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脚可以治疗体寒
泡脚怎么泡除去寒气的方法

泡脚怎么泡除去寒气的方法
泡脚是一种常用的中医养生方法,可以帮助舒缓身体疲劳、促进血液循环、驱散寒气。
以下是一些泡脚除去寒气的方法:
1. 选择合适的水温:一般来说,泡脚水的温度应该在40左右,适宜的水温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如果冬天天气寒冷,可以稍微提高水温。
2. 加入温热的草药:在泡脚水中加入一些温热的草药,如姜片、艾叶、当归等,可以提高水温并增强温热效果,有助于驱散体内的寒气。
3. 按摩脚部穴位:泡脚时可以边泡边用手指按摩脚底的穴位。
比较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太冲、涌泉等,按摩这些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畅通。
4. 加入适量的盐:在泡脚水中加入适量的盐,可以帮助平衡体内的正负离子,加强对抗寒气的能力。
一般来说,每次泡脚加入10-15克的盐即可。
5. 选择合适的时间:冬天寒冷时,最好选择晚上睡觉前泡脚。
泡脚后,可以立即穿上袜子保持脚部温暖,并尽量避免走动。
需要注意的是,泡脚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感觉调整水温和时间,不宜过长时间泡脚,一般15-30分钟即可。
如果有糖尿病、低血压等疾病的人,应在医生指导
下进行泡脚。
艾叶水泡脚去寒湿、去虚火上炎

艾叶水泡脚去寒湿、去虚火上炎艾叶水泡脚去寒湿、去虚火上炎8-10根艾叶制成的清艾条扎成一排熏后背、小腹、小腿、手臂的方法,能快速祛寒湿,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的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这些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只要是发生上述疾病时,你就取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或用纯艾叶做成的清艾条取四分之一,撕碎后放入泡脚桶里,用滚开的水冲泡一会儿,等艾叶泡开后再对一些温水泡脚,泡到全身微微出汗,不能大汗,再多喝一些温水,一般连泡2-3次,也就是2-3天后,同时要多喝温开水,不吃寒凉的食物,注意休息,这些因虚火、寒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的不适都会明显好转或消失了。
有的人看到用艾叶泡脚有这么多的好处,就经常用艾叶泡脚,有的人几乎每天泡,这样又过了。
因为用艾叶泡脚能将虚火、寒火往下引,就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两亏,供血不足,反而会引起头晕、头痛,还会引起情绪上的变化等。
对于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一次用艾叶水泡脚是可以的,但用艾叶水泡脚的同时必须停吃所有寒凉的食物,还可以在用艾叶水泡脚的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这样即去了寒又不泻气。
有些人身体非常虚弱,虚不受补,吃一些补益身体的食物就会牙痛、口腔溃疡等,你就等什么时候上火了再用艾叶水泡脚,没火时就继续食补,每天坚持用温水泡脚,如果又上火了,仍然用艾叶水泡,但同时必须停掉所有寒凉的食物,不要再有寒湿侵入,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再吃补益的食物身体也不容易上火了,而且体质在慢慢地增强。
以后还是一样,只要没有明显上火时,每天只用温水泡脚,不要用艾叶水泡脚。
当受凉感冒、流清水鼻涕、咽喉疼痛、浑身酸疼或伴有发烧时,都可以用艾叶水泡脚,这是要泡到身体发汗,但必须同时喝生姜红糖水,发热时加葱白,有咳嗽时加几瓣大蒜,要连喝几次,喝到身体发热了,不再浑身酸疼流清水鼻涕了再大量的喝白开水,将病毒及寒火及时排出,并注意休息,你的感冒会很快痊愈。
15分钟养生女性中药泡脚的21个秘方

15分钟养生女性中药泡脚的21个秘方15分钟养生女性中药泡脚的21个秘方泡脚是中医养生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可以缓解疲劳,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
而搭配不同的中药材,可以起到不同的效果,滋补身体、调理身体等作用。
下面介绍21种适合女性的中药泡脚秘方。
1. 当归芍药泡脚:适合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可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2. 红枣泡脚:适合女性血虚质,可以补气养血,促进血液循环。
3. 枸杞泡脚:适合女性眼睛疲劳,肝肾不足等问题,可以补肾明目。
4. 黄芪泡脚:适合女性体寒易感冒,气虚乏力等问题,可以增强免疫力。
5. 桂花泡脚:适合女性失眠,情绪低落等问题,可以舒缓情绪,促进睡眠。
6. 菊花泡脚:适合女性头痛,口干口苦等问题,可以清热解毒。
7. 薄荷泡脚:适合女性口臭,口腔溃疡等问题,可以清口清香。
