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团和锋
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

主动渐渐爬升 降水全在锋前,范畴较宽
降水特点
强度大,时间短
强度较小,持续时间长
过境前 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天气特性
过境时 阴天、下雨、刮风、降温
持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温减少,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对我国的影响 冬季寒潮,北方夏季暴雨, 春季沙 夏季雨带的北移
二、说教法
3、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充足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例如,运用 多媒体课件,模拟冷锋与暖锋的形成、运 动,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难 为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对所 学内容充足感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 味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加大课堂教学密 度,提高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
为了更加好地掌握本节内容,学生要采用下列学习 办法:
冷锋过程 前
15
冷锋
(冷锋前进方向)
县城 一地的天气状况,由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决定的
天气 系统
过境前
天 气 特 征
过境时
过境后
冷锋
(冷锋前进方向)
县城 一地的天气状况,由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决定的
天气 系统 暖气团
冷锋
冷气团
过境前
过境时
天 气 特 征
天气晴朗, 气温高, 气压低
阴天 下雨 刮风 降温
1、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形成的天气 差别及鉴别办法。
一、说教材
(三)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拟定的理由:
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重要天气 系统,我国的降水和某些灾害性天气 大都与锋面有联系。
分析天气系统需要从时间、空间 两个方面进行动态分析,而课本中的 插图是静态图,锋面对天气的影响又 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
高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与天气
【设计思想】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以贴近生活实际的天气现象实例为素材,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主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知理-明理-说理-析事设计问题,提高学生获取、应用信息的水平。
【教学目标】知
识与技能
1. 学生了解气团、锋的概念及分类
2. 学生能从气温、气压、湿度等方面分析不同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 了解天气变化与不同天气系统之间的关系和天气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了解锋的构成,形成与天气
2. 动手绘制冷锋和暖锋示意图,理解冷锋与暖锋的区别。
3. 列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如对比冷暖锋移动中对某地天气的影响、解释我国常
见天气现象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探究天气形成和变化,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 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树立学生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对比分析冷、暖锋的形成及天气变化
教学难点】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时的降水特点
教法学法】
教法:读图分析法、启示教学法、分组讨论法
学法:图文转化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法过程】
板书设计:
锋与天气
一、锋与天气
1. 锋
(1)气团的概念和分类
(2)锋面的概念和结构特点
(3)锋面的天气特点
2. 锋的类型与天气。
常见的天气系统之气团和锋

2-1 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气团和锋【学习目标】1、通过对比,说出冷暖气团的性质差异;2、正确绘制冷锋、暖锋及其天气示意图,3、对比锋面示意图,说出两锋面系统形成过程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重点、难点】1、冷锋和暖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2、冷锋和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和暖锋天气。
【学习过程】 一、气团1、定义:气团是指 、 、 等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相似的大团空气。
2、分类:⑴根据温度特征分为: 和 ; ⑵根据湿度特征分为: 和 。
二、锋及锋面系统1、锋:一般指锋面和锋线统的称。
锋面: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它们之间出现的狭窄 倾斜的交界面(向冷气团倾斜)。
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线。
实战演:1:如图1所示,正确填写各部分名称: ① ② 气团 ③ 气团 ④2、锋的分类: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可将锋分为 、 、 。
探究:观看动画,及课本P43页,总结出冷锋及其天气、暖锋及其天气、准静止锋三者各自特征并绘制出两者的示意图。
实战演练2:按要求画出锋面示意图简图(符号) 冷锋 暖风 准静止锋图1冷锋及其天气暖锋及其天气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概念气团主动向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气团主动向气团方向移动的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移动方向冷气团的移动方向暖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回摆动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温晴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时暖气团被抬升,常出现、下雨、刮风、等天气现象气团沿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过境后气团控制,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气团控制,气温、气压下降、天气转晴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实战演练3:分别画出冷、暖锋面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图和气温变化图【巩固练习】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此时的降水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A.热带气旋B.快行冷锋C.慢行冷锋D.准禁止锋2.下列天气现象,哪些与冷锋有关()A.长江流域的梅雨B.冬半年,云贵高原阴雨连绵C.东南沿海的台风 C.冬半年爆发的寒潮【对比总结】观察教材上图2-1-17和2-1-18冷、暖锋示意图,找出冷锋与暖锋的异同,试试看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点:相同点:冷锋体统过境暖锋体统过境。
教学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

《锋面系统》教学设计【课标解读】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特点。
