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的药理作用
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

2 9
中药金银 花 的药用成分 和药 理作用
陈 明 光 刘 倩 ( 山东省枣庄市立第二医院 枣庄 2 7 7 1 0 0 )
摘要 : 目的: 分析 中药金银 花的药用成 分以及 临床 药理作用 。方法 : 查阅近 些年来 中药金银 花的研 究资料 , 并对其 药用成 分和药 理作用进行统计、 分析 。 结果 : 金银 花的药用成分主要有黄 酮类化合物、 挥发 油、 三萜皂类化合物 、 无机元素类 以及有机 酸类化合 物。 其药理作用主要 有解热、 抗 炎、 止血 、 抗病 毒、 保肝 、 利胆 、 抗菌等。 结论 : 目前 , 金银花 已在 多种 中药或 中西药制剂 当中得到广 泛 的应 用, 随着人们研 究的逐渐深入 , 金银花也将进一 步发挥 出更大的药用价值 。
关键词 : 金 银 花 药 用成 分 药理 作 用
中图分类号 : R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 5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3) 1 0 — 0 0 2 9 - 0 1
目前 , 许 多药物制剂 当中含有金银花 , 这是 由于金银花本 2 . 2 . 2止血 : 金银花 的混悬 液 、 炭水煎 液止 血作用非 常显 著 , 并 身含有许多药用 成分 ,对多种疾病都有显著 的治疗或辅助治 且在效果上混悬液要明显强于水煎液 的作用 。金银花 当中, 咖 疗效果 。本文就 金银花的主要药用成分 以及药理 作用进行简 啡酸和绿原酸是它能够进行止 血的主要药物基础。 单 的阐述。 2 . 2 - 3抗病毒 : 在金银花成分中, 绿原酸具有抗病毒 的药理作用 。 1资料与方法 经过研究人员的体外药效试验 , 绿原酸的抗病毒作用在呼吸道 1 . 1一般 资料 : 查 阅各 种中医医学典籍 以及 近些 年来各大代表 疾病 中最 为明显 , 尤其是对 萨科奇 B组 3 型病毒 、 合 包病 毒等 性 的有关 中药金银花的医学著作或 杂志。 的抑制作用显著。它的临床效果要优于病毒灵和双黄连粉针剂 。 1 . 2方法 : 通过 对草本考 证 、 品质研究 、 生 物学研究 、 化 学成分 2 . 2 . 4保肝、 利胆 : 在金银花中, 三萜皂苷成分具有显著 的保肝作 研究 、 药理研究等方法 的统计 和分析 , 研究 和讨 论 中药金银 花 用。 黄褐毛金银花中的总皂苷对 C O l 4 有着显著的x t , t  ̄、 抑制作用, 的主要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 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病理损伤『 生 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 并有效 降低 2结 果 肝脏的坏死改变出现率和点状坏死数总和。 金银花药用成分当中 2 . 1 金银 花的药用成分 的绿原酸的利胆作用非常明显 , 能够提高大 鼠胆汁的分泌量。 2 . 1 . 1 黄酮类化合物: 忍冬苷和木犀草素这两种黄酮类化合物首先 2 . 2 . 5抗菌 : 在金银花中 , 绿原酸具有显著抗菌作用。经过研究 是 由日本的研究人员在金银花当中分离出来的。1 9 9 5年 , 我 国的 分析 , 金银花对人体 的体 内以及体外疾病具有 明显的抑菌 、 抗 高玉敏等人提取出了4类黄酮类化合物 : 金丝桃苷 、 木犀草素 一 菌效果 , 尤其 是对溶m性链 球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伤寒杆菌 、 7 - 0 一 B — D半乳糖苷 、 槲皮素一 3 — 0 一 B — D 一 葡萄糖苷 、 木犀草素一 7 一 肺炎杆菌 、 副伤寒杆菌 和霍乱杆 菌等具有 明显 的抑制作用 , 对 0 一 仅 一 D葡萄糖苷。1 9 9 6年 , 黄丽瑛等人再次提取出了 3类黄酮 脑膜炎双球菌 、 肺 炎球 菌 、 结核杆菌和绿脓杆菌等也具有 一定 类化合物 : - 7 三甲基黄酮 、 一 5 羟基一 3 ‘ , 4 ‘ 以及 C o r y m b o s i n 。 程度的抑 制作用 。 2 . 1 . 2 挥发油成分 : 挥发油是金银花 当中的一种非 常重要的药用 表 1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分析 有效成分 , 其主要药用作用就是散热舒风。金银花的枝藤 、 枝干 药用成分 药理作用 和鲜花当中含有 丰富 的挥发油。 目前 , 人们通过采用气质联用 黄酮类化合物 解热 、 抗炎 方法已经分离的挥发油成分有 : 芳樟醇 、 肉豆蔻酸 、 亚麻酸 、 亚油 挥 发油成分 止 血 酸、 棕榈酸等。金银花 中挥发油 的主要药用成分是萜类化合物 , 三萜 皂类化合物 抗病毒 它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 即倍倍半萜和单萜类 。金银花的鲜花和 无 机元素类 保肝 、 利胆 干花 中挥发油的成分存在较大的差 异 : 鲜花 中的挥发油成 分主 有机酸类化合物 抗菌 要是芳香醇 , 而干花 中的挥发油成分则主要是棕榈酸。 2 . 1 . 3三萜皂类化合物 : 陈敏等人在 1 9 9 0年 以及 1 9 9 4年 , 在金 3 结 论 金银花是我 国中医药学 中一种古老 的药用植物 , 具有 “ 药 银 花当中分别依次提取分离 出了 1 类三萜 皂苷 ( 含有 6 个 糖 之称 。它味甘 、 性寒 , 人心 、 肺、 胃经 , 具有 良好 的清 基) 以及 2类新型 的双 咖啡 酰基 奎尼酸酯化合物 。此后 , 娄红 铺小神仙 ” 补虚疗 风以及 抗炎等方 面的功效 , 常用 于治疗温 病发 祥等人 、茅青 等人也分别在金银花 当中分 离提取 出了 3 种 三 热解 毒 、 热、 胀满下疾 、 热毒痈疡 以及肿瘤等疾病 。目前 , 金银花 已经应 萜皂类化合物 。 例如银翘散 、 银黄注 射液 、 2 . 1 . 