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基本知识(新)

合集下载

《视听语言》重点整理

《视听语言》重点整理

题型:1、单选 15题(15分)2、填空 10题(10分)3、名词解释 5题(15分)4、简答 5题(30分)5、论述题 2题(20分)6、案例分析 1题(10分)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论(第一节——第三节:填空选择为主,注意年代、发展史、起源)第一节1、视听语言定义:(P2)视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

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其主要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第二节2、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P2)①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②视听语言的传播是单向的。

③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文字或词语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

④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18世纪产生了“记录媒介”,20世纪产生“视听媒介”(属于记录媒介)第三节3、19世纪之前,传播媒介从媒介材料上分为两类:(P5)⑴身体媒介;⑵再现性媒介。

4、视听媒介的媒介材料——光波与声波。

5、动画电影的起源——17世纪阿塔纳斯·珂雪发明“魔术幻灯”(P6)6、动画电影的发展:(P6)⑴1824年。

彼得·罗杰提出“视觉暂留”现象。

⑵法国人艾米儿·科尔是第一位将通俗漫画家的乔治·马努斯的漫画制作成动画。

⑶温瑟·麦凯1914年,电影史上著名代表作《恐龙葛蒂》;电影史上第一部长达20分钟的动画纪录片《路斯坦尼亚号之沉没》。

⑷①第一部音画同步的有声卡通片——1928年《蒸汽船威力》(主角米老鼠)②1932年第一部彩色卡通片,第一部奥斯卡动画短片奖——《花与树》③《老磨坊》——1937年,首次采用多层摄影台营造视觉深度,这一年,迪士尼进入:美国卡通黄金时代”。

④《白雪公主》——1937年,其拥有多项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部长篇剧情动画电影;世界第一部发行原声音乐的电影(唱片形式);世界第一部使用多层次摄影机拍摄的动画;世界第一部举行隆重首映式的动画,获得第十一届奥斯卡特别成就奖,最佳原著配乐提名。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一、电影、电视的景别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写:指摄影、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

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二、摄影、摄像机的运动(拍摄方式)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

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摇: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移:又称移动拍摄。

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

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

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跟:指跟踪拍摄。

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视觉语言视觉语言指的是人们通过眼睛来进行视觉信息的传达和接收。

在视觉语言中,很多事物都是用图像来表达的,比如符号、图标、标志、图表等。

视觉语言的特点是能够快速传达信息,对于那些不能通过文字来表达的信息有很大的帮助。

视觉语言的应用相当广泛,如设计、广告、媒体等领域。

因为视觉语言可以使得信息传递更加简单明了,从而吸引更多的注意力。

听觉语言听觉语言指的是人们通过耳朵来进行语言信息的传达和接收。

在听觉语言中,最常用的方式是通过口语表达的语言来进行信息传递。

听觉语言具有传达信息表达情感的双重功能。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口语能够体现出不同的语调、语速、语音等特点,因此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传递情感信息更加的准确。

听觉语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通过听觉语言来进行信息交流,如听音乐、接受广播、观看电影等等。

视听语言的关系视听语言之间是存在着很大的关系的,它们彼此之间互相支持、互相辅助。

在现代社会中,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很少是孤立使用的,几乎每一个信息传达都是通过同时使用视听语言来进行的。

例如,我们在观看电视时,通过视觉语言来观看电视节目的图像,同时使用听觉语言来听取电视节目的声音。

因此,视听语言的协同作用非常重要。

在设计广告和媒体内容时,不能完全依靠视觉或者听觉,必须考虑到两者之间的辅助效果和互补性。

同时,要考虑受众的文化差异、语言背景、年龄、性别等等因素,确保在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之间最大化传达信息。

因为视听语言在信息传递中的重要性,它对各行各业都有很大的影响。

设计、广告、媒体、新闻、营销等领域需要依靠视听语言来进行信息传递和营销。

同时,视听语言也在新媒体和互联网时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网络直播、短视频、社交媒体等等。

视听语言是现代信息传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作为沟通的媒介,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对语言和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视听语言知识点归纳总结

视听语言知识点归纳总结

视听语言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视觉语言知识点1. 图像处理图像处理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存储、图像压缩、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图像分割等。

