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石油的开采的流程
海洋石油开采工程 第四章 海上采油方式(第三四节)

电动潜油离心泵采油
系统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 地面电源 变压器 电机所需工作电压 输入 控制屏 电缆 井下电机 离心泵旋转 分离器输入泵内
带动 把井液通过
由泵叶轮 使井液逐级增压 油管 举升到地面
离心泵的增压原理
充满在叶轮流道内 的液体在离心力作用下, 从叶轮中心沿叶片间的 流道甩向叶轮四周时, 液体受叶片的作用,使 压力和速度同时增加, 并经导轮的流道被引向 次一级叶轮,这样,逐 级流过所有的叶轮和导 轮,进一步使液体的压 能增加,获得一定的扬 程。
电动潜油离心泵采油
电潜泵举升方式的主要优点:
(1) 排量大; (2) 操作简单,管理方便; (3) 能够较好地运用于斜井与水平井以及海上采油;
2.电动潜油离心泵主要部件
(4)油气分离器
自由气进入离心泵后,将使泵的排量、扬程和效率下 降,工作不稳定,而且容易发生气蚀损害叶片。因此,常 用气体分离器作为泵的吸入口,以便将气体分离出来。按 分离方式不同,分离器分可为沉降式和旋转式两种类型。
2.电动潜油离心泵主要部件
(5)电缆 潜油电缆作为电泵机组输送电能的通道部 分,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和具有腐蚀性流体 的环境中,因此,要求潜油电缆具有较高的芯 线电性、绝缘层的介电性,较好的整体抗腐、 耐磨以及耐高温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
电动潜油离心泵采油
底部排出口系统用于将上部层位的地层水转注到
下部层位,适用于油田注水开发或气井排水采气。这
种系统是从油套管环形空间吸入流体进泵,通过尾管
排出到下部层位。该系统的安装方式与标准安装方式
也不同,泵和电机的位置也是颠倒的,从上到下依次 是电机、保护器、吸入口、泵、排出口。
(五)电动潜油离心泵的生产管理与分析
第二章 海上油气开采方式

(2)埕岛油田人工举升方式的选择分析 1)有杆泵。有杆泵是陆上油田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采油方式,但在海上油田大 斜度井中使用存在抽油杆与井壁摩擦造成抽油杆严重磨损的问题。同时,由于地 面设备大而笨重, 受平台井口条件和平台高度的限制,不能满足埕岛油田的导管
优点: 不受井深限制( 目前已知最大下泵深度已达5 486 m) , 适用于斜井, 灵 活性好, 易调整参数,易维护和更换。 可在动力液中加入所需的防腐剂、 降粘剂、 清蜡剂等。 缺点: 高压动力液系统易产生不安全因素, 动力液要求高, 操作费较高, 对气 体较敏感, 不易操作和管理, 难以获得测试资料。 3.气举 优点: 适应产液量范围大, 适用于定向井, 灵活性好; 可远程提供动力, 适用 于高气油比井况, 易获得井下资料。 缺点: 受气源及压缩机的限制, 受大井斜影响( 一般来说用于60∀以内斜井) , 不适用于稠油和乳化油, 工况分析复杂, 对油井抗压件有一定的要求。 4.喷射泵 优点: 易操作和管理, 无活动部件, 适用于定向井, 对动力液要求低, 根据井 内流体所需, 可加入添加剂, 能远程提供动力液。 缺点: 泵效低, 系统设计复杂, 不适用于含较高自由气井, 地面系统工作压力 较高。 5.螺杆泵 (1)地面驱动螺杆泵 优点: 对油井液体适应范围广; 不发生气锁, 泵效高; 运动部件少; 没有阀件 和复杂流道, 油流扰动小, 水力损失较低, 泵效可达70% 以上; 输出流量均匀、 易于调节, 通过改变地面驱动装置的转速, 很容易调节流量; 适应排量范围大, 日产液量为1. 59~380 m3 / d, 通过加大转速可以达到更高产量。 (2)电动潜油螺杆泵 优点: 它结合了潜油电泵和地面驱动螺杆泵的优点, 输送介质范围广; 节电效 果显著; 不存在管、 杆磨损; 可用于斜井、水平井; 可使用小直径油管; 运行可 靠、 维修量小; 启动扭矩大, 适用于斜井、 稠油井以及高含砂、 高含气井的开采。 缺点: 螺杆泵工作寿命较低( 与ESP 相比) , 一次性投资较高。 刘雅馨,张用德,吕古贤,高云波,杨光 浅海油田采油方式的选择 2010年第39卷 第11期第19页
石油开采过程与步骤

