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常用知识---紧急医疗救护常识
医疗应急常识

医疗应急常识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10种医疗应急常识:1. 创伤止血:当身体受到创伤出血时,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可用干净的纱布、绷带或毛巾等压迫伤口,紧绷伤口处的肌肉,减缓出血。
如出血严重,应使用止血带,并每隔15-20分钟放松一次,以防肢体坏死。
2. 烧伤急救:若不慎被火焰、热液、电等烧伤,应立即远离热源,脱掉衣物,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口10-15分钟,以降低皮肤温度和缓解疼痛。
切勿涂抹油膏、红药水等物,以免影响伤口的散热和观察。
3. 骨折固定:如遇骨折情况,应先止血,并用干净的布料、绷带或夹板固定伤肢。
固定时要稳妥牢固,以减少伤者的疼痛和进一步损伤。
在搬运伤者时,应保持固定的姿势。
4. 触电急救: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使用绝缘物体将受害者与电源分离。
切勿直接用手拉扯受害者,以免自身也触电。
脱离电源后,检查受害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如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5. 中毒急救:如遇中毒事件,应尽快将受害者移离中毒现场,根据中毒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如因气体中毒,应保持通风;如因接触有毒物质,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接触部位。
同时尽快联系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6. 晕厥急救:当有人出现晕厥症状时,应立即将患者平躺,保持安静,解开衣领,抬高双腿。
如患者意识丧失,应确保呼吸道通畅,以防呕吐物阻塞气道。
如患者症状持续加重,应尽快联系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7. 咬伤急救:若被蛇、虫、鼠等动物咬伤,应先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加压包扎。
如咬人的动物有狂犬病症状或无法确定是否携带病毒,应及时就医并注射狂犬疫苗。
8. 心肺复苏:在发现有人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进行胸外按压,双手交叠放在受害者胸骨下段,快速有力地向下按压;然后进行人工呼吸,捏住受害者的鼻子吹气两次。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专业救援人员到达。
9. 急性腹痛:如有急性腹痛症状,应先观察疼痛的性质和部位。
如疼痛剧烈或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医疗紧急救护知识

医疗紧急救护知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疗紧急救护知识:2.创伤:当处理创伤时,应先保持冷静。
如果有大出血,应尽快停止出血。
可以使用手帕、衣物等进行简单包扎。
如果是头部或颈部的创伤,应避免移动受伤者,并且应保持受伤者的头部、颈部和背部处于直线位置。
3.停电及火灾:在发生停电或火灾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
如果在火灾中,应尽量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然后尽快撤离火场。
在火场中,不要使用电梯,应使用楼梯撤离。
如果发现有人员被困,应立即通知相关救援人员。
4.中毒:在中毒的情况下,正确的紧急处理可以减少后果。
如果中毒是由于食物引起的,可以尝试用大量的清水漱口,以排除毒素。
然后,应立即就医。
如果中毒是由于吸入有毒气体或接触有毒物质引起的,应迅速撤离至空气流通的地方。
如有需要,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可以尝试清洗中毒的部位或用湿布覆盖。
5.溺水:在发现有人溺水时,应尽快将其从水中救出。
如果人员失去意识,可以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直到救援人员到达。
对于已经成功救出的溺水者,应立即通知急救人员,并保持他们温暖和舒适。
6.窒息:应当注意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窒息急救技巧。
对于成人和儿童,如果窒息发生,可以进行胸部前后抱压,直到异物被排除。
婴儿的窒息急救技巧略有不同,可以进行胸部抱压或反复轻拍婴儿的背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医疗紧急救护知识。
虽然这些只是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但它们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挽救生命。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尽量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并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和决断。
同时,定期参加急救培训课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急救技能,更好地帮助他人。
紧急医疗救护常识

紧急医疗救护常识第一部分:急救基础知识紧急医疗救护是指在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发生时,为了保护受伤者的生命安全,通过一系列的急救措施,及时提供紧急医疗救护。
