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DCDC变换器设计

合集下载

双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

双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

双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能源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普及,电力电子技术在能源转换和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双向DC-DC变换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力电子设备,具有在宽范围内调节电压、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以及高效率的能量转换等特点,因此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微电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对双向DC-DC变换器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工作原理、拓扑结构、控制策略以及优化方法,以期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介绍双向DC-DC变换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阐述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重要作用。

接着,将重点分析几种典型的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包括其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适用场景。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包括传统的控制方法和现代的控制算法,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法。

本文还将关注双向DC-DC变换器的效率优化问题,研究如何通过降低损耗、提高转换效率来实现更高效的能量转换。

还将探讨双向DC-DC 变换器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电磁干扰、热管理、可靠性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总结双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双向DC-DC变换器的设计、优化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双向DCDC变换器的基本原理与结构双向DC-DC变换器,又称为双向直流转换器或可逆DC-DC变换器,是一种特殊的电力电子装置,它能够在两个方向上进行电压和电流的转换。

这种转换器不仅可以像传统的DC-DC变换器那样将一个直流电压转换为另一个直流电压,而且还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这种转换,即既可以实现升压也可以实现降压。

双向DC-DC变换器的基本原理基于电力电子转换技术,主要利用开关管和相应的控制策略,实现电源和负载之间的能量转换。

其核心部分包括开关管、滤波器、变压器以及相应的控制电路。

《2024年基于LLC谐振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LLC谐振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研究》范文

《基于LLC谐振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DC-DC变换器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中,基于LLC(L-C-C)谐振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因其高效率、低电压电流应力、软开关等优点,在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系统、储能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LLC谐振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及性能分析。

二、LLC谐振的基本原理LLC谐振变换器是一种采用电感(L)、电容(C)和电容(C)谐振的DC-DC变换器。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谐振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进行能量传递,通过调节谐振频率和输入电压来实现输出电压的稳定。

在LLC谐振变换器中,全桥电路用于实现能量的双向传递。

三、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设计3.1 拓扑结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主要由两个全桥电路、谐振电感、谐振电容以及整流电路等部分组成。

其中,两个全桥电路分别负责能量的输入和输出,通过控制开关管的通断来实现能量的传递。

3.2 设计步骤设计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时,首先需要根据应用需求确定输入输出电压范围、功率等级等参数。

然后,根据参数选择合适的电感、电容等元件,并确定谐振频率。

接着,设计全桥电路的开关管和控制策略,以保证能量的高效传递。

最后,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对设计进行优化。

四、性能分析4.1 效率分析LLC谐振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具有高效率的特点。

在谐振状态下,开关管的电压电流应力较低,损耗较小。

此外,软开关技术进一步降低了开关损耗,提高了整体效率。

4.2 稳定性分析该变换器具有较好的输入输出电压稳定性。

通过调节谐振频率和输入电压,可以实现输出电压的快速调整和稳定。

此外,双向全桥电路的设计使得能量可以在两个方向传递,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五、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为了验证基于LLC谐振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性能,我们搭建了实验平台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模型

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模型

频域分析法是通过分析系统的频率特性来评估其稳定性的方法。对于双向 DCDC变换器,可以通过绘制系统的频率响应曲线来分析其稳定性。在频域分析中, 可以通过调整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来改变系统的频率响应曲线,从而优化系统的 稳定性。
控制优化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验数据对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模型进行优化, 以实现更好的控制效果。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优化方法。
参考内容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电源在各种电子设备和电动车辆等领域的应 用越来越广泛。而软开关双向DCDC变换器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直流电源变换器, 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本次演示将介绍软开关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模型。
一、软开关技术
软开关技术是指在开关过程中,通过控制电压、电流或相位等参数,使开关 的损耗减小、噪声降低、电磁干扰减少,从而提高电源的效率和使用寿命。软开 关技术是实现高效率、高可靠性电源的关键技术之一。
3、控制算法的实现
控制算法是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模型的核心,用于实现系统的闭环控制。常 见的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在实现控制算法时, 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性能要求、控制精度、响应速度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 行调整和优化。
稳定性分析
稳定性是双向DCDC变换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需 要对控制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稳定性分析可以通过时域分析法和频域分析法等 方法进行。
1、参数调整
可以根据实验数据调整控制模型的参数,如PID控制中的比例、积分和微分 系数等,以优化系统的控制效果。此外,还可以调整滤波器的电阻和电容等参数, 以优化系统的响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控制策略,以满足不同的性能要求。例如, 在分布式电源系统中,可以选择功率因数控制策略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在电 动汽车中,可以选择能量管理策略来提高整车的续航里程和动力性能。