8. 红花泡脚:适合女性经期暴躁,情绪不稳定等问题,可以平衡情绪。
9. 知母泡脚:适合女性体热烦渴,多汗等问题,可以清热解毒,止汗解渴。
10. 淮山泡脚:适合女性身体虚弱,容易疲劳等问题,可以补充养分,增强体质。
11. 当归川芎泡脚:适合女性经期腰酸背痛等问题,可以活血,缓解疼痛。
12. 杜仲泡脚:适合女性关节疼痛,腰酸背痛等问题,可以滋润肌肤,缓解疼痛。
13. 茯苓泡脚:适合女性水肿,腿部浮肿等问题,可以去湿利水。
14. 银杏叶泡脚:适合女性手脚冰凉,容易怕冷等问题,可以抗衰老,改善血液循环。
15. 红糖泡脚:适合女性气血不足,手脚冰凉等问题,可以滋补养生。
16. 龙眼泡脚:适合女性贫血,心悸等问题,可以滋补安神。
17. 石菖蒲泡脚:适合女性面黄肌瘦,失眠等问题,可以健脾开胃,安神助眠。
18. 火麻仁泡脚:适合女性便秘,口干口苦等问题,可以润肠通便,清热解毒。
19. 陈皮泡脚:适合女性消化不良,胃胀,口臭等问题,可以理气消食。
20. 金银花泡脚:适合女性感冒,咳嗽,头痛等问题,可以解毒化痰。
21. 荷叶泡脚:适合女性黄褐斑,皮肤干燥等问题,可以美白清热。
中药足浴改善手脚冰冷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药足浴改善手脚冰冷
导语: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健康这方面,经常能听到一些养生专家告诉大家要常常泡脚。
尤其对于女性来说,在冬天手脚冰冷这是很常见的,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健康这方面,经常能听到一些养生专家告诉大家要常常泡脚。
尤其对于女性来说,在冬天手脚冰冷这是很常见的,但是要改善这种情况就应该要多泡泡脚。
在水里加上一些中药材还能改善人们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但是选择那些药材来泡脚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中药材有千千万万种,但是不一定每一种都适合自己。
看自己身体缺少哪方面的,就用哪方面的药材来泡脚。
现在女性大部分都会有体寒的情况,这是很不好的,而用中药泡脚就能起到很好的缓解效果,那么我们看看对于不同问题要选择什么中药来泡脚。
1、桂皮
消肿: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它与花椒都是家庭中常用的香料,二者都有温肾阳的作用。
用他们泡脚,对于因肾病引起的浮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肾源性水肿是由于肾脏功能问题或出现疾病而引起的水肿。
一般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或面部、足踝部,以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的皮肤可出现凹陷。
如果出现了肾源性水肿,可以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块)煮后泡脚,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
连续用此法泡脚能够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
如果先从身体的下垂部位(如腿)开始出现水肿症状,逐渐发展到身体其他部位,则可能是由于心脏功能问题而导致的心源性水肿。
这种水肿可以选用前面提到的生姜煮水来泡脚,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去腿寒气的小妙招

去腿寒气的小妙招
去腿寒气的小妙招包括泡脚、局部敷贴、艾灸、按摩等。
1.泡脚:泡脚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有效去除腿部寒气。
在泡脚时,可以加入一些驱寒的草药,如艾叶、红花、干姜等,以增强驱寒效果。
泡脚时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15-20分钟即可。
2.局部敷贴:可以选择一些温阳散寒的中药敷贴剂,如艾草膝盖贴、生姜贴等,贴在膝盖等易受寒的部位,以增强局部的保暖效果。
3.艾灸: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通过温热刺激穴位,达到温阳散寒的效果。
可以在腿部受寒的部位进行艾灸,注意不要烫伤皮肤。
4.按摩: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寒气随着汗液排出体外。
可以采用干洗双腿、甩腿蹬腿、扭动双膝、仰卧抬腿、直身跪坐、常伸懒腰、摆动双腿等按摩方法,对腿部进行按摩,以去除腿部的寒气。
此外,注意保持腿部温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也是去除腿寒气的重要措施。
同时,加强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也能有效预防腿部受寒。
如果腿部寒气严重,建议及时就医。
小寒泡脚驱寒 补肾通经健康全年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小寒泡脚驱寒补肾通经健康全年
