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析影片的镜头语言构图镜头运动

合集下载

动画电影中的镜头语言分析

动画电影中的镜头语言分析

动画电影中的镜头语言分析动画电影是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不同于实景电影,它通过绘制、合成以及动画技术来呈现虚构的世界和故事情节。

镜头语言在动画电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通过镜头运动、镜头角度、画面构图等手法,来传达情感、表达想法、推动剧情发展。

本文将从镜头语言的角度对动画电影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进行分析,以《疯狂动物城》为例展开讨论。

动画电影中的镜头语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镜头运动、镜头角度、画面构图、剪辑节奏以及色彩运用等。

镜头运动是指相机在空间中的运动,包括前后、左右、上下、旋转等不同的移动方式。

在动画电影中,镜头运动可以通过缓慢的移动来增加戏剧张力,快速的移动来表现紧张和刺激的情节,以及静止不动来强调稳定和安宁。

镜头运动还可以通过追踪、推拉、抖动等手法来增强视觉效果,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情节。

镜头角度是指相机拍摄画面时的角度选择,包括俯视、仰视、平视、侧视等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镜头角度可以传达不同的视角和情感,俯视可以使人物显得渺小,仰视可以使人物显得威严,平视可以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侧视可以突出人物的形态和表情。

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的镜头角度,动画电影可以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展现故事情节。

画面构图是指在画面中排列人物、道具以及背景元素的方式,包括前景、中景、后景的安排,以及对称、比例、对角线等构图原则的运用。

良好的画面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有层次和节奏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加视觉享受。

在动画电影中,画面构图可以通过近景、远景的反复切换来展现不同的情感和场景,通过透视、拉近、颜色对比等手法来强调重点元素,增加戏剧效果。

剪辑节奏是指不同镜头之间的过渡关系和节奏感,包括镜头长度、镜头之间的连续性、镜头切换的速度等。

剪辑节奏可以通过快速的切换、慢慢的变化、返转等手法来调整故事节奏,增加戏剧张力,使故事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

在动画电影中,剪辑节奏可以通过快速的画面推进来表现快节奏的动作场景,通过缓慢的画面呈现来表现慢节奏的情感场景,让观众更容易进入剧情。

分镜头脚本中的画面构图与摄像机运动

分镜头脚本中的画面构图与摄像机运动

分镜头脚本中的画面构图与摄像机运动分镜头脚本是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它通过文字描述来规划每个镜头的画面构图和摄像机运动,为导演和摄影师提供指导。

画面构图和摄像机运动是影视作品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它们能够直接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

首先,画面构图是指在电影或电视剧中每个镜头中所展现的画面布局。

一个好的画面构图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强情节的表达力。

在分镜头脚本中,画面构图的描述要准确、清晰,以便于导演和摄影师理解并实现。

常见的画面构图包括:全景、中景、特写、近景等。

全景画面可以展现出广阔的场景,让观众感受到宏大的氛围;中景画面可以突出主要人物或物体,使其成为画面的焦点;特写画面可以展现人物的表情和细节,增强情感的传达;近景画面可以突出物体的细节,营造紧张的氛围。

画面构图要根据情节需要和导演的意图,选择合适的构图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其次,摄像机运动是指摄像机在拍摄过程中的移动方式。

摄像机运动可以通过镜头的移动、旋转和变焦等手法来实现。

在分镜头脚本中,摄像机运动的描述要具体、明确,以便于摄影师准确地把握拍摄的节奏和角度。

常见的摄像机运动包括:平移、追踪、旋转、推拉等。

平移是指摄像机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可以用来展示场景的广阔和人物的行动;追踪是指摄像机跟随物体或人物的移动,可以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和紧张感;旋转是指摄像机围绕某个物体或人物进行旋转,可以展示出物体的全貌和动态;推拉是指摄像机向前或向后移动,可以改变画面的视角和焦距,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摄像机运动要根据情节需要和导演的意图,选择合适的方式和角度,以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