双向DC-DC变换器设计技术研究

双向DC-DC变换器设计技术研究

Research object is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ner in this paper.At first,comparing and analyzing some topological structures of the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ner.According to the
vehicle.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bidirectional Buck-boost DC-DC convener,I spread a serious of researchs on topological structures and its applications.
器,通过反并联的方式,然后切换这两个单元的能量的流动方向,完成能量的双向流动
【6J。如图1.1(b)。但是,实质上这样也不能达到能量双向流动的目的,本质也是能量
的单向流动,并且也不能满足小体积的要求。理论上,如果要让能量实现双向流动,可
以加上合理的控制方法,把单向DC-DC变换器中的单向开关和二极管改为双向变换开
design of t11is paper,I choose bidirectional Buck-boost DC-DC converter as main topological
structure,and anylise its model of small signal.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paper designing convener,I confirm the parameter of the converter,and anylise its open—loop
1.2.1双向DC-DC变换器的建模方法

锂电池化成用双向DC—DC变换器设计

锂电池化成用双向DC—DC变换器设计
f o r ma 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o n o f l i t h i u m ba t t e r y
Zh a ng Bi n, Li Ho n g ( F a c u l t y o f I n f o r ma t i o n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i r n g, Ni n g b o Un i v e r s i t y, Ni n g b o 3 1 5 21 1, C h i n a)
Ha r d war e an d Ar c h i t e c t u r e
锂 电池化成 用 双 向 DC — D C变换器 设 计
张 斌, 李 宏 ( 宁波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浙江 宁波 3 1 5 2 1 1 )
摘 要 : 针 对 锂 电 池 化 成 过 程 中 采 用 电 阻 放 电 带 来 的 大 量 能 量 浪 费 现 象 。设 计 了 一 个 双 向 DC— D C 变换 器 , 可 以 实现 化 成 放 电 能 量 的 高 效 回 收 。该 变 换 器 以 B u c k / B o o s t双 向 D C— D C 变 换 器 作 为 主 电
t h e c h a r g i n g a n d d i s c h a r g i n g f u n c t i o n o f l i t h i u m b a t t e y ,p r o s s e s s i n g t h e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h i g h c o n t r o l p r e c i s i o n a n d g o o d s t a b i l i t y .
p i r n c i p l e i s a n a l y z e d a n d t h e p r o j e c t d e s i g n i s g i v e n i n d e t a i l i n t h i s p a p e r .E x p e i r me n t a l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i s c o n v e r t e r c a n r e a l i z e

双向dcdc变换器设计的任务书

双向dcdc变换器设计的任务书

双向dcdc变换器设计的任务书任务书标题:双向 DC-DC 变换器设计1. 问题描述:在电力系统中,双向 DC-DC 变换器广泛应用于能量转换和电力的双向传输。

本项目旨在设计一个双向 DC-DC 变换器,实现直流能量的传输和转换。

2. 目标:设计一个工作稳定、高效和可靠的双向 DC-DC 变换器,满足以下要求:a) 能够在输入和输出电压不同的情况下实现双向能量传输;b) 输入电压范围:12V - 24V;c) 输出电压范围:5V - 15V;d) 输出电流范围:0-5A;e) 效率大于90%;f) 稳压精度:小于1%。

3. 设计要求:a) 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如反激拓扑、升压降压拓扑等;b) 综合考虑功率器件的选择,如 MOSFET、IGBT 等;c) 考虑电路的控制方式,如电流控制、电压控制等;d) 考虑保护电路设计,如过流保护、过温保护等;e) 进行稳压控制设计,确保输出电压稳定在指定范围内。

4. 设计步骤:a) 进行理论分析,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b) 进行电路参数计算和选择器件;c) 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和 PCB 布局设计;d) 进行模拟仿真,验证设计的性能指标;e) 进行实际电路搭建和调试;f) 进行实验测试,验证设计结果;g) 进行设计总结和改进。

