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的特效穴位是
安眠穴位

具体操作是,最好在临睡前,坐在床上,或是取仰卧位,用拇指的罗纹面按揉安眠穴2-3分钟,拇指作用在穴位上做旋转按揉,也可以点按,力度由轻到重,手法深沉用力,使得该穴有酸胀麻感,按揉后便有睡意。如果连续按半个月,效果会明显的,对您的睡眠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坚持一个月或更长的时间,那对您提高睡眠质量帮助更大,希望能把安眠穴作为您的睡前的常用保健穴。
(6)内关穴:
位置:腕部横纹上2寸。
操作:用拇指端螺纹面轻轻按揉约1分钟。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
(7)神门穴:
位置:小指侧腕部横纹头凹陷处。
操作:用拇指指端轻轻按揉1分钟。具有助睡安眠的作用。神门穴位于腕横纹肌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于每日临睡前用一拇指指端的螺纹面,点揉另一手的神门穴,以感酸胀为宜,左右手各重复30次。
神经衰弱:安眠、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尤治惊悸);头晕加印堂、风池;心慌气短加间使。
(1)印堂穴:
位置: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操作:用中指螺纹面按揉2分钟。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2)攒竹或中指指端按揉1分钟。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3)太阳穴: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交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上,三阴交是三条阴经的交会穴,主治脾、肝、肾三胀的病症,如失眠、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头晕、肠鸣、便秘等。
按揉三阴穴,用拇指罗纹面紧贴胫骨内侧面后缘按摩,手法用力适中,局部有酸胀感,每天早晚按压穴位2次,每次5分钟,按摩10天后,失眠缓解,五脏得以初步调整,按30天后,轻度失眠会不药为愈。
人体六大特效穴位

人体六大特效穴位穴位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指的是人体上的一些特定部位,通过按压、推拿等手法可以调理人体的生理功能,起到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平衡阴阳等作用。
人体有很多穴位,其中有六个特效穴位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这六个特效穴位的名称、位置和功效。
第一个特效穴位是“合谷”。
它位于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凹陷处,是手太阴经的首穴。
按压合谷穴可以缓解头痛、眩晕和失眠等症状,同时还可以调节肠胃功能,缓解消化不良和胃疼。
第二个特效穴位是“涌泉”。
它位于脚底中央凹陷处,是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
按压涌泉穴可以增强肾脏功能,有助于治疗肾虚和腰痛,同时还可以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
第三个特效穴位是“太渊”。
它位于足太阴脾经的起始处,定位于腹部正中线下方三寸处。
按压太渊穴可以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和泄泻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第四个特效穴位是“三阴交”。
