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CTS阵列天线的设计及仿真1
新型CTS阵列天线的设计及仿真1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the New Type of CTS Array
ZHANG Kuo,GUO Qing-gong
(College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4, China)
Eθ = V0 exp( − jkr ) r sin θ ln[(cot
Hϕ =
o
)(tan )] 2 2 V0 exp( − jkr )
θa 2 )(tan θb 2 )]
θa
θb
(2)
(3)
Z 0 r sin θ ln[(cot
第1期
张 阔等: 新型 CTS 阵列天线的设计及仿真
Z = Z0 2π [(cot
1
引言
平面 CTS 阵列天线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提出。由于其所具有的低驻波、高增益、对制作精度不敏感以及 成本低廉等特性,从一提出就引起了天线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作为定向天线,平面 CTS 阵列天线不仅运用领 域较窄,而且在阻抗匹配、馈电网络等方面不尽如人意。为满足全向性能的要求,人们通过对平面 CTS 阵列的 改进和重新设计,提出了同轴 CTS 阵列,并被运用在诸如基站、个人通信系统等方面。虽然同轴 CTS 阵列天线 的诸多优点使之在天线界备受瞩目, 但其最大的缺点在于在低驻波的要求下, 主瓣方向难于向期望的方向调节 [1] 。 本文提出的 CCTCS 阵列天线,作为一种全向天线,是在传统的同轴 CTS 天线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改进和进一步 的优化设计,不仅在馈电、阻抗匹配、辐射特性、抑制旁瓣电平等方面有更优良的特性,而且能够在设计中更加 灵活方便地调节天线物理参数,得到期望的辐射特性和驻波要求。
新型CTS阵列天线的设计及仿真

A src:A nw tp fC SC a ilT a ses t b ne n ra - C a ilC niu u rn v re b t t e y e o T ( oxa r nv re Su )atn a ary oxa ot o sT a ses a n C nc l tb (C C ) ne n ra spee td i hsp p r T i tp f ne n , hc sb sd o h o ia Su C T s a tn a aryi rs ne n ti a e . hs y e o tn a w ihi a e nte a
Ta ses c n a Su )阵 列天线 。天线 由 串联馈 电单元 组成 ,各 单元采 用 圆锥状 同轴开槽结构 , rnvre oi l tb c 具有 成本低 、易加工 和易调 节 的特 点 。设计 一个十单 元 的阵列 天线模 型 ,并通 过有 限积分数值 方 法对该 阵列计 算仿 真 ,结果表 明 ,相对于传 统的 C S阵列 ,C T S阵列在 满足全 向性 、低 驻波 、 T CC 垂直 极化和 阻抗 匹配 的同时 ,工作 带宽和 旁瓣 电平 都有较好 的 改善 。
p r r n eo w c s e s ob arc tda da jse . e - lmetpooy ei d s n d a dteFT ef ma c f o ot ayt efbiae n dutd A tn ee n rttp s e i e , n I o l , g h
c n c l i e r o x a s r c u e i c n tuc e b s v r l s r e - e e e n s I p o i e p e e a l o i a ln a c a i l tu t r , s o sr t d y e e a e i s f d l me t . t r v d s r f r b e
阵列天线设计与仿真资料

设计步骤
1. Draw the unit cell, containing all appropriate boundaries and source definitions.
2. Create the antenna array, including name, dimensions, master and slave boundaries where needed for conformal meshing, and selection of row and column master/slave pairs for implicit definition of lattice propagation vectors. Designate which cells are active, passive, and padding.
