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蚕饲养技术小蚕共育技术视频

合集下载

桑蚕小蚕共育实用技术

桑蚕小蚕共育实用技术

桑蚕小蚕共育实用技术一、选共育室在一个村或一个组,由几户或十几户,最好是农户自由结合,选一户养蚕技术好、蚕室条件相对好的农户做共育室。

然后按照共育蚁量准备比较充足的各种蚕具,共育室一般选择通风良好、具备较好加温补湿的房舍。

统一洗刷消毒,收蚁后可以直接按照蚕农的蚁量分给农户,也可以按照固定的蚁量收蚁。

二、栽培好小蚕共育专用桑园具备条件的地方尽可能建立小蚕共育专用桑园,不具备建立专用桑园的地方最好选择比较适宜的桑园以供小蚕共育。

(一)桑园的选择与品种要求小蚕专用桑园应选择土层厚、肥力高、排水及通风性良好、靠近水源、便于排灌的地方。

栽植面积以共育70~100张蚕种栽0.67hm2为宜。

桑品种要求栽培早熟桑,其发芽势强、成熟早、成熟度齐、叶质优良。

栽培密度不宜过大,河南省一般选择农桑14、农桑12、育711等优良桑树品种,每667m2栽800~1 000株为宜。

??(二)施肥管理要保证桑叶日照充足,要多施厩肥等有机肥或氮、磷、钾配合的复配肥。

桑园每667m2底施土杂肥2 000kg。

桑园管理按配方施肥方法进行,氮磷钾的比例为10:4:5。

(三)桑叶的要求与采叶共育收蚁用桑要求叶质充实、适熟偏嫩,一般在春季选取生长芽第2~3叶,杂交桑采第3~4叶为收蚁叶,也就是枝条梢部最大叶上一叶,夏秋季应提高叶位为佳。

采叶、给桑要求:每天坚持早晚采叶,不采露水叶。

1龄用叶要求叶色鲜绿色,手触柔软,也就是枝条梢部最大叶上一叶或最大叶。

2龄用叶,叶色刚呈浓绿色,较柔软,也就是枝条梢部最大叶下一叶,饷食用最大叶。

3龄用叶,叶色为浓绿色,春季三眼叶,夏季蔬芽叶,秋季自上而下第5~7片叶。

调桑时叶切成方形,大小为蚕体长的1.5~2倍,盛食期大一些。

如遇下雨须用干净的布将叶面水擦干或用风扇吹干才能使用。

三、搞好蚕前消毒小蚕抗病能力弱,易受病毒感染,因此,对消毒要求高。

在生产前10~15d对所有房屋和周围环境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蚕饲的饲养与管理

蚕饲的饲养与管理

蚕饲的饲养与管理作者:刘广远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1年第10期一、养蚕前的准备1、每批次养蚕前,要将蚕室、叶室及一切养蚕用具清洗消毒。

