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婴儿打预防针时间表

合集下载

疫苗接种时间表顺口溜

疫苗接种时间表顺口溜

疫苗接种时间表顺口溜疫苗接种时间表是指一种计划,用于确定人们何时接种何种疫苗,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根据不同的人群需求和目标疾病,各国和地区都有不同的疫苗接种时间表。

下面是一个关于疫苗接种时间表的顺口溜:一岁前,是基础针,乙肝、百白破,这是必要的防注射。

二、四、六个月,辅助针,麻风、脊灰、疫苗,保护定期要记住。

九个月,麻腮风,一针注射预防行。

十个月,卡培他,流行性脑炎也接种。

十一、十二、十三个月,水痘、肺炎疫苗别忘。

十五个月,第二针卡培他,制剂补充继续发。

十八个月,流感疫苗三针打。

三岁前,基础针须完备,基础免疫必须追。

六岁前,口服脊髓灰,麻疹、腮腺不可忘。

再过十年,HPV,乙肝疫苗进行防。

十四岁,接麻风脊灰,还有百白最重要。

十五岁,疫苗注射,保护皮肤不慌张。

十八岁,卡培他,流行性脑炎也做到。

十九岁,黑热病、肺炎疫苗,全程注射不忘记。

二十岁,HPV免疫补,保护个人健康和国家众人的利益。

二十二岁,流感疫苗三年一针,不要错过,抗击病毒很重要。

五年一次,加强针,新冠疫苗已问世。

全球人民一起接种,期望疫情早日结束。

总结疫苗接种时间表,就是要在合适的时间按指定剂量接种,以提高个人和群体的免疫力,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时间表,具体的疫苗接种时间和剂量应该根据各国和地区的推荐和相关疫苗制造商的指引而定。

此外,个人的健康状况和疫情情况也会对接种时间产生影响,因此最好咨询医生或相关机构,以便获得最新的疫苗接种时间表。

同时也要记住,疫苗接种是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措施,理应认真对待,积极参与。

全面的宝宝接种疫苗时间表

全面的宝宝接种疫苗时间表

0-12岁最全面的宝宝接种疫苗时间表,快收藏吧好多家长总是搞不清楚什么时候该给孩子打疫苗,孩子该打什么疫苗,注射疫苗前准备什么?下面小编整理了0-12岁宝宝疫苗接种时间表,非常全面,宝妈们快快收藏起来吧。

一、接种疫苗的种类和时间宝宝从出生后至12岁,都要进行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对抗该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体,进而使受注射者对该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疫苗接种的种类很多,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百白破疫苗等。

按照疫苗接种时间表,具体疫苗接种时间为:1、一类疫苗出生24小时内:乙肝疫苗—第一针;卡介苗—初种;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针;2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一针;3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二针;百白破疫苗—第一针;4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三针;百白破疫苗—第二针;6月龄:百白破疫苗—第三针;乙肝疫苗—第三针;A群流脑疫苗第一针;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针;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针;1岁:乙脑疫苗—初种;1.5至2岁:百白破疫苗—加强;脊髓灰质炎糖丸—部分加强;乙脑疫苗—加强;甲肝疫苗;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针(也可用A+C群流脑疫苗)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加强针;6岁:麻疹疫苗—加强针;白破二联疫苗—加强针;乙脑疫苗—第三针;A群流脑疫苗—第四针;12岁:卡介苗—加强针。

新生儿从出生到18个月龄之内,是接种疫苗的“密集期”,在这期间,家长平均每隔一个月就要带自己的孩子去相关单位接种一次疫苗。

6周岁之前,儿童需要注射的计划免疫疫苗有24次之多。

2、二类疫苗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

(整理)孩子疫苗接种时间表.

(整理)孩子疫苗接种时间表.

