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运动及其意义
动设计中的镜头运动与镜头选择技巧

动设计中的镜头运动与镜头选择技巧在影视、动画、游戏等设计领域中,镜头运动与镜头选择是极为重要的技巧,它们能够帮助设计师在表达故事情节、展示画面效果以及引导观众视线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动设计中的镜头运动与镜头选择技巧展开详细讨论。
一、镜头运动技巧在动设计中,镜头运动是指通过摄影机的移动、切换、旋转等方式来让画面动起来的技巧。
合理运用镜头运动技巧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并能够突出重点、表达情感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镜头运动技巧。
1. 偏移运动偏移运动是指在画面中让镜头随着被摄体移动而相对移动的技巧。
通过合理运用偏移运动,可以增强观众对被摄体的关注度,使画面更具立体感。
例如,在一个追逐场景中,通过跟随被追逐者的身体偏移运动,可以增加观众对追逐者与被追逐者之间关系的身临其境感。
2. 倾斜运动倾斜运动是指将摄影机绕垂直轴和水平轴进行倾斜,使画面呈现斜角的技巧。
通过倾斜运动,可以营造出一种紧张、扭曲的氛围,适合表达一些悬疑、压抑的场景。
比如,在一部惊悚电影中,使用倾斜运动可以增加观众的紧张感,让他们更加投入到剧情当中。
3. 镜头跟踪运动镜头跟踪运动是指通过摄影机的移动来跟随被摄体,使画面保持被摄体在视野中的位置不变的技巧。
镜头跟踪运动能够突出被摄体的重要性,使观众更加专注于被摄体。
在一场精彩的运动比赛中,运用镜头跟踪运动可以让观众更加沉浸于比赛的激烈氛围中。
4. 运动模糊技巧运动模糊是指通过合理调整快门速度使画面中的动态元素在镜头移动时呈现出模糊效果的技巧。
运用运动模糊技巧可以表现出画面中物体的高速运动状态,增强观众对画面的动感体验。
例如,在一个汽车追逐场景中,运用运动模糊技巧可以让观众感受到汽车高速行驶的紧张感。
二、镜头选择技巧在动设计中,镜头选择是指选择合适的视角和焦距来拍摄画面的技巧。
合理的镜头选择能够决定观众对画面的感知和理解,并能够突出画面中的重点内容。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镜头选择技巧。
运动镜头

跟 镜 头
定义: 摄像机跟随被摄主体运动拍摄的镜头。通常 与其他运动镜头不固定的组合起来用。 分为:跟移、跟摇。
跟镜头分类和拍摄
* 1 跟移:摄像机在移动中始终跟随被摄主体运动。 2 跟摇: 摄像机机位不动,以摇拍的方式来跟随
运动主体。
摇移: 跟的方法:采用广角,尽量使主体在画框中的位置
基本保持不变。
㈡拉镜头
摄像机运动方式与推镜头方向相反,摄 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镜头画面显示出由 局部到整体的变化,背景空间越来越大。
运 动 镜 头
1 表现主体事物处在何种空间环境中。
2 归纳总结段落或全片收场
因为拉镜头使人的感觉从局部窄小的空间过渡到开 阔舒展的空间,使局部强调过的景物囊括到落幅的全景 之中,因此具有归纳总结的含义。 另外,它使一个富有动作性的场面趋于安稳平和。
转镜头
定义:摄像机以镜头光轴为中心倾斜、旋转 拍摄时产生的“转”的效果的镜头 。
作用:多用于表现人物兴奋或头晕目眩的主观 镜头。
小窍门:对于四周高耸林立的楼房,用广角仰
拍环摇一圈,也会产生“转”的效果。
甩镜头
定义:有一个稳定的起幅画面,后面是一个快 速的跟摇,使画面景物虚化。再接一个 静止的画面。 作用:1 表现快速运动主体,运动前后的状态 2 表现剧中人快速搜寻时的主观镜头
运动镜头
固定镜头:摄影机位置不动、镜头焦距固 定不变的情况下摄取的画面。 运动镜头:摄影机位置改变的情况下拍摄 的画面。
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 升降镜头、甩镜头等。
起幅和落幅:在运用运动摄影时,在运 动的起点与终点处要留有一段稳定时间, 称之为起幅和落幅。
镜头的运动往往意味着视点的运动 客观视点:镜头代表叙事人的视点,镜 头的运动只是单纯交代事实与细节。 主观视点:镜头运动的路线正是剧中人 物的运动,代表剧中人物的视角。 无人称视点:既不代表剧中人物,又并 非叙事人的视点,往往用以表示悬念。
电影摄影中的运动与镜头如何让观众身临其境

电影摄影中的运动与镜头如何让观众身临其境电影是一种视听艺术,通过图像与声音的结合,将故事情节传递给观众。
而在几乎所有的电影中,摄影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电影摄影师利用各种技巧,运用运动和镜头,使得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电影中的故事和情节。
本文将探讨电影摄影中的运动与镜头是如何创造出这种沉浸式的观影体验的。
I. 镜头的运动镜头的运动是电影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运动镜头的选择和操作,摄影师能够将观众从不同视角引导到故事的关键场景,增强剧情的张力。
1. 追踪镜头追踪镜头是电影摄影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
通过镜头的追踪,观众可以感受到主角的紧张和刺激。
