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运动主要有哪几种

合集下载

第五章 电视摄像中的运动解析

第五章 电视摄像中的运动解析

第一节 镜头的运动形式
三 摇镜头
(一)定义: 指摄像机机位不动,借助于三角架或者是拍 摄者自身,变动摄像机光轴的拍摄方法。用这种 镜头拍摄的电视画面叫摇镜头。
第一节 镜头的运动形式
摇镜头的运动方式: 1、光轴水平方向的摇摄——叫水平横摇,又分为 左、右横摇 2、光轴垂直方向的摇摄——叫垂直纵摇,又分为 上、下纵摇 3、中间带几次停顿的摇——叫间歇摇。 4、旋转一周的摇——叫环形摇。 5、各种角度的摇——叫倾斜摇。 6、摇速极快的摇(画面已经虚化)——叫甩镜头。
前移摄摄像机机位向前运动后移动摄像机机位向后运动横移动摄像机机位横向运动曲线移动随着复杂的空间而做的曲线运动第一节镜头的运动形式二移镜头的画面特征1摄像机的运动使得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之中画面内的物体不论是处于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都会呈现出位置不断移动的态势
第五章 电视摄像中的运动
第五章 电视摄像中的运动
第一节 镜头的运动形式
二 拉镜头
(一)定义 摄像机逐渐远离主体,或变动焦距从长焦到 广角,使画框由近及远与主体拉开距离,用这种 方法拍摄的电视画面叫拉镜头。 实现拉摄的方法: 有两种——机位移动,沿直线远离主体; 机 位不动焦距由长变短而形成。跟推摄刚向相反。
第一节 镜头的运动形式
(二)拉镜头的画面特征
第一节 镜头的运动形式 画面结构方面:变焦距推镜头是通过视角的收缩达到画 面景别的变化,其落幅画面仅是起幅画面中某个局部的放 大,没有新的画面形象和内容;移动机位推镜头则是通过 机位向前运动形成画面景别的变化,随着机位向前,视觉 空间会出现新的形象和内容。 观众视觉效果方面:观看移动机位的推镜头,随着摄像机 的不断向前运动,观众有视点前移身临其境的感觉,透视 感加强。而变焦距推镜头很难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由于视角收缩有拉近主体感觉,透视感减弱,压缩纵向空 间。

镜头运动简述

镜头运动简述

1 、拉摄镜头的画面特点
第一、拉镜头形成视觉后移效果第二、拉镜头使被摄主体由大变小,周围环境由小变大
2 、拉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第一、拉镜头有利于表现主体和主体与所处环境的关系
第二、拉镜头画面的取景范围和表现空间是从小到大不断扩展的,使得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
第三、拉镜头是一种纵向空间变化的画面形式,它可以通过纵向空间和纵向方位上的画面形象形成对比、反衬或比喻等效果。 第四、一些拉镜头以不易推测出整体形象的局部为起幅,有利于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逐渐出现直至呈现完整形象的想象和猜测。第五、拉镜头在一个镜头中景别连续变化,保持了画面表现空间的完整和连贯。第六、拉镜头内部节奏由紧到松、与推镜头相比,较能发挥感情上的余韵,产生许多微妙的感情色彩。第七、拉镜头常被用作结束性和结论性的镜头。第八、利用拉镜头来作为转场镜头。
关于动向(速)
动向是的推拉方向。推拉的方向,由关注点的大小关系和被摄物的运动方向确定 。关注中心由面到点,自然用推镜头,以突出关注主体;而由点到面,则用拉镜头,把环境 等相关因素展现出来。当被摄物处于运动中,一般而言焦距的推拉与被摄物的运动方向基本 保持一致。反之,就会产生特殊的相向运动效果。
第二、推镜头的起幅和落幅都是静态结构,因而画面构图要规范、严谨、完整。
第三、推镜头在推进的过程中,画面构图应始终注意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中心的位置。
第四、推镜头的推进速度要与画面内的情绪和节奏相一致。
第五、在移动机位的推镜头中,画面焦点要随着机位与被摄主体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2 、跟镜头的作用
第一、跟镜头能够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中的被摄主体,它既能突出主体,又能交待主体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视听元素考试重点总结