画面构图和摄像机运动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影视作品中的视觉语言。

一个好的画面构图需要有适合的摄像机运动来呈现,而一个精彩的摄像机运动也需要有合适的画面构图来支撑。

二者的协调配合可以使影视作品更加生动、有趣、有张力。

在分镜头脚本中,画面构图和摄像机运动的描述要具体、准确,以便于导演和摄影师理解并实现。

电影艺术欣赏电影中的镜头构和剪辑

电影艺术欣赏电影中的镜头构和剪辑

电影艺术欣赏电影中的镜头构和剪辑电影艺术欣赏:电影中的镜头构图和剪辑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在表达故事和情感的过程中,运用了丰富的技巧和元素。

其中,镜头构图和剪辑是电影中至关重要的手段和工具,对于影片的效果和观众的观影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电影中的镜头构图和剪辑,探索其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镜头构图1. 主体位置与镜头语言在电影中,摄像机对于主体的位置选择和安排是构图的基础。

主体的位置决定了观众的焦点和关注点,而镜头的语言则是通过不同的拍摄角度和镜头距离来表达情感和故事。

例如,使用正面镜头可以呈现出主角的正义和坚定,而使用侧面镜头则能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不确定。

2. 图像构造和配比影片的构图在视觉上具有美学意义。

在电影中,影片的构图通过准确抓住画面的元素和细节,以及明暗对比和画面的平衡来展现电影的美感。

同时,配比的使用也能够帮助刻画角色的心理状态和故事的发展。

例如,在紧张的情节中,使用偏大的镜头配合快速剪辑,能够增强情节的紧迫感和观众的心理共鸣。

二、剪辑技术1. 剪辑的基本原则剪辑是将拍摄好的素材进行组合和编辑,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调整和组合,创造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剪辑的基本原则包括节奏感、过渡和节制等。

良好的剪辑能够使影片的节奏紧凑,视觉疏导得当,并使观众更加投入到故事中。

2. 剪辑技巧和特效运用剪辑技巧和特效的运用对于电影的表达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中,跳切、交叉剪辑、快速剪辑等运用可以创造出紧凑而有力的效果,在呈现行动场景和紧张氛围时具有极大的效果。

而特效的使用则能够增强剧情的表达和视觉效果。

三、镜头构图和剪辑的作用1. 刻画角色性格和心理通过适当的镜头构图和剪辑手法,能够准确地展示角色的性格和内心。

例如,快速剪辑和交叉剪辑可以表达主角内心的挣扎和矛盾,通过画面元素的运用,如道具、服装和布景等,能够更好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2. 营造氛围和表达情感镜头构图和剪辑手法对于创造电影的氛围和情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动画电影中的镜头语言分析

动画电影中的镜头语言分析

动画电影中的镜头语言分析动画电影是一种通过绘制图像的方式进行叙事的电影形式。

随着技术的发展,动画电影的制作水平已经逐渐接近真实世界的表现形式。

而动画电影中的镜头语言也是构建故事和情节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动画电影中的镜头语言进行分析。

动画电影中的镜头语言可以通过画面构图来传达情感和信息。

画面构图是指在画面中放置元素和组织结构的方式。

动画电影中的画面构图通常具有较高的艺术性,通过构图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在悬疑类的动画电影中,通过采用对角线构图可以营造紧张和神秘的氛围;在浪漫类的动画电影中,通过使用对称构图可以表达平衡和和谐的感觉。

