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由于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法盲现象严重,而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经常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反了校规校纪。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供大家参考。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1一、班会课设想:由于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法盲现象严重,而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经常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反了校规校纪。
在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也很淡薄。
由于缺少法律意识,在自身受到伤害时不知道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所以召开本次主题班会,教育青少年要知法懂法,更要学会用法,争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二、教学目的1、通过看视频、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一些法律常识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重点内容1、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遵守交通法规。
2、组织各种违法行为的教育案例,增强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法情景剧表演五、课前准备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违法行为的法律知识、交通事故的新闻。
组织学生排演小品、学唱歌曲、挖掘班级才艺展示的学生。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3、制作PPT 课件。
六、教学过程1、通过小品展示学习法律至少得重要性。
2、看交通安全的视频进行法律、安全常识问题抢答,班级学生展示小快板《做个守法的好少年》。
3、联系实际,探讨身边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寻找解决的对策。
4、班级宣誓,争做知法懂法合格中学生。
5、班主任寄语。
6、合唱歌曲。
七、活动过程:(上课)陈: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的课堂很不寻常,来了很多老师,让我们用掌声对到来的老师表示欢迎。
第一篇章知法李: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提高青少年的法制安全意识,尤其是对我们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陈:为了加强我班的法制意识,特意把法制教育作为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
三年级语文上册法制渗透教育教案(大全五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法制渗透教育教案(大全五篇)第一篇:三年级语文上册法制渗透教育教案三年级语文法制教育渗透教案(人教版)17孔子拜师学习目标:①、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④、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尊师重教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法制要求;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是教师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遵守有关教育的法律,建立互信、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的责任。
)教学重难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①认读、书写生字。
同桌交流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
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小”字的写法。
然后练习写生字。
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③引入:大家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二、朗读感悟①生自由练读。
②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③师引读。
三、演读感悟①分小组演一演。
②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先议论一下哪些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写完后适当展示、指导。
读书汇报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四、总结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第二篇:三年级语文上册德育渗透教案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德育渗透教案《饮湖上初晴后雨》王晓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①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②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背诵。
③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①通过对古诗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对古诗学习方法的引导与掌握,巩固学习方法,丰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语文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篇1学习目标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
会写“俱、博”等14个字。
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挂图,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
许多的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
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
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台的儿童队员身上,请你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自由说)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板书课题:检阅二、自学课文,完成以下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认读生字。
3.思考:课文写了队员们的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用笔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效果,汇报交流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词,生字。
再练习读课文。
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
a.小组间交流;课文写了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b.全班交流。
相机理解“棘手”。
“棘手”的事指什么事?能读出这事是怎样“棘手”吗?练读第2—6段。
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
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
讨论:为什么孩子们这样为难?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小结: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呀!那么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故事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
下节课我们来讨论这些孩子们棒在哪儿,好吗?四、书写生字1.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
交流记忆方法。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
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

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第一章:法制教育的意义与目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制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3. 提高学生法制观念,增强法律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法制教育的定义与意义。
2. 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3. 法制教育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法制教育的定义、意义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相关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讲解法制教育的定义与意义:解释法制教育的概念,阐述其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 分析案例:分享一些与法制教育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制教育在实践中的应用。
4. 讨论与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法制教育的认识和体会,总结法制教育的基本原则。
五、作业与评价2. 学生互评,共同提高法制观念。
第二章:法律的基本概念与原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培养学生理解法律原则的重要性。
3. 提高学生对法律的基本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概念与特征。