5. 设计工具:a) 仿真工具:如 LTSpice、PSIM 等;b) CAD 工具:如 Altium Designer、Eagle 等。

6. 时间安排:a) 理论分析和参数计算:1周;b) 电路设计和仿真:2周;c) 实际电路搭建和调试:2周;d) 实验测试和设计总结:1周。

7. 成果要求:a) 设计报告,包括理论分析、仿真结果、实验结果、总结和改进;b) 电路原理图和 PCB 布局图;c) 仿真和实验数据。

注:本任务书仅为一个示例,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建模与调制方法的研究

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建模与调制方法的研究

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建模与调制方法的研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是一种常见的功率电子拓扑结构,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直流电-直流电转换。

它能实现双向能量流传输,具有高效率、高稳定性和快速响应的特点。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和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自身的非线性特性,其建模和调制方法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和挑战。

一、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基本原理与结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是由两个全桥逆变器和一个LC滤波器组成的,其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通过控制全桥逆变器的开关器件,可以实现能量的双向传输。

当需要从直流侧向交流负载供电时,将控制信号输入到逆变器,逆变器将直流电压转换成交流电压,并通过滤波器输出给负载;当需要将交流负载中的能量反馈到直流侧时,同样可以通过逆变器将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再通过滤波器输出给直流侧。

1. 传统建模方法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建模方法可以分为传统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

传统方法主要是基于电路方程的数学模型,包括控制部分和电气部分两个子系统。

电气部分的建模可以采用平均值模型、时域模型或频域模型等不同方法。

这些模型通常是基于理想元件和理想环境下的假设条件,不能完全准确地描述实际工作状况。

2. 深度学习建模方法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建模方法逐渐受到关注。

深度学习可以通过大量数据的学习和训练,构建出更为复杂和精确的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实际工作状况。

对于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建模而言,深度学习方法可以更好地处理其非线性特性和复杂动态响应,提高建模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传统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调制方法主要包括PWM调制和谐波消除调制。

PWM调制是通过调节逆变器的开关器件的占空比,控制输出波形的幅值和频率;谐波消除调制则是通过消除输出波形中的谐波成分,提高输出波形的质量。

基于深度学习的调制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调制精度和性能。

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研究与设计

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研究与设计

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研究与设计双向DCDC变换器是一种能够在不同电压和电流之间进行双向转换的电力转换设备。

它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系统和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等。

为了实现对双向DCDC变换器的有效控制,需要研究和设计合适的控制方法。

在研究和设计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它的工作原理。

双向DCDC变换器由两个单向DCDC变换器组成,一个用于升压(Boost)转换,一个用于降压(Buck)转换。

在升压模式下,输入电压较低,输出电压较高;在降压模式下,输入电压较高,输出电压较低。

因此,要实现双向转换,需要控制两个单向DCDC变换器之间的电流和电压。

一种常用的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方法是电流控制。

在这种方法中,通过测量输入和输出电流,使用比例积分控制器来调节开关管的占空比,以达到要求的电流转换。

通过控制占空比,可以实现高效率和稳定性的电流转换。

然而,电流控制方法在输入和输出电压之间提供有限的控制灵活性。

另一种常用的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方法是电压控制。

在这种方法中,通过测量输入和输出电压,使用比例积分控制器来调节开关管的占空比,以达到要求的电压转换。

通过控制占空比,可以实现稳定和精确的电压转换。

电压控制方法在输入和输出电压之间提供更大的控制灵活性,并能够适应不同负载条件下的电压要求。

除了上述的电流控制和电压控制方法,还可以使用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来控制双向DCDC变换器。

MPC方法基于数学模型,并使用未来的状态和输入信息来优化控制性能。

通过优化控制输入,可以实现更好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然而,MPC方法需要较高的计算量和较长的计算时间,因此需要高性能的控制器。

在设计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时,还需要考虑到其保护功能。

例如,过流保护可以通过监测输入和输出电流来实现,一旦电流超过设定值,控制器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降低开关频率或切断电源。

