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

1.特写:特写指用以细腻表现人物或被摄物体细部特征的一个景别。

2.场面调度:本义指导演对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活动、空间位置的安排与调度3.对比调度:在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的具体处理上,可以运用各种对比形式,如动与静、4.人声:指人在声音表达思想和喜怒哀乐等感情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

按表现方式不同,电影中的人声主要分成对话、独白和旁白三部分。

5.声画同步:也称声画合一,画面中的视觉形象和它所发出的声音同步配合。

6.理性蒙太奇:理性电影是能够克服逻辑语言和形象语言之间的不协调的唯一手段。

7.三点布光法:每个镜头内至少有三个光源——主光、补光及逆光,这样的布光系统就是“三点布光”。

主光,首先把光源放在被摄主体的前面,与主体形成一定的角度。

补光,在主光源造成的阴影一侧位置布置补光,部分地清除主光投射下的阴影。

逆光,把光源放在被摄主体的后面,使主体看起来轮廓清晰、富有立体感。

8.纵深调度:在多层次的空间中,充分运用演员调度的多种形式,使演员的运动在透视关系上具有或近、或远的动态感。

9.旁白:是指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的人物语言。

10. 音响:音响是指电影中除了人声、音乐之外,在电影时空关系中所出现的自然界和人造环境中所有声音的统称。

11.后期录音:摄影机拍摄影像的时候录音机同步运行,录下影像内容所发出的声音。

12.声画分立:又称声画分离,是指画面中的声音和形象不匹配、不同步、不相吻合、互相剥离,即声音和发声体不在同一画面内,声音通常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

13.重复调度:在一部影片中,这种相同或相似的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的重复出现,经常是镜头调度有些变化。

14.内心独白:是影视艺术中以“画外音”形式出现的剧中人物的内心自白。

15.同期录音:摄影机拍摄影像的时候录音机同步运行,录下影像内容所发出的声音。

16.声画对位:指的是声音和画面形象各自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

17..杂耍蒙太奇:又叫吸引力蒙太奇,就是挑选一些有感染力的镜头,使它们对观众的情绪施加影响,以接受影片中的意识形态观念。

视听语言基本

视听语言基本
表意功能
全景的表现力
• 全景指包容被摄主体全貌的景别,即对一个人远 身包容,也指对几个人形成的小场面的包容。
表意功能
(1)能集纳多种影像元素; (2)交代人物所处的空间环境; (3)表现人与人的关系; (4)表现人物全身形体动作; (5)通过动作解释人物情感和心理世界。
中景的表现力
• 中景指表现成人膝盖以上或物体局部的景别。
特写的表现力
特写指人物肩部以上或物体细部占满画面的景
别,它几乎剔除背景空间,画面只剩下主体。 特点—— 从细微处观察对象,通过强烈的视觉冲 击,引起观众强烈的心理反映,留下深刻印象。理 论家高度重视特写 (马尔丹“特写是电影具有的最奥妙的独特表现之一” 安萨里斯”有了特写的手法,电影便进入了新的境 界“)
纵深调度
• 即在多层次的空间中,充分运用演员调度的多种形式,使 演员的运动在透视关系上具有或近或远的动态感,或在多 层次的空间中配合富于变化的演员调度,充分运用摄影机 调度的多种运动形式,使镜头位臵作纵深方向(推、拉) 的运动。这种调度可以利用透视关系的多样变化,使人物 和景物的形态获得强烈的造型表现力,加强电影形象的三 度空间感。 (比如摄影机摆在十字路口中心,拍一演员从北街由远 而近冲向镜头跑来,然后又拐向西街由近而远背向镜头跑 去的镜头) 赏析:《小鞋子》
运动拍摄
• 运动过程中的拍摄,叫做“运动拍摄”,所得镜头叫“运动镜头”, 推、拉、摇、移(升降)跟,就是影视镜头基本的运动方式。 • 不同的运动方式具有不同的语言含义,产生多样性的表达效果。 • 同样的运动方式,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组合中,表意侧重点不尽 相同。
推摄的多重表意功能
• 一、基本概念:指将拍摄机器推向主体,或变动 焦距接近主体的拍摄方法,主体逐渐由远变近, 由小变大,由模糊变得清晰,由平淡变得突出和 醒目。 • 二、表意功能: • 主要表意功能是强调重点内容,强调值得注意的 细节,强调对事件起推动作用的戏剧元素,它也 使观众了解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环境与主体的关 系,它还可以代表向前行进中的主体的视点。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一、电影、电视的景别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写:指摄影、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

