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镜头原理
视听语言课件-镜头(二)

镜头的组接方式 镜头的组接是电影构成的方式,又称蒙太奇 。组接基本上分为切分和组合两种。它根据 影片内容的要求、情节的发展以及观众心理 来进行合乎逻辑、有节奏地切分或组合,从 而起到引导、规范观众注意力,支自己观众 思想与情绪的作用。
电影蒙太奇艺术发展中作出贡献的代表性人物有:美国的大卫· 格里 非斯、前苏联的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
人
• 脸:人最主要特征的集中体现 Nhomakorabea人
• 手:人的第二面孔
人
• 形体:身体和动作,人的全部外在物。表 现生活经历、身体状况、情绪、性格、欲 望等。
景
• 内景 • 外景
景
• 人工景 • 自然景
景
• 再现性场景:以外景或实景为主,人工搭建为辅 优点:纪实风格,叙事性 局限性:时空限制,缺乏主观色彩
画幅是指单反相机CCD感光器面积的大小,分全画幅、APS-C画幅、APS画幅等。 全画幅:传统的照相机胶卷尺寸为35MM,35MM为胶卷的宽度(包括齿孔部分), 35MM胶卷的感光面积为36 X 24MM。换算到数码相机,对角长度越接近43.2MM的 ,CCD/CMOS尺寸越大。佳能EOS 5D MARK II、尼康D800的CMOS尺寸为36 X 24MM APS-C画幅是指指单反相机CCD感光器面积的大小是全画幅的一半面积,大约在 25MMX17MM左右 APS是指APS胶卷有三种尺寸,C、H、P。H型是满画幅(30.3×16.6MM)长宽比为 16:9,C型是在满画幅的左右两头各挡去一端,是长宽比为3:2,P型是满幅的上下两 边挡去个一条,使画面长宽比例为3:1,被称为全景模式。
谢谢
电影镜头的构成:
一个镜头往往包含一个或数个不同的画面,每一个画面又是由许多 相同或不同的画格组成。镜头的画幅为横式长方形,其宽、长比例 ,普通银幕影片为1:1.375,宽银幕影片为1 :2.35, 70毫米影片为 1:2.2。个别镜头采用遮挡等特殊方法拍摄,可以获得圆、三角、竖 式或多画面等特殊画幅。画幅是镜头画面构图的前提,电影的一切 内容都在它里面展现出来。
电影视听语言:第5节 镜头运动

• 运动的构成:①被摄主体的运动②摄像机的运动③综合 运动
• 引起影像运动的因素:被摄对象的运动、摄影机的运动或 者镜头焦距变化、镜头切换或者其他特技
摄影机运动主要方式
• “推拉摇移(升降)跟甩”
• 推镜头(推)
• 推镜头的两种情况:①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前移 动②变焦距,从短焦变到长焦。
• 在拍摄一个镜头时,摄影机的机位不动,只有机 身做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
• 作用:介绍环境、从一个被摄主体转向另一个被 摄主体、表现人物的运动、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 视线、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感受。
• 移动镜头(移)
• 摄影机沿水平方向做各方面的移动(升、降为垂 直方向)。
• 移镜头两种情况:A.人不动,摄影机动. B.人和摄 影机都动。
• 作用:把观众带入故事环境、突出被摄物体、突 出人物某一特征、强调,夸张某些主体、从客观 到主观、表现人物内心感受。
• 拉镜头(拉)
• 拉镜头有两种情况:①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后移 动②采取变焦距镜头,从长焦距调至短焦距
• 作用:表现被摄主体与它所处环境的关系、结束 一个段落或者为全片结尾。
• 摇镜头(摇)
• 跟镜头(跟)
• 摄影机跟随的作用
• ①是电影富有一种“动”的美感,避免了呆板和僵化。 • ②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 • ③造成强烈的“视觉刺激”,是商业片实现票房价值的重
要手段。 • ④摄影机运动是实现长镜头效果的重要手段。
视听语言——镜头.