【设计思路】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从现实的天气现象出发,引出气团、锋面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2.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师预设的问题引领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达成教学目标兼顾营造趣味性、开放性课堂,使课堂富有张力和内涵,教学效果较好。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气团和锋面的概念和类型,掌握锋面特征和锋面移动对天气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锋面示意图,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地理问题能力;通过锋面系统的分析,学会分析现实生活中与锋面有关的天气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科学认识自然现象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锋面系统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合作讨论、自主探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中录制下来的视频。
让学生思考:天气是怎样预报出来的?由此导入“常见的天气系统”。
[新课学习]教师显示江淮准静止锋动画例:江淮准静止锋——春末夏初(6月上旬—7月上旬)徘徊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长达一个月左右的连续性阴雨天气。
因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故称梅雨。
教师显示昆明准静止锋动画昆明准静止锋——冬季,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气团,经长途跋涉来到云贵高原脚下,已是强弩之末;受云贵高原西高东低地势阻挡止步不前,在贵阳与昆明之间形成准静止锋。
5.学生活动:试做天气预报员展示某城镇的天气过程图,引导学生从图中分析接下来几天该镇的天气状况6、板书设计7、作业活动:试作某镇未来48小时天气预报当前该镇受控制,天气;24小时后该镇受控制,出现;48小时后该镇受控制,天气。
优质课教学设计《常见的天气系统──锋与天气》

优质课教学设计《常见的天气系统──锋与天气》一、教学内容分析【课程标准】使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特点。
【课标解读】要求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锋面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分析锋面能够从两侧冷暖气团的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从而综合出锋面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进一步要明确锋面移来前、锋面控制时、锋面移走后的天气变化,这是使用锋面系统分析天气状况,并做出天气预报的关键所在。
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注重生活地的天气变化状况,并能够准确解释引起生活地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
【学情分析】学生对天气现象并不陌生,不过对于天气现象的变化原因却充满疑惑和好奇,能够说“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
把学生已有的、无序的知识储备调动起来,从身边的天气现象入手作为学习新知的基础,以达到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效果。
而且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具备初步的地理分析、推理水平,通过适当引导,他们能够条理清晰地概括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根据对课标及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征,按照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来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和技能:1、从图片和简易图中,说出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锋的概念与分类(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锋的形成及其两侧冷、暖气团的特点,并综合出锋面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播放冷暖锋的移动过程、研读教材、分组讨论等活动,归纳阅读和简单分析锋面系统图的方法,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悟探究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的乐趣,通过活动学生感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重点】冷、暖锋的形成及其移动过程中对天气的影响。
【教学难点】冷锋、暖锋的锋前和锋后降水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探究学习为主,辅以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生网络资源。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题是“常见天气系统”,是高中地理必修课程中“地球上的大气” 这一单元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 天气的影响,掌握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 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和观察 能力,但对于复杂的天气系统仍然感到陌生。因此,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 演示和实验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天气系统的知识。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提问导入,回顾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引入天气系统的话题。
2、讲授新课:首先介绍气旋和反气旋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动画演示讲解其 形成机制,最后讨论气旋和反气旋的区别和影响。
3、巩固练习: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飓风和高压气团的影响,并回答问 题。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回顾气旋和反气旋的基本概念和形 成机制,强调气旋和反气旋的区别和影响。
七、评价与反馈
1、设计评价策略:小组报告、 观察学生的讨论和回答情况。
2、为学生提供反馈:点评学生的回答,指导学生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
谢谢观看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掌握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 学习精神。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近期的天气预报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天气 预报的原理和方法。
2、新课学习: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包括 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等。同时,通过动态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这些天 气系统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第3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第3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第三节罕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第1课时〕【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艺目的1、掌握有关气团、锋面、锋线及锋的概念,了解气团、锋面的分类。
2、掌握不同锋面、同一锋面控制下的不同地域、同一锋面控制下同一地域不同时间天气的变化特点。
3、培育先生从运动的角度剖析解读锋面系统与天气关系图。
