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台单片机之间互传数据

合集下载

单片机双机串口通信

单片机双机串口通信

单片机双机串口通信在现代电子技术领域,单片机的应用无处不在。

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则是实现复杂系统功能的关键之一。

其中,双机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通信方式。

什么是单片机双机串口通信呢?简单来说,就是让两个单片机能够通过串口相互交换数据和信息。

想象一下,两个单片机就像是两个小伙伴,它们需要交流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知识”,串口通信就是它们交流的“语言”。

串口通信,顾名思义,是通过串行的方式来传输数据。

这和我们日常生活中并行传输数据有所不同。

在并行传输中,多个数据位同时传输;而在串行传输中,数据一位一位地按顺序传送。

虽然串行传输速度相对较慢,但它所需的硬件连线简单,成本较低,对于单片机这种资源有限的设备来说,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通信方式。

在进行单片机双机串口通信时,我们首先要了解串口通信的一些基本参数。

比如波特率,它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度。

就像两个人说话的快慢,如果波特率设置得不一致,那么双方就无法正常理解对方的意思,数据传输就会出错。

常见的波特率有 9600、115200 等。

还有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

数据位决定了每次传输的数据长度,常见的有 8 位;停止位表示一个数据帧的结束,通常是 1 位或 2 位;校验位则用于检验数据传输的正确性,有奇校验、偶校验和无校验等方式。

为了实现双机串口通信,我们需要在两个单片机上分别进行编程。

编程的主要任务包括初始化串口、设置通信参数、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

初始化串口时,我们要配置好相关的寄存器,使其工作在我们期望的模式下。

比如设置波特率发生器的数值,以确定合适的波特率。

发送数据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我们将要发送的数据放入特定的寄存器中,然后启动发送操作,单片机就会自动将数据一位一位地通过串口发送出去。

接收数据则需要我们不断地检查接收标志位,以确定是否有新的数据到来。

当有新数据时,从接收寄存器中读取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单片机双机串口通信有着广泛的用途。

比如在一个温度监测系统中,一个单片机负责采集温度数据,另一个单片机则负责将数据显示在屏幕上或者上传到网络。

单片机多级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压缩与解压缩算法研究

单片机多级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压缩与解压缩算法研究

单片机多级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压缩与解压缩算法研究单片机多级通信系统是一种将多个单片机相互连接起来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数据的传输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数据压缩与解压缩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小数据的大小,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本文将研究在单片机多级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压缩与解压缩算法。

1. 数据压缩算法的研究数据压缩算法是将原始数据在保持重要信息的前提下,通过某种方式减少数据的存储空间。

在单片机多级通信系统中,数据压缩可以减小数据的传输量,降低通信系统的负载,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1.1. Huffman编码Huffman编码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压缩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出现频率较高的字符用较短的编码表示,出现频率较低的字符用较长的编码表示。

在单片机多级通信系统中,可以通过统计原始数据中不同字符的出现频率,然后根据频率构建Huffman树,进而生成对应的Huffman编码。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发送方将原始数据编码为对应的Huffman编码,接收方根据Huffman编码解码还原出原始数据。

1.2. Lempel-Ziv-Welch(LZW)编码LZW编码是一种无损数据压缩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建立字典表来动态地对数据进行编码。

在单片机多级通信系统中,可以使用LZW编码对原始数据进行压缩。

发送方首先建立一个初始字典表,包含所有的可能字符。

然后,发送方将原始数据从左到右逐个字符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的字符串在字典表中查找。

如果匹配成功,则继续向右匹配,直到无法匹配为止。

发送方将匹配成功的字符串对应的编码发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根据接收到的编码和字典表,可以还原出原始数据。

2. 数据解压缩算法的研究数据解压缩算法是将压缩后的数据恢复到原始数据的过程。

在单片机多级通信系统中,解压缩算法可以对接收到的压缩数据进行解码,还原出原始数据。

2.1. Huffman解码Huffman解码是对Huffman编码进行解码的过程。

在单片机多级通信系统中,接收方根据发送方传输的Huffman编码和Huffman树,可以解码出原始数据。

单片机数据传送指令c语言

单片机数据传送指令c语言

单片机数据传送指令c语言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也称为微控制器。

它内部集成了处理器、存储器和各种外围设备接口,并且可以通过程序来控制其工作。

在单片机编程过程中,数据传送指令是常用的指令之一。

数据传送指令用于在单片机中传输数据,可以实现寄存器之间的数据传递、数据移动和数据保存等功能。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单片机数据传送指令的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数据传送指令的基本格式。

数据传送指令通常以下面的形式出现:MOV destination, source。

其中,destination表示目标操作数,source表示源操作数。

要执行一条数据传送指令,首先需要确定传输数据的源和目标,然后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寻址方式来指定源和目标的地址。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寻址方式。

