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蜂蛰伤重症护理心得
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度蜂蛰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度蜂蛰伤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应用于重度蜂蜇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方法:以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8例重度蜂蜇伤患者采用CRRT联合血液灌流综合治疗,并给予全方位危重症护理,重点对患者伤口局部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病情观察、血管通路及心理护理等。
结果:经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及全方位的重症护理后7例病情好转出院,一例死亡。
结论:及时采用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及全方位的重症护理是提高蜂蛰伤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关键词】重症蜂蛰伤;CRRT联合血液灌流;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4-0149-02蜂蜇伤多发生于夏秋季节,每年8~10月是蜂繁殖期,攻击性最强,蜂毒是一种透明毒液,贮存毒囊中,由蛰针排出,其化学成分包括多肽类、酶类和非肽类物质。
蜂毒对人体的损害机制包括直接毒性作用和其相关过敏反应引起的间接损伤,但是有少数机体对蜂毒特别敏感.甚至单个蜂蛰伤即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4]。
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共收治蜂蜇伤致患者50例,其中8例属重度蜂蜇伤均发生两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除受伤局部出现风团、瘙痒、肿痛外病情进展迅速而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主要表现为溶血、肌溶解、急性肾功能、肝功能受损,心肌组织、血液及神经系统损害,病情极其危重,若抢救治疗不及时病死率极高.及时采用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及全方位的重症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临床资料: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8例重度蜂蜇伤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16~45 岁,平均29岁;入院时距蜇伤时间2~38h,毒蜂叮咬部位为多为头面部、四肢以及胸背,群蜂多处伤大于10处;入院时均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呼吸急促、腰痛、肌肉酸痛出现茶色尿,叮咬部位皮肤灼痛、瘙痒、红肿,情绪烦躁等症状,病程中5例患者出现ARDS,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8例患者相继出现MODS,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等症状。
重症毒蜂蜇伤16例救治体会

情 的 进 展 , 严 重并 发 症 发 生 , 感 染 , 疗 1周 痊 愈 出 院 。 无 无 治 毒 蛇 咬 伤 是 常 见 病 、 发 病 , 其 在 广 大 农 村 地 区 , 此 多 尤 因 应 加 强 宣 传 普 及 蛇 伤 防 治 相 关 知 识 , 旦 被 毒 蛇 咬伤 , 科 一 应 学 自救 , 及 时 就诊 , 少 病 死 率 和致 残 率 。 并 减
作处理 。 15 临床分型 . 根 据 病 情 程 度 分 型 : 1 轻 型 : 有 局 部 症 () 仅
者 出现 过敏 性 休 克 、 性喉 头 水肿 、 急 肾功 能衰 竭 、 血管 内溶
血 、 肌 损 害 等 多 脏 器 功 能 损 害 。 至 死 亡 。 因此 , 时有 效 心 甚 及
[] 蛇 志 ,0 0 2 ( ) 2 32 5 J. 2 1 ,2 3 l0 -0 . [] 覃 公 平. 国 毒 蛇 学 [ . 宁 。 西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 9 5 4 中 M] 南 广 19.