它位于小腿内侧,距踝骨内踝约三寸处。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肾经、脾经和肝经的交会点,按压三阴交穴可以调节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治疗月经不调和性功能障碍等症状。
第五个特效穴位是“太溪”。
它位于胫骨前面,当脚背向上翘时,有一个凹陷处。
太溪穴是足厥阴肝经的俞穴,按压太溪穴可以舒缓肝气郁结,缓解头痛、眩晕和情绪波动等症状。
最后一个特效穴位是“关元”。
它位于下腹部正中线上,距离肚脐中点三寸处。
关元穴是任脉的起始穴,按压关元穴可以调节生殖系统功能,提高生育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强肾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以上介绍了人体六个特效穴位的名称、位置和功效。
这些穴位在中医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按摩或其他手法刺激这些穴位,可以促进气血畅通,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调养身体的效果。
然而,人体穴位是复杂而精细的系统,不同于常规治疗方法,需要专业的医生或按摩师操作,否则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
因此,在使用穴位疗法时应谨慎,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按摩什么穴位治失眠

按摩什么穴位治失眠文章目录*一、按摩什么穴位治失眠*二、失眠吃什么好*三、失眠做什么运动按摩什么穴位治失眠1、按摩什么穴位治失眠1.1、内关穴位于掌心面,手腕横纹上2寸(同身寸,即每个人自身大拇指的宽度为1寸,下同),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2、神门穴位于掌心面的手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乃心经原气留止的部位,位于掌侧腕横纹的尺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处。
此穴乃心气出入之门户,能养心安神,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
1.3、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可以摸到胫骨,它就在胫骨的后方。
此穴乃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故能通调肝脾肾之经气,达到健脾、益肾、养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统摄于脾,受藏于肝,内养于肾,心气下交,则神志安宁。
2、失眠是什么原因2.1、生理原因:一般是指外界环境发生了改变,生理上受到影响而导致的失眠。
比如乘车、船、飞机,或者卧室中有强烈的光、噪音,温度过冷或者是过热等都会导致出现失眠症状。
有些人适应能力强,有些人则比较敏感,对环境适应性差的往往容易失眠。
2.2、身体疾病:伴随身体疾病而出现的失眠症状,如心脏病、肾病、溃疡、关节炎、骨关节病、哮喘、肠胃病、高血压、脑疾病、呼吸暂停综合症等病症,都会引起失眠症状。
2.3、精神心理因素:比如内心有焦虑、烦躁不安等,或者在生活中受到的打击、工作学习的压力大,都会使人的心理和生理上有反应,以致神经系统出现紊乱,大脑的功能受到影响,引起失眠。
3、失眠怎么办3.1、按照规定的作息上床睡觉:每天都要按时上床睡觉,按时起床,这样可以让大脑形成一个规律的活动。
尽量不要养成熬夜的习惯,长时间的熬夜就很容易导致失眠。
3.2、睡觉前做一些放松的活动:比如听舒缓的音乐、散步、喝牛奶等等,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在睡觉前洗个热水澡或者用热水泡泡脚,另外打太极、做瑜伽等舒缓的运动也是不错的放松方法,都有助于睡眠。
3.2、失眠的人最好不要午睡:午睡是会影响晚上的睡眠的,如果有午休的是习惯,最好午睡时间要控制在20分钟以内,最多不要多超半个小时。
艾灸什么穴位治疗失眠

