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音乐简史与名作赏析期末复习
中西方音乐史考试复习重点

中西方音乐史1. 六代乐舞:保留在周代宫廷中的六个代表性的乐舞,包括黄帝时代《云门大卷》;尧时代的《咸池》;舜时代的《大韶》;夏代的《大夏》;商代的《大濩》以及周初的《大武》,这六部规模宏大的典礼音乐,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歌颂统治者的文德武功。
2. 雅乐:周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分为大雅与小雅。
大雅是大典的乐歌,主要用于天子祭祀、大射、视学及两君相见等重要典礼中。
小雅较接近民歌,根据民歌加工、改编而成。
小雅用于诸侯的大射、典礼及七大夫乡饮酒礼等仪式中。
3. 雅乐:是周代宫廷中音乐的一种,也是大典的乐歌,内容近似大雅,所用场合为天子祭祖、大射、视学及两君相见等重要典礼中。
4. 房中乐:宫廷音乐的一种,起于周代。
大型房中乐用于殿堂,设乐悬、房中乐、用于宴享宾客,亦有用于后宫。
5. 四夷之乐:周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其“四夷”则指秦、楚、吴、越以及北方地区。
上述地区的民间音乐被收集在宫廷,称为“四夷之乐”,并设“鞮鞻氏“掌管。
它用于祭祀与宴乐,以炫耀其政教远被。
6. 九歌:周代流行于楚国南部的一种巫风性的大型歌舞曲,在祭典之时所使用的歌舞。
诗人屈原整理,写成了全部歌词,全曲由十一首祭祀歌组成,命名为九歌是言其多的意思。
7. 八音:周代乐器分类,以制作材料为准,分金、石、土、革匏、竹八类。
谓之“八音”各类代表乐器:金类:钟、镈、铃、铎等。
石类:磬等。
土类:埙,缶等。
革类:鼓、搏拊等。
丝类:琴、瑟、筝、筑等。
木类:柷、敔等。
匏类:竽、笙等。
竹类:籥、箫、篪、笛、管等。
8. 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成功发掘。
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9. 三分损益法:在周代正式确立的我国古代生律的方法,其按振动体长度来进行音阶或十二律的相生。
其求五音之法为:先求得一个标准音“黄钟”作为宫音,然后就宫音的弦长增加三分之一,即得低四度的徵音。
中外音乐简史与名作赏析-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音乐与名作欣赏●远古时期的音乐文化具有歌、舞、乐相互结合的特点。
比较大型的乐舞有黄帝的《云门》、尧的《咸池》、舜的《韶》等。
其中以《韶》的艺术水平最高。
●夏商时期的《大夏》歌颂了原始社会氏族部落首领夏禹治水的事迹,而《大濩[hù]》则歌颂了商汤伐桀[jié]的功绩。
这些音乐已变成为帝王歌功颂德、“以昭其功”的工具。
●商朝巫风盛行,出现了专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觋[xí](男巫),他们不仅参与神权统治,还充当职业音乐舞蹈家。
●西周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庞大的王家音乐机构——大司乐,负责全国的音乐行政、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三方面的工作。
周代的宫廷音乐大体可分为“六代之乐”、“颂乐”、“雅乐”、“房中乐”、“四夷之乐”。
●春秋战国时期,从奴隶制到封建制转变,在思想、学术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新思潮的影响下,雅乐逐渐退居到仪式乐的地位,俗乐在音乐生活中渐渐地占据重要地位。
民间的歌唱艺术盛行起来,形成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还出现了独特的说唱形式“成相篇”。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在乐律和音乐理论方面,出现了音阶、调式、和转调的理论。
十二个半音的音律结构已经形成,管仲的“三分损益法”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的十二平均律的理论。
●“乐府”是秦汉时期建立的音乐机构,在汉武帝时期最为兴盛。
由音乐家李延年担任协律都尉,司马相如等十八位文学家担任歌词编写工作,乐府促进了汉代民间音乐的繁荣。
●“相和歌”是乐府中最主要的音乐形式,始于汉初,是我国北方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音乐。
相和歌的最高形式是相和大曲。
●以相和歌为代表的汉族音乐与南方民歌“吴声”、“西曲”相结合,形成了“清商乐”。
●隋唐时期的宫廷音乐,一般称为“燕乐”。
●宫廷乐队的演奏分为“坐部伎”“立部伎”。
坐部伎的演奏员水平高于立部伎。
●曹柔创立了减字谱的古琴曲记谱法。
●曲子(词)是宋代比较流行的一种艺术歌曲,它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音乐鉴赏复习(重点)

