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之镜头语言
广播电视编导视听语言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

标准镜头:
又称中焦镜头,能还原人对空间的透视感 受,空间既不延伸,也不压缩。
正常变焦: 不带有感情色彩。(情绪符合正 常人认识事物的过程)(举例《三峡好人 》
快速变焦: 比正常速度相对快的速度进行焦 距变化。(造成震惊的效果,尤其由短焦 到长焦的转化,可以猛然引起观众对某个 细节人物的注意。)
慢速变焦:比正常速度相对缓慢的速度进行 焦距变化。(用于表达较舒缓的情绪起伏 与变化)
同一色彩有不同的亮度等级,是物理上光线强度 的现象,与照明强度、大气透视、表面结构关系 等有关。
色值是画面中亮与暗的比例关系,为了方便,我 们可以把它区分为: 高光、低光、中性、极暗、暗、 低暗,以暗度为主创作的画面会呈现低调(《黄 土地》),以高亮度为主创作的画面会呈现高调 (《我的父亲母亲》)。
提问同学, 随后讲解 (出现的所有电影都有讲解)
第二节 景深与焦距
景深: 指距离摄影机最近的清晰影像,到距 离摄像机最远的距离。
焦距: 指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简言之 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光线能够清晰聚焦 的那一点距离。
摄影镜头的类型 根据光学镜头的可调和不可调, 分为变焦镜头和定
焦镜头。定焦镜头中, 根据镜头焦距的长短, 分为 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短焦距镜头。 得到同样景别的画面, 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 和 被摄主体的距离不同。同样的中景画面, 长焦镜头 离被摄物最远, 其次是标准镜头, 最近的是短焦 (广角)镜头。 焦距越长, 视角范围越小, 画面清晰的范围越小, 背 景越虚;而焦距越短, 视角范围越大, 画面背景越 实。(配合举例讲解)
由色彩传达影片内在主旨的总倾向 《黄土 地》
色彩在镜头里体现的绘画特性 《呼喊与细 语》
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象征作用 《蓝》 延伸和拓展主题 《辛德勒的名单》《贫民
视听语言镜头分析

视听语言镜头分析视听语言镜头分析推荐镜头在影视中有两指,一指电影摄影机、放映机用以生成影像的光学部件,二指从开机到关机所拍摄下来的一段连续的画面,或两个剪接点之间的片段,也叫一个镜头。
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视听语言镜头分析,欢迎大家分享。
视听语言镜头分析篇1(一)淡出、淡入:又称渐隐渐显。
淡出是画面由明晰渐渐隐去,变为全黑,相当于舞台上的“幕落”;淡入是影片从全黑中渐渐显出画面来的一个镜头的开端,它的作用是分隔时间空间,表达戏剧段落,相当于“幕启”。
(二)化出、化入:即在前一个镜头渐隐的同时,后一个镜头又重叠出现,直到前一个镜头消失。
这种方法常用于影片开始时的字幕介绍,或表示剧中人的回忆、想象以及时间的省略。
比如从一个雪景转换为桃花盛开所表示的冬春季节,最适用于吐较缓慢或柔和的节奏。
(三)划出、划入:是以一条直线或一个圆周线,从镜头画面的一边或一部分运动到另一边或另一部分。
第二个画面就跟着这条直线或圆周线出现,直到前后两个镜头交替完毕。
这种方法好象翻阅画册的动作,常用于科教影片中,也可在故事片中表现字幕或人,景等物。
另外,“划”的技巧中还有帘子卷起或放下那样的帘出、帘入形式和以缩小或扩大圆圈来展现画面的圈出、圈入等形式。
(四)切出、切入:它是从前一个场景的画面立即转为后一个场景的画面,中间不需要任何技巧,而采用镜头直接转换,连接紧凑,往往用在环境描绘、人物对话、行动的衔接上,在艺术表观上具有干净利落,进展迅速的特点,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干净利落、进展迅速的特点。