艾灸什么穴位治疗失眠文章目录*一、艾灸什么穴位治疗失眠*二、艾灸可以治失眠吗*三、哪些人不适宜艾灸艾灸什么穴位治疗失眠1、艾灸治疗失眠穴位:百会穴百会为督脉经穴,位居人体头部正中最高点,乃诸阳之会,通过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而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
名医李时珍指出:“脑为元神之府”脑的生理和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故“心主神志”。
百会穴治疗失眠的机理在于安五脏而健脑宁心调神。
灸之能升举阳气,率血上行濡养脑髓,通经活络,药力直透脑府,可健脑安神,调和阴阳,消除失眠。
2、艾灸治疗失眠穴位:神门穴神门穴是心经的穴位,常用在治疗失眠、惊悸、心脏动悸等症状。
对心脏方面,情志方面,情绪不稳的,像动辄生气,还有心神不守的,都可以灸神门,神门可以心定下来。
百会和神门搭配可以治疗各种失眠症状,包括重度失眠。
有一个朋友,失眠很严重,已经持续很久晚上都要两三点才睡着,艾灸百会和神门,当天十一点钟就睡着了,而且整夜的睡眠质量也好多了,她说很久没睡过这么好的觉了。
3、艾灸治疗失眠穴位:涌泉穴涌泉穴在人体足底,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每晚睡前用艾条在涌泉穴灸治20分钟,可治疗失眠。
施灸时,对准涌泉穴,距离1寸左右高度,让患者局部有温热感,使皮肤出现红润为止(防止被烧伤)。
在治疗期间停用安眠药。
患者可自己施术或由家人帮着施术。
10天为1疗程,一般1个疗程即可见效,中间休息2-3天,再进行第2疗程。
若治疗过程中患者配合热水泡足10分钟后再灸,效果更佳。
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具有宁神苏厥的作用,又是足少阴肾经经气所出之处,可交通阴阳,启闭开窍。
《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综上所述,下取涌泉,以艾温通,使任、督协调,髓生脑健,心神内守,阴阳平衡,寐寤有序。
4、艾灸治疗失眠穴位:安眠穴从天柱外开一寸的地方,有一个奇穴,贴在骨边属于经外奇穴,专治失眠,叫安眠穴。
神奇的睡眠穴,按一下直犯困

神奇的睡眠穴,按一下直犯困最近老是胡思乱想,越想越睡不着;工作没做好,气得睡不着;晚饭吃得太多,撑得睡不着;晚上看恐怖片,吓得睡不着……又失眠了,有没有马上就能够解决失眠的法子?其实还真有,古人擅长点穴神功,现在也可以用上,找准穴位也能帮助我们改善睡眠。
当思虑过度、欲望过多时,容易出现心火亢盛、扰动心神,心神不宁人就会失眠。
劳宫是心包经的重要穴位,重掐劳宫清心除烦,降心火,专治胡思乱想出来的失眠。
劳宫穴位于掌心,弯曲手指虚握拳时,中指指尖处即是此穴。
我们经常说“大动肝火”,生气发怒、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久郁化火,肝火上炎,就会带动心火,扰动心神,造成失眠多梦。
心眼小、爱生气的人,往往存在肝火扰心的问题。
治疗这类失眠,应从疏肝清心入手。
重掐劳宫清泻心火,此外还要配合按揉肝俞穴。
肝俞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横指处。
古代医家总结,“胃气不和则卧不安”。
吃多了撑出来的失眠,实际上是由于胃气不和造成。
胃在心之下,饮食积滞在胃里,胃中胀满不适,导致中上焦气机不畅,进而扰动心神,引发失眠。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按揉可以起到和胃降逆的功效。
胃气和则心神安,失眠自然就好了。
内关穴位于掌侧腕横纹中点向手臂方向三横指处。
建议每次按摩30~50下,以产生酸胀感为度。
遇事受到惊吓,会造成心胆气虚。
心胆气血不足,则心神失养,影响睡眠。
治疗这类失眠可以选择心经的原穴“神门穴”,顾名思义,神门穴是安定心神的门户。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靠近小拇指一侧的凹陷处。
用指腹轻轻按揉,感觉有酸胀感为好,约5~6分钟,可以增加困意。
