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填空题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积的变化规律和积不变的规律问题专项练习-四年级数学(解析版)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积的变化规律和积不变的规律问题专项练习-四年级数学(解析版)北师大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第三单元:积的变化规律和积不变的规律问题专项练习一、填空题。

1.甲乙两个数的积是25,如果甲数扩大4倍,乙数扩大7倍,现在的积是( )。

【答案】700【分析】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

如果两个乘数都乘几(0除外),积就乘(几×几)(0除外)。

甲数扩大4倍,乙数扩大7倍,积扩大(4×7)倍,原来的积乘(4×7)即可算出现在的积。

【详解】4×7×25=28×25=700甲乙两个数的积是25,如果甲数扩大4倍,乙数扩大7倍,现在的积是(700)。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灵活应用积的变化规律求解。

2.A×B=1000,那么(A×8)×(B÷8)=( ),(A×10)×(B×10)=( )。

【答案】 1000 100000【分析】积的变化规律:(1)如果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另一个乘数不变,那么积也扩大相同倍数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

(2)如果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另一个乘数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那么积不变。

(3)如果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那么积扩大的倍数等于两个乘数扩大的倍数的乘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B=1000,那么(A×8)×(B÷8)=1000,(A×10)×(B×10)=1000×10×10=100000。

【点睛】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如果A×B=50,那么(A×20)×B=( );如果A比B大8,那么A ×125-125×B=( )。

【答案】 1000 1000【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因数A乘20,因数B不变,积应乘20。

积的变化规律(四年级上册)

积的变化规律(四年级上册)
为九九重阳节开展的“走进敬老院, 浓浓敬老请”活动,全校学生都捐出自己 的零花钱,为老人们购买一些物品。请你 们帮忙算一算,一千克橙子6元,买2千克 多少钱?20千克呢?200千克呢?
6 ×
不 变
2
×1 0
=
×100
12(元)
×1 0
×100
不 变
6 × 20 = (元) 6 × 200 =
120
时间可行( 320 )千米。
2、根据12345679×9=111111111,直接填空。 12345679×18=(222222222 ) 12345679×27=(333333333 ) 81×12345679=(999999999 ) 36 12345679×( )=444444444 54 12345679×( )=666666666
3、下面这块长方地的宽要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 后的地面积是多少?
400平方米 8米
400×3=1200平方米
苹果3千元5元,香蕉4千克10元,如果买6千克苹 果和8千克香蕉,应付多少钱? 苹果:3千克 5元 香蕉:4千克 8千克 10元 ?元
6千克 ?元
一共:5×2+10×2=30 (元)
1200(元)
6 ×
2
=
12
6 × 20 = 120 6 × 200 = 1200
根据150×16=2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 积。 4800 150×32 = 24000 1500×16 =
15×16=240 1200 150×8 =
1、货车在普通公路上以4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 4小时可以行(160)千米。小轿车在高速公路 上行驶的速度是货车的2倍,小轿车用同样的
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数学上册积和商的变化规律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积和商的变化规律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积和商的变化规律练习题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第16周周练积的变化规律一、填空题。

1.写得数并发现规律。

16×17=32×17=16×34=48×17=16×51=64×17=我发现了: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积也()。

请在上面的横线上举一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

20×18=20×18=10×18=20×9=5×18=20×3=我发现了: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积也()。

请在上面的横线上举一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

2.根据以上的发现填空。

(1)42×56=235242×112=()21×56=()42×28=()7×56=()(2)5×14=705×28=()5×42=()5×56=()5×70=()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

4.两个因数的积是360,如果一个因数除以3,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变为()。

5.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乘6,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

6.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560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外一个因数除以10,那么积是()。

7.两个数相乘是75,如果一个因数乘7,另一个因数除以7,积是()。

8.已知A×B=400,如果A乘3,则积是(),如果B除以5,则积是()。

9.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缩小5倍,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

10.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扩大8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

1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也乘10,积()。

12.两个因数的积是42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8,积是()。

13.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60,如果一个因数除以2,另一个因数也除以2,积是()。

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练习题(含答案)

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练习题(含答案)