(五)反转、倒转:是一个画面经过180度的前后翻转换为另一个画面。
这种反转画面特别适用于表现对比内容的镜头。
在影片结构上,还可以用它来连接两段各不相同的“戏”。
倒转画面,是将一个倒置的画面上下旋转180度变为正置的活动画面,这种方法,能够改变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电影镜头这里所讲的电影镜头,主要是指镜头运动的方式,拍摄的不同角度和不同内容而言。
影视导演艺术教学中关于视听语言的讲解——通过镜头语言来表明导

影视大观影视导演艺术教学中关于视听语言的讲解——通过镜头语言来表明导演主观思维黄天书(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安徽 黄山 242700)摘 要:影视导演艺术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课程,在这门强调实践性的专业课程中,镜头语言就像是导演思维的代言人,通过镜头中一个个画面的展现述说着导演的思维。
导演怎样设计镜头语言是重要的专业学习环节,本篇文章就以导演如何设计镜头语言从而实现自己的思维在电影中的表现为论题,阐述以下观点。
关键词:导演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教学;镜头语言电影艺术是导演创作的艺术,是导演主观思想的展现,它不同于纪录片创作要保持客观镜头,为观众展现着客观真实的世界,电影艺术更像是有关幻觉的艺术,导演通过镜头记录着演员的演绎,并且经过蒙太奇手法,将幻觉真实化,让每个观众都深深的被自己创作的影视作品所吸引。
所以,作为培养未来导演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影视创作中,通过设计怎样的镜头语言来为观众表达出导演的主观思维,这是每一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要思考的问题,我们知道,视听语言是影视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法,运用视听语言讲故事更是每一个专业导演的主要工作,镜头语言的设计可以说是检验一名导演专业性的重要方式,下面笔者通过几个方面来阐述通过镜头语言来表明导演主观思维。
一、通过拍摄角度反映导演主观思维《七宗罪》是由美国著名电影导演大卫·芬奇指导的一部经典惊悚片电影,在这部电影里就有导演主观思想镜头的展现。
在犯罪嫌疑人约翰做完几桩案子后准备自首的这一段落中,他从出租车上下来,镜头利用中景景别展现了约翰的腿和脚部,镜头慢慢过渡到全景,此时,导演采取背面拍摄的方式拍摄人物,由人物的背面镜头制造出了悬念,让观众不知道被拍摄的人物是谁,从而吸引观众继续观看,然后在内景中,导演对两个主人公老警官威廉和年轻警官米尔斯进行侧面跟拍,并由侧面拍摄转到正面拍摄。
我们知道侧面跟拍的方式观众是不与人物产生共情的,但导演在拍摄犯罪嫌疑人约翰时使用了背拍的角度,同时镜头对约翰进行跟拍。
视听语言——镜头.

视听语言第一章:影像——镜头镜头是影视画面表现的基本单位,指摄影机一次开机、关机过程所拍得的一段画面。
(摄影机不间断地拍摄下来的一个片段)镜头的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景别元素的运用决定风格特征:小景别突出戏剧化特征,能表现细部剧情,大景别弱化戏剧化特征。
远景:顾名思义,远景拍摄点离被摄对象较远,包括的景物范围大。
远景主要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表现自然气势,表现地形特征,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等环境氛围。
远景能抒发情感渲染气氛。
选自《千与千寻》宫崎骏全景:全景是相对人来说的,全景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身或一个小场景全貌为目的。