关注呼噜网官方微信号,第一时间掌握睡眠资讯!如果您还有关于睡眠方面的任何问题,欢迎在线留言或者拨打呼噜网电话进行免费咨询,我们随时准备着为您服务。
失眠穴

1、失眠穴
此穴位又被称为“百敲穴”,位于脚后跟的中间位置。
按摩时可以利用拳头进行锤击,大概100次左右,就可以帮助入眠。
2、完骨穴
在我们耳垂后有一凸骨,被称作“乳突”,“乳突”对下沿后缘的地方,对上面的骨头进行触摸,有浅凹处,按压有震动感觉,就是“完骨穴”。
按摩时用大拇指进行揉按即可促进睡意到来。
3、三里穴
在膝眼往下大概3寸,两筋的中央位置。
按摩是用手指按揉3到5分钟即可。
4、三阴交穴
在内踝对上3寸、胫骨的后缘部位。
只要用大拇指指腹适度按揉该穴位3分钟即可。
5、涌泉穴
在前1/3脚底凹陷的部位。
利用手指指腹按揉该穴位100次左右,有助治疗失眠,通过睡眠质量。
6
6、印堂穴
在两眉毛的中央位置。
按摩时用大拇指适度推磨2到3分钟,可以舒缓紧张神经,缓解失眠情况。
巧治失眠的穴位,沾枕头就睡着,保健特效穴,中医穴位养生

巧治失眠的穴位,沾枕头就睡着,保健特效穴,中医穴位养生
一、安眠穴——治失眠要穴
标准定位:在项部,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中点。
简易取穴:从耳垂后方凹陷向后物有突下回陷中。
主治:
失眠、头痛、眩晕、心悸。
操作方法:
以点按左侧为例、受术者堂位、操作者立于受术者侧后方,左手置于受术者前额部,以外一手得指点穴。
点完侧再点行一侧。
技巧:
用于治疗失眠时,力度较轻,并可配合舒缓的音乐以帮助入睡。
二、风池穴——明目要穴
标准定位:在颈后区,杜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写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回陷中。
主治:
失眠、头痛、眩晕、心悸。
操作方法:
①以点按左侧为例,受术者坐位,操作者立于受术者侧后方,左手置于受术者前额部,以另一手拇指点穴,向对侧目外眦方向用力点按。
点完一侧再点另一侧。
②受术者仰卧,操作者两手食、中指同时点按双侧风池,向受术者的鼻尖方向持续用力。
技巧:
①为使酸胀感更明显,可点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最凹陷处。
可配合揉法,即点揉风池。
②用于治疗失眠时,可减轻力度,并可配合舒缓的音乐以帮助人睡。
神奇的少海穴,堪称安眠药的穴位,助睡眠的要穴

神奇的少海穴,堪称安眠药的穴位,助睡眠的要穴睡不着觉是一个令人非常痛苦的疾病。
长期的睡眠障碍不仅会导致人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疾患,还会导致人体出现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下降,身体机能下降等情况。
众所周知,安眠药是目前解决睡眠障碍最好的药物。
但是长期服用安眠药容易形成药物依赖,甚至出现记忆力损害、抑郁症加重、造成神经系统不良等。
近来隔壁家的王奶奶一直受到睡不着觉的困扰,需要服用安眠药才能入睡。
昨天她特地过来问,中医方面有没什么办法可以治疗睡眠障碍疾病而又没那么多副作用的呢?答案是有的。
现在就想占用大家一点点时间,分享一下这个堪比安眠药的穴位-少海穴。
少海穴属手少阴心经,为心经合穴,其出自古籍《针灸甲乙经》,又名曲节穴。
其少者,阴也,水也。
海者,大也,百川所归之处也。
本穴为心经的地部经水汇合之处。
其物质为青灵穴水湿云气的冷降之雨和极泉穴的下行之血汇合而成,汇合的地部水液宽深如海,所以古人称之少海穴。
本穴的位置十分好找。
古籍《针灸甲乙经》记载:“少海者水也,在肘内廉节后陷者中”。
《针灸学》则记载,少海穴在肘前区,横平肘横纹,肱骨内上髁前缘。
其又有一个比较简便的取穴方法。
我们屈臂举肘,使得肘部成一直角,然后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即可找到本穴了。
上文提到,本穴是疗效堪比安眠药的穴位,是镇静安眠的要穴。
中医认为少海穴为手少阴心经的合穴,其五行属水。
而心性属火,火热之邪上炎,则可叫心烦失眠等症状。
而水可克火,所以少海穴对心火上炎所致的失眠等相关病症,能起到滋阴降火,清心安神的功效,从而改善睡眠情况。