图像处理的目的是通过图像处理的方式改变或者加强图像的特定属性,使得图像在特定的应用领域中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2. 视觉匹配视觉匹配是指在处理图像时,根据图像的特征进行匹配。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使用图像的特征点、轮廓、颜色信息等来进行视觉匹配。

通过视觉匹配,我们可以实现图像的对齐、配准、跟踪等功能。

3. 视觉识别视觉识别是指根据图像的特征来识别图像中的物体。

常见的视觉识别技术包括目标检测、目标跟踪、人脸识别等。

通过视觉识别技术,我们可以实现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车牌识别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等应用。

4. 视觉跟踪视觉跟踪是指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目标进行跟踪的过程。

通过视觉跟踪技术,我们可以实现目标的实时定位、轨迹的追踪等功能。

视觉跟踪技术在自动驾驶、无人机航迹跟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5. 图像识别图像识别是指通过对图像的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从而实现对图像内容的识别和分类。

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应用于图像搜索、图像检索、图像分类等领域。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我们可以实现智能手机的人脸解锁、智能家居的动作识别等应用。

6. 图像分割图像分割是将图像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特征的区域的过程。

图像分割技术是图像处理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可以应用于医学影像分析、目标检测、图像检索等领域。

常用的图像分割方法包括阈值分割、边缘检测、区域生长等。

二、听觉语言知识点1. 语音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是指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包括语音采集、语音编码、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音增强等。

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声音识别声音识别是指根据声音的特征对声音进行识别和分析的过程。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新)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新)
F、根据描写和叙述——可以分为主观镜头和客观镜 头,动态镜头和静态镜头,单构图镜头和多构。
一机医院 . 检验科
科内学习讲座
五、镜头语言
3、常见的运动镜头
A, 推镜头——被摄主体不动,摄影机由远而近向 主体推进的连续画面。摄影机向前推进时,被摄主 体的主要部分就在画幅中逐渐变大,将观众的注意 力引导到所要表现的部位,。它的作用是描写细节 、突出主体,使所要强调的人或物从整个环境中突 出表现出来,赫然在目,十分清楚。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
一机医院 . 检验科
科内学习讲座
一、视听语言的概念
就是广义的蒙太奇概念。 从文化上讲,它是一种电影思维方式; 从艺术上讲,它是电影的表现方法或者说是电影的艺术 形式; 从传播的角度讲,它是电影的符号编码系统; 它包括镜头、镜头的分切、镜头的组合以及声画关系四 个主要方面。
一机医院 . 检验科
一机医院 . 检验科
科内学习讲座
五、镜头语言
3、常见的运动镜头 B, 拉镜头——将摄影机放在移动车上,对着人物
或景物向后拉远所摄取的画面。摄影机逐渐远离被 摄主体,画面就从一个局部逐渐扩展, 使观众视点 后移,看到局部和整体之间的联系。
C, 跟镜头——摄影机跟踪被摄对象,造成连贯流 畅的视觉效果,又称跟拍。它不论是纵向的还是横 向的,始终跟随某一活动的对象,使观众仿佛跟主 人公一起走,一起看,一起感受。
一机医院 . 检验科
科内学习讲座
五、镜头语言
3、常见的运动镜头 D, 摇镜头——摄影机放在固定位置不动,运用三
角架上的活动底盘作原地转动拍摄而成的镜头,就 是摇镜头。摄影机可上下或左右摇动,这种方法可 能表现剧中人(或引导观众)环视周围事物,纵览 场景全貌,或根据场面高度的需要,介绍被摄对象 之间的关系。 E, 移镜头——摄影机放在移动车和升降架上,或 用摄影机移动着拍摄,对被摄休作进推近、拉远、 跟随、横移或升降运动的摄影方法谓之移摄。镜头 也常借用升降车、交通工具和轨道等进行摄影,而 往往由摄影师手持肩扛摄像,直接步行移动而获得 最佳效果。移镜头多为动态构图,给人巡视感、流 动感、临场感。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含答案)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含答案)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含答案)答:正面镜头是指摄影(像)机与被摄对象呈正对的镜头,被摄对象直接面对观众。

