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1卷:古代诗歌阅读 详细翻译及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详细答案分析版)

2020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详细答案分析版)

2020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详细答案分析版)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纸币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1)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1)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1)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作者:程道流语文高考研究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

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

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

”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

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

2020年高考全国卷:古典诗词赏析及题型解析

2020年高考全国卷:古典诗词赏析及题型解析

2020年高考全国卷:古典诗词赏析及题型解析一、2020年全国卷Ⅰ: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译文:标题:酬和好友袭美(皮日休)因生病在家难以赴约因此寄诗给我的和韵诗。

首联:虽然我和您失去了相约一起去春城游玩饮酒赋诗的时间,但我也是一直在家教书讲授,没有写什么诗。

颔联:我趁此机会培育优秀学生,但也期待能和你一起采摘野菜而食。

颈联:我如一只闲云野鹤般无拘无束,即使素野斋食也有别样的方式,别样的清香。

尾联:希望你早一天能眼疾康复,再一起相约游玩痛饮,看江花满枝,人才济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从标题的理解、首联的内容、颔联的情感、尾联的手法设题。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2.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试题解析】本题是典型的思想情感题,对于病种好友,诗人有不能共游的遗憾,对友人战胜病魔的信心,对来日观景的展望。

这既是符合我们人之常情的感情,也是根据行文表现出来的感情。

2020全国一卷、二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

2020全国一卷、二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

2020全国一卷、二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4.A15.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解析】【分析】14.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A项,诗歌的题目是《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考生要理解好其中的“奉和”与“见寄”的意思。

唐朝的时候,诗人通过寄送诗词酬唱的情况比较多,类似现在的笔友。

诗的题目给出了写这首诗的原因,即皮日休抱病在家,闭门谢客,但是给作者写了一封信,作者回信以示酬和。

由此可见,选项A“与外界不通音讯”是错误的。

故选A。

15.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2020年全国一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

2020年全国一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

2020年全国一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奉和/ 袭美/ 抱疾/ 杜门/ 见寄/ 次韵奉和:做诗词与友人相唱和。

次韵:次韵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

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

也叫步韵。

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又叫“步韵”,它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如黄鲁直《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清洛思君昼夜流。

北归何日片帆收?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住州。

飞雪催盘胜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

平生行乐自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关于次韵诗之始,前人数有始于唐代元稹、白居易之说。

如宋人程大昌《考古编·古诗分韵》谓:“唐世次韵,起元微之、白乐天。

”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讲得更为具体:“前人作诗,未始和韵。

自唐白乐天为杭州刺史,元微之为浙东观察,往来置邮筒倡和,始依韵。

”清人赵翼《瓯北诗话》也持此论。

至近代陈声聪《兼于阁诗话》仍称:“诗次韵,始于唐之元、白、皮、陆,而盛于宋之苏、黄。

”今人卞孝萱先生《唐代次韵诗为元稹首创考》进而考证出次韵诗系元稹首创,并云创始时间为元和五年(810年),创始之作为元稹在江陵府所作《酬乐天书怀见寄》等五首。

实则元、白之前,大历十才子中的卢纶、李益之间便有次韵相酬之作。

李益有《赠内兄卢纶》诗:“世故中年别,馀生此会同。

却将悲与病,来对郎陵翁。

”(《全唐诗》卷283)卢纶和诗《酬李益端公夜宴见赠》为:“戚戚一西东,十年今始同。

可怜歌酒夜,相对两衰翁。

”(《全唐诗》卷277)据傅璇琮先生《卢纶考》,卢纶卒于贞元十四年、十五年(798年、799年)间,《酬李益端公夜宴见赠》当作于贞元中,可见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次韵之体至迟在贞元年间就出现了,所以不能说次韵诗始自元、白,更不能说系元稹首创。

2020新高考卷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2020新高考卷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2020新高考卷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除(升、任命)中书舍人。

选授(选拔授予)御史..(是中国古代执掌监察官员的一种泛称。

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下属皆置“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

约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巡视中城。

捕治.(惩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又称为辇毂下,意思是在皇帝的车驾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称。

)震悚。

出(出京)理.(管理)屯田..(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而由政府直接组织经营的一种农业集体耕作制度。

),因(趁机)条.(分条)上.(呈上)三因.(名词,凭借)十四议,诏悉(都)允行(施行)。

水利大兴,北人始.(才)知艺.(种植)稻。

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

”阉人刘朝称东宫..(是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宫)令旨(明朝称皇太子、亲王的命令为令旨,称皇后、皇太后的为懿旨),索戚畹(qīwǎn,外戚)废庄。

光斗不启(打开)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怎么)敢私受(通授,授予)。

”阉人愤而去。

杨涟劾(弹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揭发)崔呈秀赃.(贪赃)私.(徇私),忠贤暨(和)其党其党.(同党、党羽)咸(都)怒。

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下一个,接着)将及涟、光斗。

光斗愤甚,草奏(草拟奏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准备)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妻子和孩子)南还。

忠贤诇.(侦查、刺探)知,先二日假.(凭借)会推事..(审判案件),与涟俱削籍(免职)。

群小恨不已,复构.(构成、造成)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

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tí qí,逮捕犯人的禁卫,这里指锦衣卫)亦为雪涕。

至则下诏狱..(皇帝亲自掌管的监狱)酷讯。

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接受)为酷刑所毙,冀下.(下达)法司,得少(通稍“稍微”)缓死为后图。

2020古诗鉴赏真题 翻译诗歌

2020古诗鉴赏真题 翻译诗歌

翻译诗歌1.补充主语和其他省略成分。

2.明确时空。

3.还原倒装。

4.译出修辞。

5.译出情境。

一、【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①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④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⑤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二、【2020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苦笋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

