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2计算机网络基础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2014年-2015年计算机考试试卷

2014年-2015年计算机考试试卷第一套:1、计算机应用领域中的CAI是指D )A、计算机辅助制造B、计算机辅助设计C、计算机辅助教育D、计算机辅助教学2、十进制数70,它的二进制数是(C)A、01000100B、01000101C、01000110D、010001113、应用软件是指(D)A、所有的能够使用的软件B、能被各应用单位共同作用的某种软件C、所有微机上都必须使用的软件D、专门为某一应用目的编制的软件4、微型计算机必不可少的输入/输出设备是(B)A、鼠标器/打印机B、键盘/显示器C、键盘/打印机D、鼠标器/显示器5、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C)A、目标程序B、可执行程序C、源程序D、伪代码程序6、计算机的主存储器可以分为(D)A、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B、硬盘存储器和软盘存储器C、磁盘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D、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7、汉字的字形可以用点阵表示,如果是40点阵的汉字,在不进行任何压缩的情况下,每个汉字存储时占用的字节数是(C)A、40个字节B、80个字节C、200个字节D、400个字节8、下面是对计算机病毒的描述,正确的一条是(D)A、计算机病毒只破坏内存中的数据和程序B、严禁在计算机上玩游戏是预防病毒的唯一措施C、计算机病毒只破坏磁盘上的数据和程序D、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9、计算机网络最主要的功能是(A)A、资源共享B、交换数据C、收发电子邮件D、浏览网页10、下列各项中,非法的IP地址是(A)A、190.256.38.8B、126.96.2.6C、03.113.7.15D、203.226.1.68第二套1、计算机应用领域中的CAM是指(A)A、计算机辅助制造B、计算机辅助设计C、计算机辅助教育D、计算机辅助教学2、一个计算机程序必须装入某种设备中计算才能运行,这种设备是(D)。
A、硬盘B、优盘C、光盘D、内存3、下面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
计算机网络基础期中试卷.doc

计算机网络基础期中试卷一、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顼J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及网络管理软件的管理协调下,实现资源共学、信息传递的系统。
2、计算机的网络资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
3、1969年12月,Internet的前身是美国的ARPA 网,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兴起。
4、国际化标准组织ISO在1984年正式颁布了「SI开放系统互连模型,使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实现了标准化。
5、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硬件系统和网络软件系统组成的;从拓扑结构看计算机网络由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是由用户资源了网和通信了网组成。
6、计算机主要应用于Internet应用、办公自动化、过程控制和管理信息系统。
7、通信链路是指两个网络节点之间承载信息和数据的线路。
它分为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
8、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主要包括各种计算机系统、终端和通信设备。
9、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主要包括网络通信协议、网络操作系统和各类网络应用系统。
10、计算机网络按计算机所处的地位划分为对等网络和基于服务器的网络°1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有实现资源共享、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提高可靠性、提供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能力、集中管理和综合信息服务等。
12、按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可将网络分为星型网、环型网、总线型网、树型网和网型网。
13、数据数信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传输介质,把处在不同位置的终端和计算机,或计算机与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完成数据传输、信息交换和通信处理等任务。
14、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有比特比、波特据、误码率、吞吐量和信道的传播延迟。