画面构图的选择和运用可以直接影响到观众的感受和情绪,是动画电影中重要的镜头表达手法之一。

动画电影中的镜头语言还可以通过摄像机运动表现。

摄像机运动是指通过摄像机的移动和转动来调整画面的视角和镜头位置。

通过摄像机的运动可以实现对画面元素的特写、拉近、推远等效果,进而影响观众对画面的关注点和视觉体验。

通过快速切换镜头和使用手持摄像机的方式可以营造紧张感和动感;通过缓慢平稳的运动则可以表达出柔和和舒适的感觉。

摄像机运动的选择和运用可以增强情节的紧密性和戏剧性,是动画电影中常用的镜头语言手法之一。

动画电影中的镜头语言还可以通过颜色和光影的运用来传达情感和意义。

颜色和光影在动画电影中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和意义。

通过调整颜色的明暗、色调和饱和度等参数,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绪和意图。

在喜剧类的动画电影中,通常采用鲜艳明亮的色彩来冲淡剧情的压抑感;而在悲剧类的动画电影中,则常常使用暗淡和冷色调来表达悲伤和绝望。

光影的运用也可以通过调整亮度、阴影和反射等参数来实现。

光影的运用可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进而影响观众对情节和角色的理解和感知。

动画电影中的镜头语言还可以通过剪辑的运用来表达情节和节奏。

剪辑是指将不同镜头进行组合并进行时间上的调整,形成连贯完整的画面序列。

剪辑的选择和运用可以直接影响到故事的表达和情节的连贯性。

导演如何在电影中运用镜头运动和构

导演如何在电影中运用镜头运动和构

导演如何在电影中运用镜头运动和构图语言来讲述故事情节。

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通过镜头运动和构图语言来传达故事情节和表达导演的创意。

镜头运动指的是摄像机在拍摄过程中的移动方式,它可以增强画面的节奏感、增加戏剧张力和表达情感。

构图语言则是指导演在镜头选取和布置上的艺术处理,它通过视觉元素的摆放和组合,来营造场景的氛围、表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强调故事的重点。

本文将从导演如何运用镜头运动和构图语言来讲述故事情节展开探讨。

首先,导演可以通过镜头运动来增加画面的节奏感和戏剧张力。

例如,快速的镜头移动和旋转可以体现角色的紧张情绪和迅猛的动作,增加观众的紧张感。

而缓慢的镜头移动和追踪可以用于表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引导观众去关注细节。

在《阿甘正传》中,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通过快速切换的镜头运动,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阿甘逐渐融入美国历史的场景,给人一种云游四海的感觉。

其次,导演在构图语言方面的运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影视觉的效果和情绪的表达。

导演通过布局和摆放元素来营造场景的氛围和突出故事重点。

例如,通过使用远近对比的构图,导演可以使观众对画面的焦点产生关注,强调故事中的重要元素。

在《霸王别姬》中,导演陈凯歌通过将主角扔掉的两个纸鹤安排在一个黑暗的背景中,突出展示了主角之间的离别,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了角色的心情。

此外,导演还可以通过镜头运动和构图语言来隐喻和象征故事情节。

例如,导演可以通过特定角度的镜头创造出扭曲和变形的效果,来暗示故事中的不稳定和矛盾。

在《无间道》中,导演刘伟强运用倾斜和失真的构图手法,表达了角色心理的冲突和现实的扭曲。

最后,导演可以通过巧妙的镜头运动和构图语言来营造场景的时空感和表达角色的情感变化。

例如,使用远景和近景的切换可以让观众感受到场景的广阔或者密集,突出角色在环境中的孤独或者归属感。

在《星际穿越》中,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通过广阔的宇宙镜头和近距离的肖像画面,营造出了角色的时间旅行和情感变化。

镜头语言:电影镜头画面的构图

镜头语言:电影镜头画面的构图

镜头语言:电影镜头画面的构图2、电影镜头画面的构图电影镜头画面构图是指被摄对象在画面中所占有的位置和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形式;以及光影、色彩等在画面结构中的组合关系,构成视觉影像。

电影镜头画面构图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产生纵深感。

即在二维平面的银幕上,创造出使观众深信不疑的三维的空间感。

电影镜头画面构图的首要任务是突出主体形象,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准确地引导到影片创作者希望观众注意的地方。

电影镜头画面构图的特点整体连贯的节奏性——内容完整的一个电影镜头画面通常总是由两个以上乃至几十个电影画面完成的。

一个镜头画面所交代的部分内容,往往从上一画面延续而来,或向下一画面发展,因此不是要求一个电影画面的构图完整,而要求一系列镜头画面组接后,构图结构具有整体性。

构图画幅的固定性——标准银幕比例1:1.37;遮幅银幕比例1:1.66/1:1.85;宽银幕比例1:2.35。

电影镜头画面构图形式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用来形容在处理画面时,要容纳观者除去观者参与的一种构图技巧和策略。