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计划内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疫苗,属于疫苗注射表:一类疫苗●出生24小时内可注射乙型肝疫苗●出生24小时后可注射卡介苗●出生满一个月可以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出生后满二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出生后满三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卡介苗【试验后决定是否复种】●出生四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出生后五个月可注射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出生后满六个月可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出生后满八个月可注射麻疹疫苗●生后1.5-2岁可注射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3岁:A群流脑苗(加强)●4岁:脊灰疫苗(加强)●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白破二联>)、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在注射疫苗时应注意:要在孩子身体状况好的时候进行接种前要先测体温,若有发烧要推迟接种、未完全恢复健康前暂缓注射,但应在病好后及时补接种。

接种后,当天不要洗澡,也不能让孩子太疲劳。

属过敏体质者,应向医生反应极个别孩子可能会高烧,可请医生看看,给予对证治疗以下情况是不能在期间注射疫苗:如孩子正在发烧,患有急性传染病、哮喘、风疹、湿疹等疾病或有心脏病、肾炎及肝炎等疾病时,暂时不要打预防针。

孩子腹泻时不要吃小儿麻痹糖丸,等病好后两周才能补吃。

有“羊癫疯”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的儿童不要进行预防接种。

疫苗反应:疫苗虽经灭活或减毒处理,但毕竟是一种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质,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的。

其实这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就象感冒发热一样是机体在抵御细菌或病毒。

正常反应:局部反应如轻度肿胀和疼痛。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宝宝屁股上出现硬结就是吸附制剂接种后常见的现象。

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一般发热在 38.5 ℃以下,持续 1 ~ 2 天均属正常反应。

无论局部还是全身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多喂水、并注意让宝宝多休息即可。

2024年全国儿童免疫疫苗接种进程图解

2024年全国儿童免疫疫苗接种进程图解

2024年全国儿童免疫疫苗接种进程图解
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提高全国儿童的免疫力,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儿童免疫疫苗接种计划。

本图解详细介绍了2024年全国儿童免疫疫苗接种进程,帮助家长了解儿童接种疫苗的时间、种类和注意事项。

一、疫苗接种时间表
以下是我国2024年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家长需按照此时间表为儿童接种疫苗。

二、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1. 接种前:请确保儿童身体健康,无发热、咳嗽等感冒症状。

如儿童近期有疾病,请咨询医生是否适合接种。

2. 接种时:请携带儿童预防接种证,向医生提供儿童的基本信息和疫苗接种史。

3. 接种后:观察儿童是否有不良反应,如发热、皮疹等。

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请及时就医。

4. 疫苗接种间隔:请按照时间表接种,尽量保持各疫苗之间的间隔时间。

5. 疫苗补种:如儿童未能按时接种,请尽快补种,并咨询医生调整接种计划。

三、疫苗接种地点
儿童免疫疫苗接种地点主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医院等。

请家长根据所在地区选择合适的疫苗接种地点。

通过以上图解,家长可以更清晰地了解2024年全国儿童免疫疫苗接种进程。

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请家长按照疫苗接种时间表,为儿童按时接种疫苗。

同时,关注儿童疫苗接种注意事项,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宝宝打预防针时间表

宝宝打预防针时间表

宝宝出生后,要带好宝宝的户口簿、出生证以及出生时在出生医院接种的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卡,到居住地点的街道医院儿保科办理《预防接种证》,街道医院就会定期预约打疫苗了。

国家规定强免(强制免疫)的疫苗是必须打的,即强制免疫的,也是免费的,小孩日后入托、入学甚至出国都要凭打过的接种证办理的。

还有一些疫苗不属于强免范围,如麻腮风、风疹、腮腺炎、肺炎、水痘等,都要收费的,可自愿选择打或者不打。

凡是收费的疫苗都需要家长签名认可方可接种。

以下是规定强免的疫苗(2022 年 3 月 1 日执行):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1 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2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3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4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5 月龄:百白破(第三次)6 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 A 群流脑疫苗(第一次)8 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非活第一、二次)、(减活第一次)9 月龄: A 群流脑疫苗(第二次)18 月龄: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2 岁:乙脑疫苗(非活第三次)、(减活第二次)3 岁: A 群流脑疫苗(第三次)4 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6 岁:乙脑疫苗(非活第四次)、 (减活第三次)、 A 群流脑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16 岁:精白破(第二次)由此可见流脑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别为: 6 月龄、 9 月龄、 3 岁、 6 岁。

乙脑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别为: 8 月龄、 2 岁、 6 岁。

(孩子在打防疫针前,家长要给孩子洗一次澡换件干净衣裳,向医生说清孩子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