视听语言第一章:影像——镜头镜头是影视画面表现的基本单位,指摄影机一次开机、关机过程所拍得的一段画面。
(摄影机不间断地拍摄下来的一个片段)镜头的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景别元素的运用决定风格特征:小景别突出戏剧化特征,能表现细部剧情,大景别弱化戏剧化特征。
远景:顾名思义,远景拍摄点离被摄对象较远,包括的景物范围大。
远景主要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表现自然气势,表现地形特征,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等环境氛围。
远景能抒发情感渲染气氛。
选自《千与千寻》宫崎骏全景:全景是相对人来说的,全景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身或一个小场景全貌为目的。
相对于远景来说,全景包含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中心的主体。
全景是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及其确定事物或人物的空间关系。
结构全景画面时,主要考虑环境与主体物之间的关联,注意主体富有特征的轮廓线条,以达到内容上的丰富和结构上的完美。
中景:中景是表现人的膝盖或腰以上的部分的镜头。
中景是能清楚地表现被摄对象的主要部分和事件的情节性和动作性强的局部。
中景画面中被摄对象的形状特征占主要成分,善于表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相对位置关系,也用于表现幅度较大的动作和物体最有趣味,最吸引人注意的部分。
近景:近景是表现角色胸以上的镜头画面,可以让观众看清人物脸部的神情、手的动作和物体的形态、质感等特征,使观众更加溶入剧情,贴近角色的内心世界。
特写:特写是表现角色肩部以上的头像,身体某个局部或是某一个物件细节的镜头画面。
特写是电影中刻画人物、描写细节的独特表现手段,是电影艺术区别于戏剧艺术的最大的特点之一。
镜头的角度即是摄影机角度,是指摄影机拍摄主体时的倾斜度,一般分为鸟瞰、水平角度、俯角度、仰角度、倾斜。
鸟瞰:是以鸟的视角来拍摄,直接从上空垂直俯视的画面。
在实拍电影中类似于“航拍镜头”的效果,有一定的拍摄难度,而在动画片中正好可以无限制的发挥创作者的想象力。
选自《恶童》水平角度:摄影机位于与角色视角相等的高度。
简述视听语言的基本原理

简述视听语言的基本原理视听语言的基本原理视听语言包括狭义的视听语言和广义的视听语言。
所谓狭义,就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所谓广义,还要包含了镜头里表现的内容--人物、行为、环境甚至是对白,即电影的剧作结构,又称蒙太奇思维。
在广义的意义上讲,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是由视听语言所书写而成的文章,只不过这文章不再仅仅存在于白纸之上罢了。
简述视听语言的基本原理,大概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影像(一)镜头:镜头的理解要从设备和拍摄过程中提到的镜头两方面分析。
从设备上讲,物理学中指摄像机上的光学透镜组。
拍摄时说的镜头指剪辑后说的镜头是指两个剪辑点之间的一段画面一次开机到一次关机之间所摄取的一段画面,是未经剪辑的原始素材。
1、形成影像的基本元素机位:任何镜头开始时,摄影机的位置。
画框:最终观看到的影像的边缘。
构图:画面的结构、布局。
景别:画面范围的大小、距离的远近。
角度:摄影机与被摄物体的水平与垂直夹角。
焦距:从镜头镜片的中心点到光线能清晰聚焦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
摄影机的运动:摄影机在拍摄时的位置或角度的改变。
照明:拍摄现场中的光效。
色彩:画面的色彩表现。
场面调度:对于拍摄现场各个元素的综合调度。
2、摄影对于形成影像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摄影机取景框的存在,决定了影像的构图;摄影机距离被摄物体的远近,决定了影像的景别等等(二)画框与构图1、画内空间和画外空间画内空间是我们在画框以内能够直观看到的,而画外空间是留给我们去想象的。
