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知识问答

合集下载

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问答(标注)

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问答(标注)

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知识问答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知识问答一、什么是双体系?重预防体系。

二、什么是风险分级管控?答: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就是指通过识别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其风险严重程度,进而确定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和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规定。

风险分三、风险点的分析运用什么方法?设备设施类风险点运用风险矩阵分析法(简称LS)。

LEC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

大。

风险矩阵分析法(简称LS),R=L×S,其中R是风险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L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是事故后果严重性;R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风险大。

运用在“设备设施”危险评价中。

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包括哪三个层级?答: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应包括通则、细则和实施指南三个层级。

五、风险点的划分原则有哪些?答:设备、设施、区域、场所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操作及作业活动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六、有多少风险点?作业活动类风险点15个,设备设施类风险点41个,总共57个风险点。

其中二级风险点1个,三级风险点10个,四级五级风险点46个。

其中制冷机房(三级)直判重大危险源。

七、企业危险源辨识推荐采用什么方法?答:设备设施类危险源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和作业活动类危险源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

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原则划分为几种级别?分别用哪四种颜色标示?答: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九、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分为几个类别?答: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

十、风险点级别是怎么确定的?答:按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双重预防体系基础知识问答

双重预防体系基础知识问答
六、“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管理”这两个工作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两个子环节。
7、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依照危(wei)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一、二、3、4级其中(1)级最危(wei)险。
八、2022年1月18日发布,5月1日正式实施的《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成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按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依照危(wei)险性肯定风险品级
险度分为I、II、III级。(×)
六、风险分级管控大体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可以
不负责管控。(×)
7、风险分级管控办法主要包括:应急控制、个体防护控制、管理(行政)控制、工程控制
四个方面。(√)
八、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一、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品级,将风险点一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A)A.公司、车间、班组、职位B.车间、班组、职位C.班组、职位
二、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B)标准和清单。A.考核依据B.隐患排查管理制度C.领导带班
3、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wei)险源或者危(wei)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按照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品级,采取不同控制办法是(C)的核心。A.检查B.领导C.风险分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控
23、⑵(安全性);⑶(靠得住性)。
24、(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点)。
2五、(整改)、(排除的难度
26(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管理办法)、(职责划分)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应知应会知识点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应知应会知识点

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知识问答二〇一八年十月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知识问答一、什么是风险答: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二、什么是风险点?答: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三、什么是危险源?答: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四、什么是风险分级管控?答: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五、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包括哪三个层级?答: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应包括通则、细则和实施指南三个层级。

六、风险点的划分原则有哪些?答:设备、设施、区域、场所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操作及作业活动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七、企业危险源辨识推荐采用什么方法?答:设备设施类危险源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和作业活动类危险源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

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原则划分为几种级别?分别用哪四种颜色标示?答: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九、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分为几个类别?答: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

十、风险点级别是怎么确定的?答:按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十一、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是什么?答: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

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

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应知应会1、什么是风险?答:发生危险事件和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严重性的组合。

2、什么是隐患?答: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双控体系”是指什么?答:双控体系即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4、安全风险怎么分级,分别用哪几种颜色表示(标识)?答:安全风险根据风险程度不同可划分为重大、较大、一般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和蓝色四种颜色表示。

5、孟津煤矿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方法是什么?答:LEC辨识评估方法。

6、什么是风险点?答:伴随风险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设备和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7、“1+8+8+4”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别指什么?答:“1+8+8+4”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中的“1”指一次年度风险辨识评估,第一个“8”指8个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第二个“8”指8个现状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4”是指4类即时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8、什么是隐患排查?答: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

9、安全现状评估周期是如何规定的?答:安全现状评估每月定期开展一次。

10、孟津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模式是什么?答:孟津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采用“1+3+1”的治理模式。

