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new)

第三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曦.月(xī)经纶.(lún)纤.云(qiān)轩邈.(miǎo)B.十仞.(rèn)沿溯.(shù) 藻荇.(xìng) 驱犊.(dú)C.燕.然(yān) 横柯.(kē)素湍.(tuān) 缥.碧(piǎo)D戾.天(lì) 飞漱.(shù)萋.萋(qī)千转.(zhuǎn)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夕日欲颓.(坠落)鸢飞戾.天者(叫)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B.不见曦.月(日光,文中指太阳) 从.流飘荡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良.多趣味(甚,蝉则千转.不穷(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D.四时俱.备(都)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3.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 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
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
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
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5.默写填空。
(8分)(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
(王绩《(2)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3)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___(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卷(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蛮横.héng 彷.páng徨强.qiǎng词夺理接踵.zhǒng而来B.寒噤.jìn 演绎.yì霓.lí裳羽衣戛.jiá然而止C.翌.yì日恬.tián静纷至沓.tà来目眩.xuán神迷D.出殡.bìn 冗.rǒng杂挑拨离间.jiàn 怒不可遏.è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鹤立鸡群....,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
B.近二十年来,我们学校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但与先进学校相比,就黯然失...色.了。
C.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D.我们只有学会观察生活,善于积累生活素材,写作时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不至于粗制滥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父母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B.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C.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D.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B.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C.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D.秋天的枫叶,远远看上去好像一团火焰,近看又像一只只金黄的蝴蝶在树上翩翩起舞。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11分)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shuài领红军先锋部队的是指挥员A,他曾在四川一个军阀的军队里当过军官。
A熟悉这个部落民族,熟悉他们的内争和不满,他特别熟悉他们仇恨汉人,而且他能够说几句彝.族话。
他奉命前去谈判友好联盟,进入彝族的境内,同彝族的首领进行谈判,他说彝族人反对军阀刘湘、刘文辉和国民党;红军也反对他们。
彝族人要保持独立,红军的政策主张中国各少数民族都自zhì。
彝族人仇恨汉人是因为他们受到汉人的压迫,但是汉人有“白汉”和“红汉”,正如彝族人有“白彝”和“黑彝”,老是杀彝族人,压迫彝族人的是白汉。
红汉和黑彝应该团结起来反对他们的共同敌人白汉。
彝族人很有兴趣地听着。
他们狡黠.地要武器和弹药好保卫独立,帮助红汉打白汉,结果红军都给了他们,使他们感到很意外。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shuài领( ) 彝.族( ) 自zhì( ) 狡黠.(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先锋部队”不相同的一项是()A.友好联盟B.共同敌人C.保持独立D.汉人的压迫(4)结合选段内容,分析红军长征途中顺利经过彝族区的原因。
①②【连线采访】(2)2011年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一批年轻人继承并开始弘扬起了陶瓷烧制技艺。
小明想对他们进行采访,请你帮他补充一个采访问题并写在横线处。
采访提纲时间、方式:2023年2月5日,微博在线采访对象:刘嘉豪,90后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铜官窑传承人采访问题:①②你在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上有什么创新?【发起倡议】(3)通过以上活动,小明意识到每个人都肩负着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
小明拟写了一封倡议书,呼吁全校师生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倡议书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财富,它们展现着人工的巧妙,凝聚了人类的智慧。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人教版)(总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28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4分)A洨(xiáo)河轩榭(xiè) 矗(chù)立河堤(tī)B.匀称(chèng) 肃穆(mù)和谐(xié)蟠(fān)龙C.依傍(páng) 擅(shàn)长湛(shèn)蓝点缀(zhuì)D.池沼(zhǎo)斟酌(zhuó) 镂(lòu)空藻(zǎo)井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4分)A、自出新裁周到如砥葱笼嶙峋B、不毛之地万物鼎盛古朴丘壑C、巧夺天功稀稀落落逼真点缀D、珠光宝器郁郁葱葱突兀匀称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4分)①我们彻底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屈辱的外交历史,有力地了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民族的尊严。
