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何仰赞版第七、八章

电力系统分析何仰赞版第七、八章
电力系统分析何仰赞版第七、八章

7-3 系统电线图如图7-3,各元件参数如下。

值,并作出各序网络。

计算各元件电抗的标幺。

负荷线路变压器中心点接地电阻变压器发电机MVA S x x km x km l L V MVA S T j z V MVA S T x x MVA S G LD S N n S N d N 25:;3,/4.0,60:%;5.10,30:2;10%,5.10,30:1;

2.0,30:)1()0()1()2("

==Ω====-===-===

解:求各元件的参数标幺值

av B B V V MVA S ==,30选

;2.0:")2()1(===d G G x x x G 发电机

静止元件的正、负序电抗相等:

0544.0115

304.060:;105.0:2,105.0:122)2()1()2(2)1(2)2(1)1(1=??=====-==-B B L L T T T T V S xL

x x L x x T x x T 线路变压器变压器

42

.025

30

35.035.044.125

302.12

.1)

2()1(=?===?==LD B LD LD B LD S S x S S x 对于负荷:

正序网络

7-5电力系统接线如图7-5,

1

f发生接地短路,作出系统的零序等值网络。题图中1~17为原件编号。

解:

f

)0(

V

105

.0

)0(1

=

T

x1633

.0

)0(

=

L

x

068

.0

3=

n

z

105

.0

)0(2

=

T

x

零序网络

f

)2(

V

105

.0

)2(1

=

T

x

2.0

)2(

=

G

x0544

.0

)2(

=

L

x

105

.0

)2(2

=

T

x

42

.0

)2(

=

LD

x

负序网络

23

jX

17

3X

j

)0(4

jX

)0(4

jX

15

jX

13

jX

12

jX

11

jX

1

f

)0(

V

零序网路

)0(

16

jX

14

jX

8-1简单系统如题图8-l 所示。已知元件参数如下。

%,

5.10,60:;

19.0,16.0,60:)2("

=====S N d N V MVA S T x x MVA S G 变压器发电机

在f 点分别发生单相接地、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和三相短路时,试计算短路点短路电流的有名值,并进行比较分析。

解:kA kA V S I E V V MVA S B B B av B B 301226.0115

360

3,05.1,,60=?==

===则选 105

.0295.0105.019.0265.0105.016.0105

.019

.016

.0)0()0()2()2()2()1()1()1()0()2()1()2(")1(===+=+==+=+=======T ff T G ff T G ff T T T G d G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所以

()

由本题可知:)2()3()1()1,1()

1()3()1,1()1()1,1()1,1(2

2

)0()

2()

0()2()

1,1()

0()2()0()2()1,1()2()

1()2()0()2()1()1(194.1301226.0265

.005

.1437.1301226.007744.0265.005.15554.15554

.1)105.0295.0(105

.0295.0131307744

.0105.0295.0105

.0295.09783.0301226.0295

.0265.005

.13342686.1301226.0105.0295.0265.005

.133f f f f B ff f B

ff f

ff ff ff ff ff ff ff ff B ff ff f B ff ff ff f I I I I kA kA I x E I kA kA I x x Em I

x x

x x m x x x x x kA kA I x x E I kA

kA I x x x E I >>>=?=

=

=?+?=+==+?-

?=+-

?==+?=

+=

=?+?=+=

=?++?=++=?

?

G

kV 10kV

110f

1

-8题图

8-2 上题系统中,若变压器中性点经30欧姆的电抗接地,做题所列各类短路的计算,并对两题计算的结

果做分析比较。

解:kA kA V S I E V V MVA S B B B av B B 301226.0115

360

3,05.1,,60=?==

===则选 5133

.013611.03105.03295.0105.019.0265.0105.016.013611.0115

60

3030

105.019

.016

.0)0()0()2()2()2()1()1()1(22)0()2()1()2("

)1(=?+=+==+=+==+=+==?========n T ff T G ff T G ff B B n T T T G d G X x x x x x x x x V S X x x x x x x 所以

中性点接地电阻只对接地故障有影响,故重算接地短路电流

()

电流大大减小。

电抗增大很多,使接地中性点接地电抗使零序kA

I kA kA I x x Em I

x x

x x m x x x x x kA

I kA

kA I x x x E I f B

ff f

ff ff ff ff ff ff ff ff f B ff ff ff f 194.1062.1301226.01873.0265.005.15181.15181

.1)5133.0295.0(5133

.0295.013131873

.05133.0295.05133

.0295.09783.0884.0301226.05133

.0295.0265.005

.133)3()1,1()1()1,1()1,1(2

2

)0()

2()

0()2()

1,1()

0()2()0()2()1,1()2()0()2()

1()1(==?+?=+==+?-

?=+-

?==+?=

+=

==?++?=++=

?

?

8-3 简单系统如题图8-3所示。已知元们参数如下。

;

2211,%,5.10,50:;

05.1,2.0,50:"]0[)2("

Ω======接法,中心点接地电抗变压器发电机d Y V MVA S T E x x MVA S G S N d N 。

在f 点分别发生bc 两相短路,计算短路点各相电流,并画出bc 两相的电流、电压向量图。

解:kA kA V S I E V V MVA S B B B

av B B 25102.0115

350

3,9005.1,,500

]0[=?==∠===则选 35453

.008318.03105.03305

.0105.02.0305.0105.02.008318.011550

2222

105.02

.02

.0)0()0()2()2()2()1()1()1(2

2)0()2()1()2(")1(=?+=+==+=+==+=+==?========n T ff T G ff T G ff B B n T T T G d G X x x x x x x x x V S X x x x x x x 所以

两相接地短路电流

0721.1721.10

721.1721

.1)

305.0305.0(05

.1)

