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结构与议论文写作技巧
议论文的结构和议论文写作技巧

议论文的结构和议论文写作技巧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学术写作形式,其特点是通过对某个话题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成功写作一篇议论文需要良好的结构和有效的写作技巧。
一、议论文结构议论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部分:引言、主体段落和结论。
1. 引言:引言部分是议论文的开端,要引入读者对于话题的背景和重要性,吸引读者的兴趣,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立场。
引言还可以用一些引语、统计数据或故事等手段来增强说服力。
最后,引言部分应该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论点,即文章要讨论或证明的观点。
2. 主体段落:主体段落是议论文的核心部分,通过逐个问题或论点的讨论和分析,来论证和支持自己的观点。
主体段落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观点进行组织,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因果关系、对比等方式进行组织。
在每个段落中,要提供论据和证据来支持观点,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分析。
同时,要注意每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过渡。
3. 结论:结论部分是议论文的总结和归纳,要回顾文章的主要论点和观点,并给出自己的结论。
结论部分应该简洁明了,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或展望未来的发展。
结论要与引言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二、议论文写作技巧成功写作一篇议论文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写作技巧:1. 明确观点和立场:在写作议论文之前,需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即表明自己支持或反对某个论点。
观点要具备明确性、可争议性和相关性,同时要经过充分的思考和理论支持。
明确的观点和立场有助于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2. 寻找合适的论据和证据:要支持和证明自己的观点,需要寻找合适的论据和证据。
论据可以是事实、例子、统计数据、专家观点等。
证据要具备客观性、权威性和可信度,并要对论点进行充分的支持和解释。
3. 分析和解释:在提供论据和证据的同时,需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解释。
要解释为什么这个论据和证据是有效的,要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逻辑关系。
分析和解释有助于增强论点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4. 论据和证据的有序排列:要保证论据和证据的有序排列,以增加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议论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

议论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学术文体,旨在通过逻辑推理和论证,阐述作者的观点并说服读者。
本文将介绍议论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一、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议论文的开头,需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并引出论点。
以下是引言部分的写作技巧:1. 吸引读者的注意:可以使用一个引人入胜的事实、统计数据或者引用名人名言来吸引读者的兴趣。
2. 问题陈述:明确阐述要讨论的问题,引导读者进入文章的主题。
3. 提出论点:在引言部分最后,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立场。
二、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是议论文的核心,用于展开论证和提供支持论据。
以下是主体部分的写作结构和技巧:1. 分段论证:将主体部分分为多个段落,每个段落讨论一个论点或者论据。
每段开头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用于引导读者进入该段的内容。
2. 逻辑推理:使用合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方法,展开对论点的解释和证明。
可以使用因果关系、对比分析、类比推理等方法来增强论证的力度。
3. 举例论证:通过提供具体的案例、事实、实证数据等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这些例子应该具有说服力,并与论点紧密相关。
4. 反驳异议:在主体部分中,应该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异议观点,并进行反驳。
通过展示对异议观点的分析和回应,增强自己的论证力度。
三、结论部分结论部分是议论文的总结和归纳,用于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并给出总结性的陈述。
以下是结论部分的写作技巧:1. 简明扼要地总结主要观点:在结论部分,对主体部分的论点进行简洁明了的总结,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
2. 强调论点的重要性:通过强调自己的论点对于问题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读者对自己观点的认同。
