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清洁效果判定

肠道清洁效果判定

肠道清洁效果判定

肠道准备按清洁程度分级,按清洁部位和范围分度

肠道清洁程度分级标准

Ⅰ级(肠道准备满意):肠腔内无粪便或渣,无粪水潴留,肠液清亮,操作顺利,观察良好;

Ⅱ级(肠道准备比较满意):肠腔内无粪便残渣,肠腔内有污浊粪水,操作比较顺利及观察基本清晰;

Ⅲ级(肠道准备不满意):肠腔内有粪便残渣或粪块,操作不顺利,甚至因肠道准备不足,检查或治疗被迫停止。

肠道清洁范围分度

?0度:直肠和乙状结肠有粪渣;

?1度:乙状结肠以下肠道无粪渣;

?2度:降结肠以下肠道无粪渣;

?3度:横结肠以下肠道无粪渣;

?4度(全结肠无粪渣)。

肠镜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工作 肠镜检查的成败,肠道的清洁度是关键因素之一。如果检查时肠道仍有许多粪便,就会影响进镜和观察,甚至不能完成全大肠检查。因此,检查前肠道的清洁准备十分重要。口腹泻药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最可靠和最安全的方法之一。由于绝大多数门诊患者都在家里进行肠道准备,因此,如何在家里进行安全有效的肠道准备是患者及家属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工作: 1、检查前三天饮食宜清淡,前一日不要吃富含纤维的蔬果,检查当日禁食;建议如下:检查前一日晚餐进半流质少渣饮食,如稀饭等,不吃蔬菜及西瓜等带籽水果。 2、肠道清洁的方法很多,每个医院用药都不一样。应按医嘱进行肠道准备(特别是进行无痛肠镜检查者)。口服药物清洁肠道者,服药后要多饮水,最后排出大便呈清水或淡黄色,无粪渣,为最佳的肠道清洁效果。具体如下:检查前4小时左右,成人50克、儿童25-35克硫酸镁粉加温开水100毫升口服,此后1小时内口服温开水2000-2500毫升。一般半小时左右后即开始排便,连泻5-7次即可基本排清大肠内粪便。部分患者在肠道准备过程中会发生呕吐,这可能与硫酸镁的刺激及短时间内大量饮水有关,可将硫酸镁混入饮料后口服,然后缓慢口服白开水,以不感到明显腹胀为标准。若饮水结束4小时后仍未排便,则为无效,即应前往医院进行清洁灌肠。 肠镜检查注意事项: 1、服上药后如排出物含有粪便或粪水样液体,应及时告诉肠镜检查医护人员,以作进一步的肠道处理。 2、为了便于进镜或看清肠腔的粘膜形态,医生有时需要向肠腔内注入少量空气以扩张或暴露肠腔,此时患者常感到腹胀,有解大便的感觉;另外,由于大肠弯曲迂回,有时肠子的弯曲角度太大,或患者有腹部手术史,肠粘连,肠镜在通过时,患者会感到一些胀痛。这时最好作深呼吸,不要过度紧张,否则易发生肠痉挛,增加医生进镜的难度与风险,延长操作时间。 3、肠镜检查平均约需要15分钟左右,有时因个体差异,或大肠有异常情况,检查时间可能会稍长一些。 4、肠镜检查存在一定风险,为了你的安全,60岁以上老人应行心电图检查。 5、肠检查术后如有明显腹痛、腹胀、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告诉医生以便进一步处理。肠镜检查后注意事项 1、初期因空气积聚于大肠内,您可能感到腹胀不适,但数小时后会渐渐消失。请不要搬重物,挤公交车或其他引起腹部压力增高的动作。如腹痛,腹胀明显,您应告诉医生或护士,医生会给您作相应的处理。 2、如无特殊,可取普食或根据医嘱进食。 3、若出现持续性腹痛,或大便带出血量多情况,您应及时告诉医生,以免出现意外。 4、取活检或息肉电切除术后请您绝对卧床休息,三天内勿剧烈运动,不宜做钡灌肠检

口服硫酸镁溶液清洁肠道的效果观察

口服硫酸镁溶液清洁肠道的效果观察 作者:赖桂凤叶邕陈泳梅 【摘要】目的:观察硫酸镁溶液清洁肠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需要结肠镜检查行肠道清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口服33%硫酸镁溶液100mL,30分钟后饮服凉开水1 500mL于2小时内饮服完;对照组采用本院传统方法即口服蓖麻油30mL,30分钟后饮服电解质清肠剂加凉开水共3 000mL于2小时内饮服完。根据结肠镜检查中肠道清洁程度评价肠道清洁效果,并观察服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不适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68%),观察组服药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口服硫酸镁溶液是一种成本低廉、饮水量少、不良反应少、简单有效、准备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的肠道清洁方法,适用于常规结肠镜检查和肠镜下息肉电凝电切术前的肠道准备。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肠道清洁;硫酸镁溶液;口服法 结肠镜检查肠道的清洁准备对于检查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为了寻求效果好、简单方便且患者易于接受的肠道准备方法,我科从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将33%硫酸镁溶液应用于结肠镜检查清洁肠道,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共观察100例患者,均为腹痛、慢性腹泻、便秘、便血等原因住院申请结肠镜检查患者,均无禁忌证,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24~82岁,平均年龄42岁。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中排除高血压、消化道梗阻、体质极度虚弱、电解质紊乱、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1.2方法两组患者在结肠镜检查前一日晚餐进食清淡米粥或面条,告知患者检查目的和方法及注意事项,签写知情同意书。观察组检查当天检查前3小时口服33%硫酸镁溶液100mL,30分钟后饮服凉开水1 500mL,于2小时内饮服完;对照组检查当天检查前3小时口服蓖麻油30mL,30分钟后饮服电解质清肠剂加凉开水共3 000mL,于2小时内饮服完。电解质清肠剂配方为1 000mL温开水内加入氯化钠6.14g、碳酸氢钠 2.94g、氯化钾0.75g[1]。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情况及排便后肠道清洁程度。检查日早晨空腹于10点左右行结肠镜检查。 1.3 观察判定标准