()0()2()1()0()1()2()2()1(]

0[)1(=+-=++==-=-==+=

+=

fa fa fa fa fa fa fa ff ff fa I I I I I I I j j x x j E I 所以

kV 10G

kV

110f

3

-8题图

kA

I I kA kA I j kA

I I I I I I I I fb

fc fa fa fa fa B

fb fb fb fb 00

)1(0)0(0)2(0)1()0()2()1(90748.0)90(748.025102.0325102.0)011201)120(1()(∠=-=-∠=?-=?∠?+∠?+-∠?=++=

kV V V kV V V kV kV j V I x j V V V V V fb

fc fa

fa B

fa ff B fa fa fa fa )90(364.60)90(364.602190728.120115721.1305.022)(000)1()2()0()2()1(-∠==-∠=-=∠=???==++=

向量图

电力系统分析期末考试试题A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 2、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可分为、。 3、升压变压器的的绕组从绕组最外层至铁心的排列顺序为、、。 4、由于变压器的变比不匹配而产生的功率称为,它取决于和。 5、电力系统节点按照给定条件不同可以分为、、。 6、频率的一次调整由进行,频率的二次调整由进行。 7、电力系统无功电源电源包括、、、。 8、中枢点调压方式分为、、。 9、电力系统调压措施有、、 、。 10、等面积定则是。 11、变压器的负序阻抗正序阻抗。(等于/不等于) 12、电力系统频率的一次调整是调整,频率的二次调整可实现调整。 二、简述题(35分) 1、电力系统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优缺点。 2、导线截面选择的几种方法。 3、无限大容量电源。 4、耗量微增率,等耗量微增率准则

5、正序等效定则。 6、什么是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实用判据是什么? 7、为什么把短路功率定义为短路电流和网络额定电压的乘积? 三、计算题(40分) 1、两个电力系统由联络线连接为一个联合电力系统,如图1所示,正常运行时,△P ab=0。两个电力系统容量分别为1500MW和1000MW;各自的单位调节功率分别以两系统容量为基准的标幺值;设A系统负荷增加100MW。试计算下列情况下的频率变化量和联络线上流过的交换功率:①A、B两系统机组都参加一次调频②A、B两系统机组都不参加一、二次调频。A、B两系统都参见一次调频,A系统由机组参加二次调频增发60MW(13分) 1500MW 1000MW 图1

2、某降压变电所中有一台容量为10MVA的变压器,电压为110±2×2.5%/6.6kV。已知最大负荷时,高压侧实际电压为113kV,变压器阻抗中电压损耗为额定电压的4.63%;最小负荷时,高压侧的实际电压为115kV,阻抗中的损耗为额定电压的2.81%,变电所低压母线采用顺调压方式,试选择变压器分接头电压。(12分)

最新电力系统分析试题答案(全)33602

自测题(一)—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 一、 单项选择题(下面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在答题区填入正确答案的序号,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 A 、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B 、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C 、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D 、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2、停电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主要生产设备损坏的用户的用电设备属于( )。 A 、一级负荷; B 、二级负荷; C 、三级负荷; D 、特级负荷。 3、对于供电可靠性,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负荷都应当做到在任何情况下不中断供电; B 、一级和二级负荷应当在任何情况下不中断供电; C 、除一级负荷不允许中断供电外,其它负荷随时可以中断供电; D 、一级负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中断供电、二级负荷应尽可能不停电、三级负荷可以根据系统运行情况随时停电。 4、衡量电能质量的技术指标是( )。 A 、电压偏移、频率偏移、网损率; B 、电压偏移、频率偏移、电压畸变率; C 、厂用电率、燃料消耗率、网损率; D 、厂用电率、网损率、电压畸变率 5、用于电能远距离输送的线路称为( )。 A 、配电线路; B 、直配线路; C 、输电线路; D 、输配电线路。 6、关于变压器,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对电压进行变化,升高电压满足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需要,降低电压满足用电的需求; B 、变压器不仅可以对电压大小进行变换,也可以对功率大小进行变换; C 、当变压器原边绕组与发电机直接相连时(发电厂升压变压器的低压绕组),变压器原边绕组的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额定电压相同; D 、变压器的副边绕组额定电压一般应为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1.1倍。 7、衡量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指标是( )。 A 、燃料消耗率、厂用电率、网损率; B 、燃料消耗率、建设投资、网损率; C 、网损率、建设投资、电压畸变率; D 、网损率、占地面积、建设投资。 8、关于联合电力系统,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联合电力系统可以更好地合理利用能源; B 、在满足负荷要求的情况下,联合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可以减少; C 、联合电力系统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D 、联合电力系统不利于装设效率较高的大容量机组。 9、我国目前电力系统的最高电压等级是( )。 A 、交流500kv ,直流kv 500 ;

最新电力系统分析期末考试试卷

2002~2003学年第二学期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课程考试试卷A 注意:1、本试卷共3页;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电力网的接线形式根据可靠性可分 为,。 2、发电机运行时受到的主要约束 是,, 。 3、有功功率日负荷曲线主要用于。 4、线路某负荷点的运算功率可能包 括,, 。 5、高斯赛德尔法计算潮流的主要缺点 是。 6、频率的一次调整是由进行,频率的二次调整是由 进行, 频率的三次调整是指。 7、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最优分布包 括,。 8、用于潮流计算的功率方程式的变量中是控制变量, 是状态变量,是扰动变量。 9、系统备用容量根据备用时的状态可分为 和。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电力系统的最大负荷等于该电力系统的总装机容量() 2、电力系统的有功日负荷曲线与无功日负荷曲线变化趋势相同() 3、电力线路上的电压最低点一般是无功分点() 4、牛顿—拉弗逊法计算潮流比高斯赛德尔法计算潮流快() 5、当根据调压要求计算得到的无功补偿容量大于根据最优网损微增率准则所要求的 无功补偿容量时,实际的补偿容量决定于后者() 三、选择题(每题2 分计10 分) 1、电能质量包括()