15、在计算机网络中通常使用三种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16、异步传输模式又叫信元交换技术,简称ATM ,是一种面仙连接的交换技术,信息的传输、复用和交换的长度都是53个字节为基木单位的信信。
计算机网络期中试卷带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中考试试卷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1、TCP 协议的全称是指 传输控制协议 ,IP 协议的全称是指 网际协议 。
2、网络协议由 语法 、 语义 和 时序 3部分组成。
3、以太网是一种常用的 总线 结构局域网,它基于 IEEE802.3 协议标准,采用媒体访问控制控制方法 CSMA/CD 。
4、所谓“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布在 不同 地理位置,具有 独立 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用 通信 设备和 通信 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和 协议 及网络管理软件的管理协调下,实现 资源共享 、信息传递的系统。
5、计算机网络资源包括 硬件 资源、 软件 资源和 数据 资源。
6、被称之为Internet 之父的是 ARPA 。
7、计算机网络是现代 数据通信 技术与 计算机 技术结合的产物。
8、在因特网中,WWW 的中文含义是 万维网 。
9、通信介质分为两大类即有线介质和 无线介质 。
有线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 光纤 。
10、双绞线的选择是,电脑与集线器之间应用 直通 来进行连接。
11、在TCP/IP 协议中,传输层主要的两个协议中, TCP 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是, UDP 采用无连接数据报传送方式。
12、实现互联网中的工作站登录到远程服务器的协议是 telnet ,其默认端口号为 21 。
13、OSI 参考模型共分为 7 层,其最上面的三层对应于TCP/IP 协议的 应用层 。
二、判断题,在正确的选项上打√,错的题目上打×。
(每题1分,共10分) 1、哑终端是没有自己的CPU 、内存和硬盘的。
( √ ) 2、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简称为NII 。
( √ )3、终端不具有本地功能,但可以直接连到网络中。
( √ )4、windows XP 、windows2003 server 基础是个人操作系统。
( × )5、因特网是一种典型的广域网。
《计算机网络》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6).从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双方的数据传输方向来看,主要有单工、、
三种通信方式。(半双工、全双工)
(7)、为了使数据链路层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802委员会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即LLC、MAC。
(8).在数据链路层,为了实现透明传输,采用法使一帧中首尾两个标志字段之间不会出现与标志字段相同的比特流。(零比特填充法)
(5)、CRC能检测出任意长度的的突发错误并能纠错。(F)
(6)、在连续ARQ协议中,发送窗口应该小于等于2n-1,接收窗口的大小应该总是1。(T)
(7)、以太网规定了最短有效帧长为64B,凡长度小于64B的帧都是由于冲突或其他原因而异常中止的无效帧。(T)
(8)、停止等待协议是一个数据链路协议,它只解决了差错控制,没有解决流量控制。
A.集线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B.集线器具有信息过虑功能
C.集线器具有路径选择功能D.集线器具有交换功能
(8)、网桥工作在网络的哪一层:(D)
A、物理层B、网络层C、传输层D、数据链路层
(9)、下面关于透明网桥的说法错误的一个是:(C)
A、透明网桥是一种即用设备;B、透明网桥是目前使用最多的网桥。
2.(1)、不同种类的非屏蔽双绞线用数字划分,通常类别越高,单位长度的绞数越小,越能够减少干扰和提高传输的速率。(F)
(2)、如果OSI模型中的七层都完全实现,任何两台计算机只要存在一条物理传输信息的方法都能通信。(T)
(3)、现在世界上使用的最多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PPP协议。(T)
(4)、带宽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F)
C、透明网桥不如一般网桥灵活。D、透明网桥能自己创建和更新转发表。
2014-2015-2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各章节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一、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的网络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1969年12月,Internet的前身________的投入运行,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兴起。
3.国际标准化组织(英文简称____)在1984年正式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使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实现了标准化。