医院检验科清洁与消毒管理规程

医院检验科纯洁与消毒管理规程 1目的 纯洁与消毒是防止检验科及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为规范纯洁与消毒工作,确保其工作环境和消毒管理符合规定要求,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及相关专业室环境的纯洁与消毒管理。 3职责 3.1科室主任或负责人 3.1.1负责监督、检查本科室的纯洁与消毒工作,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3.2工作人员 3.2.1负责科室工作范围内的纯洁与消毒工作。 3.2.2负责科室仪器设备的日常纯洁保养工作。 3.2.3负责本科室消毒剂的配制和消毒器材的维护保养。 4管理要求 4.1检验科及相关专业室环境整体要求 4.1.1环境布局要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 4.1.2严格区分工作区、行政区和生活区,微生物室工作区域内要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纯洁区,区域之间标识明确,区域内污染物品、未消毒物品、纯洁物品、消毒物品及无菌物品要严格分开放置。 4.2纯洁消毒的卫生标准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4.2.1检验科环境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的卫生标准

(1)空气细菌菌落总数≤500CFU/m3培养48h;工作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 ≤10CFU/cm2,培养48h;物体表面≤10CFU/cm2,每月检测1次。 (2)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应≤100cfu/ml,培养72h;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每月检测1次。。 (3)监测环境条件,室温保持18~27℃,相对湿度保持30%~70%。 4.2.2检验科污染物品处理要求 (1)对污染区地面、台面、椅子、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每日下班前用朗索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片配制的含有用氯1500mg/L消毒液擦拭一次。 (2)对使用过的吸头、玻片、样品杯用0.5%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四小时后在移交废物处理部门。 (3)对门诊的大小便、穿刺液、CSF等标本用0.5%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四小时后在移交废物处理部门,所有血液标本需高压灭菌后才能送出实验室。 (4)每天工作完成后用75%的酒精清洗,擦拭加样枪。 (5)对微生物及PCR室所有标本及使用过的废弃物均需高压灭菌才能移交。 4.2.3医疗用品及其他卫生标准 (1)进入人体组织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2)接触黏膜、皮肤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 4.3消毒灭茵须遵守的原则 4.3.1重复使用的物品均应遵守先消毒后清洗原则,消毒或灭菌后的物品避免再次污染。 4.3.2高压蒸汽灭菌物品所用的包布必须纯洁无破损。包装送高压蒸汽灭菌物品需用双层包布周密包裹,大小松紧合适,并周密封口。