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二、摄影、摄像机的运动(拍摄方式)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

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摇: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移:又称移动拍摄。

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

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

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跟:指跟踪拍摄。

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

10、视听语言基础

10、视听语言基础

电影的画面 三、色彩
浓彩色调:画面由饱和 度高或者明度低的色彩 构成,强化浓郁或低沉 的气氛。
电影的画面 三、色彩
淡彩色调:画面由淡色、 饱和度低的色彩构成, 强化淡雅、和谐的气氛。
电影的声音
声音构成了影视艺术语言系统中的听觉元素,与 画面影像一起成为构筑影视形象的艺术形态。 影视艺术的声音包括:
电影的叙事 一、镜头
5、特写 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头像或某些对象细部的电影 画面。特写镜头的功能在于对某些事物的细部加 以选择放大。这种镜头能将演员细微的表情和某 一瞬间的心灵信息传达给观众,因而它常被用来 细腻地刻画人物性格,表现心理情绪。 【特写镜头不是着眼于人物一般的情绪或情绪的反 应,而是或痛苦、或欢乐、或激动、或沉思、或 焦虑的巅峰状态】
镜头语言 长镜头 蒙太奇
电影的叙事
电影的画面 一、构图
所谓影视画面的构图,是指纳入影视画面中的影 像之间的关系(分布)和配置,说得具体点即指 人、景、物的位置分布。 构图,是分析画面的组成成分,确立画面中各个 组成部分的位置和相互关系,是设计完美画面的 过程和手段。
电影的画面 一、构图
构图一般由主体、陪体和环境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 主体指画面构图中起主导作用的对象,它可以是人,也可 以是物,通常处在画面的中心位置,是画面中要着重表现 的重点内容,也是拍摄取景、调焦和感光的主要对象。 • 陪体是画面中与主体具有呼应关系的对象,它可以起到突 出主体,美化、修饰、平衡画面和渲染气氛的作用。 • 环境是指主体或者也包括陪体所处的环境,即前景、背景、 和空白等。
电影的叙事 一、镜头
运动镜头 镜头相对被拍摄对象的位置变化(包括镜头和整 个摄影机两种情况)叫做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更多地用来加强画面影像之间的空间关 系,改变观察角度,对观众的心理产生不同形式 的冲击。 镜头运动包括推、拉、摇、移、跟五种基本形式。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视觉语言视觉语言指的是人们通过眼睛来进行视觉信息的传达和接收。

在视觉语言中,很多事物都是用图像来表达的,比如符号、图标、标志、图表等。

视觉语言的特点是能够快速传达信息,对于那些不能通过文字来表达的信息有很大的帮助。

视觉语言的应用相当广泛,如设计、广告、媒体等领域。

因为视觉语言可以使得信息传递更加简单明了,从而吸引更多的注意力。

听觉语言听觉语言指的是人们通过耳朵来进行语言信息的传达和接收。

在听觉语言中,最常用的方式是通过口语表达的语言来进行信息传递。

听觉语言具有传达信息表达情感的双重功能。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口语能够体现出不同的语调、语速、语音等特点,因此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传递情感信息更加的准确。

听觉语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通过听觉语言来进行信息交流,如听音乐、接受广播、观看电影等等。

视听语言的关系视听语言之间是存在着很大的关系的,它们彼此之间互相支持、互相辅助。

在现代社会中,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很少是孤立使用的,几乎每一个信息传达都是通过同时使用视听语言来进行的。