3. 提出建议或展望未来:根据论点的具体情况,可以在结论部分提出相关的建议或者对未来的展望,使文章更具实用性和前瞻性。
四、写作技巧除了上述结构,以下是一些写作技巧,可以帮助提升议论文的质量:1. 语言简练明了: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观点和论据,避免冗长和啰嗦的表述。
议论文的结构和议论文写作技巧

议论文的结构和议论文写作技巧议论文是一种辩证文体,通过对事件、问题、观点或者现象进行论证,展示作者的观点和观察力,以及分析和论证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写作技巧。
一、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论点和论证、结论。
1. 引言:引入主题,引起读者兴趣,提出问题或者观点。
可以使用引语、引用事实、引用数据等方式,用引人入胜的语言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 论点和论证:论点是作者对问题的观点或者立场,是整篇议论文的核心。
论证是用来支持论点的依据、证据和分析。
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1) 举例法: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证明论点。
举例应具体、具备代表性,能够支持论点,增强说服力。
(2) 比较法:通过对比两种事物,论证自己的观点。
比较可以从相同点上比较,也可以从不同点上来比较。
(3) 分类法:将问题分成几个方面或者几个层次,逐一论证,最后总结。
分类法可以使文章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4) 引证法:引用名人名言、研究报告、统计数据等,用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引证时要注明出处,确保信息可信。
(5) 归纳法和演绎法:通过具体事实和个别情况的推断来论证观点,称为归纳法;通过普遍原理推断个别情况的方法,称为演绎法。
3. 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重申论点,并给出解决问题或者展望未来的建议。
二、写作技巧1.明确观点和立场:在写议论文之前,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观点要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2. 精确用词:选择准确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用词精确可以增强说服力。
避免使用模糊词汇和形容词过多的修饰语。
3. 逻辑清晰:文章要有良好的逻辑结构和条理,段落之间要有过渡句,使文章流畅连接。
分段可以根据不同的论点或者证据来进行。
4. 注重语言风格:议论文可以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对比、比喻等,提高文章的艺术性。
但要注意不要过度夸张和花哨,保持文章的客观性和严谨性。
5. 引用有力的证据:为了增加说服力,可以引用名人名言、研究报告、统计数据等权威证据。
议论文的写作结构与开头技巧

议论文的写作结构与开头技巧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学术写作形式,通过论述自己的观点或观点的支持来解决问题或引起读者的思考。
为了使议论文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需要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写作,并使用恰当的开头技巧吸引读者的注意。
一、议论文的写作结构1. 引言:引言部分用来引入话题,概述作品主要内容,提出问题或者引发争议。
它应该具有吸引人的特点,使读者对文中的论题产生兴趣。
可以采用引用、提问、讲故事等方式,但要确保切题、简洁明了。
2. 主体段落:主体段落是论述观点、陈述论据和进行分析的部分。
通常可以分为两到三个段落,每个段落阐述一个主题或者一个论据。
每个段落的开头应该明确表达主题,并提供一两个论据或者例子支持自己的观点。
同时,段落之间应该有条理的过渡,使文章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3. 反驳段落:反驳段落是对可能存在的异议或对立观点进行分析和批判的部分。
在这一部分,可以采用对比、对立等方式,有理有据地提出你的观点为什么更加可信。
同样,段落之间要有过渡,确保文章的连贯性。
4. 结论:结论是总结全文观点和论证的重要部分。
要回顾论文的主要观点和提供的理由,并给出一个简明扼要的结论。
可以对问题进行概括性陈述,或者提出进一步的讨论和建议。
二、开头技巧1. 引用:引用名人名言、权威数据或相关研究的观点,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并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2. 提问:以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开头,激发读者对话题的兴趣,并促使他们继续阅读以寻找答案。
3. 讲故事:通过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或经历,与话题相关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你要讨论的问题,并引发共鸣。
4. 提供背景信息:简要介绍与议论主题相关的背景信息,帮助读者对话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你的观点。
5. 引出争议:直接提出与话题相关的争议点,让读者知道你将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三、写作技巧注意事项1. 逻辑性:确保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每个段落都应有明确的主题句,以及有效的过渡句连接上下文。
议论文写作结构与技巧

