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表面积仪标定原始记录表格
水泥比表面积自校表格

精心整理
比表面积仪自校记录
自检单位:石家庄宏强公路工程检测有限公司HQJ/JL-ZJ-015
第1页/共1页
设备名称设备编号
规格型号出厂编号
生产厂家校准日期
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
校准环境
外观检查
校准项目技术要求
实测值
1 2 3 平均
漏气检查
观察5min 液面不下降
透气圆筒尺寸内径(mm)12.70+0.05——高度(mm)55±10——
穿孔板尺
寸
内径(mm)12.70-0.05——厚度(mm) 1.00-0.1——小孔内径(mm)1±0.05
——
——
——
捣器尺寸
直径(mm)12.600+0.05——扁平槽宽度(mm) 3.0±0.3——捣器底面与穿孔板之间
距离(mm)
15.0±0.5
未装料装满水银质量m A(g) ——
装料后装满水银质量m
B
(g)——
温度(℃)——
粉料层体积V(0.001cm3)——
校准结果
备注
校准校核日期。
表面积原始数据记录

1
2
3
4
备注:1、气体在皂膜流量计的计时体积为ml;
2、实验开பைடு நூலகம்温度为℃,结束温度为℃;
3、N2在常压下的沸点为℃,吸附温度下液氮的饱和蒸汽压为mmHg;
4、实验设备编号为第套。
表4第套设备相应参数表
样品编号
质量/mg
比表面积/(m2/g)
死体积/mm
所用定量管长度/(mm)
3-1
3-2
五、原始数据记录
表2流量测定原始数据表
被测气
第一次测量时间/s
第二次测量时间/s
第三次测量时间/s
H2
混合气1
混合气2
混合气3
混合气4
备注:气体在皂膜流量计的计时体积为ml。
表3不同N2流量下色谱实验结果记录表
实验序号
各气相色谱峰面积
1号样品脱附峰面积
/u*As
2号样品脱附峰面积
/u*As
标定气体峰面积
勃氏法水泥比表面积检验原始记录

勃氏法水泥比表面积检验原始记录
建筑工程合同书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及国家住建部、区州建委对建筑安装工程的有关规定,经双方协商签定合同如下:
一、工程概况及承包方式
1、工程名称:奇台县建筑材料检测中心粉刷工程。
2、工程地点:奇台县纸厂巷。
3、工程承包方式:包工包料。
4、工程概况:奇台县建筑材料检测中心维修重新粉刷内外墙面,内门及采暖管道刷油漆。
二、工程内容:外墙801涂料、内墙刷815涂料、油漆墙群、内门刷漆、暖气管道刷油漆。
三、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以甲方的使用要求为依据:工程包干价为:19000元。
大写:壹万玖千元整。
四、工程期限
工程开工日期:2015年8月20日
五、质量要求
按国家建设部行业标准《建筑装饰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的标准执行,工程。
试验表117比表面积测定仪试料层体积标定记录表

页码共页
试验表117 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编号:
项目名称
施工单位
取样日期
合同段
监理单位
试验日期
单位工程
检验单位
分部工程
工程部位
分项工程
桩号范围
使用范围
取样地点
透气仪
序号
试验
编号
标定时
温度(℃)水银密度(g/mL)透气圆
筒+滤
纸质量
(g)
加满水银
后总质量
(g)
筒内水
银质量
(g)
加水泥
质量
(g)
水泥+
水银+
圆筒质
(g)
水银
质量
(g)
试料层
体积
(mL)
试料层
平均体积
(mL)
自检意见
监理意见
试验:复核:试验室主任:试验监理工程师:
水泥密度、比表面积检测原始记录(最新)

共
页第页
校核:
检测:
计算结果比表面积平均
值
备注
2#
计算公式
W=
试样
编号空隙率ε
质量W(g)
透气时间T(s)
比表面积S(㎡/kg)检测室温(℃)
空气粘度ηs (Pa·s)
1#比表面积Ss(㎡/kg)
透气时间Ts(s)试料层体积标定温度(℃)
空气粘度
ηs (Pa·s)
计算公式比表面积检测依据GB/T 8074-2008
检测室温度℃仪器设备编号
检测室湿度
%标准粉空隙率εs
密度
单值
平均值
不符合,
不符合描述:
密度
检测依据GB/T28-2014仪器设备编号试样质量m,g
初始
第二次
恒温水槽温
度,℃
恒温水槽温度,℃
检测室温度
℃
样品状态
符合
到样日期
年 月 日
检测日期
年 月 日(单位名称)
受控编号:
水泥密度、比表面积检测原始记录
样品编号:
№:。
水泥比表面积记录表