Unit Cell Creation
Verifying the Unit Cell Geometry
Floquet Ports Overview
Floquet Mode Visualization
Floquet Ports: Determining the Modes to Include
计算模型
单个天线的设置
求解设置
求解设置
天线阵设置
计算结果
单独计算用后处理叠加
求解设置
频率设置与前面相同
求解设置
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
设置后处理
计算结果
直接计算方式
模型、边界 条件和场观 察器等与前 面的设置相 同。
求解设置
计算结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计算结果
用于卫星通信的圆极化天线及CTS阵列天线的研究

用于卫星通信的圆极化天线及CTS阵列天线的研究用于卫星通信的圆极化天线及CTS阵列天线的研究摘要:随着卫星通信的快速发展,对天线技术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本文主要研究了圆极化天线和CTS(Cosecant Squared)阵列天线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
通过对比两种天线的特性和性能,发现CTS阵列天线具有更好的性能,适用于卫星通信系统中。
一、引言卫星通信是一种通过卫星作为中继站点进行远距离通信的技术。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天线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同类型的天线适用于不同的通信要求。
圆极化天线和CTS阵列天线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两种天线。
二、圆极化天线的特点与研究1. 圆极化天线的基本原理圆极化天线是一种能够在接收和发送时同时兼容水平和垂直极化波的天线。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相位差和振幅差来实现极化转换。
2. 圆极化天线的优势(1)能够同时接收和发送水平和垂直极化的信号,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和传输的质量。
(2)不受信号传播路径的变化和多径效应的影响,适用于复杂的信道条件。
3. 圆极化天线的研究现状目前,圆极化天线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些研究机构和企业也在不断探索圆极化天线的新型设计和应用。
三、CTS阵列天线的特点与研究1. CTS阵列天线的基本原理CTS阵列天线是一种通过以固定的间隔放置的单元来构建的天线阵列。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单元之间的电相位差,实现波束形成和调整。
2. CTS阵列天线的优势(1)能够实现高增益和窄波束宽度,提高信号的接收和发送效率。
(2)能够实现波束的电子扫描和锁定,适应不同方向的通信要求。
3. CTS阵列天线的研究现状CTS阵列天线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系统中,其性能已被多次验证和实验。
目前也有很多研究致力于进一步提高CTS阵列天线的性能和应用。
四、圆极化天线与CTS阵列天线的比较1. 设计与制造复杂度圆极化天线的设计和制造相对较简单,适合小型化和成本控制。
而CTS阵列天线的设计和制造较为复杂,需要考虑到单元之间的相位差和互相干扰问题。
元阵列天线方向图及其MATLAB仿真

阵列天线方向图及其MATLAB 仿真1设计目的1.了解阵列天线的波束形成原理写出方向图函数2.运用MATLAB 仿真阵列天线的方向图曲线3.变换各参量观察曲线变化并分析参量间的关系2设计原理阵列天线:阵列天线是一类由不少于两个天线单元规则或随机排列并通过适当激励获得预定辐射特性的特殊天线。
阵列天线的辐射电磁场是组成该天线阵各单元辐射场的总和—矢量和由于各单元的位置和馈电电流的振幅和相位均可以独立调整,这就使阵列天线具有各种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是单个天线无法实现的。
在本次设计中,讨论的是均匀直线阵天线。
均匀直线阵是等间距,各振源电流幅度相等,而相位依次递增或递减的直线阵。
均匀直线阵的方向图函数依据方向图乘积定理,等于元因子和阵因子的乘积。
二元阵辐射场:式中: 类似二元阵的分析,可以得到N 元均匀直线振的辐射场:令 ,可得到H 平面的归一化方向图函数,即阵因子的方向函数:式中:ζφθψ+=cos sin kd均匀直线阵最大值发生在0=ψ 处。
由此可以得出])[,(212121ζθθθϕθj jkr jkr m e r e r e F E E E E --+=+=12cos ),(21jkr m e F r E E -=ψϕθθζφθψ+=cos sin kd ∑-=+-=10)cos sin (),(N i kd ji jkr m e e r F E E ζϕθθϕθ2πθ=)2/sin()2/sin(1)(ψψψN N A =kdm ζϕ-=cos这里有两种情况最为重要。
1.边射阵,即最大辐射方向垂直于阵轴方向,此时 ,在垂直于阵轴的方向上,各元观察点没有波程差,所以各元电流不需要有相位差。
2.端射振,计最大辐射方向在阵轴方向上,此时0=mϕ或π,也就是说阵的各元电流沿阵轴方向依次超前或滞后kd 。
3设计过程本次设计的天线为14元均匀直线阵天线,天线的参数为:d=λ/2,N=14相位滞后的端射振天线。
