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73页PPT

合集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郑振铎、王云五、邹韬奋等人在实地考察过欧美、苏 联、日本等地的出版业后,也得出同样的结论。
而从各种相关统计资料来看,在晚清民国时期,我国的文 学出版业在整个出版业所占份额基本上均在15—20%左右, 以此推算,其时我国文学出版业的规模(年营业额)约为 美国《星期六周刊》杂志的十分之一至十五分之一。
如此印书,不如不印。初出头之作家宜不在书贾眼里。 人间乃势利如是,夫复何言。
……总之,目下我在文坛只求打出一条道来就好了。 更大的希望留待日后再实现吧。
自清末以来,随着现代出版业的兴起,中国文学的活动机 制与活动方式也随之开始了历史性的转变。
一个突出特点是,文学出版实际上已成为整个文学活动机 制中的核心环节,它不仅是文学作品能否“合法”问世、 进入公众阅读视野的裁决者和把关人,还在很大程度上扮 演着文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策划者角色。
在绵延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上,这是从未有过的历史奇观。
可以想见的是,若非经济动力的驱使,林纾不可能一鼓作 气,在短短20余年间就翻译了180余部外国文学作品,总 字数在3000万字以上;
张恨水也不可能“日写三千字”,30年不辍,创作总量达 3000万字,仅小说作品就多达100多部,2000万字。
这使得那时我国文化市场空间相当狭小 。
同时,我国的现代出版业又刚刚兴起,和同时期西方国家 相比,不仅起步时间晚了近200年,产业规模也小得可怜。
按照1932年陆费逵的说法,其时我国人口总数是美国 的四倍,但整个印刷出版业的年营业额尚不到3000万 元,仅相当于美国约纽市一地出版业年营业额的百分 之一左右。仅美国《星期六周刊》一种杂志的年营业 额,就相当于我国印刷出版业一年营业总额的两至三 倍。
清末文坛流传的写作致富“神话”:
西方小说家,负盛名者,英国有柯南道尔所作《福尔摩斯 侦探案》,名满世界,长篇数种,短篇数十种,前后所获, 殆不下数十万金,其它稿售之美国书肆,每千字竟得六百 金元,则一书之成,不犹得一小金矿耶?

《文学思潮》PPT课件

《文学思潮》PPT课件
• 3.“中心作家”普遍学历不高,写作准备不足, 生活经验集中于农村、战争和革命运动,创作的 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强。
• 4.“中心作家”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收入与当 时的社会状况相比普遍较高。
五、三次文艺批判运动
• 一、1950~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 二、1954~1955年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
派 这100多年间,称为“旧红学”。“旧红学”中以两派影响最大:一为
评点派,一为索隐派。其共同特点是在《红楼梦》中找出微言大义,广
——
征博引地要探索出小说描写的所隐之事、所隐的人,寻找其与历史上的
真事、历史上的真人相通之处。 (←)