第一种寻址方式是立即寻址(Immediate Addressing)。

在立即寻址中,source指定了一个立即数,表示需要传送的数据。

立即数是在指令中给出的常数值,可以直接传送到目标寄存器或内存地址中。

例如,MOV A, #15表示将立即数15传送到A寄存器中。

第二种寻址方式是直接寻址(Direct Addressing)。

直接寻址中,source 指定了一个源寄存器或内存地址,将该寄存器或内存地址中的内容传送到目标寄存器或内存地址中。

例如,MOV A, B表示将B寄存器中的内容传送到A寄存器中。

第三种寻址方式是寄存器间接寻址(Register Indirect Addressing)。

在寄存器间接寻址中,source指定了一个寄存器的地址,将该寄存器中的内容传送到目标寄存器或内存地址中。

例如,MOVX @DPTR, A表示将A 寄存器中的内容传送到DPTR寄存器指向的内存地址中。

第四种寻址方式是间接偏移寻址(Indirect Offset Addressing)。

在间接偏移寻址中,source指定了一个源寄存器和一个偏移量,将源寄存器地址加上偏移量得到的地址中的内容传送到目标寄存器或内存地址中。

MCS-51系列单片机主从式并行互连的实现方法

MCS-51系列单片机主从式并行互连的实现方法
机 的 通 信 接 口了 。所 幸 的是 , 个 单 片 机 的 I0接 口 也 能 两 / 图 1 主 从 式 单 向并 行 通 信 接 口组 成 方 法
互 连 来 进 行 数 据 通 信 。根 据 单 片 机 I0 接 口 的 特 点 , 些 / 这 接 口的 引脚 可 直 接 相 连 , 而 使 两 单 片 机 之 间并 行 通 信 接 从 口的 实 现 不 用 另 外 的 硬 件 电 路 设 备 。基 于 这 种 情 况 , 计 设 时 可根 据 不 同 的 使 用 要 求 , 采 用 不 同 的 并 行 连 接 方 法 。 来 下 面介 绍 在 两个 单 片 机之 间 进 行 三 种 主 从 式 并 行 通 信 的实
如P O口和 P 1口 的 4根 线 做 控 制 信 号线 。
单 片机 A
8位端 口
DI R S B T
A K C
单片机 B
DR I IT N
C Ⅱ }[
C K H
A K C
图 2 主从 双 向 并行 通 信 接 口的 原 理 图
MC 5 S 1系列单 片机 主从 式并行
互 连 的实 现方 法
管 力锐 魏 丽娜
( 林 航 天 工 业 高等 专 科 学校 机 械 工 程 系 广 西 桂 桂林 5 10 ) 4 0 4
摘 要
关键 词
论文介绍了用两台 Mc 一5 系列单片机进行主从式单向并行通信、 s 1 主从双向并行通信和无主从双向并行通
MC - 5 系 列 单 片 机 ( 下 简 称 “ 片 机 ” 除 四 个 I 取 数 据 , 完 后 , 用 P . S 1 以 单 ) / 读 利 1 0发 B S 信 号 进 行 应 答 , 机 U Y 主 0 口外 , 有 R 还 AM 、 OM 两 个 1 R 6位 的 定 时 器/ 数 器 、 计 一 A 在 检 查 到 端 口线 P . 3 2上 C K 的 应 答 信 号 后 , 可 以发 S 就

单片机 串口通信原理

单片机 串口通信原理

单片机串口通信原理
单片机串口通信是指通过串行口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串口通信原理是利用串行通信协议,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传输和接收。

在单片机中,串口通信一般是通过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模块来实现的。

UART模块包括发送和接收两部分。

发送部分将数据从高位到低位逐位发送,接收部分则是将接收到的数据重新组装成完整的数据。

串口通信的原理是利用串行通信协议将发送的数据进行分帧传输。

在传输的过程中,数据被分成一个个的数据帧,每帧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起始位和停止位用于标识数据的开始和结束,数据位则是用来存放需要传输的数据。

校验位用于校验数据的正确性。

在发送端,单片机将需要发送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组装成数据帧,然后通过UART发送出去。

在接收端,UART接收到的数据也是按照数据帧的格式进行解析,然后重新组装成完整的数据。

通过这样的方式,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串口通信具有简单、可靠性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物联网、嵌入式系统等。

掌握串口通信原理对于单片机的应用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单片机ttl转rs485模块 485转串口uart电平互转

单片机ttl转rs485模块 485转串口uart电平互转

单片机ttl转rs485模块 485转串口uart电平互转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常常需要将单片机的TTL电平信号转换为RS485电平信号,或者将RS485电平信号转换为串口UART电平信号。

