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课程设计报告分析
课程设计电路分析

课程设计电路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性,学会使用欧姆定律进行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电路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简单的电路,进行电路测量和调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其关系。
2.串并联电路的特性: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
3.欧姆定律的应用:电流、电压、电阻的计算,串并联电路的计算。
4.实际电路分析案例:利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原理,分析实际电路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串并联电路的特性,欧姆定律的应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际电路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实验法:学生进行电路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电路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路分析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电路分析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生动展示电路分析的原理和实例。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电路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合工大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设计报告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学号:班级:通信工程14-2班指导老师:正琼目录键入章标题(第1 级)1键入章标题(第2 级) 2键入章标题(第3 级) 3 键入章标题(第1 级)4键入章标题(第2 级) 5键入章标题(第3 级) 6设计课题一 LC 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1. 设计容和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设计容:设计一个LC 正弦波振荡器 ● 已知条件:三极管 负载●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① 谐振频率ƒ0 = 5MHz ② 频率稳定度ocf f ≤510–4/小时 ③ 输出峰峰值2. 设计方案选择 ● 方案选择 ①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优点:由于1L和2L之间有互感存在,所以容易起振。
其次是频率易调(调C)。
缺点:与电三点式振荡器相比,其输出波形差。
这是因为反馈支路为感性支路,对高次谐波呈现高阻抗,波形失真较大。
其次是当工作频率较高时,由于1L和2L上的分布电容和晶体管的极间电容均并联于1L与2L两端,这样,反馈系数F随频率变化而变化。
工作频率愈高,分布参数的影响也愈严重,甚至可能使F减小到满足不了起振条件。
因此,优先选择的还是电容反馈振荡器。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优点:高次谐波成分小,输出波形好,其次振荡频率可以做得很高,因而本电路适用于较高的工作频率。
缺点:频率不易调(调L,调节围小),调1C 或2C 来改变震荡频率时,反馈系数也将改变。
但只要在L 两端并上一个可变电容器,并令1C 与2C 为固定电容,则在调整频率时,基本上不会影响反馈系数。
克拉波振荡器优点:频率可调,,其次改变F 不受影响,与无关,故比较稳定。
缺点:频率不能太高,波段围不宽,波段覆盖系数一般约为1.2~1.3,波段输出幅度不平稳,实际中常用于固定频率振荡器。
○4 西勒振荡器优点:振荡频率可以很高,且在波段振幅比较稳定,调谐围比较4C宽,克拉波电路中是改变来调节频率,而的改变会影响接入系数P,从而可能停振。
但西勒电路中,改变来调节频率,而的改变不会影响接入系数P。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报告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报告电⼦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数字计步器院系:物理与电⽓信息⼯程学院专业:电⽓⼯程及其⾃动化组长:郭天朋学号: 20120604046 组员 1 :吕殿鹏学号: 20120604047 组员 2 :马奔腾学号: 20120604048 组员 3 :马冲学号: 20120601007 组员 4 :刘晓坦学号: 20121401045 指导教师:蔡⽂霞2014年6⽉25⽇电⼦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选题⽬的和意义:⼈们越来越注重⾃⼰的健康,跑步成为⼀种⽅便⽽⼜有效的锻炼⽅式。
但是如何知道⾃⼰跑了多少步,多远的路程?计步器可以帮助⼈们实时掌握锻炼情况。
它的主要功能是检测步数,通过步数和步幅可计算⾏⾛的路程。
步幅信息可通过⾏⾛固定的距离如20m来计算或是直接输⼊,⾼级的计步器还可以计算⼈体消耗的热量。
本课题的设计有深远意义,尤其是对那些⽼年⼈以及⼀些待复健康的病⼈来说是⼀个⾮常好的辅助医疗设备。
要实现检测步数⾸先要对⼈⾛路的姿态有⼀定了解。
⾏⾛时,脚、腿、腰部,⼿臂都在运动,它们的运动都会产⽣相应的加速度,并且会在某点有⼀个峰值。
