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的几大关系(招商引资讲座稿子)
招商引资知识讲座

招商引资知识讲座在当今的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已经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在积极寻求招商引资的机会,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那么,什么是招商引资?如何进行有效的招商引资?这正是我们今天讲座的重点内容。
一、招商引资的概念与意义招商引资,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吸引外部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投入到本地区的经济建设中。
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经济增长招商引资能够带来新的投资项目,增加就业机会,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新的企业和项目的入驻,不仅会直接增加地区的 GDP,还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连锁效应。
2、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促进本地产业的升级和优化。
例如,引入高新技术产业可以提升地区的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3、增加财政收入新企业的纳税和经营活动,能够为地方政府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从而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提供。
4、促进创新和人才集聚外来企业往往带来新的理念、技术和创新模式,能够激发本地企业的创新活力。
同时,招商引资也会吸引大量的人才流入,为地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招商引资的主要方式1、政策招商地方政府制定优惠的政策,如税收减免、土地优惠、财政补贴等,吸引企业投资。
这种方式能够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
2、产业链招商根据本地的主导产业和产业链布局,有针对性地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例如,一个汽车生产基地可以吸引零部件供应商、物流企业等相关产业入驻。
3、以商招商通过已入驻的企业,利用其商业网络和口碑,吸引其合作伙伴或关联企业前来投资。
这种方式的成功率往往较高,因为已有企业的经验和推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4、活动招商举办各类招商活动,如投资洽谈会、项目推介会、展会等,展示本地的投资环境和项目,与潜在投资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洽谈。
招商引资培训交流发言稿(3篇)

第1篇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招商引资培训交流会,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地区招商引资工作,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此,我非常荣幸能代表全体参会人员,发表以下发言。
首先,我要感谢各级领导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近年来,我地区紧紧围绕“发展是硬道理”这一主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此,我代表全体参会人员,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一、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性招商引资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
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对于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 招商引资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通过引进优质项目,可以推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优化,提高地区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2. 招商引资是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优质项目的引进,可以带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发展,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
3. 招商引资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招商引资项目往往具有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可以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二、招商引资工作的现状与挑战近年来,我地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 招商引资环境有待优化。
部分地区招商环境不够宽松,政策体系不完善,服务不到位,影响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2. 招商引资项目质量有待提高。
部分招商引资项目与地区产业规划不符,技术水平不高,产业带动作用不强。
3. 招商引资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部分招商引资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足,缺乏创新意识,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的需要。
三、招商引资工作的措施与建议为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更大成效,我提出以下措施与建议:1. 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加强政策体系建设,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水平,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招商引资交流研讨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招商引资工作,共同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在此,我谨代表主办方,向各位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离不开全国各地招商引资工作的有力推进。
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招商引资交流研讨会,旨在加强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探讨招商引资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明确招商引资的重要性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充分认识招商引资的重要性,把招商引资作为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工作来抓。
