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生产工艺
轧辊生产工艺流程

轧辊生产工艺流程轧辊是冶金设备中的重要部件之一,主要用于压制金属材料。
轧辊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熔化和铸造、铸锭处理、预热和加热处理、热处理、机械加工、表面处理和检测等环节。
下面将对轧辊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熔化和铸造环节。
轧辊的熔化通常采用电弧炉熔炼方法,将铁水与熔点较高的合金加入炉中,经过高温熔化后,倾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
然后,待铸造完成后,进行冷却、脱模,得到初步成型的轧辊。
接下来是铸锭处理环节。
铸锭处理是对初步成型的轧辊进行清洁和修整,以去除铸造过程中的氧化物、杂质和气孔等缺陷,并进行尺寸修整。
这一环节通常采用机械或化学方法进行处理。
然后是预热和加热处理环节。
预热是对清洁的轧辊进行适当加热,以去除轧辊中的内应力,使轧辊能够在加热处理时不产生严重的变形。
加热处理是将轧辊加热到一定温度,并在特定条件下保持一定时间,使轧辊中的组织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提高轧辊的硬度和耐磨性。
热处理是轧辊生产工艺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是通过对加热后的轧辊进行快速冷却和回火,调整轧辊的组织结构,使其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
热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冷却速度和回火温度,以保证轧辊的硬度和韧性的平衡。
机械加工环节主要是对经过热处理的轧辊进行精加工。
这一环节通常包括车削、磨削、镗削等工艺,以保证轧辊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表面处理环节是为了提高轧辊的抗腐蚀性能和表面质量。
这一环节通常包括抛光、酸洗、镀铬等工艺,以使轧辊的表面光滑、均匀,并具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
最后是检测环节。
轧辊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性能和质量的检测,以确保轧辊达到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
检测包括尺寸检测、硬度检测、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等。
综上所述,轧辊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熔化和铸造、铸锭处理、预热和加热处理、热处理、机械加工、表面处理和检测等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的有序组合,可以获得性能优良、质量稳定的轧辊产品。
轧辊生产工艺流程

轧辊生产工艺流程轧辊是轧制金属的重要工具,在轧制过程中起到支撑金属材料、改变金属材料形状和尺寸的作用。
轧辊的生产包括轧辊铸造、热处理、精加工和质检等环节。
以下是轧辊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
首先,轧辊的生产始于轧辊铸造。
在轧辊铸造过程中,首先根据轧辊的结构参数,制定铸造工艺方案,确定熔炼材料和铸型材料。
然后,按照轧辊的形状和尺寸制作铸型,并在铸型内涂抹耐火材料。
接着,熔炼金属材料,将熔融金属倒入铸型中,待金属凝固后,取出轧辊铸件。
其次,轧辊的生产需要进行热处理。
热处理是为了改善轧辊的硬度和强度,提高轧辊的耐磨性和耐热性。
热处理一般包括淬火和回火两个步骤。
在淬火过程中,将轧辊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迅速浸入冷却介质中,使轧辊表面形成硬脆组织。
随后,在回火过程中,将淬火后的轧辊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至室温,使轧辊表面的脆性得到缓解,同时增加韧性和强度。
接下来,轧辊的生产还需进行精加工。
精加工包括车削、磨削和抛光等工艺。
首先,通过车削工艺将轧辊的外径和端面进行加工,使其符合要求的几何尺寸和表面粗糙度。
然后,通过磨削工艺将轧辊的外表面进行研磨,提高轧辊的表面光洁度和平行度。
最后,通过抛光工艺对轧辊进行抛光,使其表面得到更好的光亮度和光滑度。
最后,轧辊的生产还需要进行质检。
质检是为了验证轧辊的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质检一般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和力学性能测试等项目。
外观检查主要是对轧辊的表面质量进行检查,包括表面有无裂纹、气孔等缺陷;尺寸检测主要是对轧辊的几何尺寸进行测量,包括外径、内径、宽度等尺寸;力学性能测试主要是对轧辊的硬度、强度等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以确保轧辊的使用性能。
综上所述,轧辊的生产工艺包括轧辊铸造、热处理、精加工和质检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工艺要求和技术要求,通过完成这些环节,可以制造出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轧辊产品。
高速钢复合轧辊的成分设计及生产工艺