导语:目录:第一章:小寒泡脚驱寒补肾通经健康全年第二章:泡脚的6大禁忌哪些人不宜泡脚第三章:冬季泡脚对症药方泡脚一直是备受人们
目录:
第一章:小寒泡脚驱寒补肾通经健康全年
第二章:泡脚的6大禁忌哪些人不宜泡脚
第三章:冬季泡脚对症药方
泡脚一直是备受人们喜爱的养生方法之一,它简单易行,在家中就可以操作。
到了冬天很多人都有体寒的症状,此时泡一泡脚更能起到驱寒的作用,那么泡脚是所有人都能泡的吗?不同的症状都有哪些泡脚药方呢?
小寒泡脚驱寒补肾通经健康全年
小寒刚过,而小寒到大寒的这段时间是一年最冷的时候,此时人体阳气最弱,御寒保暖成养生重点。
而泡脚正是驱寒保暖的好方式,科学泡脚还能祛病强身、补肾、通经络。
那如何泡脚才算科学呢?
我国传统中医理论早就有“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天洗脚,暑热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蠕;冬天洗脚,丹田湿灼”的记载。
但是泡脚有益的前提是正确地泡,包括水温、时长等等。
此外泡脚也不是百无禁忌的,一些特殊人群和某些特殊情况下不宜泡脚。
泡脚最佳时长:泡脚时间以30~45分钟为宜,每天或隔天泡1次即可。
泡脚最佳水温:泡脚的水温一般维持在38℃~43℃为宜。
足浴时水深通常要淹过踝部,且要时常搓动。
脚底排寒气最快的方法

脚底排寒气最快的方法
在寒冷的冬季,很多人都会感到脚底发凉,甚至出现寒气。
脚底是人体的重要部位,如果脚底受寒,会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甚至导致身体不适。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最快速地排除脚底的寒气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
首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热水泡脚。
热水能够快速将脚底的寒气排出,同时也能够放松脚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水温不宜过热,以免烫伤皮肤。
另外,泡脚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10-15分钟即可。
其次,可以使用艾叶来熏脚。
艾叶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排除脚底的寒气。
将适量的艾叶放在热水中,然后将脚浸泡其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温经散寒的作用。
不仅如此,艾叶还有很好的杀菌消炎的作用,对脚部的皮肤问题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此外,按摩脚底也是一种快速排寒气的方法。
通过按摩可以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加快体内的血液循环,从而排除脚底的寒气。
可以选择一些按摩油或者润肤霜来进行按摩,既可以起到按摩的作用,又可以保持脚部的皮肤湿润。
最后,穿着保暖的袜子也是很重要的。
选择透气性好、保暖性好的袜子,可以有效地防止脚底受寒。
尤其是在冬季户外活动时,选择合适的袜子对于保护脚部健康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脚底排寒气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无论是泡脚、熏脚、按摩还是穿袜子,都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排除脚底寒气的有效方法。
希望大家在寒冷的冬季能够注意保护脚部健康,远离脚底寒气的困扰。
用中药泡脚治好上热下寒的医案

中医中药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中脚部疾病的治疗更是中医的一大特色。
中医认为人体的经络与脏腑均与脚部有密切关系,因此脚部的调理对整个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位患有上热下寒症状的病人,通过中药泡脚治疗最终获得康复的医案。
1. 病人情况描述患者李先生,45岁,因工作繁忙,长期熬夜加班,生活不规律,饮食较差。
近期出现上火症状,如口干舌燥,面部红赤,心烦口苦等。
同时又感到下身怕冷,手脚发凉,尤其是晚上更为明显,严重影响睡眠和工作。
2. 诊断结果经过中医医生的仔细辨证,初步判断为上热下寒的症状,属于中医的“阴阳失调”范畴。
3. 中医治疗方案中医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采用了中药泡脚来治疗。
中医认为,脚底有“人体第二心”之称,通过泡脚可以促进全身经络气血的循环,达到调节阴阳平衡的目的。
4. 中药材配方配方采用了当归、川芎、红枣、生姜、桂皮等温补祛寒的中药材,用于泡脚。
这些中药材能够温养脾肾,祛寒驱寒,并且有益于活血通络。
