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保罗_萨缪尔森版

合集下载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章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章
我们的定义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 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分配。
稀缺(scarcity):
两大核心思想
效率(efficiency):
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出现的标志是 1935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发表的革命性巨著《就业、利息与 货币通论》。
※为什么证券业的人比老师赚的钱多?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试图描述世界应该 如何运行的问题。涉及伦理信条和价值判断. ※金融危机下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刺激经济的政策 吗? 穷人应该得到政府的特殊照顾吗?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市场经济、指令经济和混合经济
第1章 经济学核心概念
保罗•萨缪尔森
本章主要内容与结构
A. 导 言 ❖ 撞钟为谁 ❖ 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经济学的逻辑 ❖ 热切的心情,冷静的头脑
B. 经济组织的三个经济问题 ❖ 市场经济、指令经济和混合经济
C. 社会的技术可能性 ❖ 投入和产出 ❖ 生产可能性边界
产出更能令人满意。 3. 为谁生产和分配这些产出。
一个生产活动的例子
可能状态
A B C D E F
奶油 (百万磅)
0 1 2 3 4 5
大炮 (千门)
15 14 12 9 5 0
生产可能状态的说明
生产的可能状态是指,给 定投入时最大的可能产量。 可能状态
否则,结果将不是唯一的。 A
B
C
D
E
F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要 放弃其他一些东西。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课后习题答案含笔记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课后习题答案含笔记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课后习题答案含笔记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编 基本概念第1章 经济学核⼼概念1.1 复习笔记⼀、经济学概述1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的是⼀个社会如何利⽤稀缺的资源⽣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分配。

其中所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为: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式利⽤有限的资源。

2.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产什么,如何⽣产以及为谁⽣产。

(1)⽣产什么和⽣产多少?⼀个社会必须决定,在诸多可能的物品和劳务之中,每⼀种应该⽣产多少以及何时⽣产。

例如决定是利⽤有限的资源⽣产更多的消费品,还是应当⽣产较少的消费品和较多的投资品,从⽽让明天拥有更多的产出和消费。

(2)如何⽣产?⼀个社会必须决定谁来⽣产,使⽤何种资源,以及采⽤何种⽣产技术。

(3)为谁⽣产?⽣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什么样⽅式分配到社会的各个成员中,即怎样分配所⽣产出的产品。

3.经济学的双重主题稀缺与效率是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经济社会中的⽣产资源也称之为⽣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资)。

稀缺是指资源相对于⼈们⽆限的需求⽽⾔,总是有限的;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社会资源以满⾜⼈们的愿望和需求。

正是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们必须考虑如何使⽤有限的相对稀缺的⽣产资源来满⾜⽆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经济问题”。

4.资源的使⽤效率及其变动经济学除了“⽣产什么、如何⽣产以及为谁⽣产”这三个基本问题外,还研究以下三⽅⾯的内容:(1)社会稀缺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使⽤;(2)社会资源总量的变动;(3)货币的稳定性。

⼆、资源配置和经济制度1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经济,是⼀种主要由个⼈和私⼈企业决定⽣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

价格、市场、盈亏、刺激与奖励的⼀整套机制解决了“⽣产什么、如何⽣产和为谁⽣产”这三⼤基本问题。

论萨缪尔森经济思想

论萨缪尔森经济思想

《西方经济思想史》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论萨缪尔森的经济思想所在院系法商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任课教师提交日期2012-5-14浅论萨缪尔森的经济思想摘要:保罗·A·萨缪尔森是当今世界经济学界的巨匠之一, 他所研究的容几乎涉及经济学的各个主要领域, 且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创新,是世界上罕见的多能学者。

萨缪尔森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新古典综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诸多贡献,本文就以萨缪尔森的生平与学术成就为主, 介绍其在经济学界的主要学术理论。

关键词:萨缪尔森经济学凯恩思主义新古典综合萨缪尔森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后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

他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

一萨缪尔森的生平保罗·萨缪尔森1915年5月15日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Gary)城的一个波兰犹太移民家庭,其父亲法兰克·萨缪尔森是一名药剂师,1923年其家搬到芝加哥居住。

1935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36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41年获的哈佛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在哈佛就读期间,师从约瑟夫·熊彼特、华西里·列昂惕夫、哥特弗里德·哈伯勒和有“美国的凯恩斯”之称的阿尔文·汉森研究经济学。