4无机元素类 : 经过科研 人员 的研 究分析 , 在 中药金银 花当 用于多种 中药或 中西药制剂 当中 , 双黄连注射液等 。随着人们研究的逐渐深入 , 金银花将在抗病 中, 含有诸 多的无机类微量 元素 , 主要包括 有 : C u 、 F e 、 Z n 、 Mn 、 毒、 抗菌等临床领域中发挥 出更 大的药用价值。 T i 、 Mo 、 S r 、 N i 、 B a 、 V、 C a 、 C r 、 C o 、 L i 、 P b等等。 2 . 1 . 5有机酸类化合物 : 经过研究分析 , 在金银花当中含有多种有 参 考 文 献 1 ] 滕 红丽. 金银 花 药材 的综合研 究分析 [ J ] . 中药材 , 2 0 1 2 , 6 ( 9 ) : 机酸类化合物 , 主要包含咖啡酸 、 绿原酸 、 棕榈酸 、 异绿原酸等等, 【 44- 74 8. 这其中, 最主要的成分是绿 原酸类化合物。目前, 经过临床研究证 7 1 杨 鹏. 中药金银 花的药 用成分和 药理作 用【 J 】 . 中国社 区医师 明, 异绿原酸是一种混合物 , 而已经发现的异构体 目前 已有 7 种。 ( 医学 专 业 ) , 2 0 1 3 , 2 ( 2 4 ) : 2 4 9 — 2 5 0 . 2 . 2金银 花的药理作用 3 1 庞瑞. 金 银花有 效成分 的药理学研 究进展 f J 1 . 陕西 中 医学院 2 . 2 . 1 解热 、 抗炎: 金银花具有非 常显著 的解热 、 抗 炎 的药理 作 『 2 0 1 1 , 3 ( 1 4 ) : 2 7 7 — 2 7 9 . 用 。在 金银 花中提取出的药物成分对 由二 甲苯 、 角叉菜胶 、 蛋 学报 , 4 】 马永梅 , 李静 , 马蕾. 金银 花 药理 学研 究进展[ J ] . 内蒙古 中医 清等导 致的足水肿有着一定程度 的减轻抑 制作用 ,而它对急 【 药, 2 0 1 2 , 2 2 ( 8 ) : 1 0 5 — 1 0 6 . 性炎症 的药理作用能够 同皮炎平和地塞米松的作 用持平 。
缓解过敏反应的中药金银花

缓解过敏反应的中药金银花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药治疗过敏反应。
它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能够缓解过敏症状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本文将介绍金银花的主要成分和药理作用,以及其在过敏反应中的应用。
一、金银花的主要成分和药理作用金银花(学名:Lonicera japonica)是忍冬科忍冬属植物的干燥花蕾。
它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如金银花苷、迷迭香酸、卡尼汉素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过敏等多种药理作用,为金银花的缓解过敏反应提供了科学依据。
金银花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1. 抗炎作用:金银花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它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组织炎症反应,从而缓解过敏症状。
2. 抗氧化作用:金银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降低过敏反应产生的氧化应激,从而减轻过敏症状。
3. 抗过敏作用:金银花中的金银花苷等成分可以抑制过敏性反应,减少组织器官的局部过敏症状。
它能够阻断过敏反应的传导途径,减轻过敏症状的发生和加重。
4. 免疫调节作用:金银花中的迷迭香酸等成分能够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减轻过敏症状。
二、金银花在过敏反应中的应用1. 缓解皮肤过敏反应:金银花可以外用,制成洗剂或药膏,用于治疗皮肤过敏反应,如湿疹、皮炎等。
它能够镇静皮肤,减轻瘙痒和红肿等症状,使皮肤恢复正常。
2. 缓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常见的过敏反应疾病,金银花可以制成喷雾剂或茶剂,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
它能够舒缓鼻腔炎症,减少分泌物产生,缓解鼻塞和打喷嚏等症状。
3. 缓解呼吸道过敏反应:金银花中的成分对呼吸道过敏反应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它可以通过口服或制成蒸汽吸入剂等形式使用,减轻过敏性咳嗽、喘息和喉咙不适等症状。
4. 辅助治疗过敏性眼病:金银花也可用于辅助治疗过敏性眼病,如过敏性结膜炎、眼疲劳等。
可以用金银花茶水洗眼,或使用金银花眼药水等,减轻眼部症状,缓解眼红、瘙痒等不适。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对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作了全面的介绍并简述了近10年的研究结果及进展概况,以期为金银花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标签:金银花;化学成分;药理在我国,金银花主要分布在山东、广西、湖南、广东、河南、安徽、四川、陕西、江西、贵州等地,金银花为常见的中药,是药用经济型与水保生态型植物,享有“国宝一枝花”的美誉,在保健食品、化妆品、观赏园艺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
1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金银花花蕾中含有有机酸、挥发油和黄酮类物质。
其中有机酸类约占6%,以绿原酸为主,还含有环烯醚萜苷、裂环马线素、獐牙茶苷、麻线素、麻线酸、新环烯醚萜苷等[2]。
挥发油约含有0.6%,已测得30多种成分,主要为芳樟醇、双花醇、香叶醇、异双花醇、松油醇、丁香油酚、香树烯、苯甲酸甲酯丁香酚、金合欢醇等。
