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施用宁粮秸秆腐熟剂的效果
施用秸秆腐熟剂对稻草腐解速度及晚稻产量的影响

早稻收割后,将同一批次收割的秸秆用钏草机切断,还田量 300 kg/667m2,均匀平铺于田面。各处理作物秸秆量相同(处理1 除外),各处理常规施肥水平完全一致,施复合肥33.3 kg/667m\ 尿素 15 kg/667m\ 氯化钾2 kg/667m2,折纯N 11.9 kg、P2O5 3.3 kg. QO 6.2 kgo腐秆剂施用量2 kg/667m2,翻埋深度10 cm ~ 15 cm,田 间灌水5 cm - 10 cm深,移栽晚稻。 1.5田间管理
全钾 g/kg 13.3 14.2 14.4 15.3
2 1. 1
速效钾
mg/kg 53 61 66 71 18 10
缓效钾
mg/kg 147 142 155 167 20 25
CEC emo1/kg
14.2 14.8 15.8 16. 1 1.9 1.3
基金项目:国家农业部农技推广专项资金(农办财(2016) 39号) 作者简介:龙小恒(1964—),男,湖南常宁市人,大学学历,农艺
为验证秸秆腐熟还田项目中标秸秆腐熟剂产品实际应用效 果,研究秸秆还田施用腐熟剂对稻草腐解速度及晚稻产量的影 响,安排在板桥镇开展秸秆腐熟还田对比试验。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选择在板桥镇太星阳村某农户责任田。位置为东经 112.420646° ,北纬26.9515°。地块阳光充足,排灌方便,肥力 水平中等,前茬为双季早稻。土种灰泥田,耕层厚度20 cm,质地 粘壤。 1-2试验材料
各处理不同时期失重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第5天两个处理失 重率在30%左右,相差不大,秸秆腐熟程度无明显差异。第10天 处理3施用秸秆腐熟剂平均失重率达到46.6%,比处理2不施秸秆腐 熟剂(ck2)提高4.6个百分点。经方差分析两个处理失重率之间达 到5%水平上的显著性差异(F*=21.85>F0.05= 18.51 ),表明施 用秸秆腐熟剂处理腐熟效果显著。
水稻使用不同秸秆腐熟剂效果对比试验

水稻使用不同秸秆腐熟剂效果对比试验作者:朱贵根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6年第06期摘要:为了探索出适合潜山县秸秆利用的技术模式,选择适宜的腐熟剂产品进行示范推广,特进行了水稻田使用秸秆腐熟剂同田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施用秸秆腐熟剂能够提高耕地质量,起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关键词:秸秆腐熟剂;水稻;效果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86-03根据不同的秸秆腐熟剂品种同田对比试验,验证和评价不同种类秸秆腐熟剂的使用效果,从而筛选出适宜潜山县秸秆利用的技术模式和腐熟剂产品进行示范推广。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 2014年5月8日至10月7日在潜山县余井镇某大户农田安排油菜秸秆腐熟剂效果试验,该田块位于丘陵岗地,长春水库下游,地下水位1m左右,灌排条件良好,农田设施基本配套。
土壤为水稻土土类潴育型水稻土亚类紫砂泥田土种,黏壤土,耕层厚度18cm,容重1.27g/cm3,有机质23.105g/kg,全氮1.63g/kg,有效磷5.0mg/kg,速效钾106mg/kg,CEC值13.0cmol/kg,孔隙度52.08%。
1.2 供试材料单季水稻,水稻品种为广两优1128,用种量0.75kg/667m2,腐熟秸秆为油菜。
肥料为45%(N-P2O5-K2O=15-15-15)司尔特复合肥,46.4%尿素,12%过磷酸钙,60%氯化钾。
腐熟剂品种有6种不同品牌,分别为世纪牌、华隆牌、宁粮牌、联业牌、中农牌腐熟剂。
1.3 试验设计水稻田秸秆还田腐熟的腐熟剂效果试验共设9个处理,各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30m2,各处理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间设置包膜隔离埂。
