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镜头.

合集下载

影视视听语言1(镜头、景别)

影视视听语言1(镜头、景别)
A、将观众的注意力从主体引向环境,并交代主体 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B、用在影片的结尾,表示故事的结束。
镜头的运动
3.摇镜头 :指摄影机的机位不动,镜头借助三脚架 或者拍摄者的身体做上下左右摇动的拍摄方法。
常用来模拟人物转动的主观视线,以表示所看到内 容的变化,同时也可用来介绍故事发生地周围的环境。 分类:水平方向、垂直方向 慢摇(缓摇)、甩摇(闪摇镜头)
《站台》中用过肩镜头的拍摄方式来表达人物之间的关系:此处的张军和钟萍 似近非远,也是80年代“严打”之下男女之间想接近但又不能接近的写照。
近景
指表现一个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为距离概 念的电影画面。
A、人物上半身活动占据画面的显著位置,成为主要 表现对象和关注对象,可以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 仪表灯进行细致的刻画、细腻的表现。 B、用来展现主体上半身的运动和表情,距离的逼近, 是关注的重心捉奸移向细节,并使动作的幅度和表情的感 染力增强,从而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
镜头的运动
被拍摄主体的运动: A、横向运动:被拍摄主体在画面的左右运动。 主体从左到右运动符合观众的日常心理,所以显得自 然、舒服。 相反,观众会产生一种紧张和不快。通常正面角色会 从左到右移动,而反派角色则由由向左运动。
被拍摄主体的运动:
B、纵向运动:被拍摄主体向或背离摄影机的运动。
接近镜头通常代表动作的强悍、自信。如果是反派角色 走近,则给人的感觉是侵略、富有敌意、有威胁。如果 角色很吸引人,他的靠近则就代表了友善、亲切和诱惑。
一、摄影
(一)镜头
电影中最基本的构成单位。
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物理学中的“镜头”:指摄影机上的光学透镜组。 拍摄时谈到的“镜头”:指一次开机到一次关机之间所摄 取的一段画面。 剪辑后的“镜头”:两个剪切点之间的一段画面。

《视听语言》习题与答案

《视听语言》习题与答案

《视听语言》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视听语言:视听语言是影视艺术中特有的叙事和表达方式,通过镜头、声音、剪辑、色彩、构图等元素,将视觉和听觉信号有机结合,形成具有情感、思想及信息传递功能的综合表现形式。

2. 镜头:在电影或电视制作中,镜头是指摄影机从一个特定视角捕捉到的连续画面,它是构成影像的基本单位。

根据拍摄方法和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长镜头、短镜头、特写镜头等多种类型。

3. 剪辑:剪辑是影视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原始素材进行选择、组织、排列和组合,构建新的时空关系和叙事结构,以实现故事讲述、情绪渲染和主题传达等功能。

4. 蒙太奇:蒙太奇是一种电影与电视的艺术手法,通过不同镜头的组合与并置,产生超越单个镜头本身含义的效果,包括叙事蒙太奇(如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理性蒙太奇(如对比蒙太奇、象征蒙太奇)等多种形式。

5. 音画对位:音画对位是指在电影或电视作品中,声音(包括音乐、对话、音响效果等)与画面并非完全同步对应,而是通过刻意错位或非直接相关联的方式,达到强化情感表达、深化主题内涵或引发观众思考的目的。

二、填空题1. 在视听语言中,______是用于描述镜头景别大小的一种分类,其中包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答案:景别2. 按照运动方式划分,摄影机运动主要包括推、拉、摇、移、跟拍和______等。

答案:升降3. 在声音设计中,______常用来刻画人物内心活动、烘托气氛或者转场过渡。

答案:主观音响/内心独白/背景音乐4. 纪录片常用的剪辑方式之一是______,强调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保留事件发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答案:长镜头剪辑5. 电影《教父》开场的经典段落运用了______手法,用一段没有言语的婚礼场景展示出科莱昂家族的人物关系和社会地位。