②信息讲述、生命科技、脑与认知科技将成为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先导与主流;终生学习与努力创造将成为人们追求的。
③无怪乎许多来到大理的旅客都要设法去一下这个人间的奇景。
A.保护时尚观察B.维护时尚观赏C,保护潮流观看 D.维护潮流观赏4.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4分)A.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B.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大相径庭。
C.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守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D.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从这些小事中,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B.姹紫嫣红的月季、芳香四溢的玫瑰,构成了令人陶醉的花的世界。
C.第十个五年计划是我国今后五年发展的总蓝图,是全国人民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限时:120 分钟满分:120 分)一、积累运用(30 分)1. 根据课本内容默写。
(10 分)(1)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3)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维慰问边关守军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抒发飘零之感。
《庭中有奇树》一诗中,女主人公独赏春日佳景,反动思念之情,便想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假期,你和父母去荆门旅游,欣赏了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开阔景象。
2. 默写王维的《使至塞上》时,“征蓬出汉塞”中的“蓬”常被误写成“篷”。
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解释为什么要写作“蓬”。
(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 ~5 题。
(7 分)孟子告诉我们:诚信是自然的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规律,要将诚信juān kè进我们的灵魂。
先哲们对“信”文化的分析与诠释可谓_______,令人zhèn lóng fākuì,我们要yóu zhōng 地领会并躬身践行。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1 - 5题)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俨然(yǎn)间隔(jiàn)阡陌(qiān mò)黄发垂髫(tiáo)B. 诣太守(yì)垂髫(tiáo)平旷(kuàng)便要还家(yāo)C. 屋舍(shè)怡然(yí)语云(yù)及郡下(jùn)D. 刘子骥(jì)篁竹(huáng)清冽(liè)为坻(chí)【答案】A。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缘溪行(沿着,顺着)B. 渔人甚异之(惊异,诧异)C. 便扶向路(沿着、顺着)D. 欣然规往(打算,计划)【答案】B。
【解析】“渔人甚异之”中的“异”是“对……感到惊异”,是意动用法,而不是“惊异,诧异”的意思,所以B项错误。
3.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忘路之远近。
B. 渔人甚异之。
C. 具答之。
D. 闻之,欣然规往。
【答案】A。
【解析】A项“忘路之远近”中的“之”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B项“渔人甚异之”中的“之”是代词,指代桃花林的美景;C项“具答之”中的“之”是代词,指代桃花源中的人;D项“闻之,欣然规往”中的“之”是代词,指代渔人发现桃花源这件事。
所以A项与其他三项不同。
4.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答案】D。
【解析】D项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叔远甫”是对人的字和尊称,不应该断开。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答案】D。
二、文言文阅读(6 - 15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
(2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沿溯(shuò)竞跃(yuè)白沙堤(dī)横柯(Kē)B.阆风(láng)飞漱(shù)目眩(xián)竹柏(bǎi)C.绝巘(yǎn)轩邈(mào)窥谷(Kuī)属引(zhǔ)D.叠嶂(zhàng)曦月(xī)缥碧(piǎo)戾天(Iì)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急湍甚剑,猛浪若奔。
B.清荣俊茂,良多趣味。
C.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D.泉水激石,i泠泠作响。
3.下列各项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B.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C.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D.庭下如积水空明。
4.下列各项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D.风烟俱净,天山共色5.古诗默写。
(6分)(1),归雁入胡天。
(2),浅草才能没马蹄。
(3)《野望》一诗中,“,”两句写诗人遥望,看到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4)《黄鹤楼》一诗中,“,”两句直接抒发作者思念家乡的愁绪,点明主旨。
6.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3分)隔壁王奶奶接到一个电话,声称:国家现在要将一笔密存海外的巨款发给那些有责任、有担当的爱国人士,只要缴纳50元手续费就可以分到数百万元。
王奶奶信以为真,忙去交钱,你明知这是一个诈骗电话,该如何劝她不要上当受骗呢?(不超过60个字)7.综合性学习(7分)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Word版)