不同缓泻剂对肠道清洁率的效果观察

不同缓泻剂对肠道清洁率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9-10-25T15:13:01.963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作者:胡双 [导读] 对肠镜检查术前肠道准备的缓泻剂效果进行研究 胡双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肛肠科;上海200032) 【摘要】对肠镜检查术前肠道准备的缓泻剂效果进行研究。肠道准备是在进行肠镜检查术前进行的重要步骤。在实施肠镜检查术前,如果准备不足会导致粪便污染镜面,影响手术时的观察,甚至有可能会导致漏诊和误诊。肠镜前的准备方法较多,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选择一种清理较好地方法可以减少对身体的影响,有利于肠镜检查的进行。清洁的肠道是顺利进镜,结直肠黏膜观察,准确取活检组织、标本和结肠息肉切除等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因此,为保证病人肠道准备的效果良好,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护理是十分重要的[1]。【关键词】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肠道清洁率;护理 肠镜检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诊断、治疗结肠疾病的方法。肠镜检查前要对肠道进行清洁,保证肠道的清洁,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因为肠道内的粪便等会掩盖住病变部位。研究表明,肠道准备不充分会导致扁平腺瘤的发生率大大升高,甚至还会产生肠胃穿孔和肠胃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有效正确的清理肠道是进行肠镜检查手术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干净整洁的肠道为肠道更顺利的进行插管,有利于观察肠道内壁,准确分析肠道情况,切取肠道标本等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并且整洁的肠道手术后产生并发症的概率较低。由于肠道清理方法较多,不同方法效果也不一样,下面对肠道清理准备的现状进行如下报道。 现阶段用于肠道准备的药物有舒泰清、和爽、硫酸镁等药物。硫酸镁治疗增大肠内渗透压,减少水分吸收,扩张肠道加速排便。但采用硫酸镁治疗时患者应该饮用大量的水,促进排便。硫酸镁治疗由于方法简单、价格低廉、不会对观察产生影响,所以现在使用较为广泛。但硫酸镁治疗时影响因素较多,例如,准备时间长,口味差等。会产生许多副作用:对肠道产生较大刺激,患者腹痛、腹泻严重,饮水多出现腹胀、恶心等反应,容易引起患者虚脱及电解质紊乱[2]。 溶解性泻药常用的有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和磷酸钠。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是上世纪发现对灌肠方法改进产生的一种疗法,该药物是一种高分子的聚合物,在消化道内同样不易被吸收,通过分子之间的氢键实现对肠道内的水分子的进行固定作用,增加粪便的含水量,引起水样腹泻,促进粪便排泄,达到清洁肠道的作用。有学者研究发现通过对其研究后认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能够保持肠道内粪便呈液体状,而且不容易被肠道所吸收,也不会导致脱水,同时治疗时不会产生氢气,减少了手术时爆炸的危险”。虽然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其对便秘效果不明显。而且,有研究表明采用这种药物治疗时,部分患者无法完成治疗,因为治疗时用药较多,会产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导致许多患者难以接受。。但对儿童、老人、有肾功能和胃肠功能差的患者会产生较严重的并发症,应该避免使用。 和爽以聚乙二醇( 分子量4 000) 和硫酸钠为主要成份,并配以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和蒸馏水,是一种非吸收、非分泌性的等渗口服肠道清洗液[2]。硫酸根是一种不被吸收的阴离子,可以避免钠离子随着氯离子的吸收而主动吸收,故肠道准备时体内水钠潴留减少,不会导致电解质紊乱。聚乙二醇可通过氢键固定水分子,使水分保留在结肠腔内保持体液平衡;同时,聚乙二醇是一种高分子长链聚合物,能不被吸收、分解,不产生可爆炸气体,不影响电凝、电切手术。随着肠镜检查患者日益增多,肠道准备完善对肠镜检查顺利情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服药的剂量,时间不同影响着肠道准备效果。高质量的肠道准备为结肠镜检查提供清晰的视野,是决定检查顺利进行、减少漏诊的重要环节[4]。 肠道清洁度效果评价目前的评价标准,大多是根据现在有一种新的评价方法是根据肠道的分类,按照清洁的程度进行分级,并按照清洁的部位和范围进行分度。这种方法对不同部位的清洁程度分别进行独立的评估,比较客观的反映了清洁的效果评价标准。1.肠道清洁程度分级:I级,肠道清洁准备满意,肠道内无粪便残留,肠道清洁,观察效果良好;1I级,清洁准备比较满意,肠道内无粪便残留,存在部分粪水,观察较为清楚;II1级,清洁准备不满意,肠道存在粪便残渣,操作和观察不顺利,还可能因为准备不足治疗停止。2.肠道清洁范围分度:4度:完全无残渣;3度:横结肠以下无残渣;2度:降结肠以下无粪便残渣;1度:乙状结肠下无粪便残渣;0度:直肠和乙状脂肠都存在残渣。结论现在临床治疗时有许多清洁方法,虽然方法满足清洁的要求,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护理人员关于清洁肠道的水平较低,并且重视程度不够;对不同的人群没有采取相应的方法,总是按部就班;清洁过程中对并发症的预防不够。。目前多数研究集中于药物对肠道清洁度效果的研究,少数研究饮食和物理作用对肠道清洁的研究。对肠道检查前对医疗人员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的生活方法,用药习惯等。因此,对护士的在进行肠道清洁前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注重对个体化教育,制定相应的教育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不同的准备,制定不同的教育方式,正确指导患者手术前的生活习惯,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防止产生并发症,从而影响到清洁肠道工作。 总结 肠道准备是结肠镜检查前的一项重要操作,是影响结肠镜检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肠道准备前应先评估病人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宣教,让病人理解配合,病人服药后认真细致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排大便次数、量及性状,动态了解病人的肠道情况并做好记录和交班,这样肠道准备护理措施才能到位,肠道才会清洁,医生才能顺利完成镜下治疗及检查。因此护士要全面了解泻药详细资料及特殊人群的情况,做好心理和饮食护理,具有高度责任心,丰富的业务水平才能把肠道准备做得更好[3]。 【参考文献】 [1]沈容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护理体会医药卫生护理研究2015,4 (1):8. [2]肖良翠肠镜检查术前肠道准备的方法护理进展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 34 (14):2111-2112. [3]陈绍娟齐等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做结肠镜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 ,31 (9):1461. [4]林香春,吴静,高炳霞,等.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服药时间对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的作用. 临床荟萃,2009,24(1):37 -39.