例如,我们在观看电视时,通过视觉语言来观看电视节目的图像,同时使用听觉语言来听取电视节目的声音。

因此,视听语言的协同作用非常重要。

在设计广告和媒体内容时,不能完全依靠视觉或者听觉,必须考虑到两者之间的辅助效果和互补性。

同时,要考虑受众的文化差异、语言背景、年龄、性别等等因素,确保在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之间最大化传达信息。

因为视听语言在信息传递中的重要性,它对各行各业都有很大的影响。

设计、广告、媒体、新闻、营销等领域需要依靠视听语言来进行信息传递和营销。

同时,视听语言也在新媒体和互联网时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网络直播、短视频、社交媒体等等。

视听语言是现代信息传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作为沟通的媒介,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对语言和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视听语言知识点归纳总结

视听语言知识点归纳总结

视听语言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视觉语言知识点1. 图像处理图像处理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存储、图像压缩、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图像分割等。

图像处理的目的是通过图像处理的方式改变或者加强图像的特定属性,使得图像在特定的应用领域中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2. 视觉匹配视觉匹配是指在处理图像时,根据图像的特征进行匹配。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使用图像的特征点、轮廓、颜色信息等来进行视觉匹配。

通过视觉匹配,我们可以实现图像的对齐、配准、跟踪等功能。

3. 视觉识别视觉识别是指根据图像的特征来识别图像中的物体。

常见的视觉识别技术包括目标检测、目标跟踪、人脸识别等。

通过视觉识别技术,我们可以实现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车牌识别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等应用。

4. 视觉跟踪视觉跟踪是指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目标进行跟踪的过程。

通过视觉跟踪技术,我们可以实现目标的实时定位、轨迹的追踪等功能。

视觉跟踪技术在自动驾驶、无人机航迹跟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5. 图像识别图像识别是指通过对图像的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从而实现对图像内容的识别和分类。

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应用于图像搜索、图像检索、图像分类等领域。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我们可以实现智能手机的人脸解锁、智能家居的动作识别等应用。

6. 图像分割图像分割是将图像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特征的区域的过程。

图像分割技术是图像处理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可以应用于医学影像分析、目标检测、图像检索等领域。

常用的图像分割方法包括阈值分割、边缘检测、区域生长等。

二、听觉语言知识点1. 语音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是指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包括语音采集、语音编码、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音增强等。

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声音识别声音识别是指根据声音的特征对声音进行识别和分析的过程。

视听语言基础

视听语言基础
电影和绘画的关系
共性:a 通过二度空间的平面来再现(或表现) 现实生活。
b 通过人的视觉器官接收画面所表达的信 息和内容。 不同:a 电影画面具有时空因素,是运动的。
b 电影中不同的画面组成,必须按照某种 顺序连接起来,塑造银幕形象。
第一节 取景和景别
取景的定义
用取景器或摄影机选择拍摄的角度、画面范 围,确定画面构图。是摄影师完成画面的关键, 是电影摄影手段的综合运用。
戏剧电影—三四十年代在世界各国电影中占主导地位的电 影样式。特点是:以戏剧冲突律为为基础,采用传统戏剧 的结构原则,具有开端、纠葛、发展、高潮、结局等要素, 呈现出一个封闭的结构样式。
诗电影—源于对电影的抒情诗本性的理解的电影样式。
散文电影—源于对电影的叙事本性的理解,采取艺术散文 结果原则的电影样式。
肖像取景根据演员和角色的特征,结合色彩、光线等造型手 段,来展现和刻画人物形象。(电影《肖绅克的救赎》)
群像取景
表现人物场面,通 过展现社会和生活环 境来刻画人物。
电影《乱世佳人》
静物取景
静物取景是着重表现某种与人物活动相关的 物件的画面。通过对光线和色调的处理,会起到 象征、隐喻的作用。
景别的种类分为: 远景
人物很小,多用于与之相关的景物环境,以表现 自然景物为主,多人物的活动场面。
通常情况下,远景所展现的内容与信息较多,所 以远景镜头时间相对较长。
电 影 《 猎 鹿 人 》
全景
用来表现一个场景的全貌或人物全身的电影画面。
电 影 《 杀 无 赦 》
中景
中景用于表现人 物的大半身(一 般是膝盖以上的 部位)或场景局 部的画面。
小说电影—在传统的戏剧式结构的基础上大量运用艺术散 文因素,从而使戏剧性与叙事性得以较好结合的电影样式。

