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歌剧鉴赏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中外歌剧欣赏 课程教案

中外歌剧欣赏 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中外歌剧欣赏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外歌剧的基本知识,欣赏和分析经典歌剧作品,提高审美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授课对象:音乐爱好者、大学生等对音乐和艺术感兴趣的人群。

授课时间:16课时
授课地点: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课程大纲:
第一章:歌剧概述
1.1 歌剧的定义与起源
1.2 歌剧的结构与组成
1.3 歌剧的语言与音乐
第二章:中国歌剧欣赏
2.1 中国歌剧的起源与发展
2.2 中国经典歌剧作品赏析
2.3 中国歌剧的特色与风格
第三章:外国歌剧欣赏
3.1 外国歌剧的起源与发展
3.2 外国经典歌剧作品赏析
3.3 外国歌剧的特色与风格
第四章:歌剧艺术鉴赏
4.1 歌剧的表演艺术
4.2 歌剧的导演艺术
4.3 歌剧的舞美设计
第五章:实践与创作
5.1 创作简单的歌剧剧本
5.2 编排小型歌剧片段
5.3 制作歌剧音乐素材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解、作品赏析、小组讨论、创作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授课。

课程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品评价、小组讨论、创作实践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歌剧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歌剧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歌剧鉴赏课程教学大纲歌剧鉴赏课程教学大纲引言:歌剧是一种集音乐、戏剧和舞台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它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观众。

为了培养学生对歌剧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我们设计了一门歌剧鉴赏课程。

本文将介绍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安排和评估方式。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歌剧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通过介绍歌剧的历史背景、发展流派和经典作品,让学生了解歌剧的起源、演变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歌剧音乐的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音乐理论和分析技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剧音乐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对歌剧剧情和角色的理解能力。

通过剧情分析和角色解读,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歌剧的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

4. 培养学生对歌剧舞台艺术的欣赏能力。

通过观看和分析歌剧演出,让学生了解舞台设计、服装造型和灯光效果等方面对歌剧表演的重要影响。

二、内容安排1. 歌剧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流派。

介绍歌剧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其后在欧洲各国的发展情况。

重点介绍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等三大流派的代表作品和特点。

2. 歌剧音乐的基本要素和表现手法。

介绍歌剧音乐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和曲式等。

通过具体例子,讲解不同音乐手法在歌剧中的运用和表现效果。

3. 经典歌剧作品的鉴赏。

选取几部经典歌剧作品,如《弄臣》、《卡门》和《图兰朵》等,进行详细的剧情分析和音乐解读。

通过学习这些作品,让学生对歌剧的不同题材和风格有更深入的了解。

4. 歌剧舞台艺术的欣赏。

通过观看歌剧演出录像和现场表演,学习舞台设计、服装造型和灯光效果等方面对歌剧演出的重要影响。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舞台艺术如何与歌剧剧情和音乐相互配合,提升整体表现效果。

三、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和讨论。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

2. 个人作业和小组项目。

学生完成个人作业,如对一部歌剧作品的剧情分析或音乐解读。

中外经典音乐名著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经典音乐名著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经典音乐名著赏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0051109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程授课对象:应用技术学院全日制学生开课学期:春、秋学分:2主讲教师:唐明务参考教材:《大学音乐鉴赏》(李莉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音乐鉴赏》(张小梅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一、课程内容:1、音乐基础知识,包含基本乐理、简谱与五线谱的视唱等音乐基础内容的讲授与训练;2、选取中外经典的音乐名著或名作进行赏析,通过赏析进一步提高对音乐艺术的直观感受性,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提升学生文化素质与内涵;二、课程目的:通过对不同种类的中外经典音乐的鉴赏,让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和欣赏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神奇魅力,最终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文化修养的提升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三、上课注意事项及要求:1、不迟到不早退;2、关掉手机等通讯工具;3、不许吃东西,但可以轻声饮水;4、非讨论阶段不许交头接耳;四、考试形式及得分比率:(一)、考试形式:学期论文(二)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20%+考试成绩×80%课程计划-教学进度表上课日期上课主要内容课外作业及要求第1-2周基本乐理知识讲述熟悉钢琴键盘第3-4周古典音乐的欣赏(1)-海顿音乐反复聆听西方古典音乐第5-6周古典音乐的欣赏(2)-莫扎特音乐多听并体验第7-8周古典音乐的欣赏(3)-贝多芬音乐多听并体验第9-10周歌剧欣赏(1)-普契尼歌剧了解歌剧背景第11-14周歌剧欣赏(2)-威尔第歌剧、关注经典唱段第15-17周近现代音乐欣赏聆听近现代音乐第18周布置学期课程论文撰写学期论文执笔人:唐明务2015年9月1日教师简介唐明务,抒情男高音,声乐硕士。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杰克伯音乐学院(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Jacobs School of Music)访问学者,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现任苏州大学音乐学院声乐讲师。