第3课时积的变化规律本课导学知识点:探索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将这一规律恰当地运用于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48×2= 24×5=48×20= 240×25=48×200= 24×250=特别提醒:明确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或除以)几,积就乘以(或除以)几.【快乐训练营】一、想一想,填一填.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2.两个因数的积是150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5倍,积变成().3.两个数相乘,积是72,如果一个因数除以2,另一个因数乘2,则积是().4.香蕉15元可以买12千克,30元可以买()千克,买36千克需要()元.二、选择.1.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A .四位数B .五位数C .四位或五位数D .六位数2.270×450的积是27×45的积的()倍.A .10B .100C .1000D .13.要使146×□=146×10+146×8成立,那么□内的数应该是().三、根据6×80=48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18×80= 6×160=48×80= 36×80=12×80= 12×40=12×160= 12×20=60×160= 60×800=【知识加油站】四、在○中填上运算符号,在□中填上数.1.24×75=1800(24○6)×(75×6)=1800(24○3)×(75○□)=18002.36×104=3744(36×4)×(104○4)=3744(36○□)×(104○□)=3744五、先计算,再会据规律写出结果.1.18×24=(18÷2)×(24×2)=(18×2)×(24÷2)=2.105×45=(105÷5)×(45×5)=(105×3)×(45÷3)=六、解决问题.1.一个长方形绿地的面积是480平方米,如果长不变,将宽扩大2倍,绿地的面积将变成多少平方米?2.光明小学操场有一个宽9米的长方形草坪要扩大面积,原来的面积为540平方米,现在宽要增加到27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参考答案一、1.扩大(或缩小)若干倍 2.300 3.72 4.24 36二、1.C 2.B 3.18三、1440 960 3840 2880 960 480 1920 240 9600 48000四、1.÷×÷ 3 2.÷× 2 ÷ 2五、1.432 432 432 2.4725 4725 4725六、1.960平方米 2.2610平方米。

四年级上册第十周练习题(积的变化规律)

四年级上册第十周练习题(积的变化规律)

四年级第十周练习题班级:姓名:一、填空。

1.25×40的积的末尾有()个0。

125×80的积的末尾有()个0。

2.计算180乘30时,可先算()乘()的积,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

3.()×() = 路程()×() = 总价4.125的24倍是(),213与62相乘,积是()。

5.我国动车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16千米,可写作();“超音速客机”每小时可达2400公里,可写作();小亮骑车每分钟行250米,可写作()。

6.在〇填上“>”、“<”或“=”:30×170 〇 300×17 56×200 〇 20×560 600×10 〇 10×66032×40 〇 32×40 100×57 〇 5000 45×40〇 90×367.根据85×32=272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85×320= 85×64= 85×16= 170×32=8.已知A×B=450,如果A乘3,则积是();如果B除以5,则积是()。

9.每个篮球180元,学校要买16个篮球,一共要用多少?这道题是已知()和()。

要求的是()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1.因数中间有0,积中间也一定有0。

()2.998×51的积大约5000。

()3.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没有0,则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4.650×40的积的末尾有2个0。

()5.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因数。

()6.已知5小时行的路程,可以求速度。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是()①三位数②四位数③四位数或五位数2. 320×16的积等于()①640×16 ②640×30 ③640×83.两个数相乘的积是36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10,那么积是()①3600 ②360 ③364. 如果25×64=1600,那么(25×8)×(64÷8)的结果是()①1600 ②200 ③12800四、列竖式计算。

【易错题精析】第10讲 积的变化规律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

【易错题精析】第10讲 积的变化规律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

第10讲积的变化规律(讲义)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1.积的变化规律。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2)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积不变,注意除数不能为0。

注意:两个因数仔细看,确定谁变谁不变,变化规律是关键,积必随着1.当两个因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时,积要把这个数乘(或除以)两次。

2.在求积时,先观察哪个因数不变,再观察另一个因数是乘几还是除以几(0除外),就将积也乘几或除以几。

【易错一】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260,如果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除以100,积是()。

A.26 B.260 C.2600 D.26000【解题思路】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如果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那么积不变。

【完整解答】260×10÷100=2600÷100=26答案:A【易错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易错二】根据23×4=92,在横线上填正确的数。