从脚的加速度来检测步数是最准确的,但是考虑到携带的不⽅便以及实验室⽔银开关的诸多不便,我们⽤⼀个逻辑开关或者脉冲信号来来代替脚的每⼀次⾛步所引起的振动。
本课设主要是运⽤了逻辑元件74LS161的计数功能,把四个74LS161逻辑元件逐次相联起来,已达到⽤4个数码管显⽰4位有效数字的计步器,并且可以按照⼗进制向⾼位进位。
通过逻辑开关的功能控制整个计步器的计数与暂停。
第⼀个74LS161元件的CP接⼊逻辑开关,输出接⼊第⼆元件的脉冲信号接⼊⼝,依次将四个元件级联。
本设计数字计步器就是按照这个程序来达到进位计数的功能,和计数器的功能相似。
数字计步器在⽇常⽣活中主要运⽤在医疗健⾝等电⼦产品中,如数字跑步器、计步器等诸多相关电⼦设备。
该设计可以合理运⽤到⼤范围的产品设计中,提⾼现代电⼦产品⽔平,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有着很⼴⼤的发展前景和⽤途。
电路分析课程设计

电路分析课程设计1. 简介该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简单电路,学习电路分析中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能,加强学生对电路分析理论掌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
2. 实验内容2.1 实验一:基本电路元件测量通过测量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基本参数,了解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性质和特点。
同时学习使用多用表或万用表进行电路元件测量。
2.2 实验二:并、串联电路的分析与测量通过搭建并、串联电路,学习电路中电阻、电流和电压的基本关系,熟悉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功率定律的应用。
同时学习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
2.3 实验三:戴维南和诺顿等效电路通过构建等效电路,学习戴维南和诺顿等效电路原理及其应用。
掌握使用等效电路进行电路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2.4 实验四:交流电路的分析通过搭建简单的交流电路,了解交流电路中电流、电压、功率等重要参数的测量。
学习交流电路中的瞬时值、均方根值、相位差等基本概念。
同时学习使用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电路进行频率选择的原理和应用。
2.5 实验五:运放电路的分析通过搭建基于运放的电路,了解运放的基本功能和特点,并学习非反相和反相运放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同时学习使用运放进行升压、降压、比较、积分和微分等运算。
3. 实验设备和工具实验中需要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包括:多用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电压稳压器、电流源、电源电池、电路板、电阻、电容、电感、运放芯片等。
4. 实验报告每个实验组应当编写一份实验报告,并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
实验报告应当包括实验目的、原理介绍、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论、报告中所用的所有图表、公式和数据应当清晰、准确、规范地展现,引用的文献应当准确并符合规范。
5. 安全注意事项实验中应当重视电路安全,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特别要注意避免高电压的危险,并关闭电源电池或电源开关以及电路板上的电容或电感等元件,以防电路短路或其他意外事件发生。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3)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及要求 (3)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1、触摸式防盗报警器的设计原理及方案论证 (3)2、触摸式防盗报警器原理图及仿真结果分析 (4)3、安装调试方法和调试过程 (9)4、设计和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9)四、设计总结及心得体会 (9)、一.课程设计目的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习较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模拟、数字电路等知识解决电子信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调试。
3、进行基本技术技能训练,如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量、熟练运用的能力,掌握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X以及使用仿真软件、实验设备进行调试和数据处理等。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及要求1.主要单元电路和元器件参数计算、选择;2.画出总体电路图;3.安装自己设计的电路,按照自己设计的电路,在通用板上焊接。
焊接完毕后应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看是否有错接、漏接、虚焊的现象;4.调试电路;5.电路性能指标测试;6.提交格式上符合要求,内容完整的设计报告;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1触摸式防盗报警器的设计原理及方案论证此次触摸式报警器总体的电路设计如下图:图1 整体电路图电路基本工作为:当人体触摸电容的二脚时,IC1555的2脚得到一个低于一个1/3Vcc触发信号,3脚输出一个高电平,同时VT截止,电路进入暂稳态,定时开始工作。
