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仪器校验流程

合集下载

计量仪器比对校正规程

计量仪器比对校正规程

计量仪器比对校正规程1.目的:有效的对公司各种计量仪器进行规范定期的比对校正,确保各种计量仪器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

2.范围:公司内所有新购(使用半年后),投入使用或未投入使用的各种内校之计量仪器。

3.职责:3.1 各使用部门:负责对各计量仪器的使用及按工程部通知及时交付工程部进行校验。

3.2 工程部:进行定期规范的校正,及对校正计划的落实和校正后的鉴定。

4.定义:4.1 标准仪器:经国家认可的计量机构校正后的鉴定。

4.2 标准器件:经国家认可的计量机构校正的仪器或经国家认可的计量机构校正的仪器测量出的较稳定的器件。

5.内容:5.1 校正程序5.1.1 按《检验、试验设备管理流程》与《仪器设备管理流程》文件之要求,依据《_____年度检定与校正计划》,工程部统一发出校验通知,各部门接到通知后在规定时间内将要校验的仪器编写清单,送至工程部指定校验区域。

5.1.2 工程部接收到须校验的仪器后,进行标准校验,校验后工程部对校验之仪器进行确认。

并贴上经校验合格之合格证,校验人员签名确认,注明有效期.5.1.3 校验工作完成后由工程部统一按送校仪器清单将校验的仪器分类,通知使用部门取回各自仪器,使用部门确认仪器是否贴有合格证,5.1.4 当仪器使用部门发现或使用中出现该仪器之准确度时,可自行送工程部进行校验或工程人员现场确认,工程部根据具体情况判别校验内容重新进行校验,完成后使用部门取回并认证。

5.2 校验条件及要求5.2.1 在室温及湿度在45%-65%之间下进行。

5.3 判定基准:5.3.1 标准件:外校合格之数显温度计。

5.3.2数字万用表标准件:外校合格之数显万用表及标准电阻器件。

5.3.3 电容表标准件:外校合格之电容表及标准电容器件。

5.3.4 比重计标准件:外校合格之比重计。

5.4 校验方法:5.4.1 数字万用表校验方法。

5.4.1.1准备标准器件。

A、准备好外校合格之万用表,外校合格之稳压电源作为标准器件。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一、引言本规程旨在规范计量设备检定过程,确保检定结果准确可靠。

凡参与计量设备检定的相关人员均应按照本规程执行。

二、检定前准备1. 检定人员应对待检计量设备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其测量原理、技术参数等。

2. 检定人员应检查待检计量设备的外观,确保其无损坏、污渍等现象。

3. 检定人员应查阅相关标准规范,并准备好相应的检定仪器和工具。

三、检定操作流程1. 检定人员应按照检定标准的要求,连接待检计量设备和检定仪器。

2. 检定人员应按照检定标准的要求,对待检计量设备进行零点调整。

3. 检定人员应按照检定标准的要求,对待检计量设备进行校准。

4. 检定人员应按照检定标准的要求,记录待检计量设备在各个测量点上的检定结果。

5. 检定人员应对检定结果进行评估,判断待检计量设备是否合格。

6. 如发现待检计量设备存在问题,检定人员应及时报告,并进行相应的修理或更换。

四、检定结果处理1. 检定人员应根据检定结果,填写相应的检定报告,并签名确认。

2. 检定报告应包括待检计量设备的信息、检定结果、评估结果等内容。

3. 检定报告应报送给相关部门或单位,并留存备案。

五、检定记录管理1. 检定人员应将检定过程中的所有记录进行归档,包括检定报告、原始测定数据等。

2. 检定记录应按照规定的时限进行保存,以备后续查阅。

3. 检定记录应进行保密处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六、设备维护与定期检定1. 检定人员应定期对已检定的计量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2. 检定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周期和要求,对计量设备进行定期检定。

3. 检定人员应及时修理或更换故障的计量设备,确保其正常可靠运行。

七、附则本规程是对计量设备检定操作的详细规定,凡涉及略有不符的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但必须保证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总结本规程从检定前准备、检定操作流程、检定结果处理、检定记录管理、设备维护与定期检定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通过严格执行本规程,可以确保计量设备检定工作的有效进行,提高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计量设备的正常使用。