微波仿真论坛_八木天线的设计仿真与测试 (1)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八木天线的设计仿真与测试姓名:常媛媛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指导教师:周克生20061201北京交通人子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耍中文摘要摘要:天线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天线展丌。
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两个部分:八木天线的设计和参数测量。
本文的第一个主要部分是八木天线的设计仿真,设计基于GSM-R干扰检测定向用天线的要求。
要在GSM-R频段的下行885MHz-889MHz频段内和上行930MHz-934MHz 频段内有高的方向性系数;方向图主瓣半功率角小于40。
,并且副瓣电平足够低(<-9dB);阻抗带宽要覆盖885-934MHZ的频带,驻波比小于 1.5:另外,也要使其满足移动检测的便携式要求。
八木天线有很多分析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感应电动势法、行波天线的观点、矩量法与优化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及现代仿真技术应用于天线设计方法。
本文八木夭线的分析与设计包括天线部分的设计和平衡不平衡转换结构的设计。
通过理论分析和基于矩量法的仿真软件FEKO和基于有限元法的HFSS设计仿真,得到符合要求的八木天线•通过仿真得到了天线在两个频段上垂直和水平极化方向的方向图及相关特性参数、天线输入阻抗、驻波比及带宽等天线设计要求的参数。
通过结果的对比也验证了两种软件的有效性。
本文的第二个主要部分是天线特性参数的测量,包括天线的校准、天线方向图的测量、天线驻波比的测量。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动手操作,详细介绍了测量方法、测量步骤、测量误差的分析等。
最后,作为八木天线的设计的延续^本文介绍了国外一种新型的八木天线设计方法,其板状设计易于和基于微带的单片微波集成电路结合共形,极有可能在未来的通信和雷达系统毫米波成像技术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应用,为今后进一步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八木天线HFSS FEK0 方向系数方向图半功率角驻波比分类号:TN82北京交通人7硕+论文ABSTRACTABSTRACTAntenn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sent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main work of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design and measurement of Yagi-Uda antenna.The first section was the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Yagi-Uda antenna. The antenna was used for the detection and direction of interference on the frequency band of GSM-R.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detection and direction, we should manage to get the following antenna parameters: high directional coefficient; the bandwidth should cover the frequency band of GSM-R( 885-934MHz) ; HPBW (half-power-bandwidth of main lobe) <40°,1st side lobe :<-9dB;we should tradeoff the high directional coefficient and antenna size for the convenience of moving carrying.There are various methods on the analysis of Yagi-Uda antenna. In this paper,four methods were introduced; voltagc-induction method, the point of traveling wave, MOM combining optimum algorithm and software simulation. I use electromagnetic software HFSS and FEKO for the design. There are two part of my design: antenna and balun design.