清洁能源④催化剂的化学稳定性⑤结构性助催化剂⑥d空穴⑦催化剂的活化⑧催化剂的还原活化2、问答题(判断下面题的叙述是否正确,如错误,写出正确的叙述。
10题,每题2分,共20分)①电是一种催化剂。
②对烷基异构反应,固体酸催化剂酸强度越强越好。
③分子筛催化剂最重要的催化特性是它的择形催化。
④活性组分可改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⑤点阵是由一系列的点所组成的。
⑥助催化剂可改变载体的电子结构。
⑦构型扩散是外扩散。
⑧d带空穴是指金属d带未被电子充满的部分。
⑨弛豫会导致洁净固体最外表面原子排布发生改变。
⑩半导体氧化物催化剂中主催化剂的Fermi能级是可以调节的。
3、简答题(6题,每题5分,共30分)(1)光催化的原理是什么?(2)何谓催化科学?它解决的基本科学问题是什么?(3)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各氧化物的作用是什么?(4)何谓本征半导体?它的能带结构是怎样的?(5)根据配合催化机理的研究,它有哪些关键反应步骤?(6)催化作用有哪些基本特征?三、计算题(10分)(1题,10分,共10分。
中科院研究生课件催化原理李增喜

动力学模拟需要使用数值计算方法,如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谱方法 等,以获得模拟结果并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
05
CATALOGUE
催化应用与实例
石油化工催化
石油化工催化是催化原理的重 要应用领域之一,主要涉及石
油的加工和转化。
在石油化工中,催化剂可以加 速化学反应速率,提高产物的 选择性,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
03
新材料合成催化的应用 领域非常广泛,包括高 分子材料、陶瓷材料、 复合材料等。
04
新材料合成催化技术的 发展对于推动新材料产 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 要意义。
电化学催化
电化学催化是指利用催化剂加速电化学反应的过程,以 提高电化学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选择性。
电化学催化的研究涉及到电极反应动力学、催化剂活性 与选择性等方面的内容。
催化的重要性
催化在化学工业、环境保护、新 能源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是 实现高效、绿色化学反应的关键 技术之一。
催化反应的类型
均相催化
催化剂与反应物同处于一相态,如硫酸催化酯化反应 。
多相催化
催化剂为固相,反应物为气相或液相,如汽车尾气中 的催化净化。
酶催化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具有高度专一性和高效性,在生 物体内实现各种复杂反应。
制。
金属通常作为催化剂的活性中心 ,通过与反应物配位来改变其电 子结构和化学键的性质,从而加
速反应。
金属催化的反应通常需要在特定 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以保
持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酶催化机制
1
酶催化是利用生物酶的特性和结构来加速化学反 应的机制。
2
酶是由生物体产生的具有高度选择性和催化活性 的蛋白质。
通过沉淀反应将活性组分与载体结合,常用沉淀剂如氨水、氢氧 化物等。
催化原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催化原理重点知识点总结催化原理是化学反应速率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它能够降低活化能,加速反应进行。
催化原理涉及多个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催化原理重点知识点总结:1.催化剂的作用机制催化剂通过提供新的反应路径,降低了反应活化能,并且能够参与反应形成中间产物,最后再释放出来以参与下一个反应循环。
催化剂的作用可以是吸附活化、解离和结合产物等。
2.催化剂的分类催化剂可以分为均相催化剂和异相催化剂。
均相催化剂与反应物和产物均处在相同的相态,异相催化剂与反应物和产物处在不同的相态,常见的包括固体催化剂和液体催化剂。
3.催化剂的选择和设计催化剂的选择和设计是催化化学的基础。
合适的催化剂应具有高的催化活性、高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金属催化剂、酶和酶模拟剂、过渡金属催化剂等。
4.受体饱和和产物反馈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在催化反应中,受体饱和和产物反馈都会影响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受体饱和是指反应物与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反应物过多,催化剂会饱和,从而降低反应速率。
产物反馈是指产物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产物过多会抑制反应速率。
5.催化反应的速率方程催化反应的速率方程描述了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和催化剂浓度之间的关系。