相对于远景来说,全景包含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中心的主体。
全景是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及其确定事物或人物的空间关系。
结构全景画面时,主要考虑环境与主体物之间的关联,注意主体富有特征的轮廓线条,以达到内容上的丰富和结构上的完美。
中景:中景是表现人的膝盖或腰以上的部分的镜头。
中景是能清楚地表现被摄对象的主要部分和事件的情节性和动作性强的局部。
中景画面中被摄对象的形状特征占主要成分,善于表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相对位置关系,也用于表现幅度较大的动作和物体最有趣味,最吸引人注意的部分。
近景:近景是表现角色胸以上的镜头画面,可以让观众看清人物脸部的神情、手的动作和物体的形态、质感等特征,使观众更加溶入剧情,贴近角色的内心世界。
特写:特写是表现角色肩部以上的头像,身体某个局部或是某一个物件细节的镜头画面。
特写是电影中刻画人物、描写细节的独特表现手段,是电影艺术区别于戏剧艺术的最大的特点之一。
镜头的角度即是摄影机角度,是指摄影机拍摄主体时的倾斜度,一般分为鸟瞰、水平角度、俯角度、仰角度、倾斜。
鸟瞰:是以鸟的视角来拍摄,直接从上空垂直俯视的画面。
在实拍电影中类似于“航拍镜头”的效果,有一定的拍摄难度,而在动画片中正好可以无限制的发挥创作者的想象力。
选自《恶童》水平角度:摄影机位于与角色视角相等的高度。
视听语言之镜头语言 PPT

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深长镜头
用拍摄大景深的技术手段拍摄,使处在纵 深处不同位置上的景物(从前景到后景) 都能看清楚,称景深长镜头。例如,拍摄 火车呼啸而来,用大景深镜头,可以使火 车出现在远处(相当于远景)、逐渐驶近 (相当于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过 程都能看清楚。实际上,一个景深长镜头 相当于一组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 写镜头组合起来所表现的内容。
(四)空镜头
总体来说,跟移镜头有利于表现画面空间 完整和连贯性,跟镜头表现主体 。
升降镜头的作用
第一,可以把高、低处的环境或人物连续 不断的呈现出来,展示更多的空间层次。
第二,可以强化画面空间的视觉深度感、 高度感和气势感。因此,升降镜头常用来 展示事物或场景的规模、气势和氛围。比 如,大型运动会开幕式的集体舞表演时, 升降镜头从小景别升起后展现出大景别画 面中的群舞场面,给人一种此起彼伏、规 模浩大的现场感。
第四章 镜头语言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推镜头的作用
第一,突出介绍重点,强化事物特征。
第二,展示巨大的空间,产生纵深感。
当摄像机在匀速行驶的汽车上朝前方拍摄, 使得前方的景物不断进入画面,这样产生 了从纵深方向展示巨大空间的效果。如 《古都北京》中,介绍了十三陵前的石马、 石羊、石象等景物时,用推镜头展现了它 们磅礴气势,取得了固定镜头无法达到的 效果。
(二)长镜头和短镜头
①拍摄时间:一般都在30秒以上,有的长达 10分钟。用一个较长时间的镜头对一个场景 进行连续拍摄,既可以固定摄影机机位长 时间拍摄、记录,这就是固定长镜头(如 同早期电影);也可移动摄影机(推、拉 、摇、跟、移)长时间拍摄,这就是运动 长镜头。
视听语言之镜头语言

②景深长镜头
用拍摄大景深旳技术手段拍摄,使处于纵 深处不同位置上旳景物(从前景到后景) 都能看清楚,称景深长镜头。例如,拍摄 火车咆哮而来,用大景深镜头,能够使火 车出目前远处(相当于远景)、逐渐驶近 (相当于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旳过 程都能看清楚。实际上,一种景深长镜头 相当于一组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 写镜头组合起来所体现旳内容。