1. 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通过引进优质项目,可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
2. 招商引资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
通过引进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可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3. 招商引资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通过引进外资,可以促进国内外市场对接,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二、探讨招商引资的新思路1. 精准定位,明确招商方向。
要根据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明确招商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2. 创新招商方式,提升招商实效。
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实效。
3.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要深化区域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沟通与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4. 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
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让企业在本地安心投资、放心发展。
三、加强招商引资交流与合作1. 建立健全招商引资信息共享机制。
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交流招商引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招商引资效率。
2. 定期举办招商引资交流活动。
通过举办招商推介会、项目洽谈会等活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招商引资知识讲座

招商引资知识讲座招商引资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吸引企业或个人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现代化经济社会中,招商引资已成为许多地方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更好地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我校邀请了资深招商引资专家举办了一场知识讲座,以下是我对此次讲座的总结。
首先,讲座介绍了招商引资的背景和意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地都在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通过有效的招商引资工作,可以吸引外部的资源和资本,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招商引资不仅可以提高当地的就业率,还可以带来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促进产业链的完善以及提高当地经济的创新能力。
接着,在讲座中详细介绍了招商引资的步骤和方法。
首先是确定招商引资的目标和定位。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和资源,因此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合适的招商引资目标和定位。
其次是进行市场调研和项目筛选。
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选择具有潜力的项目进行引资。
然后是制定招商引资的策略和方案。
招商引资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和策略,包括宣传推介、政策优惠、投资环境等方面的工作。
最后是进行招商谈判和签约。
在确定了合适的投资方后,需要进行详细的谈判和合同签订,确保投资方能够按照协议履行投资义务。
在讲座的过程中,专家还分享了几个成功的招商引资案例,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招商引资的实际操作。
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案例是某地引进了一家外资企业,以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
通过招商引资,当地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带动了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在讲座中,专家还提到了招商引资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政策的稳定性。
投资方在选择投资地点时,会考虑当地的政策环境,因此,招商引资地的政策稳定性至关重要。
其次是服务的质量。
为了吸引投资方,需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帮助投资方解决问题。
最后是与投资方的沟通交流。
了解投资方的需求和诉求,及时解决问题,以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通过这场知识讲座,我对招商引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招商引资经验交流发言稿

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招商引资的一些经验和心得。
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将其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此,我代表我们团队,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经验。
一、明确招商引资目标明确招商引资目标是招商引资工作的首要任务。
在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时,我们要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密结合产业规划和政策导向,明确招商引资的目标和方向。
具体来说,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 确定主导产业: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确定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2. 明确产业政策:根据主导产业,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吸引优质企业落户。
3. 制定招商引资计划:根据产业规划和政策导向,制定详细的招商引资计划,明确招商引资的时间表、路线图。
二、创新招商引资方式1. 借力展会:积极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展示地方投资环境,吸引企业关注。
