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量计算

合集下载

住宅小区用水量计算方法

住宅小区用水量计算方法

住宅小区用水量计算方法在规划和设计住宅小区时,准确计算用水量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合理计算用水量不仅有助于确保居民的正常用水需求得到满足,还能为小区的供水系统设计、水资源管理以及成本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住宅小区用水量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住宅小区的用水量主要由居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绿化用水、消防用水以及未预见用水量等组成。

居民生活用水量是住宅小区用水量的主要部分。

其计算通常基于居民的人数、人均日用水量以及用水时间等因素。

人均日用水量会因地区、生活习惯、季节等因素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在我国城市地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约为 120 180 升。

例如,如果一个住宅小区有 1000户居民,每户平均 3 人,那么居民总人数就是 3000 人。

假设人均日用水量为 150 升,那么居民生活日用水量大约为 450 立方米(3000 人 ×150 升/人/日 ÷ 1000)。

公共建筑用水量包括小区内的商业、学校、幼儿园、物业管理等设施的用水。

计算公共建筑用水量时,需要先确定各类公共建筑的用水定额。

例如,商业建筑的用水定额可能为每平方米每日 5 8 升,学校的用水定额可能为每人每日 20 30 升。

然后,根据公共建筑的面积或人数,以及相应的用水定额来计算用水量。

绿化用水量的计算则取决于绿化面积、植物种类、气候条件以及灌溉方式等。

一般来说,绿化用水定额约为每平方米每年 1 2 立方米。

如果小区的绿化面积为 10000 平方米,那么年绿化用水量大约为 10000 20000 立方米,平均到每天的用水量就可以通过年用水量除以 365 天来计算。

消防用水量是为了满足小区在火灾发生时的灭火需求。

消防用水量的计算需要根据相关的消防规范,确定消防水池的容积以及消防供水的流量和持续时间。

未预见用水量是考虑到一些难以准确预测的用水情况而预留的一部分水量,通常按照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绿化用水量之和的 10% 15%来计算。

用水的计算公式

用水的计算公式
∵ q1+ q2+q3=5.12+0.91=6.03L/S< q4= 10L/S
∴计算公式:Q= q4
Q= q4 =10L/S
6. 给水主干管管径计算
1) 计算公式
D=√4Q/(πv.1000)
其中:D——水管管径(m)
Q——耗水量(m/s)
V——管网中水流速度(m/s)
2) 消防主干管管径计算
t——每天工作班数
k2——用水不均衡系数
2) 工程实物工程量及计算系数确定
由于工程结构施工阶段相对于装修阶段施工用水量大,故Q1主要以混凝土工程量为计算依据,据统计混凝土实物工作量约为23000立方米,混凝土为(商混)不考虑现场搅拌,混凝土养护用水定额取700升/立方米;拟定结构及前期阶段施工工期为300天;每天按照1.5各工作班计算;因此:
K1=1.1
Q1=23000立方米
N1=750 升/立方米
T1=120天
t =1.5班
k2=1.5
3) 工程用水计算
q1=K1Σ Q1.N1/(T1 .t) ×K2/(8×3600)
=1.1×(23000×950)/(120×1.5)×1.5/(8×3600)
=5.12L/S
4. 工人生活区用水
=0.061m
4) 给水主干管确定:
由于施工用水及消防用水采用同一管线供水,因此根据消防用水的有关管理规定,供水水管管径确定为100mm,以满足消防及施工用水使用。
k3——用水步均衡系数(2.00—2.50)
2) 工人生活用水系数确定
生活区生活用水定额其中包括:卫生设施用水定额为25升/人;食堂用水定额为15升/人;洗浴用水定额为30升/人(人数按照出勤人数的30%计算);洗衣用水定额为30升/人;因此:

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计算公式

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计算公式

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计算公式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的计算公式,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让人头大?别担心,让我来给您好好说道说道。

咱先来说说啥是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

比如说,在一个学校里,一天当中用水量最多的那一天,这就是最高日用水量。

而在这一天当中,用水量最大的那个小时,这就是最大时用水量。

那为啥要算这个呢?这可关系到咱能不能合理地规划和设计供水系统,要是算错了,要么水不够用,要么就造成浪费啦。

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的计算公式呢,一般是这样的:Qh =Kh×Qd/T 。

这里的 Qh 就是最大时用水量,Kh 是时变化系数,Qd 是最高日用水量,T 是一天的小时数,一般是 24 。

我给您讲个事儿啊,就前段时间,我去一个新建的小区考察。

这个小区还没完全入住呢,但是供水系统已经开始规划了。

开发商找了个不太靠谱的工程师,算这个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的时候,把时变化系数弄错了。