4.________________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5.计算机网络是________技术与________技术结合的产物。
6.Internet的应用有________、信息发布、电子商务、远程音频、视频应用。
7.计算机网络是由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系统构成的;从逻辑功能上看,则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从拓扑结构看是由一些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
8.________________又称网络单元,一般可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________是指两个网络节点之间承载信息和数据的线路,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由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__________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通信控制,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
11.网络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包括各种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网络软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是计算机网络的主体,按其在网络中的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13.____________是网络中用户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又称______;____________是通过网络操作系统为网上工作站提供服务及共享资源的计算机设备。
计算机网络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D )。
A.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B.网络层服务和运输层服务C.运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D.运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2、网络协议的关键要素中,(B )是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A、语义实体B、语法C、服务D、词法3、传输速率的单位是bps,其含义是( D )。
A、Baud Per SecondB、Byte Per SecondC、Billion Per SecondD、Bit Per Second4、把同种或异种类型的网络相互连起来,叫做( B )。
A.、广域网B、互联网C、局域网D、万维网(WWW)5、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实现( C )。
A、数据处理B、信息传输C、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D、文献检索6、计算机网络中广泛使用的交换技术是(C )。
A、信源交换B、报文交换C、分组交换D、线路交换7、常用的通信有线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 C )。
A、微波B、红外线C、光纤D、激光8、在下列传输介质中,那种传输介质的抗电磁干扰性最好?( C )A、双绞线B、同轴电缆C、光缆D、无线介质9、在光纤网中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C )。
A、时分复用B、频分复用C、波分复用D、码分复用10、若有5台计算机连到了一台10Mbps的集线器上,则每台计算机分得的平均带宽为(A )。
A、2MbpsB、5MbpsC、10MbpsD、50Mbps11、在OSI参考模型中,网桥实现互联的层次为(C )。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高层12、在数据链路层中,(C )用于描述数据单位,作为该层的数据处理单元。
A、数据报B、报文C、帧D、分组13、在以太网中,当一台主机发送数据时,总线上所有计算机都能检测到这个数据信号,只有数据帧中的目的地址与主机的地址一致时,该主机才接收这个数据帧。
期中考试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期中考试试题一:填空题(2‘*10)1.交换机的连接方式有两种方式,即级联和堆叠。
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两个阶段,即Internet 和ARPANET 。
3. 计算机网络按分布距离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4.局域网是指有限的地理范围内构作的计算机网络,英文简称LAN 。
5.在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可分为两种角色,即客户机和服务器。
