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广州市高三高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

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9分)1.【内容理解】(3分)A(B项,“‘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并非“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C项,不是“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D项,“中庸之道”不可以消除文化冲突。
)2.【论证分析】(3分)B(文章不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3.【分析推断】(3分)C(西方的“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推断不当。
)(二)(12分)4.【内容理解】(3分)C(A项,“A企业在这三家企业中业务量一直稳居第一”不正确;B项,C企业“都处于劣势”不正确;D项,“B企业的发展几乎与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同步”不正确。
)5.【概括分析】(3分)D(“智能产品创新研发的大量投入”并非“可循环包装在当下难以推广的主要因素”。
)6.【分析综合】(6分)快递企业:①保证消费者信息安全;②建立更规范、更专业的物流体系;③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④推动绿色配送。
消费者:改变消费观念,支持快递包装绿色化。
【“快递企业”4分,“消费者”2分,意思对即可。
】(三)(15分)7.【分析鉴赏】(3分)C(“追求生态效益而牺牲经济效益”不正确。
)8.【分析鉴赏】(6分)纪实性:①作者亲历;②材料真实;③情感真挚。
文学性:①多用修辞,形象生动;②化用名句,典雅隽永;③间用口语,具有生活气息。
【“纪实性”3分,“文学性”3分,意思对即可。
】9.【鉴赏评价】(6分)①含义丰富,既指高林树在库布齐大沙漠种下的每一棵柳树,又指高林树本人,还指生活的火种,生命的希望。
②突显主题,赞美“高林树们”用辛勤的劳动改造沙漠、改变生活的奋斗精神。
③强化效果,通过“沙漠”之“大”和“一苗树”之“小”的对比,引起读者关注。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二、(34分)(一)(19分)10.【文言断句】(3分)A(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
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焉。
精品解析:【省级联考】广东省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试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语文模拟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当人类文明演进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技性科学时,并且当这种驱动力强大到足以变革基于工业文明形成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时,就会滋生出一种不同于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信息文明。
信息文明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孕育出来,成为工业文明时代的颠覆者。
信息文明对工业文明的替代是在一个渐进的过程中步完成的。
一是以自动化和信息化为标志的崛起阶段。
知识经济的凸显,使得在工业文明中占有绝对优势的“资本家”逐渐地让位于掌握着知识与技能的“知本家”。
此阶段时间跨度大致为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到1995年网景公司推出浏览器这段时期,人们能够方便地利用鼠标和键盘通过互联网测览和传递信息。
虽然互联网是计算机之间的联网,但它比计算机更彻底地改变了工业文明时期以自然资源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和社会分级管理的层级化模式。
这个阶段最典型的标志之一,是知识和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一个独特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开始超越“资本”扮演的重要角色。
二是以网络化和数字化为标志的全面发展阶段。
互联网不仅成为新的发展平台,而且成为改造过去一切习惯的新引擎。
此阶段时间跨度为1995年互联网开始商业化,到2015年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这段时期。
互联网是一项具有重构一切能力的新类型的技术创新,它不仅成为生活的基础设施,而且还底改变了各行各业的商业结构和商业模式,成为信息沟通的直通道。
这无疑颠覆了工业文明时代习慣于追求大而全的集团式发展策略,致使商业模式向着碎片化、个性化、专业化等方向发展。
维基百科改变了传统百科全书的编撰模式,网上购物和外卖服务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支付室、微信支付正在替代银行。
三是以智能化为标志的高峰阶段。
人类文明从利用科学技术来解放人的体力,向着利用智能科学技水来解放人类智力的方向推进。
时间跨度是2015年到未来某个时候。
广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试卷类型: A201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已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先用橡皮擦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主观题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卷一并收回。
5.保持答题卷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
《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
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
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
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
2019广州二模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秘密★启用前201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9分)1.【内容理解】(3分)A(B项,“‘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并非“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C项,不是“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D项,“中庸之道”不可以消除文化冲突。
)2.【论证分析】(3分)B(文章不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
