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思考题

一、古埃及文明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有哪些异同点?

同:大河文明农业为主古老文字系统水利(计划经济)发达手工业数学与天文学历法医学几何只有祭司和书吏受教育

异:地理环境:两河流域东接西伊朗山脉,西与叙利亚草原和阿拉伯沙漠接壤,北靠亚美尼亚高原,南邻波斯湾,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两河下游冲积平原干旱少雨,充沛的两河水是灌溉农业唯一的生机,灌溉是当地的经济生活的命脉。埃及处在西亚大陆交界地区,终年少雨而干旱,适于人类生活的地区只有尼罗河沿岸和下游三角洲地带。尼罗河是一条狭长条带状的通道,其间没有破碎的地理单元,为交通和行洪提供畅通的孔道,人们在这条狭长的流域范围内依赖尼罗河定期泛滥而生存

官僚阶层两河土地盐碱化

二、希伯来文明对当今世界有什么贡献和影响?

1、基督教吸纳犹太传统思想,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受犹太帮助

2、理性主义对启蒙运动的影响

3、对文学的影响《美国人》《浮士德》

4、经商智慧

5、希伯来法精神——契约

6、星期日

三、印度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在多样性的背景下形成同一性,并进而保持连续性。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印度文明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如果是,那么,这种连续性的关键是什么?如果不是,那么,它的断裂表现在哪里?一个拥有不同文化传统和宗教传统的社会,其本质是什么?这种社会应该如何保持连续性?

做到。印度精神:多元的文化和宗教,但由具有超穩定性的社會體制整合。

未做到。古印度文明的消失。雅利安人对以前的文明不屑一顾。轻视历史的传统。

本质:離心與向心的印度性

书籍与习俗的传承社会制度等级的稳定

四、有人指出(尤以诺贝尔奖得主、印度裔作家奈保尔为代表),古老的印度文明是脆弱的,它已经无法满足如今印度社会现代化的需求,反而成为了后者的桎梏;为了应对这种文明的危机,必须完全抛弃印度的文化传统。这种说法具有合理性吗?在印度文明中,传统(比如种姓制度、宗教伦理等)与现代会产生怎样的碰撞、冲突或者整合?

不合理。古代的印度文明在心灵的修习、瑜伽、舞蹈方面都有创造性。

冲突種姓制度社會風俗(童婚強姦)沉溺抽象的世界政治觀念改革觀

五、为什么说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它有什么重要的特征?

形而上学:希腊抽象的思维方式,对理性的阐发,自由、乐观主义、世俗主义、理性主义、对灵与肉的赞美、对个人尊严和价值的高度尊重等理想,同样也是近代西方文明的基石。

政治上:雅典的民主制也是西方民主制的滥觞

形而下学:建筑和艺术表现形式也影响了欧洲的近代建筑和艺术表现。

希腊神话和宗教的特色:希腊宗教与希腊神话联系在一起。希腊人的宗教观念以及关于神、英雄和世界的观念都是随着社会经济的演变而演变的。部族和政治分离主义孕育了多神主义思想,而使一神主义无法实施。神人同形同性。神都很世俗化,有了彻底的人类外形,而且具有人的意志、欲望、性格等。在宗教上虔诚但不狂热。先有城市后有神庙。

社会经济政治:城邦制是古代希腊奴隶制文化在政治上的一个显著特点。除了少数例外,希腊诸城邦经历了相同的政治演进道路。它们从君主制开始其历史,后转变为寡头制。

大约一百年之后,一般说来,绝大多数的寡头制又为独裁者所推翻,最后,在公元前6 和5 世纪,民主制建立起来。

六、古罗马文明对欧洲文明有什么影响?

1、法律《十二铜表法》

2、公共工程建筑艺术(道路凯旋门)教堂图拉真广场

3、基督教的传播

4、语言拉丁语

5、科学(天文、历法、农学、医学)

6、哲学

7、战争对外扩张

8、政治制度

七、如何理解伊斯兰教“圣战”观念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发展?

“圣战”一词是阿拉伯语“吉哈德”,原意为“奋斗”、“努力”。把“吉哈德”译为“圣战”是翻译者从伊斯兰战争是“神圣战争”的观点出发而主观意译的。

最早提出“圣战”的是其创始人穆罕默德,为了抵御麦加贵族的军事进攻,捍卫新生的伊斯兰政权,穆罕默德以真主的名义向信徒发出了抵抗命令,是穆斯林为保卫自身生存和信仰而进行的自卫防御性战争。

后成为阿拉伯统治集团对外扩张和掠夺的工具。打着“圣战”旗号的阿拉伯征服者,关心的不是被征服者的信仰,而是他们的财富。当被征服者为免缴人丁税而要求加入伊斯兰教时,征服者反而严加限制。

伊斯兰王朝效法阿拉伯人,把“圣战”作为对内镇压人民反抗,对外进行政治扩张和经济掠夺的重要工具。

不加区分地把穆斯林所进行的一切战争都戴上“神圣”的光环,统统称之为“圣战”,不仅严重混淆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界限,模糊了穆斯林群众的阶级意识,造成思想上和认识上的混乱,也给剥削阶级和一切反动势力利用“圣战”进行侵略扩展,进行分裂主义阴谋活动,提供了一件宗教的外衣