2. 法律的原则与分类。
3. 法律的作用与价值。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法律原则的重要性。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与特征:解释法律的定义,阐述其特征和作用。
3. 分析法律原则:介绍常见法律原则,让学生了解其分类和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法律原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5. 分享与总结: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五、作业与评价2. 学生互评,共同提高对法律的基本认识。
六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履行义务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小学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法律与生活的关系3.学会依法维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与生活的关系、依法维权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将法制教育渗透到语文学科的教学中。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法律宣传海报,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讲解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强制力的规范性文件。
(2)讲解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规范社会行为。
3.法律与生活的关系(1)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生活中哪些方面需要遵守法律?(2)举例说明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如:交通安全、网络安全、消费权益保护等。
4.学会依法维权(1)讲解依法维权的重要性: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懂得依法维权。
(2)教授依法维权的方法:向有关部门投诉、申请法律援助、起诉等。
5.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1)讲解如何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语文课文中的问题,如:《狼和小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讨论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2)布置作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法律作用的作文。
五、课后作业1.深入了解一部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分析其作用。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法律作用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1.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2.举例讲解时,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兴趣。
3.在课后作业的批改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及时给予反馈。
重难点补充: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什么是法律呢?生1:法律是不是就是老师的规矩?师:有道理,但更准确的说,法律是国家制定的规则,它规定了我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高中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高中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
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意识和行为。
3. 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宪法基本知识2. 刑法相关知识3. 民法相关知识4. 行政法相关知识5. 商法相关知识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四、教学步骤1. 导学: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
2. 案例展示: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法律问题。
3. 法律讲解:详细讲解相关法律知识,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法律知识,强调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法律知识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后作业和法律知识测试,评估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实践能力:通过模拟法庭和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评估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六、教学内容6. 知识产权法相关知识7. 婚姻家庭法相关知识8. 继承法相关知识9. 劳动法相关知识10. 环境保护法相关知识七、教学方法1. 对比分析法:通过比较不同法律领域的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差异。
2. 情景模拟法:创设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法律应用能力。
3.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法律案例分析,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八、教学步骤1. 导学: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的法律知识领域。
2. 案例对比:呈现不同法律领域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教案(通用6篇)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教案(通用6篇)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教案(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教案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确立法律观念,尊重规则,尊重权利。
(2)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掌握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增强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防范能力,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3)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一些不法侵害和意外险情的情形,提高防范侵害的警惕性;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用智慧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提高警惕是防范侵害的前提。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一、引入新课导课二、新授同学们,下面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小丽通过网上聊天,认识了阿林,并且很快地介绍自己的真实情况。
阿林约小丽去公园玩,小丽应邀了。
师:根据你们的猜测和想象,你说他俩会怎样?生:......(一)提高警惕过渡:刚才大家对小丽的遭遇作了很多猜测,那么究竟小丽的遭遇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事情的进展。
1.播放影片2.师:小丽这么轻易落入魔掌的原因是什么呢?生:......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形成共识:小丽落入魔掌的原因在于思想上没有高度的警惕,轻信网友。
(板书:警惕)3.师:我们在网上交友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课件出示)a.活动:小组讨论b.指名汇报教师归纳:总的来说,网络世界就像一个万花筒,青少年要提高警惕性;同样,社会犹如网络世界,即绚丽多彩,又存在着一些丑陋肮脏的东西,我们同样要提高警惕,正如谚语所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

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和认识法律的重要性,增强法制观念。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尊重法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选取与法制教育相关的课文,如《宪法的重要性》、《遵纪守法,从我做起》等。
2. 辅助材料:法制教育案例、相关法律知识介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阐述法律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教师呈现法制教育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中吸取教训。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
2. 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法制教育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3. 学生法律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生法制观念提升情况: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价学生法制观念的提升。
六、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选取与法制教育相关的课文,如《法律的约束与自由》、《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等。
2. 辅助材料:法制教育视频、相关法律知识介绍。
七、教学方法1. 视频观看法:教师播放法制教育视频,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法律的作用。