)3.【分析推断】(3分)C(西方的“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推断不当。
)(二)(12分)4.【内容理解】(3分)C(A项,“A企业在这三家企业中业务量一直稳居第一”不正确;B项,C企业“都处于劣势”不正确;D项,“B企业的发展几乎与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同步”不正确。
)5.【概括分析】(3分)D(“智能产品创新研发的大量投入”并非“可循环包装在当下难以推广的主要因素”。
)6.【分析综合】(6分)快递企业:①保证消费者信息安全;②建立更规范、更专业的物流体系;③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④推动绿色配送。
消费者:改变消费观念,支持快递包装绿色化。
[“快递企业”4分,“消费者”2分。
意思对即可。
](三)(15分)7.【分析鉴赏】(3分)C(“追求生态效益而牺牲经济效益”不正确。
)8.【分析鉴赏】(6分)纪实性:①作者亲历;②材料真实;③情感真挚。
文学性:①多用修辞,形象生动;②化用名句,典雅隽永;③间用口语,具有生活气息。
[“纪实性”3分,“文学性”3分。
意思对即可。
]9.【鉴赏评价】(6分)①含意丰富,既指高林树在库布齐大沙漠种下的第一棵柳树,又指高林树本人,还指生活的火种、生命的希望。
②突显主题,赞美“高林树们”用辛勤的劳动改造沙漠、改变生活的奋斗精神。
③强化效果,通过“沙海”之“大”和“一苗树”之“小”的对比,引起读者关注。
[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19分)10.【文言断句】(3分)A(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
2019届广东省高三模拟试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届广东省高三模拟试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当人类文明演进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技性科学时,并且当这种驱动力强大到足以变革基于工业文明形成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时,就会滋生出一种不同于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信息文明。
信息文明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孕育出来,成为工业文明时代的颠覆者。
信息文明对工业文明的替代是在一个渐进的过程中步完成的。
一是以自动化和信息化为标志的崛起阶段。
知识经济的凸显,使得在工业文明中占有绝对优势的“资本家”逐渐地让位于掌握着知识与技能的“知本家”。
此阶段时间跨度大致为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到1995年网景公司推出浏览器这段时期,人们能够方便地利用鼠标和键盘通过互联网测览和传递信息。
虽然互联网是计算机之间的联网,但它比计算机更彻底地改变了工业文明时期以自然资源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和社会分级管理的层级化模式。
这个阶段最典型的标志之一,是知识和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一个独特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开始超越“资本”扮演的重要角色。
二是以网络化和数字化为标志的全面发展阶段。
互联网不仅成为新的发展平台,而且成为改造过去一切习惯的新引擎。
此阶段时间跨度为1995年互联网开始商业化,到2015年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这段时期。
互联网是一项具有重构一切能力的新类型的技术创新,它不仅成为生活的基础设施,而且还底改变了各行各业的商业结构和商业模式,成为信息沟通的直通道。
这无疑颠覆了工业文明时代习慣于追求大而全的集团式发展策略,致使商业模式向着碎片化、个性化、专业化等方向发展。
维基百科改变了传统百科全书的编撰模式,网上购物和外卖服务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支付室、微信支付正在替代银行。
三是以智能化为标志的高峰阶段。
人类文明从利用科学技术来解放人的体力,向着利用智能科学技水来解放人类智力的方向推进。
时间跨度是2015年到未来某个时候。
智能化技术是比互联网更具有挑战性的技术革命,也许,未来几十年内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泛化发展,会把信息文明掉向高峰,并内生出另一种新型文明——智能文明。
201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广州二模语文试题和答案

专业资料word完美格式试卷类型:B201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语文2018.4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
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瓦砾./闪烁.哽咽./谒.见供.职/供.稿B.慑.服/蹑.足侪.辈/颀.长碑帖./熨帖.C.吭.声/高亢.敕.令/叱.咤起哄./哄.堂大笑D.巢.穴/窠.臼鼾.声/酣.梦拖沓./一沓.报纸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本届国际诗歌节将先后举办采风创作、中国诗歌论坛、诗歌朗诵会、筹建诗歌碑林长廊等活动,中国诗歌论坛是整个诗歌节的压轴戏...。
B.国产26集三维英雄动画片《戚继光》由国内明史专家全程把关,从道具场景到人物活动都反复推导..,力求最大程度保持对史实的尊重。
C.根据最新报告,近年媒体报道的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的案件数量一日千里....,2008至2019年有300例,2018-2019年则有397例。
D.两年来反腐败实践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已经初见成效,但我们也不能满足现有成绩,毕竟开创廉政新局面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2019-2020学年广州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广州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从中国古代隐身术的传说,到哈利·波特的隐身斗篷,人类一直梦想“隐形”。
一些国家的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人类离这个“梦想”越来越近。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科学家们最近研制出了一种薄膜式“超级材料”或称“特异介质材料”。
这种材料克服了以往材料坚硬易碎的缺点,用单功能层的聚合物薄膜制成,是可实现隐形的超级材料,这意味着人类向实现哈利·波特隐形斗篷的幻想又迈出了一大步。
利用超级材料实现“隐形”,是由英国两所大学的两名教授分别领导的研究小组独立研究的课题。
2006年5月,伦哈特教授和潘德瑞教授等提出了利用特异介质材料改变光线传播方向从而实现隐形的理论,即“变换光学理论”。
物体之所以被人眼看见,是因其阻挡了直射的光线,令光线发生了反射。
如果我们制造一种隐形材料,让光线在其表面如流水绕过岩石般一滑而过,继续保持直线传播,那么,被隐形材料覆盖的物体就不会反射出肉眼所见的光来,也就“隐形”了。