中外歌剧鉴赏教学大纲

中外歌剧鉴赏教学大纲

中外歌剧鉴赏教学大纲教育与艺术系姚婧课程名称:中外歌剧鉴赏课程代码:16000172总学时:32学分:2适用专业:公选课(通识课)第一部分课程描述(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歌剧是集文学、交响乐、声乐演唱、舞美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艺术感染力较强。

中国歌剧的创作和表演形式与国外歌剧有很大差别,通过《中外歌剧鉴赏》教学来拓展大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高大学生对高雅艺术的认识,对中西方歌剧文化差异的了解,也是通晓中西方文化的一条学习路径。

本课程的理论教学是为赏析教学做准备,教学重点在“赏析”部分。

(二)基本要求1、知识与技能目标:本课程属于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开设本科程是为了使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对西方歌剧艺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以提高其艺术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途径。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课程的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堂讲解、赏析相关音像资料、共同探讨相关论题、学生课后作业、期末书面考试等环节和形式,采用教育、教学及心理学的相关原理与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西方歌剧这一综合艺术形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与理念,而不只是纯粹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提倡批判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将西方歌剧艺术与西方社会、历史、哲学、美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与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品行操守,使这一门公选理论课的教学成为让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的途径之一。

(三)本课程难点和重点重点:本课程虽为全院共选课程,但是学生上课前同样要认真预习,课堂要专心听讲,课后要认真做作业,还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料、网络资源查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搜集并欣赏一定的音乐音响、音像资料,以期更好地学习效果。

难点:选修本课程的学生还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西方歌剧知识为核心辐射相关知识与学科,使本课程的教学成为让学生获取多种知识与能力的平台。

中外经典音乐名作鉴赏课程教学大纲.doc

中外经典音乐名作鉴赏课程教学大纲.doc

《中外经典音乐名作鉴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1.中文名称中外经典音乐名作鉴赏2.英文名称Music. Appreciation3.课程号二、学时总学时 _学时其中:授课_学时实验0—学时三、考核方式:考察四、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选修五、课程简介(200字以内)此课程是以中外经典音乐名作品欣赏为内容的课程,同时将音乐基础知识贯穿整个课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让学生了解中、西方音乐的整个发展历程,中西音乐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特点,作曲家在音乐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创作手法等。

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方式,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

六、本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本课程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音乐知识要素及中外音乐作品欣赏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具备准确、敏锐地从整体上感受、体验音乐表现内容的能力。

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掌握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知识,从绚丽多彩的音乐作品中学习历史、了解社会、认识生活,成为具有一定音乐欣赏水品水平的音乐爱好者,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修养和品位,引导学生培养高尚品德。

七、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1 .内容:(内容包括章节内容和学时分配)周次章节章节名称教学时数教学组织方式第1周第一章中外音乐中形象性音乐作品鉴赏。

3讲课2周3周第4周第四章西方音乐中的巴洛克音乐作品品欣赏3讲课第5周第五章西方音乐中的古典乐派音乐作品3讲课第6周第六章西方音乐中的浪漫主义音乐作品3讲课第7周第七章西方音乐中的印象派音乐作品3讲课第8周第八章西方音乐中的二十世纪经典音乐作品(上)3讲课第9周第九章西方音乐中的二十世纪经典音乐作品(下)3讲课第10周第十章中西音乐比较一一京剧与歌剧3讲课第11周第十一章中西音乐比较一一民族器乐和交响音乐3讲课第12周复习3讲课要求:1、通过中外经典名作的欣赏,提高咅乐鉴赏能力。

2、通过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音乐理论知识。

中外歌剧名作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歌剧名作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歌剧名作赏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一)总体目标《中外歌剧名作赏析》是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