视听语言基础知识

视听语言基础知识

视听语言基础知识一.电影、电视的景别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写:指摄影、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

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二.摄影、摄像机的运动(拍摄方式)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

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摇: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移:又称移动拍摄。

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

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

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跟:指跟踪拍摄。

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一、视听语言的概念就是广义的蒙太奇概念。

从文化上讲,它是一种电影思维方式;从艺术上讲,它是电影的表现方法或者说是电影的艺术形式;从传播的角度讲,它是电影的符号编码系统;它包括镜头、镜头的分切、镜头的组合以及声画关系四个主要方面。

二、视听语言的研究内容视听语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镜头叙述的规则,也就是怎样处理声画关系的问题。

主要包括:1、视听元素(画面和声音)2、声画叙述规则(分镜头、组合镜头、声画关系处理)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1、“多重假定的真实”第一重假定性一一电视工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剪裁;第二重假定性一一摄像机、编辑机、特技机等对素材的处理加工;第三重假定性一一通过不同类型、不同传输效果的电视荧屏;笫四重假定性一一具有不同身份、教养、种族、国度、地域以及各自自身的不同生理心理状况所处不同观赏环境与社会历史背景中的观念的不同理解。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2、独特的时空结构A、独特的影像世界B、独特的时间结构一一非连续的连续性C、独特的空间结构一一再现的空间与构成的空间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3、蒙太奇A、定义蒙太奇Montage,它来自法语的MONTER,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原义是装配、构成\组装的意思。

我们把这个术语借用到影视艺术中来,意思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程序把镜头组接起来,构成发生质的飞跃的完整的影视艺术作品。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3、蒙太奇B、蒙太奇原理“库里肖夫效应”普多夫金试验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3、蒙太奇B、蒙太奇的类型&、叙述性蒙太奇b、表现性蒙太奇c、平行蒙太奇d、交义蒙太奇e、复现蒙太奇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3、蒙太奇B、蒙太奇的类型f、对比蒙太奇g、杂耍蒙太奇h、理性蒙太奇i、心理蒙太奇j、隐喻蒙太奇k、声音蒙太奇四、视听画面的构成l、视听画面的基本结构A、画面与画幅B、画面与镜头四、视听画面的构成2、画面形式元素A、线条与形状B、色彩C、影调D、声音四、视听画面的构成3、画面建构规律A、多样与统一B、均衡与变化C、节奏与韵律D、虚实与藏露E、封闭与开放五、镜头语言1、镜头的内涵在技术上,镜头是指照相机上、摄像机上的光学部件。

它是山透镜系统组合而成的,在物理上叫做透镜,俗称镜头。

从摄影创作角度讲,指电视摄像机每拍摄一次所摄取的一段连续画面。

从剪辑角度看,便是剪两次与接两次之间的那段画面。

从观众角度看,便是两个镜头之间的那段画面。

五、镜头语言2、镜头的类别A、根据物理特性一一普通镜头、广角镜头、超广角镜头、长焦距镜头等。

B、根据视距远近一一景别加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远景、大全景、中近景、大特写)。

C、根据不同的视角一一可分为正、背、俯、仰、侧、等。

D、根据拍摄方法一一可以分为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

E、根据镜头的运动一一分为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升降镜头、甩镜头、综合运动镜头等。

F、根据描写和叙述一一可以分为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动态镜头和静态镜头,单构图镜头和多构。

五、镜头语言3、常见的运动镜头A,推镜头一一被摄主体不动,摄影机由远而近向主体推进的连续画面。

摄影机向前推进时,被摄主体的主要部分就在画幅中逐渐变大,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所要表现的部位,。