不同术前清洁肠道方法的效果分析

不同术前清洁肠道方法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术前肠道清洁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与优化选择,进一步改善术前肠道清洁成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术前需要开展肠道清洁的患者,在肠道清洁中分别使用肛管灌肠与中药方式,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大便外流、排便感强烈的患者为3.3%和15.6%,对照组为23.3%和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在肠道清洁中使用肛管灌肠方式,观察组患者在肠道清洁中使用中药方式,以番泻叶代茶饮,对两组患者实施肠道清洁后有无大便外流以及排便感强烈程度两个方面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不同方式的肠道准备效果。 1.2 方法 1.2.1 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在肠道清洁中使用肛管灌肠方式,在实施手术前一晚,要求患者以左侧卧位进行灌肠,灌肠液一般为0.2%浓度的肥皂水,容量为800 mL左右,温度控制在40℃左右,第2天以同等容量的温盐水作为灌肠液,继续进行灌肠清洁[3]。观察组患者在肠道清洁中使用中药方式,以番泻叶代茶饮,患者在手术前1 d下午开始服用番泻叶5 g,剂量为1 d 3次,持续服用至手术。 1.2.2 番泻叶配制。以番泻叶5 g剂量,置于器皿中,以超过90℃的开水1 000 mL冲泡,加盖浸泡30 min左右,制成番泻叶液,口服使用。 1.2.3 效果判定。对两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评价标准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实施肠道清洁后有无大便外流,二是排便感强烈程度高低。统计数据运用SPSS 13.0 统计软件包开展统计学处理,χ2检验。 2结果 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采取肛管灌肠与中药番泻叶口服清洁肠道两种方式效果对比,P 0.05),对照组患者在肠道清洁中使用肛管灌肠方式,观察组患者在肠道清洁中以番泻叶代茶饮方式,观察组出现1例大便外流,所占比例为3.3%,排便感强烈7例,所占比例为23.3%,对照组运用肛管灌肠清洁方式,出现大便外流5例,所占比例为15.6%,排便感强烈21例,所占比例为70.0%,两者之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效果更为明显。由此可见,在术前肠道清洁中,运用番泻叶替代肛管灌肠方式,具有经济、便捷和效果好的显著特征,效果明显优于肛管灌肠方式,尤其是对于中老年患者尤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业成. 清洁肠道操作要点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9(5):55.

检验科清洁与消毒管理规程教学内容

检验科清洁与消毒管理规程 1 目的清洁与消毒是防止检验科及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为规范清洁与消毒工作,确保其工作环境和消毒管理符合规定要求,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及相关专业室环境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3 职责 3.1 科室主任或负责人 3.1.1 负责监督、检查本科室的清洁与消毒工作,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3.2 工作人员 3.2.1 负责科室工作范围内的清洁与消毒工作。 3.2.2 负责科室仪器设备的日常清洁保养工作。 3.2.3 负责本科室消毒剂的配制和消毒器材的维护保养。 4 管理要求 4.1 检验科及相关专业室环境整体要求 4.1.1 环境布局要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 4.1.2 严格区分工作区、行政区和生活区,微生物室工作区域内要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区域之间标识明确,区域内污染物品、未消毒物品、清洁物品、消毒物品及无菌物品要严格分开放置。 4.2 清洁消毒的卫生标准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4.2.1 检验科环境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的卫生标准(1) 空气细菌菌落总数≤500 10 CFU/m3 培养48h;工作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CFU/cm2,每月检测1 次。CFU/cm2,培养48h;物体表面≤10 (2) 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应≤100 cfu/ml, 培养72h;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每月检测1 次。。(3)监测环境条件,室温保持18~27℃,相对湿度保持30%~70%。 4.2.2 检验科污染物品处理要求 (1)对污染区地面、台面、椅子、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每日下班前用朗索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片配制的含有效氯1500mg/L 消毒液擦拭一次。 (2)对使用过的吸头、玻片、样品杯用0.5%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四小时后在移交废物处理部门。 (3)对门诊的大小便、穿刺液、CSF 等标本用0.5%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四小时后在移交废物处理部门,所有血液标本需高压灭菌后才能送出实验室。(4)每天工作完成后用75%的酒精清洗,擦拭加样枪。 (5)对微生物及PCR 室所有标本及使用过的废弃物均需高压灭菌才能移交。

6种最有效的清理肠胃蔬菜

6种最有效的清理肠胃蔬菜 第一大类:蔬菜 所有新鲜的绿叶蔬菜对于便秘是有效果的,因为含丰富的膳食纤维。绿叶菜中多为碱性,可以中和饮食中糖、肉、蛋及代谢中产生的过多的酸性物质,使体液保持弱碱性,从而清除血中有毒物。常食蔬菜可选萝卜叶、青菜、油菜叶、菠菜、芥蓝、大白菜、胡萝卜、菜花、甘蓝等。 重点介绍一下芹菜: 1、芹菜是高纤维食物具有抗癌防癌的功效,它经肠内消化作用产生一种木质素或肠内脂的物质,这类物质是一种抗氧化剂,高浓度时可抑制肠内细菌产生的致癌物质。它还可以加快粪便在肠内的运转时间,减少致癌物与结肠粘膜的接触,达到预防结肠癌的目的。 2、芹菜含铁量较高,能补充妇女经血的损失,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佳蔬,食之能避免皮肤苍白、干燥、面色无华,而且可使目光有神,头发黑亮。 3、芹菜是辅助治疗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首选之品。对于血管硬化,有辅助治疗作用。 4、芹菜的叶、茎含有挥发性物质,别具芳香,能增强人的食欲。芹菜汁还有降血糖作用。经常吃些芹菜,可以中和尿酸及体内的酸性物质,对预防痛风有较好效果。 推荐:西芹榨汁如果滴几滴柠檬,味道会更好。 第二大类:水果 可选食柠檬、橘子、柚、葡萄、甘蔗汁、青梅、苹果、番茄等。水果味道虽多呈酸味,但在体内代谢过程中能变成碱性,并能使血液保持碱性。特别是它们能将积累在细胞中的毒素“溶解”,最终经排泄系统排出***。 重点介绍香蕉: 香蕉性寒,有些胃寒的人可以把香蕉蒸着吃,早餐吃不错。 第三大类:薯类 红薯有抗癌作用 饮食中最具有抗癌作用的营养物质是β-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叶酸,而在红薯中三者含量都比较丰富。一个小红薯可提供2倍量的人体每天所需维生素A、三分之一量的每天所需维生素C和约50微克的叶酸;其中膳食纤维的含量高于一碗燕麦粥。 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抵抗氧化应激对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损伤,起一定的抗癌作用。