处理1为常规施肥+秸秆+天象腐熟剂,处理2~6与处理1相比,仅腐熟剂不同,分别为世纪牌、华隆牌、宁粮牌、联业牌、中农牌腐熟剂,处理7:常规施肥基础上减少施用钾素10%+秸秆+腐熟剂1,处理8:常规施肥+秸秆,不加腐熟剂的自然态腐熟,处理9:常规施肥,无秸秆还田。
秸秆腐熟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总结

2015年第12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Nong Min Zhi Fu ZhiYou秸秆腐熟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总结吴明兴1何松银1胡宏亮2陆桂清2侯立志3熊江霞3(1.靖江市现代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靖江214500;2.靖江市作物栽培指导站,江苏靖江214500;3.靖江市耕地质量保护站,江苏靖江214500)科研◎试验报告[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1650(2015)12-0180-02为验证秸秆腐熟剂在水稻生产上应用的实际效果,根据省耕保站的试验方案要求,今年我们认真实施了秸秆腐熟剂在水稻上应用效果试验,为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进一步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设计试验地点设在斜桥镇海圩村5组和马桥镇九一村西花组。
土壤质地是中壤土,土种为油沙土,采用麦秸秆全量机械化灭茬还田模式,还田量在400公斤/亩左右,试验设3个处理(见表1),小区随机排列,重复三次,共9个小区,小区面积30平方米。
小区间筑埂,单排单灌。
其它农艺措施均一致。
表1、小麦秸秆全量还田配施腐熟剂试验处理设计两试验点前茬均为小麦,亩产量430公斤/亩左右。
供试作物品种为武运粳24号,基本苗1.75万穴/亩,纯氮21.4公斤/亩、五氧化二磷3.2公斤/亩、氧化钾6.4公斤/亩,氮:磷:钾为1:0.17:0.34,小区间筑埂,单排单灌。
其它农艺措施均一致。
斜桥点5月23日播种、6月5日撤施基肥及腐熟剂后旋耕灭茬进行全量还田,6月7日进行机插秧,10月26日收割;马桥点5月27日播种、6月7日撤施基肥及腐熟剂后旋耕灭茬进行全量还田,6月10日进行机插秧,11月1日收割。
2田间观测与分析内容试验实施前后均采集耕层(0-20厘米)土样,测定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理化指标。
利用失重率法定期测定秸秆腐熟程度,各小区割方收实产。
3结果与讨论3.1秸秆腐熟剂的催腐效果选取粗细与长度接近的作物秸秆,将其断成3厘米左右小段,每个试验点称重计50小袋,计算0天、10天、20天、30天秸秆腐熟情况,通过处理测定腐熟剂对秸秆腐熟的影响,利用失重率法测定腐熟度(见表2),结果表明:斜桥、东兴二个试验点均表现出,施用腐熟剂处理3的秸秆失重率与不施腐熟剂的处理2在同一时间比,均达到显著差异(见表3);从二个点二个处理5个点平均来看,施用腐熟剂失重率无论10D、20D及30D均比无腐熟剂处理高,且二个试验点失重率相近,施用腐熟剂与不施腐熟剂10天、20天、30天失重率:斜桥点增3.73、3.57、6.92个百分点,马桥点增3.73、3.17、6.43个百分点。
秸秆腐熟剂在水稻生产上应用效果试验研究

试验设 在马桥镇镇 北村 又盈组 进行 ,土壤 质地 是中壤 土, 土种 为油 砂土 , 采用麦秸秆全量机 械化灭茬 还田模式 , 还 田量在 3 5 0 k g / 6 6 7 r n ! 左右 。试验设 3 个处理 ( 见表 1 ) , 小 区随机排列 ,重复 3 次,小区面积 3 0 m 。
重率法 定期测定秸秆腐 熟程度 , 及时调查 水稻生育期 、 茎 蘖 动 态、产量结构 。 来自2 结 果 与 讨 论
2 . 1 秸 秆 腐 熟 剂 的 催 腐 效 果
结 果表明 ( 见表 2 ) ,施用腐 熟剂【 处理 ( 3 ) 】 的秸秆失 重 率与不施腐熟剂【 处理 ( 2 ) 】 在同一时 间相 比 ,均达 显著差异 ( 见表3 ) ; 从各 处理的 5 个采样点平 均值 来看 , 施用腐 熟剂的 秸秆失重率无论 1 0 d、2 0 d及 3 0 d均 比无腐 熟剂处理 高 , 说明使用秸秆腐熟剂在前期能有 效加快秸秆腐 熟。 2 . 2 不 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 的影响