孩子打完预防针 24 小时之内最好都不要洗澡,打过防疫针以后要避免剧烈活动,对孩子要细心照料,注意观察,如孩子有轻微发热反应,一般在 1—2 天就会好的,如反应加重,应即将请医生诊治。

)我国计划免疫疫苗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

婴儿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

婴儿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

.婴儿或儿童自身免疫力低下,为了增强他们的自身免疫抵抗能力,疫苗的接种是必须的,但是打哪些疫苗?可以预防哪些疾病?是否总是担心错过了疫苗接种的最佳时机?疫苗接种时间表会帮到您!年接种疫可预防的传染乙型病毒性肝乙型肝炎疫(1)小时出2结核卡介乙型肝炎疫月(2)乙型病毒性肝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脊髓灰质炎糖(1)月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脊髓灰质炎糖(2)月百白破疫(1)百日咳、白喉、破伤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脊髓灰质炎糖(3)月百日咳、白喉、破伤百白破疫(2)(3)百日咳、白喉、破伤百白破疫月乙型肝炎疫乙型病毒性肝(3)月月麻麻疹疫百白破疫苗(加强百日咳、白喉、破伤1.5-脊髓灰质炎糖丸(部分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脊髓灰质炎疫苗(加强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麻麻疹疫苗(加强) 7岁白破二联疫苗(加强)白喉、破伤风 12岁结核病卡介苗(加强,农村)注:括号中的数字是表示接种针(剂)次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计划内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疫苗,属于免费疫苗。

接种时间接种疫苗次数可预防的传染病..乙型病毒性肝第一乙肝疫出生结核卡介第一乙型病毒性肝第二月乙肝疫)第一小儿麻月脊髓灰质脊灰疫)小儿麻脊髓灰质脊灰疫第二月第一百日咳、白喉、破伤无细胞百白破疫)小儿麻脊髓灰质脊灰疫第三月第二百日咳、白喉、破伤无细胞百白破疫百日咳、白喉、破伤第三月无细胞百白破疫乙肝疫乙型病毒性肝第三月第一流行性脑脊髓膜流脑疫月麻麻疹疫第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第二流脑疫月乙脑减毒疫流行性乙型脑第一甲型病毒性肝甲肝疫第一无细胞百白破疫第四百日咳、白喉、破伤1.麻风腮疫第一麻疹、风疹、腮腺炎接种时间可预防的传染病接种疫苗次数第二次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减毒疫苗岁2 甲型病毒性肝炎) 第二次(甲肝疫苗与前剂间隔6-12个月岁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加强A+C流脑疫苗) 小儿麻痹(岁4 脊灰疫苗第四次脊髓灰质炎加强白破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6岁麻风腮疫苗第二次麻疹、风疹、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第三乙脑减毒疫加流行性脑脊髓膜A+小学四年流脑疫乙型病毒性肝第四乙肝疫初中一年加百日咳、白喉、破伤无细胞百白破疫白)初中三年百日咳、白喉、破伤加白无细胞百白破疫)大一进京新麻疹疫麻第二次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除国家规定宝宝必须接种的疫苗外,其他需要接种的疫苗都属于推荐疫苗,家长可以有选择性的自愿的原则,也就是计划外疫苗,这些疫苗都是本着自费、给宝宝接种体质虚弱的宝宝可考虑接种的疫个月以上、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抵抗疾病能力差对流感疫苗宝宝,一旦流感流行,容易患病并诱发旧病发作或加重,家长应考虑接种。

疫苗时间表

疫苗时间表

宝宝疫苗时间对照表国家规定强免(强制免疫)的疫苗是必须打的,即强制免疫的,也是免费的在出生医院接种的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卡,到居住地点的街道医院儿保科办理《预防接种证》,,小孩日后入托、入学甚至出国都要凭打过的接种证办理的。

以下是,孩子年龄与接种疫苗种类和次数对照表: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1 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2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3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4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5 月龄:百白破(第三次)6 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8 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非活第一、二次)、(减活第一次)9 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18月龄: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2 岁:乙脑疫苗(非活第三次)、(减活第二次)3 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次)4 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6 岁:乙脑疫苗(非活第四次)、(减活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16 岁:精白破(第二次)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