品管圈活动管理对提高肠镜检查肠道清洁度效果的观察

品管圈活动管理对提高肠镜检查肠道清洁度效果的观察 发表时间:2015-08-20T13:33:37.510Z 来源:《健康必读》2015年第6期供稿作者:谢小红谢桂琼[导读] 德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改善肠镜检查流程和肠道准备的质量,提高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清洁度和肠镜检查的准确性。 谢小红谢桂琼 (德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德阳618000) 【中图分类号】R1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6-0219-01【摘要】目的:改善肠镜检查流程和肠道准备的质量,提高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清洁度和肠镜检查的准确性。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掌握品管圈方法的使用流程。结合我院目前肠镜检查流程中肠道准备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采用随机对照观察方法,将342例结肠镜检查受检者随机分组,168例纳入品管圈活动管理组,对肠道准备过程进行个体化的指导和管理;1 74例纳入常规准备对照组,按照现行方式统一书面告知和随机答疑。结果:活动组清洁率(94.6%)高于对照组(89.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清洁度。 【关键词】:品管圈;肠道清洁度;结肠镜 ObservationofQCCmanagementtoenhancetheeffectofcolonoscopybowelcleanlinessXieXiaohongxieguiqiong(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ThePeople'sHospitalofDeyangCity,Deyang,Sichuan618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mprovethequalityofcolonoscopybowelpreparationprocessandimprovetheaccuracy,cleanlinessandcolonoscopybowelpreparationforcolonoscopyMethods:theQCCmethodusingprocessCombinedwiththepresentsituationofourhospitalcurrentlycolonoscopybowelprepa rationprocessofinvestigation,analysis,FormulatecorrespondingmeasuresandorganizetheimplementationUsingrandomizedcontrolledstudymethod,342patientsreceivedcolonoscopywererandomlydividedinto168casesQCCmanagementgroupguidanceandmanagementofindividualforbowelpreparationprocess;174wereincludedinthecontrolgroupofconventionalpreparationaccordingtotheunifiedwrittennotificationandrandomquestionansweringRe sultsthecleaningrate(94.6%)was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89.7%),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m(P<0.05).Conclusionthequalitycontrolcircleactivitymanagementcaneffectivelyimprovethecleanlinessofthebowelpreparationforcolonoscopy【Keywords】:qualitycontrolcircle;intestinalcleanness;Colonoscopy 肠道准备的优劣直接影响肠镜检查及治疗的效果及安全,因此肠道准备的清洁度非常重要,临床中肠道准备的清洁度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准备方法介绍不详细,受检者理解偏差,对清洁度的概念模糊等。品管圈(QCC)活动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它的定义是指将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作业人员、4-8人组成一圈,全员参与,透过管理的技巧,QC的手法,结合圈员们多年的工作经验,并运用脑力激荡自发自动地发掘工作中的问题,继而解析出真因,提出改善对策,并努力实施,使问题得到解决,我科于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对342例肠镜检查病员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有效提高了肠道准备的成功率和肠道清洁度,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6月成立"肠乐圈",圈长1名,由护理组长担任,辅导员由护士长担任,圈员8名,包括一名住院医师。调查对象随机抽查住院患者342名。 1.2方法 1.2.1活动日期 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取名"肠乐圈",推举圈长一名指导工作,圈员按职责分工。每周进行1次品管圈活动。分析列出了4个主题,以评价法选定主题,共9人投票参与选题,以分数最高者为本期品管圈活动主题,最后选定"提高住院患者肠道清洁度"为本期活动主题。 1.2.2现状及原因 随机抽查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260例肠镜检查报告。发现有21例因为肠道清洁度差而影响肠镜检查成功率和准确性。分析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肠道清洁用药量具不规范,大多数病员凭经验自行衡量饮水量,导致服药浓度不准确。二是受检者对肠道准备告知内容理解不准确,准备流程不规范。三是医护人员重视不足,告知和解释不到位。 1.2.3实施对策 科室统一定制1000ml量杯,数量准备充分满足临床使用,责任护士分发肠道清洁用药时一并将量杯发给患者,做好服药的健康教育。加强对护士给药方法的培训和病员及陪伴的宣传教育。投放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方法、注意事项的宣传资料,需要肠道准备病人做到人手一份资料,在醒目位置悬挂宣传展板,责任护士加强宣教,宣教语言应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及接受。