速率方程可以根据实验数据通过拟合得到,一般可以用Arrhenius 方程、Michaelis-Menten 方程等形式进行表示。
6.酶催化反应酶是一种具有高度催化活性和专一性的生物催化剂,它通过降低活化能来加速化学反应。
酶催化反应具有高效率、高选择性和温和条件等优点,常用于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中。
7.过渡金属催化反应过渡金属催化反应是分子催化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过渡金属催化剂通常具有复杂的配体结构和反应机制,可以实现多种催化反应,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羰基化反应等。
8.催化剂中的活性位点催化剂中的活性位点是指催化反应发生的具体位置。
活性位点可以是金属表面上的孤立原子、簇状结构、缺陷位点等,也可以是有机催化剂特有的功能基团。
催化原理-李增喜全

2.1.4 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
• 流失、挥发:在一定的T、P以及氧化还原气氛中,活性组份 离开了Cat本体
• 分散度下降:由于热效应或化学效应活性组份逐渐迁移、聚 集导致活性组份比表面积减小、分散度下降,聚集到最后, 逐渐烧结。 • 积碳:C沉积在活性中心表面、孔内,最后造成孔堵塞。
• 机械强度下降:受气流冲击、热冲击,使Cat破碎、粉化 C)cat. 的中毒:指外来微量物质与Cat的活性组份发生相互作 用,而使之活性、选择性下降的现象。外来微量物质叫Cat 毒物。 Cat中毒按活性组份与毒物作用的强弱程度分为两类:
k1[Ao] -k t dB1/dt = ( -k1 e -k1t + k2 e 2 ) = 0 k2-k1 k2 k1 k -k B1m = A 0 ( ) 2 1 k2 lnk2 - ln k1 tm = k2 - k 1
k2 k1 k2-k 1 q1 = A 0 ( ) k2
(11) 选择性解释 不同的化学反应, 之所以有上述不同选择性情况,三个原因: A) 机理不同: 在这三种选择性情况中,其中第一种情况是由于反 应机理的不同造成的,所以称为机理选择性.
qA = (A0 – A)/A0 qA为 A的转化率 . q2 = qA-q1 , q1 q2 σ作图
q1
q2 不同σ时的q1, q2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 q1在某一q2下有最大值,
2.1.4 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
什么时候q1有极大值? (5)式求导, dB1/dt = 0, B1有极大值, 此时, 对应时间为tm
绝热过程: △S体系 >0 , 自发过程,且绝热不可逆
2.2 催化反应的热力学
△S体系 <0, 不可发生的过程 △S 不易测,Gibbs引出了G的概念,由于△H=△G-T△S, 绝 热体系, Q=△H=0:△G=-T△S,
工业催化第二版知识点总结

工业催化第二版知识点总结工业催化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利用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增加或选择性改变的过程。
工业催化是现代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应用广泛。
本文将对工业催化的第二版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工业催化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第一部分:催化剂的基本原理催化剂是通过提高反应活化能、改变反应机理或增加反应选择性来促进化学反应的物质。
催化剂通常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并降低反应温度,从而减少了能源消耗,降低了环境污染。
1.催化剂的种类催化剂可以分为均相催化剂和非均相催化剂。
均相催化剂和反应物处于相同的物理状态,而非均相催化剂和反应物处于不同的物理状态。
非均相催化剂的应用范围更广泛,因为它们可以用于液相、气相和固相反应。
2.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催化剂的活性是指其参与反应的能力,而选择性是指催化剂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催化剂的活性越高,选择性越好,反应速率也越快。
3.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对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有重要影响。
表面的活性位点和表面的结晶度都会影响催化剂的性能。
因此,对催化剂的表面结构进行研究对于理解其催化性能非常重要。
第二部分:工业催化的应用工业催化在生产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几种典型的工业催化反应。
1.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指通过加氧剂使有机物氧化成相应的羧酸、醛、酮等物质的反应。
氧化反应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环境保护等领域。
2.加氢反应加氢反应是指通过氢气使有机物还原成相应的烃类化合物的反应。
加氢反应在石油加工、食品加工等行业有着重要的应用。