歌剧包含很多艺术类型,如音乐、舞蹈、戏剧、舞台美术以及文学等艺术形式,其中音乐又包括声乐和器乐,舞蹈又包括民间舞和芭蕾舞,戏剧又包括剧本与表演,文学主要指的是歌剧中的诗歌等,可以说歌剧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艺术类型。

其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高雅、古典、浪漫的情调,精美的舞台场景,优雅的唱腔,跌宕起伏的情节等因素使之成为音乐艺术的瑰宝。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得学生基本掌握中外歌剧基本内容、基本过程、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初步了解和熟悉不同类型的中外歌剧作品,了解赏析歌剧的途径。

本课程融文学性、戏剧性、表演性为一体,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通过对不同种类的中外经典歌剧鉴赏,让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和对歌剧艺术的欣赏能力。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艺术修养,使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中西方歌剧这一艺术形式。

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欣赏歌剧的基本途径及提高学生歌剧鉴赏能力。

使得学生基本掌握中外歌剧基本内容、基本过程、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等内容。

(支撑毕业要求3-1)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利用现代媒体查找分析、欣赏歌剧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课程在结课后能更好的享受歌剧的艺术。

让学生体验歌剧综合艺术特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综合能力。

(支撑毕业要求3-2)课程目标3:通过对中外歌剧的鉴赏,培养了解人类人性民族文化意识形态中的真善美,在乐中让学生得到真善美的教育。

(支撑毕业要求6-2)(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毕业要求、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三、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歌剧的时代、故事梗概、作者的生平,使得学生能够将中国歌剧和外国歌剧的特点区分开来,能更好地理解每一部歌剧的情感表达及欣赏方式。

中外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大纲在当今的音乐教育领域,中外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已经成为了必修课。

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音乐欣赏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其文化修养、拓展其人生视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如何制定一份高质量、富有创意和实用性的中外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大纲,则是当前音乐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设计中外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大纲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比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体系等等。

下面将就这些方面,简要介绍一些相关的要点和建议。

首先,教学目标是一个课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中外音乐欣赏课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形式、派别和时期的音乐作品。

为此,我们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理解性、情感性和实践性三个层次。

理解性目标可以包括对音乐作品、作曲家和历史文化背景的了解和认识;情感性目标可以包括对音乐作品所传递的情感、意境和感受的领会和表达;实践性目标可以包括学会如何欣赏音乐作品、写出有关音乐作品的评论和解读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这些目标的有机组合,可以使学生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其次,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该是中外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大纲中最繁琐的部分。

首先,我们需要对不同形式和类型的音乐作品进行分类和细化。

比如,可以从音乐类型、创作时期、地域特色、风格特点、表演方式等多个方面来考虑如何分门别类地安排教学内容。

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我们需要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比如,针对交响乐、器乐曲、民间歌曲等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如听音乐、阅读乐谱、观看视频、访问音乐厅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集体表演、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以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最后,教学评价体系也应该是中外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大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估要素。

中外名曲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名曲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名曲欣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中外名曲欣赏》是在高校开设的一门艺术课程。

本课程以审美为主线,以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掌握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知识,从大学生审美和艺术修养的实际出发,旨在提高本校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掌握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音乐要素知识及中外音乐史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具备准确、敏锐地从整体上感受、体验音乐表现内容的能力,逐步具备评价音乐内容和形式中所反映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

从绚丽多彩的音乐作品中学习历史、了解社会、认识生活,成为具有一定音乐欣赏水品水平的音乐爱好者。

三、教学内容:本学期上课时间为10周,每周2个课时,共分2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1-5周)教学内容:中国音乐作品欣赏教学目的:通过对不同题材的中国作品的学习和欣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音乐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重点、难点:分析作品时,要对每部作品进行分段赏析。

不仅要让学生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还要了解每段音乐的表现内容。

(1)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 1、作者简介:华彦钧,小名阿炳,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

私生子的社会地位,使他自幼遭人冷眼和歧视,但也形成了他倔强和敢于反抗的性格。

他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与欺凌。

2、一系列的因素造就了他超人的毅力与卓越的才华: 1)能够演奏多种民族乐器;2)受道教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熏陶; 3)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4)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