派•
1921 年, 胡 适 发 表 了“ 红 楼 梦 考 证 ” , 把
《红楼梦》研究建筑在弄清作者家世生平以及版本的发展的科学基
——
础上,结论说是写作者曹雪芹的家史,后来人称其后的研究就叫
“新红学”。 (←)
☆毛泽东·《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
这是三十多年以来向所谓红楼梦研究权威作家的 错误观点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作者是两个青年团员。…… 看样子,这个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适 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也许可以开展起来了。事情是两 个“小人物”做起来的,而“大人物”往往不注意,并往往 加以阻拦,他们同资产阶级作家在唯心论方面讲统一战线, 甘心作资产阶级的俘虏,这同影片《清宫秘史》和《武训传》 放映时候的情形几乎是相同的。被人称为爱国主义影片而实 际是卖国主义影片的《清宫秘史》,在全国放映之后,至今 没有被批判。《武训传》虽然批判了,却至今没有引出教训, 又出现了容忍俞平伯唯心论和阻拦“小人物”的很有生气的 批判文章的奇怪事情,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彼岸》:表现“人与人的牵制关系”主题。戏剧提 供一系列游戏的方式,展示了作者的思考。
(四)80年代散文概述
80年代散文呈现出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是对散文基本品格真实与真诚的追寻; 二是创作主体对散文本体意识的自觉,注重散 文的审美存在。 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是巴金的《随想录》。此 外,陈白尘的《云梦断忆》、杨绛的《干校六 记》、贾平凹的《爱的踪迹》、曹明华的《一 个女大学生的手记》等中青年作家的散文创作, 不乏高质量的作品。
以及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 捍卫,对人道主义与理想 主义的呼唤。
舒婷、北岛、顾城、 江河、杨炼、梁小斌、 芒克、多多、食指等 “朦胧诗派”主将的 名 字,将永远与20世纪 80年代的中国诗坛紧 联在一起。
1986年,“新生代”诗 歌“新生代”以绝对 反传统的姿态跃上诗 坛。
以韩东、于坚、王小龙、 车前子、蓝马、尚仲 敏等人为代表,在极 短时间内各自树立起 不同的旗帜。
《绝对信号》:以小剧场的新颖方式和独特的剧作结构、 舞台形象别具匠心而引起人们的广泛注目。剧作在形 式上打破了现实生活的逻辑,黑子、蜜蜂、小号的回 忆、现实与想象有机交织与穿插,现实时空和心理时 空交错叠加,在现代化的声光设施的帮助下,将人物 的内心世界、心理时空具像化于舞台上。
《野人》:表现了人类的迷惘和痛苦,是对人的全面 反思和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思考。
2.现实主义的争论。
讨论所涉及的作品有《班主任》(1977年)、《伤痕》、 《失去的爱情》(1978年)、《乔厂长上任记》、《我 该怎么办》(1979年)、《在社会档案里》(1979年)、 《女贼》、《爱,是不能忘记的》、《人啊,人》、 《夏》、《人到中年》、《公开的情书》和“朦胧诗” 等。
(三)80年代后期的文学思潮

现当代文学思潮 ppt课件

现当代文学思潮 ppt课件

卢卡契两面作战,一面为现实主义的纯洁而与自然主 义战斗,把福楼拜和左拉那种缺乏整体性的琐碎客观 性排除出现实主义阵营;另一面又要回应现代主义的 挑战,批评乔依斯、普罗斯特和其他现代派作家,认 为他们使所有内容和所有形式都解体了。因此,现代 主义达不到对现实整体的真实反映。
第二,典型论
典型论构成现实主义理论的一项核心内容,概括而言, 典型论欲求解决的即是文学人物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问题。黑格尔和谢林为典型论的流播奠定了美学基础, 黑格尔认为性格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一个性 格之所以引人兴趣是它的完整性,而完整性则“是由 于所代表的力量的普遍性与个别人物的特殊性融会在 一起,在这种统一中变成本身统一的自己。”
自然主义
丹纳《艺术哲学》 种族、时代、环境 “三要素” 文学地理学 写实主义
第二节、主题形态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贯穿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股 思潮。
一、人性主题
1、鲁迅小说 2、萧红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3、曹禺《雷雨》《日出》《原野》 4、张爱玲小说《金锁记》《倾城之恋》《茉莉香片》
第三,历史性的要求 在韦勒克看来,历史性是现实主义理论中比较可行的 一个准则,他援引奥尔巴赫对《红与黑》的评述说明 这一点:“主人公‘植根于一个政治、社会、经济的 总体现实中,这个现实是具体的,同时又是不断发展 的’”。韦勒克的看法是对的,现实主义确有历史性 的维度。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信中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 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把人物置身于一个政治、社会、经济的具体的总体现 实中刻画才能达到“充分的现实主义”的高度。
R·韦勒克《文学研究中现实主义的概念》追溯了现实 主义术语在欧美各国的发生史:这个概念在文学领域 的具体运用是1826年。法国一作家撰文宣称忠实地摹 仿自然提供的范本的现实主义信条日益增涨,它将是 19世纪的写实文学。而这个术语的流行与画家库尔贝 和小说家尚弗勒里的积极应用有关,库尔贝将自己被 拒绝的作品贴上了现实主义的标签引发了一场论战, 尚弗勒里1857年出版题为《现实主义》的文集,捍卫 现实主义信条。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简洁版)精品PPT课件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简洁版)精品PPT课件