视听元素考试重点总结

视听元素考试重点总结第一章影像第一节基本概念1、(简答)镜头的含义包括哪三方面?1、物理学中的“镜头”:指摄影机上的光学透镜组。

2、拍摄时谈到的“镜头”:指一次开机到一次关机之间所拍摄的画面。

3、剪辑后的镜头:两个剪切点之间的一段画面。

2、(简答)卢米埃尔兄弟时代使用的“活动电影机”,具有的五大优势:1、既能拍又能放,使用赛璐璐软胶片,集拍摄、印、放三位一体。

2、(机器的成本和重量,也都要远远低于爱迪生和其他发明家们的那些设备)成本低,重量轻,便于携带。

手柄式自重不到16榜,适合各种场景的拍摄。

3、(在速度上)放映速度1/16秒,更接近于1/24秒的正常速度。

4、依照缝纫机“动—停—动—停”的原理,制造了电影放映机的机械(片门,遮片),解决了机器的片带牵引问题。

5、同时又是一种投影式的放映机,可以把影像投射在银幕上。

这样便从技术上确立了投影式电影的群体参与性,可以让更多人同时观看。

3、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

巴拉兹曾把电影艺术譬喻为一种语言,与戏剧相区别。

这种“新语言”的特征(构成要素)是:1、在同一场面中,电影能够任意改变观者与银幕表现对象的距离,从而产生不同的画面景别。

2、能够把完整的场景分割成不同的部分(镜头)。

3、再同一场面中,能够改变拍摄角度、纵深镜头的焦点。

4、蒙太奇:按照一定的顺序把镜头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画面时间序列。

第二节画框1、画框的概念画框,也叫景框,原是美术创作中使用的一个台词。

简单的说,它是用木条或者线条包围成的一个封闭的四边框,用来把绘画的空间与绘画作品以外的空间分割开,并且相互区别。

影视作品的影像也是在这样一个四边框中呈现,它大致相当于镜头的取景框。

拍摄对象进入画框,也就是俗话说的“闯入镜头”,叫“入画”;相反,出画框就叫“出画”。

通常画框的左边叫“画左”,右画框叫“话右”。

2、画框的作用1、因为画框的包围,才使镜头拍摄到的影像与真实世界相区别。

2、我们看待真真实世界的习惯也决定了我们在结构画框时,带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镜头的运动方式

镜头的运动方式
正面 背面 侧面 斜侧面
2)俯仰方向的拍摄角度
平摄 仰摄 俯摄
从镜头的运动方式说起
镜头运动的应用——《数码影像时代》广告
本课小结
在本课中我们从电影中的镜头出发,学习了影视广告中应该需要注意的镜头运用方 法。包括镜头的运动方式,镜头的景别和镜头的拍摄角度。这些是影视广告中非常 重要的专业知识,除此外,长短镜头,主客观镜头以及蒙太奇等也是影视中很重要 的专业知识。你可以在课外阅读中学到它们。通过本课案例的学习,我们运用After Effects CS4软件来实现并体验影视广告中镜头的运用。用X、Y轴向的位移和图片的 缩放来体现镜头的运动。并在这些镜头的运动中体现了镜头的景别及拍摄角度等。 其实,你在平时的学习中都能注意到,你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体验得到。
镜头的运动方式
主讲:严雪
镜头的运动方式
影视中的镜头运动方式
1)镜头的推拉 2)摇镜头 3)移镜头 4)跟镜头 5)升降镜头
6) 甩镜头
7)旋转镜头 8)晃动镜头 9)综合性的运动镜头
镜头的景别
1)远景 2)全景 3)中景 4)近景 5)特写

镜头的运动方式
镜头的运动方式
镜头画面的拍摄角度
1)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
课后思考
(1)影视广告中,镜头的运动方式有哪些,镜头的景别有哪些? (2)请找一段影视广告,分析广告的镜头运动方式,镜头的景别,镜头拍摄的角度 以及每个镜头所用的时间。