答案:隐喻蒙太奇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镜头节奏的主要因素?A. 镜头长度B. 镜头切换速度C. 音乐风格D. 摄影机运动速度答案:C2. 在以下哪种剪辑手法中,两个同时发生的事件被交替呈现,以增加剧情紧张感?A. 平行蒙太奇B. 交叉蒙太奇C. 重复蒙太奇D. 对比蒙太奇3. 下列关于声音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A. 可以增强画面的真实感和现场感B. 只能配合画面内容,不能独立存在C. 可以塑造角色性格和推动情节发展D. 可以创造独特的观影氛围答案:B4. 以下哪个镜头运动方式主要用于展现环境全貌或物体整体?A. 推镜头B. 拉镜头C. 摇镜头D. 移镜头答案:B5. 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红色小女孩形象的运用属于哪种蒙太奇手法?A. 对比蒙太奇B. 象征蒙太奇C. 平行蒙太奇D. 交叉蒙太奇答案:B四、多项选择题1. 视听语言中,构成画面空间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A. 光线B. 色彩C. 构图E. 运动答案:ABCDE2. 下列哪些是声音在视听语言中的功能?A. 表现空间感B. 描绘动作细节C. 创造心理空间D. 强化时间观念E. 承担叙事任务答案:ABCDE3. 下列哪些剪辑技巧有助于加快影片节奏?A. 使用快速切换的短镜头B. 采用平行蒙太奇手法C. 运用重复和积累的剪辑手法D. 减少静止镜头的数量E. 加大镜头内部的动作强度答案:ABDE4. 关于视听语言中的色彩运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冷色调往往用于营造冷静、悲伤或恐怖的氛围B. 热色调常用于表现欢快、热烈或激动的情绪C. 色彩可以作为区分不同角色或故事线索的标识D. 影片色调需统一和谐,不能出现色彩冲突E. 色彩可以通过对比和渐变等方式来表达主题和情感变化答案:ABCE四、多项选择题5. 视听语言中,以下哪些元素是构成视听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A. 镜头B. 剪辑C. 蒙太奇D. 声音E. 色彩F. 构图G. 运动答案:ABCDEFG五、判断题1. 长镜头通常用来表示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减少观众的认知负担。

视听语言之镜头语言

视听语言之镜头语言

②景深长镜头
用拍摄大景深旳技术手段拍摄,使处于纵 深处不同位置上旳景物(从前景到后景) 都能看清楚,称景深长镜头。例如,拍摄 火车咆哮而来,用大景深镜头,能够使火 车出目前远处(相当于远景)、逐渐驶近 (相当于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旳过 程都能看清楚。实际上,一种景深长镜头 相当于一组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 写镜头组合起来所体现旳内容。
主观镜头能够体现人物在特殊情况下旳精 神状态。如用天旋地转、摇晃不定旳画面 ,体现人物旳头晕目眩或伤势严重;用光 怪陆离、混沌不清旳画面,体现人物旳醉 眼迷离。
2.客观镜头
客观镜头是指摄影机采用大多数人在拍摄 场合共有旳视点拍摄旳镜头。这种镜头在 直观效果上能够使观众产生现场感,到达 客观体现旳目旳。
(7)升降镜头
升降镜头旳概念 升降镜头是指摄像机随升降机旳上下运动
进行拍摄。
升降镜头旳作用
第一,能够把高、低处旳环境或人物连续 不断旳呈现出来,展示更多旳空间层次。
第二,能够强化画面空间旳视觉深度感、 高度感和气势感。所以,升降镜头常用来 展示事物或场景旳规模、气势和气氛。例 如,大型运动会开幕式旳集体舞表演时, 升降镜头从小景别升起后呈现出大景别画 面中旳群舞场面,给人一种此起彼伏、规 模浩大旳现场感。
(3)增长诗情画意,体现深远旳意境
空镜头具有阐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 能,能够产生见景生情、情景交融等艺术 效果。在电影《上甘岭》中,伴伴随卫生 员王兰“一条大河波浪宽”旳歌声,画面 上出现了一系列镜头:波涛旳春水、飞泻 旳瀑布,碧波荡漾旳水库。这些画面与炮 火连天旳战场形成了对比,为影片增长了 浓郁旳诗情画意。
第二,展示人与物旳空间关系,使人物旳 活动和空间环境结合起来。如.从试验室一 角到正在做试验旳学生,展示了学生是在 试验室这一空间里活动。