人与人是如此的不同。 人与人是如此的不同。信手翻着宋人话本 碾玉观音》 不由得这样想。 《碾玉观音》,不由得这样想。话本的开头是 这样的疑问, 春已归去, 这样的疑问,“春已归去,不知哪搭儿是春住 王观说,春是到江南去了, 处?”王观说,春是到江南去了,“若到江南 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苏小妹说, 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苏小妹说,春是被带 走了, 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走了,“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还有苏轼说、秦观说、黄庭坚说……王安石倒 还有苏轼说、秦观说、黄庭坚说 王安石倒 是承认,二十四番花信风罢了,春自然也走了。 是承认,二十四番花信风罢了,春自然也走了。 春归何处?引得这些词人话语纷纷。 春归何处?引得这些词人话语纷纷。其实他们 都对,诗人有诗人的天地,对万物莫不有自己 都对,诗人有诗人的天地, 的理解。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的理解。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同的人对世 界自然有不同的理解,丰富的答案。 界自然有不同的理解,丰富的答案。
议论文的结构 与 议论文写作技巧
主要表现为: 议论文不像议论文 主要表现为: 议论文结构不合体。如开头不提出论点, 1、议论文结构不合体。如开头不提出论点,中 间只写几个论据,而不分析,更没有分论点;甚 间只写几个论据,而不分析,更没有分论点; 至在列举论据时, 至在列举论据时,还出现了大量的语言描写和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 思路不合逻辑。 2、思路不合逻辑。如开头提出的议论文论点 干什么事都要三思而行” 按逻辑思路, 是“干什么事都要三思而行”,按逻辑思路,接 下来的论证应主要围绕“为什么要三思而行” 下来的论证应主要围绕“为什么要三思而行” 来展开,即三思而行的重要性, 来展开,即三思而行的重要性,或者三思而行能 够带来的好结果; 够带来的好结果;但是有的学生却重点在写 三思而行是什么” 让人感到别扭。 “三思而行是什么”,让人感到别扭。 3、议论文论点和议论文论据之间缺乏必要的 粘连,即通常所说的有述无论 有据无析。 有述无论, 粘连,即通常所说的有述无论,有据无析。
语文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与写作技巧

语文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与写作技巧议论文是高中语文考试中常见的文体之一,它不仅要求我们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还需要有条理地展开论述。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语文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一、基本结构语文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论述和结论三个部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部分的写作要点。
1. 引言引言是整篇议论文的开端,需要引入话题并引起读者的注意。
在引言部分,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引人入胜的事例、问题或名言,来激发读者的兴趣,为后续的论述打下基础。
2. 论述论述部分是整篇议论文的核心,我们通过展开合理的论证和辩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在论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的观点:我们的观点应该明确,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我们组织论述。
同时,观点应与题目紧密相关,并能够引发辩论。
(2)合理的论证:我们需要运用丰富的知识和事例进行论证,使得观点更有说服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引用专家的观点或相关研究结果来支撑论述。
(3)条理清晰:在论述过程中,要注意条理清晰。
可以将观点分成几个方面,逐一进行论述。
每个方面的论述要有逻辑性,避免从一个问题跳到另一个问题,使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观点。
3. 结论结论部分是整篇议论文的总结,需要简洁明了地概括我们的观点,并强调其重要性。
结论可以结合前面的论述进行再一次的总结,同时也可以提出一些启示或建议,使得整篇文章更具价值。
二、写作技巧除了以上的基本结构,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写作技巧,使得议论文更加出彩。
1. 合理运用例证和事实在议论文中,我们可以使用例证和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证可以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或具体的事例,通过引用来自可信源头的数据或实例,我们的观点将更加有说服力。
2. 运用比喻和修辞适度的比喻和修辞可以使得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引起读者的共鸣。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解释抽象的概念,或者使用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具有感染力。
3. 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优美性作为语文议论文的高级形式,我们需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优美性。
语文学案议论文的结构与写作技巧

语文学案议论文的结构与写作技巧议论文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经常要写的一种作文形式,要求学生针对某个主题或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阐述。