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polarization directional parameters were got, other parameters, Z m9 VSWR, bandwidth, were also got.The second main part of my work was the measurement of antenna parameters, which include antenna calibration, antenna direction measurement, VSWR measurement. Th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step were describe in detail through theory study and practicc handle. The validity of two kinds of software was also tested through simulation and measurement.*Finally, a new kind design of Yagi-Uda antenna was introduced,which was totally compatible with any microstrip-based MMIC circuitry. I think this antenna find wide applic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power combining and phased arrays,as well as millimeter-wave imaging arrays.KEYWORDS : Yagi-Uda antenna HFSS FEKO direction coefficient HPBW VSWRCLASSNO; TN82致谢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周克生教授,在我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给予我许多帮助和悉心指导《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到论文的选题、深入、成文,周老师在每一个环节都以他周到细致的分析、敏锐的视角、渊博的知识和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对我做了关键性的指引。
天线工程设计基础课件:天线仿真技术

其中下标 i 是用于误差控制的预设数集。与有限差分相比,
MoM 仿真时间和内存都耗费较大。
目前,主流的基于矩量法的电磁仿真软件主要有 ADS 、
AnsoftDesigner 、 MicrowaveOffice 、 IE3D 、 FEKO 。这里
天线仿真技术
2. 2. 1 矩量法以及基于矩量法的软件
1. 矩量法
1968 年, Harrington 提出了一种数值计算方法称之为
矩量法( MethodofMoment ,MoM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
善,矩量法已经成为电磁计算和天线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算法
之一。矩量法是一种将连续方程离散化成代数方程组的方法,
计算精度的控制,包括收敛控制的要求、迭代的最小和最大
步骤;其他的设置还包括是否使用并行、多线程、远程控制、
虚拟内存等。
(3)解后处理。大部分电磁计算软件计算所得的结果是
基于算法所获得的用基函数表示的电流分布,这些结果必须
经过解后处理来转换成设计人员所需要的参数。解后处理的
主要任务就是依据想获取的天线特性通过解后处理层面的设
重点介绍天线设计中常用的软件 IE3D 和 FEKO 。下面首先
对IE3D 进行详细的介绍。
天线仿真技术
2.IE3D 软件介绍
1 )基本介绍
IE3D 是一个基于全波分析的矩量法电磁场仿真工具,
可以解决多层介质环境下的三维金属结构的电流分布问题。
它是通过各界面的边界条件和分层媒质中的并矢格林函数建
立起积分方程,然后导出阻抗矩阵和激励矩阵来求得电流系
天线仿真技术
假定两个函数 f 1 和 f 2 以及两个任意常数 a 1 和 a 2 有下
手把手教你天线设计——用MATLAB仿真天线方向图

手把手教你天线设计——用MATLAB仿真天线方向图吴正琳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
在无线电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
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
此外,在用电磁波传送能量方面,非信号的能量辐射也需要天线。
一般天线都具有可逆性,即同一副天线既可用作发射天线,也可用作接收天线。
同一天线作为发射或接收的基本特性参数是相同的。
这就是天线的互易定理。
天线的基本单元就是单元天线。
1、单元天线对称振子是一种经典的、迄今为止使用最广泛的天线,单个半波对称振子可简单地单独立地使用或用作为抛物面天线的馈源,也可采用多个半波对称振子组成天线阵。
两臂长度相等的振子叫做对称振子。
每臂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全长为二分之一波长的振子,称半波对称振子。
对称振子是一种经典的、迄今为止使用最广泛的天线,单个半波对称振子可简单地单独立地使用或用作为抛物面天线的馈源,也可采用多个半波对称振子组成天线阵。
两臂长度相等的振子叫做对称振子。
每臂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全长为二分之一波长的振子,称半波对称振子。