编导艺考视听语言名词解释

编导艺考视听语言名词解释

视听语言名词解释1、机位(也叫“镜位”):指的是在任何镜头开始时,摄影机在真实空间中的位置。

如果下一个镜头必须要移动摄影机,改变摄影机的位置,或者仍然在相同的位置,却使用不同的透镜,便称之为另一个机位。

2、镜头:镜头是一种光学元件,也指摄影机开机到关机时间内所记录下来的连续影像,这是指未剪辑的影像。

3、空镜头:又称“景物镜头”,是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的镜头。

作用:①可以交待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故事事件的发生时空。

②作为时空转换的手段。

③为作品增加诗情画意,表达深远的意境,使影片能够产生借物抒情,见景生情。

④抒发影片中的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4、景别:指的是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主体间的距离不同或者所用摄影镜头焦距不同而造成的被摄主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分类: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作用:电影创作者可以运用变化复杂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调度,交替使用各种不同的景别,构成独特的视觉语言,来叙述故事、表达思想。

5、远景:指摄影机距离被拍摄主体之间距离极远,表现出极为广阔的景象的电影画面。

作用:运用远景景别可以全方位的展示自然景观或声势浩大的人群活动,渲染人物所处的环境氛围,常用于开机或结尾处,有很强的抒情效果,从而创造意境、抒发情感、渲染气氛。

6、全景:指摄取人物全身或者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作为具有比较广阔的空间的镜头。

作用:全景可以表现人物的整体动作和人物间的关系,可以展示其全身的姿态,使得观众既可以看清演员的动作,又能看清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7、中景:指表现一个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作用:①重在表现人物的形体运动和情绪交流,一般而言叙事性较强而抒情性往往受到局限②能使观众看清人物脸部表情和形体动作,有利于交代人物之间的关系。

8、近景:指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为距离概念的电影画面。

作用:①人物上半身活动占据画面的显著位置,成为主要表现对象和关注对象,可以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仪表等进行细致地刻画、细腻地表现。

视听语言的视觉构成元素——镜头

视听语言的视觉构成元素——镜头

视听语⾔的视觉构成元素——镜头(⽂章来源:编导培训)在从事影视创作或者分析、解读影视作品时,我们意识到镜头画⾯的拍摄决定着整部影⽚的视听效果。

例如镜头的光圈、物距、焦距的变化决定着影像的景深;镜头与被摄物的远近决定着影像的景别;镜头的位置、⾓度决定着影像的视⾓;镜头选取景框的⼤⼩,决定着影像的构图等等。

总之,镜头是决定了形成影像的绝⼤多数重要元素,没有镜头的拍摄⾏为,⾃然也就没有后期的影像呈现。

镜头是视听语⾔中“视”的部分,也是最基础最为重要的⼀部分。

它是视听语⾔的基础。

本就中我们将学习影像的基本单位“镜头”以及因为镜头变化⽽产⽣的概念与范畴。

其实,严格说来,影视语⾔并不存在某⼀具体的语⾔学意义上的最⼩的切分单位,但是因为在实际的分析影⽚是以镜头为单位分析的,为了便于分析例证,⼈们习惯于以镜头为基本单位。