主观镜头能够体现人物在特殊情况下旳精 神状态。如用天旋地转、摇晃不定旳画面 ,体现人物旳头晕目眩或伤势严重;用光 怪陆离、混沌不清旳画面,体现人物旳醉 眼迷离。
2.客观镜头
客观镜头是指摄影机采用大多数人在拍摄 场合共有旳视点拍摄旳镜头。这种镜头在 直观效果上能够使观众产生现场感,到达 客观体现旳目旳。
(7)升降镜头
升降镜头旳概念 升降镜头是指摄像机随升降机旳上下运动
进行拍摄。
升降镜头旳作用
第一,能够把高、低处旳环境或人物连续 不断旳呈现出来,展示更多旳空间层次。
第二,能够强化画面空间旳视觉深度感、 高度感和气势感。所以,升降镜头常用来 展示事物或场景旳规模、气势和气氛。例 如,大型运动会开幕式旳集体舞表演时, 升降镜头从小景别升起后呈现出大景别画 面中旳群舞场面,给人一种此起彼伏、规 模浩大旳现场感。
(3)增长诗情画意,体现深远旳意境
空镜头具有阐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 能,能够产生见景生情、情景交融等艺术 效果。在电影《上甘岭》中,伴伴随卫生 员王兰“一条大河波浪宽”旳歌声,画面 上出现了一系列镜头:波涛旳春水、飞泻 旳瀑布,碧波荡漾旳水库。这些画面与炮 火连天旳战场形成了对比,为影片增长了 浓郁旳诗情画意。
第二,展示人与物旳空间关系,使人物旳 活动和空间环境结合起来。如.从试验室一 角到正在做试验旳学生,展示了学生是在 试验室这一空间里活动。
视听语言的视觉构成元素——镜头

视听语⾔的视觉构成元素——镜头(⽂章来源:编导培训)在从事影视创作或者分析、解读影视作品时,我们意识到镜头画⾯的拍摄决定着整部影⽚的视听效果。
例如镜头的光圈、物距、焦距的变化决定着影像的景深;镜头与被摄物的远近决定着影像的景别;镜头的位置、⾓度决定着影像的视⾓;镜头选取景框的⼤⼩,决定着影像的构图等等。
总之,镜头是决定了形成影像的绝⼤多数重要元素,没有镜头的拍摄⾏为,⾃然也就没有后期的影像呈现。
镜头是视听语⾔中“视”的部分,也是最基础最为重要的⼀部分。
它是视听语⾔的基础。
本就中我们将学习影像的基本单位“镜头”以及因为镜头变化⽽产⽣的概念与范畴。
其实,严格说来,影视语⾔并不存在某⼀具体的语⾔学意义上的最⼩的切分单位,但是因为在实际的分析影⽚是以镜头为单位分析的,为了便于分析例证,⼈们习惯于以镜头为基本单位。
⼀般情况下,“镜头”具有以下三⽅⾯的含义1、物理学中的“镜头”:指摄影机上的光学透镜组。
(长焦镜头、⼴⾓镜头)2、拍摄时谈到的“镜头”:⼀次开机到⼀次关机之间所摄取的⼀段画⾯。
(特指未经剪辑基本素材)3、剪辑后的“镜头”:两个剪切点之间的⼀段画⾯。
PS:⼀般情况下,我们所指的镜头⼤多数是指剪辑后的“镜头”。
⼀、焦距与景深焦距与景深是相伴相⽣的⼀组概念,焦距决定着景深的范围,当然这是在确保其光圈与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定的。
焦距的概念1、长焦镜头,俗称望远镜头。
通常是指焦距⼤于像平⾯对⾓线的镜头(25mm以上)。
这样的焦距使得拍摄出来的画⾯视野范围较⼩,景深较⼩,纵深空间被压缩,常⽤于表现较远处的物体,因此长焦镜头也多被⽤于偷拍。
其次长焦镜头对于真实空间的⼈为压缩性使其经常被应⽤与⼀些主观化、戏剧化的影像风格中,形象地突出影像的主次。
例如:影⽚《毕业⽣》的开场,在主⼈公本进⼊楼下⼤厅后,导演仅仅运⽤了⼀个长焦摄影的长镜头就完成了全部的场⾯调度,观众既可以观察到周围不断出现的⾏⼈,也可以感受到本对于周围环境的厌恶,画框⼀直框定的⼈物近景在保证了其运动的稳定性之后也巧妙地传达出本渴望摆脱这个空间,实现了近距离移动跟拍不可能达到的效果。
视听语言之镜头语言ppt课件

19
变焦距镜头的作用
通过摄像机镜头焦距的急剧变化,可以起 到急推、急拉镜头的作用。如果缓慢改变 焦距,又产生与推镜头、拉镜头基本相同 的效果,即能从全景推向突出拍摄对象, 或从拍摄对象拉出全景,但周围背景的展 示与推镜头、拉镜头有一定区别,不能拍 摄到被遮住的后景。
精品
4
(3)固定镜头的作用
①固定镜头拍摄类似于人的静观,既是一 种比较深入的观察,又带有比较强的客观 色彩。
②固定镜头拍摄景物适合做环境介绍、转 场交代等。
