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曲轴飞轮组构造与维修-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各部分功能。
2. 培养学生掌握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发动机的分类、机体、气缸、活塞、曲轴、凸轮轴、气门、火花塞等。
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四冲程循环、混合气的形成、燃烧过程、排放控制等。
3. 发动机的维修方法:维修工具的使用、零部件的更换、故障诊断与排除等。
4. 发动机常见故障及维修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发动机零部件和维修过程。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发动机常见故障及维修案例。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发动机的拆装和维修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课件和教学图片。
2. 发动机模型或实体发动机。
3. 维修工具和零部件。
4. 实验室设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基本构造和维修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发动机构造和维修的题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实践操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验室的操作技能和故障诊断能力。
4. 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各部分功能。
2. 第3-4课时:讲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四冲程循环。
3. 第5-6课时:学习发动机维修工具的使用和零部件的更换。
4. 第7-8课时:分析发动机常见故障及维修案例。
5. 第9-10课时:进行实验室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维修方法和故障诊断。
2. 教学难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维修技巧和故障诊断与排除。
八、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检查教学设备和实验室设施是否齐全。
2. 课堂讲解:通过PPT和实体发动机,讲解发动机构造和维修方法。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2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一、授课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各部分的功能。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方法和技巧。
3. 能够分析并解决汽车发动机常见的故障。
二、授课内容:1.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发动机的分类、机体、气缸、活塞、曲轴、凸轮轴、配气机构、燃油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等。
2.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功率、扭矩、转速等参数。
3. 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方法: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发动机的拆卸与装配、零部件的检查与更换、故障诊断与排除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2. 演示法:展示发动机零部件和维修工具,现场演示发动机的拆卸与装配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发动机的拆卸与装配实践,解决实际故障。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2. 教具:发动机模型、零部件样品、维修工具和设备。
3. 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性和维修需求。
2. 讲解:详细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3. 演示:展示发动机零部件和维修工具,现场演示发动机的拆卸与装配过程。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发动机的拆卸与装配实践,解决实际故障。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6. 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授课内容:1. 发动机的性能检测:发动机功率、扭矩、油耗、排放等检测方法。
2. 发动机故障诊断:故障现象、故障原因、诊断方法、故障代码解读等。
3. 发动机维修案例分析:分析常见的发动机故障案例,探讨故障原因和维修方法。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性能检测的方法和故障诊断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发动机故障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八、教学准备:1. 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教学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 掌握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维修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发动机的分类、机体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