结果呢,等小区居民陆续入住,用水高峰的时候,水压特别小,洗澡都成问题,居民们那是怨声载道啊!那这个时变化系数 Kh 又是咋来的呢?它其实是根据用水单位的性质、规模还有用水习惯来确定的。

比如说,居民区和工业区的时变化系数就不一样。

居民区一般白天用水少,晚上多,尤其是晚饭前后那段时间;工业区呢,可能是上班时间用水多。

再来说说最高日用水量 Qd 。

这个就得考虑好多因素啦,像居民的人数、公共建筑的面积、绿化用水、消防用水等等。

比如说一个有1000 户居民的小区,每户平均 3 口人,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大概是 200 升,那这小区的最高日用水量就能算出来啦。

在实际计算的时候,可不能马虎。

要仔细收集数据,分析用水规律。

就像我之前遇到的那个小区,就是因为没做好前期调研,数据不准确,才导致供水出问题。

还有啊,这个计算公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节水设备的普及,用水习惯的改变,可能系数啥的也得跟着调整。

比如说现在大家都提倡节约用水,很多家庭都装了节水龙头,那用水量可能就比以前少了,计算的时候就得考虑到这些变化。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计算公式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计算公式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计算公式在咱们城市里,居民用水量可不是个随便的事儿,它有个计算公式呢!咱先来说说,为啥要了解这个计算公式。

就拿我家小区来说吧,有一回小区停水,提前也没通知,大家都手忙脚乱的。

后来才知道是因为用水量超了,供水设备出了故障。

从那以后,我就对用水量这事儿上了心。

这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的计算,其实没那么复杂,但也不是简单的一加一。

一般来说,它主要考虑这么几个方面。

首先,得看家里人口数量。

人多自然用水多嘛。

比如说,一个三口之家和一个五口之家,用水量能一样吗?肯定不一样!假设每人每天的用水量是一定的数值,那家里人口越多,总的用水量不就上去啦。

然后呢,就是生活习惯。

像我家,我妈特别爱干净,每天都要拖地、擦桌子,这用水量就比别人家多一些。

还有的家庭喜欢泡澡,那用水也少不了。

还有用水器具也很关键。

比如老式的水龙头和节水型的水龙头,出水量差别可大了。

还有洗衣机,有的是波轮式的,用水多;有的是滚筒式的,相对能省点水。

具体的计算公式大概是这样:居民生活用水量 = 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用水人数 ×用水天数。

这其中,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是个重要的参数。

它会根据不同的地区、季节还有城市的发展水平有所变化。

比如说,在南方湿润的城市,定额可能就比北方干旱的城市高一些;夏天天热洗澡多,定额也会比冬天高一点。

就拿我一个朋友家来说,他们一家四口,夏天的时候,每人每天的用水定额大概是 180 升。

那他们家一天的用水量就是 180×4 = 720 升。

一个月按 30 天算,那一个月的用水量就是 720×30 = 21600 升,也就是21.6 立方米。

再举个例子,有个小家庭,两口人,冬天每人每天用水定额120 升,那他们一天的用水量就是 120×2 = 240 升,一个月按 30 天算,就是240×30 = 7200 升,也就是 7.2 立方米。

了解这个计算公式,对咱们日常生活可有帮助啦。

设计用水量计算

设计用水量计算

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指南(试行)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南昌大学设计研究院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所二OO九年十月《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指南》编委会主任:孙晓山副主任:杨丕龙委员:何长高姚毅臣顾问:刘学功审查:江凌主编:吕祖云副主编:余雷编辑人员:王萱子谭翼黄福昌罗小云张文捷曾晓旦李少平王火利张开明刘文朝詹健姚毅臣万迪文朱冬梅谢彪钟爱民梅娜李建锋黎文杰李荣昉徐卫明童建舟刘义明袁秀琪涂伟张戴军张丽目录序...................................................... 错... 误!未定义书签。