③固定镜头拍摄人物适合于用做采访介绍 人物、展现冲突过程等。
精品
5
2.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的分类取决于摄像机及其光学镜 头的运动方式,通常有以下集中几种主要 形式:
精品
6
(1)推镜头
推镜头的概念
推镜头是被摄物体不动,摄像机沿直线由 远而近向主体推进所拍摄下的连续画面。
通常是把摄像机放在移动车上拍摄,摄像 机向前推进时,被摄物体的主要部分就在 画面中逐渐变大,次要部分在画面中逐渐 消失,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所要表现的 部位,从整体到局部、从面到点地呈现主 体。
精品
12
第二,展示人与物的空间关系,使人物的 活动和空间环境结合起来。如.从实验室一 角到正在做实验的学生,展示了学生是在 实验室这一空间里活动。
第三,介绍大面积的主体物。如为了展示 我国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覆 盖最厚的地区,可以连续用几个摇镜头来 表现。
使用摇镜头时,通常是用左右(横向)摇 展现宽广的主体物,用上下(纵向)摇展 现高达的主体物。
精品
8
(2)拉镜头
拉镜头的概念 拉镜头与推镜头的运动方向相反,摄像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课件
1
一、镜头的分类
(一)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
镜头的运动方式不同
(二)长镜头和短镜头
镜头的时间长短不同
(三)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
镜头的表现手法不同
(四)空镜头
(五)其他镜头,如仰拍、平拍和俯拍的
镜头等。
精选课件
2
1.固定镜头
(1)固定镜头的概念 固定镜头是指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
变摄像机镜头焦距而连续改变视角,从而 获得连续变化的不同景别范围的图像。
精选课件
19
变焦距镜头的作用
通过摄像机镜头焦距的急剧变化,可以起 到急推、急拉镜头的作用。如果缓慢改变 焦距,又产生与推镜头、拉镜头基本相同 的效果,即能从全景推向突出拍摄对象, 或从拍摄对象拉出全景,但周围背景的展 示与推镜头、拉镜头有一定区别,不能拍 摄到被遮住的后景。
跟镜头:画面始终有一个具体的运动主体 ,摄像机跟随这个主体一起移动,并根据 主体的运动速度决定镜头的运动速度,一 般情况下主体在镜头开始至结束都相对处 于一个稳定的景别。
总体来说,跟移镜头有利于表现画面空间 完整和连贯性,跟镜头表现主体 。
精选课件
18
(6)变焦距镜头
变焦距镜头的概念 变焦距镜头是指摄像机位置不动,通过改
精选课件
8
(2)拉镜头
拉镜头的概念 拉镜头与推镜头的运动方向相反,摄像机
不断远离拍摄的主体物,镜头画面显示出 从局部到整体,背景空间越来越大的效果。
精选课件
9
拉镜头的作用
第一,表现主体事物在空间的位置和所处 的周围环境。如.从一串鲜红荔枝果的特写 拉出到荔枝树,展示了荔枝果是结在荔枝 树的枝头上这一空间关系。
精选课件
14
移动镜头的作用
表现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空间 关系,或者把事物注意连续展示。比如, 在前进的汽车上,拍摄接到两边的建筑物 与人群,使建筑物与人群得到展示,反映 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精选课件
15
(5)跟镜头
跟镜头的概念 跟镜头是推镜头、拉镜头和摇镜头的不固
定的组合,一般是摄像机跟随运动主体拍 摄。
精选课件
7
推镜头的作用
第一,突出介绍重点,强化事物特征。
第二,展示巨大的空间,产生纵深感。
当摄像机在匀速行驶的汽车上朝前方拍摄, 使得前方的景物不断进入画面,这样产生 了从纵深方向展示巨大空间的效果。如 《古都北京》中,介绍了十三陵前的石马、 石羊、石象等景物时,用推镜头展现了它 们磅礴气势,取得了固定镜头无法①固定镜头拍摄类似于人的静观,既是一 种比较深入的观察,又带有比较强的客观 色彩。