以“圣战”为名大肆进行爆炸、暗杀等暴力恐怖活动,直接危害了各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也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八、请从最开阔的视角出发,条目式地列举日本文化的特征,并进行简短的说明。

1、物哀风雅幽玄

物哀指日本文化总体带有悲的基调,日本人宿命观非常强,最终要么带着痛苦的活着要么自杀。风雅是指日本文化吸收中国南北朝及唐朝文化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取向高雅与精神向的文化。幽玄指的是日本文化里面的神秘主义色彩日本的宗教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本土的神道教与外来的佛教相互影响融合而成

2.多重性

日本文化是系统各异的东西方文化的并存和混合的产物。政治体制,既学习了西方的议会政治,又保留了传统的天皇制度,属于新旧政治的混合体。语言文字,既有中国借来的汉字,又有独创的平片假名,近年来又大量增加了罗马字。

3..均一性日本文化不受地区和宗教的限制,具有均一性。日本各地的风俗习惯差别,很小。狭窄的国土,众多的人口,日本人长期以来养成了重视集体和国家的习惯。

4.日本化日本人具有模仿和改造的天赋,具有把外国文化转化为日本独特文化的能力。日本人就以中国的汉字为基础创造了自己的假名,完善了日语的书写形式。镰仓佛教也是日本人把佛教改良为日本佛教的例证。

5.现实性日本人是最重视现实利益的,这点集中表现在宗教信仰方面。日本人在科

学研究方面,一贯轻视理论研究,而十分重视应用技术的开发,在规格改良和质量上下功夫。这也是考虑现实利益的集中表现。

范例:

1、日本文化强调实用主义,缺乏思辨精神。比如,佛教传入日本后,其中

思辨性的内容就被忽视了,像禅宗(强调顿悟、立地成佛)和净土宗(认为

西方有净土,只要念阿弥陀佛就可以成佛)等不需要深入思考的流派就传播

开来。

2、一方面,日本文化是在不断汲取外来先进文化的养分中成长起来的;另

一方面,它能够对不同的文化要素进行“拼接”和“组合”,从而使之“本

土化”。比如,出于中日文化交流的需要,更出于政治统治的需要,佛教渐渐

在日本流传开来,并创造出了有别于印度、中国佛教的新的宗派。明治维新

后,日本接受和仿效了西方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和哲学观念等,唯独作为西

方社会文化基础的基督教仍在被排斥之列,难以在日本思想界推广。

九、如何理解中世纪的“黑暗”和“进步”?

黑暗:

1.原始基督教的迅速传播。这一时期的基督教相对现在的基督教是极其落后而愚昧的,

禁锢人们的思想,让欧亚非的罗马子民都放弃原有的信仰,期间发生了很多宗教间的血腥冲突甚至战争,罗马帝国大部分有才干的精英被基督徒迫害,各种科学家搞科研会被当成巫师活活烧死,同时也颁布女人不可学知识或抛头露脸等各种禁令。总之一切都是“主”创造的。

2.另一个原因就是战争,阶级矛盾以及自然灾害,瘟疫。有各国之间的战争,内战,十

字军远征等一系列战争,基本上中世纪1000年就没平息过。等级制度的矛盾激化,教廷和贵族,平民三方都彼此不认同,时常发生起义活动。还有就是瘟疫,光一个黑死病就夺走了当时欧洲一半以上的人口。

3.当时科学,艺术,思想,文化等方面不仅发展的缓慢。而且相比中世纪之前的罗马帝

国,很多方面都出现了倒退现象。

进步:1.日耳曼诸部、斯拉夫各部、中东帝国民族迁徙在带来频繁战乱的同时,也促进了欧洲各人种、各民族的融合,使得欧洲形成一种空前整齐划一的文明特性:以罗马天主教会为核心,以拉丁语为书面语言、以封建采邑制度为社会体制。

2、十字军东征、对外贸易的恢复,欧洲成为地中海东部另人生畏的势力。商业和贸易的复兴导致城镇及现代资产阶级的前身市民阶层的诞生,具有近代文学雏形的市民文学形成规模,和僵化的天主教会文学分庭抗礼。

3、基督教文明在欧洲社会四分五裂、互相斗争的时候以空前强大的道德力量维持并传承了欧洲的统一信仰和价值。

十、如何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和作用?

十一、宗教改革对近代欧洲的精神文化转型有何影响?

16世纪的宗教改革直接导致了罗马教会的分裂,路德使人获得精神上的真正自由,使自由精神、理性精神深入人心;加尔文的新教伦理思想成为资本主义的精神,论民政的思想成了资本主义宪政的基本内容;英国的宗教改革对英国民族国家的崛起、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对近代自然科学、实验科学的兴起,都起了直接促进作用。

十二、葡萄牙为何先于其他欧洲国家开始新航路的探索,并率先走上向外扩张的道路?分析视角:

12c:葡萄牙国家形成

15c:国内矛盾缓和

1385阿维什王朝(统一国家)

1516西班牙统一

其他国家:百年战争1337-1453

玫瑰战争1455-1487

西班牙法国英国意大利局势:内乱外战

1255三桅帆船

1377 100T船舶可以得到奖励

1293 海上贸易基金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