3.裂解反应裂解反应是指高分子化合物在催化剂作用下断裂成低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裂解反应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工业等领域。
4.重整反应重整反应是指重排长链烃,形成较为分子量低的烃类的化学反应。
重整反应在炼油、石化等行业有着重要的应用。
第三部分:工业催化的环境保护作用工业催化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工业催化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1.汽车尾气处理工业催化剂在汽车尾气处理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催化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催化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催化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催化原理是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催化剂的性质、催化反应机理以及催化反应的工程应用等方面。
本文将围绕催化原理课程的教学大纲展开讨论,探讨如何有效地传授这门课程。
一、课程简介催化原理课程是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催化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的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催化剂的基本概念、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原理以及催化反应的工程应用等知识。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催化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2. 培养学生对催化剂的性质和催化反应机理的掌握;3. 培养学生对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原理的理解;4. 培养学生对催化反应的工程应用和催化剂的设计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1. 催化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催化剂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方法,包括酸碱催化剂、金属催化剂、酶催化剂等;2. 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原理:介绍催化反应的速率方程、反应机理和催化反应的热力学条件;3. 催化反应的工程应用:讨论催化反应在化学工程、石油化工、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包括催化裂化、催化加氢等;4. 催化剂的设计和改性:介绍催化剂的设计原则和改性方法,包括载体选择、活性组分的选择和催化剂的表面改性等。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催化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建立催化反应的基本认识;2.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催化反应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催化反应过程,加深对催化原理的理解;3. 讨论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解决催化反应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研究文献阅读: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研究文献,了解最新的催化原理研究进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3.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催化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催化反应的工程方案,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2 k1 k2-k 1 q1 = A 0 ( ) k2
(11) 选择性解释 不同的化学反应, 之所以有上述不同选择性情况,三个原因: A) 机理不同: 在这三种选择性情况中,其中第一种情况是由于反 应机理的不同造成的,所以称为机理选择性.
d[AB ] dA [AB ] dt dt (1)
ν活化络合物中,容易破裂键的振动频率, (单位时间内,导致 活化络合物分解的振动次数)某时间t时,活化络合物的浓度 为[AB+] mol/l, 则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活化络合物分解的分子 数为 [AB+]*N*ν, 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活化络合物分解的 mol 数[AB+]*N*ν/N= [AB+] *ν, 它也就等于反应速度。