掌握一些基础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对于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理至关重要。
1.紧急情况的判断在面对紧急情况时,首先要判断情况的紧急程度。
常见的紧急情况有心脏骤停、呼吸困难、严重出血、意外中毒等。
如果遇到这些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相关情况,等待医护人员的指导。
2.人工心肺复苏(CPR)心脏骤停是一种常见的紧急情况,需要进行人工心肺复苏。
在进行CPR时,首先要确定患者是否有意识和呼吸。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和呼吸,应立即开始CPR。
CPR的步骤包括按压胸部、人工呼吸等,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直到医护人员到达为止。
3.止血措施在意外伤害中,出血是常见的情况。
对于轻度出血,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进行直接压迫,以止住出血。
对于严重出血,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用纱布、衣物等进行紧急止血,同时保持患者的平躺姿势,以减少出血量。
第二部分:常见紧急情况的处理1.心脏骤停的处理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CPR。
在进行CPR时,应注意正确的手法和频率,同时要保持患者的通气道畅通。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除颤。
2.呼吸困难的处理呼吸困难可能是由于窒息、哮喘、心肺疾病等引起的。
在面对呼吸困难时,应先保持患者的舒适,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患者有咳嗽反应,应鼓励其咳嗽,以清除呼吸道异物。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和呼吸,应立即进行CPR。
3.骨折和关节脱位的处理在骨折和关节脱位的情况下,应尽量保持患者的不动,避免进一步损伤。
在移动患者时,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以避免对伤者造成二次伤害。
同时,可以用软垫或固定物支撑骨折部位,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第三部分:家庭急救常识紧急情况并不仅限于在医院或专业人员的环境中发生,家庭中也可能发生意外或突发疾病,因此了解一些家庭急救常识也非常重要。
医疗救急知识与技能

医疗救急知识与技能一、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CPR)是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而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
主要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进行CPR时,应确保环境安全,将患者平放在硬质的平面上,按照适当的比例进行按压与呼吸。
二、止血技术止血是急救中的基本技能之一。
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压迫止血、抬高止血和止血带止血。
在止血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紧或过松的止血带,以免导致组织损伤或止血效果不佳。
三、包扎伤口包扎伤口的目的是止血、保护创面、减少污染和疼痛。
在包扎时,应根据伤口的大小和位置选择合适的敷料和包扎方法,确保包扎牢固且不过紧。
四、固定伤肢对于骨折或关节脱位的伤肢,应及时进行固定,避免进一步损伤。
固定时应选择合适的夹板或支具,确保伤肢的稳定性,并避免过度压迫或扭曲。
五、搬运伤者在搬运伤者时,应遵循安全、稳定、迅速的原则。
对于意识不清或重伤的患者,应使用担架或平托法进行搬运,避免摇晃或颠簸。
同时,在搬运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伤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六、应急药物使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在急救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某些应急药物,如肾上腺素、抗过敏药物等。
在使用药物前,应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按照正确的剂量和用法进行使用。
七、常见急症识别熟悉常见急症的症状和体征对于及时采取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常见的急症包括心脏骤停、窒息、中风、过敏等。
了解这些急症的表现和应对措施,有助于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八、紧急呼救流程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调度员有关伤者的详细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在呼叫过程中,应保持冷静清晰地描述伤者的症状、地点和联系方式等信息,以便救援人员尽快赶到现场进行救治。
医疗急救常识

医疗急救常识引言概述:医疗急救是一项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掌握一些基本的医疗急救常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医疗急救常识,包括急救基本原则、心肺复苏、止血处理和骨折处理。