2. 发动机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工具的分类、设备的选用和维护。
3. 发动机维修方法:故障诊断、零部件更换、维修工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发动机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维修方法。
2. 难点:发动机故障诊断和零部件更换。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汽车发动机实验室。
2. 教学工具:发动机模型、工具箱、故障诊断设备。
3. 教学材料:教材、PPT、实践指导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发动机在汽车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3. 实物演示:展示发动机模型,让学生直观了解发动机结构。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发动机零部件的拆装和维修练习。
5. 故障诊断:讲解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
6.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发动机维修中的问题,分享维修经验。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发动机基本构造和维修方法的理解。
2. 实操考试: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故障诊断报告:评估学生的故障诊断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2. 利用发动机模型和实物,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分组教学,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4. 设置故障诊断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介绍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 第3-4周:讲解发动机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
3. 第5-6周:教授发动机维修方法和技巧。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2. 培养学生掌握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发动机的分类、机体组、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统、燃油系统、润滑系统等。
2. 发动机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3. 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方法: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故障诊断与排除、维修工艺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工作原理、维修方法。
2. 教学难点: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维修工艺。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发动机维修的工具和设备,讲解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维修工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发动机在汽车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发动机构造和维修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3. 演示:展示发动机维修的工具和设备,讲解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
4. 实践:安排学生动手操作,掌握维修工艺。
6.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发动机基本构造和各组成部分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发动机维修工具和设备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对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的运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发动机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如涡轮增压、混合动力等。
2. 讲解发动机维修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2. 教具:发动机模型、维修工具和设备。
3. 课件:发动机各组成部分的图片和视频。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各组成部分。
2. 第二课时:讲解发动机的维修工具和设备,展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
3. 第三课时:学生动手实践,掌握维修工艺。
曲轴飞轮组教案

任务展幵填写工作页填写工作页任务展幵填写工作页,完成工作循环表知识拓展- I I $|_[|> 曲轴1、曲轴的作用曲轴的主要作用是将活塞连杆组的动力变为转矩,通过飞轮传到汽车的传动系;曲轴驱动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和其它辅助装置。
2、曲轴的结构曲轴般由主轴颈、连杆轴颈、曲柄、平衡块、前端轴和后端凸缘等组成。
(1)曲拐一个连杆轴颈和它两端的曲柄及相邻两个主轴颈构成一个曲拐。
曲拐的数量(2)曲轴支承全支承曲轴非全支承曲轴(3)平衡重曲拐的对面,补偿活塞和连杆的质量,来平衡曲轴的离心力及其力矩。