⼀般情况下,“镜头”具有以下三⽅⾯的含义1、物理学中的“镜头”:指摄影机上的光学透镜组。

(长焦镜头、⼴⾓镜头)2、拍摄时谈到的“镜头”:⼀次开机到⼀次关机之间所摄取的⼀段画⾯。

(特指未经剪辑基本素材)3、剪辑后的“镜头”:两个剪切点之间的⼀段画⾯。

PS:⼀般情况下,我们所指的镜头⼤多数是指剪辑后的“镜头”。

⼀、焦距与景深焦距与景深是相伴相⽣的⼀组概念,焦距决定着景深的范围,当然这是在确保其光圈与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定的。

焦距的概念1、长焦镜头,俗称望远镜头。

通常是指焦距⼤于像平⾯对⾓线的镜头(25mm以上)。

这样的焦距使得拍摄出来的画⾯视野范围较⼩,景深较⼩,纵深空间被压缩,常⽤于表现较远处的物体,因此长焦镜头也多被⽤于偷拍。

其次长焦镜头对于真实空间的⼈为压缩性使其经常被应⽤与⼀些主观化、戏剧化的影像风格中,形象地突出影像的主次。

例如:影⽚《毕业⽣》的开场,在主⼈公本进⼊楼下⼤厅后,导演仅仅运⽤了⼀个长焦摄影的长镜头就完成了全部的场⾯调度,观众既可以观察到周围不断出现的⾏⼈,也可以感受到本对于周围环境的厌恶,画框⼀直框定的⼈物近景在保证了其运动的稳定性之后也巧妙地传达出本渴望摆脱这个空间,实现了近距离移动跟拍不可能达到的效果。

视听语言之镜头语言ppt课件

视听语言之镜头语言ppt课件
变摄像机镜头焦距而连续改变视角,从而 获得连续变化不同景别范围的图像。精品
19
变焦距镜头的作用
通过摄像机镜头焦距的急剧变化,可以起 到急推、急拉镜头的作用。如果缓慢改变 焦距,又产生与推镜头、拉镜头基本相同 的效果,即能从全景推向突出拍摄对象, 或从拍摄对象拉出全景,但周围背景的展 示与推镜头、拉镜头有一定区别,不能拍 摄到被遮住的后景。
精品
4
(3)固定镜头的作用
①固定镜头拍摄类似于人的静观,既是一 种比较深入的观察,又带有比较强的客观 色彩。
②固定镜头拍摄景物适合做环境介绍、转 场交代等。
③固定镜头拍摄人物适合于用做采访介绍 人物、展现冲突过程等。
精品
5
2.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的分类取决于摄像机及其光学镜 头的运动方式,通常有以下集中几种主要 形式:
精品
6
(1)推镜头
推镜头的概念
推镜头是被摄物体不动,摄像机沿直线由 远而近向主体推进所拍摄下的连续画面。
通常是把摄像机放在移动车上拍摄,摄像 机向前推进时,被摄物体的主要部分就在 画面中逐渐变大,次要部分在画面中逐渐 消失,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所要表现的 部位,从整体到局部、从面到点地呈现主 体。
精品
12
第二,展示人与物的空间关系,使人物的 活动和空间环境结合起来。如.从实验室一 角到正在做实验的学生,展示了学生是在 实验室这一空间里活动。
第三,介绍大面积的主体物。如为了展示 我国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覆 盖最厚的地区,可以连续用几个摇镜头来 表现。
使用摇镜头时,通常是用左右(横向)摇 展现宽广的主体物,用上下(纵向)摇展 现高达的主体物。
精品
8
(2)拉镜头
拉镜头的概念 拉镜头与推镜头的运动方向相反,摄像机

视听语言的镜头原理

视听语言的镜头原理

视听语言的镜头原理镜头原理是指通过摄像机、录音设备等工具将视听信息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

在视听语言中,镜头原理是实现影视作品的基本机制之一,它通过不同的角度、距离和焦距来呈现画面,从而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本文将探讨视听语言的镜头原理及其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