5. 治疗过程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每晚用中药泡脚30分钟,泡脚时选择在睡前进行,以利于身体睡眠和恢复。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也配合医生的建议,调整了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熬夜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加体育锻炼以及多食用温补食材。
6. 治疗效果经过连续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口干口苦的症状减轻,面色有所恢复,最重要的是下身的怕冷症状消失,睡眠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经过医生的进一步检查,患者的体质明显改善,阴阳平衡得以恢复。
7. 总结中药泡脚作为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在治疗上热下寒的症状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通过温补祛寒的中药材配方,结合适当的调整作息和饮食习惯,可以有效地调理患者的阴阳失调症状,使身体恢复健康。
当然,在进行治疗时,也需要患者本人的配合和坚持,以便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8. 展望中医中药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也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泡脚可以治疗体寒泡脚最补肾时间有讲究中医学认为,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分布着60多个穴位和与人体内脏、器官相连接的反射区,分别对应于人体五脏六腑。
泡脚有舒经活络,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绝大部分人都知道泡脚有好处,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在不同的时间段泡脚,起到的作用略有不同。
如果想护肾,最好选择在晚上9点左右泡脚,效果最好。
为何晚上9点泡脚最护肾?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
同时,白天紧张了一天的神经,以及劳累了一天的肾脏,都可以通过泡脚在这个时候得到彻底放松和充分的调节,人也会因此感到舒适。
“热水泡脚不但可以起到滋肾明肝的作用,还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如果泡完脚后,再适当做几分钟足底按摩,对身体的血液循环更好,脏腑器官也更能得到进一步的调节。
泡脚后,建议不再进行其他活动,隔数分钟即入睡,补肾效果更佳。
泡脚泡多长时间最好?泡脚时,水温不能太热,以40℃左右为宜,泡脚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半小时左右为宜。
泡到微微出汗是最好的。
由于金属易冷,所以泡脚的容器最好用木盆,其中可放一些有利于活血的丹参、当归;或放些连翘、金银花、板蓝根、菊花,以起到降火清热的作用。
上班族早上泡脚精力充沛之所以选择早上泡脚,是因为夜间睡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血液循环不畅,早上泡泡,正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
脚掌上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洗脚时用双手在温水中按摩脚心、脚趾间隙,能使大脑感到轻松、舒畅,使神清气爽,精力充沛,给一天的工作“加满油”。
早上泡脚方法早上洗脚方法很简单,水温控制在40℃左右,以舒适不烫为宜,浸泡5分钟左右。
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按摩双脚涌泉穴各1分钟左右,再按摩两脚脚趾间隙半分钟左右。
为保持水温,可分次加入适量热水,重复3—5次。
如果时间不充裕,仅进行1次即可,或者仅做按摩,不用热水浸泡。
“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湿邪乃除;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烫脚,丹田暖和。
”一年四季用热水洗脚对人体皆有好处。
所以,在平日的早晨不妨试一试。
泡脚小偏方水里加啥能防病治病泡脚的两个小偏方偏方一:姜汁泡脚,散寒,治疗手脚冰凉“姜汁泡脚,就是在温水中加入几块打扁的生姜,有散寒的作用,对于缓解手脚冰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姜味辛性温,如果内服,可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等不适症状。
用生姜水泡脚,并没有什么坏处,但是如果说通过姜汁泡脚就能治疗某种疾病,是没有依据的。
泡脚小偏方二偏方二:醋泡脚,改善睡眠障碍“在温水中加入几匙白醋,就是醋泡了,用醋泡脚,可以滋润皮肤,还可消除疲劳,治疗睡眠障碍。