A 、可靠性 B 、电压 C 、频率 D 、波形畸变率 2、调频器采用下列调整方式,可实现无差调节( ) A 、比例调节 B 、微分调节 C 、积分调节 D 、比例积分调节 3、枯水季节,用于频率调整的电厂是( ) A 、原子能电厂 B 、高温高压火电厂 C 、可调节水电厂 D 、热电厂 4、电力系统常用的调压手段是( ) A 、发电机调压 B 、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 C 、串联电感调压 D 、串联电容器调压 5、牛顿—拉弗逊法计算中的雅可比矩阵与节点导纳矩阵相比( ) A 、有相同的稀疏结构 B 、都是对称矩阵 C 、都是常数矩阵 D 、阶数相同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应用节点导纳矩阵比应用回路阻抗矩阵有什么优点? 至少说出3点。 2. 系统的调差系数是可整定的,是否可以将系统的调差系数整定为无穷大?为 什么? 3. 在进行电压管理时,中枢点的电压调整方式有哪几种? 4. 利用无载调压变压器能否实现逆调压?为什么? 五、系统等值电路如图所示。求 (1) 当12=U ,求Q C 和2U ,节点2是什么节点? (2) 当Q C =0时,能否建立运行方式?如能,试求2U ,此时的节点2又称什么 节点? (3) 请指出上述系统中各节点和支路有哪些约束条件?(10) 六、某发电厂装设三套发电设备,其耗量特性为:F 1=2+0.2P G1+0.001P G12(t/h), F 2=4+0.2P G2+0.002P G22(t/h), F 3=2.5+0.2P G3+0.003P G32(t/h),发电机G 1的额定容量为200MW, 发电机G 2和G 3的额定容量为300MW 最小有功功率P G1min =P G2min = P G2min =50MW,若该电厂承担负荷为600MW 时,试求负荷的最优分配方案. (10分) 七、A 、B 两系统并列运行,A 系统负荷增大到400MW 时,B 系统向A 系统输送的交换功率为200MW 时,如此时将联络线切除,则切除后,A 系统的频率为49Hz ,系统的频率为50 Hz ,试求: (1)A 、B 两系统的系统单位调节功率K A 、K B ; (2)A 系统负荷增大到1000MW ,联合系统的频率变化量。(10分) 八、某变电所装设容量为20MV A 的三相变压器,负荷为20MVA ,COS φ=0.8,现将负荷增大到18MW , COS φ=0.6,为使变压器不造成过负荷,最小应设置多少并联补偿器?此时 C

电路分析期末考试试卷

电路分析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考试科目:电路分析 试卷类别:A 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________________系 级 班 姓名 学号 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图1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A I 3=,则a 、b 两端的电压U =___________。 A ) -10V B ) 10V C ) 50V D ) -20V 2、图2所示电路中,已知元件A 放出功率10W ,则电流I =___________。 A ) 1A B ) 2A C ) -1A D ) 5A 3、电路如图3所示,10Ω电阻吸收的功率为___________。 A ) 1W B ) 0. 9W C ) 10W D ) 3W 4、图4所示电路原来处于稳态,A t i s 2cos 2=。0=t 时开关闭合,则换路瞬间的电感电流)0(+L i 为__________。 A ) 1A B ) 0.5A C ) t 2cos A D )t 2cos 2A 装 订 线 内 请 勿 答 题

5、一个2A 的电流源对初始储能为0的0.1F 电容充电5秒钟后,则该电容获得的能量为__________。 A ) 50J B ) 500J C ) 100J D ) 0J 6、某电路的阻抗为Ω+=510j Z ,则该电路的导纳Y 的实部为__________。 A ) 0.2S B ) 0.08S C ) 0.04S D )0.1S 7、若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为Hz f 10000=,则当频率为900Hz 的正弦电压源激励时,该电路呈__________。 A ) 阻性 B )感性 C )容性 D )不能确定 8、图8所示二端网络的功率因数为__________。 A ) 0 B ) 1 C ) -0.707 D ) 0.707 9、图9所示电路已处于稳态,0=t 时开关打开,则电感电压的初始值)0(+L u 为_________。 A ) -25V B )25V C ) 0V D ) V 7 10 10、图10所示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支路的参数为__________。 A ) 8V 、2Ω B )8V 、4Ω C )16V 、4Ω D )16V 、1Ω 图4 i L 图9 装

电路分析 选择题题库 第8章 一阶电路分析

第8章一阶电路 1、在图示电路中,开关S在位置“1”的时间常数为τ1,在位置“2”的时间常数为τ2, τ 1和τ 2的关系是()。 (a)ττ 12 2 =(b)ττ 12 2 =/(c)ττ 12 = 答案:(b) 2、在计算图示电路过渡过程中的i,u R,u c时,所使用的时间常数τ值()。 (a)是相同的,均为C R(b)是相同的,均为RC(c)是不同的 C 答案:(b) 3、图示电路在开关S闭合后的时间常数τ值为()。 (a)2s (b)0.5s (c)50ms F 答案:(b) 4、图示电路在开关S闭合后的时间常数τ值为()。 (a)0.1s (b)0.2s (c)0.5s 1