音乐基础与名作欣赏音乐流派的归类巴洛克时期音乐:是指欧洲文艺复兴后的一段历史时期,大约覆盖从1600年到1750年之间的150年。
最早主要体现在建筑、绘画、雕刻等方面,后来由美籍德国音乐学家萨克斯首次引用到音乐领域,我们把它称为“巴洛克音乐”。
古典音乐时期音乐:指十八世纪下半叶之十九世纪初,形成于维也纳的一种乐派,亦称“维也纳古典乐派”。
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
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
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所不同的是,它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探索。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是受向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音乐流派。
它力求摆脱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追求和声化学的新发现。
大量采用全音阶、教会调式及平行和弦,不和谐的七九各弦、叠置和弦,造成调性的迷离扑朔,旋律也趋向片断零散。
在配器上力图精致纤细,调节着音乐丰富的明暗层次和浓淡色彩,在朦胧的光色中表现物体的气氛和情调。
现代乐派:这个名称是十九世纪未到现在的音乐艺术的各种流派的总称。
其中除了仍有继承古典--浪漫音乐传统进行创作(包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作曲家外,专业创作出现许多反浪漫主义的新流派。
主要音乐家1、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
代表作品:《管弦乐组曲》 4 首、《平均律钢琴曲集》《赋格的艺术》《勃兰登堡协奏曲》 6 首等等。
2、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1685-1759)是巴洛克时期重要作曲家管风琴家。
后加入英国籍。
巴洛克时期重要作曲家管风琴家。
后加入英国籍。
主要在汉堡威尔及伦敦两地进行创作,不久成为英国的音乐权威人士。
主要作品:一生共创作了《阿尔西那》、《奥兰多》等四十六部歌剧。
《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期末考复习资料(精选编写)

一、填空题
1、古代希腊主要有弦乐和管乐两类乐器,(
)和(
)分别是这人诗人荷马通过汇集加以整理,写下了(
)和
(
),这是古代希腊最早被记录下来的大型史诗。
3、希腊戏剧是希腊文明的一项重要成果,(
)、(
)、
(
)是举世闻名的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
一、填空题 1、 (里拉) (阿夫洛斯)
2、 (《伊里亚特》)、(《奥德赛》)
3、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4、(毕达哥拉斯)
5、 (阿里斯多塞诺斯) (四音音列)。
6、 (多利亚)、(弗里亚)、(利第亚)
7、 (字母) (符号)
二、单项选择题 CACBB DBAAC ACACD DABBB 三、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B、穆里斯
C、弗朗科
D、兰迪尼
10、( )即在原有的格里高利圣咏基础上进行附加或插入新的材料,形成圣咏的扩展。
A、继叙咏
B、奥尔加农
C、附加段
D、第斯康特
11、以下哪一项不是法—佛兰德作曲家( )。
A、迪费
B、奥克冈
C、若斯坎
D、拉絮斯
12、下列哪一项是文艺复兴早期的英国音乐的代表作曲家( )。
A、迪费
A、坎佐纳
B、比利切卡尔
C、幻想曲
D、奏鸣曲
16、以下哪一项不是巴罗克时期的重要声乐体裁( )。
A、清唱剧
B、受难乐
C、康塔塔
D、尚松
17、创立“意大利歌剧序曲”的作曲家是( )。
A、斯卡拉蒂
B、蒙特威尔第
C、吕利
D、巴赫
18、( )把受难乐的创作推向了一个顶点。
《中外音乐史》考试重点

1 中国古代音乐是指夏商时期至清代中叶的音乐文化。
2 史前资料来源一是考古发现二是古代文献3 音乐的起源 1 异性求爱说(达尔文)2 动物起源说3语言抑扬说(卢梭)4自然模仿说5信号说6巫术起源7音乐起源于恐惧8音乐起源于游戏9为了解除病痛(未病)4 原始音乐的形式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原始音乐5 野蛮时代“乐”的含义由乐这一概念表示的,是一种歌唱、舞蹈、奏乐相结合的原始乐舞。
6 原始音乐与劳动生活有密切联系,相传为黄帝时作的《弹歌》7 萧韶: 月舞高潮第九段所谓“萧韶九成凤凰来仪”,孔子给予了“尽善尽美"的高度评价。
8 商乐:巫乐和淫乐是商代两个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9 《乐记》评价:它是我国古代光辉的音乐思想理论著,是前秦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它对音乐所做的系统而深刻的论述,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音乐思想史上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
