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和声音的传播

03 声音的传播
声波的传播速度
声波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 声波传播速度还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声波传播速度越快。 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为343米/秒。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例如在钢铁中约为5000米/秒,在水中约为1500米/秒。
声音的散射: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比声波波长更小的颗粒时,声波会向各个方向 散射,使得声音传播的方向发生变化。
声音的吸收和散射对声音传播的影响: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吸收和散射的作用, 使得声音的强度逐渐减弱,传播距离也受到限制。
吸收和散射的应用:在建筑声学中,可以通过控制材料的吸声和散射性能,来改善室 内声环境,提高音质效果。
声音的特性和声音的 传播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添加 目录标题
02
声音的特性
03
声音的传播
04
声音的传播介 质
05
声音的应用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 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的不同方 式产生不同的
声音的频率、响度和音色
声音的频率:表示声音的振动快慢,单位为赫兹(Hz)。 声音的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单位为分贝(dB)。 声音的音色:表示声音的品质,由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
声音的波形
声音的波形是声音的物理特性之一,表示声音的振动情况 波形可以反映声音的音高、响度、音色等特征 不同频率、不同振幅的波形,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 通过分析波形,可以进一步了解声音的本质和传播规律
固体是声音传播的良好介质
八年级物理 声音的特性

第2节声音的特性课前预习1.音调(1)定义:声音的高低。
(2)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符号为Hz 。
(3)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振动频率。
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超声波与次声波(1)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 ~20000 Hz。
(2)物理学中,把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称为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称为次声波。
3.响度(1)定义:声音的强弱。
(2)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振幅。
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4.音色(1)定义: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2)影响因素: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等。
课堂练习知识点1 音调1.手机中的“全民K歌”,不仅可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体验一把当歌唱家的感觉,而且还可以评价。
“全民K歌”的评论中就有“靓颖海豚音在你面前也不过如此”的说法。
这里所说的“海豚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 )A.音调高B.振幅大C.响度大D.音色好2.(2018·昆明一模)“我是歌手”的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里的。
知识点2 超声波与次声波3.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100Hz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000Hz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知识点3 响度4.为了让学生上课听得更清楚,许多老师上课时都会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
以下关于扩音器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B )A.提高声音的音调B.增大声音的响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5.如图所示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
两次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重敲音调高B.轻敲响度大C.两次敲击音色不同D.两次敲击音调一样高知识点4 音色6.(2019·曲靖初二秋季期末)梁代诗人王籍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能分辨蝉鸣声和鸟鸣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
声音的特性和应用

声音的特性和应用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它具有独特的特性和广泛的应用。
了解声音的特性和应用对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控制声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声音的特性和应用,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实际运用。
一、声音的特性声音是一种机械波,它是通过物质的震动传播而产生的。
声音的特性包括频率、振幅和波长。
1. 频率: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波每秒钟震动的次数。
单位是赫兹(Hz)。
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 Hz到20,000 Hz,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的声音人耳无法感知。
2. 振幅:声音的振幅是指波的振动强度,也可以理解为声音的大小。
振幅越大,声音越大;振幅越小,声音越小。
3. 波长:声音的波长是指声波中一个完整波形的长度。
波长与频率和传播介质的速度有关,可以通过公式λ = v/f计算得到,其中λ表示波长,v表示声波传播介质的速度,f表示频率。
二、声音的应用1. 通信技术领域:声音在通信技术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电话通信就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声音经过麦克风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电线传输到接收端,再经过扬声器转换成听得见的声音。
2. 音乐产业:声音作为音乐的基本元素,广泛应用于音乐产业。
音乐通过声音的音调、节奏和音色等特性,给人们带来美妙的听觉享受。
3. 医学领域:声音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声音诊断和声波治疗方面。
例如,医生可以通过听诊器听取患者的心跳和呼吸声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声波治疗则可以用于治疗一些肌肉骨骼的损伤和疾病。
4. 娱乐产业:声音在娱乐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电影、电视剧、广告等媒体作品利用声音来创造更加真实和震撼的视听效果。
例如,背景音乐、音效和配音都能够增加观众的感官体验。
5. 环境监测与控制:声音在环境监测与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噪音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监测环境中的噪音水平,自动调整设备来降低噪音对人体的危害;声纹识别技术则可以用于个人身份识别。
6. 教育和语言学:声音在教育和语言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1.音调(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3)影响因素:音调的高低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说明:音调越高,声音听起来越尖细;音调越低,声音听起来越低沉。
2.超声波和次声波赫兹(1)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2)大自然的许多活动伴随有次声波产生,比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通常次声波对人体有害.(2)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
响度越小.(3)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的大小、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和声音的传播方向。
振幅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传播方向越集中,则声音的响度越大.3、响度(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①转换法:不易观察的现象通过易观察的现象体现出来。
发声的音叉看不到振动幅度的大小,可以通过细线悬挂的泡沫小球被弹开的幅度来体现,这是一种转换法的思想.②音调与响度是声音的两个本质不同的特征,音调高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音调也不一定高,如男低音歌唱家大声演唱时,女高音歌唱家轻声伴唱,女高音虽然音调高,但响度小,男低音的音调低但响度大.说明:(2)影响因素: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说明:①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
因此我们能根据音色来分辨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②同一个人的音色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饮食、起居、健康、训等因素而变化。
4.音色(1)定义:声音的品质和特色.①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音调越高,击鼓的力量越大,鼓皮的振动幅度越大(3)三种乐器②弦乐器:弦乐器是通过弦的振动发声的,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有弦的长短、粗缯和松越响亮.③管乐器:管乐器是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的,空气柱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度等.说明:探究影响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时,应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中一个因素,研究音调高低与这个因素的关系。
声音的特性是哪三个

