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医疗救护常识.docx

合集下载

医疗应急常识

医疗应急常识

医疗应急常识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10种医疗应急常识:1. 创伤止血:当身体受到创伤出血时,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可用干净的纱布、绷带或毛巾等压迫伤口,紧绷伤口处的肌肉,减缓出血。

如出血严重,应使用止血带,并每隔15-20分钟放松一次,以防肢体坏死。

2. 烧伤急救:若不慎被火焰、热液、电等烧伤,应立即远离热源,脱掉衣物,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口10-15分钟,以降低皮肤温度和缓解疼痛。

切勿涂抹油膏、红药水等物,以免影响伤口的散热和观察。

3. 骨折固定:如遇骨折情况,应先止血,并用干净的布料、绷带或夹板固定伤肢。

固定时要稳妥牢固,以减少伤者的疼痛和进一步损伤。

在搬运伤者时,应保持固定的姿势。

4. 触电急救: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使用绝缘物体将受害者与电源分离。

切勿直接用手拉扯受害者,以免自身也触电。

脱离电源后,检查受害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如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5. 中毒急救:如遇中毒事件,应尽快将受害者移离中毒现场,根据中毒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如因气体中毒,应保持通风;如因接触有毒物质,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接触部位。

同时尽快联系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6. 晕厥急救:当有人出现晕厥症状时,应立即将患者平躺,保持安静,解开衣领,抬高双腿。

如患者意识丧失,应确保呼吸道通畅,以防呕吐物阻塞气道。

如患者症状持续加重,应尽快联系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7. 咬伤急救:若被蛇、虫、鼠等动物咬伤,应先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加压包扎。

如咬人的动物有狂犬病症状或无法确定是否携带病毒,应及时就医并注射狂犬疫苗。

8. 心肺复苏:在发现有人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进行胸外按压,双手交叠放在受害者胸骨下段,快速有力地向下按压;然后进行人工呼吸,捏住受害者的鼻子吹气两次。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专业救援人员到达。

9. 急性腹痛:如有急性腹痛症状,应先观察疼痛的性质和部位。

如疼痛剧烈或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紧急医疗救护常识

紧急医疗救护常识

紧急医疗救护常识第一部分:急救基础知识紧急医疗救护是指在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发生时,为了保护受伤者的生命安全,通过一系列的急救措施,及时提供紧急医疗救护。

掌握一些基础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对于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理至关重要。

1.紧急情况的判断在面对紧急情况时,首先要判断情况的紧急程度。

常见的紧急情况有心脏骤停、呼吸困难、严重出血、意外中毒等。

如果遇到这些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相关情况,等待医护人员的指导。

2.人工心肺复苏(CPR)心脏骤停是一种常见的紧急情况,需要进行人工心肺复苏。

在进行CPR时,首先要确定患者是否有意识和呼吸。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和呼吸,应立即开始CPR。

CPR的步骤包括按压胸部、人工呼吸等,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直到医护人员到达为止。

3.止血措施在意外伤害中,出血是常见的情况。

对于轻度出血,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进行直接压迫,以止住出血。

对于严重出血,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用纱布、衣物等进行紧急止血,同时保持患者的平躺姿势,以减少出血量。

第二部分:常见紧急情况的处理1.心脏骤停的处理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CPR。

在进行CPR时,应注意正确的手法和频率,同时要保持患者的通气道畅通。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除颤。

2.呼吸困难的处理呼吸困难可能是由于窒息、哮喘、心肺疾病等引起的。

在面对呼吸困难时,应先保持患者的舒适,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患者有咳嗽反应,应鼓励其咳嗽,以清除呼吸道异物。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和呼吸,应立即进行CPR。

3.骨折和关节脱位的处理在骨折和关节脱位的情况下,应尽量保持患者的不动,避免进一步损伤。

在移动患者时,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以避免对伤者造成二次伤害。

同时,可以用软垫或固定物支撑骨折部位,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第三部分:家庭急救常识紧急情况并不仅限于在医院或专业人员的环境中发生,家庭中也可能发生意外或突发疾病,因此了解一些家庭急救常识也非常重要。