应用:适用于油层渗透率高、 油层厚度大的油田
钻机的类型:旋转钻机、冲击钻机、复合钻机等 钻机的工作原理:通过旋转和压力将钻头钻入地层,提取石油和天然气 钻机的主要部件:钻头、钻杆、钻铤、泥浆泵、动力系统等 钻机的使用注意事项:确保安全操作,定期维护和检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采油树的作用:控制和调节油井的生产 组成:主要由油管头、油管挂、油管法兰、油管阀门等部件组成 工作原理:通过油管头连接油管,将油井中的原油输送到地面 特点:耐高压、耐腐蚀、耐磨损,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添加项标题
政策支持:政府对石油开采行业的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补贴等,为行业发展带来机遇
添加项标题
市场需求: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石油需求量不断增加,为行业发展带来机遇
添加项标题
替代能源: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石油替代能源的出现为行业发展带来挑战与机遇
汇报人:
安全培训:对石油 开采人员进行安全 培训,提高员工的 安全意识和应对突 发事故的能力。
定期演练:定期进 行应急演练,确保 员工熟悉应急预案,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技术提高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深海开采:随着陆地资源的减少, 深海开采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绿色化:采用环保技术,减少对环 境的影响
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如页岩气、 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将 成为未来的重要方向
添加项标题
资源枯竭:随着石油开采量的增加,资源枯竭问题日益严重
添加项标题
环境污染: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添加项标题
技术挑战:随着开采难度的增加,需要不断研发新的开采技术和设备
海洋石油开采工程(第五章海上油气井生产原理与技术)

P IPR
Pwf1
Pwf
d
Pt1
C
Pt
PT
A
B
q1 q
q
第一节 自喷采油
5、协调点的调节方法
(1)改变地层参数 如:注水、压裂、酸化等
(2)改变油管工作参数(管径) (3)换油嘴
简单易行,故常用。
第一节 自喷采油
6、协调在自喷井管理中的应用
(1)利用油咀控制油井生产
P
油咀直径不同,咀流曲 线不同,得不同的协调 生产点。控制油井产量 就是选用合适的油咀, 达到合适的协调点。
含砂流体及定向井,排量范围大。 缺点 工作寿命相对较低(与ESP相比),一次性投资高
。
第五章 海上油气井生产原理与技术
第一节 自喷采油 第二节 气举采油 第三节 电潜泵采油 第四节 其他采油方式 第五节 海上油田采油方式的选择
第一节 自喷采油
一、油井井身结构
自喷采油是完全依靠油层能量将原油从井底举升到地 面的采油方式。
(4)喷射泵
优点 易操作和管理,无活动部件,适用于定向井,对动力 液要求低,根据井内流体所需,可加入添加剂,能远程提 供动力液。 缺点 泵效低,系统设计复杂,不适用于含较高自由气井, 地面系统工作压力较高。
第五章 海上油气井生产原理与技术
(5)电潜螺杆泵 优点 系统具有高泵效,适用于高粘度油井,并适用于低
自喷采油是指油层能量充足,完全依靠油层天然能 量将原油举升到地面的方式。它的特点是设备简单、管 理方便、经济实用,但其产量受到地层能量的限制。由 于海上油田初期投资大,且生产操作费用较高,要求油 井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相对稳定的产量进行生产。 然而油井的供给能力随着油藏衰竭式开采而减弱,因此 油井自喷产量会逐渐降低。当油层能量较低或自喷产量 不能满足油田开发计划时,可采用人工给井筒流体增加 能量的方法将原油从井底举升到地面,即采用人工举升 方式。
海洋石油开采工程(第一章绪论)