声音的特性是哪三个声音的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
声音的特性是哪三个响度、音调、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
响度:人主观上感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由“振幅”和人离声源的距离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人和声源的距离越小,响度越大。
计量单位是分贝。
音调: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
计量单位是赫兹,人耳听觉范围20——20000Hz。
20Hz以下称为次声波,20000Hz以上称为超声波。
音色:又称音品,波形决定了声音的音色。
声音因不同物体材料的特性而具有不同特性,音色本身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但波形是把这个抽象直观的表现。
音色不同,波形则不同。
不同的音色,通过波形,完全可以分辨的。
声音是如何定义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音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
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声音作为一种波,频率在20Hz——20kHz之间的声音是可以被人耳识别的。
时至今日,声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建筑等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环境噪声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困扰。
声音是向上传播还是向下的1、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声音是一种压力波,以频率和振幅描述波的重要属性。
2、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反抗平衡力有关;声音的传播也与温度有关,声音在热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冷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声音在传播还与阻力有关,当大风的天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就慢得多。
3、声波是纵波,纵波的的震动方向和传播方向是一致的,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一般来说越往高处温度越低,所以声音传播速度越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显的是向上传播。
声音可以穿透物体吗声音能穿透物体。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声音能在介质中传播(真空除外),能穿过很多物质,但是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能量会衰减,比如用手捂住耳朵后,听到外面的声音会小很多,就是因为手挡住了大部分的声音,还有飞机在头顶上空飞过时,声音很大,随着远离,声音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声音的特性完美版PPT