注 : 玉米 价 格 2 . 4 9元 / k g,尿 素 1 9 6 0元 / t ,金 正 大缓
释肥 3 8 7 5元 / t( 1 5 5元 /包 4 0 k g /包 ) 、氯化钾 3 2 0 0元 /
处理 间产量差 异达极显著水 平 , 重 复间产量 未达显著水平 , 处理 ( 1 )与处理 ( 2 ) 、处理 ( 2 )与处理 ( 3 )间产量差异达 显著水平 ,处理 ( 1 ) 与处理 ( 3 )间产量 差异达极 显著水平 。
表4 产量方 差分析
注 -表 中数据 为 3次 重复 平均 值 , 下 同。
表3
不 同处理 对玉 米产 量构成 要 素的 影响 ( 核 心示范 区)
秸秆腐熟剂在水稻上的应用

2.2 合理施肥与合理灌溉合理施肥是水稻增产的有效途径。
追施返青肥,当新根长出6~9厘米时,可追施返青肥,每亩追施硫铵2公斤。
早施分蘖肥,水稻分蘖期主要是长根、长叶、长分蘖,是营养生长的主要时期,在分蘖始期追施氮肥,亩施尿素2~5公斤,最多不超过5公斤,施肥不可过晚,否则易引起徒长倒伏。
拔节后叶黄缺肥,应巧施穗肥,对提高每穗粒数效果显著,一般施用尿素2.5~5公斤,孕穗一般不再追肥,如孕穗末期茎叶发黄,呈早衰状态,可在出穗前15~18天施粒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2公斤,不要施肥量过大,引起贪青晚熟。
分蘖期做到浅水勤灌,适当晒田,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保证植株生长健壮有力。
水稻在分蘖期间,特别是有效分蘖期间,一般灌水深约3厘米,能提高地温水温,促进土壤养分分解,分蘖节处的光照和氧气充足,能促使分蘖的发生和生长,当有效分蘖期结束后,要灌深水,抑制分蘖发生。
生长过旺时,可结合排水晒田,控制生长,减少无效分蘖,防止倒伏。
长穗期灌好“养胎”水。
水稻幼穗分化期,如果缺水,幼穗首先受到影响,影响花粉粒正常发育,也影响养分向穗部运输,容易造成穗子短,粒数少,空壳多。
水分管理很重要,此时日照强,温度高,应适当加深水层,可控制水温,一般保持水层深6~9厘米。
结实期,合理灌溉,适时排水,在出穗扬花期间,田间仍需保持一定水层。
调节水温,提高空气湿度,以利于开花授粉。
灌浆期以湿为主,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1~2天,再灌一次水,可以达到以气养根,以水保叶的目的,利于灌浆,防止早衰。
蜡熟期采取以干为主的灌溉方法,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3~4天,再行灌水,后期收割前7~10天把水放干。
2.3 清除田间杂草及时清除稻田杂草,提高田间的通透性和光合作用,减少病原菌来源,减少病害发生。
同时,减少水稻的竞争者,使水稻生长更好,使能量更多地流向水稻。
水稻田的杂草以稗草最为常见,其他常见杂草有眼子菜、三棱草、牛毛草等。
秸秆腐熟剂在水稻上的应用崔永刚1,张丽莉1,栾 剑2,任海鹏2,孙 静3(1.庄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 庄河 116000;2.大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 大连 116000;3.辽宁沃地宝土壤修复研究院,辽宁 鞍山 114000)秸秆腐熟剂中的有效菌群在合适环境下能快速分解各种有机物和秸秆。
秸秆腐熟剂处理还田稻草效果研究

秸秆腐熟剂处理还田稻草效果研究摘要对秸秆腐熟剂处理还田稻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秸秆腐熟剂可加速秸秆腐烂,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以期为水稻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稻草还田;秸秆腐熟剂;效果近年来,随着机械收割的大力推进,机械收割后稻桩长、100%稻草全部被收割机碎烂还田,翻耕还田后稻草在发酵腐烂与二晚返青活蔸并进中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对水稻正常生长产生了不良影响。
笔者对秸秆腐熟剂处理还田稻草的效果进行研究,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供试水稻品种为美香粘。
腐熟剂为北京市圃园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科技微生物制品“圃园牌”有机废物发酵菌曲(秸秆腐熟剂)。