结肠途径治疗机在60例肠道清洗中的效果及护理观察

结肠途径治疗机在60例肠道清洗中的效果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结肠途径治疗机在肠道清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研究对象为120例需实施清洁灌肠患者,按照结肠清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结肠清洗方法,观察组60例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实施结直肠清洗,对比分析不同结肠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腹胀、恶心呕吐以及清洁肠道时间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结肠途径治疗机并结合应用有效的护理方法,可大大节省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减轻患者不适感,更易被患者以及护理人员所接受。 标签:结肠途径治疗机;肠道清洗;护理 临床治疗结直肠疾病时,一般需要先对肠道进行清洁,之后才能经纤维结肠镜诊断、实施手术治疗。因此,合理选择结直肠镜的清洁方法,是治疗结直肠疾病的关键[1]。传统所采用的结直肠清洁方法主要为传统灌肠清洁以及口服泻药,但清潔的效果不佳[2]。本次研究中,笔者所在医院提出给予患者应用结肠途径治疗机合理实施清洗,效果显著,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0例需实施清洁灌肠患者,按照结肠清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为17~79岁,平均(45.2±3.3)岁,其中实施结肠镜检查20例,术前结肠准备22例,不全梗阻10例,便秘需通便者8例;观察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为19~82岁,平均(44.1±3.5)岁,其中实施结肠镜检查17例,术前结肠准备32例,不全梗阻5例,便秘需通便者6例。两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肠道方法,给予患者口服泻药硫酸镁150 ml,之后口服温开水2000 ml,若排便带有粪便样黄水便,需实施人工清洁灌肠,直至患者排出清水样便[3]。护理人员在用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及主要事项等,做好各项辅助检查及相关准备工作,用药后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如血压、心电图、呼吸、尿量、膝反射等,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1.2.2 观察组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实施灌肠清洁,患者取左侧卧位,双下肢屈曲。治疗机电源接通后,打开治疗机的显示器,调试治疗机,进入到治疗系统,预先准备好的温水放入到治疗机水箱中,设置治疗时间40~60 min,药液注射速度为每分钟400~500 ml,总注射药液量为8000~10 000 ml,温度为39 ℃~

检验科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检验科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一、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洁,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进行有创操作,预计有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应佩戴外科口罩。接触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病人时,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口罩应保持清洁、干燥,每4小时更换;遇到口罩潮湿或有污染时,应随时更换。 二、保持各室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空气消毒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每次不少于30分钟,并记录;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可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时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遇到感染聚集发生时,可适当增加消毒频次。 三、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灭菌。手术器械不可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与完整黏膜接触的诊疗物品可采用中水平以上消毒,与完整皮肤而不与黏膜接触的物品可清洁或低水平消毒。所有消毒灭菌物品均应干燥保存。 四、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必须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不得重复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用品应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灭菌。 五、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飞开放置,标识清楚。消毒物品、消毒液及无菌液一经打开,须注明启用日期、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皮肤黏膜消毒剂开启后7天内使用。 六、含氯消毒液应现配现用,每日更换、并对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浓度测试和

登记、 七、使用的清洁工具(抹布、拖把等)定点放置,拖把标识清楚,分别清洗消 毒,不得交叉使用、洁具消毒视污染程度,使用500-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进行消毒,并做好登记工作。 八、诊疗区域必须配合合格的手卫生设施:性能完好的水龙头、洗手流程图、 洗手液、干手设施(干手纸巾或烘干机)。 医务人员应在接触患者前、无菌(或清洁)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体液暴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或手消毒。 发现传染病患者,进行暂时隔离、及时上报转诊,对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用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肠道清洁度对肠镜检查患者疼痛度的影响