仪器校验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仪器校验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此文件确立本公司之仪器校验程序以确保所有用作计量的仪器都在正确和良好的应用状态下使用。

2.0范围表列于仪器校验一览表上之计量性仪器。

3.0定义3.1内部校验:根据相关之校验指引及基准件于公司内由品保部执行之校验工作。

3.2外部校验:由外间之认可机构或制造商执行之校验工作,此等校验应可追溯至有关之国际标准,公司内之基准件或一些仪器(不能或不宜内部校验)应根据仪器校验一览表限期送到供货商或外间之认可机构进行校验工作。

3.3仪器校验一览表:一份列明所有应校验计量性仪器之总表,表上列明仪器编号、校验日期、下次校验日期及其它按需要列明的数据。

3.4基准件(CALIBRATION MASTER):用作进行内部校验之基准仪器或设备,基准件须经制造商或外间之认可机构校验(校验应可追溯之相关之国际标准)。

3.5仪器校验指引:用作执行相关之内部校验,应包括相关之校验点,校验公差校验环境条件(温度/湿度)。

3.6免校:不影响产品品质的仪器设备,将不纳入内校计划。

4.0权责4.1品保部4.1.1负责制定有关之仪器校验程序和校验指引4.1.2负责协调有关之外部校验工作和执行内部校验工作4.1.3内校人员:须经专业或国家培训合格人员,并持有资格证书4.2生产部及各相关部门4.2.1确保所有在应用之相关仪器都校验合格,附上校验标签及未过期4.2.2确保所有过期和附上停用标签之仪器不被使用4.2.3将所有新仪器、过期仪器及已修好之仪器送至品保部进行仪器校验工作4.2.4修务课须定期对免校仪器设备做保养。

5.0内容5.1仪器的订购5.1.1请购时机:1)当需配合新的检验计划或新的检验方法时;2)现有的检测工具无法满足检验需求时;5.1.2仪器的采购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部门主管审核,再交仪校人员。

5.1.3仪校人员确认是否有闲置仪器,如有闲置仪器,校验合格后将转拨给申请单位。

5.1.4所有新购之仪器由采购部门送往品保部仪校室做校验,校验合格后贴上校验合格标签,再给使用部门,校验不合格之仪器交还采购退供应商。

计量设备检定工作流程

计量设备检定工作流程

计量设备检定工作流程一、引言计量设备的检定工作是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对于各行业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具有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计量设备检定的工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检定方法、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

二、准备工作1. 确定检定目标:根据设备的用途和精度要求,明确检定范围和检定目标。

2. 资源准备:包括检定设备、标准器具和测试软件等。

确保设备完好、准确,并具备相应的校准证书。

3. 制定检定计划:根据设备数量和优先级,合理安排检定时间和人力资源,并编制检定记录表格。

三、检定方法1. 校准准备:将待检设备连接至标准器具,根据设备特点选择适当的校准方法。

2. 校准检定:依次进行各项测试和校准工作,包括量程测试、灵敏度测试、线性度测试等。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多种校准方法,如对比法、电桥法、宽带法等。

3. 检定数据采集:使用数据采集系统或仪器记录检定过程中所得的数据,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四、数据处理1. 数据整理:将检定过程中得到的原始数据整理成统一的格式,包括设备编号、检定仪器型号、检定日期、测试结果等。

2. 数据校验:根据检定标准和设备规格,对检定结果进行比对和校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 数据存储:将检定数据存储在计算机数据库或其他存储介质中,以备日后查询和分析使用。

五、结果分析1. 结果评定:根据检定数据和标准规定,对设备的检定结果进行评定,判断设备的合格性或不合格性。

2. 不确定度评定:根据不确定度评定要求,对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和计算。

3. 结果记录:将检定结果和相关数据整理成检定报告,包括设备信息、检定过程、结果评定、不确定度等内容。

并在报告中标明检定人员的签名和日期。

六、质量控制1. 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检查检定工作是否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外部认可:定期联系检定机构,接受外部认可审核,确保检定工作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

3. 持续改进:根据内外部审核结果和用户反馈,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检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一、引言计量器具是用于测量和检验各种物理量的工具,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各行业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的可靠性,内校(内部校验)成为一项必要的工作。

本文档旨在规范计量器具的内校工作,确保内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内校的目的内校的目的是检验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其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通过内校,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计量器具的偏差,确保其在测量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内校的方法1.选择校验设备:根据被测量的计量器具的种类和特点,选择相应的校验设备。