供试田块为中潴灰鳝泥田。
1.2 试验设计试验设2个处理,分别为:撒施秸秆腐熟剂30 kg/hm2(A);以不施秸秆腐熟剂为对照(CK)。
各处理小区面积均为800 m2,无重复。
行株距30 cm×12 cm。
1.3 试验实施6月22日播种,使用28 cm×58 cm×2 mm机插塑料专用育秧软盘育秧,用种量为45 kg/hm2;7月24日移栽(机插)、秧龄32 d、叶龄4.2叶,无分蘖,密度为27万蔸/hm2。
不同处理的栽培技术相同。
当早稻收割后先将稻草打碎、扒匀,均匀撒施,再进行翻耕整田。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机插后,大田定点、定株,每周五田间记录1次,记录叶龄、分蘖动态、农事操作及生长发育。
收割前取样,进行经济性状考查和田间实产验收。
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处理水稻成活率由表1可知,CK因秸秆还原物毒害导致死苗数高达17 280蔸/hm2、合计损蔸数23 241蔸/hm2。
CK死蔸率比处理A高289.2%。
二晚安全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2.2 生长性状调查分蘖始终、有效分蘖天数和成穗率由于受害程度不一而存在差异。
由表2可知,处理A的最高苗数较CK增加24万根/hm2,有效穗数增加了60万穗/hm2。
秸秆腐熟剂在水稻留高茬还田上应用效果探讨

科学试验Ke xu e s h iya n田间试验设计采用4个处理,3次重复,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以求得秸秆腐熟剂在新民地区水稻留高茬还田上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表现在对水稻生育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试验目的:在实践中了解掌握常规施肥情况下,应用秸秆腐熟剂的合理用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结论:在常规施肥的情况下,增施秸秆腐熟剂,可促进土壤里的有机物分解,在每亩3-9公斤腐熟剂用量范围内,施用量越大,呈现增产态势,亩用量9公斤腐熟剂的处理平均亩产量38.7公斤,增产率为5.93%,但从经济效益上来看,亩用量3公斤腐熟剂投入产出比最高为3.51。
因此,在当地推广应用,亩用量腐熟剂3公斤+尿素5公斤为宜。
1、试验基本情况介绍1.1供试土壤:草甸土肥力水平:中等1.2供试肥料:瑞元德有机物料腐熟剂,有效活菌数≥0.5亿/千克,尿素46%。
1.3供试作物:水稻品种:胜禾181.4试验时间和地点:试验时间:2018年4月—2018年11月试验地点:新民市兴隆镇邱家村1.5试验方案和方法:1.5.1试验处理试验安排4个处理:Ⅰ空白:常规施肥(不施腐熟剂和尿素)Ⅱ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每亩旋地时施腐熟剂3公斤+5公斤尿素。
Ⅲ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每亩旋地时施腐熟剂6公斤+5公斤尿素。
Ⅳ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每亩旋地时施腐熟剂9公斤+5公斤尿素。
1.5.2田间设计:试验设四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30平方米。
1.5.3施用方法:常规施肥:金正大缓释肥(26-11-11)50公斤,追肥:尿素10公斤。
在旋地时把腐熟剂和尿素按小区设计撒在田里,小区单排单灌。
其它按常规施肥管理。
1.6试验田间管理:本试验于2018年3月27日浸种,4月9日在本田高畦拱棚盘育苗,一心一叶期用98%恶霉灵稀释成3000倍液,每平方米3公斤浇灌防治立枯病和青枯病;4月24日机械旋耕整地,5月12日人工扬撒底肥,5月13日泡田,5月15日机械插秧,5月23日扶苗补齐苗,并用丁草胺密封除草,6月17日人工施分蘖肥,用“把多标”防治水稻二化螟,在7月下旬喷施“谷飞扬”防病防虫促早熟,于9月24日左右停止灌水待成熟,10月12日测产,10月20日室内考种。
晚造水稻施用腐熟剂秸秆还田试验总结