2. 建立招商网络: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等机构的联系,拓宽招商渠道。
3. 举办招商推介会:定期举办招商推介会,向企业介绍地方投资环境、优惠政策等,吸引企业投资。
4. 开展产业链招商:围绕主导产业,引进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
5. 依托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招商,提高招商效率。
三、优化投资环境1. 政策环境: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税收减免、土地优惠、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支持。
2. 产业配套:完善产业链配套,提高产业竞争力,吸引企业投资。
3. 人才服务: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为企业提供人才保障。
4. 优化审批流程:简化行政审批,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便捷的生产生活条件。
四、强化招商引资队伍建设1. 提高招商队伍素质:加强招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招商队伍的专业素养。
2. 建立激励机制:对招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奖优罚劣,激发招商队伍的积极性。
招商引资交流发言范文

招商引资交流发言范文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与大家一起交流招商引资的经验和思考。
在过去几年的工作中,我一直致力于招商引资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这些经验和思考。
首先,我们要明确招商引资的意义。
招商引资是指地方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而采取的政策措施,通过积极引导、协调、策划和组织各类投资主体来投资兴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和方式。
招商引资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实现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因此,我们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既要注重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又要注重增加就业、扩大消费和提高居民收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招商引资要注重整体规划。
在进行招商引资工作时,我们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和利益,制定科学、合理的招商引资规划。
首先,要充分了解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明确招商引资的定位和目标。
其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招商引资政策和措施,激励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还要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筛选和评估,确保引进的项目有利于本地经济的发展和结构的优化。
最后,要进行综合评估和监测,及时调整和完善招商引资的目标和策略,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
第三,招商引资要注重开放合作。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招商引资已经从简单的“引进外资”演变为“开放合作”的新形态。
我们不仅要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还要加强与外商的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开拓新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加强与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和商业团体的交流合作,共同制定招商引资的政策和计划。
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国际经贸交流活动,洞悉国际投资环境的变化和趋势,为招商引资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第四,招商引资要注重服务意识。
招商引资工作的核心是服务,只有加强服务意识,才能更好地吸引投资、维护投资、促进投资。
招商引资工作培训发言稿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招商引资工作培训会议,旨在进一步提高大家的招商引资能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在此,我代表主办方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一、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性招商引资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举措。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仍需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通过引进优质项目,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2. 招商引资是增加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
引进项目不仅可以带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还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3. 招商引资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可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二、招商引资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近年来,我国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 招商引资政策不够完善。
部分地区政策体系不健全,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
2. 招商引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招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胜任招商引资工作。
3. 招商引资方式单一。
过度依赖优惠政策,缺乏创新性和实效性。
4. 招商引资环境有待优化。
部分地区政务服务水平不高,企业反映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三、提高招商引资能力的措施为了提高招商引资能力,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