所包含的极为丰富的古代美学思想,至今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批判的继承。
10 乐府的历史意义(论述题)A、乐府创建于秦朝,汉代兴盛起来,以采集改编民间音乐为主的音乐机构(定性)B、李延年是乐府领导人.C、乐府含义:三种:其一作为音乐机构的乐府,其二是乐府机构采用过的诗歌,以及后人拟作的,类似的民间诗歌或文人诗作,亦称乐府。
其三,大凡入乐或不入乐的曾和音乐有关的各种题材的音乐、文学作品,也有“乐府“之称.D、乐府的功绩与影响:乐府机构的建立,虽然主观上是为了适应统治阶级宫廷享乐需要,但客观上保存了民间音乐的作用,乐府促进了汉代民间音乐的繁荣,对其后千百年间中国音乐的发展,依然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汉代乐府在中国音乐的发展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他重视民间音乐的经验,永远值得后世借鉴与学习。
汉代以后,各朝虽仍有乐府机构,却不在大规模的进行民间歌谣的采集工作,比起汉代乐府所取得的成就,已是大为逊色了。
E 郭茂倩把乐府歌词分为十二类:一二类是效庙歌曲和燕射歌曲:同属雅乐,第三类:鼓吹曲,风格:激烈豪放(源于北方),第四类:横吹曲(西域)有鼓角者为横吹,以萧笳者为鼓吹,第六类:清商曲:以南方音乐为主,七:舞曲歌:宴会行乐,八:秦曲歌:伴琴而歌《胡笳十八拍》,九:杂歌曲:《孔雀东南飞》,十:近代曲则是隋唐时期的杂曲,十一:杂歌谣是历代民间歌谣和短歌歌谣,十二:新乐府诗:唐代诗人写的歌行体乐府诗。
《西方音乐史》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西方音乐史》期末考试复习大纲一、所列题目为期末试题的出题范围。
1、西方音乐史上被称为近代音乐之父的音乐家和他的生卒年代、著名作品。
德国,巴赫,1685~1750;其中比较主要的代表作包括:《平均律钢琴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赋格的艺术》(The Art of Fugue)、《勃兰登堡协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s)6首、《小的琴协奏曲》两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6首、《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与组曲》6首、《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农民康塔塔》(Peasant Cantata)、《咖啡康塔塔》(Coffee Cantata)、《马太受难乐》(Matthauspassion)、《b小调弥撒曲》,等等。
2、西方音乐史上被称为现代交响曲之父的音乐家和他的生卒年代、著名作品。
奥地利,海顿,1732-1809;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伦敦交响曲》、《告别》、《惊愕》、《时钟》等一百余部,弦乐四重奏曲《鸟》、《骑士》等八十余部,清唱剧《创世纪》、《四季》等,以及钢琴奏鸣曲和各种独奏乐器的协奏曲等。
3、西方音乐史上“歌曲之王”和他的生卒年代、著名作品。
德国,舒伯特(1797一1828)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天鹅之歌》以及剧乐《罗沙蒙》《魔王》、《菩提树》《野玫瑰》等,都享有盛名。
4、巴赫的重要音乐文献的作品名称。
《平均律钢琴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5、亨德尔的著名作品名称。
《水上音乐》6、莫扎特一生谱写的交响曲、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和歌剧的数量及他的主要歌剧作品。
17,5,41,25;《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魔笛》7、海顿的著名交响曲作品的名称。
《伦敦交响曲》8、贝多芬及他的著名作品。
德国,贝多芬,1770-1827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9、舒伯特和他的著名声乐套曲和艺术歌曲。
中外音乐史复习资料

中外音乐史复习资料中外音乐史――名词解释(一)1、贾湖骨笛1984年至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遗址中的墓葬群,先后出土了20多支骨笛,距今九千多年至七千八百年上下。
分为早、中、晚三个历史时期和三种类型:早期,距今约九千多年至八千六百年上下,出土两支骨笛,一支开有五孔,另一只开有六孔,能奏出四声音阶和完备的五声音阶。
中期,距今八千六百年上下至八千二百年上下,发掘出十四支骨笛,除两支残缺外,其余均为七孔,能奏出来六声和七声音阶。