开放式构图中,有些人局部的身体可能会被画面的边缘切掉,或部分被前景的实物遮掉。

封闭式构图中,人物位置被精心的安排,以达到最佳的清晰度和画面平衡。

开放式构图个人以很强的记录感,封闭式构图更偏重于戏剧化效果。

对于电影创作者而言,开放式构图和封闭式构图最有趣的层面,是他们如何被用来提供观众不同程度的参与度,和画面中人物之间的亲密性的方法,电影创作者如何使用这种关系,引出了美学距离的心理学问题。

焦点透视和景深镜头——焦点透视:利用影像焦点的虚实表现空间深度的一种方法。

光学镜头成像越靠近焦点越清晰、越远离焦点越模糊的特性,使处在不同距离上的景物影像清晰或模糊,以显示影像所表现的景物在客观环境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借以在平面上造成空间深度的幻觉。

焦点透视与景深有关,如焦点放在近景上,处在中、远距离上的景物影像逐渐模糊;焦点放在中景上,处在近、远距离上的景物影像模糊;焦点放在远景上,处在中、近距离上的景物影像逐渐模糊。

短视频中的镜头语言与影像构分析

短视频中的镜头语言与影像构分析

短视频中的镜头语言与影像构分析短视频作为一种流行的媒体形式,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无论是社交媒体上的短视频分享,还是娱乐平台上的短视频剪辑,都展现了丰富多样的镜头语言和影像构成。

本文将分析短视频中的镜头语言和影像构成的要素,探讨其对观众的感知和情感影响。

I. 镜头语言的分析镜头语言是通过不同的拍摄技巧和镜头运动来传达信息和情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镜头语言和它们可能产生的影响。

1. 静态定格镜头静态定格镜头是最简单的拍摄方式,镜头保持静止,用于稳定场景或展示静态物体。

这种镜头语言常用于介绍背景、环境或者强调物体的特征。

观众在静态定格镜头中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审视物体,产生深入的思考或被突出的元素所吸引。

2. 跟随镜头跟随镜头通过移动摄像机来跟随拍摄对象的运动。

这种镜头语言可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代入感,使观众更贴近情节或人物。

它可以增加紧张感或动态感,让观众感受到现场的紧迫感。

3. 总则镜头总则镜头包含广角和鸟瞰镜头,可以展示宏观的环境和场景。

这种镜头语言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整体情境,并在视觉上传递信息。

总则镜头常用于介绍场景的时候,给观众提供整体的背景信息。

4. 特写镜头特写镜头通过拉近焦距将一个物体或人物放大,以显示细节。

这种镜头语言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观察和理解物体的特征,也可以用于突出人物的情感表达。

特写镜头常被运用在关键情节或感人瞬间,以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II. 影像构成的分析影像构成是指将不同的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通过布局、配色和图像处理等手段来营造氛围和传递信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像构成要素及其作用。

1. 色彩色彩对于观众的情绪和感知有很大影响。

不同的色彩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如红色通常代表热情、力量或紧张,蓝色通常代表冷静、清新或沉思。

适当运用色彩可以有效地增强观众对短视频的情感体验。

2. 构图构图是指将各个元素有机地安排在画面中,通过整体方位、对称、平衡等手法来创造视觉效果。

恰当的构图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突出重点或者创造艺术美感。

动画电影中的镜头语言分析

动画电影中的镜头语言分析

动画电影中的镜头语言分析
动画电影是一种通过特定的艺术形式,利用动画技术制作的电影作品。

与真人电影相比,动画电影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可能更加独特和多样化。

本文将对动画电影中的镜头语言进行分析。

动画电影中的镜头语言可以通过画面的运动和变化来传达信息。

举个例子,当一个角色在快速奔跑时,电影可以使用快速切换的镜头来增强动感,让观众感受到速度的加快。

当一个角色在思考时,电影可以使用缓慢的运动和平静的镜头来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