第三单元测试卷B. 属.引(shǔ)轩邈燕.然(yān)鸢飞唳天C. 沿溯.(shù)漂碧藻荇.(xìng)侯骑D. 素湍.(tuān )萋萋襄.陵(xiāng)夕日欲颓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只是重岩叠嶂....走起来要小心。
B.“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无疑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建起了一座巍峨的海市蜃楼....。
C.只见落梅山庄坐落在群山万壑之间,风景秀丽,宁静而又祥和的气氛让人望峰息心....。
D. 西南方有一片竹林,林子遮天蔽日....,棵棵翠绿挺拔。
一阵秋风吹过,林子“沙沙”作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每当春雨淅淅沥沥的时候,总是会令我想起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
B.千百年来的先贤哲人们给我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许多精神财富。
C.即使国家人社部推行延迟退休的计划,也难以改变社保资金短缺的局面。
D.通过我县教育局举办的系列送教下乡活动,促进了全县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辛勤的蜜蜂穿行其间,忙着采花酿蜜。
②无数条的小路,蜿蜿蜒蜒地钻进村子。
③路旁,放羊的老人,坐在树下的衰衣上,嘴里含着一根长早烟,哼着吕剧或自编的小曲,眯缝着眼,神态自如,悠然自得。
④路边是高低大小不一田地,茂密的庄稼尽情享受春风的宠爱。
⑤田野里顶顶草帽或苇笠在浮动,乡亲们正忙着间苗或除草。
⑥小麦在风中你推我揉,正忙着蹿个和灌浆。
黄色的油菜花,身披暖洋洋的阳光,携手跳着舞蹈。
A.②④⑥①⑤③B.⑤④⑥①③②C.②④③①⑥⑤D. ⑥⑤①③②④5.下面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清晨起来,品一杯清茗,手捧一本《归去来兮辞》,让千百年前的悠悠山风,伴随着自己的精神,放飞到自己静谧、温馨的心灵田园,让自己的心沉淀、沉淀,在现代都市的躁动之中收获一份世外的宁静。
这难道不是在诗意地生活吗?A.这怎么能是在诗意地生活呢?B.这是在诗意地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 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精品测试题新人教版八年级班姓名:一、积累·运用1. 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全对的一项是()A. 匀称 Chèn 蟠 Pán 龙鳌áo 头轩 Xi è榭B. 嶙峋 Xùn 镂 Lǜ空丘壑 Hè蔷 Qi áng 薇C. 额枋 Fāng 藻 Zǎo 井击磬 Qìng 鎏 Li ú金D. 屏 Píng 风纳 Nà凉帷 Wéi 幕伧 Cāng 俗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②毕业了,把这本书送给你,留个吧!③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让人。
④经过重新装修,教学楼里里外外都,给了刚返校的师生们一个惊喜。
A. 标志记念刮目相看改头换面B. 标本纪念刮目相看焕然一新C. 标志纪念另眼相看改头换面D. 标本记念另眼想看焕然一新3.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又名紫禁城,。
故宫东西宽753 米,南北长961 米,面积达 72 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
故宫,外国是一条护城河,四周是3400 米的城墙。
城墙上开有 4 座城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耸立着 4 座角楼,角楼有 3 层屋檐, 72 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
①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②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③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4.根据下面三则材料,用一句话介绍苏州概况( 不超过 30 字 ) 。
材料一 : 苏州古称吴、吴都、吴中、东吴、吴门. 现简称苏 .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2500 多年 . 公元前 514 年建城 . 是中国首批24 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6000 至7000 年前。
材料二 : 苏州位于太湖之滨 . 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 . 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和多条高速公路经过全境。
材料三 : 苏州行政级别为地级市. 其经济总量江苏省内最大.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中国城市前列。
下辖的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和太仓五个县级市的经济实力均列全国百强县( 市 ) 前五位。
5.将“不仅皇家建筑如此,民间建筑中也频繁出现狮子的形象”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A)在古代小品建筑中,人们最熟悉的形象莫过于狮子。
(B)我们参观北京故宫,从天安门进去,首先见到的是天安门前金水桥左右的两只石雕狮子;进了紫禁城,在太和门两旁又可以见到两只铜铸的狮子;内廷的入口乾清门左右也有镀金的铜狮子。
(C)在民间,稍微富有的人家总喜欢在门口的抱鼓石上雕两只小石狮子。
各地城乡的寺庙、衙署,农村的祠堂门口,都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狮子。
( D)狮子为什么折磨受欢迎呢?大概是因为人们喜欢狮子守门所带来的喜庆与安详,喜爱“狮子狮子,事事如意”所蕴含的意义吧。
二、诵读·赏析请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6.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7.“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三、理解·感悟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 605 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 米,两端宽9. 6 米,中部略窄,宽9 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 一 )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 二)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 三 ) 大拱由 28 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 四 ) 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8.品读选文,概括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