6.所谓的服务器网络是指网络中至少有一台服务器,主要作用是为其他的工作站提供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马克仪说塌实网络的中心,所有的信息都要通过它才能传递。
7.服务器网络的局限性是指成本高、服务器发生故障时,整个网络可能瘫痪和服务器管理员等。
8.网卡是作用是计算机与网络之间的链接设备。
9.交换机又称为交换式集线器,按照扩展方式分类可分为固定端交换机和模块化交换机。
10. 如果计算机只在本地同一个局域网内,配置TCP/IP协议时,只需指定TCP/IP协议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果跨网问,还需要设置网关。
二:选择题: (3’*10)1. 关于TCP/IP 协议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 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可以不设置IP地址B. 局域网中的计算机最好采用专用IP地址进行配置C. 只要不访问外网,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可采用任何IP地址D. 一块网卡可以设置多个IP地址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远程网就是通常说的Internet 。
B. 局域网构作距离为10 km~100 kmC. 局域网是速度最快的网络D. 局域网只是计算机硬件和传输介质的结合,不需要其他辅助的东西3.下列哪项不是局域网的特点?( D )A. 网络经营权和管理权助于某个单位B. 通信处理一般由网卡完成C. 网络所覆盖的地理范围比较小D. 所有通信都可用4. 下列哪项是对等网不可能达到的?( C )A. 具有更大的容错性B. 容易实现C. 对用户的集中管理D. 资金使用少5. 下列不是对等网局限性的是(A )。
计算机网络期中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中试题及答案1.计算机网络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答:1、按交换方式: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交换、信元交换等。
2、按拓扑结构:有集中式网络、分散式网络、分布式网络。
其中,集中式网络的特点是网络信息流必须经过中央处理机或网络交换节点(如星形拓扑结构);分布式网络的特点是任何一个节点都至少和其他两个节点直接相连(如网状形拓扑结构),是主干网采用的一种结构;分散式网络实际上是星形网和网状形网的混合网。
3、按作用范围:有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
其中,广域网的作用范围为几十至几千公里,又称为远程网;局域网的作用范围常限制在一个单位或一个校园(1km)内,但数据传输速率高(10Mb/以上);城域网常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局限在一个城市(5~50km)内。
4按使用范围:有公用网和专用网。
其中,公用网都是由国家的电信部门建造和控制管理的;专用网是某个单位或部门为本系统的特定业务需要而建造的,不对单位或部门以外的人员开放。
2.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所谓连接,就是两个对等实体为进行数据通信而进行的一种结合。
面向连接服务是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
当数据交换结束后,则应终止这个连接。
面向连接服务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段。
在传送数据时按序传送的。
因而面向连接服务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在无连接服务的情况下,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一个连接,因此其下层的有关资源不需要事先进行预留。
这些资源在数据传输时动态地进行分配。
无连接服务的另一特征是它不需要通信的两个实体同时期是活跃的(即处于激活态)。
当发送端有实体正在进行发送时,它才是活跃的。
这时接收端的实体并不一定必须是活跃的。
只有当接收端的实体正在进行接收时,它才必须是活跃的。
无连接服务的优点是灵活方便和比较迅速。
但无连接服务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重复或失序。
无连接服务特别适合于传送少量零星的报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科技大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日期: 2015年月日考试时长:90分钟
一、选择题(共30分,共 15题,每题2 分)
1、网络带宽的单位bps是( A )。
A、每秒传输的位数
B、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C、每秒传输的分组数
D、每秒传输的报文数
2、协议要素中的语法是指( B )。
A、字段的含义
B、报文的格式
C、时间同步
D、请求和响应过程
3、关于HTTP和FTP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都是无状态的
B、都可以作为文件传输协议
C、都采用TCP协议
D、HTTP采用带发送控制信息,而FTP采用带外发送