正确的结构和写作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书写议论文,下面将从结构和写作技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包括引入段、论点段落、论证段落和结论段。
1. 引入段引入段是整篇议论文的开端,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出本文要讨论的主题或问题,可以采用引言、问题引入等方式。
例如,如果写一篇关于"是否应该延长学生的寒暑假"的议论文,引入段可以是:"随着学校教育的变革,是否应该延长学生的寒暑假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2. 论点段落论点段落是对主题或问题进行具体观点或立场的陈述,一般在全文中出现2-3个论点,每个论点都需要提出明确的主题句,并进行合理的论证。
以延长学生寒暑假为例,可以提出以下论点:"延长学生寒暑假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 "延长学生寒暑假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 "延长学生寒暑假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3. 论证段落论证段落是对每个论点进行详细的论证和阐述,可以通过列举事实、引用数据、举例等方式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运用语言表达技巧使论证更加有力。
如对于论点"延长学生寒暑假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可以列举一些学生在学期间面临的压力,如课业负担、考试压力等,并举例说明延长寒暑假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放松休息的时间。
4. 结论段结论段是整篇议论文的总结和呼应,可以再次强调自己的立场或观点,并简明扼要地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对于延长寒暑假的议论文,结论段可以是:"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延长学生寒暑假是有益的,它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二、议论文的写作技巧1. 语言要准确简练在写议论文时,要选择准确恰当的词汇,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语言表达。
高中议论文的结构与议论文写作技巧

高中议论文的结构与议论文写作技巧高中议论文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论点提出、论证、反驳和总结五个部分。
1. 第一篇:论述问题引言部分:引入话题,概述论述的内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论点提出:明确阐述自己的观点或立场,提出论证的中心思想。
论证部分:列举事实、数据、案例等证据,用逻辑推理和分析论证支持自己的观点。
反驳部分:针对可能的对立观点进行反驳,逐一解答或反驳反对意见,增强论点的可信度。
总结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重申自己的观点并强调其重要性或价值。
2. 第二篇:劝说读者引言部分:通过引入一个广为人知或引人关注的事例或问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论点提出: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为什么这个观点是重要或值得关注的。
论证部分:通过提供合理的证据、引用权威的专家观点、使用有说服力的逻辑等手段来支持观点。
反驳部分:预测并反驳可能的对立观点,尽量消除读者的疑虑或顾虑。
总结部分:总结自己的观点,强调观点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呼吁读者采取行动或改变态度。
3. 第三篇:探讨利弊引言部分:引入讨论的主题,指出该主题的重要性和争议性。
论点提出: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解释为什么存在争议或不同的观点。
论证部分:列举利弊因素,用事实、数据、专家观点等证据对这些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估。
反驳部分:对可能的反对观点进行反驳,并提出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法。
总结部分:总结观点,强调利弊的平衡和珍惜,呼吁读者在利弊之间做出明智的选择。
高中议论文写作技巧:1. 确定明确的观点或立场,避免模棱两可。
2. 使用客观、准确的事实和数据来支持观点,增强论证的可信度。
3. 引用专家的观点或研究结果,体现自己论述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4. 运用逻辑推理和辩证思维,构建有条理的论证过程。
5. 针对可能的反对观点,进行合理且有力的反驳,并提供解决方法或解释。
6. 使用恰当的例子、比喻和引用,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7. 注意适当引用和注释资料,避免抄袭和科研不端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的结构与议论文写作技巧近几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发现这样两个有意思的现象:一是绝大多数考生写的是议论文,二是绝大多数的议论文不像议论文。
主要表现是:1、议论文结构不合体。
如开头不提出论点,中间只写几个论据,而不分析,更没有分论点;甚至在列举论据时,还出现了大量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2、思路不合逻辑。
如开头提出的议论文论点是“干什么事都要三思而行”,按逻辑思路,接下来的论证应主要围绕“为什么要三思而行”来展开,即三思而行的重要性,或者三思而行能够带来的好结果;但是有的学生却重点在写“三思而行是什么”或者“怎样三思而行”,让人感到别扭。