11、“1+3+1”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模式中的各位数字分别代表什么含义?答:“1+3+1”中的第一个“1”是指矿井每月定期开展一次综合隐患排查治理活动;“3”是指矿井各专业系统每旬定期开展一次本专业系统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第二个“1”是指区队每班开展一次班组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应知应会

双重预防机制应知应会

维修中心双重预防机制应知应会1.双重预防机制含义: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之前。

2.风险、危险源与隐患的定义:风险:安全风险是对伤害的一种综合衡量,指伤害发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的组合,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的潜在根源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3.风险识别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从生产全流程、生命周期全过程开展风险辨识工作,分析“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有害因素。

(2)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包括:维修中心所有的设备、建筑、设施、作业和人员,包括承包商人员及其作业:4.风险评估的方法:按照检修规程的设备系统划分,将设备系统划分为三级到四级,细化到设备系统的零部件,从零部件维度,考虑零部件设计、材质、施工、维保等因素,进行设备风险分析;结合实际运营故障情况、行业间故障案例,利用风险矩阵图,进行设备风险评价,并制定控制措施,风险控制做到基础且全面。

事故树法:根据事故事件,层层分析其发生原因,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底事件)为止,作为对全面系统风险分析的补充。

5.危险源登记册学习方法(结合危险源登记册学习):(1)危险源按专业划分,各专业只需掌握中心公共危险源和本专业危险源。

(2)重点掌握危险源说明、可能成因、原始风险等级、控制措施。

(3)危险源级别从高到低可分为高、较高、一般、可接受风险四级,对应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4)重点掌握岗位风险和生产禁令(岗位风险台卡内容)6.危险源识别时机:理解要点:管段范围、业务内容发生变化,新设备、新工程使用或开展前,法律法规发生变化、自身或行业间发现较大隐患或事故,每年至少识别一次。

(1)管辖区域或业务活动发生变化;(包括工班管段变化等)(2)新线开通运营前;(3)每年重新组织对危险源进行一次辨识和评价;(4)新的作业活动出现之前;(5)新购入与安全相关的设备投入使用前;(6)改建、扩建工程实施前与投入使用前;(7)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发生变化;(8)总部或同行业发生安全事故事件后或总部认为有必要时;(9)安全检查中发现较大安全隐患之后;(10)出现相关方的重大安全投诉时;(11)危险源发生变动时;(12)其他需要进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情况。

双重预防体系问题应知应会

双重预防体系问题应知应会

双重预防体系问题应知应会一、什么是双重预防体系?答: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二、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包含哪些内容?答:1风险点划分确定2风险点登记台账3作业活动清单4设备设施清单5工作危害分析(JHA+LS)评价记录6(设备设施)安全检查(SCL+LS)评价记录7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8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9重大风险点清单三、2什么是风险?答:风险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嘚可能性和严重性嘚组合。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R=L*S);R:危险性(也称风险度):事故发生嘚可能性与事件后果嘚结合,R越大危险性越大;L: 事故发生嘚可能性(1-5);S: 事故后果严重性(1-5)。

四、什么是风险点?答:风险伴随嘚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嘚伴随风险嘚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嘚组合。

(风险点划分原则: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作业活动应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作业,重点考虑高风险作业)五、什么是危险源?答: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嘚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嘚组合。

(分为人嘚因素、物嘚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六、什么是危险源辨识?答:识别危险源嘚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嘚过程。

(辨识对象:潜在嘚人嘚不安全行为、物嘚不安全状态、环境缺陷和管理缺陷危害因素)(辨识方法:设备设施采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作业活动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七、什么是风险评价?公司采用什么评价方法?答:对危险源导致嘚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嘚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嘚过程。

公司采用嘚风险评价方法:为风险矩阵法(简称LS)R=L(可能性)*S(严重性)1-3(蓝色)5级4-8(蓝色)4级9-12(黄色)3级15-16(橙色)2级20-25(红色)1级八、怎样风险分级?答:通过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嘚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知识汇总