画框未必包围所有的故事情境与人物,原本画框以内空间展现的故事,也可能会延伸到画框以外。
画外空间的主要构成方法:(1)拍摄对象出入画。
(2)人物指向画外的视线或者动作。
(3)画外的人物或者物体投射在画内的影子。
(4)利用镜子等有反射功能的物体或平面。
(5)画外人物有局部出现在画内(6)对画面长时间停留,引人联想画外空间。
(7)摄影机的运动。
(8)打破画面内的一些空间隔断。
(9)画外音。
2、构图:指画面的结构、布局,即画面中各形象元素的联结关系、组合结构。
视听语言的镜头原理

视听语言的镜头原理镜头原理是指通过摄像机、录音设备等工具将视听信息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
在视听语言中,镜头原理是实现影视作品的基本机制之一,它通过不同的角度、距离和焦距来呈现画面,从而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本文将探讨视听语言的镜头原理及其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
一、镜头的选择与运动1. 不同角度的镜头选择在影视作品中,通过选择不同的角度,摄影师可以传达更加丰富的信息。
例如,以鸟瞰镜头呈现的画面可以展示出整体的布局与景观;逆光镜头可以营造出神秘或悬疑的氛围;低角度镜头可以强调人物的力量和威严。
通过合理选择不同的镜头,可以更好地表达剧情和情感。
2. 镜头的运动镜头的运动是指摄影机在拍摄过程中的移动方式。
如前进、后退、旋转或抖动等。
通过镜头的运动,可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节奏感,使观众更加投入到剧情中。
例如,通过追逐镜头可以突出紧张刺激的场景;通过缓慢推进镜头可以制造悬念或焦虑的氛围。
二、镜头焦距的运用1. 广角镜头广角镜头具有大视场角,能够呈现出广阔的画面。
它适用于拍摄广告、旅行纪录片等需要展示环境和场景的作品。
广角镜头可以增加画面的透视感和立体感,同时也能够捕捉到更多的细节和背景信息。
2. 中焦镜头中焦镜头可以更好地捕捉人物的表情和动作,适合用于拍摄讲述故事的影片。
中焦镜头的视角和透视效果与人眼较为接近,使观众可以更加贴近角色的情感和内心变化。
3. 长焦镜头长焦镜头具有较小的视场角,能够聚焦拍摄远处的对象。
长焦镜头适合用于拍摄需要突出主体、瞄准细节的画面。
例如,在纪录片中可以用长焦镜头捕捉野生动物的行为,或者在体育赛事中使用长焦镜头拉近观众和运动员的距离。
三、音频镜头的运用除了视觉镜头,音频镜头也是视听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合理运用音频镜头,可以增加影视作品的真实感和沉浸感。
1. 声音的选择通过选择不同的声音,可以为观众呈现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例如,配上悲伤的背景音乐可以增强观众对悲伤场景的共鸣;使用环境音效可以增加画面的真实感。
广播电视编导视听语言镜头形式

广播电视编导视听语言镜头形式导言广播电视编导是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的关键一环,其主要职责是负责节目内容的策划、编排和制作。
视听语言镜头是广播电视编导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广播电视编导视听语言镜头形式。
一、视听语言的定义与作用视听语言是指通过图像和声音两个方面的表现手段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的一种语言形式。
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视听语言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观众的视听享受,还可以更好地传达节目的主题和情感,增加节目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二、视听语言的分类视听语言可以根据表现手段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 镜头运动镜头运动是指在拍摄过程中,通过镜头的移动和变焦来呈现画面的效果。