4、网页由1个基本的html文件和4个直接引用对象文件组成,在使用非持久HTTP连接时所需的TCP 连接总数为( C )。
A、1
B、2
C、5
D、6
5、下列DNS服务器不具有分配域名功能的是( D )。
A、根域名服务器
B、顶级域名服务器
C、权威域名服务器
D、本地域名服务器
6、FTP协议传输命令使用的是( A )。
A、基于TCP协议的控制连接
B、基于TCP协议的数据连接
C、基于UDP协议的控制连接
D、基于UDP协议的数据连接
7、TCP协议没有提供的服务是( B )。
A、连接管理
B、实时服务
C、拥塞控制
D、可靠数据传输
8、数据0x9876A543的十六比特校验和为( C )。
A、0x3DB9
B、0x3DBA
C、0xC245
D、0xC246
9、TCP确定可靠传输中重传定时器的依据是( D )。
A、采样RTT
B、本次估算RTT
C、采样RTT与上一次估算RTT的差值
D、以上都是
10、TCP程序可以提供( C )个不同端口。
A、28
B、210
C、216
D、232
11、传输层端到端通信实际是在( C )之间的通信。
A、主机
B、网络
C、进程
D、路由器
12、在UDP报文中,伪首部的作用是( B )。
A、数据对齐
B、计算校验和
C、数据加密
D、填充数据
13、TCP使用三次握手协议来建立连接,握手的第一个报文段是由标志位字段的( A )位被置为1来识别,表示请求连接。
A、SYN
B、ACK
C、PSH
D、FIN
14、TCP协议为了实现可靠的服务,采用超时重传和累计确认技术,并规定确认号为( B )。
A、上一个已接收的报文段的末字节序号
B、下一个希望接收的报文段的首字节序号
C、下一个将要发送的报文段的末字节序号
D、下一个将要发送的报文段的首字节序号
15、UDP数据报头部不包括( D )。
A、UDP源端口号
B、UDP检验和
C、UDP目的端口号
D、UDP数据报头部长度
二、判断题(共20分,共 10题,每题2 分)
1、TCP连接是指在数据传输之前在网络上确定一条数据传输的路径。
(×)
2、UDP服务器端将为每个客户的请求建立一个新的套接字。
(×)
3、Cookie技术可以实现用户的身份鉴别。
(√)
4、TCP协议中的流量控制是基于接收方的接收窗口大小控制发送方的发送窗口大小。
(√)
5、TCP协议可靠传输中超时定时器的时间一定大于采样RTT的值。
(×)
6、TCP的首部长度是可变的,而UDP首部长度是固定的。
( √ )
7、SMTP协议是发送协议。
(√)
8、GBN回退N帧可靠传输中某一分组超时时,要重传该分组及其以后的所有分组。
(√)
9、使用FTP进行文件传输时默认情况下既可以使用端口21也可以使用端口20。
( × )
10、HTTP协议是一个无状态协议。
( √ )
三、简答题(共50分,共5题)
1、描述TCP/IP参考模型及各层功能。
(10分)
答:
TCP/IP的参考模型为五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
(5分)
应用层application: 面向用户的网络服务需求提供应用程序和应用层协议,如WEB应用和HTTP。
(1分)
传输层transport: 主机进程间数据段传送,TCP和UDP。
(1分)
网络层network: 主机(源、目标节点)间分组传送,主要是IP协议, 路由协议。
(1分)
链路层link: 相邻网络节点间的数据帧传送。
(1分)
物理层physical: 实现数字和信号的相互转换,在物理介质上进行比特传送。
(1分)
2、描述TCP套接字编程服务器端的流程。
(10分)
答题要点:
创建监听套接字(2分) -→通过监听套接字接收客户请求并创建一个新的对应客户的套接字(3分) -→通过创建的客户套接字收发数据(3分) -→数据传输结束关闭客户套接字。
(2分)
3、简述停-等协议RDT3.0的实现机制。
(8分)
答题要点:
使用0、1两个序号对分组进行循环编号;(2分)
发送方发送一个分组后必须等到该分组的确认后才能发送下一个分组;(2分)
发送方对当前发送的分组启动一个定时器,只有定时器超时没有收到确认才重发该分组;(2分)接收方收到正确的分组返回当前分组序号的确认,收到错误的分组返回上一个分组序号的确认。
(2分)
4、在TCP拥塞控制中,假设第0秒时初始拥塞窗口为1,阀值为4,RTT为1秒,在第4秒时出现超时,
在第8秒时出现三次重复的确认。
图示并论述0秒到12秒的拥塞窗口变化。
(12分)
答题要点:图示(6分);
拥塞窗口在0-2秒指数增加,2-4秒线性增加;(2分)
第5秒时阀值为3,5-7秒指数增长,7-8秒线性增长;(2分)
第9秒时阀值为2,9-12秒线性增长。
(2分)
5、简述TCP可靠数据传输实现过程。
(10分)
答:
TCP 采用了序列号、确认、滑动窗口协议等机制来保证可靠的数据传输。
(2分)
首先,TCP 要为所发送的每一个分段加上序列号,保证每一个分段能被接收方接收,并只被正确地接收一次。
(2分)
其次,TCP 采用具有重传功能的积极确认技术作为可靠数据流传输服务的基础。
(2分)这里,"确认"是指接收端在正确收到分段之后向发送端回送一个确认(ACK)信息。
发送方将每个已发送的分段备份在自己的发送缓冲区里,而且在收到相应的确认之前是不会丢弃所保存的分段的。
"积极"是指发送方在每一个分段发送完毕的同时启动一个定时器,假如定时器的定时期满而关于分段的确认信息尚未到达,则发送方认为该分段已丢失并主动重发。
为了避免由于网络延迟引起迟到的确认和重复的确认,TCP 规定在确认信息中捎带一个分段的序号,使接收方能正确地将分段与确认联系起来。
(2分)第三,采用可变长的滑动窗口协议进行流量控制,以防止由于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不匹配而引起数据丢失。
TCP 采用可变长的滑动窗口,使得发送端与接收端可根据自己的CPU和数据缓存资源对数据发送和接收能力作出动态调整,从而灵活性更强,也更合理。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