4、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及其带来的天气变化。
二、进程与方法目的1、设疑直接引入主要天气系统的类型。
2、用案例说明气候灾祸发作的缘由和危害。
3、结合我国罕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消费和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使先生正确了解天气现象的发作、变化,树立物质世界是处在不时的运动变化之中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络、相互影响的辩证唯心主义思想观念,明白迷信监测预告的重要性。
2、使先生了解天文知识就在身边,学习有用的天文,将所掌握的天文知识运用于实践,指点生活。
【教学重点】1、掌握冷暖锋面图的识读、判别。
2、冷锋的构成及其天气进程。
【教学难点】1、冷锋、暖锋、准运动锋构成的天气差异及其典型实例。
【课型】综合课【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读图法、说话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无【教学进程】一、组织教学请各位组长点名,我们要末尾上课了。
二、导入新课同窗们,上课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效果:五一时期你们有没有出去游玩啊?[先生]有。
那么你们在动身的前一天早晨,会不会看一下天气预告,作为出行参考啊?[先生]会。
绝大同窗都会收看天气预告,由于假设下雨的话出去就不怎样方便了。
那看天气预告时,你们是不是只关注能否下雨啊?还会不会去了解其它方面的信息呢?比如说每天的最高、最低气温,以及近期的天气走势呢?[先生]会看气温,但是不看走势。
其实天气走势的对我们也是很重要。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掌管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局部地域将出现降温、微风等天气〞或许〝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局部地域将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等。
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分析天气变化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天气系统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天气系统: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暖气团、锋面等。
2. 了解各种天气系统的基本特点和形成的原理。
3. 学习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如:高压系统带来的晴朗天气,低压系统带来的阴雨天气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难点:理解天气系统的形成原理和天气变化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形成原理。
2. 利用图片、图表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天气系统。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天气系统的认识和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4. 进行户外观察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天气系统的变化。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天气系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讲解:讲解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暖气团、锋面等常见天气系统的基本特点和形成原理。
4. 户外观察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亲身感受天气系统带来的天气变化。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常见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形成原理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分析天气变化的能力。
3. 考查学生对天气系统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七、教学拓展:1. 探讨天气系统与气候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天气系统对气候形成的影响。
2. 介绍气象学在天气预报、气候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气象学的兴趣。
3. 引导学生关注气象灾害预警,提高学生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
八、教学资源:1. 教案、PPT、图片、图表等教学资料。
2. 户外观察实践所需的仪器设备(如气温计、湿度计等)。
3. 互联网资源,如天气预报、气象科普网站等。
九、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感受天气系统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冷暖气团相遇时,会形成一个倾斜的交界面,即锋面。
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位于锋面的下方,暖气团位于锋面的上方,并沿锋面上升。
由于暖气团做了上升运动,且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风等天气。
2.锋
(1)定义: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它们之间的过渡带称为锋。
一般冷气团在锋的下面,暖气团在锋的上面,锋面倾斜于冷气团一侧。
师:冷、暖气团相遇时,由于冷、暖气团的势力
不同,所以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将锋面进行如下分类。
(2)类型: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
师:引导提问:冷暖锋面是怎么形成的呢?甲、乙两图中冷空气和暖空气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其结果如何?
(3)冷锋、暖锋与天气
暖空气沿锋面做上升运动,气温下降,水汽凝结,会形成云雨天气。
学生:自学课文,找出答案
甲图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移动,形成冷锋。
乙图冷空气被迫后退,说明暖空气强大,主动向冷空气移动,形成暖锋。
都有暖空气沿锋面做上升运动。
学生:认真观察锋
冷锋暖峰
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
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
团移动
暖气团上升
状况
被迫抬升徐徐爬升图示
锋面图
符号
天气图
雨区位置
天气特征过境前
气温高,气压低,天
气晴朗
气温低,气压高,天
气晴朗
过境时
阴天、大风、降温、
降雨、降雪等
连续性降雨
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
降,天气转晴
气温上升,气压下
降,天气转晴
天气实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
季爆发的寒潮
一场春雨一场暖
可借助教材43页
图2-1-17
图2-1-18
完成手中印发的图
表(右图)
师生共同完成:(生
认真观察锋面图,
相互交流、讨论,
师总结)
让学生学会判读锋
面图的方法。
1.冷气团的移动方
板书设计2.1.8、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1.气团:
(1)定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相似的大团空气(2)分类:按温度:冷气团和暖气团
按湿度:海洋性气团和大陆性气团2.锋
(1)定义:冷暖气团相遇,它们之间的过渡带(2)类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3)冷锋、暖锋与天气
(4)准静止锋与天气
板图(略)
作业设计课堂练习:
(1)该图是________锋天气图。
(2)该锋过境时________加厚,多形成________降
水;该锋过境后,气温_______,气压________,雨
过天晴。
(3)暖气团沿锋面上升的形式是:A.徐徐爬升;B.被
迫上升。
()
巩固本节内容的学习
成果,发现学习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强化对知
识的理解
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