试验研究44NEW FARMERS新农民NO.23 2019晚造水稻施用腐熟剂秸秆还田试验总结郑许东(遂溪县黄略农业技术推广站,广东 遂溪 524335)摘 要:以两种不同品牌的腐熟剂为试验材料,研究施用腐熟剂稻秆还田对晚稻生长、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实施稻秆还田,再加施用腐熟剂,加速稻秆的腐解速度,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为水稻提供养分,对水稻增产较显著。
关键词:水稻;腐熟剂;试验;总结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腐熟剂分别为中农绿康腐熟剂和金葵子腐熟剂,压田的稻秆为早稻稻秆;供试水稻品种为博Ⅱ优15。
7月2日播种,7月6日压草,7月19日插植,10月30日收获,全生育期120天。
供试肥料统一采用单质化肥,分别为尿素46%、过磷酸钙16%和氯化钾60%。
1.2 试验设计本试验设四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30m2(7.5X4),机耕后耙平,然后修筑区间小田埂相隔,埂面覆盖塑料薄膜防止肥水渗透。
四个处理分别为:处理一:常规施肥+中农绿康腐熟剂(90g)+稻杆还田(18kg)。
处理二:常规施肥+金葵子腐熟剂(90g)+稻秆还田(18kg)。
处理三:常规施肥+稻秆还田(18kg)(不加腐熟剂稻秆还田区)。
处理四:常规施肥+无稻秆还田(空白对照区)。
1.3 试验方法(1)试验地点:设在广东省遂溪县黄略镇冷水村村前垌,农户:林秋。
试验田前作水稻,排灌方便,土壤类型页砂泥田,土壤肥力中等。
(2)播种日期:7月2日(3)压草日期:7月6日将切碎的稻秆施入处理一、处理二和处理三小区,并压入坭里;然后在处理一和处理二小区中施入腐熟剂;经沤水12天。
(4) 插植期:7月19日,施基肥后插秧。
(5)播植规格:20×20(cm)(6)施肥方案(见表1)(7)灌溉方式:各处理区单独排灌,前期适当深水回青,浅水分蘖,中期多露轻晒,后期一干一湿的排灌方式。
同时在田间肥水管理过程中,我们是同一天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5
9. 4
9. 6
9. 5
8 月 22 日
叶龄
茎蘖
10. 7
10. 5
10. 3
10. 2
10. 5
10. 5
9 月2 日 叶龄 茎蘖 12. 3 10. 6 12. 1 10. 8 12. 3 10. 9
注: 茎蘖数为平均每丛茎蘖数。
表2
不同处理水稻的经济性状及产量
处理
① ② ③
株高 穗长 有效穗 实粒数 空秕粒数 千粒重 产量
农技服务,2012,29( 3) : 285,288
责任编辑 胡先祥 责任校对 胡先祥
水稻田施用宁粮秸秆腐熟剂的效果
姚成意
( 安徽省桐城市大关镇农业站,安徽桐城 231400)
摘要 为了探索早稻秸秆还田施用南京宁粮秸秆腐熟剂的效果,进行了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 秸秆还田施用施腐熟剂能加快秸秆 腐熟速度,晚稻增产稻谷 480 kg / hm2 ,增产率 7. 9% 。 关键词 水稻; 秸秆还田; 腐熟剂; 效益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8421( 2012) 0动态
处理
① ② ③
8 月1 日
叶龄
茎蘖
7. 9
5. 0
7. 9
5. 0
7. 9
5. 0
8 月6 日
叶龄
茎蘖
8. 4
6. 3
8. 3
6. 1
8. 0
5. 9
8 月 11 日
叶龄
茎蘖
9. 2
7. 5
8. 9
7. 0
8. 7
6. 8
8 月 16 日
叶龄
茎蘖
10. 1
9. 7
通过早稻秸秆还田腐熟和对后茬晚稻作物的作用效果 试验,鉴定和评价该产品田间应用效果,为该产品的大面积 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1. 1. 1 供试腐熟剂。南京宁粮秸秆腐熟剂是一种粉状微生 物秸秆腐熟剂,由南京宁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1. 1. 2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设在桐城市吕亭镇新店村笪 贤友农户田块,土壤类型为河流冲积物发育而成的沙泥田。 耕层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 28. 