轧 辊作 为轧 机 的重 要设 备 之一 , 质 量 的好 坏对 其 生 产成 本 、 工 效 率 以及 轧 制 件 的 质 量 产 生 重 要 影 加 响。 目前 , 用 的轧 辊 材质 有 : 速 钢轧 辊 、 限 冷硬 常 高 无 铸 铁轧 辊 、 钢 轧 辊 以及 高 铬 铸 铁 轧 辊 等 。其 中 , 半 高 速 钢轧 辊 与其它 常 用轧 辊 相 比具 有 碳 化 物 硬度 高 、 热 稳定 性好 、 淬透性 好 、 良好 的抗 热 裂 性 、 用 中易形 成 使 氧 化膜 、 辊周 期 长 等 一 系 列 优 点 , 泛 地 应 用 于 黑 换 广
1 高 速 钢 复合 轧 辊 的材 质 要 求
轧 辊 工 作 过 程 中 , 方 面 , 作 层 在 轧 制 力 作 用 一 工 下使 轧 制件 发 生 塑 性 变 形 , 据 轧 制 条 件 的 不 同 , 根 要 求 轧辊工 作 层必 须有 高 的硬 度 、 耐磨 性 和 抗 回火稳 定 性 。另一 方 面 , 辊 在 力 的作 用 下 会 产 生 一 定 的 变 轧 形 , 了保 证 轧 辊 不 因局 部 外 力 的 超 负 荷 作 用 而 脆 为
糙 度 的影 响 。
关 键 词 : 速 钢 复 合 轧 辊 ; 心 铸 造 ; 削参 数 ; 面粗 糙 度 高 离 磨 表
中 图 分 类 号 :G 3 . 7 T 3 3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7 5 2 1 ) 5— 0 3— 3 1 7 6 9 ( 0 1 0 0 4 0
( 中色 科 技 股 份 有 限公 司 , 南 洛 阳 4 13 ) 河 70 9
摘
要 : 文 对 高 速 钢 复 合 轧 辊 的成 分 设 计 进 行 了 探 讨 ; 合 金 元 素 偏 析 和 铸 造 裂 纹 方 面 , 轧 辊 离 心 铸 造 本 从 对
轧辊加工知识点总结大全

轧辊加工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轧辊加工的类型轧辊加工主要包括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细加工三种类型。
粗加工主要是下料、锻造等加工方法;半精加工主要是切割、车削、镗削、齿轮加工等;精细加工包括磨削、抛光、表面喷涂等工艺。
二、轧辊的加工工艺1、轧辊的设计与制造轧辊的设计是轧辊加工的重要步骤。
轧辊设计应综合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用途、工艺要求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采用CAD/CAM技术进行优化设计。
制造工艺包括轧辊坯料的选择、热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和精密加工等工序。
2、轧辊的热处理轧辊热处理主要包括回火、正火、淬火等工艺,以提高轧辊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韧性,使其适应于复杂的工作条件。
3、轧辊的表面处理轧辊的表面处理可以采用喷砂、喷丸、抛丸等工艺,以提高其表面粗糙度、清洁度和表面强度,以及提高表面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附着力。
4、轧辊的精密加工轧辊的精密加工主要包括数控车削、数控磨削、数控铣削等工艺,以提高轧辊的几何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精度,以及提高轧辊的装配精度和工作寿命。
5、轧辊的检测与调试轧辊的检测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几何尺寸检查、性能测试等工序,以保证轧辊的质量合格。
轧辊的调试包括装配调试和使用调试,以保证轧辊的正常工作和生产。
三、轧辊的加工质量控制轧辊的加工质量控制是轧辊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轧辊的几何尺寸和表面质量、力学性能和工作寿命等方面。
1、轧辊的几何尺寸和表面质量轧辊的几何尺寸和表面质量主要包括轧辊的直径、长度、倒角、圆角、表面粗糙度、平整度等方面。
2、轧辊的力学性能轧辊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轧辊的硬度、强度、韧性、疲劳性能等方面。
3、轧辊的工作寿命轧辊的工作寿命主要包括轧辊的耐磨性、耐久性、抗疲劳性、抗腐蚀性等方面。
以上是轧辊加工的知识点总结,轧辊作为加工制造行业的重要零部件,其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对整个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能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冷轧辊生产工艺