晚期,距今八千二百年上下至七千八百年上下,出土七支骨笛,除四支残损外,其余的三支,两支为七孔,另一支是八孔,能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和七声之外的一些变化音。
早期的两支骨笛就是迄今已辨认出的年代最早,管身最为完备,就是这一时期音乐性能和制作水平最低的管乐器。
中期的m282:20、21两支骨笛,是所见历史上最早的雌雄笛,制作工艺精细,试奏音准很好,音色清润。
2、六乐亦称六代乐舞。
即为完整氏族社会传为黄帝之乐的《云门》、误为帝尧的《咸池》、传为帝舜之乐的《韶》和奴隶社会禹的《夏》、商汤的《c》、周武王的《武》。
周代制订礼乐,六代乐舞用作郊庙祭拜。
以《云门》用作祭天、《小淡》用作祭典地、《大韶》用作祭典洞庭、《大夏》用作祭典山川、《小c》用作乐享先妣、《大武》用作乐享先祖。
3、律吕即十二律中的六律、六吕,律吕也是十二律的又称。
十二律中的单数律位,称作律,又称阳律;十二律中的双数律位,称为吕,又称阴吕。
因双数的六吕坐落于单数的六律之间,故六吕又称并作六间;又因金文(殷、周钟鼎等器物所铸成文字)的“同”字读法与后世的“吕”字读法相同,而存有了六吕和六同两种读法共存的情况。
六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六吕或六同4、八音中国传统乐器分类法。
西周发生的按八种制作乐器的材质福兰县众多乐器的分类方法,称作八音。
金―钟、铙,石―磬,土―埙、缶,革―锣、鼗,丝―琴、瑟,木―恰,匏―笙、竽,竹―箫、篪。
西方音乐简史期末考试复习内容

《西方音乐简史》期末考试复习内容(一)1.古希腊时期的主要乐器有:拨弦乐器里拉和基萨拉;吹管乐器阿夫洛斯管。
2.帕莱斯特里那是文艺复兴时期罗马乐派的代表人物,他创作的六声部弥撒曲《玛尔切里教皇弥撒曲》证明复调音乐与虔诚的宗教精神不矛盾,避免了复调音乐被罗马天主教会排斥。
3.歌剧1600年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标志着音乐上的巴洛克时期的开始。
早期第一部重要的歌剧是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于1607年创作的《奥菲欧》。
4.J. S. 巴赫和亨德尔是巴洛克音乐达到顶峰的代表人物,他们都于1685年出生于德国。
5.奏鸣曲式:一种大型器乐音乐结构,定型于18世纪上半叶,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大部分组成。
6.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主要代表人物。
7.在贝多芬的交响曲中,第三交响曲最早确立了交响曲中的英雄性构思,并且最早引入葬礼进行曲;第六交响曲“田园”是最早的标题交响曲;第九交响曲首次在纯器乐的交响曲中加入合唱。
8.格利高里圣咏是中世纪宗教音乐的核心,传说教皇格利高里一世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因此称为格利高里圣咏。
格利高里圣咏综合了多种古老的欧洲圣咏,最终形成于约8、9世纪,成为罗马天主教圣咏礼仪的统一规范和最高权威,主要运用于日课和弥撒。
格里高里圣咏是无乐器伴奏的纯人声歌唱的单身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节奏自由即兴,旋律音调平缓,有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和应答歌唱几种演唱方式。
9.《弥赛亚》是巴洛克大作曲家亨德尔所作的清唱剧,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组成,1742年首演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
“弥赛亚”是基督教对救世主耶稣的称呼。
此剧分三部分,分别讲述了耶稣的诞生、受难和复活。
合唱是此剧的核心,第二部分终曲《哈里路亚》大合唱显示了巴洛克宗教合唱音乐辉煌壮丽的顶峰。
10.莫扎特1756年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于1791年英年早逝。
他的创作涵盖了18世纪所有的音乐体裁,共作有600多部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一单元中国古代音乐与名作欣赏●远古时期的音乐文化具有歌、舞、乐相互结合的特点。
比较大型的乐舞有黄帝的《云门》、尧的《咸池》、舜的《韶》等。
其中以《韶》的艺术水平最高。
●夏商时期的《大夏》歌颂了原始社会氏族部落首领夏禹治水的事迹,而《大濩[hù]》则歌颂了商汤伐桀[jié]的功绩。
这些音乐已变成为帝王歌功颂德、“以昭其功”的工具。
●商朝巫风盛行,出现了专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觋[xí](男巫),他们不仅参与神权统治,还充当职业音乐舞蹈家。
●西周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庞大的王家音乐机构——大司乐,负责全国的音乐行政、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三方面的工作。