3、议论文论点和议论文论据之间缺乏必要的粘连,即通常所说的有述无论,有据无析。
为此,笔者认为高中议论文,必须走好以下三步,即结构合体,思路入格,粘连有术。
一、议论文的结构合体议论文,分析事实,论证道理,当然要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这种思维规律反映在文章的外部形态上,就是具有一定体式的文章的结构。
怎样写议论文才算“合体”呢?一是根据议论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式,应当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或曰“引论”、“本论”、“结论”) 三大块构成。
“提出问题”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 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
二是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
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
这个“向度”有四个: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
一般情况下, 一篇中学生议论文作文,其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向度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展开即可。
但无论是从哪个向度展开, 其分论点之间都要形成一定的联系。
一般来说,有并列式、递(层)进式和对照式三种。
(一)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同一个向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
如果仅仅围绕一个向度写,那么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并列关系。
例如:议论文范文1——并列组合结构近些年来, 外来文化的冲击已经波及汉语, 于是有知道莎士比亚而不知道汤显祖的, 有见面就“哈罗”而不知说“您好”的, 有懂得镭射而不知何谓激光的……母语, 迫切需要我们捍卫了。
捍卫母语, 珍爱母语, 是我们的责任。
有人说: “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它的历史。
”的确, 作为文化主要载体的语言, 一旦丧失, 就断了历史,断了文化之脉。
汉语是世界上少有的能够沿用至今的语种之一, 它的强大生命力本身就是对其价值的最好证明。
汉语之于我们, 更是一种感情一种精神。
它连接起中华民族, 是每一个华人血管里流淌的血液。
面对国内高校重英语轻汉语的怪现象, 不少专家人士表示忧虑。
而国外逐渐兴起的汉学热, 只能让我们深刻反思。
一个没有语言的民族是不幸的, 而一个有语言却弄丢了的民族是可悲的。
发展国语, 净化母语, 是我们的使命。
毋庸置疑, 汉语必然而且应该与时俱进。
汉语只有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才能永葆生机。
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掌握汉语发展方向的问题。
徐寿当年引进西方科学, 特别是引进化学的时候, 系统地整理出一套元素命名, 至今仍使我们受益无穷。
相比之下, 当代科学界则逊色得多。
时常可见科学文献中出现连串的英文字母, 而在日常生活中放着“电视”不用而要用“TV”的就更加令人发指。
所谓“恐龙”、“粉丝”、“PK”,其实只是幼稚与浅薄, 而非时尚。
这是对汉语的亵渎。
捍卫母语 ,必须从还母语纯洁开始。
弘扬母语, 传承母语, 是我们的荣耀。
汉语要在世界语林立足, 需要华人的共同努力。
在这一点上, 坚持讲汉语的杨振宁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最近吵得沸沸扬扬的韩国江陵端午申遗事件已经凸现中国传统文化流失之严重, 不知下一场文化侵略的矛头是否会指向汉语?“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汉语从远古之河一路流来, 浸入我们的血液里。
昨夜梦魂里有诗人吟唱, 血脉里翻滚着长江黄河的波涛。
显然, 这篇议论文范文中的三个分论点“捍卫母语,珍爱母语,是我们的责任”、“弘扬国语, 传承母语,是我们的使命”、“发展国语,净化母语,是我们的荣耀”,就是典型的并列组合。
(二)层进式基本结构: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1论述了“为什么”后,进一步指出“怎么样”。
例一:《谈克制》中心论点:要克制。
(1)为什么要克制?在广泛的人际关系中,随时保持克制的态度能够创造和谐的气氛,顺利进行交往,有效解决问题。
当人们发生利害冲突时,克制常可以显出其独特的魅力。
(2)怎样做到“克制”?沉默,是克制的妙法。
2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
例二:《十九年的启示》(1)晋文公逃亡奔波十九年,磨练了意志,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政治才干,成为五霸之一。
西汉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在北海牧羊十九年,备受煎熬仍然手持汉节。
司马光花了十九年的时间才写成《资治通鉴》。
归纳:崎岖本是征人路,怀志无须怕磨难。
(2)在建设四化的管理征途中,艰难困苦在所难免,有志者应不怕磨难。
【范文借鉴:】贵在坚持有两个人结伴横过沙漠。
至腹地,一人中暑了,又没水喝,不能行动。
同伴给他一支手枪,五颗子弹,嘱咐他过了三小时后,每隔一小时鸣一枪,以让他能辨别方向,回来会合。
过了8小时,同伴提着满壶清水带着骆驼商旅循枪声找来。
结果只见到一具尸体,其头部被一颗子弹穿透了,手枪和五个弹壳草散落在死者周围。
他自杀了,没有坚持到还有被救希望的最后一刻。
他的沙漠之旅的悲剧结局,从反面向人们提出了一个警示:坚持,再坚持。
(定向引述材料,提出本文中心。
)不论做什么事情,可以说没有坚持就没有成功。
因为无论大小事情,从开始到终结都有一个过程,只有把全过程都按规定完成了,才是成功。
不坚持就意味着半途而废,就必然到达不了成功的终点。