它的特点有:1)表现被摄对象的真实形象,直观明了;2)突出被摄对象的个性特征和表情,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心理活动;3)适合于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状态,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答:声画对位是指影视作品中声音和画面的配合关系。

它的特点是通过声音和画面的对应、呼应和补充,增强了作品的视听效果和情感表达,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内容和意义。

声画对位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音乐和画面的对位、对话和人物动作的对位、自然音响和场景的对位等。

答:连续式蒙太奇是指通过镜头的连续组接,来表现时间、空间、动作等方面的连续性和连贯性,使观众感受到一种流畅的视觉效果。

实例:电影《鬼子来了》中,主角在战场上奔跑、爬行、挣扎,通过连续式蒙太奇的手法,将这些动作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紧张刺激的战争场面。

答:推镜头是指通过调整镜头焦距,使画面中的被摄对象逐渐放大或缩小的过程。

它的特点有:1)能够突出被摄对象,使其在画面中更加突出;2)可以表现出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使画面更具有戏剧性;3)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使观众更加集中注意力。

实例: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当___从下水道逃脱时,镜头通过推镜头的方式逐渐放大,突出了___的身影,同时也表现出了他的紧张和兴奋,增强了戏剧性。

5) 通过拉镜头,可以表现出被摄主体的孤独、远离、无助等情感状态。

作品实例: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主角___逐渐走出监狱,摄像机拉开距离,表现出他与监狱的距离越来越远,同时也表现出他获得自由的喜悦与孤独。

拉镜头的效果加强了观众对___获得自由的共鸣和感受。

3)突出画面中的重要元素,加强情感表达;4)表现时间、空间和情感的跨度和变化;5)增强画面的艺术感和美感,提升观赏体验。

例如,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镜头下雨时,光影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忧郁、沉重的气氛,与主角___内心的挣扎和压抑相呼应。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

视听(shìtīng)语言复习重点名词解释:1.主观(zhǔguān)镜头:是指从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或动物的视点(shì diǎn)出发来叙述的镜头。

2.空镜头(jìngtóu):是画面(huàmiàn)中没有人物只有景物的镜头。

3. 升格和降格: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速摄影”,是提高摄影机运转频率的一种拍摄方法,高于每秒24格的运动频率就是升格;就是降低摄影机运转频率的一种拍摄手法,低于每秒24格的运动频率就是降格。

4. 场面调度:是指演员的位置、动作、行动路线及摄影机的机位、拍摄角度、拍摄距离和运动方式调度,包括演员调度和镜头(摄影机)调度。

5. 轴线规则:在实际拍摄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影视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为保持被摄主体位置关系及运动方向的一致,摄像机要在轴线一侧180度之内的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这种镜头调度的方法叫轴线规则。

6. 外反拍:在轴线一侧两个方向相对的角度进行拍摄的镜头调度方法。

7. 反应镜头:是影视镜头语言的一种形式,就是表现人物对某事件作出相应“反应”的镜头,本质上它归属于“叙事镜头”。

8. 间歇镜头:9. 声画对位:指的是声音和画面形象各自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

声画对位从特定的艺术目的出发,在同一时间让声音与画面作不同侧面的表现,有意让画面与声音形象之间在气氛、情绪、节奏以至内容等方面相互对立,从而深化主题。

10. 同期声:是指拍摄现场与画面空间(包括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共时存在的声音,包括现场同期录下的讲话声和现场背景声。