1947年获第一届克拉克奖。

萨缪尔森担任美国计量经济学会会长,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国际经济学会会长和终身荣誉会长,并在一系列政府机构和公司任经济顾问和研究员。

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1年,他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院授予的爱因斯坦奖。

2009年12月13日,美国经济学泰斗保罗·萨缪尔森十三日在其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家中逝世,享年九十四岁。

二萨缪尔森与新古典综合“新古典综合”一词是由该学派最主要的代表萨缪尔森创造出来的。

他用该名词来说明自己学派的特色。

经济学常识

经济学常识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经济学原则:资源是稀缺的。

第一编基本概念一、经济学基础知识1、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进行选择,以利用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和服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群中间进行分配的学科。

2稀缺品,而不是免费品,社会必须在运用其可利用资源所生产出来的有限的物品之间作出选择。

3、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企业和居民户等单个实体的行为。

宏观经济学:研究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的运行。

4、经济组织的三个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经济组织最重要的形式是指令经济和市场经济。

指令经济由中央政府直接进行集中控制,市场经济则由价格和利润等非正式体制指导,其大多数决策都由个人或私有企业做出。

所有的社会都是指令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不同比例的组合,因此也可以说所有的社会都是混合经济。

5、生产可能性边界(PPF)表明,一种物品(如大炮)的生产如何替代另一种物品(如黄油)的生产。

在一个稀缺的世界里,选择一样东西意味着需要放弃其他的东西。

其机会成本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

生活中充满了选择,由于资源是稀缺的,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决定如何利用我们有限的时间和收入。

二、现代经济中的市场和政府1、市场是一种使买者和卖者聚在一起进行相互交易并决定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和产量的机制。

亚当·斯密认为,当个人在追求自己的私利时,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导致最佳的经济成果。

尽管市场远非完美无缺,但是它的确非常有效地解决了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一个企业必须找出成本最低的生产方法,有效率地使用劳动、土地和其他要素,否则,它就会陷入亏损,从而被市场淘汰。

3、现代经济中政府的职能在于保障效率、纠正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和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自从20世纪30年代现代宏观经济学创建一来,政府便有了第三种职能:运用财政政策(税收和支出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利率和信贷条件)促进长期的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熨平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书籍

经济书籍

1、《经济学》(萨缪尔森著,萧琛译)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的这本《经济学》,真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它自1948年初版以来,已经再版到了第18版了。

该书作者萨缪尔森,是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家》认为:“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有非常多人喜爱阅读这本书。

这本书早年的中国读者,有的已经成为了大金融家,有的成为政策制定者,还有的成为了最著名的经济学教授。

总的来说,它是一本质量非常高的经济学教材。

这本书案例不多,但文字和论述非常严谨,此外它也是国外累计销量最高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

这本书不仅是经济学业余爱好者必读的一本书,也是各级干部的办公室书架上必摆的一本书。

想了解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眼中的经济学世界是什么样的吗,想知道我国官员为什么最喜欢这本书吗?通过阅读,相信你不难找到答案。

2、《经济学原理》(曼昆著,梁小民译)曼昆(Gregory Mankiw)的这本《经济学原理》,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学,没有任何基础的人都可以至少学懂95%。

这本书没有任何高深的理论,而且基本上所有理论都配有案例,非常直观易懂。

这本书的第二大特点就是知识覆盖面很广,传授的是广义的经济学原理。

比如像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学科,在这本书中都被浓缩成为一到两章的内容。

因此,通过学习这本书,初学者将有望对经济学的主要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国内目前销量第一的经济学入门读物。

曼昆在书中归纳出的著名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也是国内很多教材百抄不厌的对象。

译者梁小民,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经济学专家,翻译的质量很高。

总的来说,这本书浅显易懂,非常适合没有任何基础的投资者阅读。

3、《经济学》(斯蒂格利茨著,黄险峰译)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所著的《经济学》,是另一本全球闻名的经济学教科书,作者斯蒂格利茨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经济学 萨缪尔森