常见的镜头运动包括推进、拉迎、横移、旋转等,这些镜头运动能够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层次感。
2. 色彩运用色彩运用是指通过调整摄像机的色彩参数或者后期制作的方式来改变画面的色彩效果。
色彩运用可以通过增强或减弱某种颜色的饱和度、调整亮度和对比度等手段来营造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3. 剪辑手法剪辑手法是指在节目制作过程中,通过剪辑软件的操作来对不同镜头和音频进行拼接、切换和处理,以达到预期的表现效果。
常见的剪辑手法包括跳切、过渡、快速剪辑等,这些手法能够增加节目的紧凑感和节奏感。
4. 音效运用音效运用是指通过录音、后期制作等手段来增强或减弱画面中的声音效果,以增加观众的听觉享受和情感共鸣。
音效运用可以通过调整音量、添加音乐或特殊音效等手段来丰富画面的声音效果。
三、视听语言的运用技巧1. 统一整体风格为了保持广播电视节目的整体风格和统一性,编导需要在使用视听语言时保持一致性。
在节目的策划和制作过程中,需要明确所要呈现的风格和情感,并在视听语言的运用上保持一致。
例如,如果节目的主题是欢乐和轻松的,那么在镜头运动、色彩运用和音效运用上都要选择与之相符合的手法和效果。
2. 融入故事情节视听语言的运用要符合节目的故事情节,能够更好地推进剧情发展和角色塑造。
视听语言的基本原理

视听语言的基本原理视听语言啊,就像是电影和电视的魔法咒语一样。
咱们先来说说视觉部分吧。
画面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就好比是人的眼睛看到的世界。
画面里的构图就像我们摆东西一样,你看一幅画或者一个电影画面,有的东西在中间,那就是中心构图,就像一个人站在舞台中央,所有人目光都被吸引过去。
还有三角形构图呢,三个元素组成三角形,感觉特别稳定,就像三角架一样稳稳当当的。
画面里的色彩也很有讲究哦。
暖色调像红色、橙色,就给人一种热情、温暖的感觉,就像冬天里的小火炉。
冷色调像蓝色、绿色,就会有冰冷、神秘的味道,就像走进了一个幽静的森林。
要是画面突然从暖色调变成冷色调,那可能就是要营造一种情绪的转变啦,比如说本来很欢快的场景突然变得紧张起来。
再说说景别吧。
全景就像是给整个场景拍了个大合照,能让我们看到整个环境,是在大城堡里还是在小胡同里,一目了然。
中景呢,就像是把人物和他周围比较近的环境拍下来,能看到人物的动作、表情,还能看到一点他所在的地方。
近景就更聚焦在人物身上啦,脸上的小表情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要是演员演技好,这个时候就能把我们的心抓得死死的。
特写就更厉害了,专门拍眼睛、嘴巴这些小部位,一个特写镜头下的眼睛,能让我们看到好多情绪,是悲伤、是喜悦还是愤怒,就像能直接钻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样。
还有光线呢。
顺光的时候,人物或者物体都被照得亮亮堂堂的,看起来特别清晰,就像大白天站在太阳下一样。
逆光就不一样啦,人物的轮廓被光勾勒出来,背后亮亮的,前面有点暗,这时候就会有一种神秘的感觉,像是从另一个世界走来的人。
侧光呢,能把人物的脸拍出立体感,一边亮一边暗,就像有了阴影的雕塑一样,特别有质感。
说完视觉,咱再聊聊听觉部分。
声音可不仅仅是让我们能听到说话声那么简单。
背景音乐就像一个默默陪伴的小伙伴,在浪漫的场景里,轻柔的音乐就像微风轻轻吹过心田;在恐怖的场景里,阴森的音乐一响起,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还有环境音呢,在森林里就有鸟儿叫、风吹树叶的声音,要是在城市里就有汽车喇叭声、人群的嘈杂声。
视听语言(二)镜头

• 它在全世界所创下的不可思议的票房收入,标志 着电影从默片时代进入有声片时代,又从黑白片 时代进入彩色片时代后,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 数字化时代。
• 授课小结