71 . 5
[] 曾仲意, 5 李一 鸣. 毒蛇 咬伤秘方全 书[ . M] 北京 ; 科学 技术 出版
对蛇伤病人 的治疗原 则上须争分夺 秒 , 抗蛇 毒血清 在 4h内
使 用 的 效 果 最 好 , 过 8 1 超 ~ 2h则 疗 效 较 差 ; 2 规 范 、 学 、 () 科 有效的诊疗方案 是 救 治成 功 的 关键 。祁 门蛇 药 胶 囊 ( I号 方 ) 我 所 科 研 成 果 , 药 组 成 为 白芷 、 叶 一 枝 花 、 边 莲 系 方 七 半 等 。 科学 加工 而 成 , 用 方 便 , 效稳 定 , 毒 副 作 用E 经 使 疗 无 。 蛇 药 “ 瘀 散 ” Ⅱ号 方 ) 祛 ( 系我 院研 制 的外 用 蛇 药 散 剂 , 药 具 该 有解 毒 散 结 、 血 祛 瘀 、 脉 消 炎 、 痛 的 功 效 。抗 蛇 毒 血 清 活 通 止 可 中 和 尚未 完 全 与靶 细胞 结 合 的 毒 素 , 组 织 脏 器 起 到 保 护 对 作用 , 中西 医 结 合 治 疗 相 得 益 彰 。 该 例 患 者 的 及 时 就 诊 和 我 所 采 用 的慎 密 的 治 疗 方 案 、 时 有 效 的 救 治 措 施 , 制 了病 及 控
蜂蛰伤护理查房最后总结

蜂蛰伤护理查房最后总结
蜂蛰伤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创伤,通常会引起疼痛、红肿和瘙痒等症状。
以下是一些关于蜂蛰伤护理的总结:
1.及时处理伤口:如果被蜜蜂或黄蜂蛰伤,应立即将刺拔出,并用冷水冲洗伤口。
如果有残留的毒液,可以用指甲或刀片轻轻刮掉。
2.冷敷:在伤口周围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可以使用冰块、冷水毛巾或冰袋等物品进行冷敷。
3.使用止痛药:如果疼痛严重,可以使用非处方止痛药来缓解症状。
但是请注意不要滥用药物,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
4.避免搔抓:虽然瘙痒感很强烈,但避免搔抓伤口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来减轻瘙痒感。
5.注意观察:如果伤口出现发热、化脓、红肿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此外,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被蜜蜂或黄蜂蛰伤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喉咙肿胀等,应立即就医。
总之,及时处理伤口、冷敷、使用止痛药、避免搔抓和注意观察是处理蜂蛰伤的关键步骤。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寻求帮助。
1例黑蜂重度蜇伤患儿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杨 婉 琼
蜂 蜇 伤 目前 尚无 特 异 性 治 疗 , 死亡率较高 , 主 要 因 为 蜂 毒 的
成 分复杂 , 含有蚁酸 、 神经毒素 、 组胺和激肽类 , 如溶血毒素及酶
类。 组胺是引起局部疼痛的主要物质 , 溶 血 毒 素是 由2 1 个 氨 基 酸
合危重患者 , 应尽早使用目 。 患儿在入院后给予插尿管持续引流尿
2 . 2 局 部皮 肤 护 来自 固定 , 不要固定在四肢及活动度较大 的地方 , 严防打折 、 脱落。
2 . 7 预 防感 染
检查患儿蜇伤部位 , 将 残 留 的蜂 刺 用 镊 子 夹 出 , 患 者 入 院后
根据蜂毒的特性给予食醋冲洗 伤 口, 以中和毒素。 皮肤 红肿部位
用冰袋冷敷 。 及时更换潮湿 的衣物 、 床单 , 保 持 床 单 元 的 清 洁 干
液, 引 出血 性 尿 2 0 r n l , 抽血化验结果显示肾功能损害严重 , 即 遵
组成 的肽类 , 可造成溶血 、 横纹肌溶解剂凝血功 能障碍 , 导致急性
肾 功 能衰 竭 , 患者常伴有感染或脓毒血症 , 是 死 亡 的主 要 原 因l l l 。
医嘱给予上床旁血液净化术 。 血液净化治疗 主要参数设定 , 置换
强洗手及手 消毒液 的使用 ; 确保患者全身各 管道 在位通 畅 , 穿刺
处 或伤 口敷 料有 血 渍 或 分泌 物 污染 时及 时 更 换 ; 密 切监 测 体 温 变
化, 发现体温升高及 时汇报医生 , 必要时检查痰培养和血培养 , 根
据结 果 选 择肝 肾毒性 较 小 的抗 生素 。
伤 患儿 的 急救 与 护理 体 会报 告 如下 。
1 病 例 介 绍
蜂蛰伤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蜂蛰伤的急救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蜂蛰伤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8月至11月诊治例蜂蛰伤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经过精心抢救与及时护理3例死亡,75例好转出院。
结论蜂蜇伤发生后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救治及护理措施,情况严重者应尽快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关键词】蜂蛰伤;急救;护理马蜂蛰伤中毒是由于蜂的尾部毒刺刺入皮肤后,可同时放出含有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胆碱脂酶和抗原物质,引起局部皮肤反应和溶血、出血、中枢神经损害等中毒症状,严重者还可导致休克、昏迷甚至死亡【1】。