、八、- 丄前言 (1)第一章工程方案 (5)第一节供水人口与设计规模 (5)一、各用水量的计算 (5)二、供水规模的确定 (9)第二节水源选择及工艺流程 (11)一、水源选择原则及顺序 (11)二、工艺流程 (12)第二章工程设计 (18)第一节工程总体布置 (18)第二节取水工程 (19)一、低坝取水构筑物 (19)二、大口井 (21)三、管井 (23)四、岸边式泵站 (25)第三节输水工程 (26)一、浑水输水管设计 (26)二、调节构筑物设计 (35)第四节净水工程 (37)一、净化工艺设计 (37)二、消毒设计 (43)三、铁锰超标地下水处理工艺 (50)第五节配水工程 (52)一、布置原则 (52)二、设计计算依据 (53)三、管材选择、管道附件与配件及敷设要求 (53)四、配水管网水力计算 (55)第六节计算实例 (64)第三章水质管理 (69)第一节水源水质管理 (69)一、地表水源的卫生防护 (69)二、地表水源日常水质管理 (70)三、地下水源的卫生防护 (71)四、地下水源日常水质管理 (71)第二节净水厂水质管理 (72)一、混凝剂的选择与投加 (72)二、加氯消毒管理 (73)三、水质检验 (74)第三节管道水质管理 (79)第四章水量管理 (81)第一节地表水源水量管理 (81)第二节地下水源水量管理 (82)第五章生产运行管理 (83)第一节生产与技术 (83)第二节水泵运行管理 (85)第三节滤池的运行管理 (91)第四节加药消毒的操作管理 (94)第五节管网的维护管理 (97)第六节水表及入户管的维护 (102)序“让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重承诺,也是中央大力推进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计算施工现场用水量

计算施工现场用水量

计算施工现场用水量本工程现场用水分为施工用水、施工机械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三部分。

一、施工用水量q1:以高峰期为最大日施工用水量,计算公式为:q1=K1∑Q1N1K2/8×3600式中: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5K2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5Q1以砂浆搅拌机8小时内的生产量(每台以30m3计)、瓦工班8小时内的砌筑量(每班以20m3砖砌体计)、混凝土养护8小时内用水(自然养护,以100m3计)。

N1每立方米砂浆搅拌耗水量取400L/m3计,每立方米砖砌体耗水量以100L/m3计,每立方米混凝土养护耗水量以200 L/m3计。

q1=1.15×(5×30×400+4×20×100+100×200)×1.5/8×3600=5.27L/S二、施工机械用水量计算q2 =K1Q2∑N2K3/8×3600式中: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5K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取2.0Q2以一台对焊机每天工作8小时计,一个木工房一个台班计,一台锅炉每天工作八小时计。

N2每台对焊机耗水量300L/台.h,每个木工房耗水量20L/台班,每台锅炉耗水量1050L/t.h。

q2=1.15×(300×8+20×1+1050×8)×1.5/8×3600=0.65L三、生活用水q3:现场高峰人数以1500人计算,每人每天用水20L计算:q3=Q3N3K4/8×3600=1500×20×1.5/8×3600=1.54L/S四、消防用水量q4:根据规定,现场面积在25公顷以内者同时发生火警2次,消防用水定额按10-15L/S 考虑。

根据现场总占地面积,q4按10L/S考虑。

现场总用水量:根据规定,当q1+q2+ q3〈q4时,采用q4的原则,现场总用水量为:q= q4=10L/S供水管径,按下面公式计算:d=√4q/πV×1000=√4×10/3.14×2.0×1000=0.079m计算结果,现场供水管径需不小于80mm方可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用水量的计算

用水量的计算

用水量的计算1.施工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q 1=K 1∑· (6) 式中 q 1————施工用水量(L/s ); K 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1.05-1.15);Q 1————年(季)度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 N 1————施工用水定额(见表达式7); T 1————年(季)度有效作业日(d ); t ————每天工作班数(班);K 2————用水不均衡系数(见表8). 2. 施工机械设备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7)式中 q 2————机械用水量(L/s );k 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1.05-1.15); Q 2————同一种机械台数(台);N 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参考表9中的数据换算求得; K 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见表8)。

表6 行政生活福利临时建筑参考指标Q 1·N 1 T 1·t K 2 8×3600K 3 q 2=k 1∑Q 2N 2 8×3600表7 施工用水参考定额表8 施工用水不均衡系数 q 3= (8)式中 q 3————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L/s);p 1————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人);N 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一般为20~60L/人·班,主要需视当地气候而定);k 4————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见表8); t ————每天工作班数(班)。