IC2555的第4脚清零端由初始的低电平翻转到高电平,多谐振荡器开始工作,蜂鸣器因此作响。
555定时器集成时基电路又称为集成定时器或555电路,是一种数字,模拟混合型的中规模集成电路,应用十分广泛。
它是一种产生时间延迟和多种脉冲信号的电路,由于内部电压标准使用了三个5k的电阻,故取名555电路。
电路基础分析课程设计

电路基础分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2. 学生能描述并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3. 学生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电路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并进行实验操作;2. 学生能够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等工具进行电路参数的测量,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路问题,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路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电路设计和实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电路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电路设计和实验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后续学习。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路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的定义及其单位,电路元件的认识。
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并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3.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表述与理解,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 电路实验技能:设计串联和并联电路,使用电流表、电压表进行测量,分析实验数据。
5.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节:电路基本概念,认识电路元件;- 第二节:串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 第三节:并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 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学习与应用;- 第五节:电路实验设计与操作。
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关联如下:- 教材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 教材第二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材第三章:欧姆定律。
教学进度按以上大纲安排进行,每节课确保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应知识点,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小功率调幅AM发射机设计(理论设计仿真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与仿真1.设计内容及要求1.1设计内容1.经过方案比较,确定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指标对既定方案进行理论设计及分析,并给出各单元电路的理论设计方法2.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设计电路进行仿真和分析,依据设计指标对电路参数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设计要求1.2设计要求载波频率MHz 10=cf输出功率mW 2000 ≥P负载电阻Ω =50AR输出信号带宽kHz 9=BW残波辐射dB 40≤单音调幅系数8 .0=am ;平均调幅系数 3 .0≥am发射效率% 50≥η2.设计方案及论证2.设计方案及论证2.1系统框图说明:调幅发射机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载波振荡器、音频放大器、振幅调制器和功率放大器四部分。
总体思路为:10MHz的载波信号与1KHz的音频信号经过缓冲器以及电压放大后输入到振幅调制器进行调幅得到调幅波,然后经过高频功率放大后输出。
2.2各单元电路设计方案论证2.2.1 主振器电路载波振荡电路是调幅发射机的核心部分,作用是产生高频载波信号用以调制信号。
载波的频率稳定度和波形的稳定度直接影响到已调信号的质量。
因此,载波振荡电路产生的载波信号必须有较高的频率稳定度和较小的波形失真度。
载波振荡电路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案,方案一:LC三点式正弦波振荡电路方案二:克拉泼振荡器电路方案三:石英晶体振荡器克拉泼振荡器(Clapp oscillator)又称为电容反馈改进型振荡器,它是一种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改进型线路。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当需要改变频率而调节振荡回路的电容参数时,也会影响电路的起振,为此,把一个电容C3串入振荡回路的电感支路中,这样改变电容C就可以调节振荡频率,而不影响电路的起振。