1.1用MATLAB画半波振子天线方向图主要是说明一下以下几点:1、在Matlab中的极坐标画图的方法:polar(theta,rho,LineSpec);theta:极坐标坐标系0-2*pirho:满足极坐标的方程LineSpec:画出线的颜色2、在方向图的过程中如果rho不用abs(f),在polar中只能画出正值。
也就是说这时的方向图只剩下一半。
3、半波振子天线方向图归一化方程:Matlab程序:clear alllam=1000;%波长k=2*pi./lam;L=lam/4;%天线臂长theta=0:pi/100:2*pi;f1=1./(1-cos(k*L));f2=(cos(k*L*cos(theta))-cos(k*L))./sin(theta);rho=f1*f2;polar(theta,abs(rho),'b');%极坐标系画图2、线性阵列天线2.1方向图乘积定理阵中第i 个天线单元在远区产生的电场强度为:2(,)ij i i i i ie E K If r πλθϕ-=式中,i K 为第i 个天线单元辐射场强的比例常数,i r 为第i 个天线单元至观察点的距离,(,)i f θϕ为第i 个天线单元的方向图函数,i I 为第i 个天线单元的激励电流,可以表示成为:Bji i i I a e φ-∆=式中,i a 为幅度加权系数,B φ∆为等间距线阵中,相邻单元之间的馈电相位差,亦称阵内相移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式中 : ra 为同轴线 的外导体的 内半径; rb 为 同轴线的内 导体半径; εr 为介电常数。适 当选择 同轴线的内 外导体 直径和介质,可以得到所需要的特性阻抗,例如 50 Ω 和 75 Ω 。 rx 与 rd 的比例将决定辐射模式和辐射效率,同时 也是影响旁瓣电平 (Side Lobe Level ,SLL) 的决定因素。仿真表明,如果 rd 与 rx 的比值小于 1 ,那么,旁瓣电平将 会有效地被限制 ( SLL < −10dB ) 。较小的比值能够增加远场增益,但同时,主瓣方向将偏离水平方向 ( θ = 90 ) 。 p 和 a 的值将影响电压驻波比 (VSWR) 。通过正确地调节各个参数,就能够得到期望的天线性能。 对于这种天线的每个单元来说,可以看出,其模型实际上是同轴双锥天线的变种,故它们产生的微波模式多 是圆波导 TM 0 n 或者同轴 TEM (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模式 [4] 。 同轴双锥天线为理想情况时(即双锥长度趋于无穷) ,电磁场为:
Eθ = jkaV0 exp[ − jk ( r + a )] 2 r ln[(cot θa 2 )(tan θb 2 )]
b • ∫θa [sin θa sin θb J 0 ( ka sin θa sin θb ) +
{
θ
j(1 + cos θa cos θb ) J1 ( ka sin θa sin θb )] exp( jka cos θa cos θb )dθ}
Eθ = V0 exp( − jkr ) r sin θ ln[(cot
Hϕ =
o
)(tan )] 2 2 V0 exp( − jkr )
θa 2 )(tan θb 2 )]
θa
θb
(2)
(3)
Z 0 r sin θ ln[(cot
第1期
张 阔等: 新型 CTS 阵列天线的设计及仿真
Z = Z0 2π [(cot
q l m ±
ε 0 k ρm ⎡ εr
i ⎢bm
l
H 0 ( k ρm c )
(1) H 1 ( k ρm c )
(1)
⎣
+ cm
l
H 0 ( k ρm c ) ⎤
( 2) ( 2) H 1 ( k ρm c )
⎥ i Fsurf ( ± λq )e ⎦
m
∓ jλq z
(8)
式中:
Fsurf ( ± λq ) = lim (ζ ∓ λq )
33 (4)
θa
2
)(tan
θb
2
)]
式中: V0 是馈入点的电压; k 是波数; r 是馈入点到顶点的距离; θa 是上半锥体与中心轴的夹角; θb 是下半锥体 与中心轴的夹角; Z 0 为空间波阻抗; Z 为天线的等效输入阻抗 [5] 。 当天线有限长时,根据口径面辐射场,可以求出天线的远区辐射场
摘
要: 提出一种新型的 CTS(Coaxial Transverse Stub) 阵列天线 — CCTCS (Coaxial Continuous
Transverse Conical Stub) 阵列天线。天线由串联馈电单元组成,各单元采用圆锥状同轴开槽结构, 具 有 成本 低、 易 加工 和易 调 节的 特点 。 设计 一个 十 单元 的阵 列 天线 模型 , 并通 过有 限 积分 数值 方 法对该阵列计算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 CTS 阵列, CCTCS 阵列在满足全向性、低驻波、 垂直极化和阻抗匹配的同时,工作带宽和旁瓣电平都有较好的改善。 关键词: CTS ;阵列天线;有限积分法;仿真 中图分类号: TN820.1 + 5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A new type of CTS(Coaxial Transverse Stub) antenna array-Coaxial Continuous Transverse Conical Stub (CCTCS) antenna array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is type of antenna, which is based on the conical linear coaxial structure, is constructed by several series-fed elements. It