例如,在动作片中,当主角在追逐场景中飞奔时,摄影师会使用追踪镜头来紧随其后,使观众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
2. 隐蔽镜头隐蔽镜头是一种通过隐藏镜头来制造悬念和紧张氛围的手法。
通过运用隐蔽镜头,摄影师可以在关键时刻让观众感到意外和惊讶,增强剧情的吸引力。
在惊悚片中,摄影师常常利用隐蔽镜头来制造出令人紧张的氛围,让观众充分融入到电影中。
II. 镜头的选择除了镜头的运动,摄影师还要对镜头的选择进行精心设计,以创造出更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1. 大特写大特写是电影中常见的一种镜头,通过放大主角面部或物体的细节,使观众更加紧密地关注其中的情感和细微变化。
在爱情片中,大特写常被用于表达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角色的内心。
2. 宽景镜头宽景镜头主要用于展示壮观的场景和开阔的环境。
通过宽景镜头,观众能够感受到电影中的广阔世界和壮美景色。
例如,在冒险片或自然纪录片中,摄影师常用宽景镜头来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和震撼。
III. 运动与镜头的结合镜头的运动和选择可以相互结合,创造出更加惊人和引人入胜的效果。
1. 镜头运动+大特写通过将镜头运动与大特写相结合,摄影师可以在放大情感时增强剧情的悬念。
当镜头逐渐放大到大特写时,观众可以更加接近角色,深入了解角色的情感体验。
简述镜头运动的作用

简述镜头运动的作用
镜头运动是指通过改变镜头的焦距、角度、位置或运动方式来在电影、电视剧或其他视觉
媒体中创造特定的效果。
以下是镜头运动的几种常见作用:
1. 创造戏剧性效果:镜头运动可以增强场景的紧张感和戏剧化效果。
比如,通过追踪镜头的移动,跟随角色的动作,可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紧迫感。
2. 表达情绪和主题:镜头运动还可以通过其速度、方向和角度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主题。
例如,通过快速剪辑和抖动镜头来传达紧张和忧虑的感觉,或通过缓慢的运动和柔化的焦点来创造浪
漫和温柔的氛围。
3. 传递信息和重点突出:通过镜头运动来突出重要细节或展示特定场景,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
理解故事情节和情感。
例如,在一个重要对话中,放大或缩小角色的面部表情可以突出表达他
们的情绪和态度。
4. 节奏和节奏感:镜头运动还可以通过镜头的节奏和转场来影响观众对故事的感知。
例如,通
过快速剪辑和镜头跟随动作来创造紧凑的节奏感,或通过缓慢运动和长镜头来创造悠闲和宁静
的感觉。
总之,镜头运动是电影和其他视觉媒体中重要的创作技巧,可以通过改变镜头的各种参数和运
动方式来创造各种效果和传达信息。
镜头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情感体验,还可以
帮助导演更好地表达故事情节和主题。
镜头运动的名词解释

镜头运动的名词解释镜头运动是电影制作和摄影领域中常见的一项技术,通过对摄影机或摄像机的位置、视角和焦距的变化,来创造视觉上的动态效果。
镜头运动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画面的生动和变化,增强电影、电视剧或广告等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1. 前景与后景的对比镜头运动常用的一种技巧是通过调整焦点和镜头的位置,将前景与后景分别呈现给观众。
这种运动常见于追逐场景中,通过快速调整焦距,让前方的景物清晰可见,而背景则模糊不清,从而让观众更加专注于主要人物或行为。
2. 倾斜和偏移倾斜和偏移是常用的另一种镜头运动方式。
通过倾斜摄影机或摄像机,或者使用特殊的镜头来创造一个斜视角度,可以给观众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
这种运动常用于表达紧张、不稳定或夸张的情绪,例如悬疑片或恐怖片的紧张时刻。
3. 运动的跟随镜头运动还可以通过跟随主体物体或人物的运动,在画面中模拟观看者的视角。
这种技术常见于追逐、激烈运动或动作片中。
通过通过镜头追踪主要人物的运动,观众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其速度、力量和紧张感。
4. 缩放和变焦缩放和变焦是另一种常用的镜头运动技术。
通过调整镜头的焦距,可以在不改变摄影机的位置的情况下,改变画面的大小,从而提供一种近距离或远距离的效果。
这种技术常常用于追捕或表达人物内心矛盾的时刻。
5. 中焦和超视角中焦和超视角是镜头运动中常用的两种技术,通过调整镜头的焦距,可以创造不同的视觉效果。
中焦可以提供更接近真实视角的拍摄效果,更贴近人眼的观察方式。
而超广角则可以使画面增加透视感和视觉冲击力,让观众感受到更广阔的场景。
总结:镜头运动在电影制作和摄影中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和艺术手法。
通过调整镜头的位置、焦点和焦距,可以创造出富有动感和生动效果的画面,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无论是追逐戏、悬疑片还是动作电影,镜头运动都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视觉感受,使观众更加沉浸于作品中。