经济学 萨缪尔森

《经济学》 济学》
• 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是全 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 世界最畅销的教科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世界最畅销的教科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也正是他的这本著作, 也正是他的这本著作,将西方经济学理论第一 次系统地带进中国, 次系统地带进中国,并使这种思考方式和视野在 中国落地生根。 中国落地生根。 • 在世的经济学家中,没有任何一位不曾受到过保 在世的经济学家中, 安东尼•萨缪尔森 罗•安东尼 萨缪尔森 安东尼 萨缪尔森(Paul Anthony Samuelson) 著作的影响。昨日, 岁的萨缪尔森去世 岁的萨缪尔森去世。 著作的影响。昨日,94岁的萨缪尔森去世。悼词 像雪片一样飞来,纪念这位大师——在把经济学 像雪片一样飞来,纪念这位大师 在把经济学 从众多零散的见解捏合成一门社会科学方面, 从众多零散的见解捏合成一门社会科学方面,他 的贡献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位理论家
《经济学》 经济学》
• 在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萨缪尔森从事的正是此项工 作。福利经济学、消费理论、资本积累、经济增长、金融 和国际贸易,都成了他慎密的“采撷和整理”的对象。在 战后的重要经济学辩论中,很难找出一场没有萨缪尔森的 身影。他曾经夸口道:“我染指了每一块馅饼。” • 他获得了这一行业所能给予的所有荣誉,包括1947年的第 一枚约翰•贝茨•克拉克(John Bates Clark)奖章,1970年的 第二个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于1961年担任美国经济学会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会长,1951年担任世界 计量经济学会(Econometric Society)会长,1965至1968年 间担任国际经济学会(International Economic Association) 会长。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9章 货币和金融体系)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9章  货币和金融体系)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第9章货币和金融体系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金融系统,金融市场,金融中介(financial system,financial markets,financial intermediareies)答:金融与金融系统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是指经济主体以消费或投资为目的从其他代理人那里借入或者贷出资金的过程。

金融系统是指有关资金的流动、集中和分配的一个体系。

它是由连接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的一系列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体,所有与金融相关的活动都发生在金融系统中。

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机构称为金融中介。

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是商业银行,它从居民户或其他组织那里吸收存款资金,然后将它们贷给需要资金的企业和其他居民户。

其他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和共同基金等。

金融市场是指货币的借贷、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的买卖等融资活动的场所。

借贷行为经由各种金融中介发生在金融市场上。

金融市场同其他市场一样,只不过它的产品和服务包括股票和债券等金融工具。

重要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

2.金融系统的功能答:金融系统是现代经济中的重要部门,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①在不同时间、部门和地区间转移资源;②控制风险;③根据单个储蓄者或投资者的需求吸收和发放资金;④充当票据交换所。

3.主要金融资产或工具(The mainly financial assets or instruments)答:金融资产主要由以货币衡量的资产和有价证券(其价值代表的是所占有的实体资产的价值)组成。

经济学 萨缪尔森ppt课件

经济学 萨缪尔森ppt课件

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9
保罗·萨缪尔森与诺贝尔经济学奖
• 萨缪尔森曾在年轻时代Biblioteka 慨经济学家无法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
在那之前,诺贝尔经济学奖还未设立。1968年,诺贝尔奖设立了经济 学奖,萨缪尔森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
到美国预算局,为美国政府出谋划策。

肯尼迪是美国第一位旗帜鲜明地奉行凯恩斯主义的总
统。肯尼迪采纳了萨缪尔森的建议,实行了著名的“肯尼
迪减税”政策,减税增加了消费支出,扩大了总需求,并
增加了经济的生产和就业。实际上当肯尼迪提出的减税最
终在1964年实施时,它促成了一个经济高增长的时期。
萨缪尔森也成为白宫中不可缺少的高参。
7
保罗·萨缪尔森成就之二:帮助在经济
困境中上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
税方案”
• 1961年1月,肯尼迪就任总统时所发表的第一个国情咨文
中就悲观地宣布:“目前的经济状况是令人不安的。我们 是在经历7个月的衰退、3年半的萧条、7年的经济增长速 度降低、9年的农业收入下降之后就任的”。

1953年,当《经济学》第三版发行时,萨缪尔森来
5
保罗·萨缪尔森成就之一:将数学引 进了经济学
• 1931年,保罗·萨缪尔森考入芝加哥大学,专修经济学, 年仅十五岁。

此时的经济学发展,就如萨缪尔森在1985年2月的一
次演讲时所说:“1932年我开始在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
时,经济学还只是文字的经济学。”数字还没有加入到经
济学科当中来。

萨缪尔森接着说道:“在旧式的经济学中,处处充斥
3
《经济学》
• 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是全 世界最畅销的教科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也正是他的这本著作,将西方经济学理论第一 次系统地带进中国,并使这种思考方式和视野在 中国落地生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