黄酮类物质含量约占3.55%,主要有木犀草素、葡萄糖苷、槲皮素、金丝桃苷等[3]。
1.1 挥发油挥发油是金银花的有效成分。
金银花干品中含有挥发油成分60多种以上,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占挥发油26%以上,其它成分则多为醇、酸、醛、酯类和烷烃等[4]。
鲜花挥发油成分多为低沸点的不饱和萜烯类,其中以芳香醇为主,含量占挥发油的45.5%以上。
金银花干、花蕾中多为单萜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的有香树烯、芳樟醇和香叶醇[5]。
1.2 黄酮类1995年高玉敏等从金银花中分离出3个酮类化合物,经鉴定为木樨草素-7-o-A-D葡萄糖苷、木樨草素-7-o-B-D-葡萄糖苷、金丝桃苷[6]。
景小奇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时期的金银花修剪枝各部位的粗黄酮含量[7]。
结果显示:不同时期的金银花修剪枝各部位黄酮含量不同,以节部和叶部最高,花中其次,茎含量最低,据此认为金银花叶和茎应是较好的药用部位[8]。
1.3 有机酸类绿原酸类化合物是金银花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绿原酸、异绿原酸和咖啡酸。
其中异绿原酸为一混合物,它的异构体有7种,分别为4,5-二咖啡酸奎尼酸、3,4-二咖啡酸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酸酰奎尼酸、1,3-二咖啡酸酰、3,5-二咖啡-3-阿魏酰奎尼酸、4-阿魏奎尼酸、5-阿魏奎尼酸。
金银花的生物成分及其药理研究

金银花的生物成分及其药理研究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它具有很多药理作用。
对于金银花的研究,主要包括金银花的生物成分及其药理研究。
一、金银花的生物成分金银花的主要成份是获得性药用成份,其中黄酮类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黄酮类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们都具有相对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同时可以对许多人体系统产生有益的影响。
除了黄酮类之外,金银花还包含多种其他的化合物。
比如,含有精油和甾醇等成分,说明金银花在气味和味道方面均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此外,据研究表明,金银花还含有脂肪类、营养类和多种矿物质等成分,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
二、金银花的药理研究1. 抗氧化活性金银花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以减少自由基造成的氧化损害,有助于改善细胞内环境,并对人体健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研究表明,金银花中含有的黄酮类成分能够对人体中的不同类型的细胞产生积极作用。
比如,它们可以降低血压、降低血糖、改善胆固醇水平、增加人体对锌、铁等矿物质的吸收能力。
由于它们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降低一些慢性病的风险,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关节炎、糖尿病等。
2. 抗炎性作用金银花还具有出色的抗炎作用。
根据研究,金银花所含的有机化合物,例如黄酮类、大黄酸、芦丁等,可以通过刺激抗氧化酶的产生,减少细胞的氧化伤害,降低炎症反应、以及降低相关炎症相关的介质(例如关节液)等,从而有助于保护人体免受炎症的侵害。
金银花多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咳嗽和喉咙痛等情况的辅助治疗。
3. 抗病毒作用金银花具有抗病毒作用,尤其在流感等病毒方面。
据研究表明,金银花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咽鼓管类黄酮,它可以在体内产生抗病毒作用。
经过实验,人们发现使用含有这两种化合物的药物和金银花提取物可以大幅加速流感病毒的清除速度,缩短病程时间,减轻症状。
此外,金银花还具有对其他病毒的抗病毒能力,例如疱疹病毒和肿瘤相关病毒等。
4. 抗菌作用金银花除了对病毒具有抗性,对不少细菌包括抗药性的细菌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评析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评析
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产地是南方地区。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中含有许多重要的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苦草酸、酚酸等,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首先,金银花具有抗菌和消炎作用。
在金银花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能够通过抑制细胞内酶的活性来抑制许多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因此可以作为抗感染药物使用。
此外,金银花还可以通过影响炎症相关反应,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
其次,金银花还具有清热解毒作用。
金银花中含有一定的苦草酸,这是一种天然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