冷轧辊生产工艺冷轧辊是冷轧工艺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将热轧钢坯冷轧成具有一定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的冷轧钢板。
冷轧辊的生产工艺对于冷轧钢板的成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一、原材料准备冷轧辊的主要材料是高质量合金钢,常见的材料有9Cr2Mo、9Cr3Mo、MC3、MC5等。
原材料的选择要求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性好、抗热疲劳性能优秀。
原材料经过化学成分分析、热处理等工艺准备,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二、铸造与锻造冷轧辊的制造通常采用铸造和锻造两种工艺。
铸造工艺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注入模具中,经过凝固和冷却得到辊体的初步形状。
锻造工艺则是通过将加热后的金属坯料放入锻压机中进行锻造,通过锻造过程中的变形和压实,得到辊体的最终形状。
铸造和锻造工艺的选择根据辊体的尺寸、形状和质量要求来确定。
三、热处理热处理是冷轧辊生产工艺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善辊体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提高辊体的强度和硬度。
常用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等。
退火工艺可以消除辊体内部的应力,提高塑性和韧性;正火工艺可以提高辊体的硬度和强度;淬火工艺则可以使辊体表面形成一层硬度高、耐磨性好的表面层。
四、机械加工冷轧辊的机械加工是冷轧辊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机械加工的主要工序包括车削、铣削、磨削等。
通过机械加工可以使辊体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达到要求。
机械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加工参数,确保辊体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五、表面处理冷轧辊的表面处理主要是为了提高辊体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镀铬、热喷涂、电镀等。
镀铬工艺可以在辊体表面形成一层高硬度、耐磨性好的铬层;热喷涂工艺则可以在辊体表面形成一层耐磨性好的涂层;电镀工艺可以在辊体表面形成一层具有抗腐蚀性能的金属镀层。
六、质量检测冷轧辊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辊体的质量符合要求。
常用的质量检测方法包括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观察、硬度测试、尺寸测量等。
通过质量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确保辊体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轧辊作业指导书

轧辊生产作业指导书轧辊生产流程图:一、生产工艺准备1.根据顾客图纸由技术部设计工艺,建立轧辊生产工艺卡片注明轧辊的轧制对象、适用机架、铸造方法、化学成分、硬度、出铁水温度液相温度、浇铸温度、孕育量、球化剂用量要求。
2.技术部设计的工艺卡片传向生产部、铸造车间指导生产并存档备用。
3.工艺卡规定的操作方法、化学成分、轧辊材质、硬度要求,未经专门会议商讨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
4.客户有特殊要求需调整内容的,经专门会议商讨确定修改的,应在修改处签名,并标明修改日期(原则上制新,旧版保留盖章,收回保存)。
二、造型1.型砂和涂料的配制选择良好的造型材料和涂料是获得优良轧辊的重要条件之一,轧辊的气孔、夹灰、夹砂、起瘤等缺陷与造型材料的成分,物理和机械性能有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
因此,要求型砂和型砂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湿强度,干强度,气性,耐高温,抗粘结等性能。
如耐火性差,型砂易烧枯,如强度差,型砂易脱落,如透气性差,型砂不易烘干,浇铸高温铁水时,易出现气体放炮现象,上述因素,将直接影响到轧辊生产的质量。
配制造型和造芯型砂时,应严格按规定配比,加入碾砂机内制备,配比要合理,碾磨混合要均匀。
2.底箱型砂配比4#石英砂10-15%,旧砂35-40%,5#砂30-40%,耐火泥10-15%,陶土3-5%,加水适量7-9%,砂处理设备搅拌30分钟,手感抓而不粘,检测湿强度≥0.06MPa,透气性≥300。
3.长浇口型砂:旧砂80-85%,陶土5-7%,耐火泥5-7%,水分: 7-9%。
4.冒口型砂:旧砂80-85%,黄砂5-7%,陶土5-79%,耐火泥5-7%。
5.冒口、底箱、长浇口用涂料:黑铅粉95%,水5%;白铅粉95%,水5%。
稀释搅拌30分钟。
6.冷型挂砂:4#石英砂79%,白泥13%,陶土7%,糖浆2%,碾20-30分钟。
三、造型和造芯1.冒口半硬模:造型一次可用3/5次,达到使用次数后或未达到次数但损坏严重需更新。
轧辊的制造技术与处理工艺

宝%钢%技%术
!"#$ 年第 ! 期
轧辊的制造技术与处理工艺
刘勤博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冷轧厂上海%!""'1#
%%摘要轧辊是轧机设备必备的主要部件也是其主要消耗部件 随着汽车机械等行业产 品质量的提高对轧制钢材的尺寸精度性能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轧机设备中的轧辊 的制造和处理工艺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而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轧辊制造技术水平和处理工艺 水平还比较落后 主要介绍了轧辊的制造技术包括常规的铸造锻造技术以及新型的复合 制造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同时针对轧辊表面的处理工艺介绍了常规的淬火技术 以及激光表面改性工艺 %%关键词轧辊 制造技术 处理工艺 轧机
刘勤博%工程师%#'$( 年生%!""5 年毕业于辽宁科技大学 现从事冷轧设备研究%电话%!221!!(# RA<>+.%5##"#"SL>?9E==.&D?<
的制造和处理工艺有了更高的要求& 衡量轧辊的 重要指标是轧辊消耗#即生产钢材平均消耗的轧 辊公斤数& 我国自行研制的冶金轧辊)!* 的消耗 为 !&12 ^F7E#远大于发达国家的 # ^F7E& 因此#我 国大型钢铁公司轧钢厂只能花巨资购买国外的轧 辊& 以某钢厂为例#其用于轧辊的采购资金每年 超过 ! 亿元人民币#而其用于国内轧辊的采购费 用只占 ( 成#国外的占 5 成#这反映出我国轧辊制 造技术的水平还相对比较落后)(* & 因此#随着轧 辊的制造技术和处理工艺的不断发展#选择最优
轧辊强度显著提高#轧辊使用效率明显提高& 此 外#离心铸造法生产轧辊还具有生产效率高'操作 简便和易于控制等特点& 因此#离心铸造复合轧 辊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轧 辊厂均采用离心铸造法生产轧辊&
轧辊材料及热处理工艺