11. 蒙太奇节奏:是指根据影片内容和表现人物情绪情感的需要,把分散拍摄的若干不同景别、不同角度和不同长度的镜头,按一定的次序组接起来,形成一定的节奏。

即镜头的外部组接所形成的节奏。

12. 前进式蒙太奇:当一组镜头的视距是由远到近,景别由大到小(即远景—全景—中景一近景—特写)过渡,则称为前进式蒙太奇句子。

视听语言基础知识

视听语言基础知识

一方面,短镜头能够吸引观众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如果连续时间过长, 会使人感到疲累、晕眩,等真正到了需要观众注意的段落时,已无力欣赏;
另一方面,过频变换的镜头画面会造成观众对影片场景空间乃至情节的 认知障碍,削弱观众理解影片的能力。
镜头的表现手法
3. 客观镜头 从导演(也是观众)的视角出发来叙述的镜头叫做客观镜头。 这是在各类影片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类镜头。
在分镜头的绘制中,这类镜头是创作的重点、视觉的核心,需要我们高 度重视。
镜头的表现手法
9. 渲染镜头 又称之为空镜头(大部分是有较少人物的景物镜头和环境镜头)。
渲染镜头的景别没有特殊的规定性,完全取决于镜头内容的要求和连接 前后镜头时视觉上的变化要求,所以景别是随意的。一般占全部镜头的5-10%, 任务是要在镜头的排列和并列中起到对叙事本体、影片场景、动作及主体的 暗示、渲染、象征、夸张等作用。
角度-垂直方向
3. 俯视角度 俯视镜头是摄影机处于人眼视线以上的位置,从高 向低的角度拍摄。代表了观众向下俯视的视线,使视 觉范围内的物体对象显得卑微、弱小,降低了视觉对 象的威胁性,相对增强了主观视角这一方的威胁性。 俯视镜头中的角色对象被推到与镜头背景同等地位的 心理位置上,变得次要,感觉上似乎被背景所包容、 吞没。 由于心理上的作用,俯视镜头的角度越大,其中角 色对象的动作就变得越缓慢、无力、呆滞,充满不自 信或幼稚感。这是因为角色的力量感被周围的场景所 吸收。 俯视角度常被用来表现高大的人看矮小的人、强大 的战士看弱小的对手、地位高的人看地位低的人等。
1. 正面角度 常用于表现主观镜头,人物和背景均处于正面,被摄对象与观众之间交流感强。如果加 入广角镜头则视觉冲击力大大加强,具有强烈的压迫感。
2. 3/4正侧面角度 画面的结构感强,强调景深,是分镜头中最常见的角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镜头语言
4、景别
A、远景——视距最远的景别,是摄像机取远距离景 物和人物的一种广阔场面的画面。这时或用大广角 镜头拍摄,或把变焦镜头的视角拉到最全、最远处 。这种画面可使观众在大屏幕上看到广阔深远的景 象,以展示人物活动的空间背景或环境气氛,以及 场面气氛。画面包括的空间大、景物层次多,能描 绘环境的全貌,创造深远的意境,表现宏伟的场面 和惊人的整体气势。
五、镜头语言
2、镜头的类别
D、根据拍摄方法——可以分为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 E、根据镜头的运动——分为推镜头、拉镜头、摇镜
头、移镜头、跟镜头、升降镜头、甩镜头、综合运 动镜头等。 F、根据描写和叙述——可以分为主观镜头和客观镜 头,动态镜头和静态镜头,单构图镜头和多构。
五、镜头语言
3、常见的运动镜头
D、划像——前一画面从一个方向退出面面,第 二个画面随之出现,开始另一段落。
六、剪辑——视听叙事的结构技巧
2、技巧剪辑
E、圈出圈入——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段落转换技巧, 第一个段落结束后,用圆圈和方框等图形把下一个 画面团出来开始第二个段落。
F、定格——第一段的结尾画面作定格处理,使人 产生瞬间的视觉停顿,接着出现下—个画面,这比 较适合于不同主题段落间的转换。
2、光的弹奏
A、光与画面基调 B、光与时间 C、光与空间 D、光的运动 E、光的象征性
五、镜头语言
4、景别
E、特写——由极近距离(1米左右)拍摄的画面。电 视中拍摄人像的面部、眼睛,或人体的一个小局部 、一件物品的一个细部的镜头,都属于特写。它的 取景范围一般是人的两肩以上部分,或突出地把要 强调、放大的神情、对象、景物占满屏幕。它的表 现力极为丰富,艺术感染力也特别强烈和动人心弦 。可以造成鲜明、生动、强烈、清晰的视觉形象, 得到突出与强调、冲击力和爆发力的最佳效果。
常用以介绍环境、时空背景、抒发人物情绪、推 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示、象 征、隐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 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 想等艺术效果,在银幕的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 方面也有独特作用。