F k 答案:(b) 5、图示电路在开关S 闭合后的时间常数τ值为( )。 (a)L/R 1 (b)L/(R 1+R 2) (c)R 1/L 答案:(a) 6、图示电路在开关S 断开后的时间常数τ值为( )。 (a)0.5ms (b)0.1s (c)0.1ms 5 H L 答案:(c) 7、图示电路在开关S 闭合后的时间常数为τ1,断开后的时间常数为τ2,则τ1和τ2的关 系是( )。 (a)ττ12= (b)ττ1212=/ (c)ττ122= 答案:(c) 8、在计算图示电路过渡过程中的i ,u R ,u L 时,所使用的时间常数τ值为( )。 (a)是相同的,均为L/R (b)是相同的,均为R/L (c)是不同的 2

u L u R ++ 答案:(a) 9、工程上认为图示电路在S 闭合后的过渡过程将持续( )。 (a)(36~60)μs (b)(9~15)μs (c)(18~36)μs 30 mH L 答案:(b) 10、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τ值取决于( )。 (a)激励信号和电路初始状态 (b)电路参数 (c)电路的结构和参数 答案:(c) 11、图示电路,t =0时将开关S 闭合,开关S 闭合后的时间常数τ为( )。 (a) ()R R R R R C C C C 1232312 12+ ++ (b) ()() R R R R R C C 123 2312+ ++ (c)()()R R R C C 12312+++ 答案:(b) 12、图示电路的时间常数τ为( )。 (a)3μs (b)1.5μs (c)6μ s F 答案:(a) 3

第1章教案电路分析基础分析

第1章电路分析基础 本章要求 1、了解电路的组成和功能,了解元件模型和电路模型的概念; 2、深刻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3、掌握理想元件和电压源、电流源的输出特性; 4、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5、深刻理解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并能熟练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6、深刻理解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概念; 7、熟练掌握弥尔曼定理、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 8、理解受控电源模型, 了解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是电路分析的重要基础。电路的基本定律和理想的电路元件虽只有几个,但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具体电路,都是由这些元件构成,从而依据基本定律就足以对它们进行分析和计算。因而,要求对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熟练应用、打下电路分析的基础。依据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介绍电路中常用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线性直流电路,原则上也适用于其他线性电路。为此,必须熟练掌握。 1.1电路的基本概念 教学时数 1学时 本节重点 1、理想元件和电路模型的概念 2、电路变量(电动势、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3、电压、电位的概念与电位的计算。 本节难点参考方向的概念和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通过与物理学中质点、刚体的物理模型对比,建立起理想元件模 型的概念,结合举例,说明电路变量的参考方向在分析电路中的重要性。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位的计算过程。 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法与电子课件结合。 教学内容 一、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1、实际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2、电路模型: 3、常用的理想元件: 二、电路分析中的若干规定 1、电路参数与变量的文字符号与单位 2、电路变量的参考方向 变量参考方向又称正方向,为求解变量的实际方向无法预先确定的复杂电 路,人为任意设定的电路变量的方向,如图(b)所示。 参考方向标示的方法: ①箭头标示;②极性标示;③双下标标示。

电力系统分析第七章例题(栗然)(DOC)

第七章习题 7-1:电力系统接线图示于图6-44a 。试分别计算f 点发生三相短路故障后0.2s 和2s 的短路电流。各元件型号及参数如下: 水轮发电机G-1:100MW ,cos ?=0.85,'' 0.3d X =;汽轮发电机G-2和G-3每台50MW ,cos ?=0.8, '' 0.14d X =;水电厂A :375MW ,''0.3d X =;S 为无穷大系统,X=0。变压器T-1:125MVA ,V S %=13; T-2 和T -3每台63MVA ,V S (1-2)%=23,V S (2-3)%=8,V S (1-3)%=15。线路L-1:每回200km ,电抗为0.411 /km Ω;L-2:每回100km ;电抗为0.4 /km Ω。 解:(1)选S B =100MVA ,V B = Vav ,做等值网络并计算其参数,所得结果计于图6-44b 。 (2)网络化简,求各电源到短路点的转移电抗 利用网络的对称性可将等值电路化简为图6-44c 的形式,即将G-2,T-2支路和G-3,T-3支路并联。然后将以f ,A ,G 23三点为顶点的星形化为三角形,即可得到电源A ,G 23对短路点的转移电抗,如图6-44d 所示。

23 0.1120.119 0.1120.1190.3040.1180.064 G X ?=++=+ (0.1180.064)0.119 0.1180.0640.1190.4940.112 Af X +?=+++ = 最后将发电机G-1与等值电源G 23并联,如图6-44e 所示,得到 139.0304 .0257.0304.0257.0123=+?=f G X (3)求各电源的计算电抗。 123100/0.85250/0.8 0.1390.337100 jsG f X +?=?= 853.1100 375 494.0=?=jsA X (4)查计算曲线数字表求出短路周期电流的标幺值。对于等值电源G123用汽轮发电机计算曲线数字表,对水电厂A 用水轮发电机计算曲线数字表,采用线性差值得到的表结果为 G123A G123A 0.2I =2.538 I =0.581 2I =2.260 I =0.589 t s t s ==时 时 系统提供的短路电流为 821.12078 .01 == S I