provides preferable performance of low cost, easy to be fabricated and adjusted. A ten-element prototype is designed, and the FIT (Finite Integral Technology) is used to simulate these array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CTS array, the CCTCS array can not on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omni-directional, low-VSWR(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 perpendicular polarization and impedance matching simultaneously, but also, provide much better performance of the bandwidth and the side lobes. Key words: CTS;array antenna;FIT(Finite Integral Technology);simulation
式中: J 0 是零阶贝赛尔函数; J1 是一阶贝赛尔函数。 ,满足边界条件: 当我们采用 N 个周期单元组阵时,在天线的边界上(天线与空间分界面)
Hφ
s(I )
(5)
( ρ, z ) =
1 2π
∫−∞ H φ (ζ ) i ⎢ H1 ( k ρ1 ρ ) −
∞
s
⎡ ⎣
( 2)
H 0 ( k ρ1a )
32
信 息 与 电 子 工 程
第 5 卷
用标准同轴线结构,故其可直接通过标准接头馈电,且不 需要额外的网络匹配单元。通过适当的单元组阵,就能得 到较高的增益、较低的驻波。 但是,传统同轴 CTS 阵列天线存在的不足是:当增益 要求较高时,必须设计较大的圆盘尺寸,导致天线尺寸较 大,同时主瓣方向也难于调节。 通过实验验证:设计天线增益较高时,主瓣方向将下 倾 10 °到 15 °, 且很难通过调节开槽单元和圆盘单元的物 理尺寸来调节主瓣方向。 Fig.2 The pattern of main-lobe of conventional CTS array 图 2 传 统 CTS 天 线 的 主 瓣 方 向 图 图 2 所示为 5 个单元的传统 CTS 天线的主 P a 瓣方向图。其最大增益为 7.5dB ,主瓣方向偏离 h x rx 水 平 面 ( θ = 90° ) 14 °。 当 单 元 数 增 加 时 , 尤 rd 其当增益大于 8.5dB 时,该缺点更为突出。为此 设计了一种新型 CTS 阵列天线 ―― CCTCS 阵列 天线。在保持传统 CTS 阵列天线优点的同时, 使主瓣方向能方便地向期望的方向调节, 减小天 Fig.3 The two-element prototype of CCTCS array 图 3 CCTCS 天 线 的 两 个 单 元 示 意 图 线的尺寸,同时能获得更好的旁瓣电平。 图 3 所示为 CCTCS 阵列天线的两个单元的 模型。它由标准同轴线级联而成,中间部分开槽作为辐射单元。仿真表明,相比其他形状,把开槽部分设计成空 心圆锥形状,将会获得更好的辐射特性。如图 3 所示, CCTCS 单元包括三个部分:同轴传输线、圆锥单元、开 槽部分及介质环。h 为圆锥单元的长度, rx 为圆锥上面直径, rd 为圆锥下面直径,x 为两单元之间的同轴传输线 的长度, P 是开槽介质环的长度, a 为开槽介质环的直径。当圆锥体的外半径 ( rx 与 rd ) 与同轴线外导体半径之比 较小时,其辐射能力较强,增益较大,但阻抗匹配变得困难。同时, rx 与 rd 影响单元之间的互耦效应,通过优 化选择 rx 与 rd 的取值可减小单元间的互耦,提高天线性能。作为串馈天线,其单元间距 p 对天线互耦和天线的 方向图影响极大。此外,为了调节阻抗匹配和单元之间的相位关系,每个单元的传输线部分也可选择不同特性阻 抗的同轴线 [3] ,但实际工程化的成本及难度都会增加。 2.2 阵列的分析方法 为了使每个单元的辐射在远场能够同相叠加,每个单元的长度必须设计成大约为一个介质波长。根据同轴线 特 性 阻抗 公式 :
1
引言
平面 CTS 阵列天线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提出。由于其所具有的低驻波、高增益、对制作精度不敏感以及 成本低廉等特性,从一提出就引起了天线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作为定向天线,平面 CTS 阵列天线不仅运用领 域较窄,而且在阻抗匹配、馈电网络等方面不尽如人意。为满足全向性能的要求,人们通过对平面 CTS 阵列的 改进和重新设计,提出了同轴 CTS 阵列,并被运用在诸如基站、个人通信系统等方面。虽然同轴 CTS 阵列天线 的诸多优点使之在天线界备受瞩目, 但其最大的缺点在于在低驻波的要求下, 主瓣方向难于向期望的方向调节 [1] 。 本文提出的 CCTCS 阵列天线,作为一种全向天线,是在传统的同轴 CTS 天线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改进和进一步 的优化设计,不仅在馈电、阻抗匹配、辐射特性、抑制旁瓣电平等方面有更优良的特性,而且能够在设计中更加 灵活方便地调节天线物理参数,得到期望的辐射特性和驻波要求。
(1) H 0 ( k ρ1 a )
( 2)
H 1 ( k ρ1 ρ ) ⎥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