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曲》课件.23页PPT
合集下载
《西洲曲》课件

参 考 赏 析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形容江面宽阔,浩渺似海。
所谓“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正与 上文“单衫”两句恰成鲜明的对照。“双鬓 鸦雏色”还显示着自信和希望,而“垂手明 如玉”则表现出愁怅和怨恨,因为此时是空 有“垂手明如玉”,尽日望郎郎不归!这种 心理活动的描绘是白描式的,甚至“不着一 字”,然而又是细致入微的,可谓“尽得风 流”,体现出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风韵。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二句则是对眼 前远景的观察。
莲子:谐音“怜子 ” 。怜,怜爱。 清如水:隐喻爱情 的纯洁。
参考赏析
然而,既然带着思念的心 情“出门”,则相思之情注 定非但难以去除,反而因采 莲而加重。以下对采莲情节 的细致描绘,正体现了这种 情形。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莲心:和“怜心”谐音,即相爱之心。 望飞鸿:望飞雁,指盼望对方的书信。古代常 用鸿雁指书信或送书信的人。
创作特色
2.心思巧藏,以动作展现心境
“折梅寄江北”,女主人公折梅一枝,唤起对 过去西洲梅下相会的回忆,因思念情人想去西 洲,于是穿上了“杏子红”的“单衫”,梳起 了“鸦雏色”的头发。一折、一穿、一梳,动 作看似随意,却展现出痴心女子对爱人思念之 深的心境。诗歌的第七句至第十二句,写出少 女沉浸于忆念、相思中。风吹叶落,她误以为 情人足音,乃“门中露翠钿”,从门缝中探出 头等候情人的到来。
参考赏析
这位女子想到自己所寄梅花可能 早已到了西洲,到了情郎的手中。 “折梅寄江北”是对“忆梅下西洲 ”的补充说明,或谓首二句就是一 个倒装句。“折梅”是过去所为, “忆梅“才是现在所思。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 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 树。
《西洲曲》PPT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诵读法
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 熟悉诗歌内容和韵律美 感。
讲解法
结合诗人的其他作品及 时代背景等元素来鉴赏 该诗。
讨论法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 讨诗歌中的意象、表达 技巧和艺术特色等问题 。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利用PPT课件、图片、 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增 强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 性。
02 《西洲曲》概述
04 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
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
描绘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 景观,展现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
。
介绍当地的民俗风情,如婚丧嫁 娶、节庆活动等,体现丰富多彩
的生活面貌。
探究地域文化对《西洲曲》创作 的影响,如语言、音乐、舞蹈等
方面的特色。
历史事件与时代背景
分析《西洲曲》所反映的历史 事件和时代背景,如政治、经 济、社会等方面的变革。
与西方爱情诗比较
《西洲曲》与西方爱情诗在情感表达、意象运用等方面的异同。
与日本和歌比较
《西洲曲》与日本和歌在题材、风格等方面的联系与区别。
与其他文化背景下诗歌比较
《西洲曲》与其他文化背景下表现爱情的诗歌的共性与个性。
06 思考与讨论
主题意义及现实意义思考
《西洲曲》所表达的 爱情主题及其时代意 义
如何将《西洲曲》等中国传统诗 歌推向更广泛的国际舞台
谢谢聆听
艺术特色与风格
艺术特色
温庭筠的诗歌以婉约柔美见长,善于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抒发内心情感。
风格
《西洲曲》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出女子对情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语言简练明快。
03 诗歌赏析与解读
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
01
02
03
深情厚意
2024版最新《西洲曲》课件精品ppt课件