(完整版)常见急症的急救与护理.docx

(完整版)常见急症的急救与护理.docx

急诊科常见疾病急救与护理创伤的急救与护理一、急救原则:迅速、准确、有效包括现场急救、转送中救护、急诊室救护二、现场救护:先抢救生命,后保护功能,先重后轻,先急后缓(1)脱离危险环境(2)解除呼吸道梗阻:松开衣领,侧卧位偏向一侧,清除异物。

(3)处理活动性出血:加压包扎、伤部抬高。

(4)处理创伤性气胸:张力性气胸,排气减压,开放性气胸,无菌敷料封口。

(5)保护好断层肢体:无菌包包好,外套塑料袋,周围置冰块(6)伤口处理:外漏部分严谨回钠。

(7)抗休克:止血、输液、扩容(8)现场观察三、转送途中的救护:力求快速,保证途中抢救1、伤员体位:依据伤情选择,一般仰卧位,颅脑外伤侧卧或头部偏向一侧,胸部伤半卧位,休克取中凹位。

2、搬运方法:脊柱骨折平卧位,担架运送,3—4 人一起搬运。

3、途中注意:头在后,下肢在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四、急诊室救护1、抗休克: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加压输液。

2、控制出血:加压包扎伤口,抬高肢体。

3、胸部伤口的处理:开放性气胸迅速封闭伤口,张力性气胸快速穿刺引流。

4、颅脑损伤:防止脑水肿,使用高渗液。

5、腹部内伤处置:尽快输血、抗休克、手术。

昏迷的急救与护理一意识障碍程度分为:1、嗜睡:处睡眠状,可唤醒,又很快入睡。

2、昏睡:较深睡眠状,不易唤醒,答非所问,各反射存在。

3、昏迷:意识丧失,外界刺激不能感知。

二、急诊处理:1、病因治疗2、对症支持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充足供氧,必要时予以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路,输注抢救药物,脱水降颅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度失衡。

3、护脑治疗三、救治原则1、维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充足氧供。

2、维持循环功能,抗休克。

3、补充葡萄糖,减轻脑水肿,纠正低血糖。

4、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5、对症处理,预防感染,控制高热和抽搐。

6、积极寻找和治疗病因。

四、护理重点1、密切观察病情,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准确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观察呕吐物及大小便的性质,外伤情况和出血征象。

医学应急救治常识

医学应急救治常识

医学应急救治常识一、急救基本原则1.保护患者安全:在进行急救过程中,应保证患者和急救人员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2.判断生命体征:检查患者的呼吸、心跳、意识等生命体征,对于失去意识或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4.采取适当措施: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伤情,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如止血、缓解呼吸道梗阻等。

二、常见急救措施1.心肺复苏术:对于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首先进行胸外按压,再进行人工呼吸。

按压的力度要适中,频率要均匀。

在呼吸停止的情况下,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

2.恢复呼吸道通畅:对于呼吸道受阻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恢复呼吸道通畅。

如头后仰法、扩张呼吸道等。

3.控制出血:对于出血患者,应快速止血,采取压迫、提高患肢等方法来控制出血。

如伤口出血,可用纱布等物品进行包扎。

4.处理骨折、扭伤等:对于骨折、扭伤等伤情,应采取固定患肢的方法,如用夹板或者锁骨带等物品进行固定。

5.创面处理:对于皮肤创伤,要进行清洁和消毒,然后进行创面处理,如使用敷料等进行覆盖。

6.中毒处理:对于中毒患者,应尽快将其送往医院,不要进行自行处理。

如果事故发生在室外,应将患者转移到通风场所等待救护车到达。

三、急救注意事项1.保持冷静:在进行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只有保持冷静才能判断病情和伤情,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2.不要拖延时间:在急救过程中,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尽快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省略不必要的程序,以缩短救治时间。

3.空气通畅:对于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使用头后仰法、扩张呼吸道等方法,使患者能够正常呼吸。

4.给予急救药物:急救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症状,可适当给予急救药物,如止痛药、抗休克药等。

医学应急救治常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备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常识,才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正确的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并掌握医学应急救治的常识。