对于电影制作人员和摄影师来说,了解和掌握镜头运动的技巧是必不可少的,以便能够创造出更具艺术性和戏剧性的视觉作品。
剪辑中的镜头运动

剪辑中的镜头运动剪辑是电影、电视剧等视听作品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镜头运动则是剪辑中常用的一种手段。
镜头运动通过调整镜头的焦距、移动距离和角度等方式,使画面产生动态效果,增强观众的观赏感。
本文将从定义镜头运动、镜头运动的分类以及镜头运动的使用技巧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镜头运动的定义镜头运动指的是通过改变镜头的角度、焦距、位置等手段,使得拍摄的画面呈现出动态效果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镜头的前后移动、上下移动、左右移动、倾斜、旋转等方式实现。
镜头运动可以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同时也可以表达出导演的意图和情感。
二、镜头运动的分类1.追焦运动追焦运动是指通过调整镜头的焦距来改变画面的清晰度和模糊度,使得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对象或场景上。
追焦运动常常用于表现剧情的聚焦和转移,也可以用于制造悬念和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
2.跟踪运动跟踪运动是指通过调整镜头的位置和角度,使得画面能够跟随运动的对象进行移动。
跟踪运动常用于拍摄追逐、尾随等场景,使得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追逐的紧张和刺激。
3.平移运动平移运动是指通过调整镜头的水平或垂直移动,使得画面呈现出左右或上下滑动的效果。
平移运动常用于表现空间的变化和过渡,使得画面更加流畅和连贯。
4.旋转运动旋转运动是指通过调整镜头的旋转角度,使得画面呈现出旋转的效果。
旋转运动常用于表达剧情的变换、情感的转折,也可以用于制造梦幻、幻觉等效果。
三、镜头运动的使用技巧1.关注剧情需求在运用镜头运动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剧情的需求和导演的意图。
不同的剧情需要不同的镜头运动来达到最佳的效果,因此在选择镜头运动时要与导演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
2.控制镜头运动的速度镜头运动的速度是影响观众感受的关键因素之一。
过快的镜头运动容易造成观众的视觉疲劳,而过慢的镜头运动则可能使得观众失去兴趣。
因此,在使用镜头运动时需要恰到好处地控制速度,使得画面呈现出舒适和流畅的效果。
3.运用镜头运动突出重点镜头运动可以通过调整焦距、位置和角度等方式来突出特定的对象或场景。
简述运动镜头的运动形式及其特点

简述运动镜头的运动形式及其特点
运动镜头是指在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使用的一种特殊镜头,通过摄影机的移动来表现画面中的运动。
运动镜头的运动形式有多种,包括追踪镜头、推拉镜头、旋转镜头、抖动镜头等。
1. 追踪镜头:摄影机跟随被拍摄对象的运动,保持与其相对位置的稳定。
追踪镜头可以使观众感受到被拍摄对象的速度和动态,增强紧张感和真实感。
2. 推拉镜头:摄影机前后移动,改变拍摄对象与摄影机的距离。
推拉镜头可以改变画面的焦距,使观众感受到远近的变化,增强空间感和立体感。
3. 旋转镜头:摄影机绕着被拍摄对象旋转,改变角度和视角。
旋转镜头可以使观众感受到画面的旋转和转换,增强戏剧性和动感。
4. 抖动镜头:摄影机快速晃动或颤抖,模拟剧烈运动或紧张情节。
抖动镜头可以增加紧张感和紧迫感,使观众更加投入到故事情节中。
运动镜头的特点是能够通过摄影机的移动来表现画面中的运动,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沉浸感。
运动镜头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动感,增强戏剧性和紧张感。
运动镜头的运用需要摄影师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合理运用运动镜头可以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效果。
总结镜头运动有关知识点

总结镜头运动有关知识点一、镜头运动的分类1.平移平移是指摄像机沿水平轴线移动的过程。
在画面中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的移动。
2.摇摄摇摄是指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的垂直移动。
3.追焦追焦是指在摄像过程中,摄像机通过变焦镜头对焦点进行追踪和调整,使其产生清晰变化的过程。
4.旋转旋转是指摄像机沿着自身中心轴线进行旋转,可以是水平或垂直方向。
5.变焦变焦是指通过变焦镜头调整镜头焦距,使画面中的目标物或者景物的大小发生改变。
6.抖动抖动是指摄像机由于受到外部震动或者操作不稳定产生的画面抖动。