QD5.9/SN-1-2 样品编号 试验单位 检评依据 试样描述 样品名称、规格 试 验 者 校 核 者 试验日期
水泥密度试验
试验次数 1 2 水泥 质量P(g) 氏比重瓶读数(ml) 第一次V1 第二次V2 水泥体积V=V2-V1(cm )
3
水泥密度 ρ =1000*P/V (kg/m3)
水泥密度平均值 3 (kg/m )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
被测试样 试验次数 温度t (℃) 空隙率ε (%)
密度 ρ (kg/m3)
标准试样 时间Ts (s) 温度ts (℃)
空隙率 ε s(%) 密度ρ
s
时间T(s)
比表面积SS (m2/kg)
(kg/m3)
被测试样 比表面积 SC(m2/kg)
比表面积平均值 S(m2/kg)
1 2
主要仪器名称/编号
温度/湿度
使用情况 结论:
第
页 共
页
注:注:1、当ρ =ρ s,ε =ε s且试验时温差不大于±3℃时,SC =SS T/ Ts ; 2、当ε ≠ε s且试验时温差不大于±3℃时, SC =[SS T (1-ε s) 3]/[ Ts(1-ε ) s3 ]; 3、当ρ ≠ρ s,ε ≠ε s且试验时温差不大于±3℃时,SC =[ SS (1-ε s) 3 ρ s]/ [ Ts (1-ε ) 3 ρ ]。 T s
透气法比表面积仪检定记录

s 以实测为准
检定数据
ρ1= 92.12g ρ2=66.91g T1= 0 s T2= 255.6 s
标定号
ρ1=92.11g ρ2= 66.92g T1= 0 s T2= 255.0 s
结果
ρ’1=92.115g ρ’2= 66.915 g
V=1.8618cm3
T’1= 0 s T’2= 255.3s
主要项目鉴定结果 检测项目 圆筒试料层体积 标准粉的密度 标准粉的比表面积 标准时间 测标准时间的温度 备注
单位 Cm3 g/cm3 Cm2/g s
℃
实测值 1.8618 3.040 3964 255.3 25
透气法比表面积仪标定记录
单位
标定号
序号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检定数据
结果
1 外观及其他
按规程目测
2 漏气检查
min 3 min 内液面不下降
3 圆筒内径
㎜ 12.7-12.75
4 穿孔板直径
㎜ 12.65-12.70
5 穿孔板孔径
㎜ 1.0
6 捣器扁平槽宽度 ㎜ 2.7-3.3
7 试料层体积
以实测为准
㎝3
V=(ρ1-ρ2)/ρ水银
ρ1=
g ρ1=
g ρ’1=
g
V=
cm3
ρ2=
g ρ2=
g ρ’2=
主要项目鉴定结果 检测项目 圆筒试料层体积 标准粉的密度 标准粉的比表面积 标准时间 测标准时间的温度 备注
单位 Cm3 g/cm3 Cm2/g s
℃
实测值 1.8618 3.040 3964 255.3 25
室温℃
水银密 g/cm3
比表面积测定仪试料层体积标定计算表

试料层 平均体积 (cm³)
1.863
cm³。
核验人: 下次校验日期:
比表面积测定仪试料层体积标定记录表
效验编号;2015字第41号 设备名称 管理编号 效验条件 比表面积试样圆筒 A-01-35 温度(℃) 21 试验用标准器具 序号 1 2 标准器具名称 电子精密天平 水泥比表面积标准样 管理编号 A-01-07 / 精确度 0.0001g 密度:3.18g/cm³ 规格型号 效验地点 湿度(%) 40 / 化学间 其他 /
序号
水泥+水 标定时 水银 透气圆筒 加满水银 筒内水 加水泥 银+圆筒 温度 密度 +滤纸质 后总质量 银质量 质量 质量 (℃) g/mL 量(g) (g) (g) (g) (g) 20 20 13.55 13.55 58.601 58.603 151.148 151.142 92.547 92.539 2.956 128.847 2.956 128.859
水银 质量 (g) 67.290 67.300
试料层 体积 (mL) 1.864 1.8634 《勃氏透气仪》标准中的方法标定,该圆筒试料层体积为
1.863
校验人: 校验日期:
核验人: 下次校验日期:
积测定仪试料层体积标定记录表
/ 化学间 其他 / 试验用标准器具 精确度 0.0001g 密度:3.18g/cm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年月日复核:年月日
第页,共页
比表面积仪标定记录
标定日期:
检验项目
温度(℃)
检验方法
《勃氏透气仪》JC/T 956-2014
相对湿度(%)
仪器
设备
水泥比表面积自动测定仪、电子天平
一、试料层体积的标定
序号
未装试样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装试样后,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试验温度下水银的密度(g/cm3)
透气圆筒的试料层体积(cm3)
试料层体积平均值(cm3)
12Biblioteka 二、K值的标定标准粉密度ρ(g/cm3)
标准粉空隙率ε
称取标准粉质量(g)
标准粉比表面积(m2/kg)
标准试样液面降落时间Ts(s)
K值
用标定后的K值测试标准粉比表面积1(m2/kg)
用标定后的K值测试标准粉比表面积2(m2/kg)
用标定后的K值测试标准粉比表面积平均值(m2/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