周代的宫廷音乐大体可分为“六代之乐”、“颂乐”、“雅乐”、“房中乐”、“四夷之乐”。
●春秋战国时期,从奴隶制到封建制转变,在思想、学术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新思潮的影响下,雅乐逐渐退居到仪式乐的地位,俗乐在音乐生活中渐渐地占据重要地位。
民间的歌唱艺术盛行起来,形成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还出现了独特的说唱形式“成相篇”。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在乐律和音乐理论方面,出现了音阶、调式、和转调的理论。
十二个半音的音律结构已经形成,管仲的“三分损益法”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的十二平均律的理论。
●“乐府”是秦汉时期建立的音乐机构,在汉武帝时期最为兴盛。
由音乐家李延年担任协律都尉,司马相如等十八位文学家担任歌词编写工作,乐府促进了汉代民间音乐的繁荣。
●“相和歌”是乐府中最主要的音乐形式,始于汉初,是我国北方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音乐。
相和歌的最高形式是相和大曲。
●以相和歌为代表的汉族音乐与南方民歌“吴声”、“西曲”相结合,形成了“清商乐”。
●隋唐时期的宫廷音乐,一般称为“燕乐”。
●宫廷乐队的演奏分为“坐部伎”“立部伎”。
坐部伎的演奏员水平高于立部伎。
●曹柔创立了减字谱的古琴曲记谱法。
●曲子(词)是宋代比较流行的一种艺术歌曲,它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曲调被称为“曲子”。
歌词被称为“曲子词”,简称“词”。
●鼓子词是宋代比较流行的说唱形式。
●鼓词是明清时期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种说唱形式。
●弹词是明清时期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一种说唱形式。
●说唱音乐,又叫曲艺音乐,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具有以叙述性为主,兼有抒情性,并有语言密切结合的有说有唱的音乐特征。
说唱音乐包括唱腔和器乐两部分。
唱腔的结构基本上分为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种。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五大类:民歌、曲艺、戏曲、民间乐器、民族歌舞。
●明末清初,北方以陕西秦腔为代表的“梆子腔”得到很快发展。
●中国戏曲经历了:元杂剧——昆曲——京剧三大高峰。
元杂剧是第一个戏曲高峰,昆曲是第二个戏曲高峰,京剧是第三个戏曲高峰。
●晚清,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曲调构成的皮黄腔,在北京开始形成,尔后产生了影响遍及全国的京剧。
(京剧的音乐体式属板腔体,声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
其中,称为“三鼎甲”的三位杰出艺术家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
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四大名旦”的有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阳关三叠》是唐代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又称《阳关曲》、《渭城曲》。
歌词原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之安西》。
●《流水》是我国流传最为久远的一首古琴曲,约产生于春秋时期。
(俞伯牙和钟子期)●《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今江苏扬州一带),是一首以叙事见长的大型琴曲。
●《花木兰》取材于南北朝时五言体长诗《木兰辞》。
第二单元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与名作欣赏●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学堂乐歌为中心的启蒙阶段可上溯到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办新式学堂开始,至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之前。
学堂里开设了“乐歌课”,教唱新的歌曲,称为“乐歌”。
随着学堂乐歌的流行发展,出现了西洋乐器组成的军乐队,风琴、钢琴也开始流行,五线谱、简谱也传入我国。
学堂乐歌的流行与西洋音乐的传入,是我国近代音乐文化的重要开端。