食桑期中的主要用具有蚕格、薄膜、蚕网、喂叶及采叶用的箩筐和编织袋、室内用鞋、消毒用具等。

2、备足新鲜石灰。

一般每张蚕每批需用石灰30市斤,湿度大时用量要增加。

3、已接触过蚕沙、前批大蚕、蚕茧、簇具、农药之类的养蚕人员在领蚕前要洗澡、换衣服,保证自身的清洁卫生。

二、领小蚕1、为了减轻领蚕时对蚕体的压伤,要求各养蚕户带消毒好的蚕格来领蚕,每张蚕5—8个蚕格均可。

2、自备适量桑叶,每格小蚕约0.5—1市斤,领出蚕儿先喂叶,经10分钟后捉蚕。

捉蚕操作要轻。

3、要听从共育室管理人员安排,按顺序领蚕,避免因乱伤蚕。

4、蚕儿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日晒、雨淋、闷焗、剧烈震荡和接触农药、污物等。

5、回到蚕室后要立即用蚕格将蚕儿摊开,匀好蚕座,在蚕座上撒一层新鲜石灰粉,然后喂叶。

如领回后即要下地,则在预设蚕座上先撒一层石灰粉或铺设已消毒好的干净薄膜,再放蚕匀座。

三、饲养1、采、贮桑叶。

在没有下雨的情况下,如果每天喂三口叶,则要求在上午露水干后采中午喂的一口叶,下午至傍晚采晚上和次日早上要喂的桑叶。

要避免在阳光强烈的中午采叶,不能采露水叶。

在雨天,要力争在桑叶干爽的时候加紧采叶,如遇整天下雨,则在桑叶水珠相对较少的时段采叶,采叶量比正常叶量减少三分之一至一半。

桑叶贮放要有专用叶室,叶室要安排在最容易彻底消毒、最不容易被污染的房间。

对采回来的桑叶要妥善保管,将叶抖松后用消毒好的薄膜或湿布进行上盖下垫,勿使发热,勿使桑叶过量失水变干。

对湿叶要尽量摊开凉干后再喂蚕,打开叶室门窗,加强通风换气。

2、匀蚕。

每次喂蚕前,先检查蚕座密度,一般要求给每头蚕预留两头相同大小蚕体所占面积的空间,对蚕头密度过大的要捉蚕扩大蚕座,蚕头密度不匀要用人工疏匀蚕头,即做好匀座扩座工作。

3、喂叶。

每天喂蚕3-4次,喂蚕前,先将桑叶抖松,充分散热,不能直接喂发热叶。

家蚕小蚕共育技术及其应用探讨

家蚕小蚕共育技术及其应用探讨

家蚕小蚕共育技术及其应用探讨家蚕和小蚕是两种不同的蚕种,家蚕是丝绸生产中主要的蚕种,而小蚕则是茧丝生产中用来制作普通布料的蚕种。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将这两种蚕种同时养殖,即实现“家蚕小蚕共育”。

家蚕和小蚕的共育技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两种蚕种的生长和环境需求不同。

具体来说,家蚕要求温度较高(25-28℃)和相对湿度较高(70-80%),而小蚕则要求温度较低(17-20℃)和相对湿度较低(50-60%)。

因此,在共育过程中需要针对两种蚕种的生长需求分别调控温湿度等环境因素。

针对温湿度方面的调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设计适宜的饲养场所,如将大型场所分隔成两个区域,分别养殖家蚕和小蚕,并且安装温湿度控制设备,实现区域温湿度的独立调控。

2. 在饲养场所内设置遮挡层,如帘子等,来阻隔两种蚕种之间的空气流动,减少相互干扰。

3. 针对小蚕的生长需求,可以在小蚕饲养区设置散热设备,以降低温度和湿度。

4. 采用不同的饲料和饲养方式。

家蚕可以以桑叶为主食,而小蚕则可以以桑椹为主食。

另外,两种蚕种的饲养方式也有所不同,家蚕适合大型养殖,小蚕则可以采用集约化饲养方式。

除了温湿度方面的调控,家蚕小蚕共育还需要解决疾病传播的问题。

两种蚕种的疾病可能会互相传染,导致养殖的失败。

因此,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严格控制饲料、饮用水和饲养环境的卫生状况,比如对饲料进行消毒、保持饮用水清洁、杀灭害虫等。

2. 制定科学的养殖计划,如定期对两种蚕种进行体检,追踪蚕种健康状况,并及时处理疾病。

3. 定期对养殖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减少病菌滋生的可能性。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实现家蚕和小蚕在同一场所的共育,达到同时生产丝绸和布料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家蚕小蚕共育技术可以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益。