校验设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准备校验材料:根据内校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校验材料,例如标准样品、校验盘等。

校验材料应具有相对准确度较高且稳定的特性。

3.内校流程:按照内校规程,进行内校的具体操作流程。

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工作:检查校验设备的状态和准确性,保证其正常运行。

准备被测量的计量器具,确保其处于可内校状态。

–校验:根据内校要求和被测量的计量器具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校验操作。

记录校验结果,并与标准要求进行比对。

–处理不合格:对于校验结果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应及时进行维修、调整或更换,确保其符合内校要求。

–记录与报告:记录内校的相关数据和过程,编制内校报告,包括校验结果、不合格处理情况等。

报告应存档备查。

4.内校周期:根据计量器具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确定内校的周期。

常见的内校周期有日常内校、定期内校和验收内校等。

不同的计量器具可能需要不同的周期来进行内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四、内校的要求1.计量器具的内校应由经过培训并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进行。

内校人员应熟悉内校的操作流程和要求,具备相应的仪器操作和维护能力。

2.内校应在符合相应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避免干扰和误差。

内校环境应具备相对稳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3.内校应严格按照内校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计量仪器内校规程

计量仪器内校规程

舄粤東莞市愛瑪數控科技有限公司Uld DONGGUAN EMMA CNC TECHNOLOGY CO.丄TD仪器名称 游标卡尺 校验周期 6个月计量仪器内校规程文件编号:EMMA-WI-QC- 版本:A/0 页码:第侦 共13页 ■作成日期: 使用目的为确保本公司所使用之游标卡尺于执行校验时能有所依据,预防误用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所需进行内部校正的卡尺操作过程描述①内径量测校验、②外径量测校验、③深度尺量测校验a. 将标准件之块规置夹具(可利用塞尺)确认块规与夹具之间无异物;将块规夹紧以供游标卡尺量测,卡尺量测时,刀口接触面须平贴且水平。

b. 重复a 将总量程平均分五段测量并将测量值读取、记录于《检验记录表》c. 注意:在使用块规时,不能用手直接拿取,必须戴手套或者用无尘纸代替a. 将量测值记录,计算出误差值,确认误差值是否在允许误差内,并作出判定,呈品管经 理审批。

b. 判定合格者在仪器上贴合格标签并标示预校日期及检验人员,可继续正常使用。

c. 判定不合格者在仪器上贴“暂停使用”标使用范围 1需求条件 环境 温度 湿度 23 ± 3o < 70%2 操 作 步 骤 3结果判疋 工具① 测量夹具 ② 标准量块 ③ 工业酒精 ④ 无尘纸 夹具 标准量块Uld DONGGUAN EMMA CNC TECHNOLOGY CO.丄TD仪器名称 游标卡尺 校验周期 6个月签并送修护 ,仪器修复后须重复“ 2操作步骤”;如无法维修者,在仪器上贴“报废”标签,并办理报废处理手续。

d. 如仪器存在局部问题,在仪器上贴“限用”标签,并注明限用项目或补偿值。

UI 匚 DONGGUAN EMMA CNC TECHNOLOGY CO 」TD 计量仪器内校规程文件编号:EMMA-WI-QC- 版本:A/0 页码:第2页 共13页 ■作成日期:使用目的为确保本公司所使用之外径千分尺于执行校验时能有所依据,预防误用 操作过程描述2 外径量测校验操a.用千分尺座将千分尺固定。

计量仪器管理流程图

计量仪器管理流程图

计量仪器管理流程图
图1:计量仪器申购、验收、校验、领用流程
注释:一、计量仪器申购流程
1)提出需求:由使用部门提出。

2)计量评审:主要对使用目的,使用范围,技术要求进行评估。

3)采购:采购部采购计量仪器务必按请购单上的技术要求购买,并符合我公司生产要求,同时应
选择带“CMC”标志和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仪具。