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

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婴幼儿,接种后可预防发生儿童结核病,特别是能防止那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

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的疫苗,现在有两种疫苗可以使用,一种是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糖丸”,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而另一种名为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是一种用死病毒制成的疫苗。

百白破三联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简称百白破疫苗,它是由百日咳疫苗、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量比例配制而成,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

麻疹疫苗:用麻疹病毒减毒株接种鸡胚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后冻干制成。

按瓿签所示用量加灭菌注射用水待完全溶解后使用。

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注射可起到预防麻疹的作用。

2024年全国儿童免疫疫苗接种指南

2024年全国儿童免疫疫苗接种指南

2024年全国儿童免疫疫苗接种指南引言本指南旨在为全国儿童提供一份全面的疫苗接种建议,以保护他们免受疫苗可预防疾病的侵害。

本指南适用于所有儿童,包括正常儿童和有特殊健康状况的儿童。

指南中提到的疫苗接种时间表和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接种计划可能因地区和医疗机构而异。

在实施接种前,请咨询当地医疗机构或专业医生。

疫苗接种时间表以下是全国儿童疫苗接种的推荐时间表:新生儿至1岁- 出生后24小时内:乙肝疫苗第一针、卡介苗- 1个月:乙肝疫苗第二针- 2个月: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针、五联疫苗第一针(含百白破、Hib、肺炎球菌、白喉、破伤风)- 3个月: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针、五联疫苗第二针- 4个月: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针、五联疫苗第三针- 6个月:乙肝疫苗第三针- 8个月:麻疹风疹(MR)疫苗第一针- 1岁:水痘疫苗第一针、肺炎球菌疫苗第二针1岁至2岁- 1岁至2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针- 1岁半:百白破疫苗加强针- 2岁:麻疹风疹(MR)疫苗第二针2岁至6岁- 2岁至6岁:根据地区疫情,可能需要接种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等特殊情况下的疫苗接种以下是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疫苗接种建议:有特殊健康状况的儿童- 在接种前,请咨询医生,根据儿童的病情和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接种计划。

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 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可能需要接种减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

在接种前,请咨询医生。

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患有免疫缺陷疾病- 此类儿童可能需要接种乙肝疫苗、麻疹风疹(MR)疫苗等。

在接种前,请咨询医生。

注意事项- 在接种前,请确保儿童身体状况良好,无发热、腹泻等不适症状。

- 接种后,观察儿童是否有不良反应,如出现皮疹、发热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 疫苗接种后,请妥善保存接种证明,以便日后入学、出国等需要。

总结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安全的手段。

为了保护全国儿童的健康,请按照本指南推荐的疫苗接种时间表和建议,为儿童接种疫苗。

在实施接种过程中,如有疑问,请随时咨询当地医疗机构或专业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儿打预防针时间表婴儿打预防针时间表2010-05-07 21:14:47| 分类:生活百科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宝宝出生后,要带好宝宝的户口簿、出生证以及出生时在出生医院接种的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卡,到居住地点的街道医院儿保科办理《预防接种证》,街道医院就会定期预约打疫苗了。

国家规定强免(强制免疫)的疫苗是必须打的,即强制免疫的,也是免费的,小孩日后入托、入学甚至出国都要凭打过的接种证办理的。

还有一些疫苗不属于强免范围,如麻腮风、风疹、腮腺炎、肺炎、水痘等,都要收费的,可自愿选择打或不打。

凡是收费的疫苗都需要家长签名认可方可接种。

以下是规定强免的疫苗(2006年3月1日执行):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5月龄:百白破(第三次)6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非活第一、二次)、(减活第一次)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18月龄: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2岁:乙脑疫苗(非活第三次)、(减活第二次)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次)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6岁:乙脑疫苗(非活第四次)、(减活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16岁:精白破(第二次)由此可见流脑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别为:6月龄、9月龄、3岁、6岁。

乙脑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别为:8月龄、2岁、6岁。

(孩子在打防疫针前,家长要给孩子洗一次澡换件干净衣裳,向医生说清孩子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