紧急医疗救护常识

紧急医疗救护常识

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紧急医疗救护常识一、异物窒息紧急救护常识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同时进行现场急救(常用的成人急救方法:背部拍击法、腹部冲击法)背部拍击法:伤者站立或坐着,一手扶住伤者胸部,一手掌根部拍打伤者两肩胛骨中间,快速连续拍击,让伤者口部与胸部保持水平,或低于胸部,以利于重物用自身重量弹出。

腹部冲击法:急救者从后面抱住伤者腰部,一手握拳,将拇指一侧放于伤者腹部,另一只手握住握拳的手,然后用力冲击压住腹部,反复多次,以使伤者异物弹出。

如果伤者昏迷,应使其仰卧,头偏向一侧,急救者用双掌放于伤者腹部,反复用向上推的力以使异物弹出,异物弹出后,视乎伤者的昏迷情况进行人工呼吸。

二、急性心肌梗塞紧急救护常识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持续痉挛,导致冠状动脉或分枝闭塞,导致心肌因持久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

急救时患者保持镇定的情绪十分重要,家人或救助者更不要惊慌,应就地抢救,让病人慢慢躺下休息,尽量减少其不必要的体位变动。

并立即给予10毫克安定口服,同时呼叫救护车或医生前来抢救。

在等待期间,如病人出现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心跳加快等情况,多表示已发生休克,此时可使病人平卧,足部稍垫高,去掉枕头以改善大脑缺血状况。

如病人已昏迷、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家人且不可将其抱起晃动呼叫,而应立即采用拳击心前区使之复跳的急救措施。

若无效,则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至坚持到医生到来。

三、溺水紧急救护常识自救:落水后要镇静。

举手挣扎时,会使人下沉。

应仰卧,头向后,口鼻向上露出水面。

呼气要浅,吸气要深,这样可勉强浮起,等人来救。

腿抽筋尽快呼救,并仰泳浮上水面,好转后,应速上岸。

对已昏迷者的急救:1.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清除口、鼻内的泥沙,呕吐物等。

松解衣领、钮扣、内衣、腰带、背带等,但注意保暖,必要时将舌头用手巾、纱布包裹拉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控水(倒水)。

①急救者一腿跪在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横放在其大腿上,使其头下垂,接着按压其背部,使胃内积水倒出。

急救员救护要点知识Microsoft Word 文档 (4)

急救员救护要点知识Microsoft Word 文档 (4)

急救员救护要点一、急救程序:1、轻拍伤员肩部并喊话、呼叫1202、伤员有反应,可根据需要进行处理3、伤员无反应,即检查呼吸4、伤员无呼吸即行人工通气二次,然后检查双侧颈动脉。

颈动脉无搏动,即行心肺复苏;如有搏动应持续做人工通气。

5、伤员有呼吸即行恢复体位,记录伤员意识、呼吸、血压。

二、外伤四项救护技术操作提要:1、止血:01、指压法:在出血伤口近心端用手指、掌压迫搏动的血管,达到止血目的02、加压包扎法:在出血伤口放上厚敷料,用绷带加压包扎止血。

03、止血带法:不到万不得已不能采用,因易造成坏死。

上肢结扎于上臂上1/3处,下肢结扎于大腿的中部。

2、包扎:01、敷料接触伤口的一面必须清洁;02、盖伤口的敷料要超出创面10公分;03、动作轻柔、松紧适度,结扣要避开伤口。

3、固定:01、凡骨折、关节伤、血管神经伤、大面积软组织伤等,在送医院前均须固定;02、开放性骨折伤员,严禁将暴露在外的骨头送回软组织,应按现状包扎固定;03、固定范围包括骨折的上下两个关节;04、肢体骨突部位要加垫保护。

4、搬运:01、对骨折的伤员,搬运动作要轻巧,避免不必要的震动,下肢骨折可用担架或平板;02、脊樦骨折须由3-4人同时用手托起伤员,平放在木板或硬板担架上;03、颈部骨折须专人牵引头部;04、胸、腰椎骨折需取俯卧位。