最后和大家聊聊少海穴的治疗保健方法。
使用少海穴,一般可采用针刺、艾灸、推拿等相关方法。
在这里主要和大家介绍最为方便且实用的按摩推拿法。
一般而言,我们找准穴位所在部位后,可用另一手的拇指指腹部轻微按压穴位1-2分钟,然后可沿顺时针方向按揉穴位。
这样就能起到清心安神的功效。
好了,关于少海穴就介绍到这里了。
有失眠心烦等症状的人群可以去试试本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催眠的特效穴位是“失眠”
症状 :由于兴奋或有什么心事引起的不眠状态 ,如果持续较长的时间 ,就
是失眠症。
只要不是因糖尿病或高血压等引起的失眠就不必担心。
可是严重的失眠症患者会随着夜幕的降临感到非常恐怖 ,越担心越失眠 ,往往形成恶性循环。
穴位 :失眠、足三里、三阴交。
方法 :失眠穴位于脚后跟底部 ,它对治疗失眠症非常有效。
这个穴位还有利尿作用 ,所以最好在白天对它进行刺激 ,用拳头对失眠穴敲击 200次左右即可。
另外 ,再用电吹风对足三里到三阴交吹暖风 ,温度以感到舒适为宜 ,再指压这
两个穴位 ,这样进行后一定会有睡意。
睡前做安眠操催眠
失眠症有各种原因 ,但是睡前必须解除身体的紧张状态 ,使之进入睡眠状态。
做安眠操使身体放松之后 ,即使有心事 ,身体也有睡眠的要求 ,因而自然能进入睡眠状态。
方法 :睡前在床上做安眠操。
( 1)仰躺 ,手、脚尽量伸展 ,保持此状态几分钟。
( 2)两腿尽量分开 ,然后将两脚的脚底合在一起 ,进行腹式深呼吸 100次
以上。
( 3)两手平伸 ,右脚抬起接触左手指尖 ,然后左脚抬起接触右手指尖。
( 4)两手撑住腰部 ,两脚并拢垂直向上形成肩倒立 ,何时两脚尖靠向头前
的床单。
( 5)两手握拳 ,两肘用力紧贴身体的两则 ,同时尽量扩胸做深呼吸 ,然后
两手突然放松,“扑咚”一声落下。
桂圆汤对失眠疗效很好。
按摩穴位可以预防失眠,从医学的角度来讲,睡眠与精神科和神经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自身体会角度来看,在接受按摩后,身体的痛感消除,睡得很香,所以,身体状态不佳时,说不定按摩穴位是一种好办法。
穴位的功效并没有被西方医学所证实,在中医学上有“针灸刺激疗法”,该方法与其说是治疗,倒不如说穴位的刺激和按摩可使症状缓解。
试试看未尝不可。
解除失眠有效的主要穴位:
背部:膈俞、膈关、郅阳、肚食、肾俞;
胸腹部:鸠尾、巨阙、不容、期门、大巨、关元。
有助睡眠的穴位:
天柱:天柱穴在脑后发根部,用两个大拇指缓慢地揉该处,就会头痛减轻、心情平静下来,容易入睡了。
鸠尾:鸠尾穴在胸骨的下部(正好是鸠尾中央部位),用两个大拇指平均按压此穴,消除焦躁不安,带来心态安宁的睡眠。
膈食:膈食穴位在肩胛骨稍下一点的脊椎骨处。
用手夹住两侧,用两个大拇指按压穴位,二是呼吸困难和(腰部以下)寒症、酸痛等得以缓解,容易入睡了。
关元:关元穴在肚脐下3指处,将双手叠在一起按压此穴位,也可以按摩共周围,于是心情平稳下来,容易睡得香甜。
百会:百会穴位在头顶部(两耳连线的头中央处)。
用大拇指缓慢按压,就会情绪安定下来,容易入睡了。
有些患服用中药后睡眠变得很好。
但是,每个患者的症状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专科门诊去看,请医生给自己开好适合自己的药方,而不要自己随便找点药服,否则弄不好会出问题的。
治疗失眠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神经兴奋无法入眠时,刺激穴道相当有效。
特别是压位于头后侧的完骨穴,可调整自律神经,具有诱睡之效。
触摸耳垂后方,有一突出的小骨——乳突,从乳突下端沿后缘往上触摸,可摸到一浅洼,一压,会有震动之感的地方就是完骨穴。
用两手的大拇指仔细揉压左右两边的完骨穴,不知不觉间,就会想睡。
其它的天柱穴、神门穴、涌泉穴,对消除失眠也都有效,也请试试这些穴道。
脚底的失眠穴
脚底下有一个称为“失眠穴”的特效穴道。
此穴即为“取回失去的睡眠”之意,所以,无法入眠时刺激它,非常有效。
失眠穴在脚后跟的中央,此穴可以拳头捶击刺激,轻轻的来回多捶几下。
此穴又称为百敲穴。
因为在床上,只要敲100次此穴,就可以安然入睡,故而得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