● 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相继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建立起各种新型的音乐社团。
创建了一批我国最早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
1927年,在蔡元培先生的积极倡导下,由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带头,在上海创建了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国立音乐学院”。
(1927年创立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后,全国抗日救国,群众性的救亡歌咏运动蓬勃发展,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救亡音乐团体。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
●麦新《大刀进行曲》是第一首向日本喊出抗战的歌曲。
●贺禄订的《游击队之歌》、《嘉陵江上》、《秋水伊人》、《四季歌》。
●洗星海的《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和象征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黄河大合唱》。
●中国秧歌剧是歌剧的基础。
●萧友梅代表作:歌曲《问》、《五四纪念爱国歌》、《从军歌》。
●黄自代表作:《思乡》、《玫瑰三愿》、《花非花》、《西风的话》、清唱剧《长恨歌》。
★《黄河大合唱》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作品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答:《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
作品以我们伟大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以雄伟的气魄,热情奔放的旋律,真实地反映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斗争,表现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和坚不可摧的力量,塑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英雄形象。
《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具有非常严谨的内在联系,感情的发展也一浪高过一浪。
八个乐章的音乐都各有一定的独立性,但通过朗诵和乐队又把它们全部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整部作品以《黄河船夫曲》、《黄水谣》《怒吼吧,黄河》为基本主题。
这部气势磅礴、感人至深、具有民族特色的交响性大合唱,强烈地反映了时代精神,鼓舞了亿万人民的斗志,是我国音乐创作中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是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瑰宝。
《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的名称:第一乐章:、(混声合唱)《黄河船夫曲》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黄河之水天上来》、第三乐章:第二乐章:《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原稿为齐唱)、、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第六乐、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第七乐《黄河怨》(女高音独唱,音乐会上常按修订稿加入女声三部伴唱)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轮唱)、第八乐章:章:《保卫黄河》河北等地的民间乐曲。
山东、安徽、河南、●《百鸟朝凤》(唢呐曲)原是流行与二人台山西梆子及的民间小曲,后被吸收入●《喜相逢》原是一首流行于内蒙笛子独奏曲。
冯子存,经改编为中作过场的音乐中国当代音乐文化与名作赏析第三单元(中国当代音乐开始)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1949年10年代,社会主义音乐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时期的歌曲60世纪50、● 20群众性。
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同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占据了相当的数量。