单片机多机通信代码

单片机多机通信代码

单片机多机通信代码单片机多机通信是指通过单片机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在现代的智能家居系统、工业自动化系统以及物联网等领域,单片机多机通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实现单片机多机通信,需要首先确定通信的方式和协议。

常见的通信方式包括串口通信、SPI通信、I2C通信等。

在选择通信方式时,需要考虑设备之间的距离、通信速率、通信复杂度等因素。

协议方面,可以使用现有的通信协议,如Modbus、CAN、TCP/IP等,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自定义通信协议。

在单片机多机通信的实现过程中,首先需要配置单片机的通信接口。

例如,在使用串口通信时,需要设置波特率、数据位数、停止位数等参数。

接下来,需要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来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发送数据时,可以使用单片机的串口发送函数将数据发送给其他设备;接收数据时,则需要使用单片机的串口接收函数来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数据。

在多机通信中,一台设备可以充当主机,负责控制其他设备的工作,也可以充当从机,接收主机发送的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主机和从机之间可以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来实现通信。

例如,在智能家居系统中,主机可以控制灯光的开关、温度的调节等操作,而从机则负责接收主机发送的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单片机多机通信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协同工作。

例如,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可以通过多机通信实现各个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物联网中,可以通过多机通信实现各个物联设备之间的联动和互联,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单片机多机通信是一种重要的通信方式,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通过合理选择通信方式和协议,并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协同工作,从而提高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单片机中串行通信的三种类型

单片机中串行通信的三种类型

单片机中串行通信的三种类型在单片机的世界里,串行通信就像一条小小的高速公路,将各种数据在不同的部件之间传递。

它的基本任务就是让不同的设备能够互相“聊天”,共享信息。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串行通信,单片机和外设之间就像被厚厚的墙隔开了,彼此难以沟通。

因此,了解串行通信的三种主要类型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些串行通信的类型吧!1. 异步串行通信1.1 什么是异步串行通信?异步串行通信,顾名思义,就是在数据传输的时候,双方并不需要保持同步。

说白了,就是两头在做各自的事情,偶尔通过约定的信号来“打招呼”。

就像你和朋友在微信上聊天,不需要时时刻刻保持在线,偶尔发个消息就行了。

1.2 异步串行通信的工作原理在这种通信方式中,数据被拆分成一串串的字节,每个字节都会被加上一个起始位和一个停止位。

起始位告诉接收方:“嘿,数据来了!”而停止位则是“这条消息完了!”的信号。

这就像在你发短信时,在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都留个标记,让对方知道你的信息什么时候开始和结束。

1.3 异步串行通信的应用这种通信方式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我们常用的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就属于这个类别。

UART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从电脑的串口到一些简单的传感器都用得上它。

2. 同步串行通信2.1 什么是同步串行通信?同步串行通信和异步串行通信有点像“有组织的队伍”,双方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要保持同步。

就是说,你发数据的时候,对方也要准备好接收数据,这就像排队一样,大家都得按顺序来。

2.2 同步串行通信的工作原理在同步通信中,除了数据本身,还需要一个额外的时钟信号来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可以把时钟信号看作是“指挥棒”,它帮助双方协调一致地进行数据传输。

想象一下在舞台上表演的舞者,大家都得跟着同一个节拍才能跳得整齐划一。

2.3 同步串行通信的应用同步串行通信的速度通常比异步串行通信快,因为它减少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额外开销。