根据地方实际,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2. 加强招商队伍建设。
提高招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招商队伍。
3.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
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4. 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加强政务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5. 深化区域合作。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打造产业集聚区,形成区域发展合力。
招商引资专题培训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招商引资专题培训,旨在提高大家的招商引资能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方,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一、招商引资的重要性招商引资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对于实现以下目标具有重要意义:1.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链水平。
2.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招商引资可以带来大量的税收,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提供资金支持。
3. 提升城市形象。
优质项目引进,可以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吸引力,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 促进就业。
招商引资可以带动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二、招商引资的策略与方法1. 明确招商方向。
根据地方产业规划和资源禀赋,确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潜力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
2. 创新招商方式。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展会、论坛、招商推介会等平台,拓宽招商渠道。
3. 加强政策引导。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质企业落户。
同时,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4. 深化区域合作。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打造产业园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5. 建立招商团队。
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熟悉招商工作的专业人才,组建一支高效的招商队伍。
6. 加强宣传推介。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对地方优势产业、政策环境的宣传力度,提高地方知名度和美誉度。
7. 做好项目落地服务。
对引进的项目,要及时跟踪服务,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招商引资的注意事项1. 严把项目质量关。
引进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确保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招商引资的几大关系(招商引资讲座稿子)招商引资的几大关系今天非常荣幸到这个省级会议进行讲座,好像是提升了。
现在有句话,提升是很重要的。
以后比如总结或者给别人介绍时,我在省级会议上讲座也搞过了,起码也相当一级了,再上国家级我估计这辈子是不太可能了。
我原先写过几篇文章,一篇是《为什么要招商》,一篇是《凭什么去招商》,再一篇是《怎么样去招商》,这是连续的。
这次来这里讲座,我想,如果照稿子念的话,有点对不起大家。
因为文章已给发给大家了,还这样讲,好像不太用功。
考虑到这个因素,我就另外理了一下,就是讲一讲招商引资的几个关系。
这里面讲的,不一定恰当,大家可以看一看。
我把它理了一下,有4个层面的关系。
第一,认识层面的三大关系这个是比较虚的,但是虚的实际上某种程度更重要。
第一个是目的与手段。
这个问题实际上大家还没有完全解决。
体现在什么地方?体现在我们往往把目的与手段倒置了,把手段当成了目的。
比如我们招商引资,好多人就把招商引资当成了目的。
实际上,招商引资绝对不是目的,只是一个手段。
它是什么手段呢?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手段。
与招商引资相并列的还有好多手段,比如技术改造,比如基础建设,比如政府服务等等。
但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面的一些资源。
这些外面的资源引进来以后,一是增强我们的发展力量,另外一个就是与我们原来有的资源匹配、组合,然后形成一种新的优势,克服我们原来的劣势,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重点有两个,一个就是推动产业的升级,另外一个就是推动城市功能的提升。
如果把握了这个基本点,那么招商我们就可以抓住它的灵魂。
如果我们没有把握这个基本点,就招商而招商,一直围着招商转,很可能就走进死胡同里去了。
目的与手段完全是两个层面的问题。
如果目的明确了,我们的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我们就可以对招商进行合理的定位与评价。
如果把招商当做目的,我们就有可能迷失招商的方向。
虽然我们招商很重要,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招商重要性是有限制的,不是说我们自己搞招商,就怎么怎么重要,不能这样。
我们要放在一个整体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下来看招商这个问题,一定要认清招商的位置。
它是有自己的一个位置的,这就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第二个是内源与外源。
一讲到招商的重要性,我们都把眼睛朝向外面。
过去是盯着外资。
出现了什么状况呢?比如说一个项目要来,是外资的都欢迎过来,不管技术含量怎么样都不用考虑;内资的,反正没有考核,对不起,不用进来。
这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引进了女婿赶跑了儿子。
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呢?实际上就是前面一个带出来的,把招商当成了目的。
既然招商是目的,那当然要人家进来。
但我个人认为,如果把内源与外源进行统筹的考虑,内源是要超过外源的。
这一点在我们浙江特别明显。
我们原先有多少商可以招?我们不是发展起来了么?靠谁?就是浙江里面有一股冲动,民间的力量、内源经济。
但我不是说内源经济发展就不要招商,绝对不是的。
而是说招商要把内源与外源有机结合、统筹考虑,形成合力、推动发展。
就是你把外面的这个资源引进过来,最终你也要把它转化成内源,就是企业的根植性要好。
现在XXX在广东遇到了很大的问题,职工跳楼很厉害,所以它要迁。
它要迁是很容易的。
因为它这个产业就是组装一些电子产品,只要把工厂一造,这些工人也是内地的工人,就自己跑回去了。
那么,在当地它马上就可以迁掉了。
如果我们招过来的企业与当地经济没有密切的结合,根植性不强,今天是你招进来的,明天就是别人的。