三、心肺复苏:1、呼吸停止:表现为意识丧失,无呼吸运动,须立即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01、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001、伤员仰卧,急救员跪于伤员一侧;002、将伤员头后仰,打开气道,一手放在病人前额,拇指、食指捏住伤员鼻孔,另一手抬起伤员下额;003、急救员深呼吸一口气,然后对准伤员口内吹气至伤员胸部明显上升为止吹气停止后,急救员立即将头侧转,并放开伤员鼻孔,让气从伤员肺部排出,頻率以每分钟16-16次为宜2、心跳停止;01表现为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双侧颈动脉停止搏动,须立即施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

02、人工胸外心脏按压法:001、沿着伤员一侧的肋弓下缘上移至胸骨下切迹,将食指与中指并拢平放于胸骨下端,将另一只手的手掌根紧靠于食指处,然后将定位的手离开胸骨下端,双手重叠,手指手心翘起,双臂绷直,垂直向下按压胸骨,深度达4-5厘米,随及松开。

紧急医疗救护常识

紧急医疗救护常识

紧急医疗救护常识(一)如何开展急救急救现场处理的首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和预防伤情加重及发生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

1.急救步骤(1)报警。

一旦发生人员伤亡,不要惊慌失措,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报警。

(2)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现场处理。

①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

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撤离中毒现场,如果是意外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泥沙、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②检查伤员的生命特征。

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

如无呼吸或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开展心肺复苏。

③止血。

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

止血材料宜就地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

然后将伤病员尽快送往医院。

④如有腹腔脏器脱出或颅脑组织膨出,可用干净毛巾、软布料或搪瓷碗等加以保护。

⑤有骨折者用木板等临时固定。

⑥神志昏迷者,未明了病因前,注意心跳、呼吸、两侧瞳孔大小。

有舌后坠者,应将舌头拉出或用别针穿刺固定在口外,防止窒息。

(3)迅速而正确地转运伤病员。

按不同的伤情和病情,按病情的轻重缓急选择适当的工具进行转运。

运送途中应随时关注伤病员的病情变化。

2.受伤简易处理办法出血:可以把身上的衣服撕成布片,对出血的伤口进行局部加压止血。

骨折:现场可以找块小夹板、树枝等物,对患肢进行包扎固定。

头部创伤:把伤者的头偏向一边,不要仰着,因为这样会引起呕吐,极易造成伤者窒息。

腹部创伤:将干净容器扣在腹壁伤处,防止发生腹腔感染。

呼吸心跳停止:及时对伤者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并进行简单的胸外按压。

(二)心肺复苏1.什么是心肺复苏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作的抢救治疗叫做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

人们只有充分了解心肺复苏的知识并接受过此方面的训练后才可以为他人实施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 胸外按压 + 后续的专业用药2.心肺复苏的对象主要是意外事件中心跳和呼吸停止的病人,而非心肺功能衰竭或绝症终期病患。

紧急医疗救护常识

紧急医疗救护常识
重要性
紧急医疗救护能够迅速对受伤或患病人员进行初步救治,降低伤残和死亡风 险,为后续治疗提供基础保障。
紧急医疗救护的适用范围
交通事故、工伤事 故等意外伤害的现 场救治。
自然灾害、事故灾 难等突发事件的紧 急救援。
心脑血管急症、呼 吸系统急症等急症 的现场急救。
紧急医疗救护的基本原则
生命第一原则
在任何情况下,应优先救助危及生命的急 症患者。
建立社会救助机制,为经 济困难的患者提供医疗救 助和资金支持。
06
结语:人人都能成为生命 的守护者
学习掌握紧急医疗救护技能的重要性
提高生存率
在紧急情况下,及时的医疗救 护能够显著提高伤者的生存率