它的作用是描写细节、突岀主体,使所要强调的人或物从整个环境中突出表现出来,赫然在U,十分清楚。

B,拉镜头一一将摄影机放在移动车上,对着人物或景物向后拉远所摄取的画面。

摄影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画面就从一个局部逐渐扩展,使观众视点后移,看到局部和整体之间的联系。

C,跟镜头一一摄影机跟踪被摄对象,造成连贯流畅的视觉效果,乂称跟拍。

它不论是纵向的还是横向的,始终跟随某一活动的对象,使观众仿佛跟主人公一起走,一起看,一起感受。

D,摇镜头一一摄影机放在固定位置不动,运用三角架上的活动底盘作原地转动拍摄而成的镜头,就是摇镜头。

摄影机可上下或左右摇动,这种方法可能表现剧中人(或引导观众)环视周围事物,纵览场景全貌,或根据场面高度的需要,介绍被摄对象之间的关系。

E,移镜头一一摄影机放在移动车和升降架上,或用摄影机移动着拍摄,对被摄休作进推近、拉远、跟随、横移或升降运动的摄影方法谓之移摄。

镜头也常借用升降车、交通工具和轨道等进行摄影,而往往山摄影师手持肩扛摄像,直接步行移动而获得最佳效果。

移镜头多为动态构图,给人巡视感、流动感、临场感。

五、镜头语言4、景别A、远景一一视距最远的景别,是摄像机取远距离景物和人物的一种广阔场面的画面。

这时或用大广角镜头拍摄,或把变焦镜头的视角拉到最全、最远处。

这种画面可使观众在大屏幕上看到广阔深远的景象,以展示人物活动的空间背景或环境气氛,以及场面气氛。

画面包括的空间大、景物层次多,能描绘环境的全貌,创造深远的意境,表现宏伟的场面和惊人的整体气势。

B、全景一一向观众展示对象全貌的画面,如人身全景、建筑物全景、会场全景、体育馆全景、舞台全景等。

这种画面可使观众看到人物的全身动作及周用部分环境。

全景的范围大小取决于拍摄现场的面积或对象体积、动作幅度的大小,因时因地因人因物宜,如电视转播的人全景,应注意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全貌、形体造型、形体动作,如体操表演、冰上舞蹈、水上芭蕾、独舞表演、歌星上场等,都力求准生动地表现人物全身及其周围的环境。

C、中景一一摄像机摄取人像膝盖以上部分的一种画面。

主体形象比较高大和清晰。

是电视节目中用得较多的一种镜头,乂称“过渡性镜头”。

它能使观众看清楚人物的大半身的形体动作,给人物表演以自山活动的空间,同时人物乂不会因此民周围气氛、动作地点脱节。

D、近景一一摄像机摄取人物的上半身或人体某一部分形象的一种画面。

这种画面能使观众看清楚人物的面部表情或被摄体最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还有某种形体动作。

近景有时也可以摄取景物中的某一部分。

有些摄取人物腰部以上的镜头,常称为中近景。

这种镜头能使主体鲜明突出,能显示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心理动作,往往能收到醒目、传神的艺术效果。

E、特写一一山极近距离(1米左右)拍摄的画面。

电视中拍摄人像的面部、眼睛,或人体的一个小局部、一件物品的一个细部的镜头,都属于特写。

它的取景范围一般是人的两肩以上部分,或突出地把要强调、放大的神情、对象、景物占满屏幕。

它的表现力极为丰富,艺术感染力也特别强烈和动人心弦。

可以造成鲜明、生动、强烈、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突出与强调、冲击力和爆发力的最佳效果。

五、镜头语言5、空镜头A、定义与分类乂称“见景不见人”的“景物镜头”。

指视听作品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

空镜头有写景与写物之分,前者通称风景镜头,往往用全景或远景表现;后者乂称“细节描写”,一般釆用近景或特写。

B、功能与作用常用以介绍环境、时空背景、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在银幕的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也有独特作用。

