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计划

合集下载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方案解析一、实验名称: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实验器材:光聚座(支架)、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实验步骤:1、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纸屏放在光聚座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调整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2、调节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能在纸屏上看到蜡烛的像。

3、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像的变化。

4、研究:对比每次成像后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变化,像的大小变化,像的位置的变化。

实验现象:在纸屏上看到一个倒立的蜡烛的实像。

实验结论:(1)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2)当凸透镜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3)当凸透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二、实验名称:鼓膜作用的模拟实验实验器材:纸筒(长约15厘米、直径约3厘米)、橡皮模、橡皮筋、火柴(棉球)、细线、小镜子。

实验步骤:1、把纸筒去掉底当外耳道;在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块橡皮膜,绷紧后用橡皮筋固定,当作鼓膜;把一根火柴棍系在细线上,并固定在橡皮膜的中央。

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棍的现象。

2、将橡皮膜扎破,再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棍的现象。

实验现象:1、声波通过纸筒传到橡皮膜上,引起振动,带动着火柴棍跳动起来。

2、橡皮膜破了不能形成振动,不能带动着火柴棍跳动。

实验结论:我们听到声音是因为鼓膜振动产生的。

三、实验名称:体验嗅觉和味觉的相互影响实验目的:体验嗅觉和味觉的相互影响实验器材:眼罩、苹果、橙子等实验步骤:1、蒙上眼睛,品尝苹果的味道。

2、嗅橙子的同时吃苹果,感受苹果的味道。

3、两次吃苹果时,味觉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第一次吃苹果味道甜甜的,第二次吃苹果味道比第一次淡。

实验结论:嗅觉器官指的主要是鼻子,而味觉器官主要指的是舌头,当嗅橙子与吃苹果同时进行时,从人体感觉上来讲嗅觉就会影响到味觉。

四、实验名称: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实验目的:感受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

实验器材:眼罩、棉棒等。

2024年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2篇)

2024年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2篇)

2024年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第一课:光的传播和反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和反射现象,了解光的传播规律。

实验步骤:1. 准备一条直尺、两个小凸透镜、一个导光板、一只小灯泡。

2. 将直尺竖立起来,将小灯泡放在直尺的一侧。

3. 用一个小凸透镜将光聚焦到导光板上,导光板上的光会继续传播。

4. 用另一个小凸透镜在导光板上方放置,观察到光会被小凸透镜反射回去。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发现,光在直尺中传播时没有发生弯曲现象,而在小凸透镜处发生了反射现象。

说明光会按直线传播,在遇到透明介质时可能发生折射,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可能发生反射。

第二课:水的沸腾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水的沸腾规律。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锅、一瓶纯净水和一个温度计。

2. 将锅放在炉子上加热,将温度计放入水中。

3. 当水温超过100摄氏度时,观察到水开始沸腾,有气泡冒出来。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发现,水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升温,当温度超过100摄氏度时就会开始沸腾,水中会产生气泡并冒出来。

说明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当水中的温度达到沸点时,液体开始变成气体,形成水蒸气。

第三课:电的传导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电的传导现象,了解电的传导规律。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电源、一个导电线、一个灯泡和一个开关。

2. 将灯泡、导电线和开关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电路。

3. 打开开关,观察到电流从电源开始传导,灯泡亮起来。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发现,当电路闭合时,电流会从电源开始传导,经过导电线流向灯泡,并使灯泡亮起来。

说明电流会沿着导电线传导,电能会转化为光能使灯泡发光。

第四课:空气的膨胀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空气的膨胀现象,了解空气的膨胀规律。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玻璃瓶、一块橡皮膜和一只打火机。

2. 将橡皮膜拉紧覆盖在玻璃瓶的口上。

3. 使用打火机加热玻璃瓶的底部,在瓶内产生热空气。

(2024更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总览

(2024更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总览

(2024更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
学实验总览
一、实验概述
本册书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来更深入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我们选用了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共安排了10个实验,涵盖生物、物理、化学等多方面知识。

二、实验列表
以下是本册书的所有实验项目,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

三、实验注意事项
1. 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应严格遵守实验规程,注意安全。

2. 在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现象,认真记录数据,积极参与讨论。

3. 实验完毕后,应将实验器材整理干净,放回原位。

四、实验评价
本册书实验评价将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观察分析、讨论交流等方面的表现。

五、实验建议
1. 建议老师在实验前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老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观察现象,分析问题。