空镜头的运用,不只是单纯描写景物,而成为影 片创作者将抒情手法与叙事手法相结合,渲染环境 、借景抒情、加强影片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或景物向后拉远所摄取的画面。摄影机逐渐远离被 摄主体,画面就从一个局部逐渐扩展, 使观众视点 后移,看到局部和整体之间的联系。
C, 跟镜头——摄影机跟踪被摄对象,造成连贯流 畅的视觉效果,又称跟拍。它不论是纵向的还是横 向的,始终跟随某一活动的对象,使观众仿佛跟主 人公一起走,一起看,一起感受。
五、镜头语言
四、视听画面的构成
1、视听画面的基本结构
A、画面与画幅 B、画面与镜头
四、视听画面的构成
2、画面形式元素
A、线条与形状 B、色彩 C、影调 D、声音
四、视听画面的构成
3、画面建构规律 A、多样与统一 B、均衡与变化 C、节奏与韵律 D、虚实与藏露 E、封闭与开放
五、镜头语言
1、镜头的内涵 在技术上,镜头是指照相机上、摄像机上的光学
3、常见的运动镜头 D, 摇镜头——摄影机放在固定位置不动,运用三
角架上的活动底盘作原地转动拍摄而成的镜头,就 是摇镜头。摄影机可上下或左右摇动,这种方法可 能表现剧中人(或引导观众)环视周围事物,纵览 场景全貌,或根据场面高度的需要,介绍被摄对象 之间的关系。 E, 移镜头——摄影机放在移动车和升降架上,或 用摄影机移动着拍摄,对被摄休作进推近、拉远、 跟随、横移或升降运动的摄影方法谓之移摄。镜头 也常借用升降车、交通工具和轨道等进行摄影,而 往往由摄影师手持肩扛摄像,直接步行移动而获得 最佳效果。移镜头多为动态构图,给人巡视感、流 动感、临场感。
——阿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
影调是指画面的明暗层次和虚实对比及色彩的明 暗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使观众感到光的流动和变化 。影调可以说是光的空间存在形式。光影的明暗变 化层次还会使面面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视觉节奏和韵 律。景物的层次和空间距离及光源方向是获得这种 丰富影调效果的途径。
八、视听艺术中的光与影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3、蒙太奇 B、蒙太奇原理
“库里肖夫效应” 普多夫金试验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3、蒙太奇
B、蒙太奇的类型 a、叙述性蒙太奇 b、表现性蒙太奇 c、平行蒙太奇 d、交叉蒙太奇 e、复现蒙太奇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3、蒙太奇 B、蒙太奇的类型 f、对比蒙太奇 g、杂耍蒙太奇 h、理性蒙太奇 i、心理蒙太奇 j、隐喻蒙太奇 k、声音蒙太奇
1、视听元素(画面和声音) 2、声画叙述规则(分镜头、组合镜 头、声画关系处理)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1、“多重假定的真实” 第一重假定性——电视工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剪裁; 第二重假定性——摄像机、编辑机、特技机等对素材
的处理加工; 第三重假定性——通过不同类型、不同传输效果的电
视荧屏; 第四重假定性——具有不同身份、教养、种族、国度、
地域以及各自自身的不同生理心理状况所处不同观 赏环境与社会历史背景中的观念的不同理解。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2、独特的时空结构 A、独特的影像世界 B、独特的时间结构——非连续的连续性 C、独特的空间结构——再现的空间与构 成的空间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3、蒙太奇 A、定义 蒙太奇 Montage,它来自法语的MONTER,是 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原义是装配、构成\组装 的意思。我们把这个术语借用到影视艺术中来,意 思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程序把镜头组接起来,构 成发生质的飞跃的完整的影视艺术作品。
另外还有闪白、闪黑、黑场等。
七、视听色彩表现