电力系统分析期末考试A卷答案

2008/2009学年 第2学期 电力系统分析 期末考试试题卷(A ) 适用班级: 考试时间: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 电力网络主要由电力线路和 变压器 组成 2.电能生产最基本首要的要求是 保证安全可靠持续供电 。 3. 在我国110kV 以上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一般为 直接接地 。 4.电压降落指元件两端电压的 相量差 。 5. 采用分裂导线的目的是 减少电晕和线路电抗 。 6.挂接在kV 10电网上的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应为 11 kV ,该电压等级的平均标称电压为 10.5 kV 。 7. 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都是通过调整 原动机 的功率来实现的。 8 一般通过调节 发电机励磁 来改变发电机的机端电压。 9. 双绕组变压器的分接头在 高压 侧。 10.从发电厂电源侧的电源功率中减去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得到的直接连接在发电厂负荷测母线上的电源功率称为 运算功率 。 11.简单系统静态稳定依据为 。 12.减少原动机出力将 提高 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13.一台额定电压13.8kV ,额定功率为125MW 、功率因数为0.85的发电机,其电抗标幺值为0.18(以发电机额定电压和功率为基准值),如果以13.8kV 和100MVA 为电压和功率基准值,这台发电机的电抗标幺值为 0.122 。 14. 在电力系统计算中,节点注入电流可理解为 节点电源电流与负荷电流之和 。 二、选择题( 每题1分,共15分) 1.手算潮流时,将变电所母线上所联线路对地电纳中无功功率的一半也并入到等值负荷功率中,这一功率称为( A )。 A :运算负荷功率 B :运算电源功率 C :等值负荷功率 D :等值电源功率 2.在电力系统的标么值计算中,基准功率和基准电压之间的关系满足(C )。 A :3 B B B I U S = B :B B B I U S = C :B B B I U S 3= D :B B B I U S 3= 3. 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为( D ) A : 3、6、10、35、110、220(KV ) B : 3、6、10、35、66、110、220(KV ) C : 3、6、10、110、220、330(KV ) D :3、6、10、35、60、110、220、330、500(KV ) 4.电能质量是指( D ) A :电压的大小 B:电压的大小和波形质量 C :电压大小,电流大小 D:电压大小,波形质量,频率 5. 和架空输电线相比,同截面电缆的电抗( B )。 A :大 B :小 C :相等 D :都不对 6. 电力系统发生两相短路故障,(BC 短路)则故障相电压为( C )。 A :A C B U U U ...31== B : A C B U U U ...21== C :A C B U U U ...21-== D :A C B U U U . ..2 1== 7. 电力系统发生三相短路后,短路电流(周期分量与非周期分量之和)的最大值一般出现在短路后( C ) A :0秒; B :0.005秒; C :0.01秒; D :0.02秒。 8. 短路电流量大的短路为(D ) A :单相短路 B :两相短路 C :两相短路接地 D :三相短路 9. P -δ曲线被称为( D ) A:耗量特性曲线 B :负荷曲线 C :正弦电压曲线 D:功角曲线 10.无限大功率供电系统,发生三相短路,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起始值( B ) A :cp bp ap i i i == B :cp bp ap i i i ≠≠ C :cp bp ap i i i ≠= D :cp bp ap i i i =≠ 11.理想同步发电机,q 轴同步电抗xq 和次暂态电抗xq ″的大小顺序是( B ) A :xq=xq ″ B :xq >xq ″ C :xq <xq ″ D :都不对 12.单相短路中,附加阻抗?Z 为( C ) A :Z 0Σ B :Z 2Σ C :Z 0Σ+ Z 2Σ D :Z 0Σ∥Z 2Σ 13.单相短路的序分量电流边界条件是( B ) A :i 1+i 2+i 0=0 B :i 1=i 2=i 0 C :i 1+i 2=0 D :i 1=i 2 0/d dP E >δ

电力系统分析重点复习考试资料

第一章 1)电力系统的综合用电负荷加上网络中的功率损耗称为(D)D、供电负荷2)电力网某条线路的额定电压为Un=110kV,则这个电压表示的是(C、线电压3)以下(A)不是常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A、中性点通过电容接地 4)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为(C)C、50Hz 5)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占最大比例的发电厂为(B)B、火力发电厂 6)以下(D)不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D、电力网各节点电压相等7)一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B、水力发电成本比较大 8)当传输的功率(单位时间传输的能量)一定时,(A) A、输电的压越高,则传输的电流越小 9)对(A)负荷停电会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或造成人身事故A、一级负荷10)一般用电设备满足(C)C、当端电压增加时,吸收的有功功率增加 第二章 1)电力系统采用有名制计算时,三相对称系统中电压、电流、功率的关系表达式为(A)A.S=3UI 2)下列参数中与电抗单位相同的是(B)B、电阻 3)三绕组变压器的分接头,一般装在(B)B、高压绕组和中压绕组 4)双绕组变压器,Γ型等效电路中的导纳为(A) A.G T -jB T 5)电力系统分析常用的五个量的基准值可以先任意选取两个,其余三个量可以由其求出,一般选取的这两个基准值是(D) D.线电压、三相功率 6)额定电压等级为500KV的电力线路的平均额定电压为(C) C. 525kV 7)已知某段10kV的电压等级电力线路的电抗X=50Ω,若取S B =100MVA,UB=10kV, 则这段电力线路的电抗标幺值为(B)A、X *=50Ω B、X * =50 C、X * =0.5 D、X * =5 8)若已知变压器的容量为S N ,两端的电压比为110/11kV。则归算到高端压,变压 器的电抗为(C)C.X T =U K %/100 X 1102/S N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D.电阻标幺值的单位是Ω 10)对于架空电力线路的电抗,一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B.与电力网的频率有关第三章 1)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主要求取的物流量是 (A)A.U* ,S~ B.U* ;I* C.I*;S~ D Z ,I* 2)电力线路等效参数中消耗有功功率的是(C)A.电纳 B.电感 C.电阻 D .电容3)电力线路首末端点电压的向量差称为(C)C.电压降落 4)电力线路主要是用来传输(C)C.有功功率 5)电力系统某点传输的复功率定义为(D)A.UI B.U。I。 C.U*I。 D.U。I*(点米) 6)设流过复阻抗Z=R+jX的线路电流为I,线路两端的电压为U,则线路消耗的有功功率为(A)A.P=I2R B.P=I2|Z | C.U2/|Z| D.P=UI