二、镜头运动的表现功能1.引导观众视线镜头运动可以通过摄像机的移动和变焦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人物或者情节上。
2.增强场景氛围通过镜头运动可以将摄像机置身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增添场景的氛围感,使观众感受到更加真实的场景。
3.丰富画面表现镜头运动可以通过不同的移动和变焦方式,丰富画面表现,使画面更加生动和丰富。
4.诠释人物情感镜头运动可以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诠释人物的情感状态,例如通过平移和旋转表现人物的迷茫和彷徨,通过追焦展现人物的专注和坚定等。
5.调整画面结构通过镜头运动可以调整画面的结构,使画面的主次关系更加清晰和合理。
6.节奏感通过镜头运动的快慢、大小的变化,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节奏感,使影像更加生动和紧凑。
三、镜头运动的应用技巧1.平稳性镜头运动一定要稳定平滑,避免画面抖动或者舞蹈感,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
2.节奏感镜头运动的节奏感是影片的灵魂,运用得当可以使影片更有张力和节奏。
3.角度选择不同的角度可以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摄像师需要根据情节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角度来进行拍摄。
4.变焦使用变焦是影片中常见的一种镜头运动,可以通过变焦来调整画面的焦距和大小,运用得当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
5.追焦技巧追焦是对焦点进行追踪和调整,需要摄像师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不失焦,保持画面的清晰度。
6.剧情要求镜头运动的应用要根据影片的情节和需要,合理的运用镜头运动可以提升影片的艺术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头运动的目的:通过连续的记录呈现被摄主体的运动过程,利用摄像机的运动使不动的物体和景物发生了运动各位置的变化。
表现人们生活中流动的视觉点和视向,产生多变的景别、空间、角度、层次。
形成多变的画面构图和审美效果。
根据视点运动的方式要以人为客观性角度和主观性角度:①客观性角度是指依据常人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习惯而进行的旁观式拍摄,是电视节目运用最为频繁、最为普遍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方式。
客观性角度拍摄的画面就仿佛观众在现场参与事件进程、观察人物活动、欣赏风光景物一般,画面平易亲切,贴近生活。
②主观性角度是一种模拟画面主体(可以是人、动物、植物和一切运动物体)的视点和视觉印象来进行拍摄的角度。
主观性角度由于其拟人化的视点运动方式,往往更容易调动观众的参与感和注意力,容易引起观众的强烈的心理感应。
运动摄像: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改变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
通过这种拍摄方式所拍到的画面,称为运动画面。
如:由推、拉、摇、移、跟、升降摄像和综合运动摄像形成的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升降镜头和综合运动镜头等。
一、拉拉摄是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近至远与主体拉开距离的拍摄方法。
用这种方法拍摄的电视画面叫拉镜头。
1 、拉摄镜头的画面特点第一、拉镜头形成视觉后移效果第二、拉镜头使被摄主体由大变小,周围环境由小变大2 、拉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第一、拉镜头有利于表现主体和主体与所处环境的关系第二、拉镜头画面的取景范围和表现空间是从小到大不断扩展的,使得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
第三、拉镜头是一种纵向空间变化的画面形式,它可以通过纵向空间和纵向方位上的画面形象形成对比、反衬或比喻等效果。
第四、一些拉镜头以不易推测出整体形象的局部为起幅,有利于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逐渐出现直至呈现完整形象的想象和猜测。
第五、拉镜头在一个镜头中景别连续变化,保持了画面表现空间的完整和连贯。
第六、拉镜头内部节奏由紧到松、与推镜头相比,较能发挥感情上的余韵,产生许多微妙的感情色彩。
第七、拉镜头常被用作结束性和结论性的镜头。
第八、利用拉镜头来作为转场镜头。
3 、拉镜头的拍摄及其要求拉镜头的拍摄镜头运动的方向与推镜头正相反,但它们有着基本一致的创作规律和一般要求。
不同的是,推镜头要以落幅为重点,拉镜头应以起幅为核心。
二、移移摄是将摄像机架在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而进行的拍摄。