一、急救基本原则:1.1 判断现场安全:在进行急救时,首先要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如果现场存在危(wei)险,应迅速将伤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1.2 呼叫急救人员:在发现紧急情况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具体情况和所在位置,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1.3 保持镇静并提供基本救助: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基本救助措施,如控制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二、心肺复苏:2.1 判断意识和呼吸:在发现伤者昏迷时,首先要判断其是否故意识和呼吸。
可以通过摇动伤者或者用手指轻轻触摸其鼻孔和嘴唇来判断。
2.2 进行心肺复苏:如果伤者没有呼吸或者心跳,应即将进行心肺复苏。
方法包括按压胸骨和进行人工呼吸等。
2.3 持续观察和等待急救人员:在进行心肺复苏后,应持续观察伤者的状况,并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三、止血处理:3.1 高位压迫:在出血部位进行高位压迫,可以有效止血。
压迫时要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绷带,避免直接用手接触伤口。
3.2 加压包扎:如果高位压迫无法止血,可以进行加压包扎。
包扎时要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绷带固定伤口,并适当增加压力。
3.3 使用止血剂:在严重出血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止血剂,如止血粉、止血棉等。
使用时要按照说明进行正确的操作。
四、骨折处理:4.1 确认骨折:在怀疑伤者有骨折时,应先进行观察和问询,确认骨折的部位和类型。
4.2 固定伤处:在确认骨折后,应尽量保持伤者的歇息姿式,避免进一步伤害。
可以使用软垫和绷带固定伤处,减轻疼痛和挪移。
4.3 就医就诊:在处理骨折后,应及时就医就诊,接受专业的医生诊断和治疗。
医生会根据伤情进行进一步处理,如拍X光片、进行复位等。
结论:以上是医疗急救常识的简要介绍,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
常见急诊急救知识

常见急诊急救知识急诊急救是指在发生突发疾病、意外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时,采取迅速有效的医疗措施来挽救患者生命的一种医疗救护行为。
掌握常见的急诊急救知识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它可能在关键时刻拯救生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急诊急救知识。
1. 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是一种用于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的紧急救护措施。
在进行CPR时,首先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如果患者没有意识且没有呼吸,立即呼叫急救电话。
然后,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
2. 创伤处理:在遇到创伤时,应首先确保自己的安全,然后评估受伤者的状况。
对于大出血,应迅速止血,可以使用压迫或包扎等措施。
对于骨折或关节扭伤,应尽量保持患者的位置稳定,避免进一步损伤。
对于烧伤,可以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但不要使用冰块。
3. 中毒处理:如果怀疑某人中毒,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中毒的可能原因和症状。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可以尽量帮助中毒者呼吸新鲜空气,清洗中毒部位,或者给予适当的急救药物。
4. 窒息处理:窒息是由于气道被堵塞而导致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的一种紧急情况。
对于成人和大儿童,可以采取胸部冲击法(Heimlich法)来解除窒息。
对于婴儿,应采取胸部打击法或背部敲击法来解除窒息。
5. 中暑处理:中暑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导致体温过高的一种情况。
如果怀疑某人中暑,应将其移到阴凉处,并给予足够的水分。
可以用湿毛巾或冷水擦拭患者的皮肤来降低体温。
6. 心脏病突发处理:心脏病突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恶心等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让患者保持安静、坐下,并咬嚼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减轻症状。
7. 癫痫发作处理:当某人发生癫痫发作时,应确保周围环境安全,并尽量让患者平躺在地面上,保护头部。
不要试图阻止患者的抽搐,也不要将物体放入患者的口中。
在发作结束后,应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观察其状况。
8. 突发哮喘处理:当某人突然发生哮喘时,应让患者保持坐姿,并使用雾化器或吸入器给予快速缓解药物,如沙丁胺醇。
紧急医疗救护常识(防灾应急知识手册)

紧急医疗救护常识(防灾应急知识手册)一、拨打“120”TEL时应注意(一)保持镇静,讲话要清晰、简练、易懂。