守护生命安全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可 以帮助挽救生命,避免不可预测 的后果。
增强社会应急能力
个人和集体掌握急救技能,可以增 强整个社会的应急能力。
04
紧急医疗救护的注意事项 与建议
保持冷静与清醒
保持冷静
在遇到紧急医疗情况时,保持冷静是非常 重要的。不要惊慌失措或盲目行动,以免 使情况更加恶化。
VS
保持清醒
尽可能保持清醒,以便能够做出正确的决 策和行动。如果可能的话,寻求他人的帮 助,以便共同应对紧急情况。
注意个人安全与防护
要点一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根据实际情况,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手套、 口罩、护目镜等,以保护自己免受可能的伤害或感染。
要点二
避免直接接触血液或体液
在处理紧急情况时,尽量避免直接接触血液或体液,以 免传播疾病或感染。
与专业医疗人员沟通协调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在遇到紧急医疗情况时,尽快寻求专业医 疗帮助。拨打急救电话或联系当地医疗机 构,以便获得及时的医疗救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紧急医疗救护常识
一、紧急医疗救护常识
(一)如何开展急救急救
现场处理的首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和预防伤情加重及发生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

1.急救步骤
(1)报警。

一旦发生人员伤亡,不要惊慌失措,马上拨打
120急救电话报警。

(2)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现场处理。

①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

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撤离中毒现场,如果是意外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伤病员口鼻
内的泥沙、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②检查伤员的生命特征。

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

如无呼吸或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开展心肺复苏。

③止血。

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

止血材料宜就地
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

然后将伤病员尽
快送往医院。

④如有腹腔脏器脱出或颅脑组织膨出,可用干净毛巾、软布料或搪瓷碗等加以保护。

⑤有骨折者用木板等临时固定。

⑥神志昏迷者,未明了病因
前,注意心跳、呼吸、两侧瞳孔
大小。

有舌后坠者,应将舌头拉出或用别针穿刺固定在口外,防
止窒息。

(3)迅速而正确地转运伤病员。

按不同的伤情和病情,按病情的轻重缓急选择适当的工具进行转运。

运送途中应随时关注伤病员的病情变化。

2.受伤简易处理办法
出血:可以把身上的衣服撕成布片,对出血的伤口进行局部
加压止血。

骨折:现场可以找块小夹板、树枝等物,对患肢进行包扎固定。

头部创伤:把伤者的头偏向一边,不要仰着,因为这样会引
起呕吐,极易造成伤者窒息。

腹部创伤:将干净容器扣在腹壁伤处,防止发生腹腔感染。

呼吸心跳停止:及时对伤者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并进行简单的胸外按压。

(二)心肺复苏
1.什么是心肺复苏
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作的抢救治疗叫做心肺
复苏。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

人们只有
充分了解心肺复苏的知识并接受过此方面的训练后才可以为他
人实施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清理呼吸道 ) + 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后续的专业用药
2.心肺复苏的对象
主要是意外事件中心跳和呼吸停止的病人,而非心肺功能衰竭或绝症终期病患。

在溺水、车祸、雷击、触电、毒气、药物中毒、摔伤等事件中只要患者或伤者一停止呼吸、心跳,就应在第
一时间抢救(最好在 4 分钟以内开始)。

3.心肺复苏的目的
并不是以病人的现场急救苏醒为唯一成败目标,主要目的在于使病人的脑细胞因有氧持续供应而不致坏死。

4.心肺复苏急救步骤
(1)看到病人,先检查意识(拍肩、查问怎么了)。

注意 ?
·在判断病人意识过程中,拍摇肩部下手不要太重,以免造
成病人有骨折而加重病情。

?
·掐人中穴的时间不要太长。

?
·判断病人意识的时间不能超过 5 秒钟,以免延误救助时间。

(2)确定病人没有意识,赶快寻求后续支持(喊救命啊,
请别人帮忙打电话 120,呼叫救护车)。

(3)调整病人体位。

使病人平躺于硬地上。

(4)畅通呼吸道(一手掌下压病人前额,另一手拇指与食
指成手枪形抬下巴)。

(5)看、听、感有无呼吸。

看病人胸部有无起伏,以耳朵
贴近病人口鼻,听有无呼吸声,以脸颊感觉有无出气。

(6)检查病人脉搏。

用食指及中指找到病人颈部中央位置喉
咙处,沿着一侧下滑 1.5~ 2 厘米处,微压来感觉病人是否有脉搏。

(7)若无脉搏,则需开展胸外按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