电路分析十三章

第十三章非正 13—1 求图示波形的傅里叶级数的系数。 解:f(t) 在第一个周期(πω21=T )内的表达式为 题13-1图 ?????????---+--=) ()() ()(1 11πωα πωαπωαπt E t E t E t f m m m πωααωααωπ≤≤≤≤--≤≤-t t t 111 显然,f(t)为奇函数 f(t)展开为傅里叶级数为 ∑∞ =++ =1 110)cos cos ()(k k k t k b t k a a t f ωω 由于f(t)为奇函数 , 所以 , 有0,00==k a a 。 而 b k =)()sin()()()]sin()([ 2 1111110 t d t k t a E t d t k t a E a m a m ωωπωπ ωωωπ π --+ ? ? = ???+--++-?? ?a t k k t k k t t k k a E a t k k t k k t a E m m πωωωωππωωωπ)]sin(1)cos()cos([0)]sin(1)cos([2121111211 = ka a a k E m sin ) (22 -π (k=1,2,3…….)

13—2 以知某信号半周期的波形如图所示。试在下列各不同条件下画出整个周期的波形: (1)a 0=0; (2) 对所有k,b k =0;(3)对所有 k,a k =0;(4)a k 和b k 为零,当k为 偶数时。 解:(1)当a =0时,在后半个周期上,只要画出f(t)的负波形与横轴(t轴)所围面积与已给出的前半个周期波形所围面积相等即可。以下题解12—2 图中的(b),(c)图均满足此条件。 题13-2图 (a)(b) (c) 题解13-2图 (2)对所有k,b k =0,f(t)应为偶函数,即有f(t)=f(-t),波形如题解12—2图(a)所示,波形对称于纵轴。

电力系统分析(二)复习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二)复习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二)主要介绍电力系统在受到各种大的或小的扰动后的暂态或动态行为,即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为了描述系统的暂态行为,首先要建立系统中各组成元件(或子系统)的动态模型,由一组微分方程和代数方程表示,其中稳态模型是暂态模型的一种特例。我们要搞清楚各元件或子系统的工作机理,并依据其相应的电学或磁学原理建立方程,掌握各种参数及变量的物理意义。最后落脚到电力系统的故障分析及稳定分析上来。要掌握分析的方法,并熟练运用。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及电压调整 1、电力系统的无功电源有哪些? 2、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措施有哪些? 3、电力系统电压调整措施有哪些? 4、电力系统电压中枢点的电压调整方式有哪些? 5、中枢点母线带多个负荷,如何确定中枢点的电压范围? 6、变压器分接头的选择计算。 7、电容补偿容量的计算。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第一章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础知识 1、电力系统短路故障有哪些类型?其中不对称故障有哪些? 2、无线大功率电源供电的三相短路电流的特点。 3、冲击电流、最大短路有效值、短路容量的计算。 第二章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分析 1、无阻尼绕组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后,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出现哪些电流成分?其分析方法?各按什么时间常数衰减? 2、为什么同步发电机突然短路后,其短路电流要比其稳态电流大很多倍? 3、三相短路起始短路电流的计算(暂态电流、次暂态电流)。 4、abc坐标系统下,如何建立同步发电机的动态模型?建立的动态模型有何特点?哪些电感系数是变化的?哪些电感系数不变,为什么? 5、派克变换的物理含义是什么?经过派克变换后的同步发电机方程有何特点?为什么? 6、abc坐标中的正序基波、负序基波、恒定电流经派克变换后为什么分量? 7、发电机的空载电势、暂态电势、次暂态电势是如何表示的?熟悉这些电势表示的发电机的方程。 8、熟练运用发电机的稳态方程进行相关计算? 第三章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 1、什么是转移电抗?掌握星网变换求转移阻抗的方法。 第四章对称分量法及电力系统元件的各序参数和等值电路 1、对称分量法的基本原理? 2、零序电压、零序电流在各种接线方式中存在的形式? 3、序阻抗的概念? 4、输电线路、变压器的零序阻抗分析及其计算? 5、变压器的零序等值电路的开关三状态法,要很熟悉地运用!

大工秋电力系统分析期末考试复习题

机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6年秋《电力系统分析》课程 期末考试复习题 ☆注意事项:本复习题满分共:400分。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3分,共150分) 1、医院属于()负荷。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电力线路中导纳支路为()。 A.容性 B.阻性 C.感性 D.性质不确定 3、环形网络中的无功功率分点通常是系统() A.电流最低点B.电流最高点 C.电压最低点D.电压最高点 4、功率方程中,每个节点有()个变量。 A.7 B.6 C.5 D.4 5、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热备用的是()。 A.国民经济备用 B.检修备用 C.事故备用 D.负荷备用 6、我国对电压偏移的规定:农村电网电压偏移范围在()。 A.±5%之内B.±7%之内 C.5%-﹣10%之间D.﹢%-﹣10%之间 7、短路电流的最大有效值为短路后第()个周期内的电流有效值。 A.一 B.二 C.三 D.四 8、电力线路的零序电抗与其正序电抗相比较,()。 A.前者大 B.二者相等

C.后者大 D.二者大小不定 9、功角变小,说明此时发电机转子的转速()系统同步转速。 A.大于 B.小于 C.等于D.不等于 10、电力系统扰动后暂态过程按时间划分阶段,中间阶段指的是()。 A.小于1s B.1s-5s C.5s-10s D.大于10s 11、通常同步发电机接在线路首端,它的额定电压为电力线路额定电压的()。 A.倍B.倍 C.倍D.倍 12、变压器的电导参数主要决定于实验数据()。 A.短路损耗B.空载损耗 C.短路电压百分比D.空载电流百分比 13、线路两端的电压相量之差称为()。 A.电压调整B.电压损耗 C.电压偏移D.电压降落 14、下列关于节点导纳矩阵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节点导纳矩阵是上三角矩阵 B.节点导纳矩阵是n×n维方阵 C.如果两节点没有直接的电气连接,则导纳矩阵中的互导纳为零 D.节点导纳矩阵是高度稀疏矩阵 15、下列调频属于事前调频的是()。 A.一次调频B.二次调频 C.三次调频D.四次调频 16、一般综合负荷的功率因数为()。 A.左右B.D.、下列属于短路应对措施的是()。 A.快速切除故障B.快速恢复线路供电 C.降低短路发生概率D.以上说法都正确 18、在任意某系统某点发生不对称短路时,短路点元件参数()。 A.对称B.不对称