二、 海洋石油开发特点
(2) 油气开发规划
勘探钻井(含评价井)
油气开采可行性研究
勘探工作 评价 设备设计研究
阶段 技术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
基本设计与预算
详细设计
开发工作
设备制造与采购
设备安装
试运行与投产
(3) 整体开发代替滚动开发
三、国内外海洋石油工业发展概况
1、国外海洋石油工业发展概况
➢ 初始阶段 (1897年到1984年) 189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萨姆兰德油田用木桩作基 础建立了第一座海上钻井平台; 1920年委内瑞拉在马拉开波湖发现油田; 1930年,苏联在里海发现油田。
三、国内外海洋石油工业发展概况
➢ 起步阶段(1947年到1973年) 1947年美国在墨西哥湾成功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钢制 固定平台;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马尔根城西南12海里的海域,首次 使用了海上移动式钻井装置—带有驳船的钻井平台; 1953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自升式钻井平台—“ 马格洛利亚号”; 1954年美国建造了第一艘坐底式平台—“查理先生号 ”。
3、加速发展海洋能源开发技术,加大深海油气开发技 术研发投入 4、统筹制订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洋运输、海洋能产 业和海洋人才等多方面的战略规划 5、在国际合作中,强化我国海洋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五、国内外海洋油气资源分布
1、国外海洋油气分布
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约占全球海洋油气资 源的60%,但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 约占30%。在全球海洋油气探明储量中,目前浅海仍占主导 地位,但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进步,将逐渐进军深海。水深 小于500米为浅海,大于500米为深海,1500米以上为超深海。 2000~2005年,全球新增油气探明储量164亿吨油当量,其 中深海占41%,浅海占31%,陆上占28%。
海洋油气开发的前世今生

036ENERGY 2014.10百科 ENCYCLOPEDIA海洋油气开发的前世今生业内已经普遍认同的是,在过去几年以及未来数年里,全球新增的油气发现量都主要来自于海上。
世界上最早开始海上石油钻探和开采的国家是美国。
1887年和1947年,美国前后开始钻探和开采海洋石油。
世界上最早发现的海上油田也是位于美国,即加利福尼亚海岸的亨廷滩油田,发现于1920年。
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是陆地石油勘探开发的延续,经历了一个由浅水到深海、由简易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海底油气的生成石油和天然气是两种在成因上密切联系的有机流体矿产,它们都是由复杂的碳氢化台物组成的,其化学成分主要是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已经证实,石油、天然气是古代多种生物残体的腐泥物质,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经过漫长、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成的。
石油、天然气的形成,需要良好的生油条件、储存空间和保存条件。
首先,要有大型的由地壳沉降形成的积水盆地,一般是浅海和湖泊。
其次,要有适宜的气候,使生物生长繁盛。
这些生物一般是大量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有孔虫、腕足类、珊瑚、苔藓等,它们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
第三,要有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注入盆地,使一代又一代的生物边繁衍、边死亡、边被泥沙一层又一层地掩埋起来。
当一个盆地被几千米基至上万米厚的泥沙填满后,就完全成为一个沉积盆地了。
经过地壳变动及适当的温度和压力的作用,那些腐烂的有机质就发生了复杂的变化,最终形成了石油或天然气。
海洋油气储量海洋石油资源量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34%,累计获探明储量约400亿吨,探明率30%左右,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
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约占全球海洋油气资源的60%,但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约占30%。
在全球海洋油气探明储量中,目前浅海仍占主导地位,但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进步,将逐渐进军深海。
水深小于500米为浅海,大于500米为深海,1500米以上为超深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国务院令第60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07号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的决定》已经2011年9月21日国务院第17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二○一一年九月三十日1982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根据2001年9月23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根据2011年9月3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的决定》第三次修订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的决定国务院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作如下修改:第十条修改为:“参与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的中国企业、外国企业,都应当依法纳税。
”本决定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1989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发布的《开采海洋石油资源缴纳矿区使用费的规定》同时废止。
自本决定施行之日起,中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的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依法缴纳资源税,不再缴纳矿区使用费。
但是,本决定施行前已依法订立的中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的合同,在已约定的合同有效期内,继续依照当时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矿区使用费,不缴纳资源税;合同期满后,依法缴纳资源税。
此外,对条文的个别文字作了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改,重新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在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允许外国企业参与合作开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资源,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海、领海、大陆架以及其他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资源管辖海域的石油资源,都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所有。
自升式钻井平台石油开采生力军