肠道清洁度对肠镜检查患者疼痛度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05-11T14:46:14.66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1期作者:赵心怡尹媛杨桂芳 [导读] 探讨肠道清洁度对肠镜检查患者疼痛度的影响 赵心怡尹媛杨桂芳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镜室安徽合肥 230022) 【摘要】目的:探讨肠道清洁度对肠镜检查患者疼痛度的影响。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室2017年8月—12月100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病例,根据肠道清洁度评分将所有病例分成2组,准备充分组(0~1分)及准备欠佳组(2~4分)。发放疼痛评估调查表,对患者术中疼痛进行评估后,统计学分析肠道清洁度对肠镜检查患者疼痛度的影响。结果:肠镜检查过程中,肠道准备充分、肠道清洁度较高的病人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清洁度的有效提高能够降低肠镜检查受检者疼痛度。 【关键词】肠镜检查;疼痛度;肠道准备;肠道清洁度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1-0060-02 目前,结肠镜检查已经成为诊断和治疗结肠疾病的唯一金标准,在结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筛查中起重要作用[1]。但是该项检查有一定的痛苦和风险性,所以多数患者在检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焦虑和疼痛等问题。肠道准备质量的好坏和受检者的依从性密切相关。研究显示,肠道准备依从性差可以导致18%~23.5%的受检者肠道准备不充分[2]。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临床护理更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注重从患者的心理角度考虑问题,尊重患者、理解患者、爱护患者[3,4],其实质内容就是:对患者实行人文关怀,站在人性和尊严的角度上对待患者,体现了现代医学中“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无痛肠镜目前比较普遍,但仍有很多病人因为经济或担心麻醉并发症等原因选择普通肠镜检查。为了使肠镜检查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减轻痛苦,提高肠道准备清洁度,提高肠镜检查疾病检出率,我院对2017年8月—12月100例门诊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探讨肠道清洁在降低肠镜检查患者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8月—12月在我院内镜中心行肠镜检查的100例门诊肠镜检查病例,按照肠道清洁度的质量每组各50例,鉴于受检者的肠道准备依从性各不相同,肠道准备次数在10次以上且肠道清洁度评分为0~1分为准备充分组,肠道准备次数在10次以下且肠道清洁度评分在2~4分为准备欠佳组。准备充分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9岁~76岁,平均年龄53.2岁。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51.9岁。两组受检者性别、病情程度、体重指数等方面差别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资历相等的内镜医师操作电子肠镜。 1.1.1纳入标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及完成量表,根据检查的适应证适合检查的成年病人,年龄18~80岁。 1.1.2排除标准肠镜检查禁忌症患者;器质性病变而导致肠腔狭窄不能进镜者;因视力或者文化水平无法理解问卷者;有智力、听力、言语障碍无法配合检查者。 1.2 干预方法 受检者提前到内镜中心预约电子结肠检查,护士常规给予口头和书面肠道准备方法的健康教育。 1.2.1饮食检查前一周需停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具体停药时间视病情而定);术前3日避免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如水果及全麦类食物,以及海藻类等,宜进少渣半流质食物如鱼、蛋、粥、面条、面包、香蕉等,避免红色液体及水果,防止在检查过程中被误认为是血液或者使粘膜表面观察不清;术前2日起进流质饮食,水、清汤、果汁等;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避免牛奶等产气过多的食品。 1.2.2肠道准备检查前一天晚上八点磷酸钠盐口服液45ml加入750ml温开水中搅拌均匀服用半个小时内喝完,服药后多喝水多走动以促进大便排出并观察大便性状,检查当日早上7点将磷酸钠盐口服液45ml加入750ml温开水中服用,半个小时之内服完为宜,排便后观察大便情况,记录排便次数,最后排出清水样无渣水样便为宜,当日下午行结肠镜检查。 1.3 疗效评价 1.3.1受检者肠道准备依从性评价:通过询问患者及肠道准备次数了解受检者服药及饮食依从性是否按要求执行。 1.3.2肠道清洁效果的评价:清洁度由肠镜操作者检查后作出评价。参考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法分为0~4分。0分:没有液体积聚;1分:少量液体,不需吸引;2分:需吸引才能看清粘膜;3分:需吸引和冲洗才能看清粘膜;4分:固态大便,不能冲洗。 1.3.3检查时受检者的疼痛评估:采用面部表情测量图和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进行疼痛评分,将疼痛分为0~10分,0~3分为无痛或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剧痛,由受检者给自己打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类资料主要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如果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两组之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之间用方差分析比较;对于单项有序的等级资料或者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又或方差不齐的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一般资料统计 本次调查统计随机抽取100名拟行肠镜检查患者,发放肠道准备及疼痛度调查表。肠道准备充分组及欠佳组各50例,一般资料统计如表1所示。

3种肠道清洁药物用于结肠镜肠道检查的比较

3种肠道清洁药物用于结肠镜肠道检查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4-04-04T09:46:28.9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期作者:李荣桂吴克俭 [导读] 本试验设计了详细的问卷调查表以了解受检者对三种肠道准备药物的接受程度和身体对药物的耐受性及观察到的药物不良反应;采用单盲法评价三种肠道准备方法的清肠效果 李荣桂吴克俭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庞庄分院 221141) 【摘要】目的观察和比较磷酸钠盐口服液、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硫酸镁清洁肠道的耐受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住院120例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口服磷酸钠盐口服液)、B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C组(磷酸钠盐口服液),制作统一问卷调查表,记录患者对肠道准备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以及结肠镜检查医生对肠道清理效果的评价,另外检测受检者服药前后电解质(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氯离子和磷离子)浓度,以评定三种药物清洁肠道时的安全性。结果C组药物口感好,喝药容易度及肠道耐受性比A组及B组好(P﹤0.05);B组、C组的Ⅰ级+Ⅱ级肠道准备满意率与A组的满意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的满意率高于B组,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C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P﹤0.05),仅极少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副反应;C组清洁肠道后血钙、钾较肠道准备前有所下降,血磷水平升高(P﹤0.05),但未发现电解质紊乱相关的临床症状。结论磷酸钠盐口服液清洁肠道耐受性好、效果满意,副反应少、安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结肠镜检查的肠道准备药物。 【关键词】磷酸钠盐口服液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硫酸镁结肠镜肠道准备 【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059-02 结肠镜检查是对结肠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肠道清洁状态是结肠镜检查成功的必要条件,对于清洁方法的要求是安全、方便、易于为病人接受、清洁效果好、价格相对便宜。目前应用的方法中,没有哪种方法可以满足所有要求。目前临床上使用清洁肠道的药物和方法较多,我们比较了3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拟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20,其中男68例,女52例,平均年龄58.46岁,随机分为A组(口服硫酸镁组)、B组(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及C组(口服磷酸钠钠盐口服液组),每组各30例。三组入选者在性别、年龄及结肠镜检查的病因上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齐同性。入选者均同意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服药方法 所有患者检查前1d正常饮食,检查前晚8时禁食直至检查完毕,不限制饮水。A组分别于检查前晚8时、次晨6时口服硫酸镁各30ml,每次加饮水至总量2000ml;B组检查前4h开始服药,取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盒(内含A、B、C各一包)均倒入杯中加温开水2000 mL于2h内服完;C组于检查前晚8时口服磷酸钠盐稀释液(原液+ 750 ml温开水),检查当日午8时再饮磷酸钠盐稀释液一次。 1.2.2 观察指标 本试验设计了详细的问卷调查表以了解受检者对三种肠道准备药物的接受程度和身体对药物的耐受性及观察到的药物不良反应;采用单盲法评价三种肠道准备方法的清肠效果,即实施结肠镜检查的医生事先不知道患者采用何种肠道准备方法,在结肠镜检查后盲法填写问卷中的清肠效果评价;另外受检者服药前后分别采血查电解质: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氯离子和磷离子评定三种药物的安全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检验标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受试者对药物耐受性比较 120例受试者均能耐受试验用药,完成肠道准备,接受结肠镜检查,三组各项评分显示C组药物口感、喝药容易度及肠道耐受性与A 组、B组有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三组受检者对药物耐受性比较 A组B组C组 药物口感 2.01*±0.35 2.15±0.31 2.35±0.45 准备药物容易度 3.06±0.56 3.21±0.23 3.23±0.43 喝药容易度 2.02±0.12* 2.26±0.32* 3.29±0.53 肠道准备耐受性 2.43±0.46* 2.53±0.47* 3.55±0.25 注:*表示与C组比较,P﹤0.05。 2.2 三种方法清洁肠道效果比较 三种肠道准备方法均能得到较满意的肠道清洁效果,其中B组、C组的Ⅰ级+Ⅱ级肠道准备满意率与A组的满意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的满意率高于B组,但无差异性(P﹥0.05)见表2。表2 三种肠道准备方法的肠道清洁效果比较 组别例数 肠道清洁效果(n) 满意率(%)ⅠⅡⅢ A组401520586.3% B组402414295.0%*