一、镜头的选择与运动1. 不同角度的镜头选择在影视作品中,通过选择不同的角度,摄影师可以传达更加丰富的信息。

例如,以鸟瞰镜头呈现的画面可以展示出整体的布局与景观;逆光镜头可以营造出神秘或悬疑的氛围;低角度镜头可以强调人物的力量和威严。

通过合理选择不同的镜头,可以更好地表达剧情和情感。

2. 镜头的运动镜头的运动是指摄影机在拍摄过程中的移动方式。

如前进、后退、旋转或抖动等。

通过镜头的运动,可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节奏感,使观众更加投入到剧情中。

例如,通过追逐镜头可以突出紧张刺激的场景;通过缓慢推进镜头可以制造悬念或焦虑的氛围。

二、镜头焦距的运用1. 广角镜头广角镜头具有大视场角,能够呈现出广阔的画面。

它适用于拍摄广告、旅行纪录片等需要展示环境和场景的作品。

广角镜头可以增加画面的透视感和立体感,同时也能够捕捉到更多的细节和背景信息。

2. 中焦镜头中焦镜头可以更好地捕捉人物的表情和动作,适合用于拍摄讲述故事的影片。

中焦镜头的视角和透视效果与人眼较为接近,使观众可以更加贴近角色的情感和内心变化。

3. 长焦镜头长焦镜头具有较小的视场角,能够聚焦拍摄远处的对象。

长焦镜头适合用于拍摄需要突出主体、瞄准细节的画面。

例如,在纪录片中可以用长焦镜头捕捉野生动物的行为,或者在体育赛事中使用长焦镜头拉近观众和运动员的距离。

三、音频镜头的运用除了视觉镜头,音频镜头也是视听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合理运用音频镜头,可以增加影视作品的真实感和沉浸感。

1. 声音的选择通过选择不同的声音,可以为观众呈现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例如,配上悲伤的背景音乐可以增强观众对悲伤场景的共鸣;使用环境音效可以增加画面的真实感。

视听语言2-镜头、运动..

视听语言2-镜头、运动..
Nhomakorabea.1、推镜头
概念:指镜头逐渐接近被拍摄物的运动。 作用:有助于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将进景推远,摄取更 大的场景,景别由大变小,表现一种主观镜头,主要是强 调人物的内心世界。
1.2、拉镜头
概念:指镜头逐渐离开被拍摄物的运动。 常常被用来表现被拍摄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引导观众 将被拍摄主体放置在一定的参照环境中进行观察。 作用:展示人物在环境中的位置,给观众以情绪的感染力 和无穷的想象。
2.2、主观镜头(镜头的视角)
作用:1、刻画人物内心 2、营造紧张情绪 3、满足观众好奇
2.2、客观镜头(观众的视角)
含义:也称中立镜头,客观描述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的叙 述镜头
2.1、空镜头
含义:镜头中的画面只有景和物,而没有人物的镜头.
2.1、空镜头
作用: 1、交待故事的环境背景。 2、作为时空转换的手段。 3、为作品增加诗情画意, 表达深远的意境。
2.2、主观镜头(镜头的视角)
含义:主观镜头表示片中角色观点的镜头。当角色扫视一 场面,或在一场面中走动时,摄影机代表角色的双眼,显 示角色所看到的景象。
1、运动镜头的构成
运动镜头想对与固定镜头而言,它的特点就是摄影机镜头 不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借助器械来使镜头来换得解放。 镜头一旦产生运动的可能,便总是导致相对于被摄体的距 离、位置的变化,因此运动镜头更多的用来加强画面的关 系,改变观察的角度,对观众心理产生不同形式的冲击。 运动镜头包括推、拉、摇、移、跟这五种基本形式。
1.5、跟镜头
概念:指摄影(像)机镜头与运动着的被拍摄物体保持基 本相同距离的纵向运动。 这种镜头可以在运动中跟踪被拍摄物体,使观众能够细致 地观察处在运动状态中的被拍摄主体及其环境的变化。 作用:跟镜头有利于展示人物在各种动态中的动作造型和 心理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听语言第一章:影像——镜头镜头是影视画面表现的基本单位,指摄影机一次开机、关机过程所拍得的一段画面。