用移动摄像的方法拍摄的电视画面称为移动镜头,简称移镜头。
1 、移动镜头的画面特征第一、摄像机的运动使得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之中,画面内的物体不论是处于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都会呈现出位置不断移动的态势。
第二、摄像机的运动,直接调动了观众生活中运动的视觉感受,唤起了人们在各种交通工具上及行走时的视觉体验,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第三、移动镜头表现的画面空间是完整而连贯的,摄像机不停地运动,每时每刻都在改变观众的视点,在一个镜头中构成一种多景别多构图的造型效果,这就起着一种与蒙太奇相似的作用,最后使镜头有了它自身的节奏。
2 、移动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第一、移动镜头通过摄像机的移动开拓了画面的造型空间,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
第二、移动镜头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的复杂场景时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
第三、移动摄像可以表现某种主观倾向,通过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镜头表现出更为自然生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第四、移动摄像摆脱定点拍摄后形成多样化的视点,可以表现出各种运动条件下的视觉效果。
3 、移动镜头的拍摄要点移动摄像主要分两种拍摄方式,一种是摄像机安放在各种活动的物体上;一种是摄像者肩扛摄像机,通过人体的运动进行拍摄。
这两种拍摄形式都应力求画面平稳、保持画面的水平。
在实际拍摄时尽量利用摄像机的变焦镜头中视角最广的那一端镜头。
因为镜头视角越广,它的特点体现的越明显,画面也容易保持稳定。
三、跟拍跟摄是摄像机始终跟随运动的被摄主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
用这种方式拍摄的电视画面称跟镜头。
1 、跟镜头的特点第一、画面始终跟随一个运动的主体第二、被摄对象在画框中的位置相对稳定第三、跟镜头不同于摄像机位置向前推进的推镜头,也不同于摄像机位置向前运动的前移动镜头2 、跟镜头的作用第一、跟镜头能够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中的被摄主体,它既能突出主体,又能交待主体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跟镜头跟随被摄对象一起运动,形成一种运动的主体不变、静止的背景变化的造型效果,有利于通过人物引出环境第三、从人物背后跟随拍摄的跟镜头,由于观众与被摄人物视点的同一,可以表现出一种主观性镜头第四、跟镜头对人物、事件、场面的跟随记录的表现方式,在纪实性节目和新闻的拍摄中有着重要的纪实性意义3 、跟镜头拍摄时应注意的问题第一、跟上、追准被摄对象是跟镜头拍摄基本的要求第二、跟镜头是通过机位运动完成的一种拍摄方式,镜头运动起来所带来的一系列拍摄上的问题,如焦点的变化,拍摄角度的变化,光线入射角的变化,也是跟镜头拍摄时应考虑和注意的问题四、摇遥摄是指当摄像机机位不动,借助于三角架上的活动底盘或拍摄者自身的人体,变动摄像机光学镜头轴线的拍摄方法。
用遥摄的方式拍摄的电视画面叫遥镜头。
1 、遥镜头的画面特点第一、摇镜头犹如人们转动头部环顾四周或将视线由一点移向另一点的视觉效果。
(a)第二、一个完整的摇镜头包括:起幅、摇动、落幅三个相互贯连的部分。
三、一个摇镜头从起幅到落幅的运动过程,迫使观众不断调整自己的视觉注意力。
2 、摇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第一、展示空间,扩大视野第二、有利于通过小景别画面包容更多的视觉信息第三、能够介绍、交待同一场景中两个主体的内在联系第四、利用性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两个主体,通过摇镜头把它们连接起来表示某种暗喻、对比、并列、因果关系第五、在表现三个或三个以上主体或主体之间的联系时,镜头摇过时或作减速、或作停顿,以构成一种间歇摇第六、在一个稳定的起幅画面后利用极快的摇速使画面中的形象全部虚化,以形成具有特殊表现力的甩镜头第七、便于表现运动主体的动态、动势、运动方向和运动轨迹第八、对一组相同或相似的画面主体用摇的方式让它们逐个出现,可形成一种积累的效果第九、可以用摇镜头摇出意外之象,制造悬念,在一个镜头内形成视觉注意力的起伏第十、利用摇镜头表现一种主观性镜头第十一、利用非水平的倾斜摇、旋转摇表现一种特定的情绪和气氛第十二、摇镜头也是画面转场的有效手法之一3 、摇镜头的拍摄要求第一、摇镜头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第二、摇摄速度会引起观众视觉感受上的微妙变化第三、摇镜头要讲求整个摇动过程的完整与和谐五、升降镜头摄像机借助升降装置等一边升降一边拍摄的方式叫升降拍摄。
用这种方法拍摄到的画面叫升降镜头。