妇科手术清洁肠道方法的比较

妇科手术清洁肠道方法的比较 作者:黄文华,李爱华,汤玉玲 【摘要】目的比较口服法和传统灌肠法清洁肠道在妇科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50例患子宫肌瘤需手术患者,分为A、B、C三组,比较了解肠道清洁度。结果三组肠道清洁均有明显效果,但口服法优于传统灌肠法。结论口服法较传统法操作简单方便,护理工作量减少,患者痛苦减少,效果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能耐受。 【关键词】妇科手术;肠道清洁;恒康正清;甘露醇;皂水灌肠 肠道清洁是妇科手术前一项重要准备工作,直接影响术中的操作,临床上采用方法有许多种。我院妇科从2005年至2007年分别采用传统皂水灌肠法、口服恒康正清和口服20%甘露醇清洁肠道,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能有效地清洁肠道。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150例患子宫肌瘤需手术患者,年龄46~60岁,平均53岁,术前一天晚多予以半流质,术前禁食禁水12 h,分成A、B、C三组各50例,3组年龄层次和身体状况无显著差异加以对比,A组予口服恒康正清,B组予口服甘露醇,C组予皂水灌肠。 1.2 方法 A组:于术前1天16点起口服恒康正清2盒:将盒内各小包一并倒入带有刻度的杯中,加温开水至3 000 ml,搅拌至完全溶解,即可服用。首次服用600~1 000 ml,以后每隔10~15 min 服用1次,每次250 ml直至服完。20点起禁食禁水,次晨6点肛塞开塞露110 ml。B组:于术前1天16点起口服20%甘露醇250 ml,加

温开水1 500 ml。20点起禁食禁水,次晨6点肛塞开塞露110 ml。C 组:术前晚19点起用0.1%~0.2%的皂水灌肠2~4次,温度为39 ℃~40 ℃,每次用量500~1 000 ml,灌肠筒距肛门40~60 cm,肛管插入直肠7~10 cm,保留5~10 min[1]。20点起禁食禁水,次晨6点再用皂水灌肠1~2次。表1 肠道清洁度与不良反应关系 2 结果 2.1 观察指标根据解大便次数及手术医生反馈记录的肠管胀气情况加以评价。 2.2 判断指标Ⅰ度清洁:排出液为清水,大便次数8~10次或以上,术中见肠管无胀气,手术野暴露充分。Ⅱ度较清洁:排出大多数粪便,大便次数4~7次,术中见肠管内偶有粪便,无肠管胀气,手术野暴露充分。Ⅲ度不清洁:排出为稀便,大便次数4次以下,术中见肠管内有粪块,肠管胀气,手术野暴露不充分。 2.3 结果比较见表1。经比较,A组肠道清洁Ⅰ度48例,占96%;B组肠道清洁Ⅰ度47例,占94%;C组肠道清洁Ⅰ度45例,占90%。两组口服法肠道清洁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优于传统灌肠法。 3 讨论 恒康正清是一种等渗性全肠灌洗液,成分有电解质和聚乙二醇4000。通常在4 h内导致腹泻,能快速清洁肠道。大量口服后在短时间内造成肠道超过小肠吸收能力,过多液体滞留在肠管内,刺激肠壁,使其蠕动增加,引起容量性腹泻。聚乙二醇4000的渗透活性和电解质浓度不影响体内离子或水分的吸收和排出,大剂量应用对液体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