通过画面的运动和变化,动画电影可以传达情感、动作和节奏等信息。

动画电影中的镜头语言还可以通过特效和音乐的运用来传递信息。

特效是指在电影中加入特殊视觉效果和动画效果。

举个例子,当一个角色使用魔法时,电影可以使用闪烁的特效来表达魔法的力量和神奇。

音乐是指在电影中加入背景音乐和音效。

举个例子,当一个角色遭遇危险时,电影可以使用紧张的音乐来增强观众的紧张感。

通过特效和音乐的运用,动画电影可以传达角色的特殊能力和情感状态。

动画电影中的镜头语言是一种通过画面的运动和变化、画面的布局和构图、摄影技术的运用、特效和音乐的运用等手段来传达信息的艺术形式。

通过镜头语言的运用,动画电影可以传达情感、动作、节奏、心理变化和特殊能力等信息,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电影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图的方式:
一、几何中心式构图
几何中心不等于视觉中心,主体处于几何中心,尤其当主体呈对称结构时,画面左右相当,缺乏变化因素,因此大部分时候会造成过于稳定、沉闷的感觉。

有时将主体置于几何中心时,为了使画面更具动感,可以安排陪体与背景。

二、黄金分割式构图
因为人有两只眼,在瞧到一幅画面时,目光首先聚焦的点在中心两侧,因此将主体置于黄金分割线(或黄金分割线的简化版九宫格构图与三分法构图)上,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目光。

三、框式构图
框架可以利用布景中的物体,如镜子、门框、桥洞等刻意为之,也可以巧妙选用天然景观形成,还可以利用过肩镜头中的两个肩膀形成夹角。

框架能迅速收窄注意力撒向的范围,并且由线条组成,能增添画面造型的美感。

四、对称式构图
同类物体对称布局形成对称式构图。

五、均衡式构图(色彩与构图)
色彩的心理感受(大小与轻重):面积相同时,明度高显得面积大,明度低显得面积小,因为明度高的色彩更向外膨胀。

明度高的色彩显得轻,明度低的显得重。

根据不同类别/数量的物体的色彩心理感受均衡布局形成均衡式构图。

对称式构图与均衡式构图都能造成“势均力敌”的感觉,均衡式构图能在主体与陪体间产生对比、隐喻与象征的含义。

六、不均衡构图
也可以形成画面内的对比、隐喻与象征,比如左右/上下一边强大,一边弱小等。

七、对角线构图
根据视线关系形成对角线构图。

产生对应关系,形成照应。

八、倾斜式构图
能使画面产生独特的美感或不稳定感,并且能够在一定画幅中容纳下更多的内容。

前景的作用:
1、丰富画面内容,增强层次感,交错的线条产生美感。

虚化的前景能使画面整体感觉更加柔与,特别用在主体就是柔美的女性及抒情性场景中;
2、前景经过主体或主体从后面经过前景,都能产生节奏感。

角度的意义:
1、平拍符合人平时的视觉体验,因此更为客观、中立;
2、俯拍使人物在环境中显得渺小、卑微;
3、仰拍使人物高大,形成崇高、威严感。

景别的含义:
特写:
1、特写可以拉近观众与人物之间的距离;
2、更富有视觉冲击力;
3、捕捉演员的面部表情神态、身体特征以及细微动作等。

中景:
1、捕捉演员的姿势与肢体语言,但范围仍然足以让观众瞧到面部表情微妙的变化;
2、就是一般多人对话镜头的主要拍摄模式。

全景:
1、展现人物的姿态,多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与场景整体的氛围;
2、让观众保持更为客观的态度与一定的距离去观察人物。

备注:景别越小,观众与人物越亲密,景别越大,观众越能保持客观。

镜头运动的种类:
一、固定镜头,推、拉、摇、移、跟、升降镜头,综合运动镜头、主观镜头
固定镜头的特点与使用方法:
1、展现接近静态或运动速度缓慢的人与物;
2、交代环境、展现人物状态;
3、特别用于拍摄对话场景、动作的分解镜头、展现细节的小景别镜头等,带有强烈的客观感。

推镜头与拉镜头:
1、推镜头慢慢逼近主体,从环境引入主体,诱使观众注意力朝主体集中,代表着故事或事件开始了;
2、拉镜头慢慢远离主体,交代主体与环境的关系,或者代表故事与事件就要结束了;
3、推/拉镜头在景别的变化中改变观众对角色的认同感与亲密感;
4、推/拉镜头用在主观镜头中,模拟角色的视线。