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知识汇总

双重预防体系提问内容-应知应会内容1、安全两个体系: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2、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R=L*S);R:危险性(也称风险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R 越大危险性越大;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5); S: 事故后果严重性(1-5)。

3、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风险点划分原则: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作业活动应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作业,重点考虑高风险作业)4、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5、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辨识对象:潜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缺陷和管理缺陷危害因素)(辨识方法:设备设施采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 SCL);作业活动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 JHA);复杂工艺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6、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风险评价方法:风险矩阵法(简称 LS),R=L×S ,7、风险分级:通过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风险等级分 5 级:A、B、C、D、E(1、2、3、4、5)级,极其危险、高度危险、显著危险、轻度危险、稍有危险。

管控级别分 4 级: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详见附表。

8、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双重预防机制知识答题

双重预防机制知识答题

双重预防机制知识答题一、简述题: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2、危险(有害)因素: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有时也为危险源。

3、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4、风险评估:是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在内的全过程。

5、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6、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7、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8、重大风险:是指具有发生事故的极大可能性或发生事故后产生严重后果,或者二者的结合的风险。

9、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10、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二、填空题:11、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

12、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13、风险 =可能性×严重性。

14、危险有害因素可分为四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15、风险点有时亦称为风险源。

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16、风险与危险(有害)因素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

危险(有害)因素是风险的载体,风险是危险(有害)因素的属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双重预防体系?答: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排查治理体系。

二、什么是风险?答: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
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二可能性>严重性。

三、什么是风险点?
答:风险伴随的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
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四、什么是危险源?
答: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
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
类。

五、什么是风险分级管控?
答: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
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六、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包括哪三个层级?答:安全生产风险
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应包括通则、细则和实施指南三个层级。

七、风险点的划分原则有哪些?
答:设备、设施、区域、场所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操作及作业活动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八、我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推荐采用什么方法?
答:设备设施类危险源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和作业活动类危险源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 ;评价采用风险矩阵法(LS。

九、风险按照从高到低原则划分为几种级别?分别用哪四种颜色标示?
答: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十、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分为哪几类?
答: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

十一、风险点级别是怎么确定的?
答:按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十二、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是什么?
答: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

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风险管控层级可进行增加或合并,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

十三、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程序包括几个步骤?答:包括成立机构、制定制度、部署实施、划分风险点、辨识危险源、制定风险管控措施、落实管控主体、编制风险管控清单、风险告知9 个步骤。

十四、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应包括哪些?
答: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包括:1、领导、组织本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 2、确保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所需人力资源、资金投入、物资保障; 3、组织编制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及相关管理制度。

十五、请描述你所在岗位存在的风险点名称、风险点等级及管控措施?
十六、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隐患可分为几种?
答: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十七、事故隐患分为哪几类?答:事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生产现场类隐患。

十八、隐患排查的类型包括哪些内容?答: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

十九、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哪几级?
答: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

二十、隐患治理的原则什么?答: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

二十一、隐患排查实施时间间隔包括哪些?答:每班一次、每月一次、每季一次、每半年一次等,隐患排查周期可根据安全形势的变化、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等情况适当增加。

二十二、企业应明确哪些岗位人员的排查责任?答:主要负责人到各车间、各部门、各岗位从业人员事故隐患排查责任。

二十三、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包括哪些步骤?答: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包括成立组织机构、制度建设、编制隐患排查清单、实施全员培训等4 个步骤。

二十四、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包括哪些步骤?答:生产安全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包括隐患排查、隐患分级、隐患治理、治理验收等4 个步
骤。

二十五、隐患治理的流程包括哪些?
答: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隐患整改验收。

二十六、目前公司风险点数量及风险等级?
经识别,目前公司共有风险点164项(作业活动类69 项、设备设施类86 项、职业危害9项),其中重大风险4项(职业病危害3 项),较大风险1 项,一般风险点3 项,低风险点106 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