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考物理浮力专题
2020-2021天津中考物理浮力类问题综合题汇编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1. 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柱形容器分别盛有不同液体,均放在水平桌面中央。
将同一正方体物体先后放入这三个容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卞面判断正确的是()A. 比较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则F的<F叱<F浮和B. 比较杯底对桌面的压强,则p .P>p z>p lM oC. 比较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则D. 比较物体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则p'甲丙。
【答案】B【解析】【详解】A. 根据题图可知,物体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此时浮力都是等于重力的,因为是同一物体,因此所受浮力应相等,A不符合题意;B. 根据图示的状态甲容器露岀液面最多,丙为悬浮,则甲中液体密度最大,乙次之,丙中最小,因为液面高度相同,因此甲液体体枳最人,丙液体体积最小,因此甲液体重力最人,丙液体重力最小,所以甲对桌面压力最人,丙对左面压力最小,因此乙〉P内•,B 符合题意;C. 甲密度最大,深度相同,因此甲对容器底部压强最人,则甲对容器底部压力也最大,C 不符合题意;D. 根据浮力产生原因可知,甲、乙卞表面所受压力相等,则其卞表面所受压强也相等,D 不符合题意。
2. 如图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当物体三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当物体二分之一的体枳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现将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水中,则该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和该物体的密度分别为(p^=lxl03 kg/m3, g=10N/kg)()A. 9N, 0.75xl03kg/m3B. 9N, 0.8xl03kg/m3C. 8N, 0.75xl03kg/m3D. 8N, 0.8xl03kg/m3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设物体的体枳为S 当物体三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则有Q 水gx*V = G_5N ①当物体二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则有。
水gx#U = G — 3N ②° 水 gV = 12N③即物体浸没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5=12N则物体的体枳为1.0xl03kg/m 3xl0N/kg = L2 x 10 111将③代入①得G = 9N因物体浸没时所受的浮力人于物体的重力,故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水中,物体静 止时,物体漂浮于水面。
天津中考物理浮力压轴题技巧

天津中考物理浮力压轴题技巧
对于天津中考物理浮力压轴题的解题技巧,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 掌握基础知识:解决这类题目首先需要熟练掌握浮力的基础知识,如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物体受力分析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答题目。
2. 理解题意:在解题之前,首先要仔细读题,了解题目要求和条件,理解题目的意思。
特别是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这些条件往往对解题至关重要。
3. 建立物理模型:根据题目的描述,可以将问题简化为一个或几个物理模型,如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问题、受力平衡问题等。
这样可以使问题更加直观,方便后续的求解。
4. 运用数学方法:在解题过程中,常常需要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和推导。
因此,要熟练掌握常用的数学公式和计算技巧,如代数运算、方程求解、不等式求解等。
5. 细心检查:在解题完成后,一定要细心检查答案和解题过程,确保没有遗漏和错误。
如果发现有错误或不足之处,要及时修正和完善。
中考物理2021-2023真题分项精编—浮力(含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2021-2023真题分项精编—浮力(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小华利用饮料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是()A.瓶子悬空水不流出B.水从侧孔喷出C.用手弹开纸片D.将瓶按入水中感到费力【答案】A【详解】A.由于大气压的作用,瓶子内的水不会流出,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A符合题意;B.水从杯子侧面小孔中喷出,说明液体中左右方向也有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用手弹开纸片,钢球由于具有惯性,不与纸片一起飞出,故C不符合题意;D.将瓶按入水中感到费力,是瓶在水中受到浮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5月8日,在2023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站的女子单人十米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全红婵夺得冠军。
图示为其参加比赛时的分解动作示意图。
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对全红婵的分析正确的是()A.在跳台静止时,只受到重力作用B.到达最高点时,受到平衡力作用C.从最高点到入水前的过程中,惯性不变D.入水过程中,所受浮力方向取决于入水的角度【答案】C【详解】A.静止的物体受力平衡,在跳台静止时,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且相互平衡,故A错误;B.从离开跳板到最高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她只受到重力作用,因而受力不平衡;故B错误;C.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从最高点到入水前的过程中,质量大小不变,则惯性不变,故C正确;D.浮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入水过程中,所受浮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与入水的角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3.