4、声音的波形—— 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
§1.3 声音的特性
一、音调 —— 指的是声音的高低。
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呢? 实验:钢尺的振动,拨动梳齿的振动等等… 1、频率—— 指的是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频率决定音调。频率越…,音调越… 单位:赫兹(赫),符号Hz。
解释100Hz的含义。 2、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20Hz——20000Hz
(2)应用 可以利用次声来侦察大气中的核爆炸、跟踪导弹等等.
单位:赫兹(赫),符号Hz。 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
解(释1)10超0声Hz波的加含湿义器。、治(疗咽1喉)炎超及气声管炎波的加药液湿雾化器器利、用治超声疗波的咽高喉能量炎将液及体气破碎管成许炎多的小雾药滴.液雾化器利用超 可—以—在指示的波是器声上音展的现高出低来。声波的高能量将液体破碎成许多小雾滴.(2)超声波清洗污垢.(3) 单位:赫兹(赫),符号H声z。纳利用超声波基本上沿直线传播探测水中的暗礁、敌人的潜 实验:钢尺的振动,拨动梳艇齿,的振测动等量等海… 水的深度.(4)超声波探伤仪利用超声波沿直线传播
小刀在话筒前刮玻璃 的振动图象
小提琴和钢琴发声时的振动图象
二、响度 —— 指的是声音(音量)的大小。
什么因素决定响度的高低呢? 探究实验: 振幅决定响度。 振幅越…,响度越… 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
三、音色(音品)
我们靠音色来辨别不同发生体。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 一、音调1.音调: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2.频率: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其单位为赫兹(HZ ),物体振动越快,频率就越高。
3.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就越高,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就越低。
4.超声波与次声波: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从20HZ 到20000HZ 。
人们把高于20000HZ 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它们分别超出了人类的听觉上限和下限,所以人类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
音调高低的区别波形图的区别听觉上的区别音调低听起来感觉低沉,如:老年的牛的声音低沉,音调低。
音调高听起来感觉清脆,尖细:如蚊子的声音尖细,音调高。
注释:1.成年男子的声带长而厚,儿童与妇女的声带短而薄,所以成年男子的音调比儿童和妇女的低。
男低音频率约为65HZ ,女高音的频率约为1100HZ 。
我国战国时期铸造的编钟由65个大小不同的青铜钟组成,大的钟音调低沉,小的钟音调高亢。
2.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的形状、尺寸和所用材料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声音振动频率无关,在同一介质中,频率的声音传播速度都相同。
例1.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1)实验一: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比较你在探究过程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划得快慢的关系为:塑料薄片划得越快,薄塑料片振动得 ,音调 。
(2)实验二:再用薄塑料片分别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一次,比较你在探究活动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梳齿疏密的关系为:薄塑料片划动速度一定时,梳齿越密,薄塑料片振动得,薄塑料片音调 。
(3)通过探究,你可以分析得出结论为:音调高低与物体 有关,物体 ,音调越高。
例2.下表是C大调音阶的发声频率,根据表中所给信息可知从左往右音调(填“身高”或“降低”)音符 1 2 3 4 5 6 7音名do re mi fa so la si频率/HZ 256 288 320 341 384 426 480例3.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下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的区域,听觉上有明显反应的动物是()动物听觉频率范围蝙蝠1000~120000HZ海豚150~150000HZ猫60~65000HZ大象1~2000HZ二、响度1.响度: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声音的特性

动手动脑学物理 第4题 题
敲的时候 瓶子和水振动 水柱越高, 水柱越高,音调越高 空气柱振动 空气柱越短, 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吹的时候
音调: 波形越密 频率越高 音调越高 音调: 波形越密,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波形越疏 频率越低 音调越低 波形越疏,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响度: 波形越长,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 波形越长 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 波形越短 振幅越小 响度越小 波形越短,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音色: 附加的小振动。 音色: 附加的小振动。
二、响度
1、响度 是指声音的强弱。 、 是指声音的强弱 强弱。
振幅
2、影响响度的因素 、
距离声源的远近 声音的分散程度
三、音色
1、音色 反映了声音的品质 、 材料和 2、音色决定于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 发声体的材料 3、音色是我们分辨各种不同发声体发出 、 声音的依据。 声音的依据。
通过波形判断声是指声音的高低 、 是指声音的高低 2、频率 是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 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 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4、人的听觉范围:20HZ至20000HZ 、人的听觉范围: 超声波: 频率高于20000HZ 超声波: 频率高于 次声波: 频率低于20HZ 次声波: 频率低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声音的特性
一.重难点
定义: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硬纸片划木梳)
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频率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定义: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音调频率单位:赫兹、赫符号:Hz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
因素:发生体的形状、材料和尺寸等
不同动物听觉范围不同
定义: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
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响度影响响度的因素
人到声源的距离:声音能量越分散,听到的声音就越弱
声源振幅太小,声音响度太小
听不到声音的几种情况声音的频率超出人的听觉范围
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被障碍物阻挡
定义: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又叫音品
音色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二.音调(蚊子、蝴蝶)①P19钢尺实验——变长度、控振幅……
钢尺伸出的短,物体振动的快,音调就高;钢尺伸出的长,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就低。
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音调的高低,用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Hz。
频率大就是振动快,音调高;频率小就是振动慢,音调低
②P20人能感受的声音有一定的范围……超声波、次声波超出了人类听觉的范围,都是听不见的;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和人不同……
三.响度(用力敲鼓和轻轻敲鼓)P21探究实验
声音有音调不同,也有强弱不同,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弹出的幅度越大,证明音叉此时振动幅度大)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那么响度的大小由振幅决定。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思考钢尺实验:如何验证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变振幅、控长度(控制变量法)
四.音色(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但不同物体发出声音,即使相同的音调和响度,我们也能分辨它们,表明声音的特性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音色)
音色由物体本身的材料、结构决定(男声女声、钢琴和小提琴)
了解P23科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