全诗以爱情为线索,通过描写女子采莲、登楼等 场景,将爱情主题贯穿始终,表达了作者对爱情 的赞美和追求。
2024/1/27
12
离别相思之情的深刻描绘
2024/1/27
刻画女子孤独无助的心境
01
通过描写女子在离别后的孤独无助,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相思之
情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借助典型意象表现离别相思
02
运用典型的意象如明月、高楼等,表现了女子在离别后的无尽
《敕勒歌》
以北方草原为背景,展现了草原风 光和游牧民族的生活,与《西洲曲》 的南方水乡风情形成鲜明对比。
20
《西洲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评价
文学史地位
作为南北朝时期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西洲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 刻的思想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
文学评价
历代文人对《西洲曲》评价颇高,认为 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 术价值。同时,它所表达的情感真挚动 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发。
2024/1/27
25
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应用一
通过学习和欣赏《西洲 曲》,我可以借鉴其中的 艺术手法和意象运用,提 高自己的文学创作水平。
2024/1/27
应用二
《西洲曲》中的爱情主题 可以引发我对现实生活中 爱情问题的思考,帮助我 更好地处理情感问题。
应用三
通过学习《西洲曲》,我 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 化和历史背景,增强自己 的文化素养。
创作意图
萧衍在《西洲曲》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美丽的西洲世界。他试图通过这首 诗歌传达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国家统一、民族振兴的期盼。同时,他也希望借此激发人们的爱国情 感和民族自豪感。
《西洲曲》课件

5
《西洲曲》在《乐府诗集》中归入“杂曲 歌辞”。题为古辞。今本《玉台新咏》中 有此诗,题为南朝江淹所作,应系后人窜 入,并非江氏之作。 明清有人认为是梁武帝之作,也是无据臆 说。此诗应是流传于长江流域的民歌,但 显然已经过了文人的润饰,是南朝乐府民 歌成熟的产物。
6
《西洲曲》属于南朝乐府民歌 中的西曲。它是南朝乐府民歌 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历来被视 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南朝文学研究的“歌德巴赫猜想”
7
西洲曲(朗读)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8 。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女子。 曾在梅花盛开的季节与情 人在西洲相会,情人已去 江北,她思念情人,又来 到故地,引起她无尽的思 念与惆怅。
9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两桨”,用比较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相 距之近,反衬了相距之远。意境转到托物 起兴,慨叹自己的孤单与寂寞。 她把树叶声误认为是情人的脚步声,急忙 戴好首饰,探出头来张望。但是情人没有 来,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给她带来一层深似 一层的孤独与惆怅。
节序已进入了北雁南归的初冬,她却始 终没有盼来一只爱的使者。她望眼欲穿, 相思之情益加炽热,不由得登上青楼, 向江北眺望。
《西洲曲》在《乐府诗集》中归入“杂曲 歌辞”。题为古辞。今本《玉台新咏》中 有此诗,题为南朝江淹所作,应系后人窜 入,并非江氏之作。 明清有人认为是梁武帝之作,也是无据臆 说。此诗应是流传于长江流域的民歌,但 显然已经过了文人的润饰,是南朝乐府民 歌成熟的产物。
6
《西洲曲》属于南朝乐府民歌 中的西曲。它是南朝乐府民歌 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历来被视 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南朝文学研究的“歌德巴赫猜想”
7
西洲曲(朗读)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8 。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女子。 曾在梅花盛开的季节与情 人在西洲相会,情人已去 江北,她思念情人,又来 到故地,引起她无尽的思 念与惆怅。
9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两桨”,用比较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相 距之近,反衬了相距之远。意境转到托物 起兴,慨叹自己的孤单与寂寞。 她把树叶声误认为是情人的脚步声,急忙 戴好首饰,探出头来张望。但是情人没有 来,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给她带来一层深似 一层的孤独与惆怅。
节序已进入了北雁南归的初冬,她却始 终没有盼来一只爱的使者。她望眼欲穿, 相思之情益加炽热,不由得登上青楼, 向江北眺望。
西洲曲ppt课件