曲轴油道(4)曲轴前、后端曲轴前、后端结构冋题:曲轴后端凸缘安装飞轮的螺栓孔为什么是不均布的二、直列四缸发动机工作循环发动机每元成一个工作循环,各缸都应发火一次,发火间隔角720°/ i o发火顺序1 —2—4—3的四缸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曲轴的材料锻钢和球墨铸铁讲授。
回顾视频,启发学生思考。
根据预习,结合实物,分组指认曲轴各主要组成部分,在工作页上填写。
根据图片及实物,启发学生分析,填写工作页。
启发学生对比分析,自己找出两种支承的不同。
实物演示、启发思考。
各小组在实物上找出油道,并展示。
提出问题,分组讨论。
学生点评。
提出问题,观看动画,学生分析、填表,教师点评。
讲授能理解并说出曲轴的作用。
提咼参与意识,能说出曲轴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名称。
操作中具有安全意识。
能区分出两种曲轴支承的不同。
能认知平衡重及曲轴油道。
使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有所提咼。
能归纳填写四冲程发动机的做功循环表。
拓展学生知识面。
说明:“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指相关教学设计说明,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使用等曲轴飞轮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工作页1、对照实物,认知曲轴,填写各部分的名称(1)(2)(3)(4)8 7 6 5(5)(6)⑺(8)。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 教案 5项目二:任务三掌握曲轴飞轮组的构造与拆装

重庆工商学校掌握曲轴飞轮组的构造与拆装教学设计
2.
课后拓展提升练习
评价教学反思
1、曲轴飞轮组的构造与拆装的学习,主要是了解结构、名称、作用,以记忆和空间位置关系为逻辑的认识。
所以,适合实物教学或者多媒体教学,有条件可以直播投屏。
2、如果有拆下来的散的零件,用来进行实物教学更容易使学生进入情境,加深印象。
板书设计
掌握曲轴飞轮组的构造与拆装
1、能量的转换:内能热能膨胀机械能
2、运动形式的转换:直线往复一旋转运动
3、生活中的曲柄连杆机构?传统文化过年汤圆汤圆面推磨
4、曲轴飞轮组的组成
5、曲轴飞轮组的拆装步骤技术要求标准:维修手册
6、总结老实守信、职业操守一一工匠精神。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 电子教案 (3)[3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 电子教案 (3)[3页]](https://img.taocdn.com/s3/m/c6470a3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b.png)
仪器设备:吹尘枪、常用拆装套装工具、扭力扳手、外径千分尺、带磁性表座的百分表、平台、撬棒、塑料间隙规、工具车及其他辅助清洁用品。
检测步骤:
(1)将发动机缸体倒置,在发动机缸体上对曲轴轴向间隙检测,如图2-41所示。
(2)使用塑料间隙规检测曲轴与轴承径向间隙,如图2-40所示。
(2)曲轴弯曲变形的校正。
当曲轴中间主轴颈相对于两端主轴颈的径向圆跳动大于0.05mm时,应进行校正。当中间主轴颈的径向圆跳动误差大于0.12mm时,应先进行冷压弯曲校正,冷压弯曲校正通常在压床上进行;当弯曲量小于0.12mm时,需进行磨削校正。
(3)曲轴轴颈磨损检测。
曲轴轴颈表面不能有沟槽,圆柱度误差应小于0.005mm,检测时采用外径千分尺进行测量。曲轴轴颈磨损检测时,应在每个轴颈两端的横截面,分别测量曲柄方向和垂直于曲柄方向的直径。这样共测得四个直径数值,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的差值即为该轴颈的圆柱度误差。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教案
授课人
专业
地点
授课时间
课型
理实一体
课时
4课时
授课项目及
任务名称
项目二曲柄连杆机构检修
任务一曲轴飞轮组的拆装与检修
教学目标
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求知欲,强化规范拆装意识。
2.在项目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提高职业素养。
知识目标
曲轴飞轮组零件的结构与功用。
检测步骤:
(1)用千分尺测量Ⅰ-Ⅰ截面曲柄方向和垂直于曲柄方向的直径。
(2)用千分尺测量Ⅱ-Ⅱ截面曲柄方向和垂直于曲柄方向的直径。
(3)测量的四个直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差值的一半即为该轴颈的圆柱度误差。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第二章1-2

发动机进气造成燃烧过程所进的水遇热蒸发并随排气排出,由于存在缺口造成三漏(水、油、气),油压不足,可燃混合气有水分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或无法启动。
故障原因是气缸体、气缸盖有裂纹,气缸体、气缸盖水道腐蚀,气缸体、气缸盖变形,气缸垫损坏。
【理论知识】:任务2.1 机体组的构造与检修2.1.1机体组的构造机体组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安装的基础,是安装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来自各方面的载荷,并保证发动机各运动部件之间的准确位置关系。
所以机体组的故障会给发动机运行带来非常严重的问题。
本项目主要讨论发动机机体组的构造、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机体组主要由气缸体、曲轴箱、气缸盖、气缸垫等组成,如图2.1所示。
1.气缸体(1)气缸体作为发动机的基础部件,能承受的恶劣工作条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①具有足够的刚度。
②具有良好的冷却性能。
③具有足够的耐磨性。
气缸体材料多是由灰铸铁或铝合金铸造而成,在气缸体内部由许多加强筋、冷却水套和润滑油道组成。
(2)气缸体分类气缸体根据与油底壳安装平面位置不同分成一般式、龙门式、隧道式三种,其中一般式构造简单、加工方便,用于中小型发动机,龙门式刚度和强度较好,但加工工艺性较差,用于大中型发动机,隧道式仅用于少数机械负荷大的发动机,如图2.2所示。