”醋酸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可以帮助休息,恢复体力,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
食醋对健康有所助益,但是用醋泡脚能改善睡眠的说法是民间经验之谈,医学上并没有此说法。
用热水泡泡脚,既解乏,又利于睡眠。
其实,只要在水中加点中药,它还可以起到其他的作用呢,热水泡脚就是足浴,属于中医足疗法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
脚是人体中离心脏最远的部位,冬天由于寒冷的刺激,脚部血管收缩,血液运行发生障碍,易诱发多种疾病。
热水泡脚则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从而起到养生保健作用。
常见泡脚方法艾叶泡脚的方法:取干艾叶50—100克(根据水的多少定,没有严格标准),先用水煮开后加凉水或待降低温度后泡脚,若嫌麻烦就先用部分热水浸泡艾叶20分钟后再加水泡脚也可。
艾叶泡脚的几个小验方:① 艾草加姜可治风寒感冒、关节病、类风湿、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
② 艾草加红花可改善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手脚麻或瘀血。
③ 艾草加盐适用上焦有火,经常眼红、牙痛、咽喉痛、气躁心烦、上火下寒、脚腿肿胀。
④ 艾草加花椒20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温疹。
用醋水泡脚:(米醋或老陈醋100-150克)1.可解决脚臭问题,用醋泡脚可以杀灭细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疗脚气;2.可以缓解疲劳;3.可以滋润皮肤,软化角质,增加皮肤弹性;4.能祛除风湿,改善畏寒怕冷的症状;5.治疗睡眠障碍;6.醋能够渗透足部表层皮肤,增强血液循环,清除人体血液垃圾和病变沉渣,治愈许多慢性病症。
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
*醋泡脚治小病*醋的用处非常多,除了用于厨房之外,在日常保健方面也有很多妙用,例如,熏醋防感冒,醋蒸汽美容,醋调节肠胃功能等等,在生活中我还发现用醋泡脚有健体、防病、治病之功效。
气滞血淤型其症状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色暗而带有血块。
针对此类症状的人,应调和气血,化淤止痛。
因为“女子以肝为本”,泡脚所选药物多以入足厥阴肝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的引经药醋,如用青皮、乌药、益母草各30克,川芎、红花各10克。
加入约两升水,50毫升左右的醋,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煎煮30分钟,等药冷却至50℃时连渣倒入盆中泡脚,盆中药液量应该浸没踝关节,如果药液不足量,可加适量温水。
脚在药中不停地活动,让足底接受药渣轻微的物理刺激,每次30分钟以上。
“热水泡脚,加点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种优秀的理疗保健方法。
医学典籍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
”因而早在几千年前,中医就很重视对双足的锻炼和保养,并运用足部泡脚按摩(足疗)来防病治病。
中医保健理论中关于“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天洗脚,暑理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湿灼”的记载,正是对中药足疗功能的形象概括。
现代科研表明,人的双脚上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穴位),刺激这些反射区,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取得防病治病的自我保健效果。
我国有一句古话:“中药洗脚,胜吃补药。
” 每天若泡脚15分钟就能发挥保健作用,如把双脚浸入到4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中,约15~20分钟后头痛会明显缓解。
这是因为双脚血管扩张,血液从头部流向脚部,可相对减少脑充血,从而缓解头痛。
对于感冒发热病引起的头痛,热水泡脚还有助于退热。
如果在泡脚同时能不断用手按摩涌泉穴及按压大脚趾后方偏外侧足背的太冲穴,还有助于降低血压。
并且,经常坚持中药泡脚足疗的应用范围很广,风湿病、脾胃病、失眠、头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截瘫、脑外伤、中风、腰椎间盘突出症、肾病、糖尿病等大病、重病后的康复治疗等等都包括在内。
因此,坚持科学的足疗,尤其对于缓解现代城市人群易发的各种职业病,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秘方*1. 主治:腰痛、肾虚腰痛、腿漆无力、用药:肉桂50g,吴茱萸100g,生姜150g,葱头50g,花椒80g用法:用沙布裹好水煮10分钟,待水温下降至40℃左右,用蒸汽足浴盆浸泡30分钟,每日一次。