摇镜头的特点与使用方法:
1、风景的全景摇摄,通常被当做交代镜头使用。

用垂直上下摇镜来拍纵向发展的物体,以传达高度的感觉;以及水平左右摇镜来拍横向发展的物体,以传达广阔性。

摇镜超过固定镜头所能涵盖的范围;
2、摇镜头可以跟拍主体人物,能够不断重新构图,让主体维持在画面中视觉中心的位置上;
3、通过摇镜头连接起来的两/多个人物/物体/地点,向观众暗示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

升降镜头的特点与使用方法:
1、由于高耸的升降镜头的视点不符合人正常的视觉经验,因此它具有一种威严感;
2、用升降镜头介绍一个场景,不但强调了现场感,同时也交代了社会环境、地理环境等,就像讲故事时开头的那句“很久很久以前”。

具有史诗般的宏伟特质;
3、升降镜头不仅可以鸟瞰场景,也能从全景镜头进入场景的细节,形成流畅平滑的视觉效果;
跟/移镜头的特点与使用方法:
1、跟/移镜头在流动的运动中,连接多重的故事元素、不同的场景、形成不同的构图;
2、跟/移镜头可以展现一个地点/主体,通过向主体靠近或远离主体,来改变构图以及观众对主体的认同感;
3、最常用的跟/移镜头,就是跟拍两/多个对话中的人物,当主体与摄影机以相同的速度行进,而且主体到摄影机的距离维持不变时,构图保持一定,形成相对稳定的画面。

综合运动镜头:
在一个镜头中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镜头运动方式。

主观镜头:
用摄影机模拟剧中人物的视线,与观众观瞧角度相同,因此能使观众产生很强的代入感。

二、镜头的内部运动与外部运动
镜头内部运动就是指所有画面内人、物、景的运动。

镜头外部运动就是指镜头的运动(推拉摇移跟升降)、变换焦点等。

三、长镜头与场面调度
长镜头(Long Take,或称为一镜到底、不中断镜头或长时间镜头)就是一种拍摄手法,它相对于剪接式(蒙太奇)的拍摄方法。

指拍摄之开机点与关机点的时间距,也就就是影片的片段(take)的长短。

长镜头要多长才算,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一般只要相对而言就是时间较长的单一而不中断之镜头,便可如此称呼。

场面调度:
1、由5个基本的方法组成:
①调度固定的演员
②调度移动的演员
③利用画面的深度
④调度摄影机运动
⑤同时调度摄影机运动与演员运动
2、演员运动(移位/走位)能够让画面丰富起来,并且有时还可以借着人物在画面中移动,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从一个人身上移到另一个人身上。

演员运动唯一标准就是:有无动机,即运动要有目的,不就是随意运动,不就是导演为了增加场景的内容,而人为地发明动作。

3、面向观众原则:①画面中的主体倾向于面向观瞧者,就就是指面向摄影机,而非面向彼此;②要有光打在主体脸上,让观众瞧清。

4、不遮挡原则:①人少的场面尽量不互相遮挡;②人多的场面不遮挡主体,并井然有序。

5、主镜头:指广度足够涵盖场景中所有演员,让演员面向前方的场景,并拍完整个动作长度的镜头,常常作为备用镜头计划的一部分。

6、段落镜头:正常情况下主镜头就是固定的,但一个主镜头就是不够的,因此还要与一些其她摄影角度结合使用,而且通常运用了演员以及摄影机的运动。

7、纵深调度:充分利用画面广阔的深度以及浅景深,有两个目的:①可以在一到两个镜头内组织人物关系;②能够用焦点的变幻与移动,选择性地强调某些戏剧重点。

纵深调度有赖于人物比例的使用,近处的演员比远处的演员更强有力,清晰的演员比虚化的演员更强有力。

8、景深调度:用小光圈的广角镜头,形成前后景都清晰的画面,交代清楚前后中景的人物分别在做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