此外,共育也有助于推进蚕种间的科研和育种工作,提高蚕种质量和促进蚕业的可持续发展。

改进后的春柞蚕小蚕室内合成袋饲育技术

改进后的春柞蚕小蚕室内合成袋饲育技术
蚕袋 一个 个摘下来 , 喂完后在挂上 , 费工 费时 。后
剂 2 ) 水 5 g搅 拌 均匀 , 置 3 i 取 5g 兑 Ok , 静 0mn后 其 上层澄清液 将蚕室地 面 、 墙壁 、 天棚喷洒 一遍 。 2 高锰酸钾 一 尔 马林 熏蒸 消 毒 。用 药 量 , ) 福 高锰 酸钾按 2 / 0gm 计算 , 福尔 马林 每 m。 的用 量
1 2 合 成袋 准备 .
2℃, 8 将合成 袋逐个 放进去 , 每个袋 都进去少 量 使
药液, 上面压实。消毒 4 i后用清水脱药。彻 0rn a 底晾干后将合成袋散放在消过毒的养蚕室内。
23 卵面 消毒 .
在出蚕 前 1 天进行卵 面消毒 。用含 量 3 % 的 5
每公斤蛾 籽需准备 4 m ×5 m大小 的合 0c 0c
3 蚕室消 毒时要 把 搭蚕 架用 的小 杆 、 米秸 ) 玉
秆及 所有养蚕 用 具 和养 蚕人 所穿 的 衣服 、 鞋等 拖
全部放人养蚕室 内同时消毒 ( 衣服只能熏蒸 , 不 可用 消特灵消 毒 ) 。
2 2 合成 袋消毒 . 在 出 蚕 前 3 —4 天 , 福 尔 马 林 ( 度 为 用 浓
消毒防病是小蚕室内合成袋育取得成功的关 键步骤 , 必须 一丝 不 苟按 要求 做好 。蚕 室 消毒 一 般在出蚕前 4— 5天进行。先用 l %的氢氧化钠
洗刷蚕室地 面 , 然后 分两步 消毒 。
1 消特灵 消 毒 。每包 15g的消 特灵 ( 辅 ) 2 加
前一天把消完毒的蚕卵按每袋饲养量直接装袋 ,
的衣 服和拖鞋 。雨天提前备叶 , 不得喂带水 叶。 5 2 给 叶 .
2 合成 袋消完 毒 后要 用 清 水 充 分脱 药 , 底 ) 彻

小蚕共育技术要点

小蚕共育技术要点
的适 应 能 力 强 , 为保 持 桑 叶新鲜 , 蚕 吃饱 吃好 , 使 发 育齐 一 , 用有孔 薄膜 , 龄 采用 上盖下 垫 四周折 , 要使 1
2龄采 用 上盖下垫 四周不 折 , 龄 采用 只 盖不垫 。同 3
做到药物品种对路 , 质量可靠 , 配制浓度准确 , 用量 充足 , 喷洒全面 , 步骤妥 当, 保湿适时 , 消毒后要 隔 离 。 种小蚕 具要一 丝不苟 , 面消毒 , 各 全 不可 遗漏 。 共 育室要配全消毒缸 、 洗手盆 、 蚕沙筐、 蚕沙坑等消毒 防病设施 。共 育期 间要定 期进 行地 面消毒 ,空 气 消
第3 卷 第3 2 0 年 8 8 期 07 月
Vo . 8No3 Au . 2 0 1 . 3 g, 0 7
委亲通窳
Bu l tn o e i u t r lei fS rc lu e ・ 53 ・
都对蚕 的生长期发育不利 ,过高易发生 3 眠蚕和诱 发蚕 病 ; 对体质 茧质都有 影响 。各龄温 度 以 1 过低 龄 2 .— 8 ℃ , 湿 差 05 2龄 2 .— 70 干湿 差 70 2 . 干 0 .C,  ̄ 65 2 . ̄ C, I 3 2 . 2 . 干湿差 1  ̄为宜 。 蚕对多 湿  ̄ 龄 55 6 ℃, C, — 5 .C 5 小
2 要做 好 领 种 和 补催 青 工作
领 种 过程 要 严格 防止 温度 激变 、强烈 震 动 、 闷
m 座面 积稀密 要适 当 , 能让 蚕 吃饱 吃好 , 时 。蚕 方 同 使 蚕 沙薄 , 座 干燥 、 洁 , 于促进 眠 起整 齐 , 强 蚕 清 利 增 蚕 的体质 。如果蚕 座过密 , 易造 成 蚕食 桑 不足 , 的 蚕 发育 不齐 。如果蚕 座过稀 , 造成 桑 叶浪 费 , 易造 易 也 成 蚕座 冷湿 , 蚕发育缓慢 , 使 体质虚 弱 , 蚕病 。 易感