1、空间形色效果 2、色彩心理效应
A、色彩并置产生的心理效应 B、色彩冷暖产生的心理效应 C、色彩象征产生的心理效应 3、色彩情感语言
八、视听艺术中的光与影
1、光与影调
“光线是揭示生活的要素之一。” “光线几乎是 人的感官所能得到的一种最辉煌最壮观的经验 ”
六、剪辑——视听叙事的结构技巧
1、无技巧剪辑——“硬切” 2、技巧剪辑
A、淡出淡入——一个画面逐渐暗下去,下—个 画面逐渐亮起来。一般用作大的段落间隔用。
B、叠化——上下两个画面有几秒钟时间的重合, 一般用来表现空间的转换和明显的时间过渡。
C、翻页——第—个画面象翻书一样翻过去,第二 个画面随之显露出来。
五、镜头语言
3、常见的运动镜头
F, 升降镜头——摄像机机位作上下、高低运动拍 下的镜头谓之升降镜头。包括垂直升降、曲线升降、 斜向升降和综合升降。升降镜头使观众的视点或仰 或俯,往往给观念以场面的纵深感、规模感、意境 感的艺术感受。
G, 甩镜头——摄像机位置不动,从一个被摄主体 用快速急甩到另一个拍摄对象的摇拍镜头称之为 “甩镜头”。这一甩的动态画面上传达给观众王牌 模糊的景象,用来体现人物的主观视线,描写人物 晕眩、昏沉的效果,表现极为迅速的快节奏。
A, 推镜头——被摄主体不动,摄影机由远而近向 主体推进的连续画面。摄影机向前推进时,被摄主 体的主要部分就在画幅中逐渐变大,将观众的注意 力引导到所要表现的部位,。它的作用是描写细节 、突出主体,使所要强调的人或物从整个环境中突 出表现出来,赫然在目,十分清楚。
五、镜头语言
3、常见的运动镜头 B, 拉镜头——将摄影机放在移动车上,对着人物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
一、视听语言的概念
就是广义的蒙太奇概念。 从文化上讲,它是一种电影思维方式; 从艺术上讲,它是电影的表现方法或者说是电影的艺术 形式; 从传播的角度讲,它是电影的符号编码系统; 它包括镜头、镜头的分切、镜头的组合以及声画关系四 个主要方面。
二、视听语言的研究内容
视听语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镜头叙述 的规则,也就是怎样处理声画关系的 问题。主要包括:
五、镜头语言
4、景别
B、全景——向观众展示对象全貌的画面,如人身全 景、建筑物全景、会场全景、体育馆全景、舞台全 景等。这种画面可使观众看到人物的全身动作及周 围部分环境。全景的范围大小取决于拍摄现场的面 积或对象体积、动作幅度的大小,因时因地因人因 物宜,如电视转播的人全景,应注意完整地表现人 物的形体全貌、形体造型、形体动作,如体操表演 、冰上舞蹈、水上芭蕾、独舞表演、歌星上场等, 都力求准生动地表现人物全身及其周围的环境。
部件。它是由透镜系统组合而成的,在物理上叫做 透镜,俗称镜头。
从摄影创作角度讲,指电视摄像机每拍摄一次所 摄取的一段连续画面。
从剪辑角度看,便是剪两次与接两次之间的那段 画面。
从观众角度看,便是两个镜头之间的那段画面。
五、镜头语言
2、镜头的类别
A、根据物理特性——普通镜头、广角镜头、超广角 镜 头、长焦距 镜头等。 B、根据视距远近——景别加分为远景、全景、中景、 近景、特写(大远景、大全景、中近景、大特写)。 C、根据不同的视角——可分为正、背、俯、仰、侧、 等。
五、镜头语言
5、空镜头
A、定义与分类 又称“见景不见人”的“景物镜头”。指视听作品中
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 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
空镜头有写景与写物之分,前者通称风景镜头, 往往用全景或远景表现;后者又称“细节描写”,一 般采用近景或特写。
五、镜头语言
5、空镜头
B、功能与作用
五、镜头语言
4、景别
C、中景——摄像机摄取人像膝盖以上部分的一种画 面。主体形象比较高大和清晰。是电视节目中用得 较多的一种镜头,又称“过渡性镜头”。它能使观众 看清楚人物的大半身的形体动作,给人物表演以自 由活动的空间,同时人物又不会因此民周围气氛、 动作地点脱节。
五、镜头语言
4、景别
D、近景——摄像机摄取人物的上半身或人体某一部 分形象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能使观众看清楚人物 的面部表情或被摄体最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还有 某种形体动作。近景有时也可以摄取景物中的某一 部分。有些摄取人物腰部以上的镜头,常称为中近 景。这种镜头能使主体鲜明突出,能显示人物的音 容笑貌和心理动作,往往能收到醒目、传神的艺术 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