苦草酸还可以促进肝脏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加速有害物质的代谢减排。
此外,金银花还可以促进体内产生一些抗氧化酶,从而进一步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第三,金银花还可以保护心血管系统。
在金银花中含有一定量的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防止血栓的形成,减少血液黏滞度,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从而有效保护心血管系统健康。
最后,金银花还可以改善免疫功能。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促进机体免疫系统的发挥作用,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的疾病抵抗力。
同时,金银花中还含有一些多醣类化合物,可以刺激免疫系统的细胞产生,进一步增强机体免疫。
金银花的作用

金银花的作用
金银花最为人熟知的作用就是入药治病。
除了清热解毒、治疗热病外,还可增强免疫力、控油减肥。
初此以外,金银花还有着较高的观赏性,能够起到提升环境内美观度的作用。
模式化种植金银花,还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
1、药理作用
金银花因药用价值广泛而著名,主要的功效作用是清热解毒,能够治疗发热、热毒血痢、痈疽疔毒等病症。
对于病毒侵害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增强人体免疫能力,护肝消炎抗肿瘤,泡茶饮用还可减肥控油脂。
2、观赏作用
除了药理作用外,也有着较强的观赏作用。
在林下、林缘处地被栽培,或者做绿化矮墙,利用缠绕能力制作花廊、花架、花栏、花柱以及缠绕假山石等等。
即使是粗放管理,也能够让金银花蔓生饱满,提升环境内的美观度。
3、经济作用
金银花因为极高的药理性作用和观赏性作用,所以有着专门的栽植场地和模式化种植方式,以药养花的经济作用显出,正常生长收成,能够给养殖者带来无限的商机,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金银花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金银花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金银花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旨在引起人们对金银花药用价值的。
金银花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病毒、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
其抗病毒作用主要针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疱疹病毒等,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和扩散,减轻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
抗菌方面,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常见细菌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
金银花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具有多重药理作用。
金银花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口腔溃疡等疾病。
对于感冒和咳嗽,金银花具有疏风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能够改善症状,缓解病情。
对于口腔溃疡,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敛疮的作用,可促进溃疡面愈合,缓解疼痛。
金银花还可辅助治疗免疫系统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疾病症状。
虽然金银花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但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肝肾损伤等。
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荨麻疹等,严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贫血、消瘦、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
肝肾损伤主要表现为血清转氨酶和尿素氮升高,严重者可引起肝肾功能不全。
因此,在使用金银花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用药剂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金银花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成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通过抗病毒、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金银花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口腔溃疡等疾病,并可辅助治疗免疫系统疾病。
然而,也需要注意金银花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和肝肾损伤等。