泛指粗劣的饭菜。

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三、【2020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送沈康知常州王安石作客兰陵迹已陈①,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②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注)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

嘉佑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佑三年诏沈康知常州。

②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

四、【2020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9分)纪村事[唐]韦庄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

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①归。

(注)①饷田:到田间送饭五、【2020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

2020全国卷1古诗文阅读详解

2020全国卷1古诗文阅读详解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1)(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嘉祐二年,试礼部。

主司欧阳修思惊喜,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 洵卒,赠光禄丞。

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时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徙知密州。

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

”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佑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

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徽宗立,更三大敖,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主句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转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1卷:古代诗歌阅读详细翻译及解析这次语文全国1卷的诗词赏析题,考了一位晚唐诗人的作品,他的名字叫做陆龟蒙,是一位田园诗人。

陆龟蒙出身官宦世家,从父亲往上数几代均是居显赫要职,也正因为如此,他从小就熟读《诗》、《书》、《春秋》等经史著作,可惜长大后的陆龟蒙,屡试不第。

由此他开始了一段幕僚生涯,在湖州刺史张博的帐下任职,后又回到故乡隐居。

陆龟蒙和陶渊明一样,是真正能够融入田园生活的,经常自己带着农具,和家里的帮工一起下田间劳动,并且还撰写了《耒耜经》,这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一本古农具专志。

所以陆龟蒙还有一个“农学家”的名头。

闲来无事,他则携笔墨纸砚、书茶钓竿,泛小舟于江湖烟波之上,煎茶垂钓,吟诗作文,好不惬意,所以当时人们都称他为江湖散人。

另一位诗人皮日休在任苏州刺史的时候,与陆龟蒙相识,二人互相引为至交,经常唱和,这次诗词赏析题,就是陆龟蒙和皮日休之作: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解释题目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奉和:做诗词与友人相唱和。

次韵:次韵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

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

也叫步韵。

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又叫“步韵”,它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如黄鲁直《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清洛思君昼夜流。

北归何日片帆收?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住州。

飞雪催盘胜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

平生行乐自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 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 次韵,亦称步韵,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抱疾:指生病,本诗中可从后文“重瞳健”得知,皮日休患的是眼疾。

杜门:释义:1、闭门。

2、古代长安城门之一。

3杜门(奇门遁甲中八门之一),一个人生在世无财,无官运,维独姻缘甚佳,长寿,逢劫时,天命助其度劫,适合多灾的职业却逢凶化吉,其命一生平安,火克木,宫临艮,坤二宫,无性命之忧。

本诗中用杜门,喻含诗人希望好友早日身体健康,逢凶化吉。

见寄:“见”在这里是用来指说话人自己,指称性副词,和“见谅”“将怪”中的“见”用法和含义一样。

“见寄”就是“寄给我”。

这类诗在标题里一般还会有“酬”“和”等词,意思是酬和谁谁谁给我写的一首诗,或者在标题里直接指明谁(在哪在什么情况下)给自己写了诗,比如《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柳宗元)、《和卫韦使君秋夜见寄》(丘丹)、《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杜甫)、《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黄庭坚)等等。

本诗的标题意思是:酬和好友袭美(皮日休)因生病在家难以赴约因此寄诗给我的和韵诗。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虽:虽然;
失:失去;
春城,春城一般指昆明。

昆明,别称春城。

本诗中未透露具体指代地点,或“春城”也可理解为“春日某城”,泛指春色。

醉上:此处指“游玩饮酒赋诗”。

期:约定。

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

裁遍:裁,裁剪,此处指书籍校正。

“裁遍”即“遍裁”,喻指用心教书育人。

本联的诗意是:虽然我和您失去了相约一起去春城游玩饮酒赋诗的时间,但我也是一直在家教书讲授,没有写什么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因:趁机,此处为趁此机会。

吟:沉吟,此处指教导学生。

郢岸:郢,指旧时楚国都城。

岸,指岸边。

此处用“郢岸”代指各地学生。

百亩蕙:《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欲:想要,期待。

采:采摘。

商崖:与上句“郢岸”相对。

商:指商国。

崖,指山崖。

这里泛指山崖。

三秀芝:与上句“百亩蕙”相对,灵芝野菜,泛指山上的野菜。

商被
灭后,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以此显示高洁,也喻指坚贞。

此两处借用典故:借楚辞喻指诗人自己高洁并尽力培育兰蕙一样的优秀学生。

借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来表达对友人共同相约采灵芝野菜而食的期待,也表明自己高雅的情操和品质。

本联的诗意为:我趁此机会培育优秀学生,但也期待能和你一起采摘野菜而食。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栖野:指栖息在野外,喻指自己虽有鹤之才华,却未在朝为官。

鹤笼:指关着鹤的笼子。

本处用“笼”喻指身不由己的某些束缚,或指官场上的某些束缚。

宽使织:即“使织宽”,意为能使笼子织的更宽阔。

诗人未在官场,故自喻为“栖野之鹤”,因此能把束缚自己的笼子织得更广阔。

实指自己未在朝为官,因此不受某些束缚,能自由自在。

施山僧饭:布施山野僧人的饭菜。

僧人吃斋饭,没有肉食。

以此喻指自己生活清贫、朴素。

与上文的“欲采商岸三秀芝”相承应。

别教炊:别,指特别的,别样的;教炊,煮食的方法。

此处指不一样的或特别的煮食方式,使斋饭也能吃得可口留香。

本联的诗意为:我如一只闲云野鹤般无拘无束,即使素野斋食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