(2022·四川广元·统考中考真题)在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中,小马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圆柱体物块,使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然后匀速放下物块,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始终在水面上方,水未溢出,g取10N/kg,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块受到的重力是10NB.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0.64NC.物块的密度为6g/cm3D.物块刚好浸没时,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1.25×103Pa【答案】C【详解】A.由图可知当物体没有浸入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说明物体重力为12N,故A错误;B.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N,则物体受到浮力-=-=F G F=12N10N2N浮故B 错误;C .由B 知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为2N ,可得物体的体积43332N 210m110kg/m 10N/kgF V gρ-===⨯⨯⨯浮水物体的密度3334312N 610kg/m 6g/cm 210m 10N/kgG Vg ρ-===⨯=⨯⨯故C 正确;D .由乙图可知,物体刚好完全浸没时h =4cm ,则物体下表面受到压强332110kg/m 10N/kg 410m 400Pap gh ρ-==⨯⨯⨯⨯=故D 错误。
(天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 综合提高篇 专题1 密度、压强、浮力课件

[针对训练]
2.[2012·广安] 小博想模拟同一艘轮船在 海洋和河流中的沉浮情形。她将小铁块 B 固定在木块 A 上面代表“轮船”,用 相同烧杯盛装等质 量的水和盐水代表 “河流”和“海洋”,放在水平桌面上, 如图 Z1-4 所示。第一次将 AB 放在水 中,发现 A 的上表面恰好与液面相平;第二次放在盐水中,发
专题1┃ 密度、压强、浮力
[针对训练]
1.如图 Z1-2 所示,一质地均匀的圆
柱形平底玻璃杯,置于水平桌面中
央,杯内水中漂浮着一冰块。若冰
熔化前、后水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
p1、p2,杯底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
p3、p4,已知 ρ 水<ρ 玻璃,则下列关
系式中正确的是
(D )
A.p1<p2<p3<p4
B.p1>p2>p3>p4
二、思路点拨: “液面升降”析压强、“状态分析”比 浮力
物体浸入液体中后,最直观的现象有两个,即液面是否上 升和物体静止后所处状态,根据液面变化分析液体对容器底的 压强变化,根据物体状态可对比分析密度、体积、浮力和质量 等相关物理量,具体思路如下:
专题1┃ 密度、压强、浮力
三、基本量的计算
密度:ρ=mV=gGV=gph液(液体)=gFV浮排(液体)
C.p1=p2、p3=p4,且 p1=p3
D.p1=p2、p3=p4,且 p1<p3
专题1┃ 密度、压强、浮力
类型二 “状态分析”比浮力
例 2 如图 Z1-3 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塑料杯子的质量 不计,向杯中倒入 200 g 的水,水深 20 cm;再轻轻放入质量为 40 g 的木块,木块静止后漂浮,水面升高了 4 cm(水未溢出,g 取 10 N/kg)。求此时:
中考物理知识点专题总结—浮力(考前必看)

中考物理知识点专题总结—浮力(考前必看)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浮力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如图所示,浸没在液体中的立方体,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所受水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彼此平衡。
而上、下两表面处的液体中不同深度,所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不同,因受力面积相等,所以压力不相等。
下表面所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所受到的竖直向下的压力,因而产生了浮力,所以浮力的方-F向下。
向总是竖直向上的,即F浮=F向上【微点拨】对浮力产生原因的说明(1)当物体上表面露出液面时,F向下=0,则F浮=F向上。
如: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都受到浮力。
如:桥墩、拦河坝等因其下底面,故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可见产生同河床紧密黏合,水对它向上的压力F向上=0—F向下>0,即F向上>F向下。
当F向上=0或F向上≤F向下时,浮力的必要条件是:F浮=F向上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3)同一物体浸没在液体的不同深度,所受的压力差不变,浮力不变。
(4)浮力的实质是液体对物体各个表面压力的合力。
因此,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浮力和液体的压力不能同时考虑。
3.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液(气)体。
4.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控制变量法):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知识点详解】浮力的概念1.浮力的产生:液体具有流动性,在重力作用下,向容器壁、容器底流动而产生压力。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容器底和容器壁也对液体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作用力反作用力在液体之间相互作用,就产生了压强。
压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与深度成正比;同一水平面上,液体向各个方向产生的压强相同。
中考物理《浮力》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浮力》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一、单选题1.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盛相等质量的盐水,将同一鸡蛋分别放入其中,鸡蛋静止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2.绿豆汤可以消暑解毒,张亮在煮绿豆汤前,将绿豆倒入水中,发现饱满的绿豆沉入水底,干瘪的绿豆漂浮在水面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干瘪的绿豆受到浮力,饱满的绿豆不受浮力B.干瘪的绿豆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饱满的绿豆所受的浮力C.饱满的绿豆沉入水底,所受浮力一定小于自身的重力D.干瘪的绿豆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3.以下情境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A.深海中的礁石B.空中的热气球C.地球同步卫星D.池塘中的睡莲4.如图所示,同一潜水艇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F1,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P1,潜入水中时受到浮力为F2,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P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5.如图所示,一质地均匀的圆柱形平底玻璃杯,置于水平桌面中央,杯内水中漂浮着一冰块,关于冰融化前后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增加B.容器内液体的密度减小C.玻璃杯中液面的高度升高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6.2017年4月26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