(摄影机不间断地拍摄下来的一个片段)镜头的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景别元素的运用决定风格特征:小景别突出戏剧化特征,能表现细部剧情,大景别弱化戏剧化特征。

远景:顾名思义,远景拍摄点离被摄对象较远,包括的景物范围大。

远景主要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表现自然气势,表现地形特征,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等环境氛围。

远景能抒发情感渲染气氛。

选自《千与千寻》宫崎骏全景:全景是相对人来说的,全景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身或一个小场景全貌为目的。

相对于远景来说,全景包含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中心的主体。

全景是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及其确定事物或人物的空间关系。

结构全景画面时,主要考虑环境与主体物之间的关联,注意主体富有特征的轮廓线条,以达到内容上的丰富和结构上的完美。

中景:中景是表现人的膝盖或腰以上的部分的镜头。

中景是能清楚地表现被摄对象的主要部分和事件的情节性和动作性强的局部。

中景画面中被摄对象的形状特征占主要成分,善于表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相对位置关系,也用于表现幅度较大的动作和物体最有趣味,最吸引人注意的部分。

近景:近景是表现角色胸以上的镜头画面,可以让观众看清人物脸部的神情、手的动作和物体的形态、质感等特征,使观众更加溶入剧情,贴近角色的内心世界。

特写:特写是表现角色肩部以上的头像,身体某个局部或是某一个物件细节的镜头画面。

特写是电影中刻画人物、描写细节的独特表现手段,是电影艺术区别于戏剧艺术的最大的特点之一。

镜头的角度即是摄影机角度,是指摄影机拍摄主体时的倾斜度,一般分为鸟瞰、水平角度、俯角度、仰角度、倾斜。

鸟瞰:是以鸟的视角来拍摄,直接从上空垂直俯视的画面。

在实拍电影中类似于“航拍镜头”的效果,有一定的拍摄难度,而在动画片中正好可以无限制的发挥创作者的想象力。

选自《恶童》水平角度:摄影机位于与角色视角相等的高度。

水平角度的镜头相对来说代表一种客观、中立的叙事观点。

仰视是指摄像机镜头低于被摄物体的角度。

低角度摄影常被用来暗示主体的权势与威慑力,或是用来制造主体的崇高、庄严的气势。

俯视:是指摄像机镜头高于被摄物体的角度。

倾斜镜头:用倾斜的角度来拍摄,画面中的水平线不是水平的,造成一种不稳定的视觉感受。

镜头的运动方式:固定镜头是指在摄影机在不改变机身位置和没有任何运动时所拍摄的画面。

严格的固定镜头是静态构图的单个镜头,只有人物的调度变化。

长固定镜头(镜头时间较长),多是对一个场景和人物动作过程的完整记录,短固定镜头则是更多的交代重要细节和过度环节。

运动镜头能够交代空间、人物关系,可以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暗示人物心理变化。

主要表现方式有:推拉摇移跟升降旋转甩晃等。

(一)推镜头:镜头对准拍摄目标向前推进所进行的拍摄。

1、从群体中突出主体,从全局中突出重点。

推镜头的落幅会将所表现的人或物放大到占画面面积较大的比例,这是向观众进行的重点提示,就像重音符号一样。

推镜头用到影片开始的部分,能渐渐把观众引入故事的特定情境,使其沉浸其中,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代表作《蝴蝶梦》开头就用了一个推镜头。

随着主人公画外音的陈述,镜头缓缓推近,从一座别墅的周围环境一直推到别墅楼房的一个窗口上,这个镜头,不仅突出强调了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而且造成了一种悬念感。

比如从人群中找出主人公。

山上有座庙。

2、强化人物的情绪,喜怒哀乐等。

最常见的作用:推镜头还常常运用将镜头缓慢推成人物面部特写的方式,以表示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如《红河谷》“丹珠被俘从容就义”这一场戏就使用了推镜头,从远景逐渐推成特写,让观众从了解丹珠被俘的处境到逐渐深入人物内心,感受到丹珠的视死如归、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从而获得对人物更为深入和完整地认识。