②固定镜头拍摄景物适合做环境介绍、转 场交代等。
③固定镜头拍摄人物适合于用做采访介绍 人物、展现冲突过程等。
精选课件
5
2.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的分类取决于摄像机及其光学镜 头的运动方式,通常有以下集中几种主要 形式:
精选课件
20
(7)升降镜头
升降镜头的概念 升降镜头是指摄像机随升降机的上下运动
进行拍摄。
精选课件
21
升降镜头的作用
第一,可以把高、低处的环境或人物连续 不断的呈现出来,展示更多的空间层次。
第二,可以强化画面空间的视觉深度感、 高度感和气势感。因此,升降镜头常用来 展示事物或场景的规模、气势和氛围。比 如,大型运动会开幕式的集体舞表演时, 升降镜头从小景别升起后展现出大景别画 面中的群舞场面,给人一种此起彼伏、规 模浩大的现场感。
精选课件
6
(1)推镜头
推镜头的概念
推镜头是被摄物体不动,摄像机沿直线由 远而近向主体推进所拍摄下的连续画面。
通常是把摄像机放在移动车上拍摄,摄像 机向前推进时,被摄物体的主要部分就在 画面中逐渐变大,次要部分在画面中逐渐 消失,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所要表现的 部位,从整体到局部、从面到点地呈现主 体。
展现宽广的主体物,用上下(纵向)摇展 现高达的主体物。
精选课件
13
(4)移动镜头
移动镜头的概念
移动镜头分为横移镜头和跟移镜头两种。 横移镜头是指向左或向右横向移动镜头, 跟移镜头是指向前或向后纵向移动镜头。 跟移镜头与推镜头、拉镜头不同,它不跟 随拍摄对象的运动而向前或向后移动,且 背景空间却不断发生变化,形成一种流动 感。横移镜头是把摄像机放在移动车上, 向轨道一侧拍摄。
精选课件
16
跟镜头的作用
第一,突出表现运动的事物。如中景 (跟):教师在课堂上巡视学生的复习情 况,时而停下进行辅导。
第二,突出表现技术性的操作。如近景 (跟):教师把羊皮和玻璃棒互相摩擦, 将玻璃棒放到验电器上观察,这样可使学 生看清楚整个操作过程。
精选课件
17
跟移镜头和跟镜头的区别
跟移镜头:画面中并没有一个具体的主体 ,而随着摄像机向前运动,表现了镜头从 开始到结束的整个空间或整个群体形象。
精选课件
12
第二,展示人与物的空间关系,使人物的 活动和空间环境结合起来。如.从实验室一
角到正在做实验的学生,展示了学生是在 实验室这一空间里活动。
第三,介绍大面积的主体物。如为了展示 我国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覆 盖最厚的地区,可以连续用几个摇镜头来 表现。
使用摇镜头时,通常是用左右(横向)摇
第二,表现主体事物与周围事物的相互关 系。
精选课件
10
(3)摇镜头
摇镜头的概念
摇镜头是指摄像机位置不变,摄像机的镜 头改变拍摄方向所拍摄的连续画面。就像 我们静止不动,只转动头部去观察事物一 样。摇,可以左右摇,上下摇,也可以斜 方向摇。
精选课件
11
摇镜头的作用
第一,展示空间环境和位置关系。如《古 都北京》中,镜头由天安门往东摇至劳动 人民文化宫,解说词是“天安门左侧是太 庙,现为劳动人民文化宫”,镜头由天安 门往西摇至中山公园,解说词是“天安门 右侧是社稷坛,现为中山公园”,明确展 示了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摄影机机位、镜头光轴和焦距都固定不变, 而被摄对象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 的。它的核心是画面所依附的框架不动。
精选课件
3
(2)固定镜头的特点
1.固定画面,外部运动因素消失。通过摄像 机的寻像器所能看到的画面范围和视阈面 积是始终如一的。
2.固定画面,视点稳定,符合人们日常生活 的视觉体验。它不同于摇摄、移摄所表现 出的感受,也不同于推摄、拉摄所表现出 的视点前进或退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