23×40=______ 230×______=920 230×40=______【解题思路】23×40,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积也要扩大到原来的10倍;即积为:92×10=920;230×()=920,第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第二个因数不变;即第二个因数为:4;230×40,第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第二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积要扩大到原来的:10×10=100倍;即积为:92×100=9200。

【完整解答】23×40=920 230×4=920 230×40=9200【易错点】此题考查了积的变化规律,熟练运用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四单元《积的变化规律》 检测题及答案(含三套题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四单元《积的变化规律》 检测题及答案(含三套题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四单元《积的变化规律》检测题及答案一、填空。

1、两个数的乘积是120,其中一个因数乘4,另一个因数不变,这时积应该是(),如果另一个因数也乘4,这时的积应该是()。

2、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20,要是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该()。

3、在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8后,积变成424,原来的积是()。

4. 找出规律再填空。

16×17= 27216×34=16×51=16×68=16×85=16×102=5、如果32×30=960,那么(32÷2)×(30×2)=()。

6、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乘5,它的周长应()。

二、判断。

1、一个因数乘以5,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不变。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10,积不变。

()3、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一定扩大4倍。

()4、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要除以几。

()5、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和原来相等。

()三、选择。

1、一个因数缩小25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

A、扩大25倍B、缩小25倍C、不变2、一个因数乘20,另一个因数除以20,则积()。

A、不变B、缩小20倍C、扩大20倍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则积()。

A、不变B、缩小15倍C、扩大15倍4、两个因数的积是90,一个因数扩大6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是()。

A、90B、540C、15四、解答题。

1、5支钢笔25元,买10支钢笔需要多少元?2、文具店中2支自动铅笔卖7元,3支钢笔卖18元。

张老师准备买10支自动铅笔和21支钢笔,一共需要多少钱?3、连山公园有一个边长是9米的正方形花坛,工作人员打算把这个花坛的边长增加到18米,这样花坛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参考答案一、填空。

1、480 19202、除以203、534、544 816 1088 1360 16325、9606、乘5二、判断。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积的变化规律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积的变化规律 同步练习(含答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2积的变化规律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已知126×22=2772,那么126×11=()。

A.2772B.1386C.41582.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

A.不变B.扩大100倍C.扩大20倍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那么积()。

A.不变B.扩大5倍C.扩大6倍4.若A×360=2160,则A×3600=()。

A.2160B.216C.21600D.2160005.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

A.乘5B.不变C.除以56.一个长方形,如果它的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宽不变,那么它的面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倍。

A.3B.6C.97.两个因数的乘积是15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则积()。

A.扩大3倍B.缩小3倍C.不变二、判断题8.960×80与96×800的积相等。

()9.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如果把它的长和宽分别扩大到原来的5倍,那么新长方形的面积是600平方厘米。

()10.在一道乘法算式里,两个因数都乘3,积就乘6。

()三、填空题11.在横线上填上“˃”、“= ”或“<”。

220×3737×221 24×5+36×524+36×5250×402500×4 34×125+66×125125×(30+70)12.两个因数分别是66和8,积是,如果把一个因数缩小2倍,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13.根据6×70=420,写出下列各题的积。

6×35=×=420014.已知A×B=1000,如果A不变,B乘5,则积是;如果B不变,A除以2,则积是。

15.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100平方米,如果它的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宽不变,扩建后花坛的面积是平方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填空题
1.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2.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缩小5倍,积()。

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那么积()。

4.两个因数的积是60,这时一个因数缩小4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现在的
积是()
5.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12平方米、把长乘3,宽不变,扩大后的面积是
()
6.两个因数的积是100,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7.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2平方米、把边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扩大后的面积是()
8.两个因数的积是100,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积是()
9.两个因数的积是100,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也缩小到原来的3倍,积是()
10.一个因数不变,把其中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积是90,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
11.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积是90,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
12.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3倍,积是90,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

1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14.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宽不变,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15.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宽扩大到原来的2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16.一个因数缩小5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17、125×80的积的末尾有()个零。

18、如果A×40=360,那么A×4=()。

19、在72×20=1440中,如果20缩小10倍,积就变成()。

20、如果4×3=12,那么(4×3)×(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