这种振荡器频率相比LC振荡器来说更加稳定2.2.2 音频放大器音频放大器是在产生声音的输出元件上重建输入的音频信号的设备,其重建的信号音量和功率级都要理想——如实、有效且失真低。
电路基础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一 题目要求与方案论证1.(设计题目)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 1.1题目要求设计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
要求通带边界频率f C =1500Hz ,通带最大衰减3dB,阻带边界频率Hz f s 9000 ,阻带最小衰减30dB ;通带内电压放大倍数A 0=1。
分析电路工作原理,设计电路图,列出电路的传递函数,正确选择电路中的参数。
1.1.2 方案论证(1):对信号进行分析与处理时, 常常会遇到有用信号叠加上无用噪声的问题, 这些噪声有的是与信号同时产生的, 有的是传输过程中混入的。
因此, 从接收的信号中消除或减弱干扰噪声, 就成为信号传输与处理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根据有用信号与噪声的不同特性, 消除或减弱噪声,提取有用信号的过程称为滤波, 实现滤波功能的系统称为滤波器。
滤波器分为无源滤波器与有源滤波器两种:① 无源滤波器:由电感L 、电容C 及电阻R 等无源元件组成 ② 有源滤波器:一般由集成运放与RC 网络构成,它具有体积小、性能稳定等优点,同时,由于集成运放的增益和输入阻抗都很高,输出阻抗很低,故有源滤波器还兼有放大与缓冲作用。
利用有源滤波器可以突出有用频率的信号,衰减无用频率的信号,抑制干扰和噪声,以达到提高信噪比或选频的目的,因而有源滤波器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测量及控制技术中的小信号处理。
从功能来上有源滤波器分为: 低通滤波器(LPF )、高通滤波器(HPF )、 带通滤波器(BPF )、带阻滤波器(BEF )、 全通滤波器(APF )。
其中前四种滤波器间互有联系,LPF 与HPF 间互为对偶关系。
当LPF 的通带截止频率高于HPF 的通带截止频率时,将LPF 与HPF 相串联,就构成了BPF ,而LPF 与HPF 并联,就构成BEF 。
在实用电子电路中,还可能同时采用几种不同型式的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有通带电压放大倍数AVP 、通带截止频率fP 及阻尼系数Q 等。
工作原理:二阶有源滤波器是一种信号检测及传递系统中常用的基本电路, 也是高阶虑波器的基本组成单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MF-47指针式万用电表组装实验
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班级建智141班
学号 201402050104
学生姓名张子涵
指导教师郭芳
设计时间2014-2015学年下学期
教师评分
2015年 6月 28日
目录
1.概述 (2)
1.1目的 (2)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2)
2. 万用表组装实验设计的内容 (2)
3.总结 (2)
3.1课程设计进行过程及步骤 (2)
3.2所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7)
3.3体会收获及建议 (7)
3.4参考资料(书、论文、网络资料) (7)
4. 教师评语 (7)
5.成绩 (7)
1.概述
1.1目的
(1)通过万用表组装实验,进一步熟悉万用表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了解电路理论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学会分析电路,提高自身的能力。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1.学习认识万能表
2.组装与检测万能表
3.讨论总结
2.万用表组装实验设计的内容
1.万用表套件材料
2.二极管极性的判断
3.色环的认识
4.元件引脚的弯制成型
5.焊接元器件的插放
6.元器件参数的检测和元器件的焊接
7. 线路板安装程序
3.总结
3.1课程设计进行过程及步骤
1.万用表套件材料
2.二极管极性的判断
判断二极管极性时可用实习室提供的万用表,将红表棒插在“+”,黑表棒插在“-”,将二极管搭接在表棒两端,观察万用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如果指针偏向右边,显示阻值很小,表示二极管与黑表棒连接的为正极,与红表棒连接的为负极,与实物相对照,黑色的一头为正极,白色的一头为负极,也就是说阻值很小时,与黑表棒搭接的时二极管的黑头,反之,如果显示阻值很大,那么与红表棒搭接的时二极管的正极。
3.色环的认识
黄电阻有4条色环,其中有一条色环与别的色环间相距较大,且色环较粗,读数时应将其放在右边。
每条色环表示的意义,色环表格左边第一条色环表示第一位数字,第2个色环表示第2个数字,第3个色环表示乘数,第4个色环也就是离开较远并且较粗的色环,表示误差。
由此可知,图3-3-1中的色环为红、紫、绿、棕,阻值为27×105Ω=2.7MΩ,其误差为±0.5%。
将所取电阻对照表格进行读数,比如说,第一个色环为绿色,表示5,第2个色环为蓝色表示6,第3个色环为黑色表示乘100,第4个色环为红色,那么表示它的阻值是56×100=56Ω误差为±2%,对照材料配套清单电阻栏目R19=56Ω。
蓝色或绿色的电阻,与黄电阻相似,首先找出表示误差的,比较粗的,而且间距较远的色环将它放在右边。
从左向右,前三条色环分别表示三个数字,第4条色环表示乘数,第5条表示误差。
比如:蓝紫绿黄棕表示675×104=6.75MΩ,误差为±1%。
从上可知,金色和银色只能是乘数和允许误差,一定放在右边;表示允许误差的色环比别的色环稍宽,离别的色环稍远;本次实习使用的电阻大多数允许误差是±1%的,用棕色色环表示,因此棕色一般都在最右边。
4.元件引脚的弯制成形
左手用镊子紧靠电阻的本体,夹紧元件的引脚,使引脚的弯折处,
距离元件的本体有两毫米以上的间隙。