传媒~运动镜头

传媒~运动镜头
最古老的摄影方法 客观冷静,善于表现静止的对象 构图比较灵活,镜头内部的调整也可以改变构图 呆板,舞台感,无法表现运动,剪接的困难
推镜头是指摄影机沿光轴方向朝被摄物移动或者采取变 焦距镜头,从短焦距调至长焦距的镜头。 推镜头朝一个主体目标运动,拍摄目标逐渐放大,在视 觉上有一个慢慢靠近目标的感觉。
拉镜头和推镜头的运动方向相反,是摄影机从 一个既定目标开始,沿着光轴方向向后拉远。 是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后移动或者采取变焦距 镜头,从长焦距调至短焦距的镜头。 随着对着被摄对象慢慢拉远,画面主体由大变 小,周围环境逐渐加入,使观众了解局部和整 体的关系。
渐次扩展视野范围,并能在同一镜头内逐渐了解局部 与整体的关系,它侧重描写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交代更多的影片信息,所展现的景象给人以丰富的感 染力和激发无穷的想象。是一种从生理到心理的远离 结束一个段落或者为全片结尾 被摄主体是从单一到多元 透视的变化,画外空间涌入画面 表现被摄主体与它所处环境的关系 形成交代和暗示
移镜头是指摄影机沿水平方向作各方面的 移动的镜头。 移动镜头可以是横向的、纵深的、斜向移 动的、斜向的移动,能够造成环视、跟随 等动态效果,能给人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和 现场感。
完整:虽然移镜头中画面信息不断变化,不断有新的视觉元素加入, 但它的空间关联感很强。
流畅:表现运动的有效拍摄方式,能持续较长的时间,富有连贯性。
作用:造成一种生理和心理的接近 把被摄主体(人或者物)从众多的被摄对象中突出出来 突出强调局部细节 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的视点的转变 强化人物的心理情绪
快推:节奏感强,视觉冲击力强,可造成紧张 不安的感觉,有比较强的情节因素 慢推:节奏舒缓,可显示安宁、幽静的气氛, 有比较强的抒情意味 与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的推镜头,会增强该 物体的动感 用到影片开始的部分,能渐渐把观众引入故事 的特定情境

镜头运用方式

镜头运用方式

镜头运用方式镜头运用在电影、电视剧、广告等影视作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通过不同的镜头运用方式来传递信息、塑造角色形象、表达情感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镜头运用方式,并探讨它们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

一、特写镜头特写镜头是一种对被摄对象进行近距离拍摄的镜头,可以突出被拍摄物体的细节,使观众更加关注其中的特定元素。

在影视作品中,特写镜头常用于表达人物内心活动、展示重要物品或情节细节等。

例如,在一部推理剧中,通过特写镜头对凶案现场的细节进行拍摄,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帮助他们理解和解决案件。

二、中景镜头中景镜头是一种介于特写镜头和全景镜头之间的拍摄方式,用于展示人物、场景等整体性的画面。

中景镜头常用于展示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场景的宏大氛围等。

在叙事电影中,通过中景镜头可以将主角与背景相结合,使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所处环境,增强电影的代入感。

三、全景镜头全景镜头是一种广角镜头,可以将较大范围的场景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全景镜头常用于展示风景、大规模场面或人群等。

在历史战争片中,通过全景镜头可以有效地展示大规模战争场面的壮观,给观众带来震撼力和视觉冲击。

四、跟随镜头跟随镜头是一种通过手持或运动拍摄器材来追随被拍摄对象进行镜头运动的拍摄方式。

跟随镜头可以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戏剧的紧张感和真实感。

在动作片中,通过跟随镜头可以追随主角的奔跑、追击等动作,使观众感受到紧张刺激的氛围。

五、倒计时镜头倒计时镜头是一种运用镜头运动,通过快速倒放时间的方式来表达紧迫感和时间紧迫的感觉。

倒计时镜头常用于悬疑、推理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通过倒计时的方式来展示主角与危险接近的时间,增加影片的紧张感。

六、镜头切换镜头切换是一种通过快速切换不同镜头的方式来表达故事情节、节奏等。

镜头切换可以包括剪辑、渐变、交叉等不同的手法。

在快节奏的动作片或悬疑片中,通过快速的镜头切换可以使观众紧跟剧情发展,增强影片的紧凑感和刺激感。

总结:镜头运用方式在影视作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运用不同的镜头方式,可以传递信息、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等。

镜头的运动

镜头的运动

客观性角度和主观性角度:客观性角度是指依据常人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习惯而进行的旁观式拍摄,是电视节目运用最为频繁、最为普遍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方式。