《长征组歌》《辛福河大合唱》、合唱音乐:●《祖国颂》、《黎族舞曲》、王惠然的琵琶曲●突出的民族器乐作品:黄海怀的二胡曲《赛马》比较突出的钢琴作品:汪立三《蓝花花》●、陈钢《苗岭的早晨》小提琴作品:秦咏诚《海滨音诗》●交响乐:辛沪光《嘎达梅林》●京剧,比较著名的作品有:“革命样板戏”●此时期被奉为艺术上最高典范的是、《白毛女》等。
《智取威虎山》、《沙家浜》、舞剧《红色娘子军》《红灯记》、《让、歌曲《我的祖国》、●刘炽代表作品:歌剧《阿诗玛》、大合唱《祖国颂》我们荡起双桨》。
年。
歌词是参加过长征的肖华将军为纪念长征胜利《长征组歌》作于1965●30周年而作的一部长诗。
曲:施光南●《祝酒歌》词:韩伟《吐鲁番、《打起手鼓唱起歌》、《洁白羽毛寄深情》●施光南代表作:《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
的葡萄熟了》、●《我爱你,中国》词:瞿琮cóng、曲:郑秋枫●《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词:张枚同曲:谷建芬●谷建芬主要作品:《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兰花与蝴蝶》、《采蘑菇的小姑娘》、《思念》、《那就是我》、《绿叶对根的情意》、《烛光里的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辛沪光主要作品:交响诗《嘎达梅林》、管弦乐《草原组曲》、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清唱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电影音乐《祖国啊,母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何占豪、陈钢于1959年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
●“风、雅、颂”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诗经》总集中的三个部分总称。
作品选取了《梅花三弄》、《幽兰》等著名古琴曲和古老民歌的音调素材,并吸收近现代作曲手法,乐曲由风、雅、颂三个乐章组成,谭盾曲。
●张千一主要作品:交响音画《北方森林》、《A大调弦乐四重奏》、歌曲《青藏高原》●歌剧是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舞台美术等艺术要素,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通常以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咏叹调是一种旋律性强、优美动听、突出声乐演唱技巧、抒发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抒情歌曲,常出现在歌剧剧情发展的关键时刻。
(伴奏丰富,音域比较宽广,篇幅较大)●宣叙调,亦称朗诵调,是一种速度自由、伴奏简单、建立在语言音调基础上的吟诵性独唱曲,在歌剧中用以代替对白。
(音乐性不如咏叹调,具有语言特点)第五单元欧洲早期音乐文化与名作赏析●格里高利圣歌是“单音音乐”,专用拉丁文,只用人声演唱,不要乐器伴奏,不用任何变化音与装饰音。
《格里高利圣歌(lntroit)》是在圣母玛利亚升天节时演唱的一首优美曲调。
●什么是格里高利圣歌?答:格里高利圣歌是用拉丁语演唱、不带乐器伴奏、旋律为单声部的宗教歌曲。
其旋律吸取了古代东方及古希腊的音调和当时民间音乐的特点而形成,其歌词内容大多从《圣经》的诗篇中选取。
●文艺复兴——意为再生、复活。
文艺复兴的思想基础是“人文主义”。
提倡的是人类的智慧,人的力量,人对生活的追求和热爱,以人为核心。
●法国和意大利的“新艺术”派。
“新艺术”派是采用新式作曲法的作曲家们,他们以法国音乐家菲.德.维特里音乐理论著作《新艺术》的题目命名自己。
新作曲法实质是复调音乐艺术。
●尼德兰乐派——史称勃艮第-佛兰德斯乐派。
勃艮第指现在的法国北部和比利时、荷兰一带;佛兰德斯指现在的比利时一带。
尼德兰乐派的音乐家们大多居住、活跃在欧洲各地,他们发展了复调技巧,形成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声乐复调。
创作了大量的弥撒曲、经文歌、歌曲。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在音乐中突出体现者是拉索。
第六单元欧洲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文化与名作赏析● 1600-1750年巴洛克时期,1750年巴赫去世,巴洛克时期结束。
巴洛克意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
●巴洛克时期真正含义的歌剧诞生,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最早完成的第一部歌剧作品是意大利诗人里努契尼和作曲家佩里与1594年写的《达芙妮》,由于原稿遗失,现在公认他们1600年创作的《尤丽狄茜》为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