2. 主治:失眠用药:吴茱萸40g 米醋(白醋)适量用法:用吴茱萸煎汁,加入温水,再加入米醋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1次。
3. 主治:神经衰弱用药:夜交藤500g用法:将上药煎水去渣后,混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
4. 主治:脚癣、皲裂疮用药:食醋100毫升用法:将食醋混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脚30分钟,每日1次5. 主治:足支动脉痉挛病用药:透骨草,元胡,归尾,姜黄,川椒,海桐皮威灵仙,川牛滕,乳香,没药,羌活,白芷苏木,五加皮,红花,土茯苓各10克。
用法:上药水煎去渣后混入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20-30分钟每日1次10-15日为1疗程。
6. 主治:痛经用药:小茴香400克用法:将上药煎水去渣后,混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1次。
7. 主治:脚气――足胫肿痛用药:苏叶梗,防风,槟榔,羌活,当归,木瓜,乳香,没药各3克用法:将上药煎汤取汁,加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2次。
8. 主治:水肿――足起水肿用药:楠木,桐木各适量用法:用上药煎汤后加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双足,每次20分钟,每日1次9.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用药:桂枝、附片、伸筋草、苦参各15克用法:煎汤后去渣,混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10天一疗程,每日2次。
10. 主治:中风后手足拘挛用药:伸筋草,透骨草,红花各6克用法:5kg清水加入上药,煮沸10分钟后加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每日3次,1个月为1疗程。
11. 主治:痔疮;消肠热化湿消肿止痛用药:槐条60克,艾叶30克,白矾30克,马齿苋30克,银花30克,甘草30克用法:上药水煮后去渣,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12. 主治:感冒或感冒头痛用药:生姜200克或海桐枝干或水松枝叶适量用法:上药煎水去渣后,混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1次。
13. 主治:糖尿病性趾端坏死用药:川桂枝、生附片各50克,紫丹参、忍冬藤、生黄芪各100克、乳香、没药各24克用法:上药用5000克水煮,用文火煮沸后再煎20分钟去渣后混入温水内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剂药可反复用3次。
14. 主治:眩晕、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用药:磁石、石决明、党参、黄芪、当归、桑枝、枳壳、蔓荆子、白蒺黎、白芍、炒杜仲、牛膝各10克,独活20克。
用法:将上药水煎取汁1500ml,加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脚,每日一次。
15. 主治:高血压用药:桑枝、桑叶、茺蔚子各15克用法:用上药加水1000毫升水煎取400-600毫升,去渣后取法备用,每晚睡前加50毫升兑水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
16. 主治:脚湿气、足癣脱屑、干裂者用药:白凤仙花30g、皂角30g、花椒15g。
用法:上药任选一种,放入250ml醋内泡24小时后,睡前加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20分钟,连用7天。
17. 主治:风湿麻木用药:和山姜茎叶适量,或野花椒枝叶适量,或番木瓜枝叶适量。
用法:煎汤后去渣,混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
18. 主治:老年人延年浸足方用药:桂枝20克、川椒、红花、茺蔚子各15克用法:将上药加1000毫升水煎取400-600毫升,去渣后取汁备用,每晚睡前加50毫升兑水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1次。
19. 主治:阳痿;虚症阳痿尤对命门火衰显效用药:巴戟天、淫羊藿、金樱子、葫芦巴各20g,阳起石25g,柴胡15g 用法:将阳起石先煎30分钟,去渣加入其余药物煮30分钟,取汁加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2次。
20. 主治:骨质增生用药:全虫15克,蜈蚣10条、透骨草50克、桂枝10克、虎杖30克、红花20克、没药10克。
用法:上药加水1500ml,浸泡1小时,用武水煎开20分钟,去渣后混入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40分钟,每日睡前1次,10次为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