大事要坚持,小事要坚持;耗时长的要坚持,耗时短的也要坚持。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打了8年,解放战争打了3年,没有坚持就没有胜利;每个人的学业,小学6年,中学6年,有的上了大学还需4年,没有坚持就不能毕业。
不说这些大事,就说简单的,如烧一壶开水,需要5分钟你烧了3分钟就熄火,春天去踏青,要走10里,你走了8里就回程,开水喝不上,美景也赏不成。
(初论坚持的重要意义。
先说事理,再举例子。
选例有大有小,综合起来就能说明所有的事。
)坚持,在接近成功的最后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因为越接近成功越艰难;二是因为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如果因不坚持而失败,前功尽弃,尤为可惜。
水烧到了99度,不坚持就不能沸腾;万米赛跑,跑了9999米不能计算成绩。
这位沙漠探险者,已经熬过8个钟头,放弃了最后的坚持,终成戈壁冤魂。
我们看过女排惊心动魄的世界比赛,她们在0∶2失利、第三局又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靠了坚持到最后的精神,反败为胜,结果以3∶2夺得胜利;也看到过以2∶0领先,又先得14分把对手逼到绝境的情势下因没有坚持拿到最后1分,结果痛失战机。
欢笑与泪水,荣誉与失落,都只隔着一层障碍--坚持。
面临险恶,坚持有时能化险为夷,绝处逢生;面临顺境,大意则功败垂成,痛失荆州。
坚持可贵,在危险中坚持更可贵,在最后关头坚持,则是最成熟的表现。
只有坚持,才没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遗憾。
(这一段把论证推进一层:从一般地说坚持,说到在危险情境和最后关头要坚持。
)坚持是对人的意志力的考验,坚持靠希望来支持。
没有毅力就无法坚持。
中途生厌倦,见异思迁,改弦易辙,当然无坚持可言。
在时间和艰险的考验面前,第一批被击倒的就是那些意志薄弱者。
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道理。
而一旦失去了希望,就等于砍倒了坚持的双腿,意志再强也得倒下。
这位沙漠探险者,在放了最后一枪后,他觉得再也没有招来同伴的希望了,死神逼来,生机断绝,与其多受一阵煎熬再死去,不如自杀快捷而少痛苦,他是在泯灭了希望以后才出此下策的。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把至于险远的条件归纳为志、力、物,他把“志”放在极重要的位置。
这里的“志”是心理、意志的总和,希望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竞技没有希望争先了,也就失去了坚持的力量,有的人会逃下阵来;高考,没有录取的希望了,有的同学就放弃努力……人总是在希望中生存,为希望而奋斗。
一旦绝望,坚持就失去了精神的支柱。
谁要不屈不挠地坚持,就必须充满信心和希望,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作百分之百的努力。
(再推进一层,论证坚持从何而来。
两个源:一是意志力,一是希望。
)播种希望,收获坚持,播种坚持,收获胜利。
(简短作结,概括有力。
)(三)所谓对照式,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
其优点是结构简洁,论证充分,容易上手。
最简单的对照式是在提出观点后,一段从正面论证观点,一段从反面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还有一种对照式结构是在正面进行论述或者摆出论据后,紧接着用转折或者假设的方式从反面展开论述。
例如:【基本结构】:1、在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2、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进行结论。
它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事非,或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
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
议论文范文2——对照式结构镜乃一种语言, 买一面好镜则买来了“忠言”, 也许它“逆耳”, 却“利于行”。
如果当初齐威王没有接受邹忌的讽谏, 又怎么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呢?如果当初唐太宗没有接受魏征的劝告, 又怎么能获得“贞观之治”的局面呢?他们懂得“买来”了“逆耳之言”这面镜子, 则买来了天下, 胜过百万黄金所能换取的东西。
然而, 不会买者亦有之, 商纣王不愿买来广开言路、善纳忠言的国策, 以致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于火海的下场; 项羽不愿要从谏如流、接纳忠言的忠臣, 以致落得个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的悲剧。
不会“买镜”的人终究不能成功。
这段议论文范文中, 以“然而”为界, 前面举的齐威王、唐太宗两个例子, 是从正面论述, 后面举了商纣王、项羽两个例子, 是在从反面论述, 这也是对照式结。
1正反对比: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或顺序相反)。
例一:题目:《有感于五十年前的今天》中心论点:不团结就要被欺侮。
正面:内耗惨重,一盘散沙,致使泱泱大国惨糟日寇蹂躏。
反面:全民族空前团结,打败了侵略者,使我们的民族获得了新生。
总结:只要我们能够精诚团结,就永远不会受人家欺侮。
例二:题目:《苦难是一种财富》中心论点:苦难是一种财富。
正面:人需要苦难,需要苦难的磨练。
(勾践卧薪尝胆)反面:温室的幼苗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可以联系现实生活材料)总结:苦难能磨练出坚强的毅力的超人的勇气。
【例文】:在人生的岔路口没有人在笔直的大路上迷路,让我们失去方向的都是岔路,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决定我们是否迷失的,是我们心灵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