电路分析基础(周围主编)第一章答案

1-9.各元件的情况如图所示。 (1)若元件A吸收功率10W,求:U a=? 解: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 (2)若元件B吸收功率10W,求:I b=? 解: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 (3)若元件C吸收功率-10W,求:I c=? 解: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 (4)求元件D吸收功率:P=? 解: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 (5)若元件E输出的功率为10W,求:I e=? 解: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 (6)若元件F输出功率为-10W,求:U f=? 解: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 (7)若元件G输出功率为10mW,求:I g=? 解: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 (8)试求元件H输出的功率。 解: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 故输出功率为4mW。 1-11.已知电路中需要一个阻值为390欧姆的电阻,该电阻在电路中需承受100V的端电压,现可供选择的电阻有两种,一种是散热1/4瓦,阻值390欧姆;另一种是散热1/2瓦,阻值390欧姆,试问那一个满足要求? 解:该电阻在电路中吸收电能的功率为: 显然,两种电阻都不能满足要求。 1-14.求下列图中电源的功率,并指出是吸收还是输出功率。

解:(a )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为:W A V UI P 623=?==; (b )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为:W A V UI P 623-=?-=-=, 实际是输出功率6瓦特; (c )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为:W A V UI P 623-=?- =-=, 实际是输出功率6瓦特; (d )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为:W A V UI P 623=?==. 1-19.电路如图示,求图中电流I ,电压源电压U S ,以及电阻R 。 解: 1.设流过电压源的12A 电流参考方向由a 点到d 点,参见左图所示。 (1) 求电流I: (2) 求电压U S : 对a 点列写KCL 方程: 由此得: A A A I I ba ac 3125-=--= 故: ()V A I U ac ac 3631212-=-?Ω=?Ω= 另一方面: ()V A A I U dc dc 5461233=+?Ω=?Ω= 故: ()V V V U U U ac dc da 903654=--=-= 由此有: V U U da S 90== (3)求电阻R: 即: V A V U U U cb ac ba 2115136=?Ω-=--= 题图1-19(1)

《电力系统分析》复习题

页脚内容1 《电力系统分析》复习题一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参数中与电抗单位相同的是( ) A .电导 B .电阻 C .电纳 D .导纳 2.无限大功率电源可以定义为:外电路发生短路引起的功率改变,对于电源来说是微不足道,因而电源的电压和频率不变,内阻抗为( ) A .0 B .1 C .-1 D .∞ 3.有功功率流过电抗时( ) A .会产生有功损耗。 B .会产生无功损耗。 C .既不会产生有功损耗,也不会产生无功损耗。 D .不会产生无功损耗。 4.变压器等值参数32210 ?=N N k T S U P R 的单位为Ω,额定电压N U 和容量N S 的单位分别为( ) A .k V KVA B .V MVA C .k V MVA D .kV VA 5.下列关于网络当中功率传送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功功率是从相位滞后一端流向相位超前的一端。 B .感性无功功率是从相位超前的一端流向相位滞后的一端。

C.感性无功功率是从高点位端流向低电位端。 D.感性无功功率是从低点位端流向高电位端 6.最小负荷时将中枢点的电压调低(100%U N),最大负荷时将中枢点的电压调高(105%U N),这种中枢点调压方式为( ) A顺调压B恒调压C逆调压D常调压 7.系统中有功功率不足,必定会造成( )。 A频率上升B频率下降C电压上升D电压下降 8.在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标幺值计算中,通常预先指定的基准值是( )。 A电压和电流B电压和阻抗C电压和功率D功率和阻抗 9.消弧线圈采用全补偿,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可能会使系统( )。 A产生谐振B失去稳定C保护误动D接地电流增加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电机单位调节功率越小,频率偏移就越小;B发电机调差系数越大,频率偏移越小。 C发电机调差系数越小,频率频率偏移越小。D发电机调差系数的调整范围是无限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1) 年第一坐发电厂在(2) 建成,原始线路输送的是低压直流电,同年法国人德普列茨提高了输电电压使之达到了1500V至2000V,输送功率达到2kW,输送距离为57km,一般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电力系统。 2、世界上第一条三相交流输电线路于(3) 年在(4) 运行,电压为12kV,线路长度达180多公里。 3、某系统电压基准值取U B,功率基准值为S B,则其阻抗基准值Z B(用U B和S B表示)可表示为:__(5)__。 页脚内容2