这种用法流畅自然,富于表现力。

3、模拟视线的集中和投向。

推镜头还能代表人物的视点,让观众和人物产生相同的感受,《精神病患者》中,玛丽安拿了老板让他存进银行的钱打算据为己有并逃走,镜头三次有意地“推”很简明地表现她的心理(模拟主观视点)。

张元的影片《过年回家》中,于小琴深夜洗脚时,看到父亲随手扔在桌子上的五元钱,便产生了据为己有的想法,此时一个推镜头代替了姑娘的视点,逐渐向她注视的目标——五元钱推近,随着镜头的推近,观众也感受到了于小琴此时矛盾犹豫的心境。

选自《风云》快推、急推是一种醒目和特别的强调,有节奏感和强烈的主观性,产生震惊、急促、匆忙的感觉。

缓推、慢推是一种渗透和情绪渲染。

总之,推镜头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往往能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感受。

(二)拉镜头。

拉镜头的方向与推镜头正好相反,摄影机向后退,这样可使画面产生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从一个对象到更多对象的变化。

1、拉出环境,交代典型细节与所处环境的关系。

《红河谷》里面的转经鼓第一次出现时,用了拉镜头,拉出大的环境。

由于拉镜头是从点到面的变化,所以它侧重描写人物所处的空间环境。

影片《角斗士》中,马克西姆斯在逃脱太子康默迪乌斯的谋杀回到西班牙的庄园,发现庄园被大火毁于一旦,妻儿也被吊死在树上,当即昏厥过去,为了交待人物命运和处境,影片随后用了一个拉镜头,逐渐从马克西姆斯的面部特写拉成大远景,从而让观众了解到人物沦落为奴的命运。

2、拉出意外之物,创造戏剧效果。

卓别林《寻子遇仙记》,小孩打玻璃的镜头。

3、结束一次叙述,进行换场或者收尾。

《巴顿将军》片尾。

4、造成剧中人物或者观众对主体物的远离感,赋与画面一种抒情色彩。

类似于远景。

《滚滚红尘》的雪中独步、《红河谷》的草原戏耍。

缓慢的拉镜头,有一种不疾不徐的风格,急速的拉镜头,有一种突然跳出的感觉。

(三)摇镜头。

简称“摇”,这种运动镜头是指在摄影机位置不动的情况下,机身进行上下、左右甚至旋转式摇动的运动镜头。

1、纯描述性摇镜头,扩大镜头的表现视野,利于表现环境空间。

在史诗片中,常试用大全景的摇镜头,用来展现宏伟的场面。

《角斗士》中马克西姆斯每次取得角斗的胜利后,影片都会有个360度的摇拍,古罗马圆形竞技场上周围群情激昂、人头攒动的场景也随之得到展现。

2、戏剧性摇镜头,建立同一空间中各形象之间的关系,推动情节发展。

《疾走罗拉》,罗拉十万火急地找父亲时,父亲正与秘书偷情,罗拉、父亲、秘书三个人对话的摇镜头。

《希茜公主》中,奥地利国王的马车正在公路上奔驰而来,接着镜头一摇出现了正在垂钓的希茜,这个摇镜头由远景摇成近景,就使远道而来的国王和希茜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了两人相遇相爱的情境。