客观性角度拍摄的画面就仿佛观众在现场参与事件进程、观察人物活动、欣赏风光景物一般,画面平易亲切,贴近生活。

主观性角度和主观性角度:主观性角度是一种模拟画面主体(可以是人、动物、植物和一切运动物体)的视点和视觉印象来进行拍摄的角度。

主观性角度由于其拟人化的视点运动方式,往往更容易调动观众的参与感和注意力,容易引起观众的强烈的心理感应。

镜头的运动一、拉拉摄是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近至远与主体拉开距离的拍摄方法。

用这种方法拍摄的电视画面叫拉镜头。

1 、拉摄镜头的画面特点第一、拉镜头形成视觉后移效果第二、拉镜头使被摄主体由大变小,周围环境由小变大2 、拉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第一、拉镜头有利于表现主体和主体与所处环境的关系第二、拉镜头画面的取景范围和表现空间是从小到大不断扩展的,使得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

第三、拉镜头是一种纵向空间变化的画面形式,它可以通过纵向空间和纵向方位上的画面形象形成对比、反衬或比喻等效果。

第四、一些拉镜头以不易推测出整体形象的局部为起幅,有利于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逐渐出现直至呈现完整形象的想象和猜测。

第五、拉镜头在一个镜头中景别连续变化,保持了画面表现空间的完整和连贯。

第六、拉镜头内部节奏由紧到松、与推镜头相比,较能发挥感情上的余韵,产生许多微妙的感情色彩。

第七、拉镜头常被用作结束性和结论性的镜头。

第八、利用拉镜头来作为转场镜头。

二、移移摄是将摄像机架在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而进行的拍摄。

用移动摄像的方法拍摄的电视画面称为移动镜头,简称移镜头。

1 、移动镜头的画面特征第一、摄像机的运动使得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之中,画面内的物体不论是处于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都会呈现出位置不断移动的态势。

第二、摄像机的运动,直接调动了观众生活中运动的视觉感受,唤起了人们在各种交通工具上及行走时的视觉体验,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镜头的运动

镜头的运动

(一)、镜头的含义:1.由透镜组成的光学器件。

2.摄像机从开机拍摄到停止拍摄之间所拍下的一系列画面。

(二)运动镜头在实际拍摄中,通过移动摄像机的机位或变动镜头光轴或变化焦距所进行拍摄的画面称为运动镜头。

1.推镜头:推,摄像机沿镜头轴线方向向被摄主体推进或变动镜头焦距使画框由远而近向主体接近的一种拍摄方法。

作用:突出、强调。

在摄像机推进的过程中,画面从较大景别向小景别连续递进(如由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主体物在画面中由小变大,逐渐占据画面,而周围环境却逐渐移出画面之外,甚至消失。

1.推镜头可以突出主体,强调主体形象。

如拍摄一群人,当镜头推向其中某一人物,观众的视线便会随着摄像机的运动而向该人物集中,使重点突出。

2.推镜头也可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

如从人物的近景推到脸部特写,从人物的表情上直接展示其内心世界。

3.推镜头还能介绍环境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如镜头从喜庆宴席的场面推向新郎新娘的近景,既渲染了热闹的环境,又重点突出了一对新人,从而点明了婚礼的主题。

以某一被摄物的整体推向它的局部,不但给人一个完整的形象,而且也让人看清了重点部位的细节,使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一些带有晃动感的推镜头,还可以模拟物体正向前行进,带有主观的意味。

如人向前走近观看某一景物(墙上的一幅画或商店的一个橱窗),或从行驶的汽车中观看逐渐迫近的物体等,效果较好。

不同快慢的推进速度,还可以形成画面的节奏,表达一定的情绪。

如慢推显得舒缓、平稳,具有宁静和抒情的意味;急推显得短促、快捷,画面变化剧烈,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和激动情绪。

恰当地运用推镜头,还可以增强或减弱运动物体的动感。

如人物迎面走来,镜头推上,行走速度就显得快些,人物离去,随着背面一起推进,就可减缓远离的动感。

如果运用变焦推,这种动感的增强或减弱只能在比较短的距离内实现,当变焦镜头推到最长焦距端时,这种动感修饰也就停止了。

2.拉镜头:拉,推镜头的反向运动,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变动镜头焦距使画框由近而远的一种拍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