小蚕共育环境智能化控制系统与技术要点

小蚕共育环境智能化控制系统与技术要点

小蚕共育环境智能化控制系统与技术要点《小蚕共育环境智能化控制系统与技术要点》随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小蚕共育养殖成为了现代蚕丝生产的主要方式。

然而,在小蚕共育过程中,环境的良好控制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小蚕共育的效率和质量,科学家们研发出了小蚕共育环境智能化控制系统与技术。

本文将介绍这一系统与技术的要点。

首先,小蚕共育环境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核心是传感器网络和自动化控制系统。

传感器网络可以实时采集并监测小蚕共育环境的各种参数,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自动化控制系统则根据传感器网络的数据,实时地对环境进行调整和控制。

通过智能化的控制,可以保持小蚕共育环境的稳定性,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小蚕的健康生长。

其次,小蚕共育环境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关键在于对环境参数的准确测量和优化调控。

传感器网络需要具备高精度、多功能以及远程监控的特点,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通过实时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了解小蚕共育环境的变化趋势,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调节环境参数,以满足小蚕共育的需求。

第三,小蚕共育环境智能化控制系统还需要配备智能化的软件和算法来处理大量的数据和进行复杂的控制操作。

例如,根据小蚕的生长需求和状态,系统可以自动调整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参数,实现最佳的生长条件。

同时,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提供决策支持和预测功能,帮助养殖者更好地管理和调控小蚕共育环境。

最后,小蚕共育环境智能化控制系统与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小蚕养殖的效率和质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通过精确的参数控制和智能化的管理,可以提高蚕丝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养殖者的收益。

同时,这项技术也有助于减少对化学农药和抗生素的依赖,改善小蚕的健康状况,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

综上所述,《小蚕共育环境智能化控制系统与技术要点》介绍了小蚕共育环境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核心内容和技术要点。

通过该系统和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小蚕共育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和精准控制,提高小蚕养殖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开展大型原蚕小蚕共育的优势及做法

开展大型原蚕小蚕共育的优势及做法

() 1 有利 于现 代 蚕业 科技 成 果 的推 广 应 用 。 事 大型 共 从 育 的工 作 人 员 一般 具 备 一定 专业 知 识 , 于 应用 先 进 实 用 善
肥 水 管理 、 虫害防 治 等 一 系列工 作 , 保桑 叶 质量 符 合原 病 确
蚕 小蚕 生长 发 育要 求 。
小 蚕 发生 中毒 而 造成 损 失 。 通状 况 良好 , 各原 蚕 区 距 离 交 与
适 中 , 约生产 运 输成 本 。 节
22 建 立 自 主 经 营 的 小 蚕 共 育 专 用 桑 园 .
原 蚕 小蚕 专 用桑 园 的立地 条件 好 , 种植 密度 合 理 . 消毒
防 病 比丝 茧 育更 为严 格 , 肥水 平 要比 非共 育 桑园 高 。 更 施 为
原 蚕 小蚕 生 长 对 桑 叶质 量 、 境 卫 生 条件 和 生长 环 境 环 即温 湿 度 、 照 时间 的要 求 比普 通蚕 更 为严 格 , 光 因此 为保 证
蚕 种 的 质量 和 产量 , 原蚕 小蚕 饲 养 必须 实行 小蚕 共 育 。 蚕 在 种场 新 辟原 蚕 区实 行 小蚕 共 育是 各生 产单 位 近年 来 共 同 的
23 高 标 准 进 行 蚕 室 布 局 和 改 造 建 设 .
新设备, 也更 易落 实 养蚕新 技 术 。
() 2 有利 于 实现 农村 原 蚕 区 的稳 定 。 由蚕种 场 统 一开 展 大 型 原 蚕小 蚕 共育 , 原 蚕小 蚕 损失 少 、 数 足 、 质强 、 使 头 体 发
该 原 蚕小 蚕 共育 基地 是租 用 原柳 江 县福 塘 中学 校舍 改
现代农业科技 2 型原 蚕 小蚕 共育 的优 势 及做 法
贝建 设 覃耀 冠 韦冠睦 1 覃贵 圆 1 刘 秋丽 1 , 2 , 2 , 2