素养。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思考题 1. 《西洲曲》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2. 《西洲曲》中的意象和意境对表达诗歌情感有何作用?请举例说明。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 你如何理解《西洲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请谈谈 你的看法。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1. 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题,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 不同意见。
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
展示文化多样性
西洲曲作为中国文学的杰出代表,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 力和多样性,有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推动文化交流
将西洲曲推向国际舞台,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进行交流与 碰撞,有助于拓宽人们的文化视野和审美空间。
促进合, 有助于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为世界文化多样性注入新的活力。
审美价值
诗歌所表现的优美意境、真挚情感和深刻哲理,具有极高的审 美价值,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主题思想探讨
爱情主题
诗歌表达了浓烈的爱情情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人生哲理
通过描绘爱情的悲欢离合,折射出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引导人们珍惜当下、 追求真爱和美好人生。
03
CATALOGUE
02
CATALOGUE
诗歌内容解析
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篇章结构
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通过描绘不 同场景和情感变化,展现诗歌的完 整性和层次感。
写作特点
运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表达 深沉的情感和意境;语言简练、质 朴,富有节奏感。
意象描绘与审美价值
意象描绘
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人物动作和内心感受等,构建出丰富而细 腻的意象世界。
西洲曲ppt课件-PPT精品文档

乌桕,以乌 喜食而得名。 为制蜡烛和 肥皂的原料 。
• 第二韵押去声韵,写女家所在的“西洲” 之方位和环境,划船即可到达。树鸟相依, 正是乐府民歌中常见的生活意象。这两个 意象,既体现了民歌的生活化,乌桕树的 果实与当时的女性生活有很大关系,也折 射了女子的隐忧。 • 媒人已经说合双方,男方就要选择合适的 好日子到女家来相亲了。由媒人说合至男 方来女家相亲,这中间又要相隔一段时间, 也许十天,也许半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由夏入秋也不无可能。
中国古典诗歌之哥德巴赫猜想
与《木兰诗》并称南北朝乐府民歌“双璧”
西 洲 曲
三、理解《西洲曲》的关键
• 《西洲曲》中出现两个明确的地名:西洲、南塘。 • 西洲,有人根据温庭筠《西洲曲》谓“西洲风色 好,遥见武昌楼”,就说“武昌在长江南岸,既 云‘遥见’则西洲可能正在江北”,其实西洲也 有可能在江南。 主要有三: 1、此诗所写地点西洲、江北位置如何确定; 2、此诗的叙述抒情主人公是男还是女; 3、此诗的用韵特点,每韵四句,构成一个意义单 元。
2、前人关于《西洲曲》的主要看法
• 《西洲曲》被定位为“乐府民歌”,清新质朴而少用事典, 所以其难解并不在字词的生僻、晦涩,而是整首诗的诗意 难以得到一个贯通全篇的畅达的解释。之所以如此,乃是 因为诗歌所涉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都有幽暗不明 之处,难以得到一个一致的解释。纵观古今人的看法,主 要被两个问题纠缠住了:一是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男还是 女,二是男女分别处于长江的南边还是北边。 • 余冠英先生: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对所欢的思和忆。开头说 她忆起梅落西洲那可纪念的情景,便寄一枝梅花给现在江 北的所欢。(《汉魏六朝诗选》第三卷)可见,余先生是 认为女子在江南,男子在江北。 • 游国恩先生:从开头到“海水摇空绿”句皆为男子口气, 只有末四句为女子自道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 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 吹梦到西洲。
西洲曲精彩课堂PPT