空镜头的运用,不只是单纯描写景物,而成为影片创作者将抒情手法与叙事手法相结合,渲染环境、借景抒情、加强影片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六、剪辑一一视听叙事的结构技巧1、无技巧剪辑一一“硬切”2、技巧剪辑A、淡出淡入一一一个画面逐渐暗下去,下一个画面逐渐亮起来。

一般用作大的段落间隔用。

B、叠化一一上下两个画面有儿秒钟时间的重合,一般用来表现空间的转换和明显的时间过渡。

C、翻页——笫一个画面象翻书一样翻过去,第二个画面随之显露出来。

D、划像一一前一画面从一个方向退出面面,第二个画面随之出现,开始另一段落。

E、圈出圈入一一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段落转换技巧,笫一个段落结束后,用圆圈和方框等图形把下一个画面团出来开始笫二个段落。

F、定格一一第一段的结尾画面作定格处理,使人产生瞬间的视觉停顿,接着出现下一个画面,这比较适合于不同主题段落间的转换。

列外还有闪白、闪黑、黑场等。

七、视听色彩表现1、空间形色效果2、色彩心理效应A、色彩并置产生的心理效应B、色彩冷暖产生的心理效应C、色彩象征产生的心理效应3、色彩情感语言八、视听艺术中的光与影1、光与影调“光线是揭示生活的要素之一。

” “光线儿乎是人的感官所能得到的一种最辉煌最壮观的经验”——阿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影调是指画面的明暗层次和虚实对比及色彩的明暗关系。

在这些关系中使观众感到光的流动和变化。

影调可以说是光的空间存在形式。

光影的明暗变化层次还会使面面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视觉节奏和韵律。

景物的层次和空间距离及光源方向是获得这种丰富影调效果的途径。

2、光的弹奏A、光与画面基调B、光与时间C、光与空间D、光的运动E、光的象征性视听语言综合创作景别动作剪辑镜头语言视觉语言剪辑点点镜头表现景深情绪剪辑拍摄角轴线点分切的数量运动分基本原度固定镜镜头类别节奏剪辑分切点的选择切则头点位置的匹配适应对运动镜色彩运动的匹配象头主次色同一视轴分切方长镜头调相反方向色调统法动接剪辑镜头组接方法镜头视一光动点影静接声音属听觉语言动作转转场技巧静性声画印场声音作动接证同体转情绪渲用静场染镜头组整体节剪辑节奏遮挡转接奏声音关情绪渲场主次节系染镜头组叙事蒙太蒙太奇声音转奏接奇场一(影视作品创作流程表现蒙太1.文字剧本奇《我只要你的汽水罐》口渴难耐的jay(周杰伦)从自动售货机中买得一罐可乐,此时一群歌迷围了上来,纷纷要他签名,jay只好把可乐先放在一边一个一个满足他们的要求,等众人走后,jay刚想痛饮可乐,这时他看见有一位老奶奶还等在他身旁,他摇了摇头很无奈,以为老奶奶也要他签名,可老奶奶却做了一个手势让他先喝完,然后把他的可乐罐扔进自己的袋子里扬长而去,此时jay的表情非常尴尬……2.分镜头脚本拍摄方法(运动/固镜头音乐/镜号镜头内容景别定,角度,轴线关对白长度音效系,景深,视点…)3.前期拍摄4.后期剪辑二(影视广告的视听语言特性1.时间短、信息量大一一剪辑节奏快,时间压缩率大2•叙事是手段而不是LI的一一对镜头组接规律的要求没有电影、电视严谨,跳跃性强3.强烈的冲击力与深刻的印象感一一视听关系突出,表现更为夸张三(表现手法1.实景拍摄2.CG表现3.实拍与CG结合四(剪辑补充1.主体运动与镜头运动、剪切之间的关系主体运动与镜头运动之间应该一个此消彼涨的关系。

A.主体运动丰富,图形变化大时,为了突出主体特征,镜头运动与切换应稍微稳定、缓慢。

B.主体运动简单,速度缓慢时,为了增加形式感,镜头运动与切换应具有动感、快速。

2.视觉语言与听觉语言的充分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