(3)气缸冷却为了使气缸内表面在高温下能正常工作,必须对气缸和气缸盖进行冷却,冷却方式有风冷和水冷,现在发动机采用的一般都是水冷式。
水冷发动机的气缸周围和气缸盖都加工有可相通的冷却水套,冷却水可以在水套中不断循环带走热量。
按气缸排列方式常分为单列、V型、对置、VR、W五种,如图2.3所示。
单列直列式(L),一般缸数不大于6的可采取这种形式。
V型气缸排成两列,中心线夹角小于180°,缩短了机体的长度和高度,增加了宽度,减轻了质量,形状复杂,一般6~12缸会采用,大众又推出W型发动机,气缸分四列错开布置,构造紧凑、复杂,成本高,应用较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复习
1、活塞连杆组的作用及组成
2、活塞及活塞环的作用
3、活塞的基本维修方法
新课导入: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主要机构,其主要功用:1.将气体 力转换成扭矩;2.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转换为曲轴旋转运动。
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缸体曲轴箱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三部分。
有些发动机上,在平衡曲柄连杆机构的惯性力,还装有平衡轴装置。
主要介绍曲轴飞轮组。
讲解新课:
§2-7,8,9 曲轴飞轮组的构造与维修
一、曲轴飞轮组件
1.曲轴
材料:一般用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模锻而成。
轴颈表面经高频淬火或氮化处理,并经精磨加工。
结构:主轴颈、曲柄销(连杆轴颈)、曲柄臂、平衡重块等组成。
支承方式:
全支承曲轴:曲轴的主轴颈数比气缸数目多一个,即每一个连杆轴颈两边都有一个主轴颈。
非全支承曲轴:曲轴的主轴颈数比气缸数目少或与气缸数目相等,主轴承载荷较大,但缩短了曲轴的总长度,使发动机的总体长度有所减小。
4缸机的平衡:在一些高档发动机上,还采用加装平衡轴的方法进行惯性力的平衡,使发动机运转更加平稳。
曲轴前端:装有定时齿轮、驱动风扇和水泵的带轮以及起动爪、甩油盘等。
甩油盘外斜面向后,安装时应注意,否则会产生相反效果。
在齿轮室盖上装有油封,防止机油外漏。
图2-31 曲轴飞轮组件 1-曲轴皮带轮 2-曲轴正时齿轮皮带轮 3-曲轴链轮 4-曲轴前端 5-曲轴主轴颈 6-曲柄臂 7-曲柄销(连杆轴颈)
8-平衡重块 9-转速传感器脉冲轮 10-飞轮 11-主轴瓦 12-主轴承盖 13-螺母 14-止推垫片 15-主轴瓦 16-止推垫片
教学过程:
曲轴轴向定位:一般采用滑动止推轴承,安装
在曲轴前端或中后部主轴承上。
止推轴承有两种形
式:翻边主轴瓦的翻边部分或具有减磨合金层的止
推片2、3,磨损后可更换。
曲轴的后端:安装飞轮,在后轴颈与飞轮凸缘
之间制成档油凸缘与回油螺纹,以阻止机油向后窜
漏。
曲轴油道:在轴颈上还钻有油孔,并有斜油道
相通,再与机体的主油道联通。
曲轴的形状取决于气缸数、气缸排列和发动机
的点火顺序。
多缸发动机的点火顺序应均匀分布在720°曲轴转角内,并且使连续作功的两缸相距尽可能远,以减轻主轴承的载荷,避免可能发生的进气重叠现象。
4缸四行程发动机曲柄布置及工作顺序:点火间隔角为720°/4=180°,4个曲柄布置在同一平面内(图2-35)。
1、4缸与2、3缸互相错开180°,其发火顺序的排列有两种可能,即1-3-4-2或1-2-4-3,其工作循环分别见表2-1和表2-2。
表2-1 4缸机工作循环(点火顺序1-3-4-2)
曲柄转角/(0)第一缸第二缸第三缸第四缸0~180 作功排气压缩进气
180~360 排气进气作功压缩
360~540 进气压缩排气作功
540~720 压缩作功进气排气
表2-2 4缸机工作循环(点火顺序1-2-4-3)
曲柄转角/(0)第一缸第二缸第三缸第四缸0~180 作功压缩排气进气
180~360 排气作功进气压缩
360~540 进气排气压缩作功
540~720 压缩进气作功排气6缸四行程发动机曲柄布置及工作顺序:点火间隔角为720°/6=120°,6个曲柄分别布置在三个平面内(图2-36),有两种点火顺序, 1-5-3-6-2-4和1-4-2-6-3-5,国产汽车都采用前一种,其工作循环见表2-3。
表2-3 6缸机工作循环(点火顺序1-5-3-6-2-4)
曲柄转角/(0)第一缸第二缸第三缸第四缸第五缸第六缸
0~180
60
作功
排气
进气作功
压缩
进气120
压缩
排气
180
进气
作功
图2-35 4缸四行程发动机曲柄布置
教学过程:
结构原理:目前用的较多的是橡胶式曲轴扭转减振器(图2-38),皮带轮毂5固定在曲轴前端,通过橡胶垫1和橡胶体4分别与皮带轮(前惯性盘)2和后惯性盘3连接。
当曲轴转动发生扭转时,因后惯性盘及皮带轮惯性盘转动惯量大,角速度均匀,从而使橡胶体和橡胶垫产生很大的交变剪切变形,消耗了曲轴扭转能量,减轻了共振。
3.飞轮
大而重,具有很大的转动惯量。
其主要功用是用来贮存作功行程的能量,用于克服进气、压缩和排气行程的阻力和其它阻力,使曲轴能均匀地旋转。
飞轮外缘压有齿圈,与起动电机的驱动齿轮啮合,供起动发动机用; 汽车离合器也装在飞轮上,利用飞轮后端面作为驱动件的摩擦面,用来对外传递动力。
在飞轮轮缘上作有记号(刻线或销孔)供找压缩上止
点用。
当飞轮上的记号与外壳上的记号对正时,正好是压缩上止点。
有的还有进排气相位记号、供油(柴油机)或点火(汽油机)记号供安装和修理用。
飞轮与曲轴在制造时一起进行过动平衡实验,在拆装时应严格按相对位置安装。
飞轮紧固螺钉承受作用力大,应按规定力矩和正确方法拧紧。
二、曲轴飞轮组的检修
1、曲轴的主要耗损:磨损(轴颈规律)、弯扭变形、裂纹、折断等。
2、曲轴的检验与校正。
(1)检验。
裂纹(浸油敲击、磁力探伤);弯曲(中间主轴颈对公共轴线的圆跳动);扭曲(一、六缸主轴颈置于水平位置,测量两连杆轴颈到平板的距离);磨损(圆度、圆柱度)。
(2)校正(冷压校正、表面敲击校正、火焰校正)
3、曲轴的磨削及轴承的修理(自学)
4、飞轮的修理(更换齿圈、检修工作面、动平衡试验)
5、扭转减振器的检查
6、曲轴轴承的选配(内径、钢背及定位、弹开量(汽0.81.5mm,柴1.5-2.5mm) 曲轴飞轮组的装配要求(记号、方向,力矩大小)
三、本章小结
1、曲轴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2、常用的几种发动机连杆轴颈布置和做功顺序?
3、飞轮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4、曲轴、曲轴轴承的维修?
图2-38 曲轴扭转减振器 1-橡胶垫 2-皮带轮(前惯性
盘) 3-后惯性盘 4-橡胶体 5-皮带轮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