左手夹紧镊子,右手食指将引脚弯成直角。
注意:不能用左手捏住元件本体,右手紧贴元件本体进行弯制,如果这样,引脚的根部在弯制过程中容易受力而损坏,元件弯制后的形状,引脚之间的距离,根据线路板孔距而定。
有的元件安装孔距离较大,应根据线路板上对应的孔距弯曲成形。
元器件做好后应按规格型号的标注方法进行读数。
将胶带轻轻贴在纸上,把元器件插入,贴牢,写上元器件规格型号值,然后将胶带贴紧,备用。
注意:不要把元器件引脚剪太短。
5.焊接
一.烙铁头上多余锡的处理:如果烙铁头上挂有很多的锡,不易焊接,可在烙铁架中带水的海棉上或者在烙铁架的钢丝上抹去多余的锡。
不可在工作台或者其他地方抹去。
二.在练习板上焊接:焊接练习板是一块焊盘排列整齐的线路板,学生将一根七股多芯电线的线芯剥出,把一股从焊接练习板的小孔中插入,练习板放在焊接木架上,从右上角开始,排列整齐,进行焊接。
练习时注意不断总结,把握加热时间、送锡多少,不可在一个点加热时间过长,否则会使线路板的焊盘烫坏。
注意应尽量排列整齐,以便前后对比,改进不足。
焊接时先将电烙铁在线路板上加热,大约两秒钟后,送焊锡丝,观察焊锡量的多少,不能太多,造成堆焊;也不能太少,造成虚焊。
当焊锡熔化,发出光泽时焊接温度最佳,应立即将焊锡丝移开,再将电烙铁移开。
为了再加热中使加热面积最大,要将烙铁头的斜面靠在元件引脚上,烙铁头的顶尖抵在线路板的焊盘上。
焊点高度一般在2毫米左右,直径应与焊盘相一致,引脚应高出焊点大约0.5 mm。
三..焊点的正确形状:焊点的正确形状,焊点a一般焊接比较牢固;焊点b为理想状态,一般不易焊出这样的形状;焊点c焊锡较多,
当焊盘较小时,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往往有虚焊的可能;焊点d,焊点d、e焊锡太少;焊点f提烙铁时方向不合适,造成焊点形状不规则;焊点g烙铁温度不够,焊点呈碎渣状,这种情况多数为虚焊;焊点h焊盘与焊点之间有缝隙为虚焊或接触不良;焊点I引脚放置歪斜。
一般形状不正确的焊点,元件多数没有焊接牢固,一般为虚焊点,应重焊。
四.焊点的正确形状俯视,焊点a、b形状圆整,有光泽,焊接正确;焊点c、d温度不够,或抬烙铁时发生抖动,焊点呈碎渣状;焊点e、f焊锡太多,将不该连接的地方焊成短路。
焊接时一定要注意尽量把焊点焊得美观牢固。
6.元器件的插放
将弯制成型的元器件对照图纸插放到线路板上。
注意:一定不能插错位置;二极管、电解电容要注意极性;读数方向排列整齐,横排的必须从左向右读,竖排的从下向上读,保证读数一致。
7. 元器件参数的检测
每个元器件在焊接前都要用万用表检测其参数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二极管、电解电容要检查它们的极性,电阻要测量阻值。
测量阻值时应将万用表的档位开关旋钮调整到电阻档,预读被测电阻的阻值,估计量程,将档位开关旋钮打到合适的量程,短接红黑表棒,调整电位器旋钮,将万用表调零。
注意电阻档调零电位器在表的右侧,不能调表头中间的小旋钮,该旋钮用于表头本身的调零。
调零后,用万用表测量每个插放好的电阻的阻值。
测量不同阻值的电阻时要使用不同的档位,每次换档后都要调零。
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度,要使测出的阻值在满刻的2/3左右,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读数,应及时调整量程。
要注意一定要先插放电阻,后测阻值,这样不但检查了电阻的阻值是否准确,而且同时还检查了元件的插放是否正确,如果插放前测量电阻,只能检查元件的阻值,而不能检查插放是否正确。
8.元器件的焊接
在焊接练习板上练习合格,对照图纸插放元器件,用万用表校验,检查每个元器件插放是否正确、整齐,二极管、电解电容极性是否正确,电阻读数的方向是否一致,全部合格后方可进行元器件的焊接。
焊接完后的元器件,要求排列整齐,高度一致。
为了保证焊接的整齐美观,焊接时应将线路板板架在焊接木架上焊接,两边架空的高度要一致,元件插好后,要调整位置,使它与桌面相接触,保证每个元件焊接高度一致。
焊接时,电阻不能离开线路板太远,也不能紧贴线路板焊接,以免影响电阻的散热。
9.线路板安装程序
按线路板上的标注将电阻及元器件焊装到相应位置(注:将电位器,输入插座及晶体管插座组件垂直焊接于线路板电路面),请使用含锡量60%,镀镍线路板专用焊锡丝进行焊接。
MF47万用电表安装调试
在没有专用调试设备的情况下,可用普通数字万用表校准,方法如下:1. 将装配好的万用表仔细检查,确保无装错、短路的情况下,将万用表档位旋至最小电流档0.25V/μA处,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其“+”、“-”插座两端的电阻值,应在4.9——5.1之间。
如不符合要求,应调整电路中的750Ω电阻阻值,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此时基准档调试完毕。
2. 将基准档位调试正常的万用表从电流档开始逐档检测其满度值。
检测时应从最小档位开始,首先检测直流电流档位,然后是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直流电阻(中心值)及其他。
各档位检测合格后,该表即可正常使用。
3.2所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1.组装时误把电阻的阻值弄错;
2.焊接时把二极管、电容和V型电刷接反
通过与同学交流,问老师,看教材来解决这些问题。
3.3体会收获及建议
在进行万用表组装实验设计的时候自己动手,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
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
在学习电路分析基础的时候应该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在老师们的讲解下,我弄懂了基本内容。
一个学期,通过自己不断地实践,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和老师的要求,逐步学会了电路的简单分析。
3.4参考资料(书、论文、网络资料)
《电路第五版》
4.教师评语
5.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