在使用金银花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用药剂量,以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性。
金银花,又名忍冬,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
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

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目的:探讨金银花的有效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
方法:通过在网上查阅有关金银花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的中外文文献,系统总结得出金银花目前在临床上有效的药用成分和主要药理作用。
结果:根据我们对文献的查阅和分析,发现金银花的主要药用成分有三萜皂苷,有机酸,挥发油,黄酮类,微量元素等其他成分。
金银花的药理作用主要有抑菌、抗炎解热作用、抗病毒、降血脂降血糖、保肝、抗氧化等作用。
结论:通过此文章的总结,可以进一步加强大家对金银花的了解和认识,为大家以后对金银花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知识。
1 金银花的药用成分金银花的主要药用成分有三萜皂苷,有机酸,挥发油,黄酮类,微量无机元素等其他成分。
1.1三萜皂苷从九十年代年对金银花有效成分的提取到目前,研究人员不断提取出三萜皂苷,总结得出三萜皂苷类物质主要包括2 类新型的双咖啡酰基奎尼酸酯化合物、1 類三萜皂苷、忍冬苦苷A、忍冬苦苷C等。
三萜皂类化合物有6个糖基,抗炎解毒,保肝作用显著。
1.2 有机酸金银花中有机酸类物质主要包括绿原酸类化合物,绿原酸、异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较多。
但是其中咖啡酸的活性最高。
异绿原酸是多种异构体组成的混合酸,绿原酸为化合物,在有机酸含量中最高。
1.3挥发油成分根据目前研究发现挥发油成分有抗炎和止血功效。
迄今为止已经从金银花中提取出将近60种挥发油成分,金银花的鲜花和干花的有效成分不同,其中忍冬的花朵挥发油成分含量最高,金银花的鲜花中成分是以芳樟醇为主,而在干花中以棕榈酸为主。
1.4黄酮类研究发现,在金银花植株中,各个部位都含有黄酮类物质,节部中含量最为丰富,茎中含量最低。
金银花中的黄酮类主要包括5-羟基3’,4,7-三甲氧基黄酮,芹菜素,木犀草素-7-O-α-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苷,金丝桃苷等成分。
黄酮类主要以抗炎解热作用为主。
1.5微量无机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微少,但却是人体生长发育,防御疾病等维护健康必不可缺少的的重要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银花的药理作用
金银花含环己六醇、黄酮类、肌醇、皂甙及鞣质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以及致病霉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亦有抑制作用。
此外,金银花还具有明显的抗炎及解热作用,金银花水及酒浸液对试验性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功能主治
《本草纲目》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
自古以来,金银花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等症,亦用于风热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等作用。
应用价值
金银花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最近,很多防治非典的中药处方中都使用了金银花。
日常生活中,人们还经常以金银花泡水代茶来治疗咽喉肿痛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方法为:取金银花20克,煎水代茶或泡茶饮,每日1剂。
除此之外,许多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也同样用到了
金银花。
(1)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银花甘寒,既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且在清热之中又有轻微宣散之功,所以能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表症未解、里热又盛的病症。
应用时常配合连翘、牛蒡子、薄荷等同用。
(2)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
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颇强,在外科中为常用之品,一般用于有红肿热痛的疮痈肿毒,对辨证上属于“阳症”的病症,较为适合,可合蒲公英、地丁草、连翘、丹皮、赤芍等煎汤内服,或单用新鲜者捣烂外敷。
(3)用于热毒引起的泻痢便血(粪便中夹有黏液和血液)。
热毒结聚肠道,入于血分,则下痢便血。
银花能凉血而解热毒,故可疗血痢便血,在临床上常以银花炒炭,合黄芩、黄连、白芍、马齿苋等同用。
(4)银花味甘性寒,气味芳香,既可清透疏表,又能解血分热毒,尤为治阳性疮疡的要药。
配以连翘、牛蒡子、薄荷、荆芥,则疏表解热;配以鲜生地、玄参、连翘、竹叶卷心等,则清营泄热;配以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则解毒疗疮;配以黄耆、当归、甘草,则托毒消痈;配以黄芩、白芍、甘草等,则清热治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