9. 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10. 选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赵州桥的?11.“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 37. 4 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一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12. 选文在遣词炼字方面颇具功夫。
用“”一词突出赵州桥在世界石拱桥史上的”地位与成就;用“”一词表明赵州桥造成后使用至今的悠久历史;用“一词来介绍赵州桥施工技术的独具匠心;用“” 一词赞颂设计者的不凡智慧,无一字不自然贴切,简明朴实而又妙趣横生。
(二)椅子改变中国文化①椅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家具之一,它源于东汉末年传入中原的一种名叫“胡床”的折叠板凳。
到唐代中期,胡床逐渐演化为我们常见的有靠背、有扶手的椅子。
之后,椅子在宋朝广泛流行。
它的流行逐渐改变了人们跪坐在席子上的“跽(j ì)坐”姿态,解放了人们的腿脚,更重要的是它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②首先是对房屋的建筑结构及其内部布局产生影响。
在房屋建筑中,以前人们坐姿低矮,窗户的位置也相应较矮,椅子的出现使窗户的位置明显升高。
同时,椅子的出现也对房屋内部布局产生了较大影响。
传统的坐姿要求房屋的中间尽量空阔,以供人们席地而坐。
而椅子出现后,人们就不需要为席地而坐预留太大的空间,家具的数量也因此增加起来。
③椅子的出现还影响了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
椅子出现后,人们坐姿明显升高,自然而然出现了一些高足家具,高足的桌子也就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人们最主要的吃饭、看书的家具。
这些高足家具的出现,还引起了杯盘、碗碟等生活用具的改变。
到了宋代,很难再看到高足的餐具,碗、盘、杯等用具都变得玲珑精巧。
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
比如,人们进餐方式的变化,以前人们围坐在一起进餐很困难,一般是分餐制。
椅子和高足的桌子出现后,人们开始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分餐制也随之变成了合餐制。
④椅子的出现更为重要的是强化了国人心中的皇权意识。
椅子出现之前,人们在正式场合必须跽坐。
皇帝和群臣议事,大臣向皇帝跪拜时,皇帝其实也基本是跪着的。
这种坐姿的平等拉近了皇帝和臣子之间的关系,那时的君臣关系更像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那时的“跪”没有低下的含义,而是一种恭敬虔诚的表现。
椅子出现之后,“跪”的意义与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臣民们则跪拜在地上,这种礼节上的巨大不平等奴化了国人,使国人潜移默化地奴颜婢膝起来,进而更加强化了国人心中皇权至上的意识。
⑤可能有人奇怪,欧洲人也“跪” ,为什么没有出现奴化的现象呢?因为欧洲人的礼仪中,“跪”是很少的,除了向上帝双膝跪下,对任何人都不用双膝跪下,就算见了本国的君主,也只是单膝跪地而已。
而在我国古代,“跪”是最常用的礼仪,不光用于君臣之间,还广泛用于下级与上级之间、百姓与官员之间。
可见,“跪”在我国古代是更具不平等性的,尤其在椅子出现后,这种不平等性就逐渐显现出来,强化了国人的奴化心理。
⑥总之,从我国历史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像椅子这样不起眼的简单发明,还是像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样的大发明,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影响了我们的文化。
其实,发明原本就是一种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身边的发明越来越多,它们也在无形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文化,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13.通观全文,作者认为椅子的出现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作答。
14.第④段主要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
15.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其分写的部分能否调换顺序?请结合原文分析作答。
16.作者认为“发明原本就是一种影响”,请你就此联系现实生活举例加以说明。
四、表达·交流17.以“我心中的桥”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①可以写现实生活中的多姿多彩的桥,也可以设想未来的桥。
②抓住特征,多方面进行说明并安排好说明的顺序,语言要准确、简明、周密、生动。
③不少于 600 字。
第三单元园林古迹1.B2.B3.B4.苏州是一个历史悠久、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城市。
5.C6.梅子、芭蕉、柳花7.“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呼应了诗题。
8.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9.列数据 ( 列数字 ) 、打比方、引用10.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11.不能。
“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说明只是当时可算,而现在就不一定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去掉后说明语言就不严密准确。
( 意近即可 )12.著名最古巧妙绝伦杰出13.①对房屋建筑结构及其内部布局产生的影响;②对人们生活习俗改变的影响;③对国人心中皇权意识的强化。
(语意相近即可)14.将椅子出现前后人们“跪”这种行为的内涵进行比较,突出其变化,强调了椅子的出现对国人心理的影响。
(语意相近即可)15.不能,因为分写部分的内容采用了逻辑顺序,作者先说椅子的出现对房屋的建筑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再说到对人们生活习俗和心理的影响,这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说明顺序。
(语意相近即可)16.示例:网络聊天软件的发明,促进了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比如像QQ聊天这样的交流方式,从形式上直接缩短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距离,使人们的联系更为广泛,视野更为开阔,这些都必然影响着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着文化的发展。
1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