• 在今天这节课,我们讲到了视听语言的界 定(视听语言就是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 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 感受了人类接受视听信息的三个特点(视 觉暂留、似动现象、心理补偿)、提到了 影像的基本构成单位——镜头,简单介绍 了构成影像的十大基本元素,着重讲解了 分析影像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第一节 基本概念
影像
• 一、 影像的基本单位——镜头 • 二、 形成影像的基本元素 • 三、分析影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一、 影像的基本单位——镜头
• 1、物理学中的镜头 • 2、拍摄时的镜头 • 3、剪辑后的镜头连续的时间,发生在同一地点的 一个事件。
• 由不同场景构成的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
• 根据镜头的作用和功能,分为三种类型: • 1、关系镜头 • 在影视作品中起到交代场景中的时间、地
点、角色与环境的关系,角色关系,也可 以烘托环境的气氛。
• 1/10左右
• 关系镜头大多采用全景系列景别(大远景、 远景、大全景、全景)进行拍摄。
• 2、动作镜头
• 还原现场机位 • 分析场面调度
镜号 景别 拍摄技巧 画面内容 旁白(对白|解说)音乐音响 镜头长度 备注
背景资料的阅读
• 导演的个人背景(生活经历+专业教育背景) • 冯小刚 • 陈凯歌
• 作品创作的背景 • 3D电影 • 卡梅隆《阿凡达》 • 未来几年的好莱坞,3D电影层出不穷,
《纳尼亚传奇3》、《玩具总动员3》、 《丁丁历险记》等耗资巨大的商业电影, 都将以3D形式呈献给观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镜头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时间长,对于动画来 说6秒以上的镜头就可称之为长镜头;二是保持空 间完整,通过应用景深镜头或移动虚拟摄影机拍摄 。
长镜头在表现宏伟的场面、广阔的环境、精确传达 场景的结构方位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在表现心 理情绪等方面,长镜头也有其独到之处,它不像短 镜头跳跃切割,人为的“撞击、渲染”,使观众难 以看到人物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
日本动画《穿越时空的少女》关系镜头范图
2)动作镜头
也可称之为局部镜头、小关系镜头、叙事镜头。 动作镜头的景别处理以中景及近景系列(中近景、近景、 特写、大特写)景别为主。这类镜头在常规影片中的使用 频率非常高,一般占全部镜头的60-80%,用于表现人物表情、 对话、反应、人物动作等。
日本动画《机动战士高达》动作镜头范图
3)渲染镜头 又称之为空镜头(大部分是有较少的人物的景物镜头和
环境镜头)。 渲染镜头的景别没有特殊的规定性,完全取决于镜头内
容的要求和连接前后镜头时视觉上的变化要求,所以景别 是随意的。一般占全部镜头的5-10%,任务是要在镜头的排 列和并列中起到对叙事本体、影片场景、动作及主体的暗 示、渲染、象征、夸张等作用。
日本动画《穿越时空的少女》暗 示时间推移的连续渲染镜头范图
第二节 镜头内包含的内容─景别、角度、焦点与景深
镜头作为动画的基础,内部具体包括六大要素: 景别、角度、焦点与景深、镜头运动、光线和 声音。
一.景别的视觉强调
动画中采用不同远近的景别交替出现能引导观 众的视线集中到想要突出表现的事物之上,推 动情节的发展。按照景物离虚拟摄影机的远近, 景别可分为以下几类:
日本动画《花田少年史》慢镜头范图
4.按照镜头画面的作用与功能分 1)关系镜头
也可称之为场景主镜头、交待镜头、空间定位镜头、贯穿镜头或 整体镜头。
关系镜头是以全景系列镜头(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为主。 一般占全部镜头的5-10%,用于交待场景的时间、环境、地点和人物等 等,由于该类镜头一般持续时间较长,负担的说明、表意作用重要,因 此,需要较细致的推敲镜头画面的构图,造型元素的安排以及色调、光 影,以得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日本动画《隐秘公主》短镜头应用视频片段