“120”TEL拨通后,应问一句:“请问是医疗救护中心吗?”以免打错误事。
(二)必须说清患者的年龄、性别、主要症状或伤情,便于准确派车;说清现场地点、拟去医院名称及等车地点,便于确定行车路线;同时说清自己的姓名、TEL号码等,便于进一步联系。
(三)要尽量提前接应救护车,见到救护车应主动挥手示意;等车时不要急于将患者搀扶或抬出来,以免影响救治。
(四)等车地点应选择路口、公交车站、高大建筑物等有明显标志的地方。
二、现场急救的基本方法现场急救是救命第一招,科学的自救、互救是早期抢救伤病员的重要手段。
平时多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就可能在紧急时刻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一)心肺复X法一般情况下,心脏停跳不超过4分钟,有可能恢复功能;若超过4分钟,易造成脑组织永久性损伤,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急救必须及时和迅速。
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X,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挤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1、人工呼吸方法:一手捏住患者鼻翼两侧,另一手食指与中指抬起患者下颌,深吸一口气,用口对准患者的口吹入,吹气停止后放松鼻孔,让病人从鼻孔呼气。
依此反复进行。
成人患者每分钟14 —16次,儿童每分钟20次。
最初六七次吹气可快一些,以后转为正常速度。
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胸部,操作正确应能看到胸部有起伏,并感到有气流逸出。
2、胸外心脏挤压:让患者的头、胸部处于同一水平面,最好躺在坚硬的地面上。
抢救者左手掌根部放在患者的胸骨中下半部,右手掌重叠放在左手背上。
手臂伸直,利用身体部分重量垂直下压胸腔3—5厘米(儿童3厘米,婴儿2厘米),然后放松。
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患者胸腔。
挤压要平稳、有规则、不间断,也不能冲击猛压。
下压与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
频率为成人每分钟80—100次,儿童每分钟100次,婴儿每分钟120次。
在实施胸外心脏挤压的同时,应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紧急救护基础必学知识点

紧急救护基础必学知识点
1. CPR(心肺复苏):CPR 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立即处理心脏
停跳或丧失意识的人员。
它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步骤。
2.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是一种可用于自动化电除颤的设备,用于恢复指定的心律。
在进行 CPR 时,AED 可以增加心脏恢复的成功率。
3. 呼吸急救:呼吸急救是在呼吸系统发生紧急情况时所采取的紧急救
护措施。
它可以包括清除气道阻塞、进行人工呼吸等步骤。
4. 出血控制:在出血较多的情况下,采取控制出血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这可能包括直接压迫出血点、使用止血带等。
5. 骨折固定:当遇到骨折时,固定骨折部位可以减轻疼痛并防止进一
步损伤。
这可以通过使用夹板或其他固定方法来实现。
6. 恶化的疾病识别:在紧急情况下,识别病情恶化或并发症的迹象非
常重要。
这可以包括观察病人的症状、心率和血压等。
7. 急救用品:了解和熟悉各种急救用品的使用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如
创可贴、压敷、绷带、止血带等。
8. 急救流程:明确了解常规急救流程,比如检查意识、呼吸和循环等,有助于快速判断和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9. 紧急呼叫:了解紧急情况下的紧急呼叫步骤和电话号码(如拨打医
疗紧急电话号码),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救援时间。
10. 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措施:在进行紧急救护时,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了解如何评估和管理紧急情况中的安全风险是必须的。
请注意,这仅是紧急救护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更详细的培训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常用知识---紧急医疗救护常识
一、紧急医疗救护常识
(一)如何开展急救急救
现场处理的首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和预防伤情加重及发生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
1.急救步骤
(1)报警。
一旦发生人员伤亡,不要惊慌失措,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报警。
(2)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现场处理。
①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
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撤离中毒现场,如果是意外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泥沙、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②检查伤员的生命特征。