1.一般资料我科室自2013年8月至2013年11月共收治蜂蜇伤患者78例,分别被蜜蜂、胡蜂等蛰伤,其中以胡蜂蛰伤者居多,蛰伤部位一般在头面部、上肢、颈部、背部,其中8例严重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3例。
2.护理2.1做好急救准备,及时准确用药安置患者在抢救室,取平卧位,注意保暖,备齐急救物品和药品。
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嘱立即静推50%葡萄糖20 ml+10%葡萄糖酸钙10 ml,地塞米松10 mg, 0.1%肾上腺素0.5 mg。
同时给予5%葡萄糖250 ml、氢化可的松100mg持续静滴。
肾上腺素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2]。
2.2保持呼吸道通畅,特别是呼吸急促困难者,给予高流量吸氧,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做好喉头水肿气管切开的急救准备。
如患者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烦躁不安,严重者完全失音,同时常伴有其他部位的水肿,如口唇、眼睑、耳垂等,此时应立即配合医生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避免患者窒息。
2.3血液透析:早期透析或预防性血液透析能有效的清除蜂毒的毒性成分及其代谢产物,还能降低急性肺水肿、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致死性并发症的发生率[3]。
我科以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作为抢救蜂蛰伤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首选方案,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的变化,每0.5~lh记录1次;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及性质;监测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及时纠正心、肾功能衰竭。
蜂蛰伤急救及护理体会

蜂蛰伤急救及护理体会作者:牛素贤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蜂蛰伤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9月诊治18例蜂蛰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经过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除1例于24 h内死亡外,其余17例均康复出院。
结论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蜂蛰伤后继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及时准确抢救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关键词】蜂蛰伤;急救;护理;体会蜂蛰伤是被蜂(蜜蜂,大黄蜂,胡蜂)蜇伤后出现局部和系统中毒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常可危及生命,医护人员积极防范,悉心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因素,我院于2007年6月至2010年9月共诊治蜂蛰伤患者1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于2007年6月至2010年9月共治疗18例蜂蛰伤患者,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64岁,平均46.6岁,其中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溶血,黄疸的3例,发生肝功能,心肌酶检验异常的5例,死亡1例,未发生并发症的轻症患者10例。
1.2 临床表现蜂蛰伤常发生于暴露部位,如头面部,颈部,手背和小腿,多数患者仅以蜇伤处疼痛,灼热,红肿瘙痒就诊,本组3例重症患者大多于24~72 h出现尿液呈洗肉水样或酱油色尿的溶血,黄疸症状,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4例头部蜇伤严重者出现头痛,头晕,本组患者5例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部胀满不适。
1例患者于24 h内继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
1.3 局部处理措施立即绷扎被刺肢体的近心端,每隔15 min放松1 min,绷扎总时间不宜超过2 h,可用冷毛巾湿敷,不可挤压伤口以免毒液扩散,仔细检查伤口局部,及时发现留在伤口的尾刺以及毒腺,并用针挑除,详细询问病史,尽快确定被何种蜂类蜇伤,如为蜜蜂蜇伤,蜜蜂的毒液呈酸性,局部可用肥皂水,5%碳酸氢钠溶液或3%淡氨水等弱碱性溶液洗敷伤口,以中和毒液,黄蜂的毒液呈碱性,可用1%醋酸或食醋洗敷伤口,局部红肿处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以消散炎症,红肿严重伴水泡渗液,可用3%硼酸水溶液湿敷[1],疼痛严重时刻酌情使用止痛剂。