3 g / kg,全氮 1. 36 g / kg,有效磷 5. 2 mg / kg,速效钾 81 mg / kg。 1. 1. 3 供试作物。供试水稻品种“皖稻 60”,双季晚稻,粳稻 类型。2011 年 6 月 28 日播种,7 月 26 日移栽,密度 37. 5 万 丛 / hm2 ,每丛 5 苗。 1. 2 试验设计 鉴定试验共设 3 个处理,各处理 3 次重复, 每个小区面积 30 m2 ,处理随机排列。处理①: 对照 1( 常规 施肥,无秸秆) ; 处理②: 对照 2( 常规施肥 + 秸秆,不加腐熟 剂的自然态腐熟) ; 处理③: 秸秆还田 + 腐熟剂( 常规施肥 + 秸秆 + 南京宁粮有机物料腐熟剂 30 kg / hm2 ) 。常规施肥为 试验田晚稻基施复混肥料( 10 - 8 - 7) 750 kg / hm2 ,尿素 150
2. 2 不同处理对水稻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从表 2 可以 看出,不同处理的水稻经济性状差异明显。水稻秸秆不还田 处理①每穗实粒数较少,秸秆还田施腐熟剂能促进水稻穗大
作者简介 姚成意( 1970 - ) ,男,安徽桐城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 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 2012-02-13
粒多。水稻秸秆还田不施腐熟剂处理②水稻结实率较低,秸 秆还田和施腐熟剂能提高水稻千粒重。秸秆还田加施南京 宁粮腐熟剂处理③稻谷产量高于秸秆还田不加腐熟剂的处 理②,增产稻谷 210 kg / hm2 。极显著高于秸秆不还田的处理 ①,增产稻谷 480 kg / hm2 ,增产率 7. 9% 。 2. 3 不同处理对水稻经济效益的影响 以当时价稻谷 3. 10 元 / kg,尿 素 2. 20 元 / kg,复 混 肥 1. 2 元 / kg,氯 化 钾 3. 5 元 / kg,尿素 2. 20 元 / kg,腐熟剂按 6 250 元 / t 计算经济效益。 各处理之间经济效益有一些差异。从表 3 可以看出,施腐熟 剂的处理纯收益最高。 2. 4 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秸秆还田能培肥地力。 从表 4 可以看出,早稻秸秆还田种植晚稻后有机质、速效钾、
cm cm 万 / hm2 粒 / 穗 粒 / 穗
g
kg / hm2
78. 6 17. 3 298. 5 88. 6 11. 1 24. 2 6 090. 0 cC
80. 9 17. 7 300. 0 90. 4 12. 1 25. 4 6 360. 0 bB
80. 8 17. 7 300. 0 91. 8 10. 6 25. 3 6 570. 0 aA
kg / hm2 ,氯化钾 90 kg / hm2 ,追施尿素 67. 5 kg / hm2 。总施肥 量: N、P2 O5 、K2 O 分别为 175. 5 kg / hm2 ,60. 0 kg / hm2 ,106. 5 kg / hm2 。 1. 3 还田秸秆养分含量 前茬为双季早稻,早稻秸秆还田 4 500 kg / hm2 ,栽植双季晚稻。早稻秸秆养分含量: 有机物 89. 26% ,全氮( N) 6. 45 g / kg,全磷( P2 O5 ) 1. 84 g / kg,全 钾 ( K2 O) 12. 32 g / kg。秸秆还田带入土壤养分量 N、P2 O5 、K2 O 分别为 28. 5 kg / hm2 ,9. 0 kg / hm2 ,55. 5 kg / hm2 。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处理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2. 1. 1 叶龄进展及茎蘖动态。水稻播种后 15 d 在秧田定株 观测叶龄进展,5 d 调查 1 次,7 月 25 日观测株移栽至试验 田,从 8 月 1 日开始,继续跟踪观测,叶龄每个处理 10 株。茎 蘖动态每处理调查 8 丛。从表 1 可以看出,水稻秸秆不还田 的处理①出叶速度和分蘖增长高于其他处理。水稻秸秆还 田不加腐熟剂的处理②,与加腐熟剂的处理③相比,前者的 出叶速度和分蘖增长前期略高,后期略低。可能是加腐熟剂 的处理秸秆腐熟分解速度快,对水稻生长影响提前,不加腐 熟剂的处理秸秆腐熟分解的速度慢,对水稻生长影响滞后导 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