一、现代主义文学含 现代派小说
义与特征
现代派小说的意义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 发展轨迹
1、引进
2、吸收 3、形成 (1)《现代》的创刊
(2)现代派文学
丰富和发展了心理小说的表现技巧。
现代派运用西方心理学理论,打破 传统的历史和时间顺序,采用时空交错 的意识流表现手法,并把对人物心理的 透视作为一种自觉的美学追求,开拓了 小说表现人物心理的空间。
姜向东 主讲
一、现代主义文学含 义与特征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 发展轨迹
1、引进 2、吸收 3、形成 (1)《现代》的创刊
《现代》的出现
1932年5月《现代》杂志在上海创 刊,创办人:施蛰存。
《现代》创刊后,施蛰存、刘呐鸥、 杜衡、戴望舒、穆木天等经常给《现代》 撰稿,“现代派”由此得名。
现代文学资源库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轨迹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姜向东 主讲
一、现代主义文学含 义与特征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 发展轨迹
1、引进 2、吸收 3、形成 (1)《现代》的创刊 (2)现代派文学
现代派小说
在小说领域把现代主义向前推进并构 成独立的小说流派的,是中国的现代派 小说,它的出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说明中国现代主义文 学已经形成。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主讲
一、现代主义文学含 义与特征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 发展轨迹
1、引进 2、吸收
散文
现代主义散文创作,以鲁迅的《野 草》为代表。
三、现《代野主义草文》学是思一潮部的成象熟征主义的作品, 用象征主义手法表现人的生存困境与两 难的选择。
现代文学资源库
2、寂寞的青春使他痴迷文学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轨迹