3、流传于世的作品:三首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

4、曲名的来历:乐曲本来是没有标题的,而是即兴商定的,因此我们对音乐的理解不应完全借助于标题,把它看作是一首以描绘景色为主的作品,而应从乐曲本身的音乐表现进行恰当的、合乎情理的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歌剧鉴赏教学大纲
教育与艺术系姚婧
课程名称:中外歌剧鉴赏
课程代码:16000172
总学时:32
学分:2
适用专业:公选课(通识课)
第一部分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
歌剧是集文学、交响乐、声乐演唱、舞美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艺术感染力较强。

中国歌剧的创作和表演形式与国外歌剧有很大差别,通过《中外歌剧鉴赏》教学来拓展大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高大学生对高雅艺术的认识,对中西方歌剧文化差异的了解,也是通晓中西方文化的一条学习路径。

本课程的理论教学是为赏析教学做准备,教学重点在“赏析”部分。

(二)基本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本课程属于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开设本科程是为了使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对西方歌剧艺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以提高其艺术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途径。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堂讲解、赏析相关音像资料、共同探讨相关论题、学生课后作业、期末书面考试等环节和形式,采用教育、教学及心理学的相关原理与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西方歌剧这一综合艺术形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与理念,而不只是纯粹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提倡批判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将西方歌剧艺术与西方社会、历史、哲学、美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与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品行操守,使这一门公选理论课的教学成为让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的途径之一。

(三)本课程难点和重点
重点:本课程虽为全院共选课程,但是学生上课前同样要认真预习,课堂要专心听讲,课后要认真做作业,还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料、网络资源查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搜集并欣赏一定的音乐音响、音像资料,以期更好地学习效果。

难点:选修本课程的学生还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西方歌剧知识为核心辐射相关知识与学科,使本课程的教学成为让学生获取多种知识与能力的平台。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教学设计与学时安排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二、教学内容与要点
第1章什么是歌剧及歌剧的起源
教学要求:通过欣赏中国歌剧《党的女儿》片段,《法里内利》片段,了解欧洲歌剧的发源以及中国民族歌剧的形成。

第2章歌剧导赏
教学要求:感受《卡门》和《洪湖赤卫队》中著名唱段,分析歌剧音乐的特点,归纳总结歌
剧音乐在歌剧中所起的作用。

第3章外国歌剧著名唱段赏析
教学要求:在欣赏过程中产生自我体验,用心体验歌剧片段的情感和艺术特点,通过学习对歌剧有粗略的认识,并能对其进行简单的赏析。

第4章赏析歌剧《茶花女》
教学要求:让学生了解歌剧时代背景、故事梗概、作者生平作品题材、主要情绪。

第5章《中国歌剧》
教学要求:了解中国歌剧历史,能够将中国歌剧和外国歌剧的特点做区分。

第6章中国歌剧《洪湖赤卫队》赏析
教学要求:了解中国歌剧的基本特点,中国歌剧形成和发展。

第7章中国歌剧《白毛女》赏析
教学要求:学生从歌剧《白毛女》的六个选段中感受到六种不同的情绪。

理解音乐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通过对一部音乐作品不同段落的欣赏使学生懂得情感体验及欣赏音乐的重要
通道,音乐根据不同需要可以刻画出不同艺术形象表达不同的情感,并理解音乐的
本质—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第8章赏析普契尼的歌剧《图兰多特》
教学要求:了解歌剧艺术在17世纪的发展情况以及普契尼和歌剧《图兰多特》的剧情,理解普契尼的歌剧与真实主义歌剧的异同。

第9章赏析普契尼的歌剧《卡门》
教学要求:感受《卡门序曲》的三个音乐主题以及它们的情绪对比,了解“回旋曲式”的结构特点。

第10章赏析中国民族歌剧《原野》
教学要求:了解西方歌剧对我国歌剧艺术发展的影响以及歌剧《雷雨》的艺术特色。

第11章考试
教学要求:交1000字的论文,用上课学习的歌剧鉴赏方法写一部歌剧的观后感。

三、课程考核
30%,期末考核占30%。

四、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必须有丰富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特别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应用技能。

五、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必须有丰富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特别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应用技能。

教材:
1. 《中外歌剧·舞剧·音乐剧鉴赏》(附盘)(公共艺术与人文素养丛书) 作者:卢广瑞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01月第一版
2. 《西洋歌剧简史与名作》周晓静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
3. 《歌剧 - - 一种新的聆听方式》 (英国)亚历山大﹒沃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一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