自升式钻井平台石油开采生力军出处:船舶经济贸易编辑:国际船舶网发布时间:2012-2-3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经历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的过程。
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最初只能开采从海岸直接向浅海延伸的油气矿藏。
在能源危机和技术进步的刺激下,近海石油勘探与开发飞速发展,海洋石油开发迅速向大陆架挺进,逐渐形成了崭新的近海石油工业部门。
海上钻井平台是实施海底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工作基地,它标志着海底油气开发技术的水平。
海上钻井平台一般可分为固定式钻井平台和移动式钻井平台。
固定式钻井平台稳定性好,海面气象条件对钻井工作影响小,但缺点是不能移动和重复使用,其造价成本随水深增加而急剧增加。
为解决钻井平台的移动性和深海钻井问题,又出现了多种移动式钻井平台,主要包括:沉垫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等,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对水深适应性强,工作稳定性良好,发展较快,约占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的60%。
自升式钻井平台由平台、桩腿和升降机构等组成,平台能沿桩腿升降,一般无自航能力。
工作时桩腿下放插入海底,平台被抬起到离开海面的安全工作高度,并对桩腿进行预压,以保证平台遇到风暴时桩腿不致下陷。
完井后平台降到海面,拔出桩腿并全部提起.整个平台浮于海面,由拖轮拖到新的井位。
因其定位能力强、作业灵活、可移动性能好等特点,将会在未来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基本组成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自升式钻井平台主要用于打探油气井,也可用于打生产井、修井作业,也可作为早期生产中的钻采平台,这些主要功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其特殊部件如桩腿、升降系统、锁紧装置以及悬臂梁等的应用。
桩腿及桩靴桩腿是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关键部位,当自升式钻井平台实施作业的时候,需通过升降机构将平台举升到海面以上安全高度,接着进行桩腿的插桩,并由桩靴来支撑整个平台。
典型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有3个独立桩腿,每个桩腿根部设计有桩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石油的开采的流程
海上石油的开采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海上勘探:通过地质勘探技术,寻找潜在的海底油气资源。
勘探活动包括地震勘探、测井和岩心采集等。
2. 钻井操作:确定资源储量和储集层性质后,进行钻井作业。
首先需安装钻井平台或钻井船,然后进行钻井操作,将钻杆逐步钻入海底地层,在到达目标深度后,形成钻井井眼。
3. 井筒完井:通过水泥固井等方式,对钻井井眼进行封堵,确保油气不会在钻井井筒内泄漏。
4. 海上生产:通过生产平台、FPSO(浮式生产、储油装置)
等设备,在海上进行石油开采。
通过钻井井眼将原油或天然气抽到地面,然后进行处理和分离。
此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剩余油气的储存和物流运输等相关操作。
5. 储油和输送:将采集的石油储存在处理平台、储罐或FPSO
等设备中,然后通过管道、集装箱船或天然气液化船等方式进行运输或销售。
6. 油井维护与解除:根据油井的含油层特征和油井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油井的维护和解除操作,包括液压酸洗、次生开发、工艺优化和废弃油井修复等。
这样能够延长石油开采寿命和提高产能。
需要注意的是,海上石油的开采流程中涉及到大型设备、复杂工艺和特殊环境等因素,对技术、安全和环境保护提出了很高要求,需要遵循相关法规和规定,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