3. 实验结束后,老师应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巩固实验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以上就是本次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总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有疑问,欢迎随时提问。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计划(7篇)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计划(7篇)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计划(7篇)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计划1一、教材分析本学期科学教材主要安排的科学实验有八个,其中,分组实验有:第3课《馒头发霉了》,第5课《蜡烛的变化》,第6课《食盐和水泥》第10课《距离和时间》,第20课《蚯蚓找家》,演示实验,分别是:第7课《铁生锈》,第8课《牛奶的变化》中,第14课《白天与黑夜》既是演示实验又是分组实验。

二、学生分析六年级共有七个班。

这些学生不仅喜欢学习科学,而且特别喜欢做实验,从上学期的实验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能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写实验记录,并能进行自主实验。

但也有个别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放不开手脚,甚至不敢参与实验。

本学期还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指导。

三、实验目的1、教会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体味实验的乐趣。

2、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

3、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等能力。

4、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知识素质和智能素质。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观察和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实验措施1、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

2、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探究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填写实验报告,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3、加强观察和实验,充分利用仪器和器材,让学生参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4、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

五、实验安排周次、实验内容、备注第二周3课《馒头发霉了》分组第四周5课《蜡烛的变化》分组第四周6课《食盐和水泥》分组第七周7课《铁生锈》演示第七周8课《牛奶的变化》演示第八周10课《距离和时间》分组第十三周14课《白天与黑夜》演示并分组第十六周第20课《蚯蚓找家》分组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计划2一、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同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一、实验目标本科学实验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小学六年级学生培养科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实验内容本科学实验教学计划将涵盖以下内容: 1. 实验一:探究光的传播 2. 实验二:研究气体的流动 3. 实验三:观察动物细胞 4. 实验四:研究水的循环过程三、实验目的和原理1. 实验一:探究光的传播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的原理和特性。

实验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或介质中传播,具有直线传播和反射折射的特性。

2. 实验二:研究气体的流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气体的流动原理和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气体的流动遵循流体力学原理,可以通过实验观察气体流动的速度、方向和压力等特性。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动物细胞的结构和特性。

实验原理:动物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4. 实验四:研究水的循环过程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实验原理:水的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下水的循环等过程,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水的不同形态和变化过程。

四、实验步骤和方法1. 实验一:探究光的传播实验步骤: - 将一个光源放置在一个封闭的黑暗室内。

- 在黑暗室内设置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直线、凹面镜、凸透镜等。

- 观察物体对光的传播的影响,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2. 实验二:研究气体的流动实验步骤: - 准备一个封闭的容器和一定量的气体。

- 在容器上设置不同形状的孔,如圆孔、方孔等,以及可控制的压力差。

- 观察气体在不同形状孔的流动情况,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步骤: - 准备显微镜和动物组织样本。

- 将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调整合适数目,观察动物细胞的结构。

- 记录下观察到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细胞结构的特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案一、第一章:力的作用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效果,能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教学内容(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方向:力总是有一个方向。

3. 实验设计(1)力的作用效果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观察力的大小对物体形状的影响;用球拍打击乒乓球,观察力的大小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2)力的方向实验:用绳子拉动物体,改变力的方向,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

二、第二章:热的现象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热的概念,知道物体的温度变化与热量传递的关系。

(2)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热传递的规律,能用热量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教学内容(1)热的概念:热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程度。

(2)温度与热量的关系: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3)热传递的规律: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3. 实验设计(1)热量传递实验:用火加热物体,观察物体温度的变化。

(2)热传递规律实验:将热水和冷水混合,观察热量的传递方向。

三、第三章:光的现象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概念,知道光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

(2)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光的传播规律,能用光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教学内容(1)光的概念:光是一种电磁波,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

(2)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通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3. 实验设计(1)光的传播实验:用激光笔照射物体,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2)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用镜子反射光,用透镜折射光,观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四、第四章:声音的现象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探索科学奥秘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研究计划

探索科学奥秘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研究计划

探索科学奥秘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研究计划探索科学奥秘——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研究计划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乐趣体验。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实验研究计划,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来探索科学的奥秘,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项目。

本文将介绍一个适用于小学六年级的科学实验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选择实验主题在科学实验研究计划开始前,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实验主题。

这个主题应当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符合小学六年级的知识范围和实验条件。

建议的主题之一是“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学生们可以了解温度对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并探索生活中温度变化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第二阶段:制定实验方案在确定实验主题后,接下来需要制定实验方案。

科学实验的步骤是有条理的,而且需要严格遵循科学原则。

以下是一个简单实用的实验方案示范:实验标题:不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材料:若干相同种类的植物、盆栽土壤、水、温度计、温室等。

步骤:1. 准备植物和容器:从苗圃或花店购买相同种类的植物,确保它们在实验开始时具有相似的生长状态。

根据植物数量准备相应数量的容器,并将盆栽土壤放入容器中。

2. 确定实验组与对照组:将植物分成两组,一组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

实验组的植物将暴露在高温环境中,而对照组将暴露在常温环境中(温度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3. 定期测量温度:每天用温度计测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温度,记录数据并用折线图表示。