过压和过温保护等功能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来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于锂电池化成系统的桥式DC/DC变换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引言.. (2)2 双向H桥DC/DC变换器拓扑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双向DC/DC变换器 (3)双向H桥DC/DC变换器结构分析 (3)双向H桥DC/DC变换器工作状态分析 (4)正向工作状态模型分析 (4)反向工作状态模型分析 (4)3 硬件电路分析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器件参数选择分析 (5)主开关管的选择 (5)滤波电感参数的计算 (6)硬件电路分析设计 (6)驱动电路分析设计 (6)4 系统结构与控制 (9)系统结构 (9)控制系统结构 (9)DC/DC变换器控制方法 (10)电压控制模式 (10)电流控制模式 (10)软件设计 (10)5 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 (11)实验平台搭建 (11)样机调试 (12)供电电源调试 (12)驱动信号调试 (12)单片机程序,VB工程调试 (13)保护与采样电路测试 (14)开环、闭环测试 (15)小结 (17)6 总结 (17)7 谢辞 (17)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于锂电池化成系统的桥式DC/DC变换器摘要:随着锂电池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广泛普及,锂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化成环节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主要设计介绍了使用于锂电池化成系统的桥式变换器部分,包含计算机监控、DC/DC双向变换器。

双向DC/DC变换器通过调节MOSFET的占空比,实现对锂电池的智能充放电。

本文对双向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样机对预期功能进行验证。

关键字:电池化成;双向DC/DC变换器;实验分析Abstract:As the lithium battery becomes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every aspects ofour life, battery formation, a critical process in battery production, draws plenty of atten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full bridge converter, which used in a formation energy feedback system of lithium battery, including a PC monitor and a DC/DC bi-directional converter. The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system can realize the intelligent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of the lithium batteries by adjusting the duty ratio of MOSFET.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DC/DC bi-converter was analyzed, and the experimental prototype function was validated through experiments.Keywords: battery formation; DC/DC bi-directional converter; experimental analysis 1引言进如21世纪以来,随着环境问题、能源问题与社会发展问题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节能减排的绿色经济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蓄电池作为能量储存的主要装置,以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求量逐年增长,其中锂电池以其能量密度高,寿命长,放电电压稳定,污染小,质量轻,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等优点,逐渐取代传统的铅酸、镍镉电池,成为市场的新宠儿。

故锂电池的广泛发展很好地符合绿色经济的要求,缓解环境和能源的压力。

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必须要经过电池化成这一工序,锂电池的化成是指对新生产电池初次充放电的过程,即利用化学和电化学反应激活,使电极上的活性物质转化成具有电化学特性的正、负极板,是影响电池寿命的重要环节。

锂电池的化成过程要求非常严格,一般分为恒流充电,恒压充电,涓流充电和恒流放电四个过程,各个环节之间区别在于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不同,以保证对锂电池良好的性能。

DC/DC变换器,也成为斩波器,是锂电池化成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原理是将某一种的直流电压转换为所需的另一种电压值不同的直流电压。

在锂电池化成系统中,双向DC/DC 变换器主要负责对充放电过程进行监控管理,根据最佳充电曲线对充电方式进行调整,并且对电池起到保护作用。

不同于单向的DC/DC变换器,双向DC/DC变换器可以工作在正向和反向两种状态,实现能量的双向传输。

因此,可以说双向DC/DC变换器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化成系统的总体功能,从而决定锂电池的使用效率和性能。

目前,国内采用传统的电阻放电装置和相控式有源逆变放电装置对电池化成中的放电过程进行处理,前者虽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较为普及,但会对能量造成极大的浪费,特别是在大容量电池的生产中。

据统计,规模较大的电池生产厂家在电池化成中电能的费用占到生产成本的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

而后者也具有体积笨重和噪声污染大、交流输出功率因数低、对电网谐波污染严重等缺点,故很少采用。

本文介绍的主要内容是一套双向DC/DC变换器系统。

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系统工作时,通过上位机监控变换器的工作,并与其进行通讯,传输工作指令和实时数据。

当锂电池需要充电时,由上位机通过总线对双向DC/DC变换器发送充电指令。

双向DC/DC从48V蓄电池中获取能量,按智能充电曲线对锂电池充电。

当锂电池需要放电时,通过上位机对双向DC/DC 发送放电指令。

双向DC/DC变换器从锂电池获取能量,将能量反馈会48V蓄电池内,实现了能量的反向输送。

2 双向H桥DC/DC变换器拓扑分析双向DC/DC变换器按照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的特点,可将其分为隔离型和非隔离型两种。