E)催化剂的寿命:在反应条件下,Cat具有一定活性持续所使 用的时间。 工业Cat活性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图)
2.1.4 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
成熟期(诱导期):这段时间一般很短,活性随时间迅速升高, 达到极大值。 稳定期:Cat的正常使用时间,也就是Cat的使用寿命。活性 随时间缓慢下降。 衰老期:Cat活性随时间迅速下降而失活。 合成氨Cat寿命为5-10年,而催化裂化Cat只有几十分钟。 7)催化剂的机械强度:指固体Cat颗粒抵抗摩擦、冲击、重力 的作用,以及温度、相变作用的能力。它需经受: • Cat必须经受在运输包装时引起的上下冲击、碰撞; • 往反应器中装料,Cat本身的负荷和碰撞; • 活化还原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相变所产生的作用;
EA 1 lnk = + lnko k = k0e R T 设EA不随T变,以1/T 和lnk 作图。
EA RT
缺点:不反映k和H,G,S 之间的关系。
B.过渡态理论:1935, 统计力学和量子力学上 Eyring,
2.2 催化反应的热力学
假定: a) 反应物需先到达过渡态,再分解成产物。 b) 反应速度与过渡态浓度、分解速度成正比 K k 双分子反应: A+B AB C+D 慢
I k k 1 D1 I 1 k kD I I k k 2/k D 当k1> k2时,若D1~D2 , σ < 2 σ = k 1 2 2
I
想使σI变大,增加D1/D2,变更Cat的孔径和Cat颗粒的大小。
B和C种情况可起作用。第一种情况只有一种反应物,D1≡D2, 不会改变σ, 无作用
• •
• •
• •
2.1.4 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
△E 1 △E 2 △E 3
△E 3
2.1.4 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
4)Cat参与反应的中间过程,并进行催化循环 Cat 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在反应过程中与反应物相互作 用 H2 + 1/2O2 = H2O 200oC, 无水生成, 加入Cu, 很快生成. Cu+ 1/2O2 =CuO H2 +CuO = H2O + Cu Cu的参与, 形成一个活化能较低的CuO过渡态,所以r明显增 加Cat参与的是一个循环过程, 循环过程可表示为:
绝热过程: △S体系 >0 , 自发过程,且绝热不可逆
2.2 催化反应的热力学
△S体系 <0, 不可发生的过程 △S 不易测,Gibbs引出了G的概念,由于△H=△G-T△S, 绝 热体系, Q=△H=0:△G=-T△S,
△G < 0 , 自发过程,且绝热不可逆; △G = 0, 可发生的过程, 且绝热可逆; △G > 0, 不可发生的过程 3)热力学活化参数的计算 A. 活化能EA :1889, Arrehnius
2.1.4 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
当这些非金属的未公用电子对失去时,它就成为非毒物(例)。
H HPH
{
2O OSO
}
H HPH H
{
2O OSO O
}
一些常见的毒物有: cat Ni, Pt, Pd, Cu Fe SiO2-Al2O3 V2O5 反应 加氢脱氢 加氢, F-T 裂化, 氧化 毒物 S, Se, Te, P, As, NH3及其化合物 PH3, Bi, Se, Fe, H2O及其化合物 喹啉, 有机碱, 重金属化合物 砷化物
2.1.4 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
σ1
q1
σ2 σ3
q2
σ1> σ2> σ3
பைடு நூலகம்
2.1.4 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
σ =1 q1
q2
2.1.4 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
(C) 第三种选择性:连串反应
C2H2 k1 C2H4 k2 C2H6
A
k1
B1
k2
B2
dB1/dt = k1[A]- k2[B1]
由(1)得 -k t A =A0 e 1
2.1.4 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
酸碱Cat:其前驱体一般含有水、OH-, 进行脱水处理后, 形成 酸碱中心. (例Al2O3) 金属络合物:前驱体一般是过渡金属化合物,须经过必要的配 体交换产生活性中心;如 [PdCl4]2- + H2O = [PdCl3OH]2- + HCl B) 催化剂失活:Cat在使用过程中,其结构和组成等逐渐遭到 破坏,导致Cat活性和选择性下降的现象。 失活:化学组成变化:活性组份的挥发、流失、活性组 份的中毒 Cat结构的变化:Cat分散度下降,活性组份烧结、 积碳、孔堵塞,机械强度下降。 • 分散度:对于负载型Cat,暴露在表面的原子(或集团)数与 总原子数(或集团)之比。
单独进行时,k乙烯>k乙炔,即乙烯加氢速度大
当乙炔与乙烯混合后再加氢,结果发现 k乙炔> k乙烯。 乙炔在Cat活性中心的吸附在热力学上优于乙烯, 使乙烯在此 条件下不能被Cat活性中心所吸附.