海市蜃楼是自然界光线弯曲折射传播最好的例子。
控制光线的折射路径是实现隐形的关键,而超级材料可以实现。
超级材料是一种人工复合材料,其工作原理是阻断并引导光线。
它是采用可控制折射率的新型人工电磁介质,来实现人工控制光沿弯曲路线行进。
除了英国两名教授外,美国杜克大学的大卫·R·史密斯教授在潘德瑞的理论发表几个月后,就首次成功地让一个直径5厘米的铜圆环几乎无法被微波发现。
今年3月,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科学家团队成功实现三维物体隐形:实验使用一种叫“径直激光平板刻录”的技术,改变了超级材料表面不同角度的折射率,使观看隐形效果的角度达到60度。
此外,美国波士顿大学和塔夫茨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还通过黄金谐振涂层制作出了丝状材料的隐形斗篷。
由于丝的特性,使得这种丝状超级材料在医学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9 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 分)1.( 9 分)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史学研究是史家对历史存在的考察,带有主观性,“思想”本身就是主观的产物思想史研究的主观性更加突出。
然而,“思想”作为历史的存在,其内涵和影响不会因为研究者认识的差异而改变,思想史研究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准确地把握这个存在,达此目的,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把握思想与社会的关系,将思想者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考察其社会基础和历史基础,力戒就思想论思想之弊。
“思想”属于上层建筑,但是思想家生活于现实之中,提出的各种主张,无不来自于对于社会生活的实际感受,直接间接地管着阶级或者阶层的历史印记,因而思想与社会是辩证的统一体。
因此,研究古人思想,首先要厘清思想家所处的时代特点、思想家的社会地位和面临的问题,考察思想家个人及其群体对该思想主张的实践情况。
唯如此,才能明了思想家的主观追求与其所处的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才能真正认识到思想对当时社会提供了什么样范规和支持,又在哪个层面为现实社会捉供了辩解和批判。
第二,全面系统把握思想家的思想体系,将其体系置于历史的长河中考察其源流,在把提其本意的前提下,认识其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相互连贯互为支持,上承前人的思想遗产,又为后世提供新的思想基础,同时有着具体的时代特征,同一主张、同一概念的内涵和功能因时而异,这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必须科学分析其具体含义,完整准确地理解其思想体系,才能不违古人,而思想史研究,因其主观性突出,研究者的爱好、情感、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研究结杲对同一个研究对象有不同的认识,司空见惯。
但是,思想史毕竟是历史的一部分,有其客观性,并不能随意剪裁、望文生义。
思想家之所以成为思想家,就是因为有着自己的思想体系,其理论、主张、逻辑、概念,有其具体的含义和指向,准确理解、系统把是必须遵守的先决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广州市高三高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广州市2019届高三高考二模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
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
《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
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
最广阔的容纳力。
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
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
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
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
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
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
容性。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
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
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
关系推广发挥的。
“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
共生的关系。
“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
善是统一的。
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
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
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
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
“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
“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君子”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衡、天人合一、忠恕包容。
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
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
“中庸”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
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
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筑文明之路,增
强文化自信。
这种文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
文化共同体。
(摘编张丽娟《“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以天下为思维尺度,其文化视域不限于国家民族内部。
B.“以天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
C.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是世界观和价值观自信的最终体现。
D.“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助于共建诸多文化并存而又互动互补的世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