其中隔离型拓扑主要包括:反击式变换器,正激式变换器,推挽式变换器,桥式变换器以及其他一些混合式的隔离型变换器。

而非隔离型拓扑主要有:双向Buck/Boost变换器,双向Buck-Boost 变换器,双向Cuk变换器,双向Sepic/Zeta变换器。

上述的隔离型变换器和非隔离型变换器都可以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

其中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虽然可以实现输入输出侧大变比,同时也能够满足在不同功率等级时的应用需求,但当应用与输出侧低压,大电流的场合时,存在着运行效率低以及变压器设计困难的问题。

然而,非隔离型变换器虽然也可以满足不同动率等级时的应用需求,并且能够实现输出侧低压大电流的应用需求,但只能工作是电压转换比小,即当输入侧和输出侧电压差较大时,难以在PWM占空比很小时对其进行精确的调节。

故在设计本次锂电池化成系统中所需的双向DC/DC变换器时,根据实际需要,一方面要满足在变压比很大时,实现对输出侧电压精确调节的目的,同时也避免了对隔离变压器的设计,故最终采用了可实现宽范围输出的双向H桥DC/DC变换器的主电路拓扑,如下图所示:图双向H桥DC/DC变换器双向H桥DC/DC变换器结构分析双向H桥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主要由4个桥臂组成,每个桥臂主要由一个MOSFET 开关管和一个反并联二极管构成,将VT1和VD1构成的桥臂成为桥臂1,其他依次类推。

通常把1,4桥臂作为一对,2,3桥臂作为一对,控制一对桥臂同时开通或关断。

双向H桥DC/DC变换器可以看做是两个双向Buck/Boost变换器输入端并联,输出端串联而成的一个复合型变换器,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的扩大变换器的容量,以便适用于不同容量等级需求。

现将双向H桥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设为U0,输出电流为I0,同时在直角坐标系中以I0为横坐标,为U0纵坐标,那么上述变换器可以实现电压,电流均可逆的四象限运行。

在第Ⅰ,Ⅱ象限工作时,通过调节VT1~VT4的开断状态,可以实现U o≥0,I o可逆的二象限DC/DC变换器,同理在Ⅲ、Ⅳ象限工作时,可实现U o≤0,I o可逆的二象限DC/DC变换器。

由于在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四种状态分别为恒流充电,恒压充电,涓流充电和恒流放电,故前三种充电状态都工作在第一象限,最后一种放电状态则工作在第二象限。

现根据双向H桥DC/DC变换器工作状态对其进行分析:设变换器中各VT i的导通占空比为Di在正常工作状态下,VT1VT4同时导通,占空比为D1和D4;VT2,VT3同时导通,占空比为D2和D3 ,两对桥臂驱动波形彼此互补切带一定死区为D s则输出电压表示为:则得到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式为:由以上公式可得:改变两个占空比D1和D2之差就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进行宽范围的调节的目的。

此外由于占空比D1和D3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即:由此可见,在实际中只需要调节一个占空比,就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进行调节。

当蓄电池需要进行充电时,直流侧48V作为输入,电池侧12~14V的输出;当蓄电池需要进行放电是,可以通过控制D1,D2之差,使双向H桥DC/DC变换器工作在逆变状态向直流侧放电。

双向H桥DC/DC变换器工作状态分析正向工作状态模型分析双向H桥DC/DC变换器在正向工作模式下,一个开关周期内,共有2个开关状态。

由于在给电池化成是,主电路的输出电流应该与电池充电给定电流方向相同,同时应保持充电电流连续,故以下只讨论电流正向,连续的工作状态。

变换器输出电流正向,连续时电流立项工作波形如图所示。

图正向工作输出波形状态1(0~t1阶段): 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图正向工作时状态1等效电路此时变换器中VT1,VT4处于导通状态,VT2,VT3处于关断状态,48V的直流电源U i连接着变换器的输入端,电流经48V电源正端,VT1,滤波电感L1,输出端蓄电池,滤波电感L2,VT4回到电源负端。

在状态1内,由于输出端电流为正,电感承受正向的电压,电感电流直线上升。

在这段区间内,48V电源输出能量,蓄电池两端电压和电流都是正向,故从直流源吸收能量;同时电感两端的电压和电流都是正向,故处于储能状态。

因此,在状态1阶段内直流源给电感和电池传输能量。

对电感两端电压U L,电流i L计算如下:在t1时刻时,VT1和VT4关断,此时电感上电流达到最大值I ma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