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发展历程
起始阶段
转型阶段
五四运动时期,以鲁迅、茅盾、郭沫 若等为代表,作品以小说、散文、随 笔等形式为主,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 思想潮流。
改革开放以后,以莫言、余华、贾平 凹等为代表,作品以小说、诗歌、散 文等形式为主,反映了社会转型和思 想多元化的趋势。
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以巴金、老舍、钱钟 书等为代表,作品以小说、散文、戏 剧等形式为主,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 和人民生活的变迁。
交互式文学
新媒体技术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如交互式小说、游戏化 文学等,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参与故事情节。
跨媒体叙事
新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叙事模式,出现了跨媒体叙事,如电影、 电视剧、游戏等与文学的结合,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形式。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
跨国文学合作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跨 国文学节、国际书展等活动为各国作家提供了交流平台。
详细描述
知青文学的作家通过书写自己在农村的生活和经历,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反思 和思考,作品多以回忆录的形式呈现,具有浓郁的历史感和怀旧情感。
先锋小说
总结词
先锋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股文学潮流,强调小说的形式和实验性。
详细描述
先锋小说的作家通过尝试新的写作手法和形式,打破了传统小说的限制,作品多 以短篇小说为主,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和创新意识。
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 现当代文学概述 • 文学流派与思潮 • 文学批评与理论 • 文学与社会文化 • 跨文化交流与比较文学 • 未来展望与挑战
目录
Part
01
现当代文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现当代文学是指自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文学,它标志着中国文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PPT课件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PPT课件
25
(1)塑造了鲜明的“自我形象”
A、这个自我形象,已不是“五四”狂飙 突进时期浪漫主义诗歌中如天马行空一样的 “天狗”,而是疲乏无力、未老先衰的“青 春病患者”。正如他在《我的素描》一诗中 所说:“我是青春和衰老的结合体,我有健 康的身体和病态的心。”这个“青春病患者” 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感伤与苦闷。“感伤”来 源于失恋的忧伤;“苦闷”则来源于理想与 现实的矛盾。理想总是美好的,但却是可望 不可及的;现实是让人难以忍受的,又是不 能不面对的。
5
第一节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思潮概观
总的看来,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思潮主要组成 成分是“象征主义”(symbolism)(现代主 义包含了多种成分,唯美主义、心理主义、象征 主义等都是其组成部分)。代表诗人在20—30 年代主要有两位,一位是李金发,一位是戴望舒。 40年代以九叶诗人为主体,其中诗歌创作最具 有现代主义意味的诗人是穆旦。中国现代主义诗 歌理论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梁宗岱。
他的两本现代主义诗集《我的记忆》、 《望舒草》都是在《现代》杂志创刊之前写 的,和《现代》杂志没有什么关系。所以, 用“象征主义诗人”称谓戴望舒,既可澄清 这一误解,也符合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特点。
24
1、诗歌创作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有一个发展历程: 从感伤的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从现代 主义到现实主义。 其中,他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是“现代 主义”时期。戴望舒的现代主义诗歌创作 的成就是很高的,其特点也是鲜明的。
19
这段文字似诗非诗,情景的描述栩栩如生,且将自 己所认可的诗的“朦胧之美”的魅力于这“摇荡于 透明的”文字中,以非朦胧的形态呈现出来。这样 的表达似乎也表示了这样一种结论,即“朦胧之美” 并不是“晦涩”之境,它可以意会,就如云中窥月, 却难以清晰把握,而正是在这种梦幻般的情景中, 诗的“意象”显示了自己的存在和意义。正是从这 一意义出发,李金发认为,“诗意……不宜于用冷 酷的理性去解释”。因为,理性的解剖刀只能破坏 意象的美感,朦胧本来就是不能定量界说的。可见,在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二为艺术的浪漫主义文学: 从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角度立人 感性勃发的文学 1、感伤型浪漫主义的代表:郁达夫 2、普遍的感伤情调 3学
第三节 现代主义文学的萌芽
现代主义:一种反思现代性的文学,一种对 现代性感到焦虑的文学,表现的是人的迷惘、 自我怀疑和内部分裂状态,带有非理性色彩。 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野草》 李金发《微雨》

能兼其四,则为文圣。有此四力而用之于善, 则可以福亿兆人;有此四力而用之于恶,则 可以毒万千载。而此四力所最易寄者惟小说。 可爱哉小说!可畏哉小说!” “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 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 梁启超亲笔操刀,写小说《新中国未来记》


三、王国维的文学观
《红楼梦评论》 《人间词话》 《论哲学家美术家之天职》
中国现当代文学 思潮

什么是文学思潮? 文学思潮是既涵盖了又超越了理论批评、作家作品、 文艺运动的综合性研究,它在更高的层面上探讨某 个时期的文学活动(或文学现象)内在地遵循着的 某些思想原则和美学纲领。文学思潮的基础是社会 思潮,但是只有当社会思潮在文学中有强烈的表现, 形成了创作纲领和美学原则时,才可称是文学思潮。

第一节 “立人”的基本目标的设定
一、鲁迅对梁启超启蒙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文化偏至论》 “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 “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 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 个性而张精神。苟不如是,槁丧且不俟夫一 世”。

《摩罗诗力说》 “别求新声于异邦” “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 “
三、周作人《人的文学》 “人的文学”是五四文学的核心理念,周作人 把它很好地概括出来了,并给以细致阐释。 1、“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 以记录研究的文学,便谓之人的文学。” 2、“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 灵肉二面的合一才是理想人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