孩子打完预防针24小时之内最好都不要洗澡,打过防疫针以后要避免剧烈活动,对孩子要细心照料,注意观察,如孩子有轻微发热反应,一般在1—2天就会好的,如反应加重,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关于宝宝打预防针的注意事项(转帖)我国计划免疫疫苗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

接种这些疫苗,都是免费的。

卡介苗——出生第一针接种卡介苗,可以增强宝宝对于结核病的抵抗力,预防严重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减毒活疫苗,安全有效。

宝宝在出生后,就要及时接种卡介苗。

禁忌:当新生儿患有高烧、严重急性症状、免疫不全、出生时伴有严重先天性疾病、低体重、严重湿疹以及可疑的结核病时,不应接种。

注意事项:接种后在接种部位有红色结节,伴有痛痒感,结节会变成脓包或溃烂。

此类现象属疫苗的正常反应,一般2-3个月自行愈合。

如果宝宝出生时没接种,可在2个月内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卡介苗门诊或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计划免疫门诊补种。

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吃的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脊灰糖丸,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它是白色颗粒状糖丸。

宝宝出生后按计划服用糖丸,可有效地预防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

注意事项:1、婴儿服用糖丸时,可用冷开水溶解后送服。

这个疫苗是活病毒制品,如果用热开水溶解,活疫苗会因温度过高而失去活性,吃了也没有作用,在宝宝体内不会产生抗体。

2、30分钟内不能吃热的东西(包括母乳)。

3、服用后如果因吐奶或呕吐等导致疫苗服用剂量不足,可重新补服。

百白破疫苗——三联针百白破疫苗是将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及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成,可以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接种对象是3个月以上宝宝。

百白破疫苗必须连续打三针,即3个月时注射第一针,以后每隔一个月注射一针。

三针连续注射后,才会产生足够的抗体。

这些抗体只能维持一定的时间,不能终生免疫,所以在一段时期后还要打加强针。

由于大年龄儿童或成人对百日咳菌苗的副反应较大,故7岁起加强用疫苗不再含有百日咳细菌成分,而改用白破二联制剂。

注意事项: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引起局部硬结、发热等副反应,一般反应2~3天内消失。

接种后如果体温在38.5℃以上,可到医院就诊,进行对症治疗;局部红肿、硬结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应到医院就诊,进行对症治疗和定期观察,硬结尽量不予切开。

一旦发生发高热、局部硬结等症状较为严重的副反应,不要再注射百白破疫苗。

麻疹疫苗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反应小,抗体产生快,免疫持久性好。

6个月以内宝宝由于有从母体获得的抗体,一般不会得麻疹。

所以第一次接种应在宝宝满8个月,4岁时再复种。

乙肝疫苗乙型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还是造成肝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让宝宝接种乙肝疫苗是非常必要的。

我国于2002年11月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

乙肝疫苗第一针应在宝宝出生24小时内及时接种。

纳入计划免疫管理的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的疫苗,所有的管理程序都和计划免疫内疫苗没有什么区别,所不同的是这些疫苗不是免费的。

不过,在有些省市,如上海,把它们也纳入了计划免疫,所以也是不收费的。

乙脑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接种对象为1岁以上的宝宝。

由于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我国流行较广,目前我国已将此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程序之中,对所有健康宝宝均予以接种。

疫苗注射应在乙脑流行季节前集中进行,如上海的乙脑疫苗安排在4-5月份接种。

流脑疫苗国内目前应用的是用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制成的疫苗,用于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接种对象为3岁以上的宝宝。

流脑疫苗一般也是安排在流行季节前集中注射,如上海是在11-12月份。

接种这两种疫苗,不用你操心,医院会通知你的。

只是有些地区是免费的,有些地区是收费的。

计划免疫外疫苗一种疫苗需要经过非常严格的检验程序,最终被证实安全有效后,才会推广使用。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疫苗暂时没有被纳入计划免疫,但从预防疾病角度出发,接种疫苗是最安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麻风腮三联疫苗(MMR)麻风腮三联疫苗均为进口疫苗,接种后可同时预防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三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这种疫苗已经在国内外使用多年,并被家长接受。

一般在宝宝满1周岁就可接种第一针。

水痘疫苗水痘是由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以皮肤出疹为特征的传染病。

水痘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尤其是在儿童中。

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直接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