下列相关物理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A.航母排水量越大,所受浮力越大B.舰母搭载的国产歼﹣15飞机起飞后,航母受到浮力不变C.航母浸入海水中的深度越深,舰底受到海水压强越大D.航母搭载的国产歼﹣15飞机起飞后,与指挥中心靠电磁波传递信息7.“蛟龙号”潜水器浸没后,在水面下续继下潜的过程中()A.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大B.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小C.所受浮力不变,压强不变D.所受浮力不变,压强变大8.如图所示,核潜艇是捍卫我国主权的战略利器。
中考物理浮力专题知识梳理及经典例题(含答案解析)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中考物理复习(通用版) 【浮力专题】(知识梳理+经典例题)知识梳理:要点一、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就叫浮力。
2.施力物体: 液体或气体。
3.方向:竖直向上。
4.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要点二、阿基米德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 G gV ρ==浮排液排 要点诠释:1.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2.阿基米德原理对浸没或部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适用。
3.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 V =排物,当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时,V V <排物,(V V V =-露排物)。
4.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其计算公式是:F gV ρ=浮气排 要点三、物体的浮沉条件1.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的浮沉决定于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
(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F gV ρ=浮液排,G V g ρ=物物; ①如果F G <浮物,物体下沉,ρρ>物液; ②如果F G >浮物,物体上浮,ρρ<物液; ③如果F G =浮物,物体悬浮,ρρ=物液。
(2)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F G =浮物 ,展开为:gV V g ρρ=液排物物, 因为:V V <排物, 所以:ρρ<物液。
(3)沉底的物体:F G F =-浮物支,所以:F G <浮物,ρρ>物液。
2.浮力的应用(1)轮船、气球、飞艇的浮沉原理——调节重力、浮力的关系:①要使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做成的物体浮于水面可采用“空心”办法,增大体积从而增大浮力,使物体浮于水面,用钢铁做成轮船,就是根据这一道理。
②潜水艇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
当F 浮>G 时,潜水艇上浮;当水箱中充水时,自身重力增大,增大到F 浮=G 时,可悬浮于某一位置航行;水箱中再充水,至F 浮<G 时,则潜水艇下沉。
天津中考物理浮力类问题综合题汇编

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1.5×103kg/m3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体放入水中前,溢水杯应该是装满水的,否则小桶内所盛的水将小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所以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有影响,故A错误;
B.根据称重法可知:左边的弹簧秤示数
故选B。
3.将体积相同的A、B两个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静止时A球漂浮,B球沉底,若两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 ,则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物体的沉浮条件,由图甲知,A球小漂浮在甲液体中,则
故D不符合题意,由乙图知,B球在乙液体中沉底,则
故A不符合题意;已知
所以木块的高度:
L=9cm+(22cm-16cm)=15cm=0.15m;
则木块的体积:
V木=S木L=0.01m2×0.15m=1.5×10-3m3,
木块全部淹没时受到的浮力最大为:
F浮=ρ水gV排=ρ水gV木=1×103kg/m3×10N/kg×1.5×10-3m3=15N,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题知,小球受到的浮力
由 得,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
小球的体积
故A错误;
B.由 得,小球的质量是
小球的密度
故B错误;
C.由于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当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后,小球最终漂浮,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等于5N,故C正确;
D.缓缓向下移动弹簧测力计,当小球全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即
已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力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悬浮上浮漂浮
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G
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
(3)说明:
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ρ。
分析:F
浮=G 则:ρ液V排g =ρ物Vg