常见的同步串行通信协议包括SPI(串行外设接口)和I2C(集成电路间接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下午1时47分43秒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件制作组
5.1.2 控制程序
2.乙机发送程序
//乙机串口中断程序 void Serial_INT() interrupt 4 {
udata = SBUF; P0= udata; TI=0; }
下午1时47分43秒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件制作组
5.1.3 任务分析
甲机的串行口 P3.1(RXD)接
乙机的串行口 P3.0(TXD)
图5-1 直连式8051单片机应用系统双机通信
下午1时47分43秒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件制作组
5.1.1 硬件电路及任务要求
2. 任务要求
由甲机向乙机发送数据,使8个发光二极管按 从左到右依次点亮,显示流水灯效果。
下午1时47分43秒
任务描述 利用串行口工作方式1实现两台8051单片机之间 全双工通信,将1号机中的数据块传送给2号机。
任务载体 计算机、单片机仿真器、实验箱或实验开发板
相关知识 单片机串行通信及接口
下午1时47分43秒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件制作组
5.1.1 硬件电路及任务要求
1. 硬件电路
两机的晶振频率: 11.0592MHz
这段程序是用定时器1作为串行口的波特率发生器,发
送和接收数据的波特率是9600bps。
下午1时47分43秒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件制作组
5.1.3在任串务行通分信析中,收发双方对发送或接收的数
据速率要有一定的约定,而数据传送的速率即 是波特率,是串行通信的重要指标。
● 波特率定义为每秒钟传送二进制数码的位数, 单位是bps (bit per second),即位/秒 (b/s)。
5.1 工作任务
表5-1 两台单片机之间互传数据的工作任务要点 任务名称 两台单片机之间互传数据
任务目标 ★了解MCS-51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方式和串行口 的结构; ★理解串行口重要指标波特率和字符帖的意义; ★熟悉与串行口相关的寄存器SBUF、SCON、 PCON的使用和串行口四种工作方式的不同及各 自应用场合 ; ★掌握串行口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技巧。
要完成任务5的双机通信功能,从控制程序的分 析中发现其中有几个关键要点,分别为串行口的 波特率、工作方式及发送或接收控制等。
1. 波特率
在发送和接收控制程序中的开始都有下面几条指令:
PCON=0x00;
//波特率不倍增
TH1=0xfd;
TL1=0xfd;
//波特率9600
RI =0;
TR1=1;
//启动定时器T1,产生波特率
//主程序
{ SCON=0x50;
//串口模式1,允许接收
TMOD=0x20;
//T1工作模式2
PCON=0x00;
//波特率不倍增
TH1=0xfd;TL1=0xfd; //波特率9600
RI =0;
TR1=1;
//启动定时器T1,产生波特率
IE=0x90;
//允许串口中断
while(1)
//等待串口中断
udata<<=1; udata |=1; if(udata==0xff)udata=0xfe; SBUF=udata; TI=0; }
下午1时47分43秒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件制作组
5.1.2 控制程序
#include<reg51.h>
2.乙机发送程序
unsigned char udata;
void main()
● 串行口的四种工作方式对应着三种波特率。
由于输入的移位时钟的来源不同,所以,各种 方式的波特率计算公式也不同。
● 异步通信的传送速率在50~19200 bps之间, 常用于计算机到CRT终端,以及双机和多机之
2. 与串间行的口通有信关。 的寄存器
任务5程序中用到了与串行口有关的三个特殊功能寄 存器,即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串行口缓冲寄存器 SBUF和电源控制寄存器PCON。
下午1时47分43秒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件制作组
5.1.3 任务分析
(2)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98H) ●作用:设定串行口的工作方式、接收/发送控制 以及设置状态标志 。
9FH 9EH 9DH 9CH 9BH 9AH 99H 98H
SM0 SM1 SM2 REN TB8 RB8 TI RI
工多作机方通式信选控择制位接在制前收方8位位中式,数断2当和据标接方丢志收式弃R到3;I中(的当,即第RR若9B位I8S==M数0)12据时=,1R,,并B才8则且=将多将0时接机接不收通收发接启到信到送标收标动的控的中志中志断断 允许串行接前收当8位S位M数2=据0时送,入则SB不U论F,第并9位置数位据RI为产接0生或收中1数,断据都请的将求第。9位 前8位数据装入SBUF中,并产生发中送断数请据求的。第9位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件制作组
5.1.2 控制程序
#include<reg51.h>
1.甲机发送程序
unsigned char udata=0xfe;
void main()
// 主程序
{ SCON=0x50;
//串口模式1,允许ຫໍສະໝຸດ 送TMOD=0x20;//T1工作模式2
PCON=0x00;
//波特率不倍增
任务5 两台单片机之间互传数据
5.1 工作任务
5.1.1 硬件电路及任务要求 5.1.2 控制程序 5.1.3 任务分析 5.1.4 任务结论
5.2 相关知识链接
5.2.1 串行通信基础 5.2.2 MCS-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 5.2.3 串行口应用举例
下午1时47分43秒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件制作组
下午1时47分43秒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件制作组
5.1.3 任务分析
2. 与串行口有关的寄存器 (1)串行口缓冲寄存器SBUF ● 作用:SBUF是一个字节地址为99H的特殊功能 寄存器,用来存放将要发送或接收到的数据。
SBUF (99H)
发送缓冲寄存器:只能写入不能读出。 当CPU向SBUF发出“写”命令时 (执行指令“SBUF=udata;”),表 示将将变量udata写入发送缓冲寄存 器 接收。缓冲寄存器:只能读出而不能写入。 当执行读SBUF的命令时(执行指令 “udata = SBUF;”),则表示将接收到 的数据从接收缓冲寄存器读出(接收)。
TH1=0xfd;TL1=0xfd; //波特率9600
TI =0; TR1=1; IE=0x90;
//启动定时器T1,产生波特率 //允许串口中断
SBUF=udata
while(1)
//等待串口中断
}
下午1时47分43秒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件制作组
5.1.2 控制程序
1.甲机发送程序
//甲机串口中断程序 void Serial_INT() interrupt 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