小蚕共育技术操作规程

小蚕共育技术操作规程

小蚕共育技术操作规程1共育室及蚕具的消毒共育室及蚕具的消毒应在养蚕前一周进行。

消毒前应清理好共育室周围环境,铲除周围杂草,疏通水沟,共育室打扫干净后进行“两消一洗一熏”,先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对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保持湿润几个小时再进行清洗,待室内及蚕具晾干后进行二次消毒,最后再进行一次烟熏消毒,消毒后应注意将蚕匾等用具晾干,待养蚕时使用。

2蚕种催青委中侧障按DB451281/T06规定执行。

3收蚁6.3.1 收蚁时间早上5时6时开灯感光,上午8时一9时收蚁。

3.2收蚁方法3.2.1网收法(适用于散种收蚁)收蚁时:将蚕网覆罩在蚁座上,撒上已切好的桑叶(小于网孔的屑桑除开),约10min抬起蚕网放在事先准备好的蚕簸里。

3.2.2叶引法(适用于平附种收蚁)3.2.2.1 把切好的桑叶撒在蚕座上,整理后,其面积略大于平附种的卵面积。

将蚕种纸面向下,放在桑叶上,蚁蚕爬到桑叶后,即可揭开蚕种纸。

3.2.2.2把切好的桑叶直接撒在蚕种纸上、约10min,蚁蚕爬上桑叶后连叶带蚕翻倒在蚕座上蚕座上,匀座定座。

3.2.3打落法(适用于平附种收效)将已孵化的的平附种反转向下,一人双手拿蚕纸一端的两个角,另一人左手执一端中部,右手拿蚕筷,朝蚕种纸背顺次连续敲打三、四下,将蚁蚕打落在蚕纸内,给叶定座。

3.2.4纸引法蚕转青时,用白纸包种,防止蚁蚕逸散,收蚁时将切好的桑叶撒在纸面上,蚁闻到桑叶气味即爬上纸背后,倒去引桑后给桑。

4小蚕饲育4.1饲育型式一、二龄蚕采用尼龙薄膜上盖下垫的全防干育。

三龄蚕儿采用只盖不垫的半防干育的词养形式。

每天定时定量喂乘3次或4次,喂3次叶时间为7时、14时、21时;眼4次叶时间为6时、11时、16时、22时。

4.2桑叶的采摘与贮藏4.2.1采叶时间每天采叶2次,早晨采叶,中午和下午喂,傍晚采叶,夜间和次日清晨喂。

早晨应在露水干后采叶,下午应在傍晚阳光较弱、温度较低时进行,不采雨露叶和高温日晒叶,遇连续雨天需采水叶时,应晾干或擦干后再喂蚕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蚕饲养技术小蚕共育技术视频
大蚕饲养技术
一、小蚕质量
小蚕质量的好坏,主要是以桑叶质量决定,所以农户采小蚕用叶,必须要按各个时期的桑叶质量去采。

如果桑叶质量达不到要求,小蚕质量就无法保证,所以农户一定要配合共育室采好合格的桑叶,农户不配合,共育室收桑叶时又不好明说,这就造成了小蚕质量保证不了的问题。

二、消毒
蚕前消毒:蚕种进共育室,大家可以进行消毒,消毒时必须将所有蚕房,养蚕工具,四周环境进行严格的打扫,清理消毒,药品要交换使用,不能蚕前蚕后用同一种。

蚕后消毒:是最重要的一次,所以要做到关门打狗,不留任何一处死角。

蚕后消毒的程序是先消毒,后打扫清洗,也就是说将所有养蚕用具放在蚕房内严格消毒。

在消毒后,房内蚕具湿度较大的,同时进行硫磺熏烟,用量按蚕房大小1至2公斤。

用法:将炭火烧旺后,
将硫磺均匀撒在炭火上,让它自行燃烧,密闭2至3天后,再进行清理打扫。

三、领取小蚕的条件
要求共育室通知农户领小蚕要提前一天,大家做好蚕房中的温湿度调控,温度在华氏度76度,湿度在74度,养蚕温度以中间养蚕专用为准,领小蚕的用具每张保证有一米左右的簸箕一个,不能过厚装运小蚕,做到松装快运,减少创染,防止病原传播。