2.按镜头给观众的印象分 1)客观镜头
从导演(也是观众)的视角出发来叙述的镜头叫客观镜头。 这是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类镜头。 2)主观镜头 从剧中人物的视点 出发来叙述的镜头叫主观镜头。
日本动画《千年女优》范图
主观镜头应用动画视频片段
3.按虚拟摄影机拍摄速度分 1)快镜头
景增大。人物比例关系大约 是画面3/4的高度。大全景 镜头景别经常用在场景段落 的开始以表达全面的空间关 系。大全景画面中人物动作 更为清楚,动作、位移在画 面中的变化更为具体。
4.全景
全景镜头中人物在画面中的比 例大约与画幅高度相同。全景画 面景别人物是画幅中的绝对主体, 这时画面中的环境空间则完全成 为一种造型的补充和背景度中镜 头的调度,决定着镜头的分切及 画面中光线、影调、色调、人物 的运动方向等。
日本动画《大炮之街》视频片段
2)短镜头 这是相对长镜头而言,镜头持续时间较短。通
过切割空间、多个短镜头的连接来保持时空的完整 性、连续性,这种镜头节奏感很强,充满力量。
但同样,短镜头如应用过多,切换过急也有其 缺点:一方面,短镜头能够吸引住观众保持高度的 注意力,但如持续时间过长,会使人疲累,晕眩, 等到真正需要观众注意的段落,已无力欣赏;另一 方面,过频变换的镜头画面会造成观众对影片场景 空间乃至情节的认知障碍,削弱观众理解影片的能 力。
第五课 视听语言的镜头原理(1)
第一节 镜头的概念及分类
一 .什么是镜头 动画中用虚拟摄影机从开拍到停止所拍摄到的
系列画面叫做一个镜头。从第二次开拍到再停止就 算第二个镜头。在影片中镜头是最基本的单位,正 是景定由的(于情Sce镜 节ne头 、)的 气,存氛并在。由,于镜镜头头段的落不的同存组在合,,才形构成成了了一场 二 .镜头的分类方法 1.按镜头拍摄时间长短分 1)长镜头
银幕低上于出正现常比速实度际2的4 格运动/ 秒快拍的下效的果镜。头快叫动快作镜的头镜,头放运映用时得在 当应,用会 。产生一种夸张的喜剧性效果,不过在动画片中较少
2)慢镜头 银它幕能高上人于出为正现“常慢延速动缓度作”2。4动慢格作镜/ 秒节头拍奏在下,影的视“镜的延头造长叫型”慢中镜动有头作特,时殊放间的映,意时使义在观, 众看清在正常情况下看不清的一些动作过程
1.大远景
人物在画幅中的大小只占 画幅高度关系的四分之一。画 面以表现远处的人物、景物为 主。
这种景别大多采用静止的画 面,即使是画面主体有激烈的 运动,也不会影响画面构图布 局。
大远景通常用于介绍背景环 境,重点表现一些大场面:如 草原、峡谷、繁华的都市等等。
2.远景 远景与大远景的变化区别并
6.中近景
中近景取人物腰部左右, 也可称为“人物半身镜头” 画面。这种景别的画面处理, 更多考虑的是以中景为依据, 但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对人物 神态的表现。
7.近景 表现人物胸部以上形象的镜头。
此种景别人像占据大部画面,环境 变得零碎而模糊。观众已难于看全 人物的动作,注意中心往往在人物 的肖像和面部表情上。
没有明确的界限。比之大远景 的景别关系,远景中主要被摄 对象在画幅中的比例关系略为 增大。人物在画面中的比例关 系大约是画幅高度的1/2。在这 种镜头画面中,静态画面需要 通过被摄主体的运动或光影强 调突出其自身;动态画面则需 要通过摄影机的运动来突出画 面的主体。
3.大全景 人物在画幅中的比例比远
5.中景
显示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形象的 镜头。此种景别的人物占有空间的 比例增大,观众能看清人物的形体 动作,并比较清楚地观察到人物的 神态表情,从而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情绪。在动画中是使用较多的基本 景别。中景在主要表现人物的同时, 也提供人一定的活动范围,如房间 的一角等。一部动画镜头的成功与 否,中景的运用处理是否精彩有着 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