甩,又称“闪摇镜头”,速度极快的摇镜头。

可以摇摄中间的画面影像产生几乎是模糊一片的效果。

用以说明内容的突然过渡,或同一时间内在不同场所发生的并列情景,还可以代替人物主观视线,表现眩晕等心理意识状态。

(四)移动镜头。

简称“移”,指摄影机沿水平面做各方向移动所拍摄的画面。

移动镜头多为动态构图,它能使画面的构图不断变化,各种人物和景物不断展现,这样便于交待和叙述,因而是电影摄影的重要造型手段。

1、进行全景式的展开叙述。

移动镜头在使用中可以使观众跟着人物一起行动,并能感受到人物的所经所历。

《伤逝》中庙会一场戏,镜头随子君和涓生在人群中一块移动,镜头中生动地再现了那富有民俗情趣的北京庙会,观众仿佛也随着人流饶有兴味地参观了一番。

2、建立微观的全景画面,它由具体的点起幅,一个点一个点的具体介绍开来,把这些点综合起来就是宏观全景式的叙述。

费穆的《小城之春》,小妹过生日的一场戏,移动镜头配合人物调度,揭示四个人物间情感关系。

按移动方向可以分为横向移动和纵深移动,按移动方式可以分为跟移和摇移。

(五)跟镜头。

又称“跟拍”,简称“跟”,摄影机跟随运动的被摄体拍摄。

有推、拉、摇、移、升降、旋转等跟拍形式。

跟拍使处于动态中的主体在画面中位置基本不变。

造成恐怖效果的影片中最明显。

(六)晃动镜头,拍摄过程中摄影机机身作上下、左右、前后摇摆的拍摄,常用作主观镜头,如酒醉、精神恍惚、等,或造成乘船、乘车摇晃、颠簸等效果,创造特定的艺术气氛,拍摄时用手持摄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七)升降镜头,摄影机作上下运动拍摄的画面。

常用以展示事件的规模与气势等。

推、拉、摇、移、跟是运动镜头的五种基本形式,在影片创作中,几种镜头常常结合起来运用,以至形成综合性运动镜头,这样可以取得更加丰富的艺术效果。

综合运动镜头,《罗生门》樵夫上山。

(八)变焦镜头。

不改变摄影机及被摄对象的位置仅改变镜头焦距即可获得从全景渐变至近景(或反之)的画面。

可以模拟推、拉等拍摄方法,产生镜头移动的错觉效果。

与真实推拉镜头效果的区别:变焦镜头没有透视关系的变化,相当于人在固定的位置上一会儿看全貌,一会儿又集中视线看局部。

(九)旋转镜头:旋转镜头是指被摄对象呈现旋转效果的镜头。

旋转摄影的方法很多,摄影机机位不动,机身呈仰角,沿光轴在三角架上(或手持摄影机)旋转拍摄;或水平摇拍;或摄影机围绕被摄体旋转拍摄;或摄影机与被摄体同置于一个可旋转的物体上,旋转拍摄,其转动幅度超过360可称旋转摄影。

它常代表人物处在旋转状态的主观视线,或晕眩的主观感受,或旋转的动体,或表现特定的情绪和气氛。

镜头的三种典型类型(按功能方式区分)一.镜头的三种典型类型按照镜头画面的作用与功能,镜头画面可分三种类型:1).关系镜头。

又可以被称为场景主镜头,交待镜头或整体镜头,一般以全景系列(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为主。

常规电影中,此类镜头的使用频率约占5%~10%作用:交待环境,交待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等。

关系镜头在影片的比例超过5%~10%,影片的视觉节奏会舒缓下来,更具有表意更能。

《黄土地》的关系镜头超过了20%,更具有写意效果。

2).动作镜头又称局部镜头,叙事镜头。

约占60~80%景别往往以中景以及近景系列(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为主。

表现人物的对话、表情、动作等。

3).空镜头(也叫渲染镜头)又称“景物镜头”。

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

常用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在银幕的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也有独特作用。

空镜头有写景与写物之分,前者通称风景镜头,往往用全景或远景表现;后者又称“细节描写”,一般采用近景或特写。

空镜头的运用,已不只是单纯描写景物,而成为影片创作者将抒情手法与叙事手法相结合,加强影片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约占5%~10%,超过这一比例,会使影片更具有写意风格。

二.双人对话镜头的三角形机位原理(九个基本镜头)(图略,见张会军《电影摄影画面创作》第70页,或《动画视听语言》第78页)当我们在拍摄两个人交流的场景时,在他们之间有一条无形的关系轴线,也称作关系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