2.1.4 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
C) Cat的孔结构: 反应物在Cat孔内的扩散过程成为控制步骤时, 影响选择因子。
如使Cat中的硝酸盐、碳酸盐发生分解,生成氧化物而活化。
化学活化是通过引入活化剂进行化学反应,而使Cat表面形 成具有催化活性的过程。不同体系的Cat,活化剂也不同:
金属Cat: 合成甲醇, Cu, 还原活化
金属氧化物:萘到邻苯二甲酸酐,V2O5, 变换Fe3O4, 氧化和 还原
金属硫化物:HDS, MoS2, Co4S8, 还原硫化
3)Cat只能提高反应的速度,而不影响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
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非平衡状态体系能自发地转化成平衡 状态,化学反应也一样, A + B = C + D
非平衡状态走向平衡过程中,这个反应会做出有用功
2.1.4 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
热力学上:反应自由能的变化,以△G表示。非平衡状态, △G< 0, 处于平衡时, △G=0 自由能的变化可以从热力学的角度去描述(下图)。 反应物、产物自由能,反应时放出的能量△H是固定; 反应明显发生前,需要向体系提供一定的能量,把反应物活 化到活化态或过渡状态的能级-----活化能△E; 根据过渡态理论,反应物要经过这么一个过渡态; 利用化学Cat或酶时,改变了过渡态或反应机理,从而降低 了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化学Cat,Cat与反应物之间会形成 一个或几个过渡态络合物,△E 2<△E 1,根据阿累尼乌斯公 式,△E 减小,k增大。 同样利用酶Cat,由于酶与反应物、产物可形成复合物--,它 们对反应的△E 3 <△E 2。 注意, k 正、逆同时变化 。
a) 转化率:一定条件小,某反应物转换的量
b) 比活性:催化剂单位表面积上所呈现的活性。 1g cat有效活性表面积S, 总活性A, 比活性A比 = A/S.
2.1.4 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
6:Cat. 的活化和失活 A) Cat.的活化:使Cat.表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形 成具有催化活性的过程就叫活化。 活化又分为热活化和化学活化。 热活化是在高温下对Cat进行热处理.
如间二乙苯在酸性介质中的反应
2.1.4 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
H5 C2
C2H5 C2H5 ] C2H5 C2H5 C2H5 C2H5
H
+
[
和H+反应可生成同一过渡态,而后由于不同的机理使该过渡态 按两种不同途径进行反应,一种是异构化反应生成对二乙苯, 一种是脱烷基而生成乙苯。 B) 热力学行为不同: 对第二、三种情况, 影响选择性的因素是热 力学引起的,所以叫热力学选择性。如乙炔、乙烯加氢
1 /2 O 2
Cu
H 2O
CuO
H2
5)Cat的活性:衡量Cat催化能力的大小,或代表Cat改变反应 速度的能力。 表示Cat活性的方法有两种:
2.1.4 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
• A. 工业上用来衡量Cat生产能力大小的. a) 在一定条件下,单位体积Cat.单位时间内所得到的产品的产 量。这种表示法通常叫时空收率,Kg/l· cat· h, kg/m3· cat· d b) 一定条件下,出口产物中某物质占总量的百分数,或反应物 的剩余量,如CO变换过程中,有高变、低变,高变出口要求 反应物CO小于3%,低变小于0.3%,那个浓度低,那个Cat就 好。 • B. 实验室里用来筛选活性组分或进行理论研究用,常用的有:
2.1.4 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 a. 可逆中毒:指毒物在活性中心上的吸附或化合较弱。可用
简单方法使Cat的活性恢复。活性随操作时间的关系(图) b. 不可逆中毒:毒物在活性中心上的吸附或化合较强,不能用 一般方法使Cat的活性恢复,也叫永久中毒(图) 合成氨 铁催化剂:氧气、水蒸气可逆,硫化物不可逆 D)Cat中毒的机理: • • • 毒物与Cat的活性组份发生了某种化学反应; 取决于毒物与活性组份的电子结构; 相同电子结构类型的活性组份,其毒物也可能是相同的 例如:加氢反应毒物VA,VIA等非金属化合物,为什么? Cat过渡金属元素,他们具有空的低轨道, 这些非金属元素结构上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有未公用的电 子对,它能和金属的d轨道成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