1 、升降镜头的画面造型特点第一、升降镜头的升降运动带来了画面视域的扩展和收缩(a)第二、升降镜头视点的连续变化形成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多构图效果2 、升降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第一、升降镜头有利于表现高大物体的各个局部第二、升降镜头有利于表现纵深空间中的点面关系第三、升降镜头常用以展示事件或场面的规模、气势和氛围第四、利用镜头的升降可以实现一个镜头内的内容转换与调度第五、升降镜头的升降运动可以表现出画面内容中感情状态的变化六、推推镜头是摄像机向被摄主体方向推进,或者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远而近向被摄主体不断接近的拍摄方法。
用这种方式拍摄的运动画面,称为推镜头。
推镜头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 、推镜头的画面特征:第一、推镜头形成视觉前移效果第二、推镜头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第三、推镜头使被摄主体由小变大,周围环境由大变小。
2 、推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第一、突出主体人物,突出重点形象第二、突出细节,突出重要的情节因素第三、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
第四、推镜头在一个镜头中景别不断发生变化,有连续前进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第五、推镜头推进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从而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第六、推镜头可以通过突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来表达特定的主题和涵义第七、推镜头可以加强或减弱运动主体的动感3 、推镜头的拍摄及应注意的问题第一、推镜头形成的镜头向前运动是对观众视觉空间的一种改变和调整,景别由大到小对观众的视觉空间既是一种改变也是一种引导。
推镜头应有其明确的表现意义,在起幅、推进、落幅三个部分中,落幅画面是造型表现上的重点。
第二、推镜头的起幅和落幅都是静态结构,因而画面构图要规范、严谨、完整。
第三、推镜头在推进的过程中,画面构图应始终注意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中心的位置。
第四、推镜头的推进速度要与画面内的情绪和节奏相一致。
第五、在移动机位的推镜头中,画面焦点要随着机位与被摄主体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七、综合运动镜头综合运动摄像是指摄像机在一个镜头中把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各种运动摄像方式,不同程度地、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拍摄。
用这种方式拍到的电视画面叫综合运动镜头。
第一、综合运动镜头的镜头综合运动产生了更为复杂多变的画面造型效果第二、由镜头的综合运动所形成的电视画面,其运动轨迹是多方向、多方式运动合一后的结果2 、综合运动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第一、综合运动镜头有利于在一个镜头中记录和表现一个场景中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第二、综合运动镜头是形成电视画面造型形式美的有力手段第三、综合运动镜头的连续动态有利于再现现实生活的流程第四、综合运动镜头有利于通过画面结构的多元性形成表意方面的多义性第五、综合运动镜头在较长的连续画面中可以与音乐的旋律变化相互“合拍”,形成画面形象与音乐一体化的节奏感第一、除特殊情绪对画面的特殊要求外,镜头的运动应力求保持平稳第二、镜头运动的每次转换应力求与人物动作和方向转换一致,与情节中心和情绪发展的转换相一致,形成画面外部的变化与画面内部的变化完美结合第三、机位运动时注意焦点的变化,始终将主体形态处理在景深范围之内。
第四、要求摄录人员默契配合,协调动作,步调一致。
八、空镜头又称“景物镜头”。
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
常用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在银幕的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也有独特作用。
空镜头有写景与写物之分,前者通称风景镜头,往往用全景或远景表现;后者又称“细节描写”,一般采用近景或特写。
空镜头的运用,已不只是单纯描写景物,而成为影片创作者将抒情手法与叙事手法相结合,加强影片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关于动向(速)动向是的推拉方向。
推拉的方向,由关注点的大小关系和被摄物的运动方向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