4. 定期观察植物生长状况:每天观察并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高度、叶片数量等因素。

5. 结果分析与总结: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植物生长情况,总结不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第三阶段:实施实验计划在制定好实验方案后,即可开始实验。

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需遵守以下几点:1. 安全第一:确保实验环境安全,如无需使用危险物质,则不要引入危险物质。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5篇)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5篇)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通用5篇)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教学规划1一、教材分析六年级科学教材本学期主要安排的科学试验有两个,其中,分组试验一个是:第四课《通电的线圈》,讨论线圈的特性。

二、学生分析六年级共有学生97人,这些学生不仅喜爱学习科学,而且特殊喜爱做试验,从上学期的试验状况看,大局部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展试验探究,能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写试验记录,并能进展自主试验。

但也有个别学生在试验过程中放不开手脚。

甚至不敢参加试验。

本学期还应当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指导。

三、试验目的1、教会学生正确的试验方法,体会试验的乐趣。

2、使学生有效地把握学问,主动探究新学问。

3、培育学生的力量,包括试验设计、操作、观看、记录和整理资料等力量。

4、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特殊是学问素养和智能素养。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观看核试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试验措施1、课前教师要充分预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试验过程。

2、指导学生做简洁的探究试验,制定试验规划,填写试验报告,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3、加强观看和试验,充分利用仪器和器材,让学生参加观看和试验活动,从而获得学问,熬炼力量。

4、师生共同开拓科学教学园地,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试验条件。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教学规划2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加强观看和试验,注意对学生进展提出问题、猜测结果、制定规划、观看、试验、搜集证据、表达沟通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试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习科学学问,把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育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二、目标措施1、加大试验教学力度伴随着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试验基地师训规划课题的开展,我校的试验教学也加大了力度,依据新的配备标准补充了仪器,保证了科学课的充分开展,在教学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切实把精力放在指导试验教学讨论上。

2、扎实开展试验教学《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育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教育要真正作到面对全体,为每一个学生供应适合自身进展的学习时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组
9
4.15——4.19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分组
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演示
13
4.22——4.26
观察白天的月相
演示
环形山成因的模拟实验
分组
15
5.13——5.17
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
分组
观察比较自来水和生活污水
分组
16-18
5.20——6.14
复习考试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实验教学计划表
演示
观察生物细胞
演示
5
3.26——3.30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组
观察白糖的变化
分组
7
4.2——4.6
寻找淀粉的踪迹
分组
8
4.9——4.13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分组
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分组
9
4.16——4.20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分组
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演示
13
4.23——4.27
观察白天的月相
演示
环形山成因的模拟实验
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
分组
观察比较自来水和生活污水
分组
16-18
5.19——6.6
复习考试
自制放大镜
演示
放大镜下的昆虫
分组
3
3.11—3.15
放大镜下的晶体
分组
做一个显微镜
演示
4
3.18——3.22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演示
观察生物细胞
演示
5
3.25——3.29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组
观察白糖的变化
分组
7
4.1——4.5
寻找淀粉的踪迹
分组
8
4.8——4.12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分组
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组
观察白糖的变化
分组
7
3.31——4.4
寻找淀粉的踪迹
分组
8
4Hale Waihona Puke 7——4.11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分组
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分组
9
4.14——4.18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分组
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演示
13
4.21——4.25
观察白天的月相
演示
环形山成因的模拟实验
分组
15
5.12——5.16
分组
15
5.14——5.18
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
分组
观察比较自来水和生活污水
分组
16-18
5.21—— 6.15
复习考试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实验教学计划表
学科科学年级六年级
周次
日期
实验名称
演示、分组
完成情况
1
2.25——3.1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分组
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观察
分组
2
3.4——3.8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实验教学计划表
学科科学年级六年级
周次
日期
实验名称
演示、分组
完成情况
1
2.27——3.2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分组
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观察
分组
2
3.5——3.9
自制放大镜
演示
放大镜下的昆虫
分组
3
3.12—3.16
放大镜下的晶体
分组
做一个显微镜
演示
4
3.19——3.23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学科科学年级六年级
周次
日期
实验名称
演示、分组
完成情况
1
2.24——2.28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分组
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观察
分组
2
3.3——3.7
自制放大镜
演示
放大镜下的昆虫
分组
3
3.10—3.14
放大镜下的晶体
分组
做一个显微镜
演示
4
3.17——3.21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演示
观察生物细胞
演示
5
3.24——3.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