2.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
3. 情景模拟法:教师设计情景,让学生模拟法庭审理,增强法律意识。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
2. 观看视频:教师播放法制教育视频,学生观看并思考法律的作用。
3. 情景模拟:教师设计情景,学生模拟法庭审理,体验法律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13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目标:1、理解本课10个生字,能读写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4、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联系生活实际和课文,深入思考,并能将保护地球的意识和行动有机结合。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总第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本课10个生字,能读写下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4、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联系生活实际和课文,深入思考,并能将保护地球的意识和行动有机结合。
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1、生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字意,交流沟通,2、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二、熟读课文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
4、同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内容。
三、重点练习,品读感悟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课文的哪些部分写出了地球母亲容易破碎?3、仔细阅读第三、四自然段,认识人们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所造成地后果。
(1)请大家读读第三、四自然段, 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2)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四、布置作业: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资料和环境状况。
板书设计:13、只有一个地球美、小自然资源有限不能移居别处精心保护地球第二课时【课型:总第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同学们汇报所收集的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的资料。
二、学习”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只有一个地球”。
(1)让学生自由读文,你明白了什么?(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枯竭”一词的意思。
讨论: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1、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2、写写保护地球的标语吧。
三、阅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1、读后讨论: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同时”?2、学生交流、汇报3、教师小结。
师:通过学习课文,同学们明白了保护地球已是刻不容缓的事,那么,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为保护地球应该怎样去做呢?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部分,找出中心句。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1)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打算怎样去做。
(2)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好,但要落实到行动中去。
要使我们的地球得到更大更好的保护,得借助法律这一武器。
下面我们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部分内容。
2、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条款。
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十九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3、师呼吁: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并向人们大力宣传此法。
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好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画一幅环保宣传画和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13、只有一个地球自然资源类别具体特点人类破坏行为造成后果教学反思(本学期总第次):教学内容:14*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悟作者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增强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4、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实施条例》相关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型:总第课时】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多媒体出示:鹿和狼的图片。
问:你喜欢谁?为什么?2、导题:在凯巴伯森林曾发生过这样的故事。
板书:鹿和狼的故事二、对比质疑确定支点1、多媒体出示图片(茂盛的森林),教师讲解:这就是美国亚里桑那洲的凯巴伯森林,在20世纪初叶,这里还是松衫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鹿在林中出没,而到了1942年,这里却成了这幅光景(出示荒凉的图片)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一些病鹿在苟延残喘。
2、质疑:看着这两幅画面,听着老师的讲解,把你内心最想知道的说出来。
(总结学生质疑:为什么会弄得鹿死林毁的结局?)板书:鹿死林毁三、自读自悟辐射全文1、初读,要求:自读课文,读到你觉得想说些什么的时候,读到要表达自己感受的时候,你就停下来,好吗?2、把你的想法和感受与你小组成员分享。
四、汇报交流旋转球体1、读着读着,你知道些什么?重点指导:(1)、鹿成了凯巴伯森林的“宠儿”,它们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生活。
(出示第4小节中的语句)假如你是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鹿,相遇后你们会说些什么?指导朗读(2)、鹿毁灭了森林,你从哪个语句读出来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指导朗读(3)、鹿死的原因:饥饿、疾病。
假如你是凯巴伯森林中的病鹿,相遇后又会说些什么?(出示第六小节)指导朗读2、过渡探究:鹿们不知道“鹿死林毁”的真正原因在哪里。
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讨论知道吗?请再仔细回读课文,特别要重读第7节,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来阐述你的答案。
(1)边画图边讲解;(2)、生物链;(3)生态平衡……3、师小结:罗斯福下令捕杀狼,凯巴伯森林六千只狼先后毙命,而鹿大量繁殖,过多的鹿超过了森林的供养限度,破坏了森林的生态系统,所以森林被毁了,鹿得不到食物,再加上疾病的蔓延而逐渐死亡。
罗斯福您错在哪儿?五、深究课文突出心轴1、精读第8、9小节,你明白了什么?2、设计说的练习:现在老师是美国某一报社的记者,想采访一下在座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
“总统阁下,听说您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中的鹿,而下令捕杀森林中的狼,结果却弄得鹿死林毁的结局,对此事,您有什么要说的吗?”3、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六、延趣拓展升华主旨1、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老师想让你们去告诉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要尊重动物、植物、微生物……请你们结合自己的理解、材料,写一则保护生态平衡的公益用语,看谁写得最吸引人,最能令人震撼,好吗?2、当我们在合理利用大自然的同时,更加要懂得维护生态平衡,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永远幸福!老师这里就有几个例子,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考虑一下,这里的生态平衡分别体现在哪些事物身上,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互联系?(课件出示两段话):(1)澳大利亚大量养牛后,牧草退化,牛粪成灾,蝇虫滋生,后来控制养牛量,引进以粪便为食物的蜣螂,牧场又青草茵茵,生机勃勃了。
(2)当密密麻麻的蝗虫疯狂吞食庄稼时,得到人们爱护的海鸥从海上飞来,帮助人们消除了蝗灾,让庄稼能茁壮成长,百姓能安定地生活。
3、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有关条款。
第三条国家依法实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发证制度。
依法登记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三十八条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不足0.5立方米或者幼树不足20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3倍至5倍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不足2立方米或者幼树不足50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5倍的树木,并处滥伐林木价值2倍至3倍的罚款。
作业布置:续编故事,想象《凯巴伯森林的明天》;板书设计:狼和鹿功臣祸首保持生态平衡教学反思(本学期总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