我原先是输送宁波企业去外地的,外地人来宁波招商,我说宁波是很开放的,你要招去,我们是不会阻拦的。
但宁波企业也不是那么好招的,我们各个产业都是联在一起的、集群性的。
刚才省经信委张处长讲,我们是块状经济,一块一块纠缠在一起的,单个企业你是招不过去的。
这个就是说,内源经济的支撑作用很明显。
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去招商?就是刚才讲的,要提升内源经济,而不是我们的内源经济没有了。
所以,如果我们把外面招进来变成了自己的,我们就可以持续不断地招外面的东西来进行匹配。
第二,政府层面的三大关系第一个是体制与机制。
我认为目前招商的体制与机制是不行的。
为什么不行?我们外资与内资是分割的,我们市里面各个县市区是分割的,我们是按照行政的分割来组织经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用政治的方法搞经济,它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
如果一个项目,我们在考核的时候过分地强调了它的指标,我们就往往为满足考核去牺牲项目本身。
另外一个,比如说我们对宁波进行宣传,外经贸局在做宁波的宣传,在做整个项目的包装,但与我们不共享。
我们专门去拜访,我的意思,鉴于现在这种体制,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房间两扇门,房间里面的东西我们可以共享。
比如说你有厨房,你有卫生间,你有客厅,那都可以共享。
我可以有一个卧室,你也可以有一个卧室,这就是国内的招商活动由我们来牵头、集成,国外的招商活动由你们来牵头、集成。
但是中间部分,比如说项目的包装策划、宁波宣传资料的制作、项目的落地,都是可以统起来的。
但是按照现在的体制就不行。
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是不是这样,但是我认为,这个在中国是个普遍问题。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机制都是盯着表面的,所以形成了一个全民招商,西部地区尤为明显。
公安局、文联、XXX甚至残疾人联合会都有招商任务,我已经接待过好几批,什么公安局长带队的,最后也叫我去捧场。
你说有什么场可捧?无非是他出来了对上有交代。
现在好多在搞的招商活动我们都是参与在里面的,我们浙江还是实在的。
但是如果大家心里想想,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是不是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非常多的活动都是这种状况。
这是什么呢?就是机制有问题。
因为我们是用政治的方法搞经济,好多的东西都是对上负责,而不是对产业与经济负责。
所以,好多应当整合的部门没有整合起来,好多应当研究的问题没有人去研究,你研究了也没有人给你应有的评价。
好多应当在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都去掩盖掉。
这个点到为止,就不阐述了。
第二个是目标与考核。
我们机制有问题,所以在目标与考核方面,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懒政,就是一刀切,一锅煮。
下指标的时候,都是一律今年指标是多少,明年一律递增15%以上,这个实际上是最要不得的。
一个地区,比如说你把他一定为重点开展地区,你就要给他重点招商任务;你如果给他重点招商任务,你就要给他重点的招商土地指标。
而不能大家都多少,末了大家都完不成了,都骗。
归正中国的数据是不能完全信赖的。
所以呢,这个目标的考核,应该是个性与共性相结合。
所谓共性,比如说,你对项目的包装达到多少的深度,这个都是共性,大家都可以来考核。
你应该是前期准备到哪一个位置?你的服务怎么样?组织怎么样?这个可以列到共性里面。
所谓个性,我认为应该考虑到各个地区在招商引资中的分歧特点和要求。
比如梅山保税港区,你应该考虑到中介机构里面物流业一块占到多少,江东区你金融机构是多少,应该区别考核。
这样的话,与当地的开展也是相一致的,能够做到合情合理。
我们宁波在这方面做了一点探究。
我们从经委接过来时,他们只要一个指标,就是引进多少,每年增长多少为先辈。
这里面有运气问题。
比如我们有一个县,引进一个非常大的项目,他这个项目连续好多年到位资金量都很大,年年都是先辈,都得金奖。
这绝对不公平,他的工作未见得一定最好。
所以,我们当前举行了调解。
宁波要推进城市功能提升,我们就要搞机构引进,机构引进就是为开展第三产业、开展示代服务业服务的,那么我们就把它调解过来了。
然后我们在去年又增加了优质项目的考核。
所谓优质项目,就是指二产,再加上旅游业与现代农业,这跟机构有点区别,它首要是指项目。
但是现在看来,优质项目考核,下面普遍反映完成难度最大。
我们的优质项目分成两类,一类是传统上风产业,一类是新兴产业。
你想一想,我们是传统的,又是上风的,那么,外面的投资就很少能投到宁波来。
比如说,服装产业、机械产业,比如注塑机之类,外地能投进来么?所以这个实际上大多数依靠技术改造来实现。
但是我们要把它放上,为甚么要放上呢?如果引进的能更好,就可以推动宁波产业结构晋级,就是刚才XXX讲的软化,或者说提升我们产业的开展水平。
第二类就是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来宁波,土地的空间也没有多少。
实际上,某种程度上,宁波企业现在对开展新兴产业也很有主动性。
自己有主动性,投资的就不算引进。
所以我们到奉化、宁海或者到慈溪去,他们给我们汇报说引进了多少,然后说我们基本上都是市内解决的,或者说奉化人来投资、江北人来投资。
我说这也是好的,你不一定要外地来投资,如果你自己有好项目,为甚么一定要外地来投资呢?关键是我们的考核要实事求是,不要一向都每年递增多少多少,直到把自己搞死。
确确实实地讲,我们是能增加的。
比如说有些地区是要增加的,我们给他的指标多一点。
宁波的考核指标是几上几下,我们给他多少是友好协商的。
比如镇海有个大项目,到位资金一定是有保障的,我们给他的指标也比较多。
有的地方,比如像奉化,自己也没有大项目,也没有平台,我们就给他很少。
这样下去呢,下面在做工作的时候没有怨气。
我给同一条战线的同志们说,工作不一定轻松,但一定愉快。
这就是目标与考核的关系。
第三个是环境与政策。
环境与政策这两者大家都能够理解,一定是环境比政策紧张。
但是短期或者直接能够起作用的往往是政策,所以大多数同志都盯着政策。
企业也是这样,看你能够给我多少政策。
这个目前是需要的。
但是目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政策打架。
招商引资与产业开展、地区开展方向未见得一致,各家都不一样。
你经贸委有经贸委的政策,XXX有发改委的政策。
同样一件工作,两个政策都不一样。
这是目前我们最大的一个问题,这也是刚才讲的体制机制的一个问题。
我认为政策要慢慢地完善,从普惠制向围绕产业基地、产业集群来制定政策。
实际上当前,要让那个地方开展,那个产业开展,就专门允许他出台这个政策,其他的一律不准出台。
我举个例子,比如开展物流,镇海物流园区、其他物流园区,省政府、市政府给予支持,区政府予以支持,其他地方一律不给政策。
这有甚么好处呢?就是把产业开展的龙头企业所有摆到这个基地里面去,形成范围效应。
政策需要调解,不是说不需要政策,地方政策就是要这样,目的是形成一个优秀的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首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政务环境,一个是商务环境,还有一个是生活环境,这个也是社会环境。
实际上,宁波的政务环境是好的,至少在全国是领先的。
商务环境某种程度上是与各地资本相匹配的,某个产业只能落户某一个地区。
比如说临港产业,你杭州不可能开展临港产业,大的只能放在宁波,宁波也只能放在北仑,这是没办法的。
有些产业你杭州有上风,我们没办法竞争。
大家都要看到这一点,在符合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去调解,你杭州开展甚么为主,我宁波开展甚么为主,政府加以适度引导,这就形成了一个优秀的商务环境。
生活环境或者社会环境关键是要留得住人,人家愿意在你这个地方住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