ρ
物=(V
排
/V)·ρ
液
=ρ
液
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F
浮=G
不同:悬浮ρ液=ρ物 ;V 排=V 物
漂浮ρ液<ρ物;V 排<V 物
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 浮 与G 或比较ρ液与ρ物。
⑤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 ,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 则物体密度为:ρ物=G ρ/(G-F )。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 浮 =G 排=ρ液V 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6.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
(1)轮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单位t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
体的体积V 排=;排开液体的重力G 排=m ;轮船受到的浮力F 浮 =mg ,轮船和货物
共重G=mg。
(2)潜水艇:
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
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
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
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
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8.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
(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计算浮力方法:
①称量法:F
浮
=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②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
-F
向下
(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③漂浮、悬浮时,F
浮
=G(二力平衡求浮力)。
④F
浮=G
排
或F
浮
=ρ
液
V
排
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
量或体积时常用)。
⑤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
练习:(2012.14).如图所示,将底面半径为2R的圆柱形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把高为h,密度为ρ(ρ<ρ水).半径为R的实心圆柱体木块竖直放在容器中,然后向容器内注水,则()
A.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为ρgh
B.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ρgh
C.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πR2ρh
D.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3πR2ρh
(2012.21).某教师在“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演示实验.
(1)在弹簧下端挂上小筒和金属块,记下弹簧伸长后指针位置O,如图甲所示.
(2)溢水杯中装满水,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溢水杯的水中,用烧杯收集排开的水,弹簧缩短,如图乙所示.
(3)把烧杯中的水全倒入小筒中,弹簧指针又恢复到原来位置O,如图丙所示.乙图的弹簧比甲图的弹簧缩短了,说明金属块受到的作用;丙图弹簧指针又恢复到位置O,说明.
(2011.28)(6分)如图18所示,某桥梁工程部门在一次工程作业中,利用汽车将重为G,高为h0的柱形实心铁块,从水深为h1的河底竖直打捞上来。
汽车速度为υ,且保持恒定。
水的密度为ρ0,铁的密度为ρ1。
不计滑轮的摩擦和绳重,不考虑水的阻力和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对水面高度的影响。
请完成下列有关分析和计算。
(1)铁块上升过程中所受浮力的最大值;
(2)推导出自铁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升至整体刚露出水面的过程中,绳子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从铁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开始计时)
(3)在图19中,定性画出
铁块自河底升至滑轮处的
过程中,绳子拉力的功率
P随铁块上升高度h变化
关系的图象。
(2010.14).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小球,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且ρ甲:ρ乙=3:2。
将它们放入足够深的水中,甲、乙两球静止时所受浮力之比可能的是( )
A.3:2 B.1:1
C.ρ水:ρ乙D.ρ水:ρ甲
(2009.12).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一个实心小物体的密度时,采用了如下的实验操作:首先
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o ;然后在小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再用细线将物体系好后,用手提着细线使物体浸没在此烧杯的水中(水无溢出且物体不接触烧杯),此时天平平衡时测量值为m2,如图6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mog
B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m2一ml)g
C .物体的密度是水ρ-120m m m
D .物体的密度是水ρ-020m m m
(2008.11).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2所示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
作的是
图
(2008.14).用弹簧测力计称得容器和水的总重为5 N (如图4甲所示).将体积为10 cm3的物体A全部投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1为0.4 N (如图4乙
所示).若将容器、水和浸投水中的物体A用弹簧测力计一起
称量(如图4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T2.则
A.浸没水中的物体A所受浮力为0.1 N
B.浸没没水中的物体A所受浮力为0.4N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2为5.5N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2为5.1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