表9 机械用水量参考定额P 1·N 3·K 4t ×8×3600q 4= (9) 式中q 4———— 生活区生活用水; P 2————生活区居民人数(人);N 4————生活区昼夜全部生活用水定额,每一居民每昼夜为100-120L,随地区和 有无室内卫生设备而变化;各分项用水参考定额见表10; K 5————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见表8)。

(5)消防用水量(q 5),见表11。

施工用水量计算

施工用水量计算

施工用水量计算施工用水量计算施工现场需要用水,需要进行合理的用水量计算。

下面介绍几种用水量的计算方法。

1、施工用水量计算施工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q1 = K1 * Σ(Q1 * N1) * K2 * T1 * t * 3600其中,q1为施工用水量(L/s);K1为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1.05~1.15);Q1为年(季)度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N1为施工用水定额;T1为年(季)度有效作业日(d);t为每天工作班数(班);K2为用水不均衡系数。

2、施工机械用水计算施工机械用水可按下式计算:K3 * q2 = K1 * Σ(Q2 * N2) * 8 * 3600其中,q2为机械用水量(L/s);K1为未预计施工用水系数(1.05~1.15);Q2为同一种机械台数(台);N2为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K3为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

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计算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q3 = P1 * N3 * K4 / (t * 8 * 3600)其中,q3为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L/s);P1为施工现场高峰人数(人);N3为施工现场用水定额(一般为20~60L/人.班);K4为施工现场不均衡系数;t为每天工作班数。

4、生活区生活用水计算生活区生活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q4 = P2 * N4 * K5 / (24 * 3600)其中,q4为生活区生活用水(L/s);P2为生活区居民人数(人);N4为生活区昼夜全部生活用水定额,每一居民每昼夜为100~120L;K5为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

5、消防用水量计算6、总用水量计算总用水量(Q)计算公式为:当(q1+q2+q3+q4)≤q5时,则Q=q5+(q1+q2+q3+q4)/2当(q1+q2+q3+q4)>q5时,则Q=q1+q2+q3+q47、管径的选择管径的选择公式为:d = 4Q / (π * υ * 1000)其中,d为配水管直径(m);Q为耗水量(L/s);υ为管网中水流速度(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用水量计算
1.现场施工用水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q 1——施工用水量(L/s );
K 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1.05~1.15);
Q 1——年(季)度工程量或日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 N 1——施工用水定额;
T 1——年(季)度有效作业日(d );
t ——每天工作班数(班);
K 2——用水不均衡系数(现场施工用水取1.5)。

2.施工机械用水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q 2——机械用水量(L/s );
K 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1.05~1.15);
Q 2——同一种机械台数(台);
N 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
K 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施工机械、运输机械取2.00,动力设备取1.05~1.10)。

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q 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L/s );
P 1——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人);
N 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一般为20~60L/人·班,主要视当地气候而定); K 4——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取1.30~1.50); t ——每天工作班数(班)。

4.生活区生活用水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q 4——生活区生活用水量(L/s );
P 2——生活区居民人数(人);
N 4——生活区昼夜全部生活用水定额,每一居民每昼夜为100~120L ; K 5——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生活区生活用水取2.00~2.50);
5.消防用水量(q 5)。

最小10 L/s ;施工现场在25ha 以内时,不大于15 L/s 。

6.总用水量(Q )计算:
(1)当(q 1+q 2+q 3+q 4)≤q 5时,则Q= q 5+2
1(q 1+q 2+q 3+q 4) (2)当(q 1+q 2+q 3+q 4)>q 5时,则Q= q 1+q 2+q 3+q 4
(3)当工地面积小于5ha 而且q 1+q 2+q 3+q 4)<q 5时,则Q= q 5最后计算出的总用水量,还应
增加10%,以补偿不可避免的水管漏水损失。

二、管径的选择
1.管径,按下式计算:
式中d ——配水管直径(m );
Q ——耗水量(L/s );
v ——管网中水流速度(m/s )。

临时水管经济流速按下表:
临时水管经济流速参考表
1.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
g v iL h h h 22
21ξ+=+=简化为()iL h h )2.1~15.1(2.1~15.11== 式中h ——水头损失(m );
h 1——沿程水头损失(m );
h 2——局部水头损失(m );
i ——单位管长水头损失,根据流量和管径查表得; L ——计算管段的长度(m );
ξ——局部阻力系数;
v ——管段中的平均流速(m/s ); g ——重力加速度(m/s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