1例蜂蜇伤患者行CRRT治疗的护理体会

1例蜂蜇伤患者行CRRT治疗的护理体会目的交流探讨CRRT治疗应用于蜂蜇伤患者的护理。
方法对1例蜂蜇伤危重患者应用CRRT治疗,重点对患者严密观察病情,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各种护理,及时发现并协助医师处理并发症。
结果经CRRT治疗后,肝肾功能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结论CRRT治疗对蜂蜇伤危重患者有显著疗效。
标签:蜂蛰伤;CRRT治疗;护理蜂蛰伤是指分泌毒液的蜂腹部末端一对毒螯和一根毒刺刺入皮肤,将毒液注入人体后引起的机体局部反应和全身症状。
其临床表现和预后与毒液、毒性、注入量、作用靶器官和人体敏感性有关[1]。
蜂蜇伤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死亡率高。
据文献报道危重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伤,其中20%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2]。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能加快蜂毒性物质的排泄,纠正电解质失调,清除机体内环境失衡后堆积的代谢废物及炎症介、多肽类、肌酐、尿素氮等毒素,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
对肝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更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我科采用CRRT治疗蜂蜇伤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因”蜂蛰伤后疼痛1d”入院。
入院时一般情况尚可,急性病容,神志清楚,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头面部、双上肢、躯干部均见散在蜂蛰伤痕,左上肢肿胀明显,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
肝脾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
化验检查:血常规:Hb 104g/L,RBC 4.4×1012/L,WBC 18.9×109/L,N 92%,L 48%;PLT 185×109/L;血生化:尿素氮10.72mmol/L,肌酐160.5umol/L,尿酸332umol/L,总胆红素125.6 umol/L,直接胆红素37.4 umol/L,间接胆红素85.2 umol/L,谷丙转氨酶1384iu/L,谷草转氨酶2502 iu/L,乳酸脱氢酶3440 iu/L,肌红蛋白17400ug/L;凝血功能:TT 21s,APTT 122s,PT 15.2s。
毒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8例急救护理体会

在 1 O个 以上 ;4 患 者 对蜂 毒 过 敏 ; 5 患 者 生 命体 () ()
征 出现 变化 [ 。患 者病 情危 重 时应先 处理 危及 生命 2 ]
临床急 症之 一 , 季 较 为 常见 。毒 蜂 的毒 素 成 分 复 秋 杂、 多样 , 症蜂 蜇伤 可并 发多 器 官功能 障碍 综合 征 重 ( MOD ) S 。主要 表 现为血 管 内溶血 、 纹 肌溶 解 、 横 急 性 心 、 、 、 液 及 神经 系统 损 害 , 肝 肾 血 临床 经 过 凶 险 ,
d i1 . 9 9 j is . 0 1 5 3 . 0 1 0 . 3 o :0 3 6 /.s n 1 0 — 6 9 2 1 . 3 0 9
蜂 蜇伤 是一 种 生 物 性损 伤 , 蜂 尾 部 毒 刺 蜇 伤 是 人 体皮 肤后 注人 毒 素 而 引起 的局 部 或 全 身 反应 , 是
伤 并发 多器 官功 能 障 碍 综 合征 。临 床表 现 : 蜂 蜇 毒
伤 部位多 在 头颈 、 四肢 暴 露 处 , 背 部 也 常见 , 腰 蜇伤 后 主要表 现 为皮肤 灼 痛 、 身皮 疹 、 痒 、 全 瘙 红肿 , 出现 头晕 、 痛 、 寒 、 头 畏 乏力 、 恶心 、 吐 、 躁不 安等 全身 呕 烦
钟 娟, 梁金 清 , 珍 贤 黄
5 02 ) 3 0 1 ( 西 医科大 学第 一 附属 医院 , 西 南宁 广 广
[ 键 词 ] 毒蜂 蜇 伤 ; 器 官 功 能 障碍 ; 救 护 理 关 多 急
[ 中图 分 类 号 ] R 4 ; 4 3 6 [ 献 标 识 码 ] B [ 66R 7. 文 文章 编 号 ] 1 0 — 5 3 (0 10 —0 0 —0 0 1 69 21 )3 3 9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蜂蛰伤重症护理心得
总结6例毒蜂蛰伤患者的重症护理经验,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做好对症治疗,加强心理护理和预防宣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标签:毒蜂蛰伤;多脏器功能障碍;重症护理