水痘经常在幼儿园、小学中爆发流行。

对感染水痘的宝宝,只能采取隔离措施,因此,预防水痘最理想的方法是接种疫苗。

宝宝满2周岁时,可接种水痘疫苗。

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常规接种水痘疫苗。

Hib疫苗——小儿脑膜炎、肺炎的克星b型流感嗜血杆菌简称Hib,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染,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个月-2岁的婴幼儿很容易被传染。

由于国内普遍存在抗生素滥用的现象,使得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上升,感染后比较难诊治。

所以,避免宝宝患病的最好方法是及早免疫预防,所用的疫苗是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又叫Hib疫苗。

宝宝满两个月就可以接种Hib疫苗,疫苗的接种次数根据宝宝的年龄来定。

以上三种疫苗的技术都已经很成熟,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所预防的五种传染病都能通过呼吸道传播,发病率高,危害严重。

因此,建议宝宝注射这三种疫苗。

不过,有些疫苗是进口的,价格相当贵。

甲肝疫苗甲肝疫苗用于预防甲型肝炎。

目前主要采用国产的减毒活疫苗和进口的灭活疫苗,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酌情接种。

肺炎疫苗肺炎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脑膜炎和中耳炎等,一般用于2岁以上、体弱多病的宝宝。

流感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

1岁以上、身体抵抗力差、体弱多病的宝宝可以接种。

近年来,流感疫苗被炒得很热。

但由于病毒变异快,每年病毒株都会有变异,因此不适于列入计划免疫。

对于宝宝是否需要接种流感疫苗,有些专家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得流感并不都是坏事。

因为流感不是严重疾病,得病后一般7-10天就会自愈,可以增强宝宝的免疫力。

所以,并不提倡所有的宝宝每年都打流感疫苗。

以上三种疫苗,专家建议重点人群接种,儿童中抵抗力差、体弱多病、长期集体生活,为了预防相应疾病的发生,可以选择接种疫苗。

所有用于儿童的疫苗都是安全和有效的,疫苗都是经过国家药品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后,通过国家统一供货渠道到达免疫接种门诊,由专业人员注射或接种于人体。

如果你是到正规的免疫接种门诊接种疫苗的话,那么你得到的疫苗就是合格的,并且也是安全和有效的。

但是每人对疫苗的应答、反应不同,可能也会发生免疫失败或疫苗副反应等不尽如人意的事。

如果你对接种还有什么疑问的话,可直接向市、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科咨询。

鱼肝油是维生素A和D滴剂,主要是帮助体内钙的吸收。

一般直接服用就可以了,在服用的同时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腹泻的宝宝要暂停使用。

一般鱼肝油从满月后开始服用到18个月止。

刚打预防针宝宝怎么照顾疫苗接种是幼儿预防保健项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份。

但预防接种注射后,不少小儿常常会出现反应与副作用,那么孩子出现不良反应时,父母该如何护理呢?1、卡介苗:注射部位可以照常沐浴,如果有脓泡或溃烂时,不必擦药或包扎,但是注意不要弄破,如果不小心弄破了也不必太担心,只须擦干并且保持干燥即可。

但发现小儿腋下淋巴结肿大如果直径超过一公分,应至医院检查。

2、乙型肝炎:轻微发烧通常照一般发烧处理即可。

3、三合一疫苗:这是反应最激烈而且频率最高的疫苗,幼儿接种后,可以轻揉二下,如果有些许红肿可先用热毛巾热敷,多喝开水,如果发烧肛温超过38.5度以上,可先服用医师开予之小儿普拿疼,但如果发烧超过39.5度以上则要送医。

4、口服小儿麻痹疫苗:服用小儿麻痹疫苗,前后半小时内不要进食,以增加疫苗在体内繁殖效果,如果有神经方面的症状,如四肢麻痹无力、痉挛等应速送医。

5、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混合疫苗:注射后应多喝开水,少出入公共场所,避免感冒,如果在注射后一、二天就有发烧,应立刻就医诊治。

6、日本脑炎:主要是避免感冒,应多喝开水。

另外如果小宝宝出现神智不清、四肢麻痹、哭闹不安、痉挛、休克时,应即速送医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