轧辊材料及热处理工艺轧辊材料及热处理工艺轧辊的寿命主要取决于轧辊的内在性能和工作受力,内在性能包括强度和硬度等方面。
要使轧辊具有足够的强度,主要从轧辊材料方面来考虑;硬度通常是指轧辊工作表面的硬度,它决定轧辊的耐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轧辊的使用寿命,通过合理的材料选用和热处理方式可以满足轧辊的硬度要求。
概述了传统的轧辊选材及其热处理工艺,同时,对轧辊材料及其热处理工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传统冷轧辊材料及其热处理方式冷轧辊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很大的轧制压力,加上轧件的焊缝、夹杂、边裂等问题,容易导致瞬间高温,使工作辊受到强烈热冲击造成裂纹、粘辊甚至剥落而报废。
因此,冷轧辊要有抵抗因弯曲、扭转、剪切应力引起的开裂和剥落的能力,同时也要有高的耐磨性、接触疲劳强度、断裂韧性和热冲击强度等。
国内外冷轧工作辊一般使用的材质有GCr15、9Cr2、9Cr、9CrV、9Cr2W、9Cr2Mo、60CrMoV、80CrNi3W、8CrMoV、86CrMoV7、Mo3A等。
20世纪50~60年代,这一时期的轧件多为碳素结构钢,强度和硬度不高,所以轧辊一般采用1.5%~2%Cr锻钢。
此类钢的最终热处理通常采用淬火加低温回火,常见的淬火方式有感应表面淬火和整体加热淬火。
其主要任务是考虑如何提高轧辊的耐磨性能、抗剥落性能,并提高淬硬层深度,尽量保证轧辊表面组织均匀,改善轧辊表层金属组织的稳定性。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轧件合金化程度的提高,高强度低合金结构钢(HSLA)的广泛应用,轧件的强度和硬度也随之增加,对轧辊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上普遍开始采用铬含量约2%的Cr-Mo型或Cr-Mo-V型钢工作辊,如我国一直使用的9Cr2Mo、9Cr2MoV和86CrMoV7、俄罗斯的9X2MΦ、西德的86Cr2MoV7、日本的MC2等。
这类材质的合金化程度较低,在经过最终热处理后,其淬硬层深度一般为12~15mm(半径),仅能满足一般要求,而且使用中剥落和裂纹倾向严重,轧制寿命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轧辊生产工艺
轧辊是一种用于金属加工的重要设备,主要用于轧制金属材料,使其达到所需的尺寸和形状。
轧辊的生产工艺包括材料选择、热处理、精加工等环节。
首先,轧辊的材料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轧辊材料有铸铁、钢等。
铸铁轧辊由于其材料内部结构松散,容易造成裂纹和疲劳损伤,因此越来越多地采用了钢轧辊。
钢轧辊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冲击负荷。
其次,在选择好合适的轧辊材料后,需要对轧辊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一般来说,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步骤。
加热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加热时间,使轧辊的内部组织发生相变,并达到所需的硬度。
保温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让轧辊的温度均匀分布,以免出现温度梯度过大造成变形或裂纹。
最后,在冷却过程中,要避免快速冷却,以免引起内应力集中,从而破坏轧辊的结构。
经过热处理后,轧辊需要进行精加工,以确保其表面光洁度和几何形状的精度。
常用的精加工工艺有车削、磨削和抛光等。
轧辊的车削工艺主要是通过旋转切削刀具将轧辊的表面切削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磨削工艺则是通过磨具的旋转摩擦和切削作用,去除轧辊表面的凸起部分,使其平整光滑。
抛光则是通过摩擦力使轧辊表面产生微小的变形,从而达到光洁度的要求。
最后,在轧辊的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各项质量检验。
主要
包括硬度测试、金相组织观察以及尺寸检测等。
硬度测试是通过对轧辊材料进行硬度测试,以检验其硬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金相组织观察则是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轧辊的内部组织结构,以检验其是否存在缺陷或异常。
尺寸检测则是通过测量轧辊的尺寸,以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轧辊的生产工艺包括材料选择、热处理、精加工和质量检验等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可以确保轧辊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提高金属加工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