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答案

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于永源答案 【篇一:电力系统分析课后习题解答】 t>第1章绪论 1-1 答:能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且具有最佳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的 电压,称为额定电压。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和电网的额定电压相等。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所连接线路的额定电压高5%,用于补偿电网 上的电压损失。 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等于电网的额定电压。 当升压变压器与发电机直接相连时,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与发电机 的额定电压相同。 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一般比同级电网的额定电压高10%。 当变压器二次侧输电距离较短,或变压器阻抗较小(小于7%)时,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可只比同级电网的额定电压高5%。 1-2 答:一般情况下,输电线路的电压越高,可输送的容量(输电能力) 就越大,输送的距离也越远。因为输电电压高,线路损耗少,线路 压降就小,就可以带动更大容量的电气设备。 在相同电压下,要输送较远的距离,则输送的容量就小,要输送较 大的容量,则输送的距离就短。当然,输送容量和距离还要取决于 其它技术条件以及是否采取了补偿措施等。 1-3 答:是一个假想的时间,在此时间内,电力负荷按年最大负荷 持续运行所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电力负荷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 1-4 解:(1)g:10.5kv;t-1:10.5kv/242kv;t-2:220kv/121kv,220kv/38.5kv;t-3:110kv/11kv;t-4:35kv/6.6kv;t-5: 10.5kv/3.3kv,(长线路) 10.5kv/3.15kv (短线路) t-2工作于主抽头:实际变比为kt-2(1-2)=220/121=1.818;kt-2(1- 3)=220/38.5=5.714; kt-2(2-3)=121/38.5=3.143; 1-5 解:由已知条件,可得日总耗电量为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第七章答案(史健芳)

第7章 7.1 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同频率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差与频率密切相关 B.若电压与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则感性负载的电压相量滞后其电流相量?90 C.容性负载的电抗为正值 D.若某负载的电压相量与其电流相量正交,则该负载可以等效为纯电感或纯电容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等于它们的初相位之差,是一个与时间无关的常数 B.对一个RL 串联电路来说,其等效复阻抗总是固定的复常数 C.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消耗的平均功率总是零,电阻元件消耗的无功功率总是零 D.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都满足功率守恒定律,视在功率不满足功率守恒定律 3.已知RC 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6A =R I ,电容电流8A =C I ,则该电路的端电流I 为( D )。 A.2A B.14A C.A 14 D.10A 4.已知RLC 串联电路的电阻电压4V =R U ,电感电压3V =L U ,电容电压6V =C U ,则端电压U 为( C )。 A.13V B. 7V C.5V D.1V 5.已知某电路的电源频率Hz 50=f ,复阻抗Ω?∠=3060Z ,若用RL 串联电路来等效,则电路等效元件的参数为( C )。 A.Ω=96.51R , H 6.0=L B.Ω=30R , H 96.51=L C.Ω=96.51R , H 096.0=L D.Ω=30R , H 6.0=L 6.已知电路如图x7.1所示,则下列关系式总成立的是( C )。 A.? ?+=I C j R U )(ω B.? ? +=I C R U )(ω C.?? ??????+=I C R U ωj 1 D.? ? ??????-=I C j R U ω1 图 x7.1 选择题5图

范世贵主编《电路基础》答案第十三章 一阶电路时域分析

第十三章一阶电路时域分析 13-1 图题13-1所示电路,t<0时K一直在0点。今从t=0时刻开始。每隔T 秒,依次将K向左扳动,扳道4点是长期停住。试画出u(t)的波形,并用阶跃函数将u(t)表示出来。 答案 解: u(t)的波形如图13-1(a)所示。 13-2 粗略画出下列时间函数的波形。 (2)tU(t+1); (1)tU(t); (3)(t-1)U(t-1); (4)-tU(t); (5)tU(t-1)

(6)U(t-1)U(t-2); (7)U(t)+U(t-2); (8)U(-t+3); (9)tU(3t+1); (10)()()t U t δ (11) ()(1)t U t δ-; (12)5(1)t e U t --; (13)U (t-1)-U(t-4)。 答案 解:各波形相应如图题13-2所示。

13-3 求下列导数: (1) [()(1)]d u t U t dt --; (2) [()(1)]d u t U t dt - ; (3) [()] t d e U t dt α-; (4) 5[(4)]t d e U t dt --; (5) 22[()]d tU t dt 答案 解:(1) ()(1) t t δδ--; (2) (1)t δ-;

(3) ()()t t e U t αδα--; (4) 55(4)5(4)t t e t e U t δ-----; (5) ()t δ。 13-4 写出下表格单一元件电路的单位阶跃响应i(t)、u(t)的表达式。画出波形。 ()t (u t ) ()u t ()) u t ()i t ()u t

电路分析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一章

第一章习题 1.1 题1.1图示一段电路N ,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如图所标。 (1) 若1t t =时1()1i t A =,1()3u t V =,求1t t =时N 吸收的功率1()N P t 。 (2) 若2t t =时2()1i t A =-,2()4u t V =,求2t t =时N ()P t 解:(1) 111()()() 313N P t u t i t W ==?= (2) 222()( )()414N P t u t i t W ==?-=- 1.2 题1.2图示一段直流电路N ,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电压表内阻对 测试电路的影响忽略不计,已知直流电压表读数为 5V ,电流I 。 解: 10 25 P I A V -===- 1.3 题1.3图示一个3A 的理想电流源与不同的外电路相接,求3A 电流源三种情况下供出的功率。 解: (a) 223218s P I R W ==?= 电流源输出功率 (b) 3515s P I V W ==?= 电流源输出功率

(c) 31030s P I V W ==?-=- 电流源吸收功率 1.4 题1.4图示某电路的部分电路,各已知的电流及元件值已标出在图中,求I 、s U 、R 。 解:流过3Ω电阻的电流为 12A+6A=18A 流过12Ω电阻的电流为 18A-15A=3A 流过电阻R 的电流为 3A-12A-5A=-14A 可得: I=-14A+15A=1A 18331290S U V =?+?= 151123 1.514 R ?-?= =Ω- 1.5 题1.5图示电路,已知U=28V ,求电阻R 。 解:根据电源等效,从电阻R 两端 可等效为如下图等效电路。 有: '415 15442 I A =? =+ ' 448R = Ω+Ω=Ω 可得: '28 7152828 U R U I R = ==Ω-- 1.6 求题1.6图示各电路的开路电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