毒蜂蛰伤是一种生物性损伤,是临床急症之一,是被蜂(蜜蜂,大黄蜂,胡蜂)蜇伤后出现局部和系统中毒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常可危及生命,医护人员积极防范,悉心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因素,我院ICU自2011年6月~9月共收治重症毒蜂蛰伤患者6例,现将救治和护理心得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于2011年6月~9月共治疗6例毒蜂蛰伤患者,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38~66岁,其中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溶血,黄疸的3例,发生肝功能,心肌酶检验异常的5例,未发生并发症的轻症患者1例。
1.2 临床表现蜂蛰伤常发生于暴露的部位,如:颈部、头面部、小腿和手背,多数患者仅以蜇伤处灼热、疼痛、红肿瘙痒就诊,重症患者大多于24~72 h 出现尿液呈洗肉水样或酱油色尿的溶血,黄疸症状,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出现头痛,头晕,少数患者于24 h内继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
1.3护理措施患者入院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补液、利尿、抗过敏,防治休克等治疗,协助患者口服蛇药片,外敷蛇药片于蛰伤处,安置心电监护,行心电图检查,监测血氧饱和度,缺氧者应立即给予吸氧,查动脉血气分析,急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常规,记录24h出入量,密切注意患者的神志变化,观察蜇伤部位皮肤颜色,有无水泡,渗液,观察尿液颜色,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1.4 局部处理措施立即绷扎被刺肢体的近心端,每隔15 min放松1 min,绷扎总时间不宜超过2 h,可用冷毛巾湿敷,不可挤压伤口以免毒液扩散,仔细检查伤口局部,及时发现留在伤口的尾刺以及毒腺,并用针挑除,详细询问病史,尽快确定被何种蜂类蜇伤,如为蜜蜂蜇伤,蜜蜂的毒液呈酸性,局部可用肥皂水,5%碳酸氢钠溶液或3%淡氨水等弱碱性溶液洗敷伤口,以中和毒液,黄蜂的毒液呈碱性,可用1%醋酸或食醋洗敷伤口,局部红肿处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以消散炎症,红肿严重伴水泡渗液,可用3%硼酸水溶液湿敷[1],疼痛严重时刻酌情使用止痛剂。
1.5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有4例患者在被蟄伤后数小时发生急性肾功衰,继而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立即进行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血液灌流加持续床旁血液滤过治疗,以清除体内毒物,改善全身中毒症状。
方法:采用美国Baxter-25床边血液滤过机,血滤器型号A V-600S,设前稀释2500ml/h,血流量180~200ml/min,每天根据患者的血压、血容量等情况超滤2000~3000ml液体,使用抗凝剂为生理盐水50ml+低分子肝素钠1支或半支,根据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随时调整肝素用量,应用鱼精蛋白相对抗,走速为1:1,连续性床旁血液滤过治疗3d,24h/次[2]。
1.6健康教育夏季到郊外游玩或去野外工作,应注意个人防护,要穿长袖衣裤外出。
被蜇伤后检查有无皮肤内的毒刺,发现毒刺应立即拔除,然后用肥皂水冲洗伤口,不要急于用手去抓挠肿胀、发痒的部位,以免弄伤皮肤引起感染化脓。
2结论
研究发现,毒蜂蛰伤病情表现和预后与蜂蜇伤部位、数量、就诊及时程度有关,部位在头部者表现以溶血为主的多脏器功能障碍;部位在四肢和背部者以肌酶升高等肌损害为显著点;超过30处者均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作为ICU护士应保持冷静头脑,有条不紊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静脉通道通畅,准确执行医嘱,是抢救成功的关键[3~5]。
参考文献:
[1]覃伟琼. 毒蜂蛰伤致多器官损害患者的护理[J].华夏医学,2006,19(05).
[2] De Vries RJ,Van Veldhuisen DJ,Dunselman PH.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in heart failure:focus on recent trials with second-generation dihydropyridines[J].Am Heart J,2000,139(2Pt1):185-194.
[3] Caruso R,De Chiara B,Campolo J,et al. Neopterin levels a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cardiac remodel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Clin Biochem,2013,46(1-2):94-98.
[4]罗秀珍.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度毒蜂蛰伤14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9年25卷第17期
[5] 张衍国,王伯平,徐澎,等.蜂蛰伤11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