4)仓库:量具的统一收集整理,来货时通知计量室验收。

二、计量仪器报废流程:
1)部门领导意见:上至部门经理审批。

2)计量评审:主要对使用性,技术误差,使用时间很长的老旧仪器,主要结构和部件不同程度损
坏,仪器效能达不到工艺最低要求,无法修复或无修复改造价值。

仪器换型、型号变更而淘汰
的专用设备,不宜修改利用;按照国家计量政策规定应予淘汰的高耗能仪器;已超过使用年限,技术性能已达不到国家计量局的规定要求。

只对 1 万元以内的计量仪器进行评估。

3)现场评审:超出1 万元以上的计量仪器需招开会议对其进行现场评估。

与会部门为:报废提出
部门,技管部,机电部,分管副总。

第三方计量机构的校验流程

第三方计量机构的校验流程

第三方计量机构的校验流程一、引言第三方计量机构是指独立于生产和销售双方的中立机构,负责对产品、服务或过程进行计量校验,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校验流程是第三方计量机构进行校验工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二、准备工作1.确定校验目标:第三方计量机构需要明确校验的对象是什么,例如产品、设备或系统等。

2.收集相关信息:收集与校验对象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要求,了解校验的目标和方法。

三、校验计划制定1.确定校验方法:根据校验对象的特点和校验要求,选择适合的校验方法,包括非破坏性检测、测试、测量等。

2.制定校验方案:根据校验方法,制定具体的校验方案,明确校验的步骤、工具和仪器设备的选择。

四、校验过程1.准备仪器设备:根据校验方案,准备好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并进行校准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执行校验:按照校验方案的要求,进行实际的校验工作,包括测量、测试、观察等。

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和规定进行操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记录数据:对校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记录,并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记录的数据应包括校验的时间、地点、人员、仪器设备的编号和校准信息等。

4.数据分析:对校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标准和规定进行比较,判断校验对象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存在偏差或问题,需要进行原因分析和处理,确保校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编制校验报告:根据校验结果,编制校验报告,包括校验对象的相关信息、校验方法、校验结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

校验报告应具备规范的格式和清晰的结构,以便用户理解和使用。

五、报告发布和反馈1.审核和审批:校验报告需要经过内部审核和审批,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审核和审批的过程应符合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程序要求。

2.报告发布:经过审核和审批后,校验报告可以发布给用户。

报告的发布可以采用邮件、纸质文件或在线平台等方式,确保用户能够及时收到和使用。

3.用户反馈:用户收到校验报告后,可以对报告的内容和结果进行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技术员 资质的校验
单位
《校验报告》
《校验结果汇总表》
1、校验完毕后,则每一个计量器具应填写校验 报告,并加盖计量校验章。
2、若外校的,则跟进外校单位提供校验报告。
3、计量员应对每月的计量校验结果进行统计 汇总分析,并提交《校验结果汇总表》至品 质总监审核确认。
4、若品质异常分析中,因计量器具校验不准导 致的不良,则计量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2、计量员应对送校的器具进行登记,并填写
《送检/归还登记表》。
3、若相关单位未按时送校,则对相关部门的总 监进行处罚。
计量技术贝
《校验合格证》
1.技量技术员根据校验的类型分别安排校验工 作,如校验合格,在计量仪器上贴上合格证, 则进行下一步骤•
2•如校验结果不合格,则先自行维修校准,若无 力自行维修校准的,则进入《设备报修流程》。
计量技术员
《送检/归还登记表》
1、校验结束后,则将计量仪器归还给送校单位 并在《送检/归还登记表》中登记。
4.流程备注:
5.相关附件:
《年度测量设备校准计划》、《联络单》、《送检/归还登记表》、《校验合格证》、《校验报告》
-+4-
计量仪器校验流程

本流程总负责人
起 草 人
业务流程
文件编号
审核人
V1.0
发布实施日期
1.目 的:对计量仪器校验进行管理,确保计量仪器使用的有效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计量仪器。
3.流程图:
作业流程图
开始
f
r-
校验计划
t_J
1
校验通知
广r
送校
N
校验
Y进Biblioteka 报修流程记录归还
结束
责任人
相应使用表单
流程说明
计量技术贝
《年度测量设备校准计 戈V》
由计量技术人员每年12月底制定下一年度校验 计划,并呈品质总监审批后, 并发放到各相关部 门总监。
计量技术贝
《联络单》
计量人员根据校验计划,提前一个星期发《联络 单》到送校单位,并请该单位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各领用人员
《送检/归还登记表》
1、送校单位根据通知,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需校 验的计量仪器送到计量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