很多蚕主要以创伤感染产生蚕病。

四、大蚕饲养
领小蚕前将桑叶采好,采叶注意从上向下采,必须做到小蚕喂嫩叶,大蚕喂老叶。

四龄前都统称为小蚕,所以五龄蚕才开始喂老叶。

大家计划好四龄前将所有桑叶全部采周,每个龄期分段采叶,每个龄期响食第一天的桑叶都要偏嫩,并且五龄前都要切叶给桑。

五、蚕期消毒
领回每盒小蚕要均匀放满一个蚕台三分之二的面积,将小蚕均匀分布后,必须用消毒粉 __消毒一次后,才能给桑,(消毒粉配制比
例是:1包漂白粉对5包石灰)消毒要明显看得见,不能太少。

其它时间每天必须进行一次消毒,注意:每次均匀蚕后必须先消毒后给桑。

六、除沙
加网除沙掌握两个时间。

第一加眠除网,注意掌握蚕儿就眠时间,眠前将蚕沙除干净,让蚕儿有一个干燥环境就眠,第二加起除网,等蚕眠起响食前用新鲜石灰粉消毒后,加网给两次桑叶后除沙,眠前除沙让蚕座干燥,减少蚕儿
眠期感病得。

起蚕除沙主要是清除蚕儿眠期所排出的病原物,所以眠前眠后除沙都有利蚕儿健康生长。

七、提青分批
可采取眠前眠后,提青分批。

眠前见有百分之七十的眠蚕就进行三七糠止桑,
2至3小时后加网撒上少量条叶,等青蚕全部上网后提出单独饲养。

眠后有百分之八十的起蚕后再加网撒上条叶,提起蚕,放在其它地方饲养,经过两次的提青分批,明显的就拉开了2至3天的时间,这样就使蚕儿分批整齐,蚕多房少,劳力分散。

八、眠期处理
眠期止桑必须使用三七糠,响食第一天必须进行两次消毒。

响食第一次消毒
只能用新鲜石灰粉,第二次给桑前必须用消毒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良桑饱食就眠,注意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眠蚕后都要适当撒一定花花叶,要保证眠定后都还有新鲜桑叶,这样才能保证蚕儿吃饱就眠,做好保温保湿,通风换气,只要眠期处理好了,养蚕就基本了。

九、采叶给桑
采叶做到各龄期分段采叶,每天早晚采叶,每天早上的桑叶,头天下午采好,
给桑每天早、中、晚三次,晚上多给。

每个龄期分三个时段给桑,两头少给,中间多给。

时段分为少食期,盛时期,减食期。

把握好这三个时期,省时,省力,省桑叶。

十、农药中毒
对有怀疑的桑叶用少量小蚕进行试喂,中毒处理:用喂牲口的糠或灶灰将蚕座
撒上一层,然后加上除沙网后用阿托品(每支兑水半斤)喷洒在桑叶上给桑解毒,除去有毒桑叶以后,每天一次,连喂两天。

蚊香之类中毒:打开门窗或用电风扇帮助通风换气,同样用阿托品解毒。

十一、上簇
把握好上簇时间,见有百分之二十的熟蚕时就可以喂上茧药了,最好选择在
下午或者晚上喂,因为药喂下后8至12小时才见效,上簇后做好通风换气,适时翻簇,及时除去蚕沙,因为黄斑,下脚,双宫都是因通风,翻簇,除沙所造成的。

十二、采茧卖茧
采茧做到先采下脚茧,后采正茧,分级采,分级装,分级卖。

运输中用通风
透气好的口袋松装快运,先上先卖,后上后卖,不能先后混卖。

十三、蚕沙管理
每家修建一个合格的蚕沙坑,规格是:2米×2米×2米,将蚕沙倒入蚕沙坑
内,必须严格封闭,让它自行发酵杀灭病原,达到控制病原传播的目的。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