39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 前句的“梅”字,是不必实指梅花的,很可能就 是那位少女的名或姓。
• 男主人公在忆及他心中的“梅”时,只好折一枝 梅(应该是梅枝)托人捎到江北去,以寄托他对 “梅”的思念。
40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 这两句是写女子的仪容。诗中没有从头到脚地铺 写,只是突出地写她两点:
17
解题
• 《西洲曲》,最早著录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 新咏》。它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被 视为代表作,可以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媲美。
• (清)沈德潜称其“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 无穷,情味愈出”(《古诗源》卷十二)
• (清)陈祚明则谓之“摇曳青飏,六朝乐府之最 艳者。初唐刘希夷、张若虚七言古诗皆从此出, 言情之绝唱也”(《采菽堂古诗选》)。
儿男女青年欢歌嬉戏,充满诗情画意,写她带着失意的心 情去采莲,或许是借此聊作宽慰吧。 • 再是“莲”与“怜”谐音,富有双关意味,那时“怜”的 意思犹如今天说“爱”或“爱人”。 • 她对“莲”的态度是多么深情: • “莲子清如水”说明她把自己的爱情视若清纯的水。 • “莲心彻底红”,难道不是两心相爱,热得通透底里的象 征(“红”是炽热的象征)? • “置莲怀袖中”,亦见出她对“莲”的珍惜之情。 • 这些描写,无不生动而委婉地揭示出她在“忆郎”时的内 心秘密。
吹 君 海 垂尽 望仰 莲 莲 梦 愁 水 手日 郎首 心 子 到 我 摇 明栏 上望 彻 青 西 亦 空 如杆 青飞 底 如 洲 愁 绿 玉头 楼鸿 红 水 。 。 。 。。 。。 。 。
23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六朝人早有折梅寄远 以示思念的习俗,而 这里的“梅”是女子 与情郎幽会时所见之 “梅”。因而含义特 殊,意蕴深长,诗文 开篇以一“梅”牵出 浓浓的情,将女主人 公对情郎的思念表现 的淋漓尽致。
《西洲曲》PPT课件(部级优课)(2024)

诗歌中的意象与象征
分析《西洲曲》中出现的意象和象征,如莲花、南风、北风等,探讨它们在诗歌中的意义 和作用。
16
同类题材诗歌比较阅读
选取与《西洲曲》同类题材的诗歌
01
选择几首与《西洲曲》同类题材的诗歌,如爱情诗、
离别诗等。
比较分析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表达方式
02 对选取的诗歌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的主题、情感
推动教学改革
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 需要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
27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4
28
5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了解《西洲曲》背景及作者简介;理 解诗歌内容与主题;掌握比兴手法等 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提高 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引导学生正确 对待爱情与人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 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和艺术魅力
2024/1/24
以《西洲曲》为例进行创新 性思维训练
以《西洲曲》为例,进行创新性思维训练,如改编 诗歌、创作新诗句等。
表达个人对诗歌的独特理 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表达个人对《西洲曲》等诗歌的独 特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 能力。
18
05
课堂教学设计
Chapter
2024/1/24
19
导入环节: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 间阅读更多文学作品 ,拓展视野,提高文 学素养
2024/1/24
布置与《西洲曲》相 关的课后作业,包括 背诵、翻译、创作等 任务
23
06
分析《西洲曲》中出现的意象和象征,如莲花、南风、北风等,探讨它们在诗歌中的意义 和作用。
16
同类题材诗歌比较阅读
选取与《西洲曲》同类题材的诗歌
01
选择几首与《西洲曲》同类题材的诗歌,如爱情诗、
离别诗等。
比较分析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表达方式
02 对选取的诗歌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的主题、情感
推动教学改革
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 需要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
27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4
28
5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了解《西洲曲》背景及作者简介;理 解诗歌内容与主题;掌握比兴手法等 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提高 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引导学生正确 对待爱情与人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 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和艺术魅力
2024/1/24
以《西洲曲》为例进行创新 性思维训练
以《西洲曲》为例,进行创新性思维训练,如改编 诗歌、创作新诗句等。
表达个人对诗歌的独特理 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表达个人对《西洲曲》等诗歌的独 特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 能力。
18
05
课堂教学设计
Chapter
2024/1/24
19
导入环节: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 间阅读更多文学作品 ,拓展视野,提高文 学素养
2024/1/24
布置与《西洲曲》相 关的课后作业,包括 背诵、翻译、创作等 任务
23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