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
如无呼吸或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开展心肺复苏。
③止血。
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
止血材料宜就地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
然后将伤病员尽快送往医院。
④如有腹腔脏器脱出或颅脑组织膨出,可用干净毛巾、软布料或搪瓷碗等加以保护。
⑤有骨折者用木板等临时固定。
⑥神志昏迷者,未明了病因前,注意心跳、呼吸、两侧瞳孔大小。
有舌后坠者,应将舌头拉出或用别针穿刺固定在口外,防止窒息。
(3)迅速而正确地转运伤病员。
按不同的伤情和病情,按病情的轻重缓急选择适当的工具进行转运。
运送途中应随时关注伤病员的病情变化。
2.受伤简易处理办法
出血:可以把身上的衣服撕成布片,对出血的伤口进行局部加压止血。
骨折:现场可以找块小夹板、树枝等物,对患肢进行包扎固定。
头部创伤:把伤者的头偏向一边,不要仰着,因为这样会引起呕吐,极易造成伤者窒息。
腹部创伤:将干净容器扣在腹壁伤处,防止发生腹腔感染。
呼吸心跳停止:及时对伤者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并进行简单的胸外按压。
(二)心肺复苏
1.什么是心肺复苏
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作的抢救治疗叫做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
人们只有充分了解心肺复苏的知识并接受过此方面的训练
后才可以为他人实施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 胸外按压 + 后续的专业用药
2.心肺复苏的对象
主要是意外事件中心跳和呼吸停止的病人,而非心肺功能衰竭或绝症终期病患。
在溺水、车祸、雷击、触电、毒气、药物中毒、摔伤等事件中只要患者或伤者一停止呼吸、心跳,就应在第一时间抢救(最好在4分钟以内开始)。
3.心肺复苏的目的
并不是以病人的现场急救苏醒为唯一成败目标,主要目的在于使病人的脑细胞因有氧持续供应而不致坏死。
4.心肺复苏急救步骤
(1)看到病人,先检查意识(拍肩、查问怎么了)。
注意
·在判断病人意识过程中,拍摇肩部下手不要太重,以免造成病人有骨折而加重病情。
·掐人中穴的时间不要太长。
·判断病人意识的时间不能超过5秒钟,以免延误救助时间。
(2)确定病人没有意识,赶快寻求后续支持(喊救命啊,请别人帮忙打电话120,呼叫救护车)。
(3)调整病人体位。
使病人平躺于硬地上。
(4)畅通呼吸道(一手掌下压病人前额,另一手拇指与食指成手枪形抬下巴)。
(5)看、听、感有无呼吸。
看病人胸部有无起伏,以耳朵贴近病人口鼻,听有无呼吸声,以脸颊感觉有无出气。
(6)检查病人脉搏。
用食指及中指找到病人颈部中央位置喉咙处,沿着一侧下滑1.5~2厘米处,微压来感觉病人是否有脉搏。
(7)若无脉搏,则需开展胸外按压。
5.胸外按压操作步骤
正确的胸外按压位置:
由病人的胸部(近施救者侧),找寻肋骨下缘,沿肋骨缘向上滑动,至肋骨与胸骨交汇的胸窝处,即为按压位置。
将中指置于心窝处,食指紧靠中指,置于胸骨上定位。
将另一掌的掌根紧靠在已定位的食指旁,使掌根的位置正好放在胸骨的中线上。
掌根放好位置后,另一手重叠于其上。
将两手的手指互扣或跷起,以免压迫肋骨造成骨折。
有关节炎者为他人实行胸外按压时,施救者依照图一、二、三的做法,一手掌根放好位置后,以另一手紧握此手的手腕部。
定位胸外按压的位置小诀窍:
救助者位于病人右侧,将右手掌平伸,手指紧贴病人喉部并指向喉部,平放病人胸前,大约掌根所在位置即为按压的地方。
这样将手掌向外旋转90度,左手叠放在定位的手上,两只手交叉,手指翘起,进行按压。
施救者面向病人跪着,两腿打开,与肩同宽,肩膀在伤患胸骨的正上方,双臂伸直,用体重的力量,直接下压,压力推至胸骨上。
每次下压时,应将胸骨压下4~5厘米,放松时,手不施压力,但不可移动手的位置。
一分钟后
进行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
先连续15次按压后,接着2次人工呼吸。
注:按压速度80~100下/分钟,人工呼吸每5秒一次。
每次按压都要数数以配合按压速度,口诀:一下——十下,念“一”时手下压,念“下”时手放松,念“二”时手下压,念“下”时手放松,如此交互念至10下。
十一,“十”压,“一”松,“十”压,“二”松……这样念到十五。
约一分钟后(如8重复四次),检查脉搏的有无。
注意
·必须确定病人已经失去知觉,才可实施心肺复苏。
·施救注意脱离危险区域。
·病人的体位要处于仰卧位。
须位于硬板床或地面上,以确保按压时病人不摇动。
·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吹气量应是成年人深呼吸正常量。
·注意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
注意清除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泥沙等。
有些病人舌后聚,堵住气道,应该把舌头拉出来。
·若病人带有假牙,人工呼吸前应取下。
·婴幼儿口鼻比较接近,最好将婴幼儿口鼻一起包含进行人工呼吸。
·做人工呼吸前,为防止疾病传染,可用手帕、纸巾等覆在病人嘴上进行隔离。
·按压的姿势。
双臂伸直,使用身体的重量均匀地按压。
按压要有规律,不要左右摇摆,也不要冲击似的按压。
按压的频率成人是100次/分钟,按压的力度就是胸骨下陷4~5厘米。
·胸外心脏按压应与人工呼吸同步进行。
先做2次人工呼吸,再做15次按压,如此类推。
·施行急救,须一直作到有呼吸及有脉搏或后续支持到达为止。
·如患者意识已清醒,采